乡镇蔬菜办公室工作总结.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77778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0.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乡镇蔬菜办公室工作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乡镇蔬菜办公室工作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乡镇蔬菜办公室工作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乡镇蔬菜办公室工作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乡镇蔬菜办公室工作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乡镇蔬菜办公室工作总结.docx

《乡镇蔬菜办公室工作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乡镇蔬菜办公室工作总结.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乡镇蔬菜办公室工作总结.docx

乡镇蔬菜办公室工作总结

乡镇蔬菜办公室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我办在县委、县政府和上级业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各级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围绕山西省设施蔬菜百万棚行动计划,狠抓设施蔬菜建设和蔬菜标准园创建工作,圆满完成了年初上级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和我办制定的任务指标。

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20XX年蔬菜生产各项任务指标完成情况

  1、全年完成蔬菜播种面积1.2万亩、蔬菜总产量达到3.6万吨,蔬菜总产值达5040万元。

  2、在全县指导新发展设施蔬菜700亩(其中日光温室350亩,春秋大棚350亩)。

  3、牵头组织成立了XX县蔬菜协会。

  4、建立本地蔬菜批发市场工作目前正在选址洽谈中。

  5、对于基地蔬菜进社区工作,今年我们在对全县小区进行深入调查了解后,在部分小区进行了有效的尝试。

  6、根据农时季节进行技术指导和技术培训工作,全年培训菜农1000余人(次),发放技术资料2000余份。

  7、对全县蔬菜基地进行蔬菜质量安全跟踪检查,确保我县本地蔬菜产品质量安全。

  二、主要工作

  1、突出重点,狠抓设施蔬菜基地建设

  山西省百万棚设施蔬菜行动计划出台以来,设施蔬菜建设就成了我办每年的重点工作。

今年,为完成市农委给我办下达的新建700亩设施蔬菜基地的建设任务,我办多举措推动,全方位引导,用“政策引导、资金扶持、技术指导、典型带动”的模式来推动我县设施蔬菜生产的发展。

截止20XX年底,已顺利完成700亩设施蔬菜基地建设任务。

全县设施蔬菜面积累计达到3300亩,设施蔬菜产量达1.4万吨,设施蔬菜产值达3080万元,设施蔬菜收入占蔬菜总收入的61%。

设施蔬菜从业人员达1600余人。

设施蔬菜基地主要分布在我县的北留、润城、东城办、西河、白桑、次营等乡镇。

设施蔬菜基地的建设,对我县蔬菜生产向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方向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同时也从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周边农户从事设施蔬菜生产的积极性,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就业岗位300-400个。

  2、因地制宜,走标准化、规模化园区建设之路

  设施蔬菜建设作为一项“打基础、利长远、惠民生”的基础性工程,我办始终高度重视、全力以赴推动发展。

20XX年,我们紧紧抓住从上到下大力发展设施蔬菜生产的契机,坚持高起点定位,园区化布局,走规模园区建设之路。

今年全县新发展的700亩设施蔬菜基地,大都是集中连片建设,规模较大的主要有:

XX县安鑫果蔬农民专业合作社,XX县鲜惠蔬菜农民专业合作社,XX县丰硕果蔬农民专业合作社,XX县皇城相府生态农业园,XX县鑫农蔬菜农民专业合作社,XX县丰农蔬菜农民专业合作社,XX县喜润农业开发有限公司,XX县南树设施蔬菜园区等。

规模园区的发展,不仅提高了园区自身的生产效益,而且增强了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

  3、树立典型,做好蔬菜标准园创建工作

  今年,我们在园区建设方面遵循”高标准、严要求”的方针,全面提高我县蔬菜园区的整体水平和辐射带动能力。

在已建园区中,我们通过加强内部制度建设和强化内部管理来提升园区的标准化水平。

同时,我们按照《农业部蔬菜标准园创建规范,围绕“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商品化处理、品牌化销售、产业化经营”的“五化”建设标准来指导我县蔬菜标准园区的创建工作。

20XX年,我县被上级部门成功认证部级蔬菜标准园1个(XX县丰硕果蔬农民专业合作社蔬菜园区);省级蔬菜标准园1个(XX县鲜惠无公害蔬菜示范园区);市级蔬菜标准园2个(XX县金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示范园区、XX县皇城相府实业有限公司生态农业区)。

  4、立足长远,提高蔬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蔬菜产品质量安全涉及千家万户,我办从上到下高度重视蔬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

今年,我们采用不同形式对蔬菜基地进行质量安全监管。

一是通过开展专题技术培训会、印发宣传资料等方式向基地、菜农宣传蔬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性。

二是在全县推广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规范基地蔬菜生产技术规程,督促菜农对“五簿”(种植基本情况登记簿、农产品生产基地生产记录簿、投入品进货情况登记簿、投入品领用发放登记簿、农产品销售情况登记簿)进行认真记录,全方位抓好产前、产中、产后的蔬菜质量安全工作。

三是结合市纪委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我办技术人员分点包片,每月至少一次深入所包基地,严查生产过程中有无使用国家禁止使用的高毒高残留农药,并每月将检查结果填报在《XX市食品安全责任监督网格化信息系统》中。

四是每个节假日来临之前,我们都对全县蔬菜基地进行巡查和重点抽查,确保蔬菜生产源头的安全。

今年,市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在我县蔬菜园区中随机取样30余个进行检测,无一例超标,合格率为100%。

  5、提升服务,牵头成立XX县蔬菜协会

  为进一步推进我县蔬菜产业化进程,增强本地蔬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从根本上促进农业增效、菜农增收。

今年2月份,我们连续召开了几次基地负责人座谈会,针对成立蔬菜协会进行深入探讨,以寻求解决菜农在蔬菜生产中遇到的技术、信息、蔬菜销售和物资供应等方面问题的最佳途径和方法。

经过几个月的组织、筹备、宣传等工作,由我办牵头,成立了XX县蔬菜协会。

全县14个蔬菜基地,48名菜农首批加入了蔬菜协会。

协会成立后,将从技术指导、销售、生产资料供应、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推广等菜农最迫切需要帮助的方面为菜农服务,逐步引导菜农进行标准化生产,从而带动全县蔬菜产业的更好发展。

  6、促民增收,引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

  为改善我县蔬菜品种结构,提高蔬菜单位面积产量,今年我们从山东寿光、省农科院等地引进了蔬菜新品种5个:

步利塔(茄子)、德澳特302(西红柿)、法拉利(西葫芦)、津园11号(黄瓜)、瑞克斯旺36-76(辣椒)等,这几个蔬菜品种今年在XX县鲜惠无公害蔬菜示范园区内进行了试验,均表现出高产、优质、抗病虫害的特性,明年就可以推广全县。

  我们在部分蔬菜园区内推广了几项高产增效新技术。

分别是:

集约化育苗技术;平衡施肥技术;蔬菜病虫害防治、膜下滴灌、防虫网、遮阳网、杀虫灯等无公害蔬菜栽培配套技术。

  三、采取措施

  1、政策引导,重点扶持

  为加快我县设施蔬菜建设步伐,今年我们根据全县蔬菜产业发展的实际,制定了相应的扶持政策。

对于新发展的设施蔬菜园区,按照规模化、标准化程度的高低,对园区进行不同级别的资金补助;对于今年新建的日光温室和春秋大棚,在年底验收合格后,我们分别给予日光温室每栋(0.5亩)5000元和春秋大棚每栋(0.6亩)3000元的补助。

对于老基地,我们在资金上给予适当的巩固性补助。

  2、统筹配备技术人员,确保蔬菜基地健康发展。

  为促进我县蔬菜基地健康持续发展,今年,我们为全县规模较大的蔬菜生产园区统筹配备了1名技术人员,对于规模小的园区根据地理位置,2、3个园区配备1名技术人员,年底给予园区技术员一定的工资补助。

  3、加强技术培训工作,提高菜农科学技术水平。

  蔬菜生产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支撑。

今年我们结合农时季节,采用多种方式对菜农进行培训,全年培训菜农1000余人次,发放蔬菜栽培技术资料2000余份。

我局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省、市民政部门的关心支持下,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牢固树立“以人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工作宗旨,紧紧围绕年初既定目标,求真务实,开拓进取,各项工作取得了新成果,为全县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以“创新发展”为主题,多项民政工作取得新突破

  1、医疗救助“一站式”结算规范运行。

在县财政、卫生、人社部门的大力支持配合下,经充分调研,慎定方案,试行运作、反复修正,城乡医疗救助“一站式”结算试行取得圆满成功。

我们坚持新农合、城镇医保、大病救助三网同建同服务,实现一套人马多项业务齐办结,低保、五保、孤儿、优抚等特定民政对象在全县35家县、乡医院一次住院、同时结算新农合、医保、大病救助补助资金,大大减少了中间环节,方便了困难群众。

5月17日,全市救助工作推进会在阳城召开,与会同志集中学习了阳城经验,全市推广。

  2、救灾资金“社会化”发放全县试行。

为有效解决救灾资金在分配使用过程中出现的平均化分配、福利化使用等挪作它用的顽瘴痼疾,我县民政大胆探索,在反复酝酿、广泛征集意见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出台了《XX县自然灾害生活救助资金社会化发放暂行办法》,规定从20XX年起乡、村两级在救灾资金分配使用时,严格执行乡镇分配指标、村委确定对象、乡(镇)政府审核、村委进行公示、银行代为发放五个规定步骤;乡镇除冲顶因村民受灾提前预垫资金外,不得以任何理由截留和改变灾款使用范围;明确了救灾资金发放最低限额,从根本上保证了资金的使用安全。

  3、养老体系“三级化”建设方兴未艾。

与县财政联合出台《XX县养老福利事业财政资金扶持办法》,对全县养老机构建设规范引导,以县城中心敬老院、老年公寓为龙头,以14所乡镇敬老院为骨干,以全县62所城乡社区日间照料中心为基础,以凤城岳庄、河北杨柏、东冶蔡节、润成望川、西河孙沟、芹池原庄、阳陵等村级住养型养老机构为补充的县、乡、村三级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蓬勃发展,为破解社会养老难题打下坚实基础。

  4、基层民政“标准化”建设上档升级。

以民政工作站“1133”建设标准为目标,不断加大基层民政基础投入。

一是新增22名乡镇民政工作人员任务圆满完成;二是县局出资,人手一台电脑、站均一部电话;乡镇协调,30㎡办公场地、3个档案柜等硬件设施落实到位;三是民政工作站办事流程、廉政风险防控等制度上墙公示。

  5、敬老院法人“登记率”突破半数。

积极争取政府、编办、人社部门的支持配合,经申报、审核、验资、审批等环节,全县14所乡镇敬老院7所完成事业单位法人登记,登记率达到50%。

  

(二)以“保障民生”为主线,扎实做好社会救助工作

  1、城乡低保规范运行。

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的意见》和省政府《关于切实加强和改进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的意见》,不断规范全县低保工作。

一是抓制度创建。

规范流程,细化低保审批流程中各环节的管理规则;落实了县、乡、村每个主体管理服务责任,做到了权责统一;出台并实施了村(居)两委干部和低保经办人员近亲属享受低保备案制度;调整了低保管理年度,方便了工作。

二是抓动态管理。

经过复核,全县城乡低保达到9704户、19609人。

其中城市对象新增169户、392人,取消241户、574人,调整补助标准307户、701人,核减121人,达到1753户、4210人,占非农业人员5.45%;农村低保对象新增1403户、2850人,取消1403户、2850人,调整补助标准714户、1879人,核减576人,达到7914户、15320人,占农业人员5.02%,实现了应保尽保。

三是抓按标施保。

全年共为城乡低保对象发放低保金4438.94万元。

其中城市低保金共发放1699.66万元(其中包括春节一次性补贴135.39万元),保障标准达到403元/人·月,较上年增加30元,人均月补差达到298.69元/人·月,较上年增加10.87元;农村低保金共发放2739.28万元(其中包括春节一次性补贴309.9万元),保障标准达到1976元/人·年,较上年增加288元,人均月补差达到129.59元,较上年提高7.58元,所有资金足额、及时、采用社会化发放方式发到低保对象手中,有效缓解了他们的生活压力。

  2、农村五保稳中求进。

严格执行《山西省农村五保供养办法》,五保工作稳步推进。

一是依法审批。

全年共取消4人,核销72人,新增96人,达到1211户、1239人,其中集中供养544户、550人,集中供养率达到44.4%,做到了有进有出,应保尽保;二是足额供养。

集中供养按照每人4000元,分散供养每人2100元的标准,全年发放五保供养金3646052元,发放春节一次性生活补贴230600元,对全县14所敬老院下拨工作经费1190975元,及时核拨敬老院门诊医疗费206618元;三是强化监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从业资格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