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资产公式理解和应用.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775345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8.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负资产公式理解和应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负资产公式理解和应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负资产公式理解和应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负资产公式理解和应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负资产公式理解和应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负资产公式理解和应用.docx

《负资产公式理解和应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负资产公式理解和应用.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负资产公式理解和应用.docx

负资产公式理解和应用

 

毕业论文

资产负债率公式的理解与运用

 

学院:

专业: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二〇一五年五月

摘要

本文从资产负债率的概念出发,指出资产负债率作为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和债权人资产的安全性指标时应进行全面的分析,即分析企业特定阶段资产负债率的影响因素,并以我国2012-2015年间房地产行业的统计数据为样本,指出了正确理解资产负债率公式时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目录

1资产负债率公式及其含义

2资产负债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2.1资产负债表的局限性

1.1资产分析

1.2负债分析

1.3资产负债率公式的修正(资产负债率的局限性及改进)

1.4资产负债率对企业偿债能力的影响

3.确定企业合理的资产负债率应考虑的其他因素

4资产负债率的局限性及改进

结论

1资产负债率公式及其含义

1.1资产负债率的概念

资产负债率指的是企业负债总额除以资产总额的百分比。

表示的公式为:

(1)

式中:

R代表资产负债率;l代表负债总额;a代表资产总额。

1.2资产负债率的含义

资产负债率通常是资产负债表中最主要的分析指标。

企业是以创造利益为主要目的的机构,追求的价值标准是持续且有提高的稳定经营。

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除了创建初期投入的资金,通常需要多渠道筹资和融资以供企业扩大经营规模所需,并将所获得的资金转化为生产经营所需的流动资产和固定资产,从而构成了企业的资产和负债。

资产负债率是资产负债表中的基础数据,其主要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时点的财务状况,是一张“静态”报表。

在所学的会计知识中我们可以知道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是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时所必须遵循的规范,在企业财务报表中的资产负债表中可以清清楚楚的表现出企业资产和负债及其所有者权益的金额的数量多少和分布情况,通过以上数据的分析可以评价企业的偿债能力及其资产质量、资金运营的能力。

从财务学的角度来说,一般认为我国理想化的资产负债率是40%左右.上市公司略微偏高些,但上市公司资产负债率一般也不超过50%.其实,不同的人应该有不同的标准.企业的经营者对资产负债率强调的是负债要适度,因为负债率太高,风险就很大;负债率低,又显得太保守.债权人强调资产负债率要低,债权人总希望把钱借给那些负债率比较低的企业,因为如果某一个企业负债率比较低,钱收回的可能性就会大一些.投资人通常不会轻易的表态,通过计算,如果投资收益率大于借款利息率,那幺投资人就不怕负债率高,因为负债率越高赚钱就越多;如果投资收益率比借款利息率还低,等于说投资人赚的钱被更多的利息吃掉,在这种情况下就不应要求企业的经营者保持比较高的资产负债率,而应保持一个比较低的资产负债率.

  

2资产负债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2.1资产负债率公式理解

2.1.1公式组成各部分含义

在理解式

(1)时,首先应明白公式中各个组成部分所代表的含义。

负债总额:

负债总额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包括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

其中,长期负债是指偿还期在一年以上,或超过一年的—个经营周期的债务。

负债总额按企业当年审计报告中“资产负债表”所披露的负债总额科目余额填列。

资产总额:

资产总额指企业拥有或控制的全部资产。

包括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及递延资产、其他长期资产等,即为企业资产负债表的资产总计项。

一般可以认为,某一会计主体的总资产金额等于其资产负债表的“资产总计”金额。

2.1.2资产负债率公式理解

首先应该明确的是企业一段时间内资产负债率是一个动态变化的量,且在某一数值范围内不断变化。

假设某企业经营过程中的两个时间节点分别表示为时刻1(t1)、时刻2(t2),对应的资产负债率分别用R1、R2表示,从t1到t2过程中资产负债率的增量用ΔR表示,因此,两个时刻的资产负债率关系可用下式表示。

R2=R1+ΔR

(2)

式中:

R1代表t1时刻资产负债率,ΔR代表资产负债率增量,R2代表t2时刻资产负债率。

如果企业经营较上年同期实现了利润增长,且利润增长额大于资产负债额的增长幅度,则资产负债率增量ΔR为负数,导致t2时刻的资产负债率R2小于t1时刻的资产负债率R1,结果导致企业的资产负债率数值呈下降的趋势,此种情况可以称为企业的良性经营,良性经营可以为企业带来正面效益。

当企业良性经营时,企业的净现金流呈现增大的态势,说明企业在t2时刻有较强的支付能力、能够偿债,可以保证债权人的权益,增强了债权人的信心,这将反过来提高了企业再融资的能力。

反之,ΔR为正数,R2大于R1,导致t2时刻的资产负债率呈增长的趋势,此种情况可以称为企业的非良性经营。

用式

(1)获得的资产负债率数值作为衡量企业的经营状况和债权人资产的安全性指标时,不仅要看该数值的大小,还应对资产、负债进行较详细的分析,并弄懂各个微量之间的数值关系,只有如此才能确定该数值的资产负债率是否处于合理的状态。

2.2影响因素分析

2.2.1资产总额

流动资产分析。

流动资产的数额大小及占总资产的比重、结构及质量与企业t2时刻的资产负债率高低的关系至关重要,如果流动资产数额较大且占企业总资产的比重也较大,说明企业资金周转速度较快、变现能力强的流动性资金占据了主导位置,此种情况下即使企业t2时刻的资产负债率较同行业略高一些也可以认为是合理的。

企业的流动资产结构一般是指企业t2时刻的账户资金(包含货币资金)、应收账款、预付账款等流动资产占企业全部流动资产的比重。

企业的全部流动资产除了上述内容外,有时还包括待处理资产、待摊费用以及相对固化或社会费用挂账资产等内容。

若前者所占比重较大,就可认为企业的流动资产结构合理,反之认为流动资产结构不合理。

当结构合理时,表明企业t2时刻具有较强的付现能力。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财会月刊□2014.3下·103·□企业流动资产的质量指企业账户中的呆账、坏账数量及比重。

2.固定资产分析。

控制好企业固定资产的规模对企业的良性发展十分重要,并且还应该注意如下两点。

①固定资产占企业资产总额的比重。

固定资产占企业资产总额的比重一般在50%~60%比较合理。

过高会导致流动资产不足,使企业生产发生困难,企业的变现能力、偿还债务的能力变差。

②生产用固定资产占总固定资产的比重。

如果比重过低,表明该企业非生产用固定资产比重过大,将导致企业生产经营可能面临困难,对扩大生产不利。

另一方面,企业列入t2时刻的固定资产折旧额就较多,使企业的效益变差,结果将增大企业的资产负债率。

3.长期投资分析。

目前在很多企业的经营过程中,都会将一定比例的资产用于投资以实现财富增值的目的。

企业的投资是否合理和可行,一般要考虑投资额占企业全部资产的比重还要考虑所投资项目的回报率能否高于融资利率,若投资回报率高于融资利率,就表明该投资项目是合理和可行的。

2.2.2负债总额

从式

(1)可以知道,企业的负债总额越高,则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越高。

但不能简单地只看企业负债的总额,还应对负债的结构、性质进行较详细的分析。

企业负债一般按其偿还期的长短分为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

1.流动负债分析流动负债指企业在一年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偿还的债务,包括短期贷款、应付款项、应付工资等项目。

(1)短期借款分析。

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越高,表明企业向银行等债权人借入资金越多。

因此企业决定向银行融资时(尤其是短期借款),首先应分析市场形势、市场经济环境等因素,进而决定是否举债,以及融资规模的大小。

一般来说,当市场经济形势良好,企业的主要产品符合国家政策支持的领域,企业属于朝阳行业,就可以大胆进行举债,可以较大规模的融资。

比如几年前房地产行业处于大发展阶段时,全国房地产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平均达到了74.1%也被认为是合理的。

其次,企业融资时应分析融资后的获利水平的大小,即与举债利息相比的结果。

如果企业获利高于举债利息,说明举债是有利可图的,高出的越多,则企业t2时刻的资产负债率就可以越大些。

(2)结算负债分析。

结算负债分析主要包括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账款等内容,结算负债分析主要体现在企业的商业信誉。

如果企业的商业信誉较好,则可以存在较高的结算负债,并适当提高企业的资产负债率数值。

2.长期负债分析。

企业的长期负债与短期流动负债相比,具有所借贷资金使用时间长、应付利息相对较高、负债绝对数可能较大等特征。

针对该特点,如果企业能够根据自身主流产品所处的阶段和盈利大小状况,有效地利用长期负债,则会为企业带来巨大的利益和合理布局的时间。

反之,如果企业经营不善,就会使企业面临着较短期负债更大的经营风险,甚至使企业陷入绝境。

因此,企业进行长期负债融资时,首先要考虑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①长期负债临界点。

即总资产获利率等于举债利息率的时值点。

举债前应慎重分析临界点,总资产获利率应大于临界点,且超过的越多越好。

总资产获利率超过临界点的数值越大,就应该进行越大规模的长期负债融资。

②市场形势。

企业长期负债融资时应进行慎重、细致、全因素的市场形势分析。

如果市场前景看好,可以为企业带来丰厚的利益回报,就可以进行较大规模的举债。

若前景不明朗,或不确定的因素较多,就不宜进行大规模的长期负债融资。

2.2.3资产负债率的局限性。

首先,资产负债率只是对企业偿债能力在事实基础上的“近似表述”,应被视作不精确的估量。

资产负债率作为反映企业长期偿债能力的指标,一般认为其值越低表明企业债务越少,自有资金越雄厚,财务状况越稳定,其偿债能力越强。

但是,适当举债经营对于企业未来的发展、规模的扩大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一些发展迅猛、势头强劲、前景广阔的企业在其能力范围内通过举债取得足够的资金,投入到报酬率高的项目,从长远看对其实现发展目标是十分有利的。

而一些规模小、盈利能力差的企业,其资产负债率可能很低,但并不能说明其偿债能力强。

因此,在实际工作中一定要结合企业的整体情况综合判断企业资产负债率的高低,特别要注重资产的质量和负债的构成,否则会影响评价的准确性。

其次,资产负债率只考虑了可以在财务报表中量化的信息,有些没有在报表中显示的、同样重要的定量和定性信息则被资产负债率本身所忽略。

例如,根据《企业会计制度》,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或存在的事项不影响资产负债表日的财务状况,但如不加以说明,将会影响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作出正确的估计和决策,这类事项应当作为非调整事项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予以披露,不需要调整企业的资产负债表。

这些非调整事项包括股票和债券的发行、对某个企业的巨额投资、自然灾害导致的资产损失、外汇汇率发生较大变动等等。

这些事项一旦发生,将对企业的偿债能力产生重要的影响,如果这些事项没有反映在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上,单纯运用企业的资产负债率来评价企业的偿债能力,必然会造成很大的误差。

第三,用资产负债率进行偿债能力分析建立在清算基础而非持续经营基础上。

长期以来,对企业偿债能力的分析是建立在对企业现有资产进行清盘变卖的基础上,认为企业的债务应该由企业的资产作保障,资产负债率指标就是基于这样的思想认识而设计。

这种认识并不符合企业的实际运行状况———企业要生存下去,就不可能将所有资产变现,用于偿还企业的债务。

因此,只能以持续经营为基础判断企业的偿债能力。

而正常持续经营的企业偿还债务依赖于企业稳定的现金流入,偿债能力的分析应包括对企业现金流量的分析,否则,评价的结论就只适用于企业的清算偿债能力。

2.2.4资产负债率公式的修正

经过对式

(1)进行较详细的分析后,应将资产负债率公式修正为式(3)的形式:

式中:

R代表资产负债率;∑i=1mai代表资产总额(包含流动资产、固定资产、长期投资等内容),a1代表流动资产,∑i=1pa1i代表流动资产总额,∑i=1nli代表负债总额(包含流动负债、长期负债等内容)。

3.确定企业合理的资产负债率应考虑的其他因素

对某一特定的企业来说,某一时期合理的资产负债率是个在一定区域内的变量。

可能出现某一时期资产负债率较高,而另一时期资产负债率较低,这都是合理的情况。

确定某一企业合理的资产负债率时,不仅要结合式(3)进行上面所述的详细分析,找到影响因素,确定每一个子项合理的数值,还应该作其他的必要分析,下面以我国的房地产行业为例进行说明。

3.1企业所在行业的历史阶段分析。

表1所示为1997~2010年14年间中国房地产行业平均的资产负债率数值,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2010-2011)。

可以看出,1997~2003年的7年间,中国房地产行业的资产负债率较高,而2004~2010年的7年间,房地产行业的资产负债率略微有所降低。

原因是前期中国房地产业国家政策大力扶持,而后期国家进行了一些必要的宏观调控,尤其2008年是国家宏观调控较严重的一年,结果本年度的资产负债率也最低为72.3%。

3.2.企业的属性分析。

应分析本企业在行业内的属性、规模,是否是上市公司等方面,这些都对企业资产负债率产生影响。

例如,表2所示为1997~2010年14年间中国房地产行业上市公司平均的资产负债率数值。

结合表1可以发现,上市房地产公司的资产负债率明显小于全国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原因是上市公司具有更多的融资渠道。

表3所示为2010年几类不同行业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从表3中的数据可以看出,资产负债率最高的行业是第三产业,因为该行业的利润较低。

其次,房地产行业的资产负债率也已处于高位,一旦国家政策对其实行较大的调控,就有泡沫破裂的风险。

但到目前为止,虽然中国的第三产业和房地产开发企业资产负债率较高,却没有大面积的破产,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这两个行业的流动资产较充足,其中房地产行业的流动资产主要由房屋的预售制度提供。

3.3.企业的成长阶段分析。

对某一特定的企业来说,在企业的不同成长阶段其合理的资产负债率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

推动企业资产负债率变化的核心因素主要是投资规模、盈利能力和融资方式。

一般而言,企业创建初期投资规模较小、融资信誉不高、盈利能力较差,企业处于较低的资产负债率水平,但该阶段的资产负债率是低质量的合理资产负债率。

在企业的高速成长期,投资规模加大、盈利能力较弱、债务融资比重高,会使其合理的资产负债率不断攀升。

在企业的成熟期,投资规模趋于稳定、盈利能力强,权益融资比重上升,企业合理的资产负债率呈现稳中有降的趋势。

3.4.政策与形势分析。

主要包括企业所在行业的行业政策和某一阶段的未来国际形势分析。

在用式(3)确定企业的合理资产负债率时,应注意的一点是:

较高的资产负债率不一定就不合理,也不意味着就一定存在着较高的债务风险。

如果企业的主流产品符合国家行业政策扶持的规定,即使t2时刻的资产负债率较高,但若该企业的现金流稳定、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例合理,则该企业的财务风险就不高。

如从表1中可以看出,在1997~2003年的7年间虽然房地产行业的合理资产负债率均超过了75%,但绝大多数的房企都赚了个盆满钵溢,房地产行业蒸蒸日上。

反之,如果企业的现金流波动较大、流动负债远高于流动资产,则即使企业t2时刻的资产负债率较低,也是不合理的,仍然存在着较大的风险。

如近阶段低效益的传统钢铁行业就面临着较大的风险,就应降低合理的企业资产负债率。

如果分析的企业是跨国公司,确定企业的合理资产负债率时还应考虑国际形势方面的因素,包括:

战争、国外主要经济体的经济政策、汇率水平、世界经济形势等。

4、结论

资产负债率是国际公认的衡量企业偿还债务能力和警示财务风险的重要指标。

根据财政部《企业绩效评价操作细则(修订)》(2002)规定的指标,认为50%是企业合理的资产负债率参考指标(国际上公认该指标应为60%)。

本文从资产负债率的概念出发,探讨了资产负债率公式的理解与运用。

本文研究认为,当使用资产负债率衡量企业的债务偿还能力和警示财务风险时,应进行全面详细的分析,不仅要关注资产负债率数值的大小,还应结合考虑企业当期的流动资产大小和结构,以及企业融资债务的结构,并进行企业的其他影响要素分析。

只有如此,才能使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处于较合理的水平,才能使企业既规避了发展风险,又抓住了发展良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