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学习经验怎样实现小组最优化组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774255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73.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组合作学习经验怎样实现小组最优化组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小组合作学习经验怎样实现小组最优化组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小组合作学习经验怎样实现小组最优化组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小组合作学习经验怎样实现小组最优化组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小组合作学习经验怎样实现小组最优化组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组合作学习经验怎样实现小组最优化组合.docx

《小组合作学习经验怎样实现小组最优化组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组合作学习经验怎样实现小组最优化组合.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组合作学习经验怎样实现小组最优化组合.docx

小组合作学习经验怎样实现小组最优化组合

小组合作学习怎样实现小组最优化组合

一、怎样实现小组最优化组合

 小组的优化组合问题是自主学习的前提与基础,也切实关系着自主课堂的成功与失败,因此,我们必须予以充分的重视,并始终将其放在小组建设的首要位置。

对于这一问题,我们将从小组规模、小组划分、小组座次和小组合作时间四个方面提出建议。

(一)小组规模

 科学研究以及我们的实践均表明.最佳的小组合作人数应在3-5人之间,其中又以两两成对的“四人小组”最为适宜。

因为不论对于学习还是管理来说,四人小组都具有很多的好处,如:

1、四人小组变成两人一对,可以在最大范围内实现学生的互动。

2、四人小组有利于学生个人才能的充分展示。

3、小组规模越大,某个学生隐藏或被忽略的机会就越大,而四人小组恰好可以避免这一问题。

4、四人小组优于两人小组的地方在于有更多的主意和力量去完成任务。

 同时,我们也发现,一旦小组的人数越过6个,就会产生以下三个方面的困难:

1、有一些学生会承担比他们应该分担的工作量大的工作。

2、学生们反而会缺少与大集体合作的能力。

3、学生会在小组内部与自己的朋友组成小团体。

 鉴于以上原因,我们建议,合作小组的建立应以“四人合作”为最佳方式。

(二)小组划分

 小组的建立主要目的就在于帮助每个学生更好地进行学习,因此小组的划分应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重要依据。

一般情况下,应使每个小组都同时拥有高、中、低三个层次的学生,在此基础上,再根据学生的性别、性格及单科成绩等特点进行个别调整,实现人力资源的最佳组合,我们将其称之为“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优势互补”原则。

“组内异质”能够为小组成员之间互相帮助提供较大的可能(因为“差异”本身就是一种资源),而“组间同质”又可以为各小组间的公平竞争奠定良好的基础。

在这一原则的帮助下,结合实践经验,我们推荐两种小组划分的具体方法,供借鉴、参考。

 方法一:

1.以上学期期末考试的班级名次为依据,以40人为例,1-10名分别为10个小组的1号组长,11-20名为各组的2号组长,21-30名为3号组员,30-40名为4号组员,原则上1与20名,2与19名……搭配,然后根据性别、性格、学科优势等再做微调。

 2.10个小组的再组合:

每两个小组组成一个大组。

1号组长的班名次即为该小组的序号,那么大组原则上采用1组与10组,2组与9组……的组合方式。

 3.大组座次安排:

(1、2、3、4为各组组员号)

4

1

1

4

3

2

2

3

这样的座次方式既有利于“一对一”的小组互助,1号与4号,2号与3号,又有利于优生的发展:

两个小组的1号2号挨着,可合作解决拓展拔高的疑难问题,再者将相对差的学生隔开,从一定程度上保障了班级的纪律,也创设了后进生转化的有利条件。

 方法二:

 探索1:

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依据“串麻线”的原则划分小组(即成绩第1名、20名、21名、40名的学生为一组;第2名、19名、22名、39名的学生为一组,以此类推),并根据学习成绩将4个成员编为1-4号,这样每个小组都有一个前10名的学生做组长。

  问题:

10个组长,即各组1号,在学习的时候势单力薄,遇到弱科、难题甚至找不到讨论对象,极不利于优生的个人发展,而且男、女生比例较难调控。

  探索2:

根据基础成绩将男、女生分别进行排列,依据“串麻线”的方法将两男两女划分为四人学习小组(即男1号、女1号对男20,女20;男2号、女2号对男19、女19,以此类推),在此基础上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及单科成绩等进行个别调整,实现人力资源的最佳组合。

与此同时迅速结成组内“一帮一”小对子,实现学习合作与互助。

  问题:

这样组合的10个小组仍然并不完美。

不管如何搭配,仍然会有弱势小组的存在,如“男10号、女10号和男11号、女11号”组成的四人小组虽无差生却也没有优生,很难起到带动作用。

 探索3:

由相对强势小组搭配相对弱势小组形成5个大组(如男、女1号和男、女20号的小组搭配,男、女10号和男、女11号的小组搭配),相邻小组学习上互帮互助,纪律文明则互相竞争,为小组管理及评价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小组座次

  在前文的“小组划分”方法中,提到了一种新型的座次安排方法,如果把成排成列的座次方法称之为“插秧式座次”的话,这种新型的座次方法我们将其称之为“方阵式座次”。

  为了更有效地协同合作,座次的安排需要考虑很多方面,学生之间必须坐得足够靠近,这样他们才能更好地、更方便地交换信息和小声地讨论问题。

这样,座位的安排就促进了合作。

我们常常发现,有时候,一个小组效率不高的原因仅仅就是因为他们所坐的位置。

例如,一个学生离其他组员太远,或是一个组两头的同学无法方便地沟通。

所以,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座次的安排同样重要。

  过去,我们的小组活动常常是在前后桌四个学生之间进行的,这样做未尝不可,但当小组合作变成课堂的主旋律时,这种座次的弊端就开始显露出来:

因为小组活动过程中,总会有一半的学生始终背对讲台,当小组活动与全班互动相互转化时,他们就必须安静、迅速地转过身子。

突然之间转过180度可能会使他们不舒服,有的学生还会对转来转去感到厌烦,这就可能导致他们注意不到老师和其他同学在说些什么或展示些什么,课堂效率受到了极大的考验。

避免这种问题的座次安排最好就是让学生能够面对教室的侧面,四个组员两两相对地坐着,即我们所提到的“方阵式座次”(参见下图)。

 

(四)小组重组

 为班级的“小组优化组合”所作出的一系列工作和努力,让我们更想把小组长久地保持下来。

学生们也喜欢在已经熟悉的小组中学习,但是,有规律的小组重组还是非常有必要的工作。

我们建议应该做到每个学期重建一次小组,它会为我们带来如下的好处:

   .学生们能够与更多拥有不同经历和能力的同伴儿搭档。

   .学生们能够有机会学习如何与新搭档合作,同时也预防了“小集团”的形成。

   .学生们能够意识到不仅仅是他所处的小组,而是整个班级都在从合作学习中得到提高。

当然,小组重组之前,我们可以而且应该引导学生举行一系列的纪念活动,例如离开之前,让学生给自己的小组成员写下感谢的话语等等。

二、小组内部为什么要进行分工,怎样进行最优化分工

(一)小组内部为什么要进行分工

  利用小组进行学习与班级活动时最容易让人担心的就是个别学生会游离于小组活动之外,不能与其他组员交流交往和共享。

这些孤独的孩子,不仅丧失了自己学习的机会,干扰了其他人的思考,而且还严重挫伤了整个小组的积极性,进而影响了小组的凝聚力和竞争力。

  另外在小组内部,由于以前在班级学习以及各项活动中所积累下的一些负面影响,会使某些组员感觉到在小组内部的地位低下,而小组内地位的不同也会导致一些总在帮助“迟钝生”的学生被认为是“聪明”的好学生,最终使:

   ●地位较低的学生发言较少。

   ●忽略或不在乎地位低的学生的贡献。

   ●对地位低的学生注意或关照不够。

   ●地位较低的学生会有挫败感,从而更少地活动。

  小组成员地位不同会阻碍全组的学习,还会由于不注意某些人的想法而降低了整个小组的潜在能力。

而小组分工就意味着每名组员都对小组的学习和成功负有责任。

小组的每名成员都要有为小组学习和组间竞争出力的责任心。

一旦小组成员都有了这种责任心,那么作为小组的一员,学生就会找到一种归属感。

如:

当基础较差的学生成功地为小组完成了某件事情以后,其他组员对他的看法就会改变,他自己对自己的看法也会随之改变,其自信心就会不断增强,从而就会促使他发自内心地不断为小组尽力,使自己更加热衷于小组的各项活动,也会越来越关注小组各方面的荣辱,这样就会使小组变得越来越强大,甚至可以完成更多的任务,使自己小组在其他组面前更具有竞争实力。

在实施小组学习之初,有的班级在小组建设探索中,忽略了小组分工,结果出现了在小组内部,所有的事务无论是学习还是班级活动,只是由所谓的组长去做,而其他组员就表现得有点儿漠不关心,无动于衷,组长在感觉不公平的情况下最终也就放弃了,这样就使得小组的活动最终只是流于形式,严重阻碍了小组互助学习的进行。

综上所述,只有对小组进行科学的分工,让每个组员都负有责任和使命,才会使小组中的每个人感受到一种归属感,才会使人人都有为小组学习和组间竞争出力的责任心,才会不断增强小组的凝聚力,使小组能够更好地去完成更多的任务。

              

(二) 怎样进行最优化分工

 实施小组自我管理模式后,如何发挥小组的最大功效,才能使人人都能感觉到一种归属感和强烈的责任感,这就取决于怎样在小组内部进行最优化分工。

如:

 1、围绕小组的建设给组员设置分工。

 即在小组内设小组长、记录员、检察员、汇报员各一名。

 小组长的主要职责是对本组成员进行分工,组织全组人员有序地进行自主学习、讨论交流、动手操作、合作探究等学习活动。

记录员的职责是记录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独立学习的认真程度、小组交流时的发言情况、纪律情况等。

 检查员的职责是检查、督促小组成员的学习提纲、作业完成情况等

汇报员的职责是将本组合作学习的情况进行归纳总结后在全班进行交流汇报

各小组将每日情况进行汇总,件将结果在班内黑板上进行公布

 2、根据学科的学习任务进行分工

即每个小组根据学科的学习任务分别设立语文组长、数学组长、英语组长、政史地生组长,

 3、根据班级日常事务分工

 如:

设立纪律组长、卫生组长、作业组长、宣传组长等。

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身兼数职,能力弱的学生担任一职,明确职责,人人参与小组管理,努力培养小组成员的主人翁意识。

同时,还可以每周设立一个值勤小组,从纪律、文明到学习、卫生对每个小组进行全面管理,事无巨细,全企又负责,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班主任的负担。

 4、根据需要进行混杂分工设置。

  即在设置学科组长的同时,也设置各常务组长。

如一个学生可以既是语文学科组长,也是卫生组长等。

  无论是哪一种设置,各分工组长都要职责明确。

  下面是潍坊十中2005级某班的小组分工设置:

该班的分工属于任务混杂分工。

首先确定每个小组的固定组长,对全组的各项工作全面督促、负责,其他组员再根据各自的学业情况和性格特长担任学科组长和名常规组长,具体负责小组各科的作业检查监督及记录、本小组的纪律及卫生工作的检 查督促及记录、本小组的养花和宣传任务。

通过小组内部明确而又具体的分工,增强 了小组成员的主人翁意识和集体责任感,确保了人人都是小组的管理者。

各小组设一名1号组长为固定组长,下面再设学科组长和常规组长。

 1号组长为小组内的固定组长,是小组的领袖人物,主要负责小组各方面的组织协调工作,包括随时与班主任及各任课老师联系,与小组成员的家长联系,以及灵活调控课堂交流合作,以确保课堂交流合作的效率。

1号组长直接对班主任负责,是小组凝聚力强弱以及是否具有竞争力的关键人物,要将小组成员的课堂表现情况包括交流是否主动、是否敢于大胆质疑、是否敢于积极展示、是否做到当堂落实等,认真、实事求是地登记量化在评比栏内。

另外还负责每天小组成员“手拉手伴我成长卡”中“小组要求栏”及“在校表现栏”的具体填写工作:

“小组要求栏”应根据小组成员的不同情况分别提出相应的要求;“在校表现栏”应根据组员当天的在校表现给出中肯的评价。

 学科组长包括语文组长、数学组长、英语组长以及史地生政组长。

各学科组长分管小组各科作业的布置、收交、检查、记录,并及时地将小组作业完成情况汇报给各科课代表,课代表再将各小组每天的作业完成情况登记到量化评比栏内。

 常规组长包括纪律组长、卫生组长、绿化组长、宣传组长。

 

(1)纪律组长:

负责维持本小组的纪律。

对于到校后不能安静下来,学习、课间打闹、课堂游离于小组之外的同学,应及时地给予提醒和制止,另外负责维持课堂讨论的秩序,并做好记录每天登记到小组量化评比栏内。

 

(2)卫生组长:

负责安排监督本小组的值日,小组内的个人卫生及小组的环境保持。

对于值日不认真或干值日迟到的同学,应及时地给予提醒并进行协调以确保班级的卫生得到及时清扫,并将卫生情况做好记录,每天登记到量化评比栏内的卫生检查记录表内。

(3)绿化组长:

负责小组承包的绿化任务及绿化工具的管理与使用。

(4)宣传组长:

一方面负责小组宣传稿件的征集,另一方面负责小组内各项检查评比的记录通报,并及时修正小组的口号。

三、怎样进行小组规则和规范建设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一个优秀的班集体离不开良好的班级规则和规范建设,同样,一个优秀的小组也必须要有优秀的小组规则和规范建设相扶持。

在此方面,我们结合实践经验,建议大家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

1、精挑组长人选,培养得力助手

  小组长关系着小组合作学习的质量,因此这一职务的选择至关重要。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我们发现,尽管所有的小组都在努力,尽管所有的小组都不甘落后,现实的情况却是有的小组一路遥遥领先,有的小组却步履维艰,其中的差距就在于小组长的管理与协调能力的差异。

凡是小组长组织能力强、责任心重的小组,小组活动时不仅积极主动,效果好,而且经过一段时间后,小组成员的学习成绩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相反,如果小组长不负责任,小组活动组织得不好,小组长就得不到小组成员的认可,小组内部松松散散,小组成绩也往往处于下降趋势。

因此,对于小组长人选的选择不仅要考虑到小组长的学习水平,而且还必须注重他们的组织能力和责任心。

然而,正所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现实中,十全十美的小组长往往很难找到,这就需要我们自己用心去培养。

 较有借鉴意义的是“组长沙龙”制度。

即每月定时召开一次组长交流会议,及时解决小组管理的疑难困惑,交流小组管理的优秀做法,并对其中的“金点子”表彰奖励、加以推广。

这样,每个组长甚至组员都纷纷行动起来,积极地为小组乃至班级管理出谋划策,密切了组长的交流学习,也真正实现了班级的自主管理。

下面选取某班“组长沙龙”的几个“花絮”分享。

花絮一 六组组长小芸:

“我们为什么一定要帮助那些组员呢?

学生的任务就是学习,可是很多时间我们的精力都浪费在给‘3号’、‘4号’一遍一遍地讲题上了,有这个工夫,还不如我们自己多做几道练习题呢!

”(在场的其他组长有的沉默不语,有的则暗暗点头以示赞同。

  班主任:

“……根据教育心理学中著名的‘ABC’理论,B从A那里学到知识,再将它传授给C,得益最大的不是A,也不是C,而恰恰是B,所以帮助别人实在是有百利而无一害!

,’(学生的思想发生了转变,两个小组长甚至站出来“现身说法”,证明ABC理论的科学性、合理性。

花絮二

五组组长小善:

“我们组的个别组员在学校表现还行,可是一回家就贪玩,不写作业,听说还经常趁中午家里没人偷偷上网玩游戏。

八组组长小君:

“我们组有个好办法:

我在给组员家长开家长会的时候已经跟他们协商好了,请组员的家长每隔半个月给我打一次电话,我会把组员的各种情况详细地汇报给他们的家长,并且提出建议,请求家长的支持和帮助,效果也不错!

”   班主任:

“八组的这个做法非常值得推广,只是请大家一定要注意,千万不要把‘汇报情况’和‘告状’简单地画上等号,不管是反映情况还是提出建议,态度一定要诚恳,对于组员的点滴进步也要大胆表扬,否则,效果很可能会适得其反!

花絮三

一组组长小静:

“我们组的组员特别健忘,整天丢三落四,不是忘带课本,就是忘带作业,有时候还会忘了写作业,已经给组里扣了很多分了。

二组组长小云:

“我们组每天放学前,我都会利用一分钟的时间给他们开个小短会,特别提醒一下晚上的任务和第二天需要准备的东西,而且要让他们记在专门的小本子上,这样就不容易忘了;早上到校,我们还会根据情况,开一个一分钟的小晨会,对一天的学习任务进行布置和分配,这样,组员们一天的状态都特别好……”                                  

2、贯彻实施“一带一”,努力实现“对对红”

  组长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

课堂学习的过程中,倘若三个组员同时排队等待组长的讲解,既是不可能的,又浪费了大量宝贵的时间和精力,无法很好地体现“高质高效”的原则;即便在课下,对三个组员知识学习的检测和常规的考核,也不可能由组长一个人很好地完成。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想办法尽量减轻组长的负担,同时也要努力调动更多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小组的合作学习与考核真正落到实处。

对此,我们建议在小组内部推行“一帮一,对对红”的政策。

一般来说,在尊重学生意愿的基础上,由能力较强的1号负责能力较弱的4号,2号负责3号,手拉手,齐头并进。

这样不仅大大解放了1号组长,减轻了他们的负担,而且使小组的各项工作都落到了实处,同时又在最大程度上迅速培养起了一大批2号学生,作为1号组长的后备力量,为小组的规则和规范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用制度规范小组管理

 1.职责轮换制:

小组设立的学科组长、记录员、检查员、汇报员等职务每周一轮换,推磨进行。

首任小组长可一月后轮换,以便培养好的习惯,内化相关规则。

   

2.职责挂牌制:

每小组设置四个职务牌,实行挂牌工作(在校牌的反面作标志),便于职责明确和教师掌握学生分工情况。

 3.学习规范制:

自学阶段,要独立学习,不能打扰别人;交流阶段,轮流发言,一人发言时,其他小组成员注意倾听、记录,相互补充要等别人说完;展示阶段,不能推诿,轮流展示,一人展示完,其他人补充完善,要学会倾听。

 4.小组交流程序:

不仅要讨论答案对错,而且要搞清为什么对,为什么错,出现错误的症结是什么,该题包含了哪些知识点,用到了哪些方法、体现了哪些思想等。

文理科都应如此。

5.限制机会制:

对特别强势的学生进行发言限制,1号每节课发言不超过2次,4号每节课发言不少于1次,1号和4号同时起立,1号应请4号优先回答,把机会让给更多的同学。

 6.一帮一落实制:

每四人小组结成强弱搭配的“一帮一”学习对子,对学习目标、课堂纪律实现互相帮助。

7.小组文化建设:

组规、小组吉祥物、小组标志牌、小组管理机制、课堂文化建设等。

  通过以上制度,规范小组管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是独立思考的习

惯,以避免小组交流时“人云亦云”盲目从众的现象;二是积极参与、踊跃发言的习惯;

三是认真倾听的习惯;四是遵守课堂纪律和合作规则的习惯,避免不必要的争论。

4、制定严格组规,培养良好组风

 严格的组规和良好的组风是小组规则和规范建设最为有力的保障。

所以,小组建立初期就应该要求各小组学生尽快建立起一套严格细致、切实可行,并具有约束力的“组规”,严格执行,使学生在小组内部也能够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组规”的建立,教师在表明原则后不应过多干涉,而应该完全建立在尊重学生意愿的基础上,由学生自行制定,自行实施,这样,学生品尝到“民主自治”的乐趣,才会有“依法办事”的热情与积极性。

[案例1]            组规

(一)

为保障本小组成员共同进步,在各项考核中取得优异成绩,经小组全体成员研究决定,制定以下条例,全体成员作出承诺,严格执行:

 1.组长每天应定时召开小组“晨会”及“晚会”,及时分配并提醒组员各项任务。

2.小组内各负责人(检察员、记录员、史地生政组长等)应认真负责,不得以各种借口推辞任务。

3.小组内各组员必须服从组长和各负责人的安排,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4.全体成员遵守纪律,认真学习,凡为本小组扣分者,累计3次,写500字“检查”,在小组会议上宣读。

5.全体成员认真完成作业,不交作业累计3次由组长填写反债单交给家长签字并带回,否则,由组长亲自打电话通知家长。

6.全体成员认真值日,无故迟到或不干值日家计2次者罚为全组唱歌2首。

以上条例,一经制定严格执行,如有需要随时添加或修改。

组规

(二)

 为确保小组的和谐团结、共同进步,特定此规,严格执行:

 1.积极参加小组劳动,无故不干值日者,做“小组清洁员”一周,负责小组学习环境的布里与清理。

 2.全体成员认真自觉完成作业,发现到校补作业或抄袭作业者,重做作业并写反思报告。

 3.认真遵守课堂纪律,对于上课说话或走神的同学,组内互相监督,就近提醒。

 4.努力学习,追求上进,考试成绩低于小组平均分者,必须于一周内为小组做好事2件。

 5.热爱集体,给班集体扣。

.1分者,必须一周内给班级加回0.2分,并为小组做好事2件。

 6.组员家长必须于每月1号、15号晚上给组长各打一次电话,及时交流组员的学习情况。

                    小组成员签名:

小男、小扬、小丹、小晶

组规(三)

 一、学习

 1.上课认真听讲,凡被老师点名批评或被组长提醒2次以上者,自动面壁思过一个课间。

 2.课堂上积极回答问题,每人每天至少回答问题3次。

 3.小组讨论必须积极参与,不得游离于小组之外。

 4.不按时完成作业或作业不合格者,由组长认真记录名字及次数,家长会时通知家长,由家长每次扣该同学当月零用钱1元。

 5.考试成绩不及格(包括大考、小考、单元考等),需写反思一份,内容包括为什么不及格、改正措施、下次考多少分及超越目标等,至少200字。

 二、其他

 1.各成员在校期间需做到衣冠整洁,个人卫生不合格者必须帮其他组员清洗桌布一次。

 2.朴素大方,拒绝攀比,凡佩戴首饰及各类饰品者,组长有权没收,家长会时交给家长。

 3.热爱集体,每周为小组扣分最多者,必须在下周主动为班级加0.1分。

       

         小组成员签名:

小君、小洲、小鑫、小凤

同时,对于小组“组风”的建设,作为班主任,教师应给予密切关注,对小组建设中积极的、正面的东西及时加以肯定及引导,借助正确的舆论导向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小组合作观”。

在此,借助一位教师的一篇反思周记予以说明:

【案例2】一位教师的体会   不放弃任何一个

  半年来,我们的课堂翻天覆地,学生的进步日新月异,然而最令我感动和骄傲的还是那句一直回荡在教室上空的“我们不放弃任何一个”。

自主课堂一推行,我们立即帮助学生实行了分组合作。

可是自小吃惯了“独食”的小皇帝、小公主们却似乎并不领情,今天抱怨这个,明天理怨那个,作为组长更是对小组成员挑三拣四,稍有不满便横渭冷对,伺机将其踢出本组,所以,那时的情形实在不似现在般理想。

可就是这么一种混乱的局面却因为一句话的神奇力量悄悄发生了改变。

  一、小组考核标准

  1.强烈的目标意识和竞争意识:

小组有自己科学可行的团队目标,并能在具体的行动中得到逐一落实(有布置、有及时的检查)。

有强烈的竞争策略和方法,勇于面对困难,善于冷静、耐心、持之以恒地解决困难。

 2.强烈的表现交流意识:

通过试验和练习,成员能够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见解,能够以积极热情的态度担当组里各种角色,使擅长某一方面的伙伴能充分发挥自己的兴趣和特长,从而获得较高的适应能力,较强的沟通、理解和合作能力及技巧。

 3.强烈的合作意识和强烈的小组荣誉感:

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能主动热情地与别人交往,组员间有浓浓的相互依赖和相互合作的关系。

人人都有平等的自我表现的机会和条件,在各自的小组中发表、讨论并解答问题,能够在小组中相互交流,特别是使学习等方面有暂时困难的同伴能得到更多、更好的帮助。

彼此羊重,共同分享成功的快乐。

4.独立意识:

独立高质承担斑级管理责任,较好地处理班级的常规或突发事件。

5.有民主、和谐、竞争、合作的小组间关系。

善于总结学习兄弟小组的优点,主动进行组与组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吸收精华,使本组的层次、竞争水平得到提升,从而使小组能在个性活动中高质高效地完成任务。

 二、具体考核内容

 

(一)学习

  1.作业:

以个人行为表现、小组的互助行为效果、任务达标程度为加分标准。

如有一人未完成作业,按小组人次扣除小组1分,提纲有细腻的修补、落实,全员高质量完成,则按小组人次奖励小组1分,个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