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父母离异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771675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9.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面对父母离异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面对父母离异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面对父母离异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面对父母离异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面对父母离异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面对父母离异教学设计.docx

《面对父母离异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面对父母离异教学设计.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面对父母离异教学设计.docx

面对父母离异教学设计

面對父母離異>>內容大綱

生活事件七:

面對父母離異

單元二

家庭生活

概要

香港的離婚率正在上升,青少年在面對父母離異時,若缺乏正確指引,情緒會容易波動,對親子關係會帶來負面的影響。

透過本示例協助學生以正確態度面對父母離異的事實,學習與離異的父母繼續溝通。

學習目標

∙明白父母雖然因某些原因而分開,但親子關係卻不會因此而終結。

∙要以諒解、樂觀的態度適應父母離異的事實。

價值觀/態度

∙諒解

∙樂觀

共通能力

1.溝通能力

2.解決問題能力

學習活動

 

1.「離婚數字上升」新聞分享(5分鐘)

2.個案實錄(10分鐘)

3.「再見亦是父母」情境討論(20分鐘)

教學材料/工具

 

1.「離婚數字上升」新聞摘要(附件一)一份

2.「個案實錄」資料一及二(附件二)一份

3.「再見亦是父母」情境卡(附件三)四張:

兩套(1-4)

社會資源

1.家庭生活教育宣傳運動委員會 網址:

www.family-land.org/

2.教育暨青年局教育心理輔導暨特殊教育中心 網址:

www.cappee.dsej.gov.mo/

3.單親媽咪快活生活網(台灣) 網址:

singlemothers.yam.org.tw/womenlife/child04.htm

適用年級

初中

跟進活動

 

教師於課後可聯絡學校訓輔組,或其他的社會資源,為因父母離異導致情緒困擾的學生,開設小組輔導,讓他們學習如何重新與家人建立和諧關係,及如何正確宣洩因家庭破碎帶來的負面情緒。

面對父母離異>>教學流程

步驟(時間)

教學策略

引發共鳴

活動一:

「離婚數字上升」新聞分享(5分鐘)

教學材料/工具:

「離婚數字上升」新聞摘要(附件一)一份

內容:

1.教師朗讀「離婚數字上升」新聞摘要,與學生交流初步意見,協助學生明白香港的離婚率與日俱增,父母離異亦不是一件可恥的事,學生要學習積極地與離異的父母融洽相處。

2.教師就學生的回應,將重點歸納,並指出:

父母離異對每個人來說都是一個傷心的經歷,但假如學生

因此而心中充滿埋怨和憤怒,只會令親子關係越來越惡劣

  或疏離。

 

讓學生明白有很多人與他們一樣,應面對父母離異的事實,鼓勵他們以積極樂觀的態度去適應此轉變。

注意事項:

此教節內容較敏感,容易觸動學生的情緒,教師要加倍留意學生的言語及非言語表達,儘量用正面和積極的詞句講解教節。

倘若教師留意到學生有不尋常表現,可考慮轉介給輔導主任或社工跟進。

面對父母離異>>教學流程

步驟(時間)

教學策略

生活探索

活動二:

個案實錄(10分鐘)

教學材料/工具:

「個案實錄」資料一及二(附件二)一份

 

內容:

1.教師與學生分享「個案實錄」資料一及二的內容,介紹兩位父母離異的青少年不同的成長經歷。

2.教師向學生提問:

(a)兩個個案的主角在面對父母離異的事情上,有什麼不同或分別?

(b)你認為他們的態度或行為合適嗎?

為什麼?

(c)當父母離異時,有些子女會仇恨他們,有些卻不會,為什麼呢?

3.教師就學生的回應,將重點歸納,並指出:

(a)面對父母離異,學生也許有自己的意見,但接納父母分開的決定可以減輕他們的內疚感。

(b)父母離異,確實會帶來很多生活上的改變;但不同的回應態度卻會帶來不同的結果,積極態度可以令改變減至最少,不合作態度則會令大家互相指責。

(c)父母婚姻關係可能會因某些緣故而終結,但親子關係卻是一生一世的,縱使父母離異,他們依然是學生的父母,學生依然是他們的子女。

(d)父母離異令親子關係疏離的只是藉口,只要相方主動溝通、接納與包容,親子關係仍是可以維持的。

 

 

利用對比的方法,讓學生反思面對父母離異的正確態度或不正確態度對自己和父母的影響。

注意事項:

1.教師可鼓勵學生在回答討論問題時,多考慮父母的需要和感受;

2.為了激發學生討論時的興趣,教師亦可設立小獎品表揚積極討論的學生。

面對父母離異>>教學流程

步驟(時間)

教學策略

生活探索

活動三:

「再見亦是父母」情境討論(15分鐘)

教學材料/工具:

「再見亦是父母」情境卡(附件三)

四張:

兩套(1-4)

內容:

1.教師簡介當父母離異後,起居生活也會隨之而改變,但只要我們積極面對,我們很快便可適應過來。

2.教師將學生分成八組,每兩組討論相同的情境。

各組獲派該組別的情境卡並進行討論:

第一及第二組:

情境一(情境卡1)

第三及第四組:

情境二(情境卡2)

第五及第六組:

情境三(情境卡3)

第七及第八組:

情境四(情境卡4)

3.各情境討論重點及內容如下:

(a)情境一(情境卡1):

強調坦誠、溝通的重要。

今天應該是爸爸探望你的日子,你卻很想陪伴患病的媽媽,應該怎樣做呢?

(b)情境二(情境卡2):

接受離異的父母也有自己的需要和感受,學習尊重和關心他們。

非同住的爸爸說要再婚,你會如何回應?

(c)情境三(情境卡3):

明白自己的角色和責任,給予空間和時間讓他們自己解決問題。

爸爸、媽媽雖然分開了,但又因一些瑣事吵架,你會怎樣做?

(d)情境四(情境卡4):

父母雖然離異,但不代表彼此的關係就此終結,健康的家庭生活有助個人成長。

今天是爺爺六十大壽,但爸爸媽媽已分開了,而你又與媽媽同住,你是否應該參加壽宴呢?

4.五分鐘,後每組輪流分享他們的討論結果。

5.教師就學生的回應,將重點歸納,並指出:

(a)溝通是關係之匙:

 溝通可以令家庭生活更和諧,就算學生的父母已經離異,

依然需要恰當表達他的想法和感受,不要因害怕傷害  某一方而將感受收起來。

學生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跟非同住的父母溝通,例如通過電話、心意卡、書信、ICQ等,可以維繫彼此親密的關係。

(b)諒解:

?

父母分開後,學生更應學習獨立思考,不要偏袒某一方。

諒解父母需要多點時間和空間解決他們的問題。

‚學生要學習接受及忍耐因父母離異而帶來的改變,不要以自我為中心,要明白父母也有他們的困難和限制。

(c)樂觀地結伴同行:

父母離異不是世界末日,繼續與父母、雙方家人接觸及參與正常的家庭活動,享受家庭生活是理所當然的,不要刻意逃避。

 

學生未必願意分享個人面對父母離異的經驗,因此透過情境處理,有助學生在較有安全感的情況下反思及討論。

 

注意事項:

教師可鼓勵學生在回答情境討論問題時,多考慮父母的需要和感受。

跟進活動:

「如何面對父母離異」小組

內容:

教師於課後可聯絡學校訓輔組,或其他的社會資源,為因父母離異導致情緒困擾的學生,開設小組輔導,讓他們學習如何重新與家人建立和諧關係,及如何正確宣洩因家庭破碎帶來的負面情緒。

 

藉著彼此的經驗分享,學生能學習以積極態度面對父母離異,以及彼此能夠提供更多的情感支援。

注意事項:

教師要多留意學生的情緒,主動接觸及邀請有需要的學生參加此小組。

面對父母離異>>教學材料

附件一(新聞摘要)

離婚數字上升(只供教師參考)

由二千年開始,大陸每年有二百萬對夫婦離婚。

一九七九年是開始改革開放的第一年,中國有二十萬對夫婦離婚。

即是這二十年的離婚大躍進,十倍增長,來勢比經濟發展還要快!

(蒙星島日報惠允轉載:

 2002年4月27日)

 

一項調查訪問了一千七百多名學生,百分之五﹙約八十五人﹚受訪者表示父母已經離異,但他們不敢向同學透露,害怕被人取笑。

八一年時本港只有二千多宗離婚個案,到二零零零年時,離婚個案已超過一萬三千宗。

(蒙新報惠允轉載:

 2002年4月14日)

數字顯示,香港的離婚率與日俱增,去年離婚個案達一萬三千多宗,平均每二點四對夫婦便有一對離婚。

(蒙香港經濟日報惠允轉載:

 2002年4月4日)

面對父母離異>>教學材料

附件二(個案實錄資料1及2)

個案實錄(只供教師參考)

資料一:

我自小父母離異,爸爸把我留在大陸鄉下生活,在一年多前才把我申請來香港居住,我自小因缺乏父母教導,所以不懂得禮貌和不講衛生,而且不定性,一衝動就飛腳踢人,令到許多同班學員對我不滿而排斥我。

但教官沒有放棄,而且更加重視我、照顧我、教導我。

在男教官同女教官的悉心教導下,我慢慢改變了。

在訓練中,教官教會我很多東西,令我可以和疏遠了的同班學員又在一起,令我在訓練的後期過得很開心。

最後,我想跟教官說,我會認定目標,繼續努力向上,不負教官對我付出的心血和期望。

                                 「展翅計劃」學員陳彬偉

 

資料來源:

展翅計劃青年職前綜合培訓──展翅FUN區

(.hk/index.php)

資料二:

影星張智霖覺得父母分開對他並沒有太大的影響。

他說自己和其他的小朋友並沒有不同,都是這樣的成長,面對一樣的問題,反而會有個信念,日後結婚便決不離婚,可能這就是潛意識裡一個最大的影響吧!

張智霖覺得父母分開與否其實和他不太有關係,就算他阻止成功,那也不等於父母在一起會開心(他小時候便已明白這道理),見到一對終日吵架的父母,分開或許會更好呢!

 

資料來源:

智霖檔案

 

面對父母離異>>教學材料

附件四(情境卡1-4)

再見亦是父母(只供教師參考)

(1)

(2)

 

(3)(4)

 

面對父母離異>>教學材料

附件四(情境卡1-4)

再見亦是父母

情境一

(1):

今天應該是爸爸探望你的日子,你卻很想陪伴患病的媽媽,應該怎樣做呢?

 

情境二

(2):

非同住的爸爸說要再婚,你會如何回應?

 

情境三(3):

爸爸、媽媽雖然分開了,但又因一些瑣事吵架,你會做什麼?

 

情境四(4):

今天是爺爺六十大壽,但爸爸媽媽已分開了,而你又與媽媽同住,你是否應該參加壽宴呢?

 

面對父母離異>>參考資料

(簡報概覽)

單元二:

家庭生活

事件:

面對父母離異

                                     

簡報1

「離婚數字上升」新聞簡報摘要

由二千年開始,大陸每年有二百萬對夫婦離婚。

一九七九年是開始改革開放的第一年,中國有二十萬對夫婦離婚。

即是這二十年的離婚大躍進,十倍增長,來勢比經濟發展還要快!

(蒙星島日報惠允轉載:

 2002年4月27日)

一項調查訪問了一千七百多名學生,百分之五﹙約八十五人﹚受訪者表示父母已經離異,但他們不敢向同學透露,害怕被人取笑。

八一年時本港只有二千多宗離婚個案,到二零零零年時,離婚個案已超過一萬三千宗。

(蒙新報惠允轉載:

 2002年4月14日)

數字顯示,香港的離婚率與日俱增,去年離婚個案達一萬三千多宗,平均每二點四對夫婦便有1對離婚。

(蒙香港經濟日報惠允轉載:

 2002年4月4日)

 

簡報2(活動一)

溝通是關係之匙

溝通可以令家庭生活更和諧,就算學生的父母已經離異,依然需要恰當表達的想法和感受,不要因害怕傷害某一方而將感受收起來。

學生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跟非同住的父母溝通,例如通過電話、心意卡、書信、ICQ等,可以維繫彼此親密的關係。

簡報3(活動三)

諒解

父母分開後,學生更應學習獨立思考,不要偏袒某一方,讓父母有多點時間和空間解決他們的問題。

學習接受及忍耐因父母離異而帶來的改變,不要以自我為中心,要明白父母也有他們的困難和限制。

 

簡報4(活動三)

樂觀地結伴同行

父母離異不是世界末日,繼續與父母、雙方家人接觸及參與正常的家庭活動,享受家庭生活是理所當然的,不要刻意逃避。

簡報5(活動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