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上册《32+分子和原子》2.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769447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64.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32+分子和原子》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32+分子和原子》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32+分子和原子》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32+分子和原子》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32+分子和原子》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32+分子和原子》2.docx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32+分子和原子》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九年级上册《32+分子和原子》2.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32+分子和原子》2.docx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32+分子和原子》2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3.2分子和原子》2014同步练习卷

(2)

 

一、选择题(共13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9分)

1.(3分)(2012秋•高淳县期中)下列关于原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B.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C.在化学反应中可以再分D.可构成分子

2.(3分)下列物质中属纯净物且是单质的是(  )

①液态氧②水③硫粉④水银⑤纯净的蔗糖水⑥铜锈.

A.②③④B.①④⑤C.③⑤⑥D.①③④

3.(3分)水结成冰是(  )

A.分子变大了B.发生了化学变化

C.分子间的距离变了D.物质种类变了

4.(3分)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  )

A.二氧化锰B.高锰酸钾C.氧化镁D.液氧

5.(3分)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  )

A.有新物质生成

B.有发光放热现象

C.有气体放出

D.分子本身发生变化,变成了其他物质的分子

6.(3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由于分子间有间隙且分子间的间隙可以改变,决定了物质有三态变化

B.一些物质的热胀冷缩,证明了分子间的间隙是可以改变的

C.一个水分子很小,就像一粒细沙一样不易看到

D.冰水混合的物质不是混合物

7.(3分)(2015秋•偃师市校级月考)下列有关原子、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B.原子是不能再分的最小粒子

C.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粒子

D.分子的大小及质量都比原子大

8.(3分)(2013秋•文昌校级期末)分子与原子的本质区别在于(  )

A.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B.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着

C.分子之间有空隙

D.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9.(3分)(2014春•佛山校级期中)一个氧气分子和一个二氧化碳分子中,含有一样多的是(  )

A.元素种类B.氧原子的个数C.氧分子的个数D.碳原子的个数

10.(3分)(2014秋•锦州校级期中)保持水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是(  )

A.氢分子B.氧分子

C.水分子D.氢原子和氧原子

11.(3分)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

A.H2(氢气)B.O2(氧气)C.H2O(水)D.H2SO4(硫酸)

12.(3分)(2008•石鼓区校级模拟)当水的温度和压强升高到临界点(t=374.3℃,p=22.05MPa)以上时,水就处于超临界状态,该状态的水即称之为超临界水.超临界水具有通常状态下水所没有的特殊性质.它可以和空气、氧气及一些有机物质均匀混合.如果超临界水中同时溶有氧气和有机物,则有机物可迅速被氧化,生成二氧化碳、氮气、水等.有关超临界水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超临界水可处理有机废物

B.超临界水是一种新物质

C.超临界水是水的一种状态

D.超临界水氧化技术不形成二次污染

13.(3分)(2011秋•甘肃期中)某同学在电脑上绘制的表示气体粒子的示意图,图中“

”和“

”分别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8分)

14.(3分)物质是由    、    等粒子构成的.请列举出符合下列要求的常见物质名称,由原子构成的物质有:

    、    、    、    等等;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有:

    、    、    、    、    、    等等.

15.(3分)(2013秋•罗田县期中)湿衣服晒一定时间就干了,这说明    ;水银温度计受热,水银柱上升,这说明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其原子间也有一定的    .

16.(3分)在化学变化中    可分,而    却不可分.在化学反应过程中,    没有发生变化,只是    进行了重新组合,形成了    .所以,在化学反应前后    种类没变,    数目没有增减,    的质量也没有改变,只是    重新组合.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叫做    .

17.(3分)在H2O、H2、H2S等物质中,都含有的元素是    ,在它们的一个分子中都有2个    .

18.(3分)(2002•河北)某兴趣小组做以下实验探究分子有运动.请回答实验中的有关问题.

(1)实验Ⅰ:

在盛有少量蒸馏水的小烧杯中滴入2~3滴酚酞试液,再向其中滴加浓氨水.由实验得出的结论有    .

(2)实验Ⅱ(如图甲所示):

烧杯B中的现象是    ;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3)为使实验结论准确可靠,兴趣小组成设计实验Ⅲ(如图乙所示)作为对比实验.你认为有无必要    ,理由是    .

19.(3分)氧化汞受热的变化可用如图表示,图中大圆圈表示汞原子,小圆圈表示氧原子.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中可知分子和原子有何区别?

有何联系?

    

(2)物质汞和氧气是由什么粒子构成的?

    

(3)你还得出什么结论?

    .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3.2分子和原子》2014同步练习卷

(2)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3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9分)

1.(3分)(2012秋•高淳县期中)下列关于原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B.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C.在化学反应中可以再分D.可构成分子

【分析】A、原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B、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C、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不能再分;

D、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解答】解:

A、原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故A正确;

B、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故B正确;

C、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不能再分,故C错误;

D、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故D正确.

故选:

C.

【点评】了解物质的组成和物质的构成;了解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不能再分.

 

2.(3分)下列物质中属纯净物且是单质的是(  )

①液态氧②水③硫粉④水银⑤纯净的蔗糖水⑥铜锈.

A.②③④B.①④⑤C.③⑤⑥D.①③④

【分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据此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

①液态氧是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由氧元素一种元素组成,属于单质;②水是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属于化合物;③硫粉是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由硫元素一种元素组成,属于单质;④水银是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由汞元素一种元素组成,属于单质;⑤纯净的蔗糖水中含有蔗糖和水,属于混合物;⑥铜锈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属于混合物.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纯净物、单质的判别,了解常见物质的组成、抓住概念的要点进行判断是解题的关键.

 

3.(3分)水结成冰是(  )

A.分子变大了B.发生了化学变化

C.分子间的距离变了D.物质种类变了

【分析】根据分子在物理变化、化学变化中的变化分析.水结成冰是物理变化,在物理变化中,分子本身没有变化,一般变化的是分子间的间隔.

【解答】解:

水变成冰的过程是液态的水在温度下降的条件下变成固态的冰,属于物理变化.在这个过程中,发生变化的是水分子之间的间隔.而水分子本身的大小和化学性质都是不变的,物质的种类也没有变化.所以C正确,A、B、D错误.

故选:

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运用微粒的基本特征解释日常生活现象.理解分子的性质是应用的基础.

 

4.(3分)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  )

A.二氧化锰B.高锰酸钾C.氧化镁D.液氧

【分析】物质中含有氧气的分子即是该物质中含有氧气,据此进行判断分析即可.

【解答】解:

A、二氧化锰中含有氧元素,而无氧气分子,故A不符合题意;

B、高锰酸钾中含有氧元素,而无氧气分子,故B不符合题意;

C、氧化镁中含有氧元素,而无氧气分子,故C不符合题意;

D、液氧中含有氧分子,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充分理解物质的组成,进而判断是否含有氧气的分子,只有这样才能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5.(3分)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  )

A.有新物质生成

B.有发光放热现象

C.有气体放出

D.分子本身发生变化,变成了其他物质的分子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生成.

【解答】解:

化学变化是生成新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则没有生成新物质,故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生成.

故选A.

【点评】掌握化学变化区别于物理变化的本质特征是有新物质的生成是解题的关键.

 

6.(3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由于分子间有间隙且分子间的间隙可以改变,决定了物质有三态变化

B.一些物质的热胀冷缩,证明了分子间的间隙是可以改变的

C.一个水分子很小,就像一粒细沙一样不易看到

D.冰水混合的物质不是混合物

【分析】分子的特征:

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隙;都是不断运动的.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据此分析.

【解答】解:

A、由于分子间有间隙且分子间的间隙可以改变,决定了物质有三态变化.故A说法正确;

B、一些物质的热胀冷缩,证明了分子间的间隙是可以改变的,受热时间隙变大,遇冷时间隙变小.故B说法正确;

C、细沙是宏观的物质,是大量分子的集合体,不是一个分子.故C说法不正确;

D、冰水混合的物质,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不属于混合物.故D说法正确.

故选:

C.

【点评】熟记分子、原子的性质特点,并能够根据分子和原子的性质来解决一些生活中常见的问题.

 

7.(3分)(2015秋•偃师市校级月考)下列有关原子、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B.原子是不能再分的最小粒子

C.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粒子

D.分子的大小及质量都比原子大

【分析】A、根据原子的定义分析.

B、根据原子的构成情况考虑;

C、根据分子的定义分析;

D、根据分子与原子大小的比较考虑.

【解答】解:

A、在化学变中,原子不能再分,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故A正确;

B、原子是由更小的微粒构成的,在物理变化中还可以再分.故B错误;

C、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故C错误;

D、分子和原子不能比较大小,有的分子比有的原子大,有的分子比有的原子小.故D错误.

故选:

A.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知道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大小比较、知道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微粒

 

8.(3分)(2013秋•文昌校级期末)分子与原子的本质区别在于(  )

A.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B.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着

C.分子之间有空隙

D.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分析】分子与原子的本质区别是:

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而原子却不能再分.

【解答】解:

分子与原子的本质区别是:

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而原子却不能再分.

故选:

D.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

掌握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是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

 

9.(3分)(2014春•佛山校级期中)一个氧气分子和一个二氧化碳分子中,含有一样多的是(  )

A.元素种类B.氧原子的个数C.氧分子的个数D.碳原子的个数

【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分子都是由原子构成的,据此解答.

【解答】解:

根据氧气的化学式(O2)以及二氧化碳的化学式(CO2)可以看出,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一个分子中都含有两个氧原子,所以一个氧气分子和一个二氧化碳分子中,含有一样多的是氧原子的个数.

故选:

B.

【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构成的有关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化学式的意义进行.

 

10.(3分)(2014秋•锦州校级期中)保持水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是(  )

A.氢分子B.氧分子

C.水分子D.氢原子和氧原子

【分析】根据分子的定义及水的构成分析,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水由水分子构成的.

【解答】解: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而水由水分子构成的,故保持水化学性质的粒子是水分子.在水中不含有氢分子、氧分子;氢原子和氧原子未构成水分子,不能保持水的化学性质.所以A、B、D错误.C正确.

故选:

C.

【点评】本题属于基础知识考查题,掌握分子的定义及水的构成即可解答.

 

11.(3分)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

A.H2(氢气)B.O2(氧气)C.H2O(水)D.H2SO4(硫酸)

【分析】根据氧化物的概念:

氧化物是只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

A、H2(氢气)是由氢元素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不属于氧化物,故选项错误.

B、O2(氧气)是由氧元素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不属于氧化物,故选项错误.

C、H2O(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且有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故选项正确.

D、H2SO4(硫酸)是由氢、硫、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故选项错误.

故选:

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抓住氧化物的特征、熟悉常见的物质的组成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2.(3分)(2008•石鼓区校级模拟)当水的温度和压强升高到临界点(t=374.3℃,p=22.05MPa)以上时,水就处于超临界状态,该状态的水即称之为超临界水.超临界水具有通常状态下水所没有的特殊性质.它可以和空气、氧气及一些有机物质均匀混合.如果超临界水中同时溶有氧气和有机物,则有机物可迅速被氧化,生成二氧化碳、氮气、水等.有关超临界水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超临界水可处理有机废物

B.超临界水是一种新物质

C.超临界水是水的一种状态

D.超临界水氧化技术不形成二次污染

【分析】首先分析、归纳超临界水的形成、特性,然后再用来判定有关超临界水的叙述是否正确.

【解答】解:

A、如果超临界水中同时溶有氧气和有机物,则有机物可迅速被氧化,因此超临界水可用来处理有机废物,A正确;

B、当水的温度和压强升高到临界点(t=374.3℃,p=22.05MPa)以上时,水就处于超临界状态,在这个变化中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B错误;

C、通过超临界水的形成来看,超临界水是水的一种特殊状态,C正确;

D、超临界水氧化的产物主要是二氧化碳、氮气、水等,不会形成二次污染,D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属于信息给予题,解答本题时应充分运用所学知识,结合所给信息,充分理解超临界水的形成和特性等方面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方面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13.(3分)(2011秋•甘肃期中)某同学在电脑上绘制的表示气体粒子的示意图,图中“

”和“

”分别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

A.

B.

C.

D.

【分析】只要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中如果由一种分子构成,属于纯净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分子构成属于混合物.

【解答】解:

A、该物质中有两种由原子构成的物质,属于混合物;

B、该物质由一种分子构成,属于纯净物;

C、该物质由两种分子构成,属于混合物;

D、该物质由一种分子构成,属于纯净物;

故选:

AC.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由一种分子构成的物质属于纯净物,由多种分子构成属于混合物.

 

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8分)

14.(3分)物质是由 分子 、 原子 等粒子构成的.请列举出符合下列要求的常见物质名称,由原子构成的物质有:

 铁 、 硅 、 氦气 、 镁 等等;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有:

 水 、 二氧化碳 、 氧气 、 臭氧 、 二氧化硫 、 三氧化硫 等等.

【分析】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由三种:

分子、原子、离子.

【解答】解: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由三种:

分子、原子、离子.有些物质是由原子构成的,如铁、硅、氦气、镁等.有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如水、二氧化碳、氧气、臭氧、二氧化硫、三氧化硫.

故填:

分子;原子;铁、硅、氦气、镁;水、二氧化碳、氧气、臭氧、二氧化硫、三氧化硫.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方面的知识.

 

15.(3分)(2013秋•罗田县期中)湿衣服晒一定时间就干了,这说明 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水银温度计受热,水银柱上升,这说明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其原子间也有一定的 间隔 .

【分析】微观粒子的特征:

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微粒与微粒之间有间隙;都是不断运动的.微观粒子之间的间隔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解答】解:

由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湿衣服上的水分子通过运动分散到空气中.所以,湿衣服晒一定时间就干了;由于原子间有间隔,受热时间隔变大.所以,水银温度计受热,水银柱上升.

故答为:

分子是不断运动的;间隔.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微观粒子特征方面的知识.了解利用原子和分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掌握分子的性质.

 

16.(3分)在化学变化中 分子 可分,而 原子 却不可分.在化学反应过程中, 原子种类 没有发生变化,只是 原子间 进行了重新组合,形成了 新的分子或新的物质 .所以,在化学反应前后 原子 种类没变, 原子 数目没有增减, 原子 的质量也没有改变,只是 原子 重新组合.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叫做 氧化物 .

【分析】根据在化学变化过程中分子和原子的变化情况进一步进行分析:

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所以变化前后原子种类、数目、质量都不变.

【解答】解: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所以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原子种类没有发生变化,只是原子间进行了重新组合,形成了新的分子或新的物质,所以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都没有变,只是原子的重新组合.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叫做氧化物.

故答案为:

分子;原子;原子种类;原子间;新的分子或新的物质;原子;原子;原子;原子;氧化物.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

在化学变化中是否可分,知道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17.(3分)在H2O、H2、H2S等物质中,都含有的元素是 氢(或H) ,在它们的一个分子中都有2个 氢原子 .

【分析】根据化学式的宏观和微观意义来分析解答.宏观表示物质的组成,微观表示分子结构.

【解答】解:

由三种物质的化学式可知,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的,硫化氢是由氢元素和硫元素组成的,都含有氢元素;表示一个水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一个氢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一个硫化氢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和1个硫原子,故在它们的一个分子中均含有2个氢原子.

故填:

氢(或H);氢原子.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化学式的意义、根据化学式确定组成物质元素组成以及分子结构进行解题的能力.

 

18.(3分)(2002•河北)某兴趣小组做以下实验探究分子有运动.请回答实验中的有关问题.

(1)实验Ⅰ:

在盛有少量蒸馏水的小烧杯中滴入2~3滴酚酞试液,再向其中滴加浓氨水.由实验得出的结论有 水不能使酚酞变红,氨水可以使酚酞变红 .

(2)实验Ⅱ(如图甲所示):

烧杯B中的现象是 烧杯中的液体由无色变为红色 ;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氨分子在不停地运动,运动到B中后,形成氨水,使酚酞变红 .

(3)为使实验结论准确可靠,兴趣小组成设计实验Ⅲ(如图乙所示)作为对比实验.你认为有无必要 无必要 ,理由是 蒸馏水不能使酚酞变红,在第一个实验中已经可以证明了 .

【分析】微观粒子是不断运动的,水不能使无色的酚酞试液变红色,氨水显碱性,能使无色的酚酞试液变红色.通过实验过程及其实验现象可知,氨气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当溶解在水中时能生成氨水,氨水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

【解答】解:

(1)水显中性,不能使无色的酚酞试液变红色,氨水显碱性,能使无色的酚酞试液变红色.故填:

水不能使酚酞变红,氨水可以使酚酞变红.

(2)氨分子在不停地运动,运动到B中后,形成氨水,使酚酞变红.故填:

烧杯中的液体由无色变为红色;氨分子在不停地运动,运动到B中后,形成氨水,使酚酞变红.

(3)因为在第一个实验中已经可以证明蒸馏水不能使酚酞变红.故填:

无必要;蒸馏水不能使酚酞变红,在第一个实验中已经可以证明了.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掌握微观粒子的特征及其酸碱性溶液与酸碱指示剂相互作用时的实验现象方面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19.(3分)氧化汞受热的变化可用如图表示,图中大圆圈表示汞原子,小圆圈表示氧原子.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中可知分子和原子有何区别?

有何联系?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2)物质汞和氧气是由什么粒子构成的?

 汞是由原子构成的,氧气是由分子构成的 

(3)你还得出什么结论?

 氧化汞受热生成了汞和氧气 .

【分析】根据微粒的构成及变化分析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分析构成为物质的微粒、物质的组成等.

【解答】解:

(1)由微粒的构成及变化可知,分子和原子的区别是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而原子不可分,联系是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故填: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可以再分,分子由原子构成的;

(2)由微粒的构成可知.汞是由汞原子构成的,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故填:

汞原子,氧分子;

(3)由图示可以看出,氧化汞受热生成了汞和氧气,故填:

氧化汞受热生成了汞和氧气.

【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物质的类别以及物质微观构成的物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要求同学们熟练掌握有关的概念,以便灵活应用.

 

参与本试卷答题和审题的老师有:

sdwdxk;笑对人生;sdlypyhcl;qah3994;2775036770;山清水秀;sdpylytx;起点线;sdlbsh;fqk(排名不分先后)

菁优网

2016年9月15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