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浙江省金华市十校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题.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767143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946.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浙江省金华市十校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学年浙江省金华市十校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学年浙江省金华市十校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学年浙江省金华市十校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学年浙江省金华市十校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浙江省金华市十校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题.docx

《学年浙江省金华市十校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浙江省金华市十校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题.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浙江省金华市十校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题.docx

学年浙江省金华市十校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题

金华十校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考试

高一地理试卷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请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2、选择题的作答:

每个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择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3、主观题的作答:

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选考题的作答:

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

答案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修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5、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不得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等。

6、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答题卡、草稿纸一并依序排列上交。

一、选择题(本题共有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每小题都只有一个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下列自然现象与太阳辐射无关的是

A.岩浆喷发B.树木生长

C.信风移动D.石油形成

【答案】A

【解析】

【详解】太阳辐射维持了地表的温度,是地球上植物生长、大气运动、水循环的主要能源;煤、石油等是历史时期植物光合作用积累的太阳能被埋藏到地下,经过漫长的地质演变转化而形成的,故也与太阳辐射有关,而火山喷发的能源主要来自地球内部。

BCD均与太阳辐射有关,而A与太阳辐射无关,符合题意,故选A。

2.2018年12月12~17日,来源于岩石彗星的双子座流星雨大爆发,平均每分钟看到两颗流星。

该现象涉及到的主要天体是

A.恒星、行星、流星体B.恒星、彗星、流星体

C.彗星、流星体、行星D.彗星、星云、流星体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题干材料可知该现象来源于岩石彗星,说明该现象涉及彗星天体;双子座流星雨爆发,说明该流星体是脱离行星的彗星;流星雨现象中有流星体。

因此该现象涉及的主要天体有彗星、流星体、行星,C现象正确。

3.“60%的海生无脊椎动物种类(如三叶虫等)灭绝,脊椎动物中的原始鱼类和古老的两栖类全部灭绝”发生在

A.古生代中期B.古生代末期

C.中生代中期D.中生代末期

【答案】B

【解析】

【详解】在古生物代末期,60%以上的海生无脊椎动物种类(如三叶虫)灭绝;脊椎动物中的原始鱼类和古老的两栖类全部灭绝;蕨类植物明显衰退。

B选项正确。

4.造成热带雨林景观和苔原景观显著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A.水分差异B.地形差异

C.热量差异D.植物差异

【答案】C

【解析】

【详解】热带雨林景观和苔原景观属于不同纬度位置形成的自然带景观,不同位置获得的太阳辐射能量不同,导致热带雨林和寒带草原景观的差别。

C选项正确。

2018年8月12日发射的帕克太阳探测器被称为“触摸太阳的勇士”。

读2018年11月8日帕克在穿越太阳日冕层时拍摄的照片。

回答下列各题。

5.下列太阳活动出现在日冕层的是

A.黑子B.日珥

C.太阳风D.耀斑

6.帕克太阳探测器在飞掠太阳的过程中受到影响,几周后才开始将数据传回地球。

帕克受到的影响最有可能是

A.高温改变飞行速度

B.极光影响飞行方向

C.地球磁场遭受扰动

D.卫星通讯受到干扰

【答案】5.C6.D

【解析】

【5题详解】

太阳黑子是出现在光球层上的太阳活动;耀斑出现在色球层上的太阳活动;日珥出现在色球层上的太阳活动;太阳风是出现在日冕层上的太阳活动。

ABD错误,C正确。

【6题详解】

高温不会改变探测器的飞行速度,应该影响探测器的正常工作;极光主要发生在地球南北两极,地球磁场受干扰与帕克太阳探测器在飞掠太阳的过程中受到影响无关;探测器几周后才开始将数据传回地球是通过电磁波,太阳活动时将会干扰电磁波通讯。

ABC错误,D正确。

读我国某地地质剖面图,回答下列各题。

7.该地地质构造类型属于

A.背斜B.向斜C.地垒D.地堑

8.图示地区所经历的主要地质过程依次是

A.固结成岩-侵蚀搬运-挤压变形B.挤压变形-固结成岩-侵蚀搬运

C.固结成岩-挤压变形-侵蚀搬运D.侵蚀搬运-固结成岩-挤压变形

【答案】7.B8.C

【解析】

【7题详解】

结合图示可知,该地岩层呈现向下弯曲的形态,且中间岩层新两翼岩层老的情况。

岩层该地地质构造类型属于向斜,B正确。

【8题详解】

结合图示可知该地质构造类型是向斜,石灰岩、页岩和砂岩各岩层均属于沉积岩应该是先经历沉积后固结成岩;在受地壳运动挤压褶皱变形形成向斜;而部分地区被流水侵蚀形成的河谷,石灰岩被流水溶蚀后形成崎岖不平的地形。

C选项正确。

部分冰川表面会覆盖由岩石碎屑等杂质组成的表碛。

据观测表碛厚度会影响冰川的融化速度。

读我国某地冰川区表碛厚度随海拔高度变化图。

回答下列各题。

9.该地表碛的分布特征是

A.海拔越高,表碛面积越大

B.海拔越高,表碛面积越小

C.海拔越低,表碛厚度越大

D.海拔越低,表碛厚度越小

10.表碛厚度会影响冰川融化速度是因为表碛直接改变

A.地表反射率B.大气逆辐射

C.太阳辐射D.地面辐射

【答案】9.C10.A

【解析】

【9题详解】

结合图示可知海拔高度越低,表碛厚度越大;海拔高度越高,表碛厚度越小。

而图示中随海拔的增加无法推断出该地表碛面积的变化,ABD错误,C选项正确。

【10题详解】

冰川融化主要受气温影响,表碛直接能改变的地表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而大气逆辐射、太阳辐射不是地碛厚度能直接影响的。

而地面辐射虽然受地表表碛厚度影响,但是不能直接影响冰川融化。

因此本题A正确,BCD错误。

城市热岛效应是指城市中的气温明显高于外围郊区的现象,热岛强度用城市和郊区两个代表性观测点的气温差值来表示。

读我国某城市热岛强度日平均变化示意图。

回答下列各题。

11.热岛效应最强的时间出现在

A.夏季的白昼B.夏季的夜晚

C.冬季的白昼D.冬季的夜晚

12.下列措施有利于减轻该市热岛效应的是 

①建筑物淡色化 ②实行机动车限行 

③增加楼房高度 ④适当增加水体面积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③④

【答案】11.D12.C

【解析】

【11题详解】

热岛效应最强应该是城市和郊区两地的温差最大时。

结合图示可知温差最大时应该是冬季21点至6时之间,因此热岛效应最强的时间出现在冬季的夜晚,D选项正确。

【12题详解】

建筑外墙淡色化,反射率变大,会减弱热岛效应,①正确;实行机动车限行,会使得城市和郊区的温差减小,②正确;增加楼房高度,会增强城市热岛效应,③错误;增加市区水体面积,有利于减轻城市热岛效应,④正确。

①②④正确,C符合题意。

读地质时期某阶段的气候变化简图,完成下列各题。

13.T时期的气候特点是

A.冷干

B.暖湿

C.冷湿

D.暖干

14.气温和降水量是影响雪线高度的重要因素。

图示时期雪线高度一定升高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13.D14.B

【解析】

【13题详解】

结合图示可知T时期处于全球平均温度的温暖期和平均降水的湿干燥期,因此T时期气候特点是暖干。

D选项正确。

【14题详解】

图示时期雪线高度一定升高的是气温升高,雪线升高;气温降低,雪线降低;降水增多,雪线降低;降水减少,雪线升高。

因此雪线高度一定升高的时期应该是气温高,降水少的时期。

对应图示图示②时期是气候最暖最干时期,雪线一定是升高的。

B选项正确。

为缓解停车难问题,某城市采取“错峰停车”措施,鼓励各社会单位将停车车位夜间或双休日向周边社区市民开放。

下图为“该城市某功能区不同时段人口流动状况示意图”。

回答下列各题。

15.该功能区属于

A.商业区B.行政区

C.工业区D.住宅区

16.“错峰停车”主要利用了该功能区与相邻功能区

A.人口密度的差异B.人口流动状况的差异

C.地租水平的差异D.汽车拥有数量的差异

【答案】15.C16.B

【解析】

【15题详解】

结合图文信息可知该功能区人口数量在早晨流入大于流出,黄昏时人口流出大于流入。

说明此功能区应该是早晨至黄昏的白天上班期间人口数量大,夜晚人口数量较少。

商业区一般是周末节假日或黄昏后人口流入量较大,不符合此情况,A错误;行政区虽然也符合,但是人口数量不会出现黄昏有人口流入的情况出现,B错误;住宅区是居民夜晚休息,黄昏人口流入量大,早晨人口流出量大,不符合,D错误;最有可能是工业区,C正确。

【16题详解】

根据材料中提及为缓解停车难问题,某城市采取“错峰停车”措施,主要是根据该功能区人口数量流入和流出时间与相邻功能区的差异,从而可以实施错峰停车。

B选项符合题意。

读2016年某国的人口结构金字塔图,完成下列各题。

17.该国人口增长模式最有可能是

A.原始型B.传统型

C.过渡型D.现代型

18.下列关于该国的叙述,正确的是

A.劳动力比重上升

B.出生性别比失衡

C.人口规模在膨胀

D.人口老龄化严重

【答案】17.D18.D

【解析】

【17题详解】

一个地区60岁以上老人达到总人口的10%,65岁老人占总人口的7%亦说明该国出现老龄化。

结合图示可知该国的人口结构金字塔中60岁以上人口比重较大已经超过总人口的10%,青少年比重低;>80岁人口比重较大,说明该国人口平均寿命较高。

该国人口金字塔已经呈现底部收缩,上部变宽的收缩型,因此该国人口增长模式是出生率低,死亡率低和人口自然增长率低的现代型,D选项正确。

【18题详解】

结合图示可知该国最有可能是经济较为发达,人口增长缓慢,劳动力短缺,人口老龄化较为严重,A错误,D正确。

由男女比重可推断该国出生性别比还没有明显失衡的状态,B错误;由于该国总人口数量不祥,人口增长又属于现代型,人口可能出现负增长,人口规模不一定膨胀,C错误。

故选D。

读某国1960~2017年城镇人口比重变化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9.1980-1990年期间该国出现

A.快速城市化B.逆城市化

C.虚假城市化D.郊区城市化

20.1960-2017年期间,该国城市化速度最快的是

A.1960-1970年B.1970-1980年

C.2000-2010年D.2010-2017年

【答案】19.B20.C

【解析】

【19题详解】

由图可知该国从1960年至2000年期间,城镇人口比重虽有变化但整体较高,均在77%以上,说明该国应该是发达国家,1980年至1990年期间该国城镇人口比重略有下降,说明此期间该国出现逆城市化才能导致城镇人口比重降低,B选项正确。

【20题详解】

该国在1960-2017年期间城镇人口比重变化最快也就是图示中斜率最大的部分,结合图示可知的是2000年至2010期间,C选项正确。

读某天气系统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21.图示天气系统是

A.北半球气旋B.北半球反气旋

C.南半球气旋D.南半球反气旋

22.受该天气系统影响,该地 

①多阴雨天气 ②多晴朗天气

③昼夜温差较大 ④昼夜温差较小

A.①③B.①④

C.②③D.②④

【答案】21.D22.C

【解析】

【21题详解】

结合图示可知该天气系统垂直气流下沉,是高压系统;水平气流呈逆时针旋转辐散,应该是南半球的反气旋,D选项正确。

【22题详解】

受反气旋控制,多晴朗天气,②正确;昼夜天气晴朗会导致昼夜温差变大,③正确。

C选项符合题意。

阿卡斯塔片麻岩产出于加拿大阿卡斯塔河中一个小岛上,是地球上最古老的有确切年龄的岩石,年龄40亿岁。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23.片麻岩是一种变质岩,其发生变质作用前的岩石是

A.石灰岩B.砂岩

C.页岩D.花岗岩

24.阿卡斯塔片麻岩露出地表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A.地壳断裂下陷B.岩浆喷出冷凝

C.地壳抬升侵蚀D.岩层挤压出露

【答案】23.D24.C

【解析】

【23题详解】

结合题意可知该地的片麻岩是地球最古老的岩石,年龄达40亿年,因此此时地球环境不太可能形成大规模的沉积岩,最有可能是地球火山活动频繁时期。

石灰岩、砂岩、页岩均为沉积岩,排除;花岗岩是侵入型岩浆岩,D选项正确。

【24题详解】

该地片麻岩发生变质作用前是侵入型岩浆岩,但此地片麻岩露出了地表,说明此地地壳应该抬升,经外力作用侵蚀露出地表,C选项正确。

2018年11月4日,福建泉州泉港区附近的一艘石化产品运输船发生泄漏,大量的碳九产品漏入近海,造成水体污染。

回答下列各题。

25.下列反射率最低的是

A.新雪B.海洋

C.草地D.沙土

26.关于洋流对海上油污带来的影响,正确的是

A.加速了油污沉降B.扩大了污染范围

C.促进了油污回收D.减慢了净化速度

【答案】25.B26.B

【解析】

【25题详解】

不同性质地面的反射率不同,新雪的反射率最大,冰次之,沙土、浅色土、草地、耕地依次减小,海洋反射率最低。

反射率最高的是新雪,反射率最低的是海洋。

故选B项。

【26题详解】

洋流运动会导致海上油污范围扩大,进而加速可油污的净化速度,但是不会加速油污的沉降,也加大了油污的回收难度。

因此ACD错误,B正确。

一段时间发生地震较多,震级较大,称为地震活跃期;另一段时间发生地震较少,震级较小,称为地震活动平静期。

读2018年世界七级以上地震分布跟踪图。

完成下列各题。

27.与图中七级以上地震分布相关性最强的是

A.板块的生长边界B.板块的消亡边界

C.地形破碎的岛屿D.海陆的连接地带

28.地震发生时,震区的人们往往会感到“先颠后晃”,原因是

①纵波传播速度快,先到达②纵波到达,左右摇晃

③横波传播速度快,先到达④横波到达,左右摇晃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答案】27.B28.B

【解析】

【27题详解】

结合图示可知图中七级以上地震分布与全球地中海—喜马拉雅、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分布一致,主要是板块的消亡边界地带。

B选项正确。

【28题详解】

地震发生时,震区的人们往往会感到“先颠后晃”,主要是纵波传播速度快,先到达,它使地面发生上下振动,人们感到上下颠簸。

几秒钟后横波传到,人们感到左右摇晃。

①④正确,B选项正确。

读我国某山地北坡垂直带谱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29.甲表示的自然带是

A.山地荒漠带

B.山地草原带

C.山地常绿阔叶林带

D.山地落叶阔叶林带

30.该山地位于我国西部,山麓地带年平均降水量少于250mm,山麓基带为半荒漠带,这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A.整体性B.差异性

C.特殊性D.地域性

【答案】29.B30.A

【解析】

【29题详解】

结合图示可知甲自然带年平均降水量处于230-330mm之间,与半干旱地区降水量相似,海拔高度向上,降水量增多自然带更替为山地针叶林,因此推断甲地自然带最有可能是山地草原带,B选项正确。

【30题详解】

该山地位于我国西部,山麓地带年平均降水量少于250mm,山麓基带为半荒漠带,说明此地自然带受地理位置影响气候干旱,降水稀少,塑造影响了地表景观为半荒漠,这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的整体性。

A选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0分)

31.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北美洲局部区域图。

材料二:

温哥华和旧金山气候资料图

(1)落基山脉是因_________板块与_________板块_________而形成的。

(2)图中铁路线呈_________走向,与东段相比西段相对曲折是因为受_________因素影响。

(3)与温哥华相比,莱斯布里奇的服务范围更_________,提供的服务种类更_________。

(4)旧金山的自然带类型是_________,从旧金山到温哥华的景观变化,反映的是自然地理环境的_________分异规律,形成该地域分异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

(5)比较温哥华与旧金山夏季降水的差异,并从大气环流和洋流的角度简析其原因。

【答案】

(1)太平洋 美洲挤压碰撞

(2)东西地形

(3)小 少

(4)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纬度地带热量

(5)温哥华降水量较大夏季时,温哥华受西风带控制,且受沿岸暖流增温增湿影响;旧金山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且受沿岸寒流降温减湿影响。

【解析】

【详解】

(1)落基山脉位于北美洲西部地区,是太平洋板块和美洲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

(2)结合图示可知图中铁路线大体与纬线平行,呈东西走向。

铁路线的西段较东段曲折,主要是因为西部地区多山地,地势崎岖;而东段主要经过平原和低缓的阿巴拉契亚山脉,地形较为平坦,对铁路线的选线限制较少,因此东段铁路线较为平直。

(3)与温哥华相比,莱斯布里奇城市等级较低,因此其服务范围更小,提供的服务种类更少。

(4)结合旧金山的气候资料图可知该地为地中海气候,自然带类型应该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温哥华纬度比旧金山高,两地反映的自然地理环境的纬度地带分异规律(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形成该地域分异规律的主要因素是热量。

(5)结合温哥华和旧金山两地的气候资料图可知温哥华夏季降水量多于旧金山。

因为夏季时,温哥华纬度较高,受西风带控制,且沿岸有暖流增温增湿,降水较丰富;而旧金山纬度较低,夏季时受副热带高压控制,且沿岸有寒冷降温减湿影响,降水较少。

32.根据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海陆风包括海风和陆风,是因热力环流而形成的,其风向在一天中有明显变化。

材料二:

图甲、图乙分别示意M、N两点间两个不同时刻的热力环流情况(单位:

百帕),M、N两点均位于北半球中纬度地区。

(1)A、B两点风力更大的是_________,判断理由是_________。

(2)根据近地面风的受力分析,与等压线垂直的力为_______,与风向相反的力为______,与风向垂直的力为_________。

(3)图甲中的M地与N地之间吹______(海或陆)风,乙图中的M地与N地之间吹____(海或陆)风。

图甲反映的是______(白天或夜晚)的热力环流情况,M、N两点中温度更高的是_______。

(4)如果乙图中M与N之间的风向是正东风,则高空P与Q之间的风向是_________。

【答案】

(1).A

(2).A等压线更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更大,风力更大(3).水平气压梯度力(4).摩擦力(5).地转偏向力(6).陆(7).海(8).夜晚(9).N(10).西北风

【解析】

【详解】

(1)同一幅等压线图中,等压线越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越大。

A、B两点中A处等压线更密集,风力更大。

(2)地面风的受力有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与等压线垂直的力为水平气压梯度力,与风向相反的力为摩擦力,与风向垂直的力为地转偏向力。

(3)图甲中的近地面风从M地吹向N地,也就是从陆地吹向海洋,应该吹陆风;因此陆地M近地面气温低于海洋N气温,反映的是夜晚的热力环流情况。

(4)如果乙图中M与N之间的风向是正东风,但是是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三力形成斜穿等压线,因此N到M地为正东正西方向;而高空P与Q之间只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影响最终风向和等压线平行,因此高空P与Q之间的风向从西北吹向东南,为西北风。

33.根据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长江三角洲部分区域图,崇明岛是是我国最大的冲积岛。

材料二:

东海大桥于2002年6月开工,2005年5月竣工通车,是世界上最长的外海跨海大桥。

(1)浙江省的地带性植被属于______,地带性土壤属于______,该省经过人工培育的肥沃的土壤主要有______。

(2)崇明岛由于受______(外力作用)影响,面积还在不断变大。

受地转偏向力作用影响,崇明岛将不断地往长江______(南或北)岸扩张,最终与大陆连接变成半岛。

(3)左图中的铁路交通线呈网状分布,可看出______和______等因素影响交通运输线路的布局;东海大桥的修建,表明______因素对交通运输线路布局的影响越来越大。

(4)东海大桥最需要防范的自然灾害主要有______和______。

(5)左图区域建有很多排水设施,从气候和地形的角度简析其原因。

【答案】

(1)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红壤水稻土

(2)流水沉积北

(3)地形经济科技

(4)台风地震

(5)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的季节变化大;夏季降水多,流量大;地形平坦,排水不畅;易发生洪涝灾害,需要建设排水设施

【解析】

【详解】

(1)浙江省地处我国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地带性植被属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受高温湿热的气候影响,地带性土壤属于红壤,经过人工培育的肥沃土壤是水稻土。

(2)崇明岛由于受流水沉积作用影响,泥沙不断沉积面积不断变大。

受地转偏向力作用的影响,位于北半球的流水不断向右岸偏转也就是南岸偏转,而北岸泥沙沉积加快,因此崇明岛将不断地往长江北岸扩张。

(3)该地区地处我国沿海平原地区,地形平坦开阔,地形地铁路交通线路的选线限制较少,因此此处铁路交通网络呈现网状分布;另外交通线路主要联系重要城镇,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满足居民出行和客货的中转集散;先进的建桥技术客服自然障碍使得东海大桥竣工通车,成为世界上最长的外海跨海大桥。

(4)东海大桥地处我国东海海域,该地区主要的自然灾害有台风和地震等。

(5)该地区地处我国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的季节和年际变化大,夏季降水量大且有台风带来暴雨,因此导致河流流量大;在加之该地区地形平坦,排水不畅,容易发生洪涝灾害,因此需要建设很多排水设施来排水减轻洪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