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领雁工程学科骨干教师培训方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766771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小学教师领雁工程学科骨干教师培训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中小学教师领雁工程学科骨干教师培训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中小学教师领雁工程学科骨干教师培训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中小学教师领雁工程学科骨干教师培训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中小学教师领雁工程学科骨干教师培训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小学教师领雁工程学科骨干教师培训方案.docx

《中小学教师领雁工程学科骨干教师培训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小学教师领雁工程学科骨干教师培训方案.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小学教师领雁工程学科骨干教师培训方案.docx

中小学教师领雁工程学科骨干教师培训方案

中小学教师“领雁工程”学科骨干教师培训方案

 

     

根据省、衢州市农村中小学教师“领雁工程”实施工作的统一部署,结合我市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的实际,特制订《江山市2018年农村中小学教师“领雁工程”学科骨干教师培训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新时期对农村中小学教师的要求,以及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为现实背景,以提高骨干教师的课堂教学执教能力、专业引领能力为重点,整体设计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工作,整合培训资源,优化培训内容,创新培训模式,增强培训实效,提高培训质量。

二、培训对象

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主要对象为农村中小学校教务主任、教研(备课)组长,以及其他在日常学校工作和教育教学工作中发挥骨干作用,积极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探索,能起到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的教师人群。

三、培训目标

通过培训,使培训对象的师德修养和课堂教学能力、课堂教学科研能力、校本培训能力、现代教育技术能力等有显著提高。

从2018年起,每年培训67名。

具体目标如下:

1、良好的师德修养。

通过理论学习、榜样示范、吸收内化等,进一步提升师德修养和综合素质。

2、较强的课堂教学能力。

通过对新课程各个教学环节的研究、分析、锤炼及反思,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执行力。

3、一定的课堂教学研究能力。

通过导师的理论引领、教学研究资料收集和运用,课堂教学的科学研究,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研究能力。

4、引领校本培训能力。

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策划、组织及活动等途径,进一步提升引领校本培训能力。

5、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能力。

通过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学习,和课件制作等方面的实践训练、进一步提高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能力。

四、培训时间与内容

(一)    培训时间

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短期培训2个月,共计320学时。

(二)培训内容

培训内容包括理论与实践两大部分,理论和实践部分在培训时间上各占二分之一。

培训具体内容安排如下:

培训板块分三部分:

1、 教师专业精神(16课时)(培训内容:

爱与责任);

2、课堂教学能力(280课时)(培训内容:

执教能力,研究课堂教学能力,信息技术运用能力)

3、校本培训能力(24课时)(培训内容:

专业引领,活动策划)

五、培训学科及人数:

小学语文30人       小学数学20人 

初中语文15人        初中数学15人

六、培训形式

培训形式要因地制宜、灵活多样,让学员喜闻乐见、参与互动,以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

具体培训形式如下:

1、理论引领。

包括理论传授——理论内化——理论转化为实践——理论创新等阶段。

此次培训的重点是理论内化和理论转化为实践这二个阶段。

2、双导师制,即为每个学员安排一位理论导师,主要负责教师的专业规划、阅读指导与教科研;实践导师由培训基地的资深教师或特级教师来担任,导师根据学员特点教学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培训期间对学员进行教学示范,并实行全程指导,帮助学员切实提升课堂教学能力与教学管理能力。

3、案例教学。

通过撰写优秀教学案例与教学病例,尤其是视频教学案例的运用,把非结构化的知识通过情境展示,在多元视角的研讨中,在观点的碰撞中提升教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把精要的理论诠释与贴切的案例剖析有机结合起来。

4、“示范——诊断——提升”的学科教师实践培训模式。

主要培训活动过程为:

导师上示范课,学员观摩——导师指导学员备课,学员设计教案——学员上第一次课(诊断课)、导师和同伴听课诊断——导师指导学员进行诊断性说课、评课——导师指导学员修改教案——学员上第二次课(提高课)、导师和同伴听课——导师指导学员进行教学反思和总结。

学员通过观摩指导教师的课堂教学,学习导师课堂教学艺术和教育管理艺术;设计诊断教学教案,并根据诊断修改教学设计,上好诊断课;在同伴诊断和自我诊断的基础上,修改教学设计,上好提高好,撰写教学反思。

5、读书沙龙。

导师依据教师不同的阅读阶段与水平,开设相应的书单,并指导学员写读书笔记,同时定期举行读书沙龙。

6、教育论坛。

论坛是就某一个话题,提出不同观点的论述,通过陈述支持与反对的观点,并展开辩论以说服对方接受自己的论点,针锋相对的观点陈述过程,是教师训练逻辑思维力与即兴演讲能力的有效方式。

7、体验式活动。

教师职业道德的养成需要知、情、意、行的整合,因此,教师参与各种体验活动,是陶冶情操的重要方式。

体验活动还可用于教师不良心理的疏导等培训内容。

七、培训考核

培训考核要体现全员、全程、全面的原则,把培训考核贯穿于培训的各个方面和整个过程。

(一)对培训机构的考核

1.组织管理保障

2.后勤服务保障

3.培训师资、教学资源与设施设备保障

4.培训方案设计、修订与实施

5.参训学员档案建设

6.培训质量、成果展示

(二)对培训导师的考核

  理论导师:

1.教学效果反馈满意率

2.指导学员撰写诊断课教学设计和提高课教学设计

3.指导学员撰写课堂教学研究论文

实践导师:

1.指导学员撰写课堂教学案例诊断分析报告

2.指导学员撰写课堂教学观察报告

3.批阅学员有关作业

(三)参训学员的考核要求如下:

1.教学设计(诊断课教学设计和提高课教学设计)各1份;

2.同伴课堂教学诊断分析报告1篇;

3.自我课堂教学诊断分析报告1篇;

4.自我或同伴课堂教学实录及反思报告或课堂教学研究论文各1篇;

5.课堂教学观察报告1篇;

6.读书报告1篇;

7.校本培训活动设计方案1份;

8.制作教学课件1份。

其中诊断课教学设计和提高课教学设计须经专家组答辩通过。

一、指导思想:

    以区教育局、教师进修学校的教师培训总体工作任务为目标,以教师专业化发展为方向,以新课程改革为中心,以教育科研为先导,以全区教师实施新课程能力和新旧教材接轨能力为重点,培养反思型、研究型教师,注意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辐射作用,工作重心下移,加大科研培训的力度,加强教师培训模式、方法、管理以及规律的研究,注重理论学习与行动研究的结合,充分发挥网络在教师培训中的作用,增强教师教育科研培训工作的质量和效益,为新课程和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奠定坚实的人力基础。

二、培训内容、目标。

.

   本学期主要以《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科研与教研》等为校本培训主要内容,结合学校实际专题培训学习,并及时选择、补充具有前瞻性的内容,提高教师的人文、科学、教育科研素养。

与此同时加强教师网上交流、搜集教育科研资料的能力培训及软件制作能力,扩大学校的资源库,达到资源共享。

通过教育科研培训的开展,进一步培养广大教师的终身学习意识,牢固树立新课程理念,初步实现教育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和教研方式的转变,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师新课程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努力打造一支符合课程改革需要的、高素质的创新型、研究型教师队伍。

三、培训形式

   教育科研培训采用在“自修—反思”方式的基础上,充分运用亲验式、案例分析式、参与分享式、合作交流式、研究性学习等方式,与远程培训方式有机结合。

从实践中学习,在反思中进步。

经验加反思使教师专业成长的最佳途径,倡导采用教师运用“诊断性”反思研究方法,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促进教师学习、工作、研究的一体化。

四、培训原则。

   1、分层推进原则。

坚持全员、青年、骨干三个层面的培训,充分体现培训的层次性。

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带头作用。

   2、学研结合原则。

培训重心下移,植根于教学活动中,紧贴教学实际,找准教师适应新课程的成长点,确立研究的专题。

专题培训,专题总结。

以“新三课”(全体教师上研究课、青年教师上探究课、骨干教师上创新课)为载体,以研促学,以学促改,以改促创,以创促变,突出培训的实效性。

五、分工与管理保障措施。

 教育科研培训领导小组:

 组 长:

曲正波     

副组长:

张玉生

成 员:

王敏  于咏   沈秀梅   孙刚

    培训采取校长是第一负责人的运行机制。

实行分工负责,由科研校长制定培训计划与实施方案。

科研主任分管组织具体工作的实施。

做到培训课题化,用课题牵动培训工作的开展,保证培训工作的可行性、科学性和价值性。

把培训与教育教学、教研有机结合,相互促进。

   对各个层面的培训加强动态过程的管理与评价。

注重培训材料与档案的积累与管理。

将教师培训学习研究撰写的反思、感悟、随笔、个案研究、教学设计等成果进行提炼、升华,汇编成科研培训资源。

相互交流,共享资源。

采用教师自评、互评、科研主任导评、校长审评的评价机制,实行学时、学分登记制度,学期末要进行阶段性评价表彰奖励。

同时,对教师参与培训整个过程记载情况,纳入教学工作的考核评价。

要把教师参加培训的考核结果作为晋级、评聘任用、评优奖励的必要条件实行一票否决制。

为适应我院创建全国示范性高职高专院校的总体工作要求,切实加强班主任、辅导员队伍建设,规范学生管理,提高业务水平,实现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人员培训上岗、持证上岗。

我部拟在八月中旬对全院新任班主任、辅导员及学生助理进行一次集中培训。

具体方案如下:

一、培训对象:

全院新任班主任、辅导员、学生管理工作人员及学生助理。

  

二、培训目标:

通过集中培训,使新任班主任、辅导员及学生助理明确自身的角色定位、工作的要求和职责;学习如何做好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开展党团组织活动,抓好学生宿舍的管理,掌握国家资助政策及如何做好学生心理工作等等方面,以便尽快提高业务能力,提升我院学生管理工作水平,更好地促进我院快速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

三、培训时间及地点:

   时间:

8月15日至8月17日三天

    地点:

学术报告厅

  四、组织办法和要求:

1、以分院和宿管中心为单位,于7月1日前组织报名参加。

2、原则上各培训对象都要求参加培训,特殊情况不能参加的,要办理请假手续。

3、严格考勤制度和学习纪律,缺席三次以上者考核不合格,不予上岗。

五、培训内容及安排:

时间

培训内容

主讲人

地点

8月15日上午8:

30

开班仪式

学工部部长

郭志江

报告厅

8月15日8:

40-11:

30

第一讲:

班主任、辅导员的职责与使命

8月15日14:

30-16:

30

第二讲:

如何开展班级管理工作

机械学院党支部书记江长华

报告厅

8月16日8:

30-10:

00

第三讲:

如何做好宿舍管理工作

宿舍管理中心主任焦江福

报告厅

8月16日10:

10-11:

40

第四讲:

如何指导班级团支部开展工作

院团委副书记

洪旺元

报告厅

8月16日14:

30-16:

30

第五讲:

国家资助政策解读

院资助中心主任王贤明

报告厅

8月17日8:

30-10:

00

第六讲:

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识别与处理

院心教中心

王思老师

报告厅

8月17日10:

10-11:

40

第七讲:

教师压力与情绪管理

院心教中心

周燕琴副教授

报告厅

8月17日下午

学习讨论

班主任、辅导员、学生助理分组讨论

待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