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源地旅游开发与水源保护研究.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766100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0.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源地旅游开发与水源保护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水源地旅游开发与水源保护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水源地旅游开发与水源保护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水源地旅游开发与水源保护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水源地旅游开发与水源保护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水源地旅游开发与水源保护研究.docx

《水源地旅游开发与水源保护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源地旅游开发与水源保护研究.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水源地旅游开发与水源保护研究.docx

水源地旅游开发与水源保护研究

 

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旅游开发与水源保护研究

——以丹江口市为例

系别:

专业:

旅游管理

班级: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前言

 

第一章关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1.1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工程概况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从长江中游北岸支流汉江加坝扩容后的丹江口水库引水,跨越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穿过郑州附近的黄河隧道可基本自流到北京、天津。

输水总干线全长1267公里。

中线工程分二期实施,2003年,一期工程正式开工。

截至2009年12月4日,南水北调中线穿黄隧洞下游线进入约600米宽的黄河水面主河道掘进施工地段,这标志着南水北调中线穿黄工程已进入到攻坚阶段。

截至2011年2月,中线河南段干线工程全线开工。

实际开工建设有穿漳工程、鹤壁段、穿黄工程和陶岔渠首等,共计21个设计单元工程,已开工项目总长395.7公里。

累计评定单元工程24732个,全部合格,其中优良23085个,单元工程优良率达93.3%。

丹江口大坝加高工程自2005年9月26日开工建设,2009年6月20日,混凝土坝坝顶全线贯通。

2010年3月31日,丹江口大坝加高工程混凝土坝段最后一个坝段加高到176.6米设计高程,至此,丹江口大坝需要加高的54个坝段全部加高到顶,标志着南水北调中线源头工程——丹江口大坝加高工程取得重大阶段性胜利

移民方面,丹江口库区16.2万移民分为试点移民、第一批大规模移民、第二批大规模移民3个阶段,总体要求2011年底前完成。

截至2011年2月,已完成7.6万移民的搬迁任务,建设移民新村99个。

按照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目标,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将于2013年底主体工程完工,2014年汛后全线通水

1.2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意义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一项“南北双赢”的伟大工程,它的重要作用必将随着历史的推进而不断呈现出来。

1.2.1保护汉江流域生态环境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干渠选择地形条件优越,容易施工,对环境破坏小,沿线的支流与干渠交叉,当雨量充足时干渠可以补充支流水量,改善河道的水环境。

另外,实施中线工程对于汉江中下游的河流都起到一定的影响作用,还可以带动沿线绿化,生态农业和绿色农业的发展。

1.2.2生态工程

中线工程受水区现状年均缺水量在60亿立方米以上,经济社会的发展不得不靠大量超采地下水维持,从而造成地下水大范围、大幅度下降,甚至部分地区的含水层已呈疏干状态。

实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后,近期年均调水量95亿立方米,后期根据需要进一步扩大调水规模,可使受水地区的缺水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生态环境将有显著改善。

1.2.3经济工程

中线工程的兴建,将拉动建材业、制造业、交通运输业以及第三产业的发展。

中线工程还将带动南方调水区、调水沿线地区、北方受水区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建设节水型工业、节水型农业和节水型社会。

中线工程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般要求,结合水资源调配的公共特性,构建其建设与管理体系,从而保证建设的顺利进行,建成后的良性运营。

按照“政府宏观调控、市场机制运作、用水户参与管理”的原则,中线工程将成立“中线工程水源公司”和“供水有限责任公司”。

水源公司负责丹江口水库大坝加高及以后的运行管理,并卖水给供水公司;供水公司负责总干渠工程的建设及以后的运行管理,并将水卖给分水口以下的用水户协会。

1.2.4社会工程

兴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将30万移民中的绝大多数外迁到居住和生存条件较好的地方安置,将大大改善库周的生态环境,并提高移民的生活水平。

中线工程建成后,沿线城市居民优质饮用水能够得到保证,干旱年份一些城市将不再出现“水荒”现象。

对于数百万长期饮用高氟水、苦咸水和其他含有害物质的深层地下水的当地农民来说,中线工程将从根本上改善其饮水质量。

  中线工程可缓解京、津、华北地区水资源危机,为京、津及河南、河北沿线城市生活、工业增加供水64亿立方米,增供农业30亿立方米。

大大改善供水区生态环境和投资环境,推动我国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1.3水源地概况

丹江口市历经2200多年变迁,史称均陵、武当县、均州。

1983年经国务院批准撤均县设丹江口市,1986年被湖北省政府为工业旅游型城市。

市域内山水资源得天独厚,有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道教圣地武当山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调水源头、亚洲第一大人工淡水湖丹江口水库,还有全国著名的“民间活化石”伍家沟故事村和“中国汉民族民歌第一村”吕家河民歌村。

近年依托库区的独特气候和丰富的水电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产业,“中国名果”丹江柑桔,产品远销俄罗斯和我国北方广大地区;汽车零部件、冶金、生物医药、绿色食品和高新技术等“四大一新”支柱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一座现代化的滨江工业旅游型城市已初具规模。

丹江口是一块风光秀美、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工业基础雄厚、生态环境优良、资源丰厚的土地。

丹江口市过境水多,容水量大容水水资源约有275.46亿立方米,绝大部分由汉、丹二江带来,加上本地地表径流资源,该市河川径流资源为285.12亿立方米。

市域内水质良好,矿化度低,ph、总硬度适中,水体中主要离子含量一般都在正常范围内,主要水系河床落差大、水能蕴藏量累计5.5万千瓦,可开发量约2万千瓦,现仅开发16.5%,继续开发潜能很大,丹江口大坝加高工程将是是南水北调中线控制性工程。

1.4水源地保护的意义

丹江口水库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主要水源地,既要保证水库有水质优良的水送到华北平原受水区,也要防止对丹江口水库及其控制流域内的生态环境产生不利影响,必须保护好南水北调的水源地,作好流域区内水土保持及水环境保护工作。

水资源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

目前,全国的经济发展速度,而经济的发展无一例外地以用水量的增加为代价。

而在现有如果不注意上游水源地保护,供水能力会进一步下降,供水水质也可能进一步恶化,城乡供水的水量和水质将难以得到保证。

  

丹江口水库上游地区的开发利用不合理就有可能导致下游生态平衡,既影响环境又影响区域内人们的日常生活生产,甚至造成流域内水土流失严重,水库的各种功能也受阻碍得不到很好的发挥。

此外,如果上游地区不注意对水资源的保护,不进行水质保护,反而是不合理的开发利用,那必将会对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造成严重影响,所以,在任何时候,对于任何人来说保护水源地都是至关重要的。

 

第二章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旅游开发概况

2.1安康市旅游开发概况

根据资料显示,安康市现有旅游景区32处,景点78个。

其中南宫山、瀛湖、香溪洞、千家坪、岚河漂流已经得到初步的开发和建设,也已经得到相应的产出和回报。

其他景点也已经相继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开发和利用,安康的旅游业还处于初级开发的阶段,并没有走上正规的运营阶段。

旅游业所创收入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占得比重还很小。

就目前的状况来看,安康的旅游业发展还主要定义在生态旅游这个点上,随着旅游从人文历史景观到自然风景的过度。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与之相关的产业也逐渐得到了完善,特别是旅游交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西康高速、高铁等路线的开通已经为走进安康提供了很大的便利条件。

各类饭店、旅馆也都在规模和数量上得到了一定规模的扩展,安康的旅游也在逐步的发展之中。

2.2十堰市旅游开发概况

十堰地处秦巴山区腹地,境内植被优良,森林覆盖率达52.7%,拥有一大批人文旅游资源和山水自然风光;全市水能资源十分丰富,生物资源丰富,仅武当山地区就有植物758种,中药材1360多种,素有“华中药库”之称;地域文化特色鲜明,有武当文化、汉水文化、房陵文化、民俗文化、远古文化、汽车文化等。

树立了武当山的养生形象,南水北调水源地所形成的生态形象,举世闻名的汽车城所代表的时尚形象。

十堰市委、市政府为落实湖北“一江两山”旅游发展战略,大力发展以武当山为龙头的旅游产业,把十堰建成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城市。

尤其是武当山,围绕创国际知名、中国一流旅游风景名胜区,着力在规划编制、文物保护、基础设施、景区管理、外宣促销等方面下功夫,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武当山已进入旅游发展最好历史时期。

十堰市有A级旅游区28个,有星级饭店62家,有旅行社79家,旅游商品主要有绿松石、米黄玉、武当剑等产品系列。

2001年被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2007获“中国最佳休闲旅游城市”称号。

但是发展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现阶段受内外交通的限制,可进入性有一定限制,影响了市场的拓展。

难以满足现代旅游“快旅慢游”的要求;旅游城市功能缺失,城区旅游氛围不浓,游客集散中心、城区道路标示、导航系统、旅游特色餐饮、特色购物一条街亟需建设和完善;旅行社等旅游主体太弱、规模太小;旅游高端人才缺失等方面的问题。

主要景点开发利用情况表、

 

2.3丹江口市旅游开发现状

2.3.1丹江口市的旅游资源概况

丹江口市有得天独厚、蕴含丰富的旅游资源,遍布广泛的历史遗存,博大精深的道教文化,饮誉中外、独步武林的武当武术;清澈如镜的丹江口水库,如峡谷、古遗址、古墓葬群、古建筑遗址等等,自然、人文景观十分壮观。

兼容古今、并蓄南北的民风民俗,有闻名全国被誉为汉民族民歌“活化石”的吕家河民歌村,有中华民族民间口头文学的“半坡遗址”伍家沟民间故事村,有历史悠久的习家店古绞国遗址,有武当山八宫之首的净乐宫等等,都称得上是旅游精品。

丹江口水库有着“亚洲第一大人工湖”的美誉,风景秀丽独特,也是该市标志性建筑,随着南水北调工程的启动,名气大大增加。

也可利用“水”资源发展水上娱乐,从游客的角度讲,既能满足游客物质上的需求,又能满足其精神上的需求,使之成为一次新鲜、独特、值得回味的旅游。

还有列为“武当八宫”之首的净乐宫,它的恢复是丹江口市人民一直以来的夙愿,这不仅满足了海内外及信奉道教文化人民和近距离游客的需求,也是继南水北调工程外又一个提升当地经济生活水平的旅游景点。

而且丹江口市地处山区,山清水秀,市内有滨江公园、九龙岛、此外还有著名的陈世美读书的沧浪亭等一些著名景点。

丹江口市周边有武当山、神农架等著名景区作为依托,在营销上可以采取景点联合的战略,山与水相辉映,同时坚持积极发展、适度超前的方针,以武当山—十堰—房县—神农架及十堰—丹江口等五条旅游热线为重点,并进而与襄樊古隆中、三峡组成一个旅游圈,从而形成一个“鄂西北”旅游区,从而吸引更多的游客。

丹江口市境内的伍家沟故事村和吕家河民歌村是两大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民俗品牌。

近年来,官山镇不仅吸引了中央电视台、湖北电视台等多家新闻媒体前来吕家河采风报道,而且举办了东风“能源杯”民歌大赛、青年民歌手大奖赛等系列活动;一批专家学者也纷至沓来,对当地民间文化予以了高度关注、潜心研究,《吕家河民歌集》、《吕家河民歌研究》等著作相继出版问世。

伍家沟故事村组建了一个伍家沟民间故事讲说团,建设了一支10至20人的能讲诉200首以上故事的老、中、青搭配的故事家队伍。

聘请知名教授担任学术顾问,加大伍家沟故事村的宣传力度。

这些举措不仅为吕家河民歌和伍家沟故事的深层次开发提供了宝贵的影像和文字资料,还使它们的知名度进一步提高,在海内外颇具影响。

并且近年来,还连续举办了库区水上旅游、武当武术节、擂台赛、三月三庙会、重阳登山节等活动,形成了休闲度假、道教文化等一些旅游特色。

2.3.2丹江口市已开发的旅游项目

南水北调源头旅游观光区。

包括丹江口大坝、九龙岛、农夫山泉等,突出观光旅游特色。

1、丹江口大坝景区现有的丹江大坝是一座堪称世界奇观的人文景观,在水利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而且也是丹江口库区旅游的核心景区,大坝的加高也是南水北调中线的关键控制性工程,在2005年9月26日已开工,由目前的162米加高到176.6米,水位也由157米抬高到170米,加高的工程包括混凝土坝段、岸边混凝土联接坝段在初期工程基础上加高培厚;新建右岸粘土心墙砂卵石土坝、左岸加高培厚土石坝。

目前坝下电厂生态园已正式对外接待游客。

2、九龙岛生态度假旅游区该景区在台商李鸿儒的投资建设下已经有8年的时间,其管理模式、配套设施的建设、基础设施的建设已经具备了一个生态旅游度假旅游区的基本要求。

计划修建仿古长城、跑马场、娱乐中心和旅游接待设施以及环保厕所、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等设施。

目前仍需要市场宣传,针对自身的资源情况进行二期开发和建设。

3、农夫山泉丹江口市生产基地工业旅游区农夫山泉丹江口生产基地自开工建设就专门修建了一条供游客专用的全透明观光通道,可以参观“农夫山泉”纯净水、“农夫果园”果汁生产线,亲眼目睹农夫山泉生产流程。

其现代化的全自动高科技的设备、全自动化的生产流程,对游客的吸引力非常大。

游客到此,可以了解到农夫山泉先进的生产技术、先进的管理方法与先进的经营理念。

目前,正积极申报工业旅游示范点。

小太平洋生态旅游观光区。

该旅游区以生态纪念林、百喜岛、凤凰山、松涛山庄等景点为主,修建天然浴场,组建游乐公司,新建环保厕所,突出生态观赏、休闲娱乐特色。

1、丹江库区小太平洋生态旅游区一是已修建凉水河集镇到百喜岛景点6公里的旅游公路;拟兴建植物园;在百喜岛制高点建观赏南水北调小太平洋景点的观景楼一座、“楚渔村”及附属设施和绿化建设。

二是在景点计划修建环保厕所和垃圾、污水处理设施,修建旅游专用码头,组建游船公司,配置环保型游船。

三是组建小太平洋游乐公司,拟修建天然浴场,开发小太平洋自然水域,配置高速摩托艇、橡皮船、电动船、游乐屋等水上游乐设施。

2、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调水源头凤凰山景点拟修建南水北调纪念馆,古均州八大景微缩景观园一个;拟修建观景长廊、观景塔,环湖自行车游道等设施;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声控线路沙盘,反映调水源头及全线全貌。

3、松涛山庄旅游度假区松涛山庄位于丹江口大坝左岸,紧邻丹江大坝和丹江口水库。

该景区是具有旅游度假功能的半岛,绿化覆盖率达85%以上,有二星级宾馆、度假别墅、茶园,有集保龄球馆、棋牌室、健身房、会议室于一体的娱乐中心,有宽阔、舒适的户外运动场所,有休闲娱乐的旅游功能区。

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松涛山庄已具有了大型旅游团队和休闲度假旅游的接待功能。

下一步将进行的旅游开发和建设尚需延续这样的良好生态优势,将生态保护和旅游活动相互依托,相互促进,可持续发展。

地方民俗文化展示区。

该旅游区以吕家河民歌和伍家沟故事村为依托,以品味民俗文化、了解民风民俗和度假休闲为特色。

1、吕家河民歌村该村以民歌为主,从曲调上来看,它所展示的是一种独特的音乐结构模式,主要以江南曲调、东北北方等一些小调为主,从而表现音乐曲调的丰富性。

现已修缮民歌堂、吕家河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红三军旧址),拟兴建吕家河文化广场。

2、伍家沟故事村伍家沟是以故事为主,村民们无论是在耕地、割麦时都会讲故事、唱民歌,吟歌谣,这是历代的习俗。

因此,它是继河北耿村之后的第二个民间故事村。

现已修缮伍家沟故事堂、独具特色的明清式居民小区、伍家沟度假村、农家乐和附属的一些基础设施。

2.3.3丹江口市拟开发利用的旅游项目

丹江口市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调水源头,旅游资源丰富,但还有些旅游资源未被开发出来,而以下的旅游景点大都是按国家《旅游区(点)质量等级划分与评定》GB/T17775-2003标准,拟建成国家3A以及4A级旅游景区。

1、青龙山水景园项目。

青龙山水景园位于丹江口大坝左岸,紧邻农夫山泉丹江口基地,丹江口大坝加高工程完工后,该景区将三面环水,犹如硕大的银盘之中冒出的新荷。

目前,已对其进行了规划设计,布局以自然山水、古建筑为主题思想,以花、木、盆景、奇石等物质为手段,在有限的空间里,融各种景观要素,形成以山水、古建筑之景取胜,创造出视觉无尽的,具有高度自然精神境界的环境。

2、龙山塔生态旅游保护开发项目。

首先修复建沧浪亭遗址。

原沧浪亭遗址距丹江口城区46公里,与龙山宝塔隔江相对,属明清建筑,现沉于库区水下。

拟上移至原遗址背靠的大石门山包上复建。

其次修复陈世美书院项目。

拟在沧浪亭南侧复建陈世美书院及故居,其内展示与陈世美有关的历史知识。

3、牛河省级森林公园。

目前已完成公园大门修建,正进行配套基础设施建设。

4、丹江口库区生态林建设工程项目。

丹江口水库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为了确保“一江清水送北京”,必须对水源区采取严格的生态保护措施,改善水库沿岸植被,防止水土流失,净化水源区水质。

拟分别在这四片林区的岸边修建旅游码头,修建通往林地的游道和兼展览、管理、休憩功能的用房。

生态纪念林建成后不但可以起到涵养水土、绿化美化环境的作用,还能为“饮水探源”旅游者提供增加可参与性公益活动项目,需进一步开发建设。

5、游客服务中心综合项目。

此项目包括游客集散中心、旅游信息中心、导游服务中心、旅游码头、库区游船公司,逐步淘汰不符合环保标准的游船。

而旅游码头、游客服务中心、旅游信息自动化系统将会成为丹江口市旅游基础设施,总投资为2000万元,待项目建成后,将直接带动全市的旅游经济,增强市区的旅游可进入性,规范和完善游客服务体系,将会提高市区的旅游档次,完善市区的旅游功能。

丹江口市注重依托和发挥“一山两界三线”的地理优势,充分利用武当仙山、亚洲天池的旅游资源,让更多人来了解丹江。

近些年以来,成功地举办了中国湖北武当文化艺术节、武当丹江柑橘节、鄂豫陕中部经济技术交流会等多期大型经济文化活动,有力地促进了旅游经济的发展,招商引资成效显著。

丹江口市委、市政府也正在大力实施“生态立市、工业兴市、旅游活市、人才强市”战略,推动全市经济可持续发展。

 

第三章丹江口市旅游开发对水源地保护的影响

3.1旅游开发对水源地的影响

随着旅游业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中起着越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丹江口市市委、市政府大力实施“旅游兴市”战略,以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为指导,大力实施“生态立市、旅游兴市”战略,以建设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重要节点城市、最佳旅游目的地为目标。

近年来也不断开发建设了不少旅游项目,例如丹江口市旅游中心港、狮子岩旅游度假村、浪河银梦湖、浪河清末庄园、土台戈余沟生态渔村、丹江清远养心域、太极峡和阿里山武当峡谷漂流等旅游项目。

但是当地政府和旅游开发经营者只注重旅游业所带来的经济效益而忽视对综合效益的研究;虽然认识到旅游与环境的关系,却忽视了在发展旅游的同时来保护环境。

主要表现有:

一是表现为进行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时,滥砍滥伐森林、乱挖草皮等使生态植被遭受破坏,造成生态结构失衡,影响动物的生存环境,甚至有侵害动物的情况发生。

二是旅游基础设施规划不当、盲目开发会使环境质量下降,破坏生态平衡。

三是旅游基础设施产生的废弃物处理不当所造成的旅游区环境污染。

比如乱扔垃圾引起严重的垃圾污染,游人随意采摘鲜花花、枝叶、果实等破坏自然资源

四是在旅游开发过程中,由于缺乏科学的整体规划,忽视旅游区的整体协调及其所蕴涵的内涵,使得有关旅游设施建设与旅游区整体不协调,景点重复建设,多有雷同,缺乏吸引力,造成旅游资源、特别是旅游气氛环境的破坏。

3.2水源地开发建设存在的问题

丹江口作为中国名副其实的“水都”,其发展旅游的重点就是以水做文章,而且水都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它是首都及其沿线人民的重要保障。

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的同时也有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对丹江口市发展旅游业是有一定影响的,主要问题有:

3.2.1城镇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

城镇发展经济所导致的工业园区、企业增加,但是注重经济利益而忽视污水处理;近几年库区周围养殖业的增加,禽畜粪便随地表径流流入河水,以及农药化肥的污染,并且农村的生活污水和区内的固体废物,生活垃圾也都没有得到合理有效的处理。

3.2.2水库建设后导致森林覆盖率降低,大规模的移民引起土地利用和耕作不当,森林植被的减少致使生态环境脆弱,生态质量下降。

水土流失面积较大,治理程度不高。

同时,水土流失的加剧直接导致了土壤肥力丧失,汉江河道的泥土淤积加剧,容易引发洪涝灾害,近几年来郧县、竹山、郧西等地的洪水灾害就是很好的例证。

3.2.3国家对丹江口水库及其周边地区给予了较大的投入用于水库及其周边地区的保护,但对如何进行水源地的水资源保护和产业结构调整关注的还不够、投入明显不足,这将会直接影响中线调水工程的运行及水源水质,同时也影响了旅游观光的质量。

3.2.4由于人们对库区的生态建设认识不足,急功近利,取之愈多,用之愈少,乱砍滥伐现象时有发生,致使森林资源分布极为不合理,森林生态系统呈现结构与功能退化状态,大部分分布在深山区的河流源头的林木长势不好,同时也威胁到林区野生动植物的生存,导致生物多样性受到破坏,生态防护效益低。

水源地的的诸多问题导致旅游资源破坏,建设生态旅游缓慢,严重影响了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必然也会导致其他相关行业的恶性循环,整体体利益没有得到最优化。

 

第四章旅游开发与水源地保护的综合协调措施

4.1政府要加强支持力度和政策扶持力度

当地政府应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制定政策、予以扶持,把丹江口库区的旅游开发与库区环境保护相结合。

丹江口市应按照“先节水后调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环保后用水”的原则,着力做好水源地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同时,可以通过旅游扶贫开发的方式改善丹江口库区生态环境,保持丹江口库区水质,稳定库区移民的生产、生活,带动库区人民致富。

并且借助“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建设机遇,把我市重点旅游项目纳入“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重点项目,并给予重点扶持,带动丹江口库区的旅游产业发展。

建议库区政府和有关部门在充分考虑保护丹江口水库水量水质的基础上,更多关注源头保护区的水资源保护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区域社会经济与水源保护的同步发展。

加大对水源保护项目投入,并纳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总体规划中,统一安排,提供资金予以全面支持

此外,还应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对丹江口水源区进行生态补偿。

水源区的水污染防治、水土保持、生态林业建设、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等都需要长期的投入,应该对水源区实施生态补偿,否则会影响水源地的生态环境建设,也不利于提高库区保护环境的积极性。

4.2以开发促进保护

丹江口市有大量的自然景观,山岳、峡谷、河流、溶洞、地质遗迹,旅游资源十分丰富。

如武当山、净乐宫、太极峡,松涛山庄等等。

当地政府要加大对库区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进行规划建设,加强招商引资力度,吸引更多的人来投资,同时吸引更多的游客来体验旅游。

另一方面要实施库区封山育林、退耕还林政策,在旅游开发的过程中注重对环境的保护,使库区优美的环境能够展现给广大游客。

4.1在旅游开发的过程中做好规划,切实保护库区环境

随着丹江口库区各景区接带能力的不断扩大,景区会扩大开发规模,在粗放开发阶段造成的景区低水平重复建设、资源浪费、水土流失严重、环境污染加剧、景区可承载力不足,生态平衡失调等问题,必须受到重视,要对开发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

所以必须引进专业人才,对库区旅游项目进行整体的规划开发。

库区旅游项目的规划开发,可以避免开发的无序性、随意性。

库区旅游项目在开发、规划和经营管理的过程中可引入可持续发展理念,不仅仅只注重经济目标的实现,而是把经济、社会文化和自然生态三者效益的最优化放到主要位置,尽量减少对生态、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

4.4加强水源地环境保护与监管执法力度

由于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及普及教育不够,丹江口库区内部分地方政府和景区的领导和企业法人环保意识淡薄,无视法律法规的存在,忽视、轻视甚至回避环境保护的责任,甚至还存在大量知法违法的现象。

因此,应建立健全库区内政府负责、齐抓共管的环保工作机制及考核机制,不断完善引导、鼓励环境保护的措施,并建立环保监测评价信息系统,确保监管保障能力,严肃环境执法力度,切实加强对水源地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

4.5大力发展旅游,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旅游产业资源消耗低,就业机会多,对环境的污染小,综合效益好,被誉为无烟产业。

政府部门要抢抓省、市一系列政策机遇和建设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战略机遇,把旅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