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书育人关爱学生.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765220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4.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书育人关爱学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教书育人关爱学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教书育人关爱学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教书育人关爱学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教书育人关爱学生.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书育人关爱学生.docx

《教书育人关爱学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书育人关爱学生.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书育人关爱学生.docx

教书育人关爱学生

教书育人关爱学生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讲座黄运浩

老师们,大家春节好,首先预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根据学校安排,利用今天这个时间由我给大家进行教师职业道德讲座。

主题是《教书育人关爱学生》。

不妥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

我们先看三幅图片。

第一幅图——虎妈:

2011年04月14日,一本名为《虎妈战歌》的书轰动美国教育界,引发关于中美教育方式的大讨论。

此书作者蔡美儿自称“虎妈”,她是美国耶鲁大学的华裔教授。

在书中,“虎妈”介绍了她如何以中国式教育管教两个女儿的故事,比如她定下“琴练不好就不准吃饭”、“不准选择自己喜欢的课外活动”等家规。

两个女儿在她的高压教育下门门功课都得A,并被称为“音乐神童”。

第二幅图——狼爸:

萧百佑,广东人,至2011年47岁,毕业于暨南大学国际金融专业,本科学历,是奢侈品行业的从业者,同时也涉足地产。

因其“三天一顿打,孩子进北大”的口号而被称为“中国狼爸”。

2011年11月14日,萧百佑做客江苏教育电视台,其教育方法在现场引发一片争议,不过萧百佑坚称自己是“全天下最好的父亲”。

第三幅图——鹰爸

何先生40岁才得到孩子叫多多,可是多多是七个月的早产儿,出生时就伴有多种并发症。

医生在出生报告上写着:

左脑室出血,脑蛋白密度低下,血管瘤,脑水肿,黄疸,脑容量小。

接生的医师很理性地告诫何先生,孩子先天严重不足,未来可能脑瘫痴呆,她们只能尽力。

经过两个月的共同努力,娃娃终于可以出院回家了。

“临出院时,护士长代表院方给我们送来一大束鲜花,她说,这是她们医院有史以来接生最小月份,病情最复杂康复出院的婴儿。

她们为我们的执著而感动。

回家后,曾是教师出身的何先生决定为儿子亲手制定一系列“凶狠”的教育计划,让他健康长大。

用他的话说:

前有“狼爸”、“虎妈”,自己则要当个“鹰爸”,并且跟记者解释何谓鹰式教育:

当幼鹰长到足够大的时候,鹰妈妈就会狠心地把幼鹰赶下山崖。

当幼鹰开始往谷底坠下时,它们就会拼命地拍打翅膀来阻止自己继续下落,同时也掌握了基本的本领——飞翔。

这就是几乎残酷的鹰式教育。

教育孩子,不能老用熊式教育,如果父母像熊一样将孩子们搂在怀里,就会压制他们的理想和埋没他们的愿望,破坏了他们的个性,会使他们变得懒散,没有斗志,也没有生活的乐趣。

何先生利用自己当过7年教师的经验和师范院校毕业的专业知识,结合自己十几年经营企业的社会实践,经过研究和思索,制定了一系列针对儿子情况的训练计划表,而孩子的母亲为了孩子而专门在家做了全职太太,严格实施这个训练计划,并且“鹰爸”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每两周进行一次调整。

这是一种有血缘关系的爱,对于这种爱网络上褒贬不一。

如果我们把这种爱运用在没有血缘关系的学生身上,无异是一种体罚或者说变相体罚。

但在对待学生的问题我们还必须付出爱。

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说过:

当教师必不可少的,甚至几乎是最主要的品质,就是热爱儿童。

如果没有爱,教育在开始的时候,就已经结束了。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灵魂。

热爱学生是教师所特有的一种职业情感,是良好的师生关系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搞好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因素,也是教师应具备的道德品质。

有人对师生情感作了一次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学生认为教师喜欢自己的约20%,学生认为教师不喜欢自己的40%多;而对教师以“你喜欢自己的学生吗”为主题展开的调查却发现,95%的教师都毫不犹豫地回答“喜欢”。

这两组数据引发了一个热点问题:

学生为何不领教师的情?

下面就让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讨。

一、把握师德的核心

教师素养的基本要求是师德。

而师德之魂,即使没有学习过的师德内涵的老师也可以想到——师德的灵魂是师爱,即教师对学生的关爱。

师爱是教师的职业道德中最深层次的精神底蕴,是支撑着其他道德素养的支柱。

只有把握了这一点,教师才能在师德修养的过程中拥有身后的心里根基,才能尽快适应教育教学和班级管理工作。

所有的职业都要求工作者既要有职业技能素养,又要有职业道德,教师这样一行也一样。

教师不能生产具体的产品,但是可以改造人类,因此被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在日常工作中,应当时时刻刻贯穿优秀的师德品质。

关爱学生是教师的第一特征,只有真心爱护自己的学生,才能把握学生们的心理,用心揣摩新的教育方法,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关爱学生是每个教师都应具备的美德,也是教师的天职,老师的对学生来说是一种鞭策和激励,对学生的成长和进步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而从学生这方面来说,每个学生内心都渴望得到老师的关爱,这是学生校园生活中基本的心理要求。

教师在向学生表现关爱的过程中,要铭记以下几点:

1.关爱学生就必须尊重人格尊严,平等地对待学生。

平等的师生关系是现代教育的追求就目标之一,不管学生的年龄大小,他们在内心深处都是有着自己的人格和个性的。

教师要爱护学生就必须充分理解学生的想法,信任学生,欣赏学生,对学生一视同仁,处理事情不偏不倚。

同时,在面对学生时要真诚,用自己朴实真挚的一面去与他们交流,给予学生们最真诚的关心与帮助。

2.关爱学生就必须对学生严格要求。

我们所说的严格是指符合教育规律的严,是有利于学生德、智、体、美诸方面都得到发展的严,是对学生成长空间的合理要求和鼓励。

不是无规律、随心所欲的严,更不是摧残学生身心健康的严。

教师对学生的严格要求不等于盲目的严厉,惩罚孩子或随意指责学生,而是应该做到严中有慈,严中有爱,严中有度,严中有方,使学生对老师的敬而爱之,而不是敬而畏之。

老师对学生的严格要求是出于真诚的爱。

严以爱为基础,爱以严为前提,严爱结合,爱而不纵,爱而不凶。

3.关爱学生必须要善于鼓励学生。

教师爱护学生还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鼓励学生继续努力,哪怕是一些不突出的小进步都可以成为推动学生前进的力量。

任何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只是有时缺乏发现的眼睛,一名优秀的教师应当及时鼓励学生,增强学生的自尊心和上进心,使学生有得到认同的感觉,从而激发学生的斗志,鼓足学生前进的勇气。

4.关爱学生就要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多关心学生。

平时应对学生多关心,多谈心,而不是动辄批评或告诉家长。

实践证明,只要教师从爱出发,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行,持之以恒,任何学生都有进步的可能。

这样一个故事:

《捣乱的孩子》

这是一位班主任讲的故事。

这位老师接了一年级新班。

班上有个特别的孩子,名叫小航。

在课堂上总是坐不住,不能认真听讲。

这位老师为了引导孩子注意听讲,常趁孩子在课堂上玩东西的时候,注意点名让他回答问题。

但孩子总是能回答得很准确。

这位老师想,可能孩子对老师讲的知识已经明白,就不听了,他自己玩又不影响别人,就没有再注意这个孩子。

到了第二学期,情况变得严重起来。

小孩不仅自己上课时不注意听讲,还常常干扰别的同学。

拿铅笔、尺子捅别人,揪别人的头发等等。

同学们告状,其他任课老师也有意见。

班主任不得不重视起这个情况。

找孩子谈话,进行严厉批评,还多次找家长,想了种种方法都不见效。

这位老师还怀疑孩子得了多动症。

然而,仔细综合分析孩子各方面的表现这种怀疑也被否定了。

为了解决问题,这位班主任仔细观察小航在各门课上的表现,大体上在老师开始讲课时他都能认真听讲,听了一会儿之后,就开始自己玩了。

老师每次提问他都举手,如果有了回答问题的机会一般都能回答得比较好。

回答过问题之后又能集中注意力听讲一阵。

如果没有回答问题的机会他就开始自己玩,然后就要骚扰别的同学。

这位班主任发现,小航的“捣乱”包含着希望得到老师关注的含义。

孩子要用自己的表现吸引老师的注意,但他还分不清积极地表现和消极的表现。

这位班主任还发现,小航做作业比别的同学快,做完了,没事干,就要做破坏课堂纪律的小动作了。

针对这种情况,班主任采取了疏导的方式,让小航帮老师发作业,擦黑板。

小航每次都很高兴,成了老师的好帮手,上课的纪律也变好了。

这是件很普通的故事,这位班主任是一位爱孩子又善于了解、体会孩子的实际情况进行引导的老师。

他观察到的实际上是一个存在普通孩子的内心需求的个案表现。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詹姆斯说过:

“人性中最深切的本质就是被人赏识的渴望。

”由于班主任老师的正确引导,小航的愿望走向了健康发展的道路,而不是误入习惯于“捣乱”的歧途,或者被压制为消极失望,失去蓬勃向上的生机。

更重要的是,小航不但找到了发展自己潜能的空间,而且开始有了正确的人生方向,这就是为集体多做好事。

从此他对于集体有了责任感,这种责任感会一天天增长,这是他遇到一位好老师之后最大的收获。

二、坚持教育为本德育为先

我国当前的教育形势,以及高、中考的特定情况,决定了许多人把目光更多地关注到学生的学习成绩上。

作为老师最重要的一点是教书育人。

简而言之,不仅仅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还要教会学生做人的基本道德等内容。

因此,作为教师,如果单纯把目光放在学生的成绩上,忽视了对学生品德的教育,势必培养出一批残次品。

首先我们看这个“教”字。

教:

形声。

字从攴(pū),从孝,孝亦声。

“孝”义为“全天在家侍奉父母”,转义为“全脱产”。

“攴”指“执行”、“力促”。

“孝”与“攴”联合起来表示“全天听命于老师”。

本义:

全身心跟着老师(学习)。

转义:

老师全天授业。

全职老师传授知识。

转义的引申:

培育学生成为社会有用的人。

说明:

“教”的造字本义表示“学生对待老师要像在家里尊奉父母一样”。

旧社会有“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说法,即视老师为父母。

对这个字的解释我们还要与时俱进,还要探究它深层次的含义:

从教字的转义讲:

老师全天授业。

全职老师传授知识。

包括哪些内容:

无非是传授孝道,即思想品德教育——德育;文化知识的传授——智育。

“教”的左边是“孝”,右边是“文”的变型。

我们可以看德育和智育的关系:

1.学习成绩好,道德品质好——培养出来的孩子可以成为精品;

2.学习成绩差,道德品质好——培养出来的孩子可以成为合格品;

3.学习成绩差,道德品质差——培养出来的孩子可以成为次品;

4.学习成绩好,道德品质差——培养出来的孩子可以成为危险品。

在学生成长以及他的一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教授学生知识的同时绝不能忽视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

作为教师,应该怎样在平时注意面对学生的品德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和教育呢?

1.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人人有责

也就是说每一位教师要在学生受教育的过程中,承担起对学生进行责任。

全面了解《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礼仪规范》在日常工作中指导和约束学生的行为;深挖教材中思想教育内容,恰到好处地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教育;积极配合班主任抓好对学生的一日常规和课堂常规的教育与培养;身体力行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

2.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在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学生品行欠缺的情况。

此时,我们要做的第一点就是要说服学生改变自己的态度。

但说服常常是令人反感的,因此教师要掌握说服的技巧。

首先,对于高年级学生来说,提供正反两方讲清厉害比较容易改变态度。

教师要想说服低年级的学生,应坚持正面教育,如果教师提出自己的观点之后,学生不产生相反的观点;如果在提出反面的观点或例子,则会引起学生对反面材料的兴趣,不利于形成积极的态度。

而如果学生本来就有反面的观点或表现,则教师应该提出正反面材料,并用充分的理由证明这样做是错误的。

其次,以理服人与以情动人。

研究表明,说服内容的情感因素对态度的改变容易受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这种影响往往不能持久,而说服内容的道理因素则容易产生长期的说服效果。

另外,学生成熟度的制约也会影响说服的效果。

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富于情感色彩和引人入胜的说服内容容易发生影响;而高年级的学生则应当充分说理,逻辑性强才好。

要注意的一点是,说服会引起学生的情绪变化,这种情绪的变化有助于改变一些比较简单的态度,但不利于改变比较复杂的态度,这时应给予学生明确的指示,就能最有效改变学生的态度。

最后,对学生的要求要逐渐提高。

当学生本人的态度与教师说服的差距小的时候,他的态度容易改变。

所以,当教师提出一个目标时,应将总目标分解不同层次的子目标,现象学生提出要求较低的目标,达到此目标后再提出更高一些的目标,使说服者与被说服者的态度差距不断缩小,从而促进学生态度的改变。

反之则使学生产生对立的情绪。

3.利用群体规定

社会心理学家勒温做的实验显示,经过集体成员共同讨论决定的公约,规定会有助于学生态度的改变。

因为经成员讨论的规定使学生承担了执行的责任,这样的规定对学生会产生约束力。

这种约束力随学生觉察到群体的内意见一致的高度而增强。

所以,如果教师期望有效地改变学生的态度,使用集体讨论后做出集体规定的办法,肯定是有益的。

一般认为如果学生的态度未改变,只能强调我们指定的计划有缺陷,应鼓励学生再从下一个阶段开始,制定出一个新的程序来,直至态度改变。

4.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时个体处于一定的地位上,并产生与此地位相适应的行为模式。

在实际教育情况里,角色扮演常常产生神奇的力量。

如:

我们让一位对外语并不感兴趣、学习消极被动的学生担任外语课代表,他逐渐产生与外语课代表身份相符的行为模式,外语学习显得表原来格外认真努力,外语成绩也会出现显著进步。

一位班主任在对学生的教育上是这样做的:

他在班设立了“不一样的我”版块,为学生建立“闪光卡”卡上记录着老师、同学、家长对学生各方面的评价以便于追踪教育,对在各方面有进步的学生,让他将“闪光卡”挂在“不一样的我”板块中,使其重树信心。

同时,设立“心路历程”版块,粘贴曾犯错误的学生书写的“心路历程”的书面说明,在这里可以看到那犯错误的学生对自己的缺点与错误的认识和反思,而且其他同学引以为戒,起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这位老师充分利用学校的育人环境,开拓班级育人空间,以此来熏陶学生、感染学生、教育学生,使学生重新审视自己,教育自己。

是很好的做法。

三、善待每一名学生

教师尊重学生是重要的教育原则。

人人都需要尊重,小学生更是如此。

他们希望得到老师的关注,更希望得到老师的尊重。

在他们的心目中老师是神圣的。

老师的表扬和尊重可以使他们的好胜心、自尊心得以满足。

我们经常讲要尊师爱生,老师如何才能换来尊重?

高压换不来,讽刺挖苦还不来,体罚和变相体罚更换不来,唯一的途径就是你发自内心地爱学生。

学生之间是有差异的。

作为一名教师,如何爱自己的学生呢?

如何善待每一名学生呢?

1.了解学生

教师的爱不应是盲目的、随意的,他应该建立在我们对每一个学生全面、深入、客观的了解基础之上。

当我们接手一个新的班级,要尽快着手了解每一个学生的性格爱好、脾气秉性、兴趣特长、家庭情况、学习状况、学习特点等,熟记于心,这将为我们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创造前提,为我们选准教育的最佳突破口创造条件。

大家熟悉我们的双手,并不一定熟悉手上的五指:

关于主人是不是了解他们,“五指”之间展开了对话。

拇指说:

“主人最了解我。

发表意见,对别人提出表扬的时候总用我。

食指说:

“主人最了解我,我最灵巧,主人掏耳朵挠痒痒的时候总用我。

中指说:

“主人最了解我,我个子最高,钩最远处的东西时总用我。

无名指说:

“主人最了解我,我不声不响地总帮助你们做事,得到了主人的赏识,总把贵重的戒指戴在我身上。

小拇指最后说:

“主人最了解我,我很勇敢且用于承认错误,在烧香拜佛、表示感谢、表达歉意的时候我在最前面。

其实,我们教的一个班乃至一个年级的学生就像我们手上的五指:

有的像有拇指凝心聚力,有正义感;有的像食指做事乖巧,多才多艺;有的像中指,成绩突出,德才兼备;有的像无名指默默做事,任劳任怨;有的像小拇指,虽然后进但也很有个性,需要我们去细致的了解。

2.尊重学生

以尊重为前提的爱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爱。

给学生发言的机会,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呼声,给予适度的宽容与谅解,体谅理解他们的难处与苦衷,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不说任何伤害他们自尊的话语等这些都是尊重学生的表现。

我们要像保护珍贵的瓷器一样保护学生的自尊,不要在那上面留下难以愈合的伤痕。

我们应该明白:

一个没有自尊的学生是燃不起奋进的雄心的。

3.正视差异

爱护和尊重好孩子很容易,难就难在,我们的要尊重全部的孩子,尤其是那些学困生和我们眼中的那些所谓问题学生。

我们应该认识到学生时候有差异的,差异来源于遗传与环境的共同作用,每个学生的都拥有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

差异是对我们工作的挑战,同时也是宝贵的教育资源。

前苏联教育家咱科夫有一句名言:

漂亮的孩子人人爱,爱“丑”的孩子才是真正的爱。

关注和重视在学习和品行上有问题的学生,是教师关爱学生的试金石。

4.要赏识与鼓励学生

我们不要吝惜对学生的表扬与赞美。

其实它是促使学生进步的助燃剂。

在学生遇到困难与挫折时给予帮助和鼓励,在他们获得成功或取得点滴进步时给予由衷的赞美,让他们时刻感受到你对他的热情期待,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激励作用。

一位老师,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我们,善待学生会收获出人意料的成果。

那位老师讲:

我们班有个学生叫杨晓晓,二年级分班时进入我班的,分班时分数排年级最后面。

刚开始就有老师告诉我:

“杨晓晓那孩子笨死了,你不用管他,管也没用。

”我笑了笑,没有回答。

排座位时,因为他个子矮,我把他排在最前面。

谁知她课后找到我说:

“老师,我不想坐在前面,能不能给我换个位置?

”。

这让我感到十分惊呀,凭着几年的工作经验,低年级的都喜欢坐在前面,离老师近,于是我就说:

“为什么呀?

”她低头说:

“因为我学习不好,别人会笑话我,前面的位置都是留给学习好的同学的。

”他的回答让我心头一颤,我感受到了孩子心灵上的痛苦与自卑,于是我装作惊讶地说:

“你不也是好同学吗?

”杨晓晓的脸变红了,紧张地说:

“老师,其实我……”没等他把话说完,我连忙说:

“老师相信你一定很棒!

回去吧!

”望着孩子的背影,我决定好好地帮助这个孩子,帮他找到自信,为了提高他的学习成绩,除了在思想上教育她,我还特意让班长坐在她的旁边,这是一个责任心强、学习成绩好、乐于助人的好孩子,主要是想发挥同桌的力量。

事前我对班长说:

“你是班长,又是大家心目中的好同学,你要多关心她,多帮助他。

”班长高兴地答应了,并且在尽力地帮助杨晓晓,包括检查她的作业,下课时和她一起玩,还经常帮他解决许多学习中的困难。

又一次的语文课上,我惊喜地发现杨晓晓举起了手,只是低低的。

我没有放过这个机会,在同学们好奇目光下,她准确地回答了我提出的问题。

我带头让全班同学为她鼓掌。

我想,每个学生都想得到别人的关爱,晓晓也不例外。

当我每次走到她的身边摸摸她的头,或夸一夸她写的字好时,都会发现她因兴奋而涨红的小脸,以及偷偷地一笑。

现在她的学习成绩提高了,达到了中上游的水平。

又一次,她悄悄地自制了一张贺卡夹在了她的作业本里,上面画了一个大人拉着一个小姑娘的首,下面还写着一句话:

老师,您真好,我真希望您永远做我的老师。

心理学告诉我们,人都是渴望的赞扬的,赏识的,学生更是如此。

学生在受到赞扬时,脑神经活动就快,也更加灵敏,做事的效率也高。

对于学生来说,表扬和鼓励无异于小树成长过程中的阳光雨露。

有些教师很少肯定或表扬学生的优点,却把注意力集中到学生的错误和缺点上。

或许有些老师认为,通过严格的要求会使学生变好。

然而,结果却事与愿违,学生在无休止的抱怨与批评中丧失了自尊与自信,形成了“我什么都不行”的自我认定。

在这种自我否定心里的支配下,他们以少动手,少说话,少参与来避免暴露自己的短处,从而克制自己,日久就形成了内向、自卑、懦弱、主动性差、社会活动能力及社会适应能力差等消极的自我表现意识,严重影响心理健康。

在其原本仅有的一点优点缩小时,缺点则越变越大,师生关系的裂痕也由此产生并越来越大。

当然,赞扬也要有分寸,一是赞扬时态度要诚恳,不做作;二是赞扬时要实事求是,不过头;三是赞扬与激励应互相结合,指出努力方向,培养毅力和抗挫能力。

四、练就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王老师是四年级(3)班的班主任。

班上有一个叫马莲的学生,她在班里个子最高,老是欺负个子小的同学。

同学们跑到王老师那里去告他的状。

针对这种情况,王老师找到马莲谈了几次话,又批评了她好几次,可她依然我行我素,毫不理会王老老师的教诲。

渐渐地,王老师对她有些失望。

在一次学校举行的拔河比赛中,尽管大家尽了力,但是王老师所带的班还是最后还是输了。

全班的学生都很沮丧,这时王老师看到马莲的泪花一直在眼眶里转,她咬着嘴唇,一副心中委屈的样子。

王老师一下子觉得她很可爱,很坚强,能够与班级共荣辱,也有很好的组织能力,这不正是她身上的闪光点吗?

王老师开始为自己以前对她的失望态度而自责不已。

思来想去,王老师决定让马莲做班长,来考验她。

第二天,当王老师在班会上征求大家的意见时,好多学生都流露出了不满和疑惑的眼神。

为了不让学生们产生太多的抵触情绪,王老师提议让马莲先做两个星期的班长,两个星期以后,再让大家投票决定是否由她继续担任班长。

班会后,马连主动找到王老师,说:

“老师,全班同学都不喜欢我,他们不会听我的话的。

”王老师笑了笑说:

“如果你一心想把咱们班建设好,让咱们班走在别的班前面,同学们一定会支持你的,我相信你会做好的。

就这样,马莲当上了班长。

有一天,她兴奋地找到王老师说她想到搞好班级卫生的好办法了。

听了她的想法,王老师十分满意,表示愿意支持她。

这一周,王老师这个班拿到了卫生流动红旗。

很多老师反映王老师那个班课堂纪律也明显好多了。

但是也有很多学生反映,马连常用体罚的方式来维持班级所谓的好纪律,其实很多学生对这样的方式很反感。

过了几天,王老师找到马莲,表扬了她这段时间的表现。

之后又告诉她,想要管好班级用简单粗暴的方法是不行的,要多关心同学,多帮助同学,争取同学们的支持。

听完王老师的话,她眼睛一亮,说正好有个同学病了,那天正好该他做值日,她愿意帮他做值日。

马莲的想法得到了王老师的赞赏。

自那以后,马莲成了班子里最忙的学生,集体劳动他总是最卖力。

她发现自己尊重同学的同时,同学们也会尊重她,她渐渐地变成了一个愿意承担责任的好学生,在各个方面都表现出强烈的上进意识,学习成绩也慢慢提高了。

两周之后别同学们正式选为班长。

上面事例中的老师真是一位善于发现学生美的好老师。

其实在我们的身边,那些看似顽皮,甚至令人疼的学生身上,都有美好的一面,甚至不只是一面。

只要做老师的能细心观察,一定能发现这些学生美的一面,帮助他们找回自信心。

然而,现实中许多老师忽视了这一点,不能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之处,于是这样的学生最终变得更加不尽人意,最终失去做人的、做事的信心,严重者甚至一生都生活在黑暗中。

那么,做教师的怎样才能发现学生的闪光之处,练就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呢?

1.透过“有色眼镜”看学生,扬长避短。

一位老师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孩子经常惹是生非,同学们称其为“霸王天”,老师们谈起他来个个摇头,可是班主任老师却能用一副“有色眼镜”来观察他,从而发现他热爱田径的闪光点,于是鼓励他参加,给予他关爱和帮助,让这个孩子体验到了成功喜悦,班主任因势利导,给他提要求,希望其他方面也像体育一样出色,那学生还写了承诺书。

班主任还经常找他谈心、鼓劲,是他感受到了教师的爱抚与温暖,最后他走上了成功之路。

这个故事启发我们,每个学生都有着上进心,都有着对成功的渴望,所以我们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多给他们创造成功的机遇,使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2.透过“有色眼镜”观察学生,注重个性差异

在日常工作中,我们往往用同一样的标准去看待每一位学生,要求每一位学生都要掌握同样深度的知识,要求每一位学生都要完成同样难度的作业,要求每一位学生都能考出同样优异的成绩。

实际上,世界上找不到相同的两片叶子,也找不到完全相同的两个人。

其实还像我们张开的手掌一样,五指并拢手指有长有短,这是一种参差的美,错综的美。

如果都要跟中指一样长,其他几个手指必然要受骨伤筋断之苦;如果跟小指一样长,那就成了钥匙坯子;如果跟大拇指一样长那就成了铲子,失去了诸多功能。

因此,我们要重视学生间的差异,发现孩子的擅长之处,让他们在自己的成功中找到自信。

五、用关爱代替责骂来教育管理学生

学生的过程中我们常会遇到学生不尽如人意的事情。

例如在课堂教学中故意捣乱、迟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