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时用电监理细则.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764496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2.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临时用电监理细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临时用电监理细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临时用电监理细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临时用电监理细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临时用电监理细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临时用电监理细则.docx

《临时用电监理细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时用电监理细则.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临时用电监理细则.docx

临时用电监理细则

XX广场

临时用电监理实施细则

 

编制人:

批准人:

批准时间:

 

上海XX咨询有限公司

目录

一、工程概况:

二、临时用电监理实施细则编制依据:

三、编制说明:

四、临电线路设计:

五、监理工作的控制要点:

1、用电的管理控制:

2、施工现场与周围环境控制:

3、配电线路控制:

4、电箱配电箱控制:

5、现场照明控制:

六、监理工作方法及措施

1、外电防护:

2、接地与接零保护系统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路发广场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属XX。

用地接近方形,东西长约145米,南北长约130米,建筑总面积约118075平方米。

地上建筑面积约62023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约56052平方米。

业主在场地西侧提供一个1600KVA的箱变供施工使用。

二、临时用电监理实施细则编制依据:

1、《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2、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

3、路发广场图纸

4、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范JGJ33-2012

5、建筑施工计算手册(第二版)

三、编制说明

1、本工程施工临时用电高峰保守估计为1台三轴搅拌机、8台钻孔桩机、2台成槽机同时施工,再累加上办公区及施工照明用电,业主在场地西侧提供一个1600KVA的箱变供施工使用。

本细则编制按照一个箱变全负荷工作考虑。

2、施工用点按规范用三相四线TN-S低压供电系统,采用二级漏电保护。

3、按供电可靠性的要求,本现场施工用点定为三级配电二级保护。

4、本工程导线多埋地敷设,无需进行导线截面机械强度校核。

5、通过正确计算,合理分布负荷,使三相均衡。

6、根据供电负荷容量及分布情况,尽量缩短箱变与负荷中心的距离。

7、合理进行补偿,提高功率因数。

四、临电线路设计

本项目由于用电负荷大,从经济性角度考虑分为3条路线。

由1个临时箱变分出的线路:

A线路(箱变至1#一级配电箱的干线):

供二区现场施工、生活区用电;

B线路(分别为箱变至2#一级配电)线路:

供一区、三区现场施工、办公区、现场照明用电;

C线路(分别为箱变至3#一级配电箱)线路:

供一区地墙施工、现场照明用电;

上述干线主电缆从箱变引出,沿围墙布置,采用地埋方式,间隔一定距离各布置3个一级配电箱。

各用电区域根据需要布置二级配电箱,作业区域根据需要设置三级配电箱(开关箱)。

现场线路的架设必须避开各种运输设备动作频繁的区域,应尽可能减少与施工设施、道路的交叉和跨越,同时又利于施工。

五、监理工作的控制要点:

1、用电的管理控制:

1.1、为加强安全技术管理,实现安全用电的目的,必须对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及方案进行严格审批;

1.2、要求施组须单独绘制临时用电工程图纸;

1.3、加强管理,明确职责,规定临时用电施组或变更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所履行手续。

2、施工现场与周围环境控制:

在建工程与外电线路的安全距离,考虑到在建工程搭设脚手架时,脚手架杆延伸至架外的操作因素必须确定最小距离,因受现场等原因预制件达不到安全距离时必须采取隔离措施,防止操作时金属材料碰触高、低压线造成触电事故。

3、配电线路控制:

3.1、钢筋加工设备的电源均采用穿管埋地,必须将保护零线可靠牢固作为零线的重复接地,既保证设备的可靠接零保护,也保证了零线的重复接地;

3.2、低压配电线路形式选择放射式配线,防独立负荷和集中负荷,均由独立配电线路供电,保证配电故障时不影响供电的可靠性;

3.3、配电箱引入引出线要采用套管和横但,进出电线排列整齐,匹配合理,严禁使用绝缘差、老化、破皮电线、防止漏电,应采用绝缘子固定、并架空敷设,线路过道要有可靠的保护,线路直接埋地,敷设深度不得小于0.6m,引出地面从2m高度至地下0.2m处,必须架设防护套管;

4、电箱配电箱控制:

配电箱要统一,做到有色标、有编号:

电箱制作要内外有油漆、有防雨措施,门锁齐全,金属电箱外壳要有接地保护,箱内电气装置齐全可靠,线路、位置安装要合理,有地排、零排,电线进出应下进下出。

5、现场照明控制:

手持照明灯应使用36V以下安全电压,危险场所使用24V安全电压、特别危险场所采用12V;照明导线应固定在绝缘套子上,现场照明灯要用绝缘橡套电缆,生活照明采用护套绝缘导线,照明线路及灯具距地面不能小于规定距离,严禁使用电炉;防止电线绝缘差、老化、破皮、漏电,严禁用碘钨等取暖。

6、开关箱熔丝控制

开关箱要符合一机一闸一漏一箱,箱内无杂物、不积灰,配电箱与开关箱之间距离30m左右,用电设备与开关箱超过3m应加随机开关,配电箱的下沿距地面不小于1.2m,箱内严禁动力、照明混用,严禁用其它金属代替熔丝,熔丝安装要合理。

六、监理工作方法及措施

(一)外电保护

1、《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以下简称《规范》)规定在架空线路的下方不得施工,不得建造临时建筑设施,不得堆放构件、材料等;

2、当在架空线路一侧作业时,必须保持安全操作距离;《规范》规定了最小安全操作距离;

在建工程(含脚手架)的周边与外电架空线路的边线之间必须保持安全操作距离。

外电线路电压

1KV以下

1-10KV

35-110KV

最小安全操作距离

4m

6m

8m

 

外电架空线路的电压

35—110KV

220KV

330—500KV

最小安全操作距离

8m

10m

15m

施工现场的机动车道与外电架空线路交叉时,架空线路的最低点与地面的最小垂直距离应符合以下要求:

外电线路电压为1KV以下时,最小垂直距离为6m:

外电线路电压为1—35kv时,最小垂直距离为7m。

在外电架空线路附件吊装时,起重机的任何部位或被吊物的边缘在最大偏斜时与架空线路边线的最小安全距离应符合以下要求:

外电线路电压

最小水平与垂直距离

1KV以下

1.5m

10KV以下

垂直距离为3m水平距离为2m

35KV以下

垂直距离为4m水平距离为3.5m

110KV以下

垂直距离为5m水平距离为4m

220KV以下

6m

330KV以下

7m

500KV以下

8.5m

施工现场开挖沟槽边缘与外电埋地电缆沟槽边缘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0.5m。

防护设施与外电线路之间的安全距离应符合下列要求:

外电线路电压

安全距离

10KV以下

1.7m

35KV以下

2m

110KV以下

2.5m

220KV以下

4m

330KV以下

5m

500KV以下

6m

3、当由于条件所限不能满足最小安全操作距离时,应设置防护性遮拦、栅栏并悬挂警告牌等防护措施。

对于既不能达到最小安全距离,又无法搭设防护措施的施工现场,必须与有关部门协商,采取停电、迁移、外电线或改变工程位置等措施,否则不得施工。

(二)接地与接零保护系统

为了防止意外带电体上的触电事故,根据不同情况应采取保护措施。

保护接地和保护接零是防止电气设备意外带电造成触电事故基本技术措施。

1、工作接地

将变压器中性点直接接地,阻值应小于4Ω,有了这种接地可以稳定系统电压,防止高压侧电源直接窜入低压侧,造成低压系统的电气设备被摧毁不能正常工作的情况发生;

2、保护接地:

将电气设备外壳与大地连接叫保护接地,阻值应小于4Ω。

有了这种接地可以保护人体接触设备漏电时的安全,防止发生触电事故。

3、保护接零

将电气设备外壳与电网的零线连接叫保护接零。

保护接零时将设备的碰壳故障改变为单相短路故障,保护接零与保护切断相配合,由于单相短路电流较大,所以能迅速切断保险或自动开关跳闸,使设备与电源隔离,达到避免发生触电事故的目的。

4、重复接地:

所谓重复接地,就是在保护零线上再做的接地就叫重复接地,其阻值小于10Ω。

重复接地可以起到保护零线断线后的补充保护作用,也可降漏电设备的对地电压和缩短故障程序时间。

在一个施工现场中,重复接地不能少于三处(始端、中间、末端)。

5、工作零线与保护零线分设:

工作零线与保护零线必须分开。

在采用了TN-S系统后,如发生工作零线与保护零线错接,将导致设备带电的危险。

6、采用TN系统还是采用TT系统,依据现场的电源情况而定《规范》规定:

“当施工现场与外电线路共用一供电系统时,电气设备应根据当地要求作保护接零,做作保护接地,不得一部分作保护接零,另一部分作保护接地。

(三)配电箱、开关箱

施工现场的配电箱是电源与用电设备之间的中枢环节,而且开关箱是配电系统的末端,是用电设备的直接控制装置,它们的设置和运用是直接影响着施工现场的用电安全。

1、关于“三级配电两极保护”

1.1、《规范》要求,配电箱应作分级设置,即在总配电箱下,设分配电箱,分配电箱以下设开关箱,开关箱以下就是用电设备,形成三级配电。

这样配电层次分明,既便于管理又于查找故障。

同时要求,照明配电与动力配电最好分别设置,自成独立系统,不致因动力停电影响照明。

1.2、“两极保护”主要指采用漏电保护措施,除在末级开关箱内加装漏电保护器外,还要在上一级配电箱或总配电箱中再加装一级漏电保护器,总体上形成两级保护。

2、关于加装漏电保护器

《规范》规定:

“施工现场所有用电设备,除作保护接零外,必须在设备负荷线的首端处设置漏电保护装置。

3、分配电箱

分配电箱装设漏电保护器不但对线路和用电设备有监视作用,同时还可以对开关箱起补充保护作用。

4、开关箱

《规范》规定:

“开关箱内的漏电保护器其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应不大于30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应小于0.1s。

使用于潮湿和有腐蚀介质场所的漏电保护器应采用防溅型产品,其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应不大于15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应小于0.1s。

开关箱是分级配电的末级,使用频繁危险性大,应提供间接接触防护和直接接触防护,主要用来对有致命危险的人身触电防护。

5、“一机一闸一漏一箱”

这个规定主要是针对开关箱而言的。

《规范》规定:

“每台用电设备应有各自专用的开关箱”这就是一箱,不允许将两台用电设备的电气控制设备装在一个开关箱内,避免发生误操作等事故。

6、电箱的安装位置

6.1《规范》规定:

“总配电箱应设在靠近电源的地区。

分配电箱应装在用电设备或负荷相对集中的地区,分配电箱与开关箱的距离不得超过30m。

开关箱与其控制的固定式用电设备的水平距离不宜超过3m。

6.2《规范》规定:

“配电箱、开关箱应装在干燥,通风及常温场所”,不得装设在有严重损伤作用的瓦斯、烟气、潮气及其它有害介质中。

亦不得装设在易受外来固体物撞击、强烈震动、液体侵溅及热源烘烤的场所。

否则。

应予清楚或做防护处理。

配电箱、开关箱周围应有足够两人同时工作的空间和通道,其周围不得堆放任何有碍操作、维修的物品,不得有木杂草。

应装设端庄牢固,移动式配电箱,开关箱应装在牢固的支架上。

固定式配电箱、开关箱的中心点与地面的垂直距离应为1.4m-1.6m;移动式分配电箱、开关箱的中心点距地面大于0.8m,小于1.6m。

6.3《规范》规定:

不允许使用木质电箱和金属外壳木质底板。

“配电箱内的电器应首先安装在金属或非木质的绝缘电器安装板上,然后整体紧固在配电箱体内。

”“箱内的连接线应采用绝缘导线,接头不得有外露部分”。

“引出线应加护套分路成束并做防水湾,导线束不得与箱体直接接触。

移动式配电箱和开关箱的进出线必须采用橡皮绝缘电缆。

”配电箱、开关箱应采用冷轧钢板或阻燃绝缘材料制作,钢板的厚度应为1.2-2.0mm,其中开关箱箱体钢板厚度不得小于1.2mm,配电箱箱体钢板厚度不得小于1.5mm,箱体表面应做防腐处理。

7、现场照明

7.1《规范》规定:

“照明灯具的金属外壳必须做保护接零。

单相回路的照明开关箱内必须装设漏电保护器”。

由于施工现场的照明设备和动力设备一样有触电危险,所以也应照此规定设置漏电保护器。

7.2国家标准GB3805-83《安全电压》中规定,安全电压值的等级有42、36、24、12、6V五种。

同时还规定:

当电气设备采用了超过24V时,必须采用防直接接触带电体的保护措施。

照明装置在一般情况下其电源电压为220v,但在下列情况下应使用安全电压的电源:

7.2.1室外灯具距地面低于3m,室内灯具距地面2.4m,应采用36v。

7.2.2使用行灯其电源的电压不超过36v

7.2.3隧道人防工程电源电压应不大于36v。

7.2.4在潮湿和易接触带电体场所电源电压不得大于24v。

7.2.5在特别潮湿场所和金属容器内工作照明电源电压不得大于12v。

8、碘钨灯

碘钨灯是一种石英玻璃灯管充以碘蒸气的白织灯,由于它体积小,使用时间长,光效高的特点,所以经常被施工现场作为照明灯具采用。

碘钨灯有220v和36v两种,220v只适用作固定式灯具,安装高度不低于3m,倾斜不大于4度,外壳要做保护接零,由于工作温度可达1200度以上,所以应具易燃物30cm以上。

当作移动式照明灯具时,应采用36v碘钨灯,按行灯对待。

当移动不频繁时,可采用220v碘钨灯,但应按1类手持式电动工具要求,除外壳做保护接零外,应加设漏电保护器,移动人员应戴绝缘防护用品。

9、配电线路

9.1《规定》规定:

“架空线路必须采用绝缘铜线或绝缘铝线”。

这里强调了必须采用“绝缘”导线,由于施工现场的危险性,故严禁使用裸线。

导线和电缆是配电线路的主体,绝缘必须良好,是直接接触防护的必要措施,不允许有老化、破损现象,接头和包扎都必须符合规定。

9.2《规范》规定:

“电缆干线应采用埋地或架空敷设,严禁沿地面明敷,并应避免机械伤害和介质腐蚀。

”“穿越建筑物、构筑物道路、易受机械损伤的场所及电缆引出地面从2m高度至地下0.2m处,必须加设防护套管”,施工现场不但对电缆干线应该按规定敷设,同时也应注意对一些移动式电气设备所采用的橡皮绝缘电缆的正确使用,应采用钢索架线,不允许长期浸泡在水中和穿越道路不采取防护措施的现象。

9.3对架空线路《规范》规定:

“木电杆的梢径不小于130mm”、“架空线路的档距不得大于35m;线间距离不得小于0.3m”、“四线横担长1.5m、五线横担长1.8m”、“与地面最大弧垂:

施工现场4m,机动车道6m”。

除以上规定外,还对架空线路相序排列进行规定:

9.3.1施工现场的电缆线路规范

9.3.1.1电缆中必须包含全部工作芯线和作用保护零线或保护线的芯线。

需要三相四线制配电的电缆线路必须采用五芯电缆。

五芯电缆必须包括淡蓝、绿/黄两种颜色绝缘芯线。

淡蓝色芯线必须用作N线;绿/黄双色芯线必须用作PEN线,严禁混用。

9.3.1.2电缆线路应采用埋地或架空敷设,眼睛沿地面明设,并应避免机械损伤和介质腐蚀。

埋地电缆线路径应设方位标志。

9.3.1.3电缆类型应更具敷设方式、环境条件等选择。

埋地敷设应采用铠装电缆:

当选用无铠装电缆时,应能防水、防腐。

架空敷设应采用无铠装电缆。

9.3.1.4电缆直接埋地敷设的深度不应小于0.7m,并应载电缆紧邻上、下、左、右侧均匀敷设不小于50mm厚的细砂,然后覆盖砖或混凝土板等硬介质保护层。

9.3.1.5埋地电缆载穿越建筑物、构筑物、道路、易受机械损伤、介质腐蚀场所及引出地面从2.0m高到地下0.2处,必须加设防护套管,防护套管的内径不应小于电缆外径的1.5倍。

9.3.1.6埋地电缆与其附近外电电缆和管沟的平行间距不得小于2m,交叉间距不得小于1m。

9.3.1.7埋地电缆的接头应设在地面上的接线盒内,接线盒应能防水、防尘、放机械损伤,并应远离易燃、易爆、易腐蚀场所。

9.3.1.8架空电缆应沿电杆、支架或墙壁敷设,并采用绝缘子固定,绑扎线必须采用绝缘线,固定电间距应保证电缆能承受自重所带来的荷载,沿墙壁敷设时最大弧度垂直距地不得小于2.0m。

9.3.1.9在建工程内的电缆线路必须采用电缆埋地引入,严禁穿越脚手架引入。

电缆垂直敷设应充分利用在建工程的竖井、垂直孔洞等,并应靠近用电负荷中心,固定点每楼层不得小于一处。

电缆水平敷设应沿墙或门口刚性固定,最大弧垂距地不得小于2.0m。

9.3.1.10电缆线路必须有短路保护和过载保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