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乐清外国语学院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精校解析 Word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764126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64.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乐清外国语学院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精校解析 Word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浙江省乐清外国语学院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精校解析 Word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浙江省乐清外国语学院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精校解析 Word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浙江省乐清外国语学院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精校解析 Word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浙江省乐清外国语学院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精校解析 Word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省乐清外国语学院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精校解析 Word版.docx

《浙江省乐清外国语学院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精校解析 Word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乐清外国语学院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精校解析 Word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浙江省乐清外国语学院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精校解析 Word版.docx

浙江省乐清外国语学院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精校解析Word版

浙江省乐清外国语学院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物理试题

一、选择题

1.据新华社消息,6月12日23时30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了第二十三颗北斗导航卫星,它是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可以定点在赤道上空的某一点。

则关于该颗卫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以地面为参考系,北斗导航卫星静止

B.以太阳为参考系,北斗导航卫星静止

C.北斗导航卫星在高空一定是运动的

D.北斗导航卫星相对地面上静止的物体是运动的

【答案】A

【解析】地球静止轨道卫星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故A正确;以太阳为参考系,北斗导航卫星随地球一起绕太阳运动,故B错误;根据地球同步卫星的特点可知在高空相对地面是静止的,故C错误;地球静止轨道卫星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所以相对地面上静止的物体也是静止的,故D错误。

所以A正确,BCD错误。

2.关于重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所受的重力就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

B.凡在地球表面附近的物体,一定受到重力的作用

C.重力的方向一定指向地球的球心

D.用细绳将物体竖直向上提起,物体静止时绳子受到的竖直向下的拉力就是物体的重力

【答案】B

【解析】物体的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不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故A错误;凡在地球表面附近的物体,一定受到重力的作用,与物体的运动状态和所处的位置无关,故B正确;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故C错误;细绳将物体竖直向上提起,物体静止时绳子受到的竖直向下的拉力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是两种不同性质的力,故D错误。

所以B正确,ACD错误。

3.做单向直线运动的物体,关于其运动状态下列情况可能的是(  )

A.物体的速率在增大,而位移在减小

B.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不变,速率也不变

C.物体的加速度为零时速度达到最大

D.物体的加速度和速度方向相同,当加速度减小时,速度也随之减小

【答案】C

【解析】当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物体速率增加,则物体的位移增加,不会减小,故A错误;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加速度反应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加速度只能改变物体速度大小,即速率将变化,故B错误;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当物体做加速度增加的减速直线运动时,当物体速度为零时,加速度达到最大值,故C正确;物体的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时,物体做加速运动,当加速度减小时物体的速度仍在增加,故D错误。

所以C正确,ABD错误。

4.我国海军第一批护航编队从海南三亚起航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此次航行用时10天,途经南海、马六甲海峡,穿越印度洋,总航程4500海里.关于此次航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4500海里”指的是护航舰艇的航行路程

B.“4500海里”指的是护航舰艇的航行位移

C.当研究护航舰艇甲板上的舰载飞机起飞时,可以将舰艇看作质点

D.当研究护航舰艇的航行轨迹时,不可以将其看作质点

【答案】A

【解析】舰艇做曲线运动,其行驶的距离为轨迹的长度,故为路程,故4500海里指的是路程,故A正确,B错误;研究护航舰艇甲板上的舰载飞机起飞时,舰艇的大小不能忽略,否则无法研究起飞姿态了,所以不能看作质点,故C错误;当研究舰艇的运动轨迹时,舰艇的大小和形状可以忽略,故可以看作质点,故D错误。

所以A正确,BCD错误。

5.如图所示,小球以9m/s的速度匀减速冲上一个斜坡,它到达坡顶的速度为1.8m/s,历时2s,则小球在斜坡上运动的加速度大小、方向为(  )

A.3.6m/s2,沿斜面向上

B.3.6m/s2,沿斜面向下

C.4.9m/s2,沿斜面向上

D.4.9m/s2,沿斜面向下

【答案】B

【解析】a=

所以a的大小为3.6m/s2,因为是减速,所以a的方向为沿斜面向下。

所以答案选B。

6.2015年6月30日,厦门到武夷山高铁正式开通,3个小时可从厦门直接到武夷山。

假设列车在某段距离中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速度由5m/s增加到10m/s时位移为x.则当速度由10m/s增加到15m/s时,它的位移是(  )

A.xB.

x

C.2xD.3x

【答案】B

【解析】列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速度位移公式:

,带入数据可得:

102-52=2ax,152-102=2ax′,联立可得:

,故B正确,ACD错误。

7.如图是一辆汽车做直线运动的x-t图象,对线段OA,AB,BC,CD所表示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OA段运动速度最大

B.AB段物体做匀速运动

C.CD段的运动方向与初始运动方向相反

D.运动4h汽车的位移大小为30km

【答案】C

考点:

考查了位移时间图像

【名师点睛】关键掌握位移图象的基本性质:

横坐标代表时刻,而纵坐标代表物体所在的位置,纵坐标不变即物体保持静止状态;位移时间图像是用来描述物体位移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图像,不是物体的运动轨迹,斜率等于物体运动的速度,斜率的正负表示速度的方向,质点通过的位移等于x的变化量

8.为了测定某轿车在平直路上启动阶段的加速度(轿车启动时的运动可近似看成是匀加速直线运动),某人拍摄了一张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的照片,如图所示,如果拍摄时每隔2s曝光一次,轿车车身总长为4.5m,那么这辆轿车的加速度为(  )

A.1m/s2

B.2.25m/s2

C.3m/s2

D.4.25m/s2

【答案】B

..................

考点:

考查加速度的计算

点评:

本题通过实物图考查了学生对实际问题的处理能力,所以难度中等,很多学生在实物图和尺寸的比例方面犯了错

 

9.如图所示的x-t图象和v-t图象中给出的四条图线,甲、乙、丙、丁代表四辆车由同一地点向同一方向运动的情况,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车和乙车都做直线运动

B.0~t1时间内,甲车通过的路程大于乙车通过的路程

C.0~t2时间内,丙、丁两车在t2时刻相距最远

D.0~t2时间内,丙、丁两车的平均速度相等

【答案】AC

【解析】x-t图线表示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不是物体运动的轨迹,甲乙都做直线运动,故A正确;由x-t图线可知,在0~t1时间内,甲乙两车通过的路程相等,故B错误;在0~t2时间内,丁车的速度大于丙车的速度,两车距离逐渐增大,在t2时刻相距最远,故C正确;在0~t2时间内,丁车图线围成的面积大于丙车图线围成的面积,可知丁车的位移大于丙车的位移,则丁车的平均速度大于丙车的平均速度,故D错误。

所以AC正确,BD错误。

10.物体静置于水平桌面上,下列关于物体所受作用力的说法正确的有()

A.桌面受到的压力就是重力

B.桌面受到的压力是由于它本身发生了形变

C.桌面由于发生了形变而对物体产生了支持力

D.物体由于发生了形变而对桌面产生了压力

【答案】CD

【解析】桌面受到的压力是书发生形变后要恢复原状而产生的弹力,不是重力,故A错误;桌面受到的压力是由于物体发生了形变,故B错误;弹力是施力物体形变产生的,故桌面由于发生了形变而对物体产生了支持力,故C正确;弹力是施力物体形变产生的,物体由于发生了形变而对桌面产生了压力,故D正确。

所以CD正确,AB错误。

11.物体从离地面45m高处做自由落体运动,(g取10m/s2)则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A.物体运动3s后落地

B.物体落地时的速度大小为30m/s

C.物体在落地前最后1s内的位移为25m

D.物体在整个下落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20m/s

【答案】ABC

【解析】试题分析:

根据自由落体位移公式h=

gt2,有t=

=3s,A正确;根据速度与位移的关系公式v2=2gh,得v=

=30m/s,B正确;最后1s下落的位移为前3s的位移减去前2s的位移,前2s的位移为:

h2=

gt22=20m。

所以最后1s的位移为△h=h-h2=45-20=25m,C正确;根据平均速度的公式v=

=15m/s,D错误。

考点:

自由落体运动

【名师点睛】

12.甲、乙两个质点同时同地点向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它们的v-t图象如图所示,则(  )

A.2s后乙比甲运动得快

B.在2s末乙追上甲

C.4s内甲的平均速度大于乙的平均速度

D.乙追上甲时距出发点40m

【答案】AD

【解析】试题分析:

观察速度时间图像,2s后乙的速度大于甲的速度,选项A对。

前2秒,甲的速度一直大于乙的速度,2秒末甲乙速度相等,2s末二者距离最大,选项B错。

速度时间图像的面积代表位移,4s内甲乙的位移相同,时间相同,所以平均速度相同,选项C错。

4秒末甲乙位移相同等于

,此时乙刚好追上甲选项D对。

考点:

速度时间图像

二、填空题

13.为了测定气垫导轨上滑块的加速度,滑块上安装了宽度为3.0cm的挡光条,如图所示,滑块在牵引力作用下,先后匀加速通过两个光电门,配套的数字计时器记录了挡光条通过第一个光电门时的时间为Δt1=0.30s,通过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为Δt2=0.10s,挡光条从开始挡住第一个光电门到开始挡住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间隔为Δt3=4.0s.则滑块通过第一个光电门时的瞬时速度为__________,滑块通过第二个光电门的瞬时速度为________.滑块的加速度为__________m/s2,两个光电门之间的距离是______m.

【答案】

(1).0.1m/s 

(2).0.3m/s(3).0.05 (4).0.8

【解析】遮光板通过单个光电门的短暂时间里视滑块为匀速运动,则遮光板通过第一个光电门的速度为:

,遮光板通过第二个光电门的速度:

,根据加速度定义可得滑块的加速度为:

,滑块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两个光电门之间的距离为:

14.打点计时器是高中物理中重要的实验仪器,下图中的甲、乙两种打点计时器是高中物理实验中常用的,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1)图甲是________(填“电磁”或“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电源采用的是________(填“交流电4~6V”、“交流220V”、四节干电池).

(2)某同学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记录了被小车拖动的纸带的运动情况,在纸带上依次确定出A、B、C、D、E五个计数点.其相邻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每两个相邻的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计时点未标出.各点到A点距离分别为2.88cm,7.20cm,12.96cm,20.16cm.

①每两个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__________s.

②试根据纸带上数据,计算出打下D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是_________m/s(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用打点计时器测定小车的速度,当使用的电源频率高于50Hz时,如果仍按50Hz来计算,则测得的速度将比真实值__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答案】

(1).

(1)电磁

(2).交流电4~6V(3).

(2)0.1(4).0.648(5).(3)偏小

【解析】

(1)图甲是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交流4-6V的电压.

(2)①因为打点计时器每隔0.02s打一个点,则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0.1s,②根据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求出D点的瞬时速度即:

(3)根据

可得,使用的电源频率高于50Hz时,如果仍按50Hz来计算,则测量的周期偏大,得出的速度偏小。

三、计算题

15.当交叉路口的绿灯亮时,一辆客车以a=2m/s2的加速度由静止起动,在同一时刻,一辆货车以10m/s的恒定速度从客车旁边同向驶过(不计车长),则:

(1)客车追上货车时离路口多远?

(2)在客车追上货车前,两车的最大距离是多少?

 

【答案】

(1)100m

(2)25m

【解析】试题分析:

(1)客车追上货车的过程中,两车所用时间t1相等,位移也相等,

即v2t1=

at12

代入数据得t1=10s

x=

at12=

×2×102m=100m.

(2)两车距离最大时,两车应具有相等的速度,即v2=at2

得t2=5s.1分

Δx=v2t2-

at22=10×5m-

×2×52m=25m.

考点:

追击及相遇问题

 

16.从离地面80m的高空自由落下一个小球,g取10m/s2,求:

(1)经过多长时间小球落到地面;

(2)自开始下落计时,小球在第1s内的位移和最后1s内的位移;

【答案】

(1)4s

(2)5m,35m

【解析】试题分析:

(1)由

,代入数据解得t=4s

(2)

5m,h末

=35m

考点:

自由落体运动

 

17.汽车以10m/s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刹车后经2s速度变为6m/s,求:

(1)刹车后2s内前进的距离及刹车过程中的加速度;

(2)刹车后前进9m所用的时间;

(3)刹车后8s内前进的距离.

【答案】

(1)16m

(2)1s(3)25m

【解析】试题分析:

根据加速度定义式和位移时间公式即可求出加速度和前进的距离;根据位移时间公式可得前进9m所用的时间;求出从刹车到停止所用的时间,再由位移时间公式求出距离。

(1)取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汽车刹车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由速度时间公式v=v0+at得

负号表示加速度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

由位移时间公式:

带入数据可得:

x1=16m

(2)由位移公式:

带入数据解得t2=1s或9s,

(t2=9s不符合实际,舍去),即前进9m所用时间为1s

(3)设汽车开始刹车至停止所用时间为t′,

由速度公式:

v=v0+at

带入数据解得:

t′=5s,即刹车5s汽车就已停止运动

8s内的位移即为5s内的位移,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求解汽车刹车的位移的方法有许多,可以根据平均速度公式求解,也可以求出加速度,利用位移时间公式或速度位移公式求解,关键在灵活运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