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规模的测度及.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760222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16.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陕西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规模的测度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陕西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规模的测度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陕西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规模的测度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陕西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规模的测度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陕西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规模的测度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陕西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规模的测度及.docx

《陕西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规模的测度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西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规模的测度及.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陕西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规模的测度及.docx

陕西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规模的测度及

陕西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规模的测度及

影响其转移因素实证分析

魏婕

【摘要】本文在对实地调查思考的基础上,通过运用合理的测度方法对陕西省近些年农村剩余劳动力规模进行度量,并进一步考察影响陕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因素问题,为提高剩余劳动转移速度、加快城市化进程提供政策启示。

【关键字】农村剩余劳动力制度因素主成本分析

一、调查的思考——问题的提出

笔者所在班级在过去的两年里分别对陕西省商洛市柞水县凤镇和宝鸡市岐山县北郭村就“三农”的热点问题进行了实地的走访调查。

两地的共同特征都以经营农家乐为经济发展和人民收入提高的支柱,以及在此基础上带动着当地及周边旅游经济的迅速发展。

随着当地经济发展,两地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这一特征较为显著,所以这也引起笔者极大兴趣和关注。

在走访调查过程中,所调查的家庭中基本上都存在从事非农产业的家庭成员,一般来说五口之家就有2人从事非农产业。

另外总结这些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共同特征不外乎以下几点:

1.转移者全部为家中青壮年劳动力,且多为男性成员;

2.转移的指向有二:

一是在当地农村二、三产业就业,如从事农家乐经营;二是进城务工,如在城市餐饮行业、建筑行业做工等;

3.超过90%转移者转移动因都“想赚取更多的钱”,表达了农村劳动力希望通过转移来提高收入的迫切期望;

4.两地农村人均收入绝大部分来自非农产业,占总收入比重超过了60%,可见非农收入成为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

5.转移者的文化素质普遍不高,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占到所有转移者的85%;

6.向城镇转移的劳动力在转移过程中受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包括制度因素、自身文化水平等等。

通过以上的调查,促使笔者思考一个问题:

陕西省作为一个落后的西部农业大省,现在的农业到底需要多少劳动力?

除去农业需要,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规模又有多大?

而这些剩余劳动力,又有多少实现了顺利转移?

那些没有实现顺利转移的,制约其流动的主要因素又有哪些?

基于以上的问题,本文通过理论结合现实,较为浅显的分析下陕西省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规模及影响其转移的主要因素,以期为推动剩余劳动力转移提供合理的建议。

二、陕西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规模的度量

陕西省作为一个农业大省,2005年末乡村人口为2334万,占陕西省总人口的62.77%,这么多的农村人口又存在多大规模剩余劳动成为我们关心的问题。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界定

从经济学理论上,最早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行界定的阿瑟·刘易斯认为“在农业劳动的边际生产率很小,为零或为负的情况下,农村出现劳动力剩余”;后来拉尼斯—费景汉将劳动边际产品低于“制度工资”的劳动力称之为农业剩余劳动力。

而中国学者在此抽象的基础上,更多了加进了现实的因素,对农村剩余劳动力提出自己新的定义:

郭熙保(1995)的“地劳比例标准”认为,“当一个国家(或地区)农业劳动者人均耕地面积长期呈下降的趋势时,我们认为该国(或该地区)存在农业剩余劳动力”;何景熙(1999)在对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农业剩余劳动力进行界定的基础上,将有效工时不足所引起的不充分就业作为劳动力剩余界定的标准。

本文考虑以下部分度量的需要和实际的概念,定义农业剩余劳动力是超过农业需求的那部分劳动力,即从农业中分离出去,且不影响农业产出的那部分劳动力。

这是一个动态和相对的概念,它随着耕地面积、机械化程度、技术进步等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而农村剩余劳动力是由农业劳动力剩余引起来的,可以认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是指农村中经过农业和其他产业充分就业后富余出来的那部分劳动力。

也就是说农业剩余劳动力一部分被农村二、三产业所吸收,其余就形成了农村剩余劳动力。

近些年,随着我国人口的不断增长和科学不断进步,农业生产水平不断提高,这势必造成农业剩余的出现。

但不容忽视的是,居住在农村的人不一定都从事农业生产,也有从事加工业、商业、交通运输等非农产业生产的。

所以,农业剩余劳动力并不等于农村剩余劳动力。

一般认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农业剩余劳动力—农村非农业生产占用劳动力。

本文亦是遵循这样的观点。

(二)陕西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规模的测算

一般测算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方法有生产函数法、国际标准模型法、耕地劳动力比例法、农业技术需要法等等,以上种种多忽视了农民自身的理性行为,所以异于以上的方法,从城乡收入差距,以农民理性人的视角重新估算陕西省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

在本文中,笔者采用侯风云在《中国农村劳动力剩余规模估计及外流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中的观点,充分考虑把农民作为市场主体,以城乡收入差距作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拉力,来测算陕西省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数量。

基本思路和方法:

(1)农民的行为是理性的,城乡收入差别影响劳动力的剩余规模和程度。

(2)农村的第二三产业可以吸收一部分农业剩余劳动力,减少农村潜在的剩余规模。

(3)进程打工的农民由于文化素质较低,很难对城市较高素质劳动力形成竞争,只能与城镇较低文化水平的劳动力进行竞争,因此,他们的收入将与城镇居民较低收入相当。

在选定城镇较低收入水平作为参照时,在此选用城镇集体单位的制造业和批发零售业及餐饮业职工的平均收入。

这是基于两点考虑:

第一,这些行业是较低文化素质的农村劳动力能够容易进入的行业;第二,统计数据易得。

从农民自身利益出发,农业劳动力要素实现最优配置的均衡条件为:

其中,

定义为农业劳动力的边际收益、平均价格;

定义为城镇集体单位制造业和批发零售业及餐饮业劳动力的边际收益、平均价格。

A、对农业劳动力剩余比例及数量

的估计

式中,

—t年农业剩余劳动力比例;

—t年农村劳动力资源数量;

—农村劳动力人均农业收入;

—城镇集体单位制造业和批发零售业及餐饮业劳动力平均工资。

1995—2005年陕西省农业剩余劳动力测算如表1。

B、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规模估计

由于农村二三产业吸取了一部分农业剩余劳动力,因此,农村劳动力剩余规模一定小于农业劳动力剩余规模,即

,其中,

为t年农村剩余劳动力,

为农村第二三产业吸纳的农村劳动力数量。

具体估算入下表。

表1陕西省1995—2005年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测算表

乡村劳动力

(万人)

农民人均

农业收入(元)

城镇集体单位制造业平均工资(元)

城镇集体批发零售业平均工资(元)

农业剩余

劳动力规模

(万人)

乡村第二产业

从业人数

(万人)

乡村第三产

业从业人数(万人)

农村剩余

劳动力规模

(万人)

1995

1049.27

559.47

2609

2645

825.8078

126.97

148.67

698.0508

1996

1046.12

683.56

2963

2734

795.0806

127.7

156.8

666.6206

1997

1045.73

557.69

2925

2841

843.4431

129.1

167.2

713.5365

1998

1047.41

659.35

3595

3328

847.8983

129.8

178.6

717.2888

1999

1043.91

602.9

4036

3720

881.6167

135.6

181.5

745.1722

2000

1002.15

662.79

4789

4416

857.8339

136.24

204.83

720.7379

2001

985.93

685.14

4786

4395

838.7783

139.02

208.1

698.9075

2002

994.93

681.41

5290

4839

861.0658

145.59

222.03

714.6103

2003

988.96

730.07

6479

5471

868.1215

153.63

253.6

713.6137

2004

957.05

843.43

7181

6215

836.5357

173.98

294.49

661.6816

2005

949.22

920.22

7674

6353

824.6757

197.56

290.26

626.2469

数据来源:

《历年陕西省统计年鉴》、《历年国家统计年鉴》

三、影响陕西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因素的实证分析

具体估算出陕西省近十年来剩余劳动力的规模后,我们就需进一步分析这么多劳动力转移面临着怎样一个环境因素,从而为陕西省农村劳动力顺利转移提供具有一定理论依据的政策建议。

(一)影响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因素分析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刘易斯(1954)创立的经典模型提出城乡居民收入的绝对差距是造成人口在城乡之间流动的原因。

托达罗(1970)修正了刘易斯模型,认为造成人口城乡转移的原因不是现实的城乡实际收入差距,而是“预期收入”差距。

由于刘易斯、托达罗模型的假设前提与发展中国家实际情况相去甚远,所以我国不少学者在两者的基础上都作出了自己的扩展,以期对影响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因素作出解释。

陈吉元、胡必亮(1994)构建了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推拉”模式,认为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机制可通过来自农业部门的推力所创造的供给,及由来自非农业部门的拉力所引起的需求量之间的较量而得到说明和解释;景普秋、陈甬军等(2004)把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动力概括为:

来自农村的排斥力、来自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推动力以及来自转移过程的摩擦力。

显然,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一个多因素综合影响的过程。

一般而言,农业剩余劳动力越多,劳动力转移动力和转移能力越强;二、三产业产值比重越大以及转移制度因素越少,就越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因此影响农村劳动力和人口转移的因素应当包括:

剩余劳动力的数量。

这是剩余劳动供给的源泉;

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

第一产业劳动力生产率俄高低与变化快慢,反映农村劳动力由第一产业“释放”的数量大小和速度;

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

两者之间的差距,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原动力。

农村人力资本存量。

反映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文化和知识能力。

二、三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第三产业就业比重。

几个指标反映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空间的大小,以及非农部门对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

制度因素。

我国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制度对农村劳动力转移一直存在不容忽视的影响。

而本文选取非国有部门的就业率和城市化率作为反映制度的指标。

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部门转移,主要流向的是非国有部门,同时城市化率也大致反映了农村劳动力转变为城市人口的数量大小和速度快慢。

本文选去所有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指标如图1。

 

图1

根据图1,可以建立如下的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模型:

(二)指标体系的建立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数量采用陆学艺的计算方法,即城镇从业人数减去城镇职工人数得到进入城市就业的“农民工”人数,乡村从业人员数减去农业就业人数得到农村中非农劳动力数量,而之和就是农村劳动力转移总量;第一产业劳动力生产率用第一产业产值与第一产业从业人数的比值表示;农村人力资本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

H为人力资本;

为各种文化程度劳动力所占比重;

为教育折算系。

本文借鉴了李勋来的方法,将教育折算系数设定为:

文盲半文盲为1、小学为1.1、初中为1.2、高中和中专为1.4、大专及大专以上为1.6。

在反映制度因素指标上,一是非国有部门的就业率,即非国有部门就业人数占城镇总就业人数的比例;二是城市化率,这里采用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来反映。

根据以上处理方式,采集全部要素1995至2005年的时间序列数据,综合得出各指标如下表:

 

表21995——2005年陕西省农村劳动力转移总量及影响因素测算结果

农村转移

劳动力总数

(万)

农业剩余

劳动力规模

(万人)

第一产业

劳动生产率

(亿/万人)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农民人均

纯收入

(元)

农村人力

资本存量

二、三产业占GDP的比重

第三产业就业比重

非国有化

就业率

城市化率

1995

330.14

825.8078

0.205748

3310

963

1.22474

79.05%

21.2%

25.92%

49.47%

1996

353.8

795.0806

0.237968

3810

1165

1.23346

79.39%

22.5%

28.10%

54.64%

1997

370.1

843.4431

0.242564

4001

1285

1.23886

81.27%

23.2%

28.69%

63.84%

1998

419.7

847.8983

0.253005

4220

1406

1.24039

81.70%

24.8%

39.50%

70.83%

1999

437.1

881.6167

0.241987

4654

1456

1.2431

84.02%

25.9%

40.44%

71.67%

2000

482.67

857.8339

0.255663

5124

1470

1.24244

85.69%

27.8%

43.57%

32.27%

2001

474.62

838.7783

0.265221

5484

1520

1.24

86.89%

27.6%

42.86%

33.62%

2002

546.12

861.0658

0.281366

6331

1596

1.23998

87.48%

30.0%

50.44%

34.62%

2003

603.33

868.1215

0.303571

6806

1676

1.2599

88.30%

31.3%

52.24%

35.53%

2004

608.67

836.5357

0.385782

7492

1867

1.2623

88.28%

31.5%

47.08%

36.36%

2005

610.62

824.6757

0.45535

8272

2052

1.2689

88.14%

30.7%

45.72%

37.23%

数据来源:

历年陕西省统计年鉴、历年国家统计年鉴、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统计年鉴2005

(三)计量分析

由于变量的个数较多,难免不出现多重共线性,所以在此采用主成本分析法,对变量体系进行降维处理。

利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

表3解释总方差

主成本

初始特征值

提取方差载荷总和

特征值

%方差贡献率

累计方差

贡献率%

特征值

%方差贡献率

累计方差

贡献率%

1

6.814

75.712

75.712

6.814

75.712

75.712

2

1.235

13.722

89.435

1.235

13.722

89.435

3

.756

8.405

97.839

4

.107

1.186

99.025

5

.045

.498

99.524

6

.021

.235

99.759

7

.015

.166

99.925

8

.005

.055

99.979

9

.002

.021

100.000

由此可见,2个最大的特征值所占比例达到了89.435%,这说明用2个主成本可以代表原来9个因素的89.435%的信息,即

为解释变量,以LnY为被解释变量,利用Eviews回归分析,得以下回归方程:

(4.6466)(22.0055)(2.2891)

0.9878F=323.1070D-W=1.1963

回归方程拟和较好,并且各个解释变量均在显著水平0.05下通过检验,将

变换为原来的解释变量,得回归方程为:

各个要素的弹性系数对陕西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贡献率如表4。

表4陕西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影响因素的弹性系数与贡献率

年均增长率(%)

弹性系数

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贡献

对农村劳动力转移贡献率(%)

农村剩余劳动力规模

0.01

0.244

0.00244

0.04%

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

7.49

0.0901

0.674849

11.39%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8.68

0.1704

1.479072

24.96%

农民人均纯收入

7.12

0.179

1.27448

21.51%

农村人力资本存量

0.32

0.1352

0.043264

0.73%

二、三产业占GDP的比重

1

0.2154

0.2154

3.64%

第三产业就业比重

3.42

0.2103

0.719226

12.14%

非国有化就业率

5.29

0.2399

1.269071

21.42%

城市化率

-2.55

-0.0971

0.247605

4.18%

可以看出,各个因素对陕西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影响都是均衡的,且弹性系数也都并不高,其中供给因素农村剩余劳动力规模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影响最大,也就明显的说明了农业剩余劳动力越多,能够从农村转移进程的劳动力也就越多;

另外,体现转移空间的因素,如二三产业占GDP比重、第三产业就业比重系数也达到了2以上,也说明这些因素比例越大,对劳动力吸纳能力越强,那么劳动力转移规模就越大。

还有制度因素中的非国有化就业率弹性系数达到了0.2399,即非国有化就业率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劳动力转移数量将提高0.2399个百分点。

这一指标的提高,说明非国有经济迅速发展,另一方面也体现出对农村进程务工人员的吸纳能力增强。

但是,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的弹性系数比较小,只有0.0901,这说明农业劳动生产率对农村劳动力所起的作用不大。

综合其他因素的影响,较为恰当的解释是,目前农村中剩余劳动力供给是充足的,即农业生产中存在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这也就能对第一产业值比重与就业比重明显不协调的原因进行解释。

而城乡的收入两者的系数分别也不是很大,仅有0.17左右。

也就印证了我们基本的托达罗理论,城乡收入差距是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动因,但是还应考虑到城市的就业概率,所以这一指标影响因素降低。

值得注意的是,城市化率这一制度指标,从现实出发,应该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正向的影响。

但从历年陕西城市化率数据看,存在着数据变化波动大的现象。

主要原因是1999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国家统计局对市、县定义的重新定义,使得2000年采用新方法测度的数据和以前差距较大,考虑到这样的因素导致城市化率近十年波动幅度很大,且出现年均增长率为负的异常,所以回归出来影响系数为负的结果不足为信,我们依然认为城市化率应该对劳动力转移影响是正向的。

五、结论与建议

陕西省作为西部落后的省份,城市化进程缓慢,城市化水平低,明显滞后于其他省份。

与此同时,与全国平均水平比较,相对于产值比重,第一产业的就业比重显著偏高,而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严重偏低,出现了产值与就业比重不协调的状况。

通过构建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模型,对影响陕西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要素进行了量化分析,结果显示,影响陕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最主要的因素是转移空间,即二、三产业就业容量。

其中,第三产业发展程度低,尤其是其内部构成不合理,才使得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被迫滞留在第一产业。

这为加快陕西乃至我国落后地区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进程提供了政策启示。

1.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优化第三产业的内部结构,促进产业结构的转换升级。

根据配第—克拉克定律,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第一产业产值比重不断下降,二、三产业比重不断上升;并且第一产业人数也呈现下降趋势,而第二三产业就业人数比重逐步上升,其中第二产业先升后降,第三产业却是持续表现为吸纳劳动力强劲的能力。

第三产业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基本标志,同时它还具有行业多、门类广、服务要求强、劳动密集等特点,对吸纳更多的劳动力就业有着任何别的产业无法替代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从日、美、英、法、德等经济发达国家的就业情况来看,在所有就业岗位中,有2/3以上是由第三产业所提供的。

在我国从劳动力需求的实际情况看,特别是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和社会服务业已经成为下岗职工和农民工就业的主要渠道。

陕西第三产业的产值比重偏低,而就业比重更低。

因此,目前既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在加大对第三产业投资的同时,更要注重优化第三产业的内部结构,以实现产值与就业的同步增长。

2.加快所有制结构调整,提高非公有制经济的比重。

非公有制经济多半是中小企业,其劳动密集程度高,就业渠道多样,就业方式灵活,对低文化技术水平劳动力的就业限制比较少,进入的“门槛”较低,可以大量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

同时,非公有制经济大多起点较低,投资需要较少,易于创办,能够创造大量的投资和消费需求,又能为中小企业、特别是中小服务业的发展创造广阔空间。

从陕西情况看,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慢、比重低,在促进就业方面具有相当大的空间。

因此,应当及时制定非公有制经济长期发展规划,以相应的优惠政策扶持、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为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平等竞争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另外还应加快出售部分国有小型企业的步伐,盘活资产,增强吸纳就业能力。

3.加快以户籍制度为中心的制度变革。

在制度因素对剩余劳动力转移影响分析中很难量化户籍制度等一些制度因素,但是不代表这些因素不存在或是影响不大。

我国户籍制度一直是造成城乡劳动力市场分割的首要因素,随着我国改革的深化,制度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约束有所放松,但是由于客观存在的制度惯性和部门利益冲突,使得制度改革还是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而从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角度看,消除制度因素对劳动力转移的阻滞作用,加快推进制度变革,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显得多么迫切和现实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刘怀廉.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新论[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

(1)

[2]伍山林.农民、农村与农业发展——制度分析与实证考察[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4)

[3]乐君杰.中国农村劳动力市场的经济学分析[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6)

[4]谭崇台.发展经济学概论[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3)

[5]黄润龙.数据统计及分析技术——spss技术实用教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7)

[6]何景熙.充分就业及其社会影响[J].中国社会科学.1999

(2)

[7]侯风云.中国农村劳动力剩余规模估计及外流规模影响因素实证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4(3)

[8]陈元吉、胡必亮.中国三元经济结构与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J].经济研究.1994(4)

[9]景普秋、陈甬军.中国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劳动力转移机制研究[J].东南学术.2004(4)

[10]李勋来、李国平.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型及实证分析[J].财政研究.2005(6)

[11]谢培秀.关于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的估计[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4

(1)

[12]唐娜.贵州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规模测算实证研究[J].农机化研究.2005(9)

[13]李伟.关于西部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的实证研究[J].财经研究.2000(6)

[14]彭荣胜.基于农村劳动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思想汇报心得体会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