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教师资格证考试复习资料多选.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758983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2.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教师资格证考试复习资料多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河南省教师资格证考试复习资料多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河南省教师资格证考试复习资料多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河南省教师资格证考试复习资料多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河南省教师资格证考试复习资料多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南省教师资格证考试复习资料多选.docx

《河南省教师资格证考试复习资料多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教师资格证考试复习资料多选.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河南省教师资格证考试复习资料多选.docx

河南省教师资格证考试复习资料多选

1.职业道德的特征

1稳定性

2具体性

3适用性

2.教师注重礼仪的主要内容

1教师的个人礼仪

2学校礼仪

3交往礼仪

4公共礼仪

3.教师礼仪的特点

1率先性

2示范性

3整体性

4影响的深远性

4.教师对学生的教育要“严”,这种“严”表示出来的特征是

1严而有理

2严而有度

3严而有恒

4严而有方

5严而有情

5.教师义务、教师良心、教师公正、教师荣誉等是教师道德规范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6.教师良心的特点

1公正性

2综合性

3稳定性

4内隐性(内隐的教师良心,别人看不见摸不着)

5广泛性

7.教育法规与教育行政的区别制定主体不同

1执行方式不同

2规范效力不同

3适用的范围不同

8.学校法律地位的特点

1办学自主性

2财产独立性

3机构公益性

9.教代会的职权:

审议建议权、通过权、决定权和评议监督权

10.教师的权利:

①教育教学权

②科学研究权

③管理学生权

④获得报酬权

⑤民主管理权

⑥进修培训权

11.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所有的权利

1免试入学权

2就近入学权

3不交学费权

12.新的课程改革要求现代教学技术要体现的特征

①以学生学习为中心

②关注真实生活

③以“研究”超越“经验”

④创造性和智慧性

13.教学设计的依据

①依据现代教学理论

②依据系统科学的原理与方法

③依据教学的实际需要

④依据学生的特点

⑤依据教师的科学经验

14.教学设计4要素

1教学目标设计

2教学起点设计

3教学内容设计

4教学时间设计

15.教学目标功能

1导向功能

2激励功能:

跳一跳才能摘到桃子

3标准功能

16.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

17讲授法的具体方式:

讲解、讲述、讲读、讲演(是讲授法的最高水平、最高表现形式)

18.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方法:

演示法、参观法

19.参观方法的具体形式:

准备性参观、并行性参观、总结性参观

20.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方法:

实验法、练习法、实际作业法

21.欣赏类型:

艺术美和自然美的欣赏、道德行为的欣赏、理智的欣赏

22.运用欣赏法的基本要求

1引起学生欣赏的动机和兴趣

2激发学生强烈的情感反应

3要注意学生在欣赏活动中的个别差异

4指导学生的实践活动

23.新课改下课堂教学方法:

主体参与型、合作学习型、研究学习型

24.研究学习型教学形式的一般程序

1开展科普讲座,参观访问

2指导选题

3组织课题组,制定研究计划

4实施研究

5处理结果,撰写研究报告

6组织研究成果的交流研讨

25.班级授课制的基本特点可以归纳为班、课、时三个特点

26.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备课、上课、课外作业的布置指导和批改、课外辅导、学业成绩的检查和评定

27.综合课结构

1组织教学

2检查复习

3学习新教材

4巩固新知识

5布置课外作业

28.教案形式

1条目式教案

2表格式教案

3详细教案

4简要教案

29.教学媒体的特性

1固定性

2扩散性

3重复性

4组合性

5工具性

6能动性

30.现代教学媒体运用应遵循原则

1教育性原则

2科学性原则

3技术性原则

4艺术性原则

5经济性原则

31.教学评价的功能

1教学评价的导向与激励作用

2鉴定功能

3改进提高功能(主要作用)

4管理功能

5研究功能

32.教学评价的分类

1诊断性评价(活动开始前)

2形成性评价(过程中)

3总结性评价(完成)

33.现代教育评价关注:

教师、学生发展、注重过程

34.现代教学评价的主要内容

1学生的学习方式

2学生的学习水平、学习效果

3教师的角色把握

4学习环境的营造

5教育技术的应用

35.教学研究的一般步骤

1选定研究问题

2查阅文献形成理论构思(即形成研究假设)

3制定研究计划(方案)

4实施研究过程

5分析研究得出结论

6形成研究报告

7研究成果的评价

36.利用观察法的基本原则是

1具有一定的知识准备

2目的明确

3严密的组织计划

4保持观察情境的自然性

5克服观察中的主观倾向

6正确记录,科学解释

37.行动研究法的一般步骤

①发现问题

②收集资料

4制定行动方案

5评价行动方案的设计与实施

6修正行动方案再实施如果评价结果有效,则继续实施行动研究

38.教学技能的特点

①示范性

②复杂性

③发展性

④操作性

⑤整体性

39.教学技能5类

①教学设计技能

②使用教学媒体技能

③课堂教学技能

4组织和知道课外活动技能

5教学研究技能

又设置了9项基本技能

1导入技能

2板书板画技能

3演示技能

4讲解技能

5提问技能

6反馈和强化技能

7结束技能

8组织教学技能

9变化技能

40.教学技能训练的基本原则

①目的性原则

②分解原则

③示范原则

4反馈原则

5训练与自我完善相结合原则

41.备课的类型

①个人备课和集体备课

②学期备课、单元备课和课时备课

③课前备课和课后备课

42.备课的内容

①备课程标准

②备教材

③备学生

4备教法

5备学法

43.完整教学目标的表述

①教学对象

②表达学习结果的行为

③表现行为的条件

4学习程度

44.教案内容

①概况

②教学过程

③板书设计

④教学后记或教学反思部分组成

45.教案的类型

①纸质教案(文字表达式教案、表格式教案、卡片式教案、条目式教案)

②电子教案

46.课堂导入的类型

1直接导入

(判断)直接导入是最简单和最常用的一种导入方法

2复习导入

3直观导入

4问题导入

5实例导入

6审题导入

7故事导入

8游戏导入

9情境导入、衔接导入、练习导入、经验导入、悬念导入

47.课堂导入的基本要要求

1要有针对性

2要有启发性

3要有趣味性

4有要恰当把握导入的“度”

5有艺术性

48.课堂讲授的类型

①讲述

②讲解

③讲读

4讲演

49.课堂提问的类型

①回忆提问

②理解提问

③应用提问

④分析提问

5综合提问

6评价提问

50.课堂对话的特点:

民主性、生成性、多边性、开放性、倾听性

51.课堂对话的类型:

人与客体的对话、人与人的对话、人与自身的对话(课堂上最高级的对话)

52.课堂板书的特点

1直观形象性

2高度概括性

3艺术性

53.课堂板书的类型

1文字板书(1纲要式板书,最常见的一种板书形式,2词语式板书,表格式板书,线索式板书,演算式板书)

2图画板书

3综合式板书

54.教学反馈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表现在激励、调控、媒介和预测4个方面

55.教学强化分为语言强化、标志强化、动作强化、活动强化

56.结课的方法

①归纳结课

②比较结果

③活动结课

4悬念结课

5拓展延伸结课

57.作业的类型

①按完成作业的时间和目的:

课前预习、课堂作业、课后复习作业

②按完成作业的方式:

口头作业、书面作业、观察作业、实践作业

③俺作业的难易程度:

基础性作业、发展性作业

58.课堂观察的范围

①课堂学习气氛

②学生的学习行动

③学生的神态表情

59.课堂观察的影响因素

①学习成绩

②光环效应

③期望效应

4刻板效应

60.考试方式

1笔试(运用最多的)

2口试

3具体实践性考试

4综合式考试

61.教学口语的基本特征

1教育性

2科学性

3针对性

4规范性

5口头性

6启发性

7可接受性

62.教学口语的功能

①传递信息

②调控课堂教学

③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④和谐师生关系

5提供语音示范

6美育教育

63.教态语言的特征

1辅助性

2连续性

3表情性

4动作性

5情境性

64.教态语言的功能

①教育功能

②传递信息功能

③激励功能

④调控功能

5强化功能

65.教态语言的类型:

身姿变化、面部表情、外表修饰

66.探究学习的特点

1自主性

2开放性

3过程性

4实践性

67.说课的基本内容

①说教学目标

②说教学内容

③说学生情况

5说教学方法

6说教学程序设计

7说练习的内容与方法

68.教学反思的特点

①超越性

②实践性

③主体性

④过程性

5发展性

69.教学反思的内容

①观念与情感(教育教学观念、专业情感)

②教学行为过程(教学目标、教学计划、教学结构、教学内容、学习过程、课堂组织管理、教学策略、媒体的配置与使用、教学评价)

70.教学反思的方法

①教学日志

②教学案例

③行动研究

④教师成长档案袋

71.教师成长档案袋的涵义

①是一种教师成长的历史记录

②是一种实质性的档案

③是一种学习工具

72.学生管理的特点

①学生管理的复杂性

②全面性

③教育性(区别于其他管理的显著特点)

73.学生管理的内容

①学生学籍的管理

②学生的常规管理

③学生的德育管理

④学生学习的管理

74.学生管理的方法

①班级管理法

②自我管理法

③思想教育法

④行政管理法

⑤制度管理法

75.教育团队的核心要素:

目标、人员、定位、职权、计划

76.团队的构建

①共同愿景

②共同的目标

③合理配置人员

④培养良好的团队文化

77.班级管理的特点

①目的的教育性

②内容的广泛性

③对象的不成熟性

78.班级文化的特点

①教育性

②凝聚性

③制约性

④自主性

79.班级文化的主要内容

1班级物质文化

2行为文化

3制度文化

4精神文化

80.少先队的性质、特征

1革命性

2教育性

3儿童性

4群众性

5自主性

81.少先队基层组织的5有建设:

有组织、有辅导员、有活动、有阵地、有制度

82.少先队文化的特征

1政治性和导向性

2组织性和教育性

3自主性和创新性

4实践性的社会性

83.共青团的基本职能

1党的后备军

2国家政权的支柱

3联系群众的纽带

84.学生会的工作原则

1民主集中制原则

2弹性结构原则

3责权统一原则

4民主监督原则

85.同辈群体的分类

①娱乐型群体

②学习型群体

③违规型群体

86.同辈群体的特征

1交往的自愿性

2关系的平等性

3群体的凝聚性

4价值的趋同性

87.网络环境下同辈群体的特征

1群体交往的开放性

2超时空性

3匿名性

88.怎样尊重教育规律和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一个小学生提供合适的教育

因时施教、因人施教、因材施教

89.学习与教学的因素

①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素,学生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对象)

②教师(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主体)

③教学内容

4教学媒体

5教学环境

90.人/个体/青少年/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

①连续性与阶段性

②定向性与顺序性

③不平衡性

4差异性

91.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

①智慧技能

②认知策略

③言语信息

④动作技能

5态度

92.直观教学的三种形式:

实物直观、模象直观、言语直观

93.操作技能特点:

客观性、外显性、展开性

94.心智技能特点:

观念性、内潜性、简缩性

95.心智技能的培养要求:

原型定向、原型操作、原型内化

96.学习策略训练的原则:

主体性、内化性、特定性、生成性、有效的监控原则

97.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

①问题的特征

②已有的知识经验

③定势与功能固着

④个体的智力水平、性格特征、情绪状态、认知风格和世界观等个性心理特征

98.创造性的基本特征:

流畅性、变通性、独创性

99.品德的心理结构:

知情意行

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道德意志

100.在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途径

1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有关课程

2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

3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4结合班级、团队活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5个别心理辅导或咨询

6小组辅导

101.课堂纪律的类型

①教师促成的纪律

②集体促成的纪律

③任务促成的纪律

④自我促成的纪律

102.教师成长的历程福勒和布朗划分的:

关注生存阶段、关注情境阶段(关注学生成绩、一堂好课)、关注学生阶段

103.学校教育制度3个阶段:

(中国古代学校系统属于)前制度化教育、(工业革命到现在很全面的学校教育)制度化教育、非制度化教育思潮

104.基础教育:

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

105.我国封建社会经历的人才选拔制:

汉:

察举制魏:

九品中正制隋:

科举制

106.现当代世界教育发展特点

①教育的终身化

②教育的全民化

③教育的民主化

④教育的多元化

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6国际化、全球化

107.小学教育在义务教育中的地位

①普及性

②基础性

③强制性

108.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

遗传、社会生活条件、教育、实践活动

109.教师职业角色的特点

①传道者

②授业、解惑者角色

③示范者角色

④管理者角色

5父母与朋友角色

6研究者角色

7帮助者、引导者、学习者

110.师生关系①教学上的授受关系②人格上的平等关系③社会道德上的相互促进关系

111.我国当代师生关系主要特点①尊师爱生②民主平等③教学相长④心理相容

112.教师劳动的特点①复杂性②创造性③长期性④示范性⑤空间广延性(十年树树百年树人、5个备课环节)⑥劳动成果滞后性

113.课程具体表现:

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

114.1986年义务教育特点:

免费、强制、普及、基础20XX年修订

115.课程编制的原则:

完整性、基础性、多样性

116.教学大纲的构成:

说明部分、本文部分、其他

117.新课改覆盖教育体系:

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

118.新课改三位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技能②过程和方法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19.新课改的课程结构特点:

①综合性②选择性③均衡性

120.新课改明确规定从小学到高中开4们综合实践活动作修课:

信息技术、研究型学习、社会服务和社会实践、劳动和劳动技术教育

121.倡导学生学习特点:

自主、探究、合作

122.教学过程6个阶段

①引起学习动机

②感悟教材

③领会知识是教学中心环节

④巩固知识

5运用知识

6检查知识

113.三种直观教学:

实物直观、模象直观、语言直观

114.启发式教学:

《学记》、孔子、苏格拉底

115.教学组织的辅助形式:

个别教学、分组教学、现场教学

116.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备课、上课、课外作业的布置和批改、课外辅导

117.怎样备好课:

①做好三方面的工作:

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设计教法②写好三种计划:

学年教学进度计划、单元计划、课时计划即教案

118.德育过程由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四个相互制约的要素构成

119.德育的方法:

说服法、榜样法、锻炼法、陶冶法、表扬奖励与批评处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