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北京市西城区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925699 上传时间:2022-10-14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33.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北京市西城区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学年北京市西城区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学年北京市西城区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学年北京市西城区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学年北京市西城区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北京市西城区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

《学年北京市西城区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北京市西城区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北京市西城区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

学年北京市西城区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

北京市西城区2019-2020学年

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第一部分选择题

1.下列不属于激素特点的是

A.含量极少,作用高效

B.具有特异性,只作用于其靶细胞

C.种类多样,不同激素有不同的调节作用

D.具有专一性,一种生命活动只由一种激素调节

[答案]D

[解析]

[详解]由分析可知:

A、激素在体内含量极少,作用高效,A正确;

B、激素具有特异性,只作用于其靶细胞靶器官,B正确;

C、激素种类多样,激素不同,调节作用也不同,C正确;

D、激素不具有专一性,一种生命活动通常有多种激素共同调节,D错误。

故选D。

2.将在暗处生长的燕麦胚芽鞘尖端与琼脂块一起放置,几小时后,再将琼脂块放在去除尖端的胚芽鞘一侧,一段时间后观察胚芽鞘生长情况(如下图)。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重力的作用导致琼脂块甲中的生长素浓度低于乙

B.胚芽鞘放置琼脂块乙的一侧细胞伸长生长比另一侧快

C.琼脂块甲中的生长素浓度高,对胚芽鞘的生长有抑制作用

D.将琼脂块放在去除尖端的胚芽鞘顶端后,有无光照对结果无影响

[答案]C

[解析]

[详解]A、重力的作用下,生长素在尖端发生横向运输,导致琼脂块甲中的生长素浓度低于乙,A正确;

B、胚芽鞘放置琼脂块乙的一侧由于含有较多的生长素,故细胞伸长生长比另一侧快,B正确;

C、由于重力的作用,琼脂块甲中的生长素浓度低,琼脂块乙中的生长素浓度高,胚芽鞘的尖端下部对生长素的反应不敏感,故琼脂块甲中的生长素浓度对胚芽鞘的生长起促进作用,而且作用较弱,C错误;

D、将琼脂块放在去除尖端的胚芽鞘顶端后,因为没有尖端的存在,故有无光照对结果无影响,D正确。

故选C。

3.在膝跳反射过程中,不会发生

A.兴奋在反射弧上进行双向传导

B神经递质通过胞吐释放到突触间隙

C.既有电信号传导,也有化学信号传递

D.神经细胞膜的通透性改变形成动作电位

[答案]A

[解析]

[详解]A、兴奋在反射弧中通常是单向传递的,A错误;

B、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小泡中,当兴奋传到突触小体时,神经递质就会通过胞吐释放到突触间隙,B正确;

C、在反射弧中一定有突触的结构,故在反射进行时,既有电信号传导,也有化学信号传递,C正确;

D、当神经细胞接受刺激或由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特异性结合后,神经细胞膜的通透性改变引起钠离子内流,形成动作电位,D正确。

故选A。

4.为研究钙离子在兴奋传递中的作用,科学家在突触前神经元加入钙离子阻断剂,刺激突触前膜后,分别检测突触前膜和突触后膜的电位变化,实验结果如下图。

据此结果可得出的推论是

A.实验组突触前膜电位变化是由突触前钙离子流动引起的

B.对照组突触后膜电位变化是钠离子主动转运进入细胞所致

C.突触前神经元释放神经递质需要钙离子

D.钙离子阻断剂阻断了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的结合

[答案]C

[解析]

[详解]A、由图显示,实验组与对照组突触前膜电位变化无差异,故实验组突触前膜电位变化与突触前钙离子流动无关,A错误;

B、对照组突触后膜发生电位变化,即产生了动作电位,动作电位的产生是钠离子协助扩散进入细胞所致,B错误;

C、由实验组和对照组动作电位的差异可知:

由于阻断了钙离子的转运导致实验组突触后膜无动作电位产生,说明突触后膜没有接受到化学信号,即神经递质,故可知突触前神经元释放神经递质需要钙离子,C正确;

D、由图显示钙离子阻断剂阻断了突触前神经元钙离子的流动,并不能阻断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的结合,D错误。

故选C。

5.在2019年女排世界杯上,中国女排以十一连胜的优异成绩,卫冕了世界冠军。

在比赛过程中,运动员机体不会发生的反应是

A.肝糖原分解速度加快,维持血糖平衡

B.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加,形成尿液减少

C.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兴奋,汗液分泌增加

D.产生大量乳酸,使内环境pH显著降低

[答案]D

[解析]

[详解]A、由于参加比赛是高强度的运动,消耗了大量的能量,为补充机体血糖的稳定,应该会肝糖原分解速度加快,以维持血糖平衡的现象,A正确;

B、运动员在高强度运动后,会分泌大量的汗液,使得机体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升高,刺激下丘脑的渗透压感受器,合成并分泌抗利尿激素,并由垂体释放出来,促进了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导致尿液减少,B正确;

C、由于运动,机体产热量增加,体温上升,刺激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兴奋,引起汗液分泌增加以增加散热,维持体温的恒定,C正确;

D、在运动过程中,由于无氧呼吸对能量的补充,机体会产生大量乳酸,但由于内环境中存在缓冲物质能够对pH做出调节,内环境pH不会显著降低,D错误。

故选D。

6.下表是两位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血液化验单的部分结果。

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甲状腺激素含量

促甲状腺激素(TSH)含量

患者1

低于正常值

高于正常值

患者2

低于正常值

低于正常值

A.下丘脑可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促进垂体分泌TSH

B.患者1低浓度的甲状腺激素促进垂体分泌TSH,导致其TSH高于正常值

C.患者2体内TSH水平低于正常值,是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的原因之一

D.给患者2静脉注射TRH后检测TSH的含量,可为判断病变部位提供参考

[答案]B

[解析]

[详解]A、由分析可知:

下丘脑可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促进垂体分泌TSH,A正确;

B、患者1低浓度的甲状腺激素对垂体分泌TSH的反馈抑制作用减弱,导致其TSH高于正常值,B错误;

C、患者2体内TSH水平低于正常值,是因为其体内促甲状腺激素低于正常值,会导致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C正确;

D、给患者2静脉注射TRH后检测TSH的含量,因为TRH能促进TSH的分泌,若TSH分泌量增加,则可知患者2可能是垂体病变引起的甲状腺功能不足,反之则需进一步的检验,故该方法可为判断病变部位提供参考,D正确。

故选B。

7.抗体在免疫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下列有关抗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A.抗体由效应B细胞(浆细胞)合成和分泌

B.一种病原体常可引起人体产生多种抗体

C.抗体可以进入细胞内清除胞内抗原

D.抗体可用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答案]C

[解析]

[详解]A、抗体由效应B细胞(浆细胞)合成和分泌一种免疫球蛋白,A正确;

B、一种病原体通常包含多种抗原,故常可引起人体产生多种抗体,B正确;

C、抗体分布在血清、组织液和外分泌液中,只能清除分布在内环境中的抗原,对细胞内的抗原无能为力,故不可以进入细胞内清除胞内抗原,C错误;

D、由于抗体能与相应的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并将其清除掉,根据抗体这个特性可用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D正确。

故选C。

8.下图为过敏反应发生过程示意图(部分)。

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肥大细胞上的抗体与B细胞膜上受体可识别同一过敏原

B.过敏原诱发人体产生抗体的过程属于体液免疫

C.人体一旦接触过敏原将立即发生过敏反应

D.应用抗组织胺类药物可缓解过敏反应症状

[答案]C

[解析]

[详解]A、图示显示:

肥大细胞上的抗体能与过敏原发生结合,说明B细胞膜上受体可识别同一过敏原,A正确;

B、抗体是体液免疫过程中产生的免疫活性物质,故过敏原诱发人体产生抗体的过程属于体液免疫,B正确;

C、人体初次接触过敏原不会发生过敏反应,C错误;

D、由于过敏反应与组织胺的释放有关,故应用抗组织胺类药物可缓解过敏反应症状,D正确。

故选C。

9.生命系统具有不同层次。

下列属于种群水平研究的问题是

A.人体免疫系统如何识别“自我”与“非我”

B.2019年北京市人口年龄组成情况是怎样的

C.旅游活动对千岛湖食物网结构有什么影响

D.退耕还林后退耕地上的植被变化有什么规律

[答案]B

[解析]

[详解]A、人体免疫系统如何识别“自我”与“非我”这属于个体水平的问题,A错误;

B、由分析可知:

年龄组成属于种群特征,故2019年北京市人口年龄组成情况是怎样的属于种群水平问题,B正确;

C、旅游活动对千岛湖食物网结构有什么影响,食物网是生物之间的捕食联系,这是群落或生态系统水平的问题,C错误;

D、退耕还林后退耕地上的植被变化有什么规律属于群落的演替内容,D错误。

故选B。

10.某地区由于秋天过早降温,许多蝗虫在产卵前死亡。

第二年,该地区蝗虫的种群密度明显下降。

对第二年蝗虫种群密度下降合理的解释是

A.出生率下降B.死亡率上升

C.迁入率下降D.迁出率上升

[答案]A

[解析]

[详解]题意显示:

由于低温的影响导致许多蝗虫在产卵前死亡,即没有给来年留下新生个体就死亡,显然导致第二年新孵化出的个体数目减少,即出生率下降,A正确。

故选A。

11.互花米草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北美东海岸,我国于1979年引进。

对我国某湿地公园潮间带互花米草滩涂和自然滩涂两种生境中大型底栖动物的垂直分布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如下图。

据此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两种生境中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具有垂直分层现象

B.不同动物配置在不同泥层深度,有利于资源的充分利用

C.两种滩涂均在0~5cm层物种最多,在20~25cm层物种最少

D.互花米草的入侵没有改变群落的结构

[答案]D

[解析]

[详解]A、图中显示两种生境中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具有垂直分层现象,A正确;

B、由分析可知:

不同动物配置在不同泥层深度,有利于对空间资源的充分利用,B正确;

C、由图可知:

两种滩涂均在0~5cm层物种最多,在20~25cm层物种最少,C正确;

D、互花米草的入侵前、后大型底栖动物的垂直分布情况有所改变,说明互花米草引入改变群落的结构,D错误。

故选D。

12.甲地发生森林火灾导致原有植被消失,乙地森林因火山爆发被火山岩全部覆盖。

关于两地之后发生的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甲地与乙地发生的演替类型相同

B.乙地的演替速度通常要慢于甲地

C.若无外力干扰,两地均可能重现森林

D.草本会比乔木更早地出现在乙地上

[答案]A

[解析]

[详解]A、由于起点不同,甲地发生的是次生演替,而乙地发生的演替类型属于初生演替,A错误;

B、由分析可知:

乙地的演替速度通常要慢于甲地,B正确;

C、若无外力干扰,由于最初两地都是森林,说明气候条件适宜,故两地均可能重现森林,C正确;

D、乙地上的演替类型是初生演替,由分析可知:

草本会比乔木更早地出现在乙地上,D正确。

故选A。

13.火炬树原产欧美,果穗呈火炬状,秋后叶变红,是绿化和观赏植物。

在肥沃土壤和瘠薄土壤中均能生长,抗寒性、抗旱性极强。

曾有人建议将其用于北京城市绿化。

对于引入火炬树等国外物种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大量引进火炬树等国外物种,一定能增强当地生态系统稳定性

B.在引入之前,需充分评估国外物种对当地生态系统的潜在危害

C.将火炬树与其多种天敌同时引入,就可避免出现生物入侵现象

D.生态系统有自我调节能力,无须关注火炬树对当地物种的影响

[答案]B

[解析]

[详解]A、大量引进火炬树等国外物种,不一定能增强当地生态系统稳定性,也许会导致生物入侵出现的生物多样性锐减的问题,A错误;

B、由于有过生物入侵带来危害的实例,故在引入之前,需充分评估国外物种对当地生态系统的潜在危害,B正确;

C、将火炬树与其多种天敌同时引入,可能会加重不良引种的危害,不一定能避免出现生物入侵现象,C错误;

D、生态系统有自我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若要引种,需要关注火炬树对当地物种的影响,D错误。

故选B。

14.高原鼠兔和鼢鼠为植食性动物,野外收集它们的天敌动物的粪便,调查它们在天敌动物食物中出现的频度(含有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