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雷竞赛题库选择题概要.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754482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58.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防雷竞赛题库选择题概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防雷竞赛题库选择题概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防雷竞赛题库选择题概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防雷竞赛题库选择题概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防雷竞赛题库选择题概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防雷竞赛题库选择题概要.docx

《防雷竞赛题库选择题概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防雷竞赛题库选择题概要.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防雷竞赛题库选择题概要.docx

防雷竞赛题库选择题概要

防雷竞赛题库选择题

(仅作复习参考用,因题库来源复杂,不确保题目及答案正确)

15、为减少电磁干扰的感应效应,应采取的基本措施是(abd)。

   A建筑物或房间的外部屏蔽措施;B设备屏蔽;C静电屏蔽;D以合适的路径敷设线路,线路屏蔽;

19、低压配电系统采用保护线PE与中性线N分开的接地型式的文字代号为(A)。

A、TN-SB、TN-CC、TN-C-S

20、接地体顶部距地面埋深一般不宜小于(A)m。

A、0.5B、0.6C、1

21、避雷器、配电变压器低压侧中性点的接地属(A)。

A、工作接地B、保护接地C、重复接地

22、低压三相四线制配电系统中,电气设备外壳作保护接零,其主要目的是(B)。

A、使漏电设备尽快断开电源B、防止中性线断线造成人身触电C、使设备外壳与中性点等电位。

24、携带式电气设备的接地线应采用软铜绞线,其截面不小于(B)mm2。

A、1B、1.5C、2

25、临时用电器的剩余电流保护动作电流不大于(A)MA。

A、30B、50C、75

26、目前我国推广使用的剩余电流保护器是(A)型。

(资料说电子型)

A、电流型B、电压型C、交流脉冲型

27、保护器外部连接的控制回路使用铜线,其截面不小于(A)mm2。

A、1.5B、2.5C、4

28、组合式保护器安装高度一般距地面为(A)mm。

A、800-1500B、800-1000C、600-800

41、第一类防雷建筑物防雷电波侵入的措施有:

低压线路宜全线采用电缆直接埋地敷设,当全线埋地有困难时,可采用钢筋混凝土杆和铁横担的架空线,并应使用一段金属铠装电缆或排套电费话穿钢管直接埋地引入,其埋地长度不应小于Cm。

A30B20C15

43、第一类防雷建筑物引下线间距,在以下C种情况下,不应大于12m。

A金属屋面周边每隔12m应采用引下线接地一次。

B现场绕制的或由预制构件组成的钢筋混凝土屋面,其钢筋宜绑扎或焊接成闭合回路,并应每隔12m采用引下线接地一次。

C建筑物难于装设独立避雷针(线、网)时,可将针或网或由其混合的接闪器直接装在建筑物上,其引下线间距不应大于12m。

44、220/380V三相系统中耐冲击过电压为II类的用设备有:

D

A配电盘B断路器C电气计量仪表D家用电器

45、在以下场合选用I级分类试验的SPDB

ALPZ0A与LPZ0B区交界处;BLPZ0B与LPZ1区交界处;CLPZ1与LPZ2区交界处

46、当受地质条件限制,难于实现接地电阻的最低要求时,可敷设防直击雷的环形接地体,在土壤电阻率为C时,对环形接地体所包围的面积的等效圆半径(A/∏)½大于或等于5m的情况下,不需补加人工水平和人工垂直接地体。

Aρ≤500Ω·mBρ为500Ω·m以上C3000Ω·m以下

47、等电位连接带之间和等电位连接带与接地装置之间的连接导体,在预计流过的电流大于或等于25%的总雷电流时,应选C。

铜铝铁(最小截面:

mm2)

A61016

B101625

C162550

48、TT系统中SPD安装在剩余电流保护器的负荷侧时,应装C只SPD,其最大持续运行电压VC应不小于VO的倍。

A3只,1.55倍

B4只,1.15倍

C4只,1.55倍

64.进出建筑物的各种金属管道及电气设备的接地装置,(D )在进出处与防雷装置连接。

  A、不宜 B、不应 C、宜 D、应

65.我国一般按年平均雷暴日数将雷电活动区分为少雷区、中雷区、多雷区和强雷区。

多雷区是指年平均雷暴日数为( C )。

  A、<25天 B、25—40天 C、41—90天  D、>90天

73、绘制直线的命令是()

A:

LINEB:

CC:

ARCD:

ML(答案:

A)

74、AutoCAD中的文件格式是()

A、.DWGB、.DXFC、.DWFD、.DOC(答案:

A)

77、下面哪种闪电是我们主要研究的对象()

A、片状雷B、爱尔马圣火C、线状雷D、球行闪电(答案:

C)

78、地面的金属矿物质释放出自由电子主要是因为下面那种原理()

A、光电效应B、电磁感应C、摩尔定律D、热力学第二定律(答案:

A)

89.太阳能热水器雷击隐患,不仅表现在损坏位于室外的热水器,雷电流还会( A )被引入室内。

A、通过水管、连接线等渠道B通过有线电视天线

91.建筑图中所标注的尺寸以( C )为单位。

AmBkmCmmDcm

100、等电位联接带之间和等电位联接带与接地装置之间的连接导体,流过大于或等于25%总雷电流的等电位联接导体,则采用(a )mm2的铜线;内部金属装置与等电位联接带之间的连接导体,流过小于25%总雷电流的等电位联接导体,则采用(d )mm2的铜线。

A16;B25;C50;D6;E10; F20

136、等电位连接带之间和等电位连接带与接地装置之间的连接导体,在预计流过的电流大于或等于25%的总雷电流时,应选c。

铜铝铁(最小截面:

mm2)

A、61016

B、101625

C、162550

144、采用角钢埋于土壤中作人工接地体�应采取的防腐措施是(C)。

A.镀铜;B.镀镍;C.镀锌;D.镀铬。

145、以下哪个不为防雷装置竣工验收内容。

(B)

A.申请材料的合法性B.防雷装置设计是否符合要求

C.是否按照审核批准的施工图施工D.内容的真实性

146、接地体的有效长度与有关。

(D)

A.实际长度B.截面积C.表面积D.土壤电阻率

147、防直击雷的人工接地体距建筑物出入口或人行道不应小于(D)。

A.1.5m;B.2.0m;C.2.5m;D.3.0m。

148、当仅利用柱内钢筋作引下线并采用埋于土壤中的人工接地体时�应在每根引下线上距地面不低于(A)处设接地体连接板。

A.0.3m;B.0.5m;C.0.8m;D.1.0m。

149、在防雷击电磁脉冲时,为减少电磁干扰的感应效应,改进电磁环境,建筑物应采取屏蔽措施和等电位连接。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C)。

A.建筑物和房间的外部设屏蔽;

B.以合适的路径敷设线路�线路屏蔽;

C.第一类防雷建筑物的独立避雷针及其接地装置作等电位连接;

D.屋面金属体、混凝土内钢筋和金属门窗框架作等电位连接。

150、在防雷击电磁脉冲时,当建筑物或房间的自然构件构成一个格栅形大空间屏蔽时,穿入这类屏蔽的导电金属物正确的处理方法是(B)。

A.导电金属物接地;B.导电金属物与其作等电位连接;

C.导电金属物作屏蔽;D.导电金属物与其绝缘。

151、为防雷击电磁脉冲,当互相邻近的建筑物之间有电力和通信电缆连通时,其接地装置处理正确的是将其接地装置(C)。

A.互相分开20m以上;B.互相靠近,1m;

C.互相连接;D.互相绝缘。

153、第一类防雷建筑物,采用架空避雷线保护,已知冲击接地电阻(Ri=10Ω)避雷线的支柱高度(h=20m)避雷线的水平长度(l=50m)避雷线至被保护物的空气中距离Sa2=(B)。

A.3.25m;B.3.35m;C.4.1m;D.4.7m。

154、第一类防雷建筑物�下列防雷措施不正确的是(BD)。

A.避雷网网格尺寸(6m×4m);

B.独立避雷针的接地装置与进出被保护建筑物的管道连接;

C.钢筋混凝土屋面内的钢筋�每隔20m用引下线接地一次;

D.每根引下线的冲击接地电阻为5Ω。

156、信息系统防雷击的等电位连接,有两种基本的结构,即S型星型和M型网型。

通常,对于一个相对延伸较大的开环系统,宜采用(B)型结构。

A.S型星型;B.M型网型;C.都可以;D.其他。

165.地闪回击平均速度为(B)

A.105米/秒;B.107米/秒;C.108米/秒;D.1

180.石油库储存油罐场地采用接闪线进行防雷设计,其保护范围用滚球法计算,该场地属于第(A)防雷建筑物。

A.1类B.2类C.3类

222.陆地上晴天大气电场的复杂型日变化表现为(B)

A.单峰、单谷;B.双峰、双谷;C.平直;D.振荡。

228.地闪中电场的L变化是指(D)

A.地闪回击电场变化;B.梯式先导之前的电场变化;

C.地闪间歇阶段的电场变化;D.梯级先导时的电场变化。

229.地闪中电场的B变化是指(B)

A.梯级先导时的电场变化;B.梯式先导之前的电场变化;

C.地闪回击电场变化;D.地闪间歇阶段的电场变化。

230.地闪中的K变化迭加于(A)

A.地闪电场J变化;B.地闪电场L变化;C.地闪电场C变化;D.地闪电场R变化。

231.地闪中电场的R变化是指(C)

A.梯级先导时的电场变化;B.梯式先导之前的电场变化;C.地闪回击电场变化;D.地闪间歇阶段的电场变化。

232.地闪中电场的J变化是指:

(D)

A.梯级先导时的电场变化;B.梯式先导之前的电场变化;C.地闪回击电场变化;D.地闪间歇阶段的电场变化。

240.第一级应采用开关型10/350μs波形的SPD,当线路有屏蔽时,可接上述确定的雷电流的30%考虑。

当按上述要求选用配电线路上的SPD时,其标称放电电流In不宜小于(B)。

A.5KA10/350μsB.15KA10/350μs

C.10KA10/350μs;D.20KA10/350μs

274.各类防雷建筑物等电位连接带与接地装置之间的连接导体,材料为铜材时,最小截面应为:

(A)

A:

16mm2B:

25mm2C:

35mm2

283.在TT系统中,当SPD在剩余电流保护器(RCD)的负荷侧时,UC不应小于(C);在TT系统中,当SPD在剩余电流保护器(RCD)的电源侧时。

A.1.15UB.1.55UC.1.55U0D.1.15U0

284.在TT系统中,当SPD在剩余电流保护器(RCD)的电源侧时,UC不应小于(D)。

A.1.15UB.1.55UC.1.55U0D.1.15U0

294.二类防雷建筑物防直击雷接地宜和防雷电感应,电气设备等接地共同用一接地装置,并宜与埋地金属管道相连;当不共同,不相连时,两者间在地中的距离应符合Se2≥0.3KcRi的要求,但不应小于(B)。

A.3mB.2mC.4mD.-4m

295.地网(ρ=100Ω·m)现测得工频接地电阻为10.0Ω,问该接地装置的冲击接地电阻为(B)。

A.5.0ΩB.10.0ΩC.15.0ΩD.20.0Ω

296.北京火车站属于几类防雷建筑物(B)。

A.一类B.二类C.三类D.四类

297.粮、棉及易燃物大量集中的露天堆场,宜采取防直击雷措施,当其年计算雷击次数大于或等于0.06时,宜采用独立避雷针或架空避雷线防直击雷,独立避雷针和架空避雷线保护范围的滚球半径hr可取(D)。

A.30mB.45mC.60mD.100m

301.对防止大气过电压(由间接的、远处的雷击引起的)和操作过电压的保护如需安装设电涌保护器来提供。

通常这种保护设备是通过(A)试验的;必要时靠装设通过Ⅲ级试验的电涌保护器(SPD)来提供。

A.Ⅱ级;B.Ⅰ级;C.Ⅲ级

302.在TT系统或TN系统中,接于中性线和PE线之间的电涌保护器(SPD)动作后流过工频续流,电涌保护器(SPD)额定阻断续流电流值应大于或等于(B)。

A.50A;B.100A;C.30A;D.150A

316.地闪箭式先导平均时间为(C)

A.20毫秒;B.20微秒;C.2毫秒;D.40微秒。

318.地闪的峰值电流出现于下面那个阶段(B)

A.梯式先导;B.回击.;C.箭式先导.;D.间歇阶段。

322.决定大气电导率的大小主要是(D)

A.大气气溶胶粒子;B.大气中的重离子;C.大气中的中性粒子;D.大气中的轻离子。

326.架空避雷线和避雷网宜采用截面不小于(C)mm2的镀锌钢铰线。

A.20B.50C.35D.15

331.《防雷减灾管理办法》对(B)个方面作了规定。

A.四B.五C.六D.七;

333.遭受雷击灾害的单位和个人,(C)

A.不必向有关部门报告B.执行本部门技术规定

C.应当及时向当地气象机构报告D.自行处理

334.防雷产品的使用,应当接受(D)的监督检查。

A.部门经理B.技术负责人;C.公司经理;D.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主管机构;

335.从事(ABC)人员必须通过省级气象学会组织的考试,并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

A.防雷工程专业设计人员B.防雷装置检测人员C.防雷工程专业施工人员D.防雷装置设计审核人员

349.下列属于第二类防雷建筑物的是(B)

A.具有0区或10区爆炸危险环境的建筑物

B.国家级会堂、办公建筑物、大型火车站等

C.普通居民平房

D.平均雷暴日数小于15天/年的地区、高度15米及以上的烟囱、水塔等孤立的高耸建筑物

354.各类防雷建筑物等电位连接带与接地装置之间的连接导体,材料为铜材时,最小截面应为:

(A)

A:

16mm2B:

25mm2C:

35mm2

364.通常,晴天自由大气电势随高度(D)

A.减小;B.迅速减小;C.少变;D.增加.

365.当大气中气溶胶浓度增加时,则轻离子浓度(B)

A.增加;B.减少;C.加大;D.少变。

366.层状云负的双极性电荷分布是指(B)

A.云上部荷正电荷,下部荷负电荷;B.云上部荷负电荷,下部荷正电荷;C.整层云荷正电荷;D.整层云荷负电荷。

376.环行导体应连接到钢筋或其他屏蔽构件上,典型的连接间距为( A )米。

铜或镀锌钢等电位连接带的最小截面应为(A)平方毫米。

A.5,50;B.10,50;C.10,100;D.5,100

377.(A)等电位连接网络用于相对较小的、限定于局部的信息系统。

A.S型(星型);B.M型(网格型);C.组合型;D.复合型

380.为保护雷达免遭直击雷危害,雷达站采用的一段高强度玻璃钢管避雷针进行防护,其内使用截面不小于(C)平方毫米多股铜线与金属支撑杆电气连接。

A.25;B.35;C.50;D.95

381.雷达机房和控制室内的设备距外墙及梁柱的距离一般不应小于(D)mm,条件不容许时应对设备采取电磁屏蔽措施。

A.50;B.500;C.1500;D.1000

405、通常,当大气电场为正电场时,电场的方向应为(B)。

A.向上B.向下C.向左D.向右。

411、建筑物防雷设计计算接闪器保护范围的方法是(B)。

A.保护角法B.滚球法C.折线法D.避雷网格法

414、大气离子扩散起电机制主要解释(B)

A.对流云粒子荷电;B.云雾小粒子荷电;C.冰雹粒子荷电;D.降水粒子荷电。

416、地闪中电场的L变化是指(D)

A.地闪回击电场变化;B.梯式先导之前的电场变化;C.地闪间歇阶段的电场变化;D.梯级先导时的电场变化。

419、低压配电系统的电涌保护器(SPD)正常使用条件之一是海拔不超过(  C )米。

A.1000;B.1500;C.2000;D.3000

420、当设有防雷装置时,符合Ⅰ级试验的电涌保护器(SPD)接地线的最小截面应是不小于(D)平方毫米的铜线或与其等效。

A.4;B.10;C.6;D.16

427、云是大气中闪电的重要载体,但并非所有云都能形成闪电,能形成闪电的灾害云是(D)

A卷云B层云C卷积云D积雨云

428、关于雷暴活动,下列正确说法是(A)

A就全球纬度平均而言,赤道地区雷暴活动频繁。

B我国南方多于北方。

C海上雷暴多出现于午后或傍晚。

D海洋上雷暴活动明显大于同一纬度的陆地地区。

436、加油加汽站的防雷接地、防静电接地、电气设备的工作接地、保护接地及信息系统的接地,宜共用按地装置其接地电阻不应大于(B)Ω。

A1B4C10D30

437、根据石油化工装置防雷设计规范(GB50650-2011)管道防雷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平行敷设的金属管道,其间净距离小于100mm时,应每隔(C)米用金属线连接。

A18B25C30D100

439、单个雷暴产生的降水和闪电活动的平均持续时间约为(D)

A1小时B2小时C50分钟D30分钟

444、第一类防雷建筑物防闪电感应的接地装置应与电气和电子系统的接地装置共用,其工频接地电阻不应大于(D)。

A.1ΩB.4ΩC.5ΩD.10Ω

450、α型梯级先导的平均传播速度约为(B)。

A.3.0×107m/sB.1.0×105m/sC.5.0×105m/sD.2.6×106m/s

452、一次云闪平均总的持续时间为(B)。

A.0.1~0.2sB.0.3~0.5sC.0.5~1.0sD.1.0~2.0s

453、以下引起大气电离的四种电离源中(C)不是主要的电离源?

A.地壳中放射物质发出的放射线。

B.大气中放射性物质发生的放射线。

C.大气中的闪电、火山爆发、森林大火、尘暴、雪暴等。

D.地球之外的宇宙射线。

454、加油加气站380/220V供配电系统宜采用(C)系统。

A.TN-C-SB.TN-CC.TN-SD.TT

455、进出建筑物的各种金属管道及电气设备的接地装置,(D)在进出处与防雷装置连接。

A.不宜 B.不应 C.宜 D.应

456、电涌保护器应与同一线路上游的电涌保护器在能量上配合,电涌保护器在能量上配合的资料应由制造商提供。

若无此资料,Ⅱ级试验的电涌保护器,其标称放电电流不应小于(B)。

A.3KA B.5KAC.10KA D.15KA

457、当建筑物的高度等于或大于100m时,建筑物的等效面积应按(B)计算。

A.

B.

C.

D.

459、安装在电气装置电源进线端或靠近进线端的电涌保护器(SPD)接地线的最小截面应是不小于(B)平方毫米的铜线或与其等效。

A.10B.4C.6D.25

460、(B)等电位连接结构,对于高频来说,也获得了相对低阻抗的信息网络系统。

A.S型(星型)B.M型(网格型)C.组合型D.复合型

465、取得防雷工程施工资质的单位,需要承接本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外防雷工程的,应当到(C)的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主管机构备案,并接受当地气象主管机构的监督管理。

A.施工单位所在地B.建设单位所在地C.工程所在地D.设计单位所在地

466、第三类防雷建筑物每根防雷引下线的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C)欧姆。

A、10;B、20;C、30;D、40;

467、当柱筋钢材的直径大于等于(D)时,可选用两根钢筋作为引下线(对角)采用绑扎或焊接的方法连接。

A.8mmB.10mmC.12mmD.16mm

468、高于60m的三类防雷建筑物,其上部占高度(D)并超过60m的部位应防侧击。

A.5B.10%C.15%D.20%

469、下列不属于人工接地体常规设置方法的是(A)

A.S形接地体B.T形接地体C.环形接地体D.水平接地体

470、金属屋面没有接地的砖木结构建筑物,计算年预计累计次数时校正系数k应取值(C)

A.1.0B.1.5C.1.7D.2.0

471、粮、棉及易燃物大量集中的露天堆场,当其年预计累计次数大于或等于(D),应采用独立接闪杆或架空接闪线防直击雷。

A.0.01B.0.015C.0.025D.0.05

472、减小雷电造成的电磁效应对室内设备的影响的方法是(B)

A.接闪B.屏蔽C.布线D.引下

473、一般情况下,电子系统设备机房的等电位连接,当工作频率≥300kHz时,应采用(C)等电位连接网络。

A.T型B.N型C.M型D.S型

480、一云中水滴在大气中受大气电场作用而极化,则水滴的上半部荷(B)

A.正电荷;B.负电荷;C.部分正电荷部分负电荷D.无电荷

481、雷达机房和控制室内的设备距外墙及梁柱的距离一般不应小于(D)MM,条件不容许时应对设备采取电磁屏蔽措施。

A.50;B.500;C.1500;D.1000

487、在TT系统中,UC不应小于(C),在TN和TT中,UC不应小于(E)IT中UC不应小于(G)。

A1.8U0B1.5U0C1.55U0D1.45U0

E1.15U0F1.25U0G1.15U(U0=220V,U为相间电压)。

498、为减少电磁干扰的感应效应,应采取的基本措施是(ABD)。

 A建筑物或房间的外部屏蔽措施B设备屏蔽C静电屏蔽

D以合适的路径敷设线路,线路屏蔽

501、某证券公司设在一般建筑物内,直击雷情况下,可能造成的后果是(ABCD)。

A消防系统故障导致灭火工作的延误。

B电气设施的损坏,很可能引起恐慌。

C由于通信中断造成混乱。

D计算机故障及数据的丢失造成损坏。

523、为减少电磁干扰的感应效应,应采取的基本措施是(abd)。

A建筑物或房间的外部屏蔽措施;B设备屏蔽

C静电屏蔽;D以合适的路径敷设线路,线路屏蔽

531.通常雷暴云的电荷分布为(D)

A.上部正电荷,下部负电荷B.上部负电荷,下部负电荷,底部少量正电荷

C.上部负电荷,下部正电荷,底部少量负电荷

D.上部正电荷,下部负电荷,底部少量正电荷

542.利用气象信息系统所在建筑物的基础钢筋地网作为共用接地系统,接地体的冲击接地电阻不宜大于(C)Ω。

A.1B.2C.4D.10

543.在气象信息系统内,使用非屏蔽电缆,入户前应穿金属管并埋入地中水平距离(A)米以上。

A.10B.5C.20D.100

564.架空避雷线和避雷网宜采用截面不小于(B)mm2的镀锌钢铰线。

A.20B.50C.35D.15

565.闪电电磁场包含有三个分量,其在闪电近处以(A)

A.静电场分量为主B.感应场分量为主

C.辐射场分量为主D.感应场分量和辐射场分量两者为主

566.通常,大气中的正离子与负离子的平均值为(C)

A.正离子与负离子的平均值大致相当B.负离子大于正离子

C.正离子大于负离子D.负离子远大于正离子

567.大气离子扩散起电机制主要解释(B)

A.对流云粒子荷电B.云雾小粒子荷电

C.冰雹粒子荷电D.降水粒子荷电

581.对低电压电涌保护器的使用,当电源采用TN系统时,从建筑物内总配电盘(箱)开始引出配电线路和分支线路必须采用(E)系统。

A.TTB.ITC.TN-CD.TN-C-SE.TN-S

582.在TT系统中,当SPD在剩余电流保护器(RCD)的负荷侧时,UC不应小于(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