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2.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75418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3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2.docx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2.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2.docx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2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五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启用时间:

教者:

苏教版五年级音乐下册教学计划

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分为六个单元,六个单元

①“中国娃”、②“绿色的祖国”、③“京腔京韵”、

④“碧野金山”、⑤“欢腾的边寨”、⑥“荡漾的深情”。

演唱歌曲有17首(中国歌曲16首,外国歌曲1首);

听赏内容有29首(器乐作品16首<中国12首,外国4首>;声乐作品13首均为中国作品)。

教学目标:

1、巩固所学的识谱知识。

2、认识学习升记号#、降记号、还原记号,三连音。

3、认识二拍子、三拍子、四拍子指挥图式。

4、认识学习装饰音(波音、下滑音、前倚音)。

5、巩固运用力度记号,结合学习内容进行练习。

6、结合歌(乐)曲,进行已学过的音乐知识的活动设计与练习。

7、为24、34拍划分小节线,并进行节奏与短句的创编与练习。

8、学会课本上的八个主题十六首歌曲,通过歌曲的演唱,使学生更加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学习、爱科学、爱大自然、爱生活。

9、认真完成课后的综合训练,通过练习逐渐提高学生的听辨、视唱、填写、创作旋律的能力,并学习为歌曲创编多种形式的伴奏。

10、上好欣赏课,通过欣赏,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以音乐的艺术形象有力地感染和鼓舞学生。

在上好欣赏课的同时,认真介绍几种西洋乐器,了解它们的音色特点。

教学重点:

1、学会课本上的八个主题十六首歌曲,通过歌曲的演唱,使学生更加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学习、爱科学、爱大自然、爱生活。

2、学会如下读谱知识:

重音记号、38拍号、演唱形式(独唱、合唱与二重唱)、波音与上滑音、降记号。

教学难点:

学会如下读谱知识:

重音记号、38拍号、演唱形式(独唱、合唱与二重唱)、波音与上滑音、降记号。

教学措施:

1、认真备课,认真学习音乐教学大纲,全面了解本学期的教学任务,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教学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

2、认真上课,课堂是老师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阵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手段,课堂教学力求思路清晰,结构严谨,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教学生动形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孩子们听起来津津有味,学而不厌。

3、积极参加组里的教研活动,多听同行老师的课,吸取他们的长处,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和教学能力。

4、积极大胆地使用现代化的电教设备,加大教学容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5、密切联系学生,经常征求学生对老师的意见,不断改进教法,提高教学效果,争取大面积的丰收。

教学课时数:

32课时

教学进度计划

  第一单元中国娃课时

  第二单元绿色的祖国课时

第三单元京腔京韵课时

  第四单元碧野金山-6课时

  第五单元欢腾的边寨课时

  第六单元荡漾的深情课时

  

  复习3课时、考查4课时

第一单元第一单元中国娃

第一课《草原小姐妹》

第一课时

3月6日第2周星期二总第1课时

教学内容:

1、唱:

《草原赞歌》

2、听:

《草原小姐妹》

3、动:

用打击乐器

教学目的:

1、聆听琵琶协奏曲,能展开想象,受到感动。

感受琵琶与管弦乐队对话的魅力。

2、能用朴素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草原赞歌》,体验歌曲自豪的情感。

能正确地演唱附点节奏带来的活力与动力。

3、通过打击乐器合奏《草原赞歌》,增强合奏能力及与他人的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

在听、唱、奏、等音乐活动中,体验蒙古族民歌的风格,感受小英雄对家乡、对幸福生活的热爱之情。

教学难点

附点节奏后十六音符。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师生问好

2、组织教学

3、发声练习

二、基本部分

1.导入

①以音乐《草原赞歌》,让学生感受这是什么音乐?

出示图片(蒙古族的服饰)判断出他们属于哪个民族?

②用打击乐器,模拟马蹄声,学生用动作表现骑马。

③师生互动,重温英雄故事。

《草原英雄小姐妹》

2.欣赏歌曲《草原小姐妹》

①介绍主奏乐器——琵琶

②简单介绍龙梅、玉龙小姐妹在狂风暴雪中奋勇保护羊群的英雄事迹。

③介绍“协奏曲”

板书:

协奏曲是指某件独奏乐器和管弦乐队协同演奏的乐器形式。

一般乐曲结构较大,独奏与乐队并重。

a、初听乐曲《草原小姐妹》感受说说乐曲所表现的音乐形象。

b、说说乐曲的主题旋律和歌曲草原赞歌有何联系。

c、让学生说出由什么乐器演奏的。

d、跟琴唱一唱主题旋律再听乐曲说说音乐是如何表现的?

(从速度、力度等音乐要素的变化来体会)

板书:

填空完成:

主题一(草原放牧)

主题二(与暴风雪搏斗)

4.学唱歌曲《草原赞歌》

①视谱(板书:

出示歌谱)

(第一乐句)1=F

66222︱3622︱1.236︱2.320‖

唱一唱并找出与之节奏相同的乐句练一练、唱一唱:

(第三乐句)1=F

22222︱3622︱1.236︱2.320‖

跟随录音哼唱歌谱。

②分析歌谱:

歌曲中有几个不同的音?

最低的音是哪个?

最高的音是哪个?

全曲可分为几句?

有没有相同乐句?

③熟悉歌词

④歌曲处理(节拍的强弱、情绪)

⑤完整演唱

⑥加入打击乐器伴奏

先让学生出主意,尝试比较,探索伴奏效果。

5.作业布置:

学唱《草原赞歌》的歌谱。

三、结束部分

1.小结

2.下课

第二课时

3月1日第4周星期二总第2课时

教学内容:

1、欣赏、表演《嘎子嘎》

2、唱《中国娃》

3、了解装饰音的作用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和表演《嘎子嘎》体验“小英雄”机智勇敢、“敢于胜利“的精神,感受活泼诙谐的音乐风格和特点。

2、用充满自豪感的歌声演唱童谣风格的《中国娃》。

3、认识“装饰音”,了解“装饰音”符号在歌曲中所起的作用。

教学重点:

通过欣赏和表演《嘎子嘎》体验“小英雄”机智勇敢、“敢于胜利“的精神,感受活泼诙谐的音乐风格和特点。

教学难点:

认识“装饰音”,了解“装饰音”符号在歌曲中所起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友情问好

二、复习歌曲《草原赞歌》

三、新授

导入:

草原英雄小姐妹的故事感动了几代人,中国的少年英雄你还知道哪些?

(生:

……)下面我们一起来听听,这首歌曲唱的是谁?

1、欣赏《嘎子嘎》

(1)交流《小兵张嘎》的故事,了解张嘎的个性。

(2)听音乐,感受作品的谐略风格。

(3)介绍歌曲创作背景。

(4)跟音乐哼唱歌词,练习说唱部分。

3、表演《嘎子嘎》

通过表演《嘎子嘎》,让学生体验“小英雄”的机智勇敢、“敢于胜利“的精神

①分组讨论,设计表演

②启发学生用简单道具扮演张嘎,随音乐模拟与日本鬼子周旋的情景。

(表演时提示学生关注音乐的段落变化)

3、新授歌曲《中国娃》

(1)欣赏解晓东的MTV《中国娃》,感受歌曲的风格与特点。

(2)讨论:

装饰音在歌曲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下滑音)﹋(波音)616(装饰音)

(3)讲解各装饰音的名称,并要求记熟。

(4)分别演唱以上装饰音,体验各装饰音的唱法。

(学生了解装饰音的运用更增加了歌曲的地域性风味。

(5)跟随录音哼唱歌曲。

(反复练唱)

(6)师生合作,生生合作,以领唱、齐唱、一领众合等形式演唱。

四、课堂小结:

由学生作小结,教师归纳并布置课后的复习。

第三课时

3月21日第4周星期三总第3课时

教学内容:

1、欣赏《来吧,来踢球》《捉迷藏》

2、唱《海娃的歌》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感受少年儿童宽广的胸怀以及他们热爱生活、渴望和平的美好愿望。

2、用欢快活泼的歌声表现小海娃对大海不可割舍的依恋和赞美。

教学难点:

唱准大三度音程与小三度音程。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友情问好

二、复习歌曲《中国娃》

三、新授

1、欣赏《来吧来踢球》

①导入:

从2008年北京奥运会谈话开始导入欣赏,

边欣赏,边在过门处即兴加入声势。

②再次欣赏并随音乐节拍模拟玩足球的姿势、动作。

2、欣赏《捉迷藏》

①听:

丁善德钢琴组曲《快乐的节日》片段:

《郊外去》《扑蝴蝶》《跳绳》《捉迷藏》,并给出相应的图片。

②想:

启发学生根据音乐形象选择标题。

③再现童年:

配合音乐表演。

感受钢琴音色,感受玩游戏时的快乐情景。

3、新授歌曲《海娃的歌》

①听教师范唱

感受歌曲表达的海娃对大海不可割舍的依恋和赞美。

②分析歌曲

给歌曲分句,在谱中标上分句记号。

③歌曲结构不规整,节奏多变,采用分句教唱法学唱。

④采用多种形式唱熟歌曲,表达出海娃对大海的不可割舍的情感。

⑤“赶海”小游戏

将歌曲中分句节奏写在“海螺”“海星”“贝壳”等图片后,藏在教室里,让学生在《海娃的歌》音乐声中寻找。

音乐停,大家分享赶海的“收获”;练读卡片上的节奏。

⑥“听海”活动

将两句衬词的乐句比喻成“海浪的声音”、“海风的声音”,让学生听辨并模唱,唱准大三度音程与小三度音程。

四、课堂小结(师生进行第一单元小结)

第二单元

第一课时

3月27日第5周星期二总第4课时

教学内容:

1、唱:

《春游》

2、听:

《春野》

3、拓展:

班得瑞乐队与轻音乐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春野》和歌唱《春游》,感受春天的美好景象,体验不同音乐体裁所描绘的春景,感受中外不同的音乐表现手法和风格特点。

2、能用明朗、愉悦的情绪,纯美的歌声演唱《春游》。

感受歌曲美的意境。

3、通过欣赏班得瑞乐队演奏的作品,了解当代音乐这种音乐体裁的表现方式,拓展音乐文化视野。

教学重点、难点:

歌曲结构和旋律的分析。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钢琴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

同学们,春天到了,在这个风和日丽、充满花香的季节里,你最想做什么?

(踏青、春游)

那今天我们就寻着花香,一起去踏青春游,感受扑面而来的春的气息吧!

(二)欣赏《春野》

1、在《春野》的背景音乐中,让学生闭上眼睛静静地聆听。

听前设问:

听到了什么?

仿佛来到了哪里?

感觉怎样?

2、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精美的画面,简介轻音乐和班得瑞乐队。

3、出示《春野》主旋律,分别用“啦、哒、噜”等衬词模唱主旋律。

在每一乐句尾,教师指挥部分学生模仿鸟叫“喳喳喳喳”,进行简单的二声部发声练习。

(三)、欣赏想象——春游图

1、导入:

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都用自己的智慧抒发了对“春”的赞美,诗歌、散文中到处都留有春的足迹。

有很多音乐家都喜欢把诗词谱写成曲,让诗意更充分地表达出来。

下面就让我们来听一首充满诗意的歌。

播放歌曲《春游》,请学生闭眼欣赏。

提问:

你听到了什么?

看到了什么?

感受到春天的什么气息?

2、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七言律诗《春游》,有表情地齐读。

3、师:

什么是“游春人在画中行,万花飞舞春人下”?

为什么会“万花飞舞春人下呢?

”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4、请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动手操作组合一幅“春游图”,并对自己的组合加以说明。

5、欣赏“春游图”(展示课件,表现诗词内容),在歌曲音乐的背景下,齐读歌词。

(四)、学习歌曲

1、完整地欣赏歌曲,说说歌曲中哪两句完全一样?

哪两句比较像?

哪一句完全不同?

2、根据学生回答,分别用不同色块表现歌曲中的相同与不同的旋律。

(点击课件)

3、试唱曲谱。

4、对于第三句中的“5#45.”,要先听琴声再模唱,教师可以用手势提示,并提醒学生要轻声唱。

5、跟琴学唱歌曲。

6、完整、熟练地演唱歌曲。

7、通过对比演唱,根据学生的回答,为歌曲加入力度记号,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五)、拓展

1、教师介绍“学堂乐歌”的历史背景和歌曲作者李叔同。

2、出示《送别》,边欣赏边跟唱。

(六)、教师课堂小结,结束教学。

第二课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