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华录一.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749675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40.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舌华录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舌华录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舌华录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舌华录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舌华录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舌华录一.docx

《舌华录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舌华录一.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舌华录一.docx

舌华录一

舌华录

(一)

[明]曹臣 撰

慧语

吴苑曰:

佛氏戒、定、慧三等结习,慧为了语,慧之义不大乎?

慧之在舌机也,有狂、智之别焉。

狂之不别有智,如智之不识有狂也。

是智者智,而狂者亦智,两而别之,则金粟如来氏矣。

如来氏取法,一芥可以言须弥,刹那可以称万劫,其中倒拈顺举,无不中道。

即智者不自知,而狂者能耶?

乃次慧语第一。

【凤麟按:

此取黄山书社陆林校点本校正。

○此书万历刊本题“勾吴吴苑鹿长参定,公安袁中道小修批评”,卷首有潘之恒序。

此为吴“参定”之证也。

1.王元泽数岁时,客有以一麞一鹿同笼以献。

客问元泽:

“何者是麞?

何者是鹿?

”元泽实未识,良久对曰:

“麞边者是鹿,鹿边者是麞。

”客大奇之。

【凤麟按:

宋沈括《梦溪笔谈》卷十三:

“王元泽数岁时,客有以一麞一鹿同笼以问雱:

‘何者是麞,何者是鹿?

’雱实未识, 良久对曰:

‘麞边者是鹿,鹿边者是麞。

’客大奇之。

”○王雱字元泽,王安石之子。

    2.苏东坡一日退朝,食罢,扪腹徐行,顾谓侍儿曰:

“汝辈且道是中何物?

”一婢遽曰:

“都是文章。

”坡不以为然。

又一婢曰:

“满腹都是机械。

”坡亦未以为当。

至朝云,乃曰:

“学士一肚皮不合时宜。

”坡捧腹大笑。

【凤麟按:

宋费衮《梁豀漫志》卷四:

“东坡一日退朝,食罢,扪腹徐行,顾谓侍儿曰:

‘汝辈且道是中有何物?

’一婢遽曰:

‘都是文章。

’坡不以为然,又一人曰:

‘满腹都是识见。

’坡亦未以为当。

至朝云,乃曰:

‘学士一肚皮不入时宜。

’坡捧腹大笑。

”○明蒋一葵《尧山堂外纪》卷五二:

“王朝云,钱塘名妓也。

苏子瞻绝爱幸之,纳为常侍,及贬惠州,家妓都散去,独朝云依依岭外,子瞻甚怜之,作诗曰:

‘不学杨枝别乐天,且同通德伴伶玄。

问奴络秀方同老,天女维摩总解禅。

经卷药炉新活计,舞裙歌板旧因缘。

丹成随我三山去,不作巫山云雨仙。

’盖绍圣元年十一月也。

三年七月,朝云卒,葬于西禅寺松林中,直大圣塔。

”】

    3.庞安聋而颖悟,人与之言,以指画字,不尽数字,辄了人意。

苏东坡戏之曰:

“余以手为口,尔以眼为耳,皆一时异人也。

”【凤麟按:

苏轼《东坡志林·游沙湖》:

“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师店,予买田其间。

因往相田,得疾,闻麻桥人庞安常善医而聋,遂往求疗。

安常虽聋,而颖悟绝人,以纸画字,书不数字,辄深了人意。

余戏之曰:

‘余以手为口,君以眼为耳,皆一时异人也。

’疾愈,与之同游清泉寺。

寺在蕲水郭门外二里许,有王逸少洗笔泉,水极甘,下临兰溪,溪水西流。

余作歌云: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

君看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是日,剧饮而归。

”】

    4.张玄之、顾敷,是顾和中外孙,皆少而聪慧。

一日,与至寺中,见泥洹佛像,弟子有泣者、不泣者。

和以问二孙。

玄之谓:

“彼亲,故泣;彼不亲,故不泣。

”敷曰:

“不然。

由忘情,故不泣;不能忘情,故泣。

”【凤麟按:

《世说·言语》:

“张玄之、顾敷,是顾和中外孙,皆少而聪惠。

和并知之,而常谓顾胜,亲重偏至,张颇不恹。

于时张年九岁,顾年七岁,和与俱至寺中。

见佛般泥洹像,弟子有泣者,有不泣者,和以问二孙。

玄谓:

‘被亲,故泣;不被亲,故不泣。

’敷曰:

‘不然,当由忘情,故不泣;不能忘情,故泣。

’”刘孝标注引《续晋阳秋》曰:

“张玄之字祖希,吴郡太守澄之孙也。

少以学显,历吏部尚书,出为冠军将军、吴兴太守。

会稽内史谢玄同时之郡,论者以为南北之望。

玄之名亚谢玄,时亦称南北二玄,卒于郡。

”《大智度论》曰:

“佛在阴庵罗双树闲入般涅盘,卧北首,大地震动。

诸三学人佥然不乐,郁伊交涕。

诸无学人,但念诸法,一切无常。

”○《夙慧篇》注引《顾恺之家传》曰:

“敷字祖根,吴郡吴人。

滔然有大成之量。

仕至著作郎,二十三卒。

”】

5.杨德祖为主簿,时操既平汉中,欲讨刘备而不得进,欲守又难为功。

护军不知进止,操出教,唯曰“鸡肋”。

外曹没能晓,德祖曰:

“夫鸡肋,食之无所得,弃之殊可惜,公归计决矣。

”乃令白外称严,操果回师。

【凤麟按: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注引《九州春秋》曰:

“时王欲还,出令曰‘鸡肋’,官属不知所谓。

主簿杨脩便自严装,人惊问脩何以知之?

脩曰:

‘夫鸡肋,弃之如可惜,食之无所得,以比汉中,知王欲还也。

’”】

6.隋吏部侍郎薛道衡,尝游钟山开善寺,谓小僧曰:

“金刚何为努目?

菩萨何为低眉?

”小僧答曰:

“金刚怒目,所以降伏众魔;菩萨低眉,所以慈悲六道。

”【凤麟按:

《太平广记》一七四:

“隋吏部侍郎薛道衡尝游钟山开善寺,谓小僧曰:

‘金刚何为努目?

菩萨何为低眉?

’小僧答曰:

‘金刚努目,所以降伏四魔;菩萨低眉,所以慈悲六道。

’道衡怃然不能对。

”(出《谈薮》)】

7.王侍中尝因侍宴,高祖问群臣:

“朕为有为无?

”侍中答曰:

“陛下应万物为有,体至理为无。

”【凤麟按:

《南史》卷二三:

“(王)份,字季文,仕宋,位始安内史。

袁粲之诛,亲故无敢视者,份独往致恸,由是显名。

累迁大司农。

……仕梁,位散骑常侍,领步兵校尉,兼起部尚书。

武帝尝于宴席问群臣曰:

‘朕为有为无?

’份曰:

‘陛下应万物为有,体至理为无。

’帝称善。

后累迁尚书左仆射。

历侍中,特进,左光禄大夫,监丹阳尹。

卒,谥曰胡子。

”(参见《梁书》卷二一)】

8.王介甫尝见举烛,因言:

“佛书:

日月灯光明佛,灯光岂得配日月?

”吕吉甫曰:

“日昱乎昼,月昱乎夜,灯光昱乎昼夜,日月所不及,其用无差别。

”介甫以为然。

【凤麟按:

宋朱彧《萍洲可谈》卷一:

“先公尝言:

昔在修撰经义局,与诸子聚首,介甫见举烛,因言:

‘佛书有日月灯光明佛,灯光岂足以配日月?

’吉甫曰,:

‘日煜昼,月煜夜,灯煜昼夜,日月所不及,其有无差别。

’介甫大以爲然。

吉甫所言中理,歴歴可记类如此。

”】

    9.黄龙寺晦堂老子,尝问山谷以“吾无隐乎尔”之义,山谷诠释再三,晦堂不答。

时暑退凉生,秋香满院,晦堂因问曰:

“闻木樨香乎?

”山谷曰:

“闻。

”晦堂曰:

“吾无隐乎尔。

”山谷悟服。

【凤麟按:

宋普济《五灯会元》卷十七:

“太史山谷居士黄庭坚,字鲁直。

以般若夙习,虽膴仕,澹如也。

出入宗门,未有所向。

好作艳词,尝谒圆通秀禅师,秀呵曰:

‘大丈夫翰墨之妙,甘施于此乎?

’秀方戒李伯时画马事,公诮之曰:

‘无乃复置我于马腹中邪?

’秀曰:

‘汝以艳语动天下人淫心,不止马腹中,正恐生泥犁耳。

’公悚然悔谢,由是绝笔。

惟孳孳于道,著发愿文,痛戒酒色,但朝粥午饭而已。

往依晦堂,乞指径捷处。

堂曰:

‘祇如仲尼道,二三子以我为隐乎?

吾无隐乎尔者。

太史居常如何理论?

’公拟对,堂曰:

‘不是!

不是!

’公迷闷不已。

一日,恃堂山行次,时岩桂盛放,堂曰:

‘闻木犀华香么?

’公曰:

‘闻。

’堂曰:

‘吾无隐乎尔。

’公释然,即拜之,曰:

‘和尚得恁么老婆心切。

’堂笑曰:

‘祇要公到家耳。

’”○《论语·述而》:

“子曰:

‘二三子以我为隐乎?

吾无隐乎尔。

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

’”包咸注曰:

“二三子谓诸弟子。

圣人知广道深,弟子学之不能及,以为有所隐匿,故解之。

”】

    10.黄子琰少即辩慧。

建和中尝日食,京师不见。

子琰祖太尉,以状闻太后。

诏问所食多少,太尉思其对,未知所况。

子琰年七岁,时在侧,曰:

“何不言‘日食之馀,如月之初?

’”【凤麟按:

《后汉书》卷六一《黄琼传附》:

“(黄)琬,字子琰。

少失父。

早而辩慧。

祖父琼,初为魏郡太守,建和元年正月日食,京师不见,而琼以状闻。

太后诏问所食多少,琼思其对而未知所况。

琬年七岁,在傍,曰:

‘何不言“日食之余,如月之初”?

’琼大惊,即以其言应诏,而深奇爱之。

后琼为司徒,琬以公孙拜童子郎,辞病不就,知名京师。

”】

11.薛西源性好施,尝脱绵袄施贫者。

或曰:

“安得人人而济之?

”薛曰:

“吾为见者赠耳。

”【凤麟按:

明唐顺之《吏部郎中薛西原蕙墓志铭》:

“西原先生,姓薛氏,名蕙,字君采。

先生悯学者漓于多岐,作《约言》;学者执言诠以求见圣人之心而不能自见其心也,作《五经杂说》。

……先生貌臞气清,行巳素峻洁,其才虽高,然坦易洞朗,破去厓岸,豪杰皆慕与之交,其庸众亦无所嫉者,独以一二权贵人,故至一斥遂不用,先生方且艺圃灌花,澹如也。

居乡,绝不肯为人干请,至戚里有疾,亲为之检方制药。

尝脱绵袄施冻者,或曰:

‘焉得人人而济之?

’曰:

‘吾不愧此心耳。

’始号西原居士,后扁其斋曰大宁斋,更号大宁斋居士,而世犹称西原先生云。

”(《重刊荆川先生文集》卷十四、《国朝献征录》卷二六)○《明史》卷一九一:

“薛蕙,字君采,亳州人。

年十二能诗。

举正德九年进士,授刑部主事。

……蕙貌癯气清,持己峻洁,于书无所不读。

学者重其学行,称为‘西原先生’。

”】

    12.熊际华曰:

“梦以昨日为前身,可以今夕为来世。

”【凤麟按:

明陆绍珩《醉古堂剑扫》卷四:

“梦以昨日为前身,可以今夕为来世。

”○明袁黄《了凡四训》:

“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从后种种,譬如今日生:

此义理再生之身也。

”】

13.永乐改元,徙江南富民实北京。

黄润[玉]时年十岁,其父当行,乃诣官请代。

官不从,对曰:

“父去,日益老;儿去,日益长。

”官异而从之。

【凤麟按:

《明史》卷一六一:

“黄润玉,字孟清,鄞人。

五岁,侍母疾,夜不就寝。

十岁,道见遗金,不拾。

永乐初,徙南方富民实北京,润玉请代父行,官少之。

对曰:

‘父去,日益老;儿去,日益长。

’官异其言,许之。

”】

14.陆氏兄弟游龙潭寺,见一暗室,弟曰:

“是黑暗地狱。

”兄曰:

“是彼极乐世界。

”【凤麟按:

见冯梦龙《古今谭概·雅浪部》。

○二陆或指明陆树声、陆树德,见《明史》列传一百四、一一五。

15.陈元方子长文,有英才,与季方子孝先,各论其父之功德,争之不能决。

咨于太丘,太丘曰:

“元方难为兄,季方难为弟。

”【凤麟按:

此条见《世说·德行》。

○《三国志》卷二二《陈群传》:

“陈群字长文,颍川许昌也。

祖父寔,父纪,叔父谌,皆有盛名。

群为儿时,寔常奇异之,谓宗人父老曰:

‘此儿必兴吾宗。

’鲁国孔融高才倨傲,年在纪、群之间,先与纪友,后与群交,更为纪拜,由是显名。

”刘孝标注引《陈氏谱》曰:

“谌子忠,字孝先。

州辟不就。

”】

    16.徐孺子年九岁,尝月下嬉,人语之曰:

“若令月中无物,当更【凤麟按:

《世说·言语》作“极”。

】明耶?

”徐曰:

“不然,譬如眼中有瞳子,无此必不明。

”【凤麟按:

见《世说·言语》。

○徐稚,字孺子,见《后汉书》卷五三。

    17.孔融被收,中外惶怖。

时融儿大者九岁,小者八岁,二儿故琢钉戏,【凤麟按:

清周亮工《因树屋书影》卷三:

“金陵童子有琢钉戏:

画地为界,琢钉其中,先以小钉琢地,名曰签。

以签之所在为主,出界者负,彼此不中者负,中而触所主签亦负。

按孔北海被收时,两郎方为琢钉戏。

乃知此戏,相传久矣。

”】了无遽容。

融谓使者曰:

“冀罪止于一身,二儿可得全不?

”儿徐进曰:

“大人岂见‘覆巢之下,复有完卵’乎?

”寻亦收至。

【凤麟按:

见《世说·言语》。

○《魏氏春秋》曰:

“融对孙权使有讪谤之言,坐弃市。

二子方八岁、九岁,融见收,奕棋,端坐不起。

左右曰:

‘而父见执。

’二子曰:

‘安有巢覆而卵不破者哉!

’遂俱见杀。

”《世语》曰:

“魏太祖以岁俭禁酒,融谓酒以成礼,不宜禁。

由是惑众,太祖收寘法焉。

二子龆龀见收,顾谓二子曰:

‘何以不辟?

’二子曰:

‘父尚如此,复何所辟?

’”裴松之以为《世语》云融儿不辟,知必俱死,犹差可安。

孙盛之言,诚所未譬。

八岁小儿,能悬了祸患,聪明特达,卓然既远,则其忧乐之情,固亦有过成人矣。

安有见父被执,而无变容,奕棋不起,若在暇豫者乎?

昔申生就命,言不忘父,不以己之将死而废念父之情也。

父安,尚犹若兹,而况颠沛哉!

盛以此为美谈,无乃贼夫人之子与?

盖由好奇情多,而不知言之伤理也。

(见刘峻注)】

    18.中朝小儿父病,行乞药。

主人问病,曰:

“患疟也。

”主人曰:

“尊侯,明德君子,何以病疟?

”答曰:

“来病君子,所以为疟【凤麟按:

《世说》“疟”下有“耳”字。

】。

”【凤麟按:

见《世说·言语》。

○刘注曰:

“俗传行疟鬼小,多不病巨人。

故光武尝谓景丹曰:

‘尝闻壮士不病疟,大将军反病疟耶?

’”】

    19.庾公常入佛图,见卧佛,曰:

“此子疲于津梁。

”【凤麟按:

《世说·言语》:

“庾公尝入佛图,见卧佛,曰:

‘此子疲于津梁。

’于时以为名言。

”刘注引《涅盘经》云:

“如来背痛,于双树闲北首而卧,故后之图绘者为此象。

”】

    20.庾【凤麟按:

当作“康”,如竺法兰之竺,皆以国名,盖西域有康居国也。

】法畅从庾太尉,握麈尾,【凤麟按:

“麈尾”形似羽毛扇。

】至佳,公曰:

“此至佳,那得在?

”法畅曰:

“廉者不求,贪者不与,故得在耳。

”【凤麟按:

《世说·言语》:

“庾法畅造庾太尉,握麈尾,至佳,公曰:

‘此至佳,那得在?

’法畅曰:

‘廉者不求,贪者不与,故得在耳。

’”刘注曰:

“法畅氏族所出未详。

法畅著《人物论》,自叙其美云:

‘畅悟锐有神,才辞通辩。

’”○梁释慧皎《高僧传》卷四:

“康僧渊,本西域人,生于长安。

貌虽梵人,语实中国。

容止详正,志业弘深。

诵《放光》《道行》二波若,即大、小品也。

晋成之世,与康法畅、支敏度等俱过江。

畅亦有才思,善为往复。

著《人物始义论》等。

畅常执麈尾行,每值名宾,辄清谈尽日。

庾元规谓畅曰:

‘此麈尾何以常在?

’畅曰:

‘廉者不取,贪者不与,故得常在也。

’”】

    21.晋武帝每饷山涛,恒少。

谢太傅以问子弟,车骑答曰:

“当由欲者不多,而使与者忘少。

”【凤麟按:

见《世说·言语》。

○刘注引《谢车骑家传》曰:

“玄字幼度,镇西奕第三子也。

神理明俊,善微言。

叔父太傅尝与子侄燕集,问:

‘武帝任山公以三事,任以官人。

至于赐予,不过斤合。

当有旨不?

’玄答:

‘有辞致也。

’”】

    22.简文崩,孝武年十余岁,立至暝,不临。

左右启:

“依常应临。

”帝曰:

“哀至则哭,何常之有?

”【凤麟按:

见《世说·言语》。

○《晋书》卷九《孝武纪》:

“孝武皇帝讳曜,字昌明,简文帝第三子也。

兴宁三年七月甲申,初封会稽王。

咸安二年秋七月己未,立为皇太子。

是日,简文帝崩,太子即皇帝位。

……简文之崩也,时年十岁,至晡不临,左右进谏,答曰:

‘哀至则哭,何常之有?

’谢安尝叹以为精理不减先帝。

既威权己出,雅有人主之量。

既而溺于酒色,殆为长夜之饮。

末年长星见,帝心甚恶之,于华林园举酒祝之曰:

‘长星,劝汝一杯酒,自古何有万岁天子邪!

’”】

    22.谢太傅问诸子侄:

“子弟亦何预人事,而正欲使其佳?

”诸人莫有言者。

车骑答曰:

“譬如芝兰玉树,欲使其生于阶庭耳。

”【凤麟按:

见《世说·言语》。

○《艺文类聚》卷八一引《语林》曰:

“谢太傅问诸子侄曰:

‘子弟何豫人事,正欲使其佳?

’诸人莫有言,车骑答曰:

‘譬如芝兰玉树,欲使其生庭阶也。

’”】

    23.孝武将讲《孝经》,谢公兄弟与诸人私庭讲习。

车武子难苦问谢,谓袁羊曰:

“不问则德音有遗,多问则重劳二谢。

”袁曰:

“必无此嫌。

”车曰:

“何以知尔?

”袁曰:

“何尝见明镜疲于屡照,清流惮于惠风?

”【凤麟按:

见《世说·言语》。

○刘注曰:

“袁羊,乔小字也。

《袁氏家传》曰:

‘乔字彦升,陈郡人。

父瑰,光禄大夫。

乔历尚书郎、江夏相。

从桓温平蜀,封湘西伯、益州刺史。

’”余嘉锡《笺疏》引程炎震云:

“袁乔从桓温平蜀,寻卒。

在永和中,安得至孝武宁康时乎?

此必袁虎之误。

上注明引袁宏,此注乃指为袁乔。

数行之中,便不契勘,刘注似此,非小失也。

彦升,《晋书》作‘彦叔’,名、字相应,则升为是。

”】

    24.范宁作豫章,八日请佛,有板,【凤麟按:

余嘉锡疏曰:

“请佛而用板者,盖亦露版之类。

所以表至敬,犹之礼佛之文,亦称为‘疏’也。

”】众僧疑之【凤麟按:

《世说》无。

】,或欲作答。

有小沙弥在坐末曰:

“世尊默然,则为许可。

”举【凤麟按:

《世说》无。

】众从其义。

【凤麟按:

见《世说·言语》。

    25.江夏冯京,知并州,谓王平甫曰:

“并州歌舞妙丽,闭目不窥,日以谈禅为上。

”王答曰:

“若如所论,未达禅理。

闭目不窥,已是一重公案。

”【凤麟按:

魏泰《东轩笔录》卷十二:

“冯枢密京,熙宁初,以端明殿学士帅太原,时王左丞安礼以池州司户参军掌机宜文字,冯雅与相好,因以书诧于王平甫曰:

‘并门歌舞妙丽,吾闭目不窥,但日与和甫谈禅耳。

’平甫答曰:

‘所谓谈禅者,直恐明公未达也,盖闭目不窥,已是一重公案。

’冯深伏其言。

”】

26.卫玠总角时,问乐令梦,乐云:

“是想”。

卫曰:

“形神所不接而梦,岂是想耶?

”乐云:

“因也。

未尝梦乘车入鼠穴,捣齑啖铁杵,皆无想无因故也。

”【凤麟按:

见《世说·文学》。

下有“卫思因,经日不得,遂成病。

乐闻,故命驾为剖析之。

卫既小差。

乐叹曰:

‘此儿胸中当必无膏肓之疾。

’”一节。

刘孝标注云:

“《周礼》有六梦:

一曰正梦,谓无所感动,平安而梦也。

二曰噩梦,谓惊愕而梦也。

三曰思梦,谓觉时所思念也。

四曰寤梦,谓觉时道之而梦也。

五曰喜梦,谓喜说而梦也。

六曰惧梦,谓恐惧而梦也。

按乐所言‘想’者,盖思梦也。

‘因’者,盖正梦也。

”】

27.殷中军问:

“自然无心于禀受。

何以正善人少,恶人多?

”诸人莫有言者。

刘尹答曰:

“譬如泻水着地,正自纵横流漫,略无正方圆者。

”【凤麟按:

见《世说·文学》。

28.人问殷中军:

“何以将得位而梦棺器,将得财而梦矢秽?

”殷曰:

“官本是臭腐,所以将得而梦棺尸;财本是粪土,所以将得而梦秽污。

”时人以为名通。

【凤麟按:

见《世说·文学》。

    29.司马太傅问谢车骑:

“惠子其书五车,【凤麟按:

陆林本原误“惠其子”,据《世说》改。

】何以无一言入玄?

”谢曰:

“故当是其妙处不传。

”【凤麟按:

见《世说·文学》。

○刘注引《庄子》曰:

“惠施多方,其书五车,其道舛驳,其言不中。

谓卵有毛,鸡三足,马有卵,犬可为羊,火不热,目不见,龟长于蛇,丁子有尾,白狗黑,连环可解。

能胜人之口,不能服人之心。

盖辩者之囿也。

”惠施、公孙龙皆古逻辑学家,其理论在于辨名,于义理多所扞格,故不入清谈家眼。

谢玄此语,亦推测之辞。

    30.楚王张繁弱之弓,载忘归之矢,以射蛟兕于云梦之泽,而丧其弓。

左右请求之,王曰:

“止。

楚人遗之,楚人得之,又何求焉?

”【凤麟按:

《公孙龙子·迹府》:

“楚王张繁弱之弓,载忘归之矣,以射蛟兕于云梦之圃,而丧其弓,左右请求之,王曰:

‘止!

楚王遗弓,楚人得之,又何求焉?

’仲尼闻之,曰:

‘楚王仁义而未遂也。

亦曰人亡弓,人得之而已,何必楚!

’若此,仲尼异楚人于所谓人。

”(参见《孔丛子·公孙龙》)○汉刘向《说苑·至公》:

“楚共王出猎而遗其弓,左右请求之,共王曰:

‘止,楚人遗弓,楚人得之,又何求焉?

’仲尼闻之,曰:

‘惜乎其不大,亦曰:

人遗弓,人得之而已,何必楚也!

’仲尼所谓大公也。

”《吕氏春秋·贵公》:

“荆人有遗弓者,而不肯索,曰:

‘荆人遗之,荆人得之,又何索焉?

’孔子闻之,曰:

‘去其荆而可矣。

’老聃闻之,曰:

‘去其人而可矣。

’故老聃则至公矣。

”】

    31.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

见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答曰:

“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取之,果然。

【凤麟按:

《世说·雅量》: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

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

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人问之,答曰:

‘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取之,信然。

”刘注引《名士传》曰:

“戎由是幼有神童之称也。

”】

    32.曹公少时见乔玄,玄谓之曰:

“天下方乱,群雄虎争,拨而理之,非君乎?

然君实是乱世之英雄,治世之奸贼。

”【凤麟按:

见《世说·识鉴》。

刘注引《孙盛杂语》曰:

“太祖尝问许子将:

‘我何如人?

’固问,然后子将答曰:

‘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太祖大笑。

”谓《世说》谬矣,非乔玄语也。

    33.晋明帝数岁,坐元帝膝上,因问长安何如日远?

答曰:

“日远,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可知。

”元帝异之。

明日,集群臣宴会,告以此意,更重问之,答曰:

“日近。

”元帝失色曰:

“尔何故异昨日之言耶?

”答曰:

“举目见日,不见长安。

”【凤麟按:

《世说·夙慧》:

“晋明帝数岁,坐元帝膝上。

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洛下消息,潸然流涕。

明帝问何以致泣?

具以东渡意告之。

因问明帝:

‘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

’答曰:

‘日远。

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可知。

’元帝异之。

明日,集群臣宴会,告以此意,更重问之。

乃答曰:

‘日近。

’元帝失色曰:

‘尔何故异昨日之言邪?

’答曰:

‘举目见日,不见长安。

’”曹氏删去东渡一节,遂使“失色”无着,盖失于检点也。

34.韩康伯年数岁,家酷贫,至大寒,止得襦。

母殷夫人自成之,令康伯捉熨斗,谓康伯曰:

“且着襦,寻复作裈。

”【凤麟按:

《世说》作“寻作复褌”,似不如此畅。

】儿云:

“已足,不须作裈也。

”母问其故,答曰:

“火在熨斗中而柄热。

”【凤麟按:

见《世说·夙慧》。

原文“柄热”下尚有“‘今既箸襦,下亦当煗,故不须耳。

’母甚异之,知为国器。

”一节,曹氏删落,语意未足。

○《德行篇》注引《续晋阳秋》曰:

“韩伯字康伯,颍川人。

好学,善言理。

历豫章太守、领军将军。

”】

35.陈眉公曰:

“武林西湖,有花朝而无月夜,有红粉而无佳人,于此不无少恨。

”吴鹿长闻之曰:

“既有此西湖,不得不有此缺恨。

”【凤麟按:

西湖有三潭映月之景,不得以为无月夜。

盖眉公所谓“佳人”,或即秦淮河之妓女也,故不等于红粉女郎。

36.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空【凤麟按:

《世说》作“开”。

】室,命酌酒。

四望皎然,因起傍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

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

人问其故,王曰:

“吾本乘兴而来【凤麟按:

《世说》作“行”。

】,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凤麟按:

见《世说·任诞》。

○钱穆云:

“夫所为‘我’者,或羁轭于外物,或牢锢于宿习,于是而有环境,于是而有趋向,而自我之表现常为其所摧抑而窒绝。

若阮遥集之蜡屐自若,庶乎可以忘人;王子猷之到门即返,庶乎可以忘我。

忘人是无环境也,忘我是无趋向也,若是而见其自我之真焉。

”(《国学概论》)○宗白华曰:

“这截然地寄兴趣于生活过程的本身价值而不拘泥于目的,显示了晋人唯美生活的典型。

”】

37.陈继儒曰:

“有人闻人善则疑之,闻人恶则信之,此满腔杀机也。

”【凤麟按:

见陈继儒《安得长者言》。

    38.石塔长老戒公,东坡居士昔赴登闻,戒公迓之。

东坡曰:

“吾欲一见石塔,以行速不及也。

”戒公起曰:

“这着是砖浮图耶?

”坡曰:

“有缝奈何?

”曰:

“若无缝,争容得世间蝼蚁!

”【凤麟按:

见释惠洪《冷斋夜话》卷十。

    39.郝公琰曰:

“忠臣孝子,无非钟情之至。

”【凤麟按:

郝之玺,字公琰,徐渭门人。

○“钟情”云云,颇得忠孝之实,盖爱之深者乃可能也。

王戎曰:

“圣人忘情,最下不及情;情之所钟,正在我辈。

”】

40.后魏陆珝【凤麟按:

原误“馥”,据《北史》改。

】谓子琇曰:

“汝祖东平王,有十二子,我为嫡长,承袭家业。

吾今年老,属汝幼童,讵勘为陆氏宗首乎?

”琇对曰:

“苟非斗力,何患童稚?

”【凤麟按:

《北史》卷二八:

“(陆)琇字伯琳,珝第五子也。

母赫连氏身长七尺九寸,甚有妇德。

珝有以爵传琇之意。

琇年九岁,珝谓之曰:

‘汝祖东平王有十二子,我为嫡长,承袭家业。

今已年老,属汝幼冲,讵堪为陆氏宗首乎?

’琇对曰:

‘苟非斗力,何患童幼!

’珝奇之,遂立琇为世子。

”】

41.郑翰卿曰:

“世未有怜才而不好色者,好色怜才,总归一致。

”【凤麟按:

郑琰,字翰卿,明福州闽县人,工诗、任侠、好交游。

有《二陬诗稿》。

42.管辂年七岁,与邻里小儿戏,画地为日月星辰之状,语言不常。

父母禁之,答曰:

“家鸡野鹄,尚知天时,况人乎?

”【凤麟按:

《三国志·魏书·方技传》注引《辂别传》曰:

“辂年八九岁,便喜仰视星辰,得人辄问其名,夜不肯寐。

父母常禁之,犹不可止。

自言:

‘我年虽小,然眼中喜视天文。

’常云:

‘家鸡野鹄,犹尚知时,况於人乎?

’与邻比儿共戏土壤中,辄画地作天文及日月星辰。

每答言说事,语皆不常,宿学耆人,不能折之,皆知其当有大异之才。

及成人,果明《周易》,仰观、风角、占、相之道,无不精微。

”】

43.贾思伯【凤麟按:

原误“道”,据《北史》改。

】至性谦和,遇士大夫,虽在街道,停车下马,接诱恂恂,曾无倦色。

客曰:

“公今贵重,宁能不骄?

”曰:

“衰至便骄,何常之有?

”【凤麟按:

《北史》卷四七:

“贾思伯,字仕休,齐郡益都人也。

……思伯少虽明经,从官废业,至是更延儒生,夜讲昼授。

性谦和,倾身礼士,虽在街途,停车下马,接诱恂恂,曾无倦色。

客有谓曰:

‘公今贵重,宁能不骄?

’思伯曰:

‘衰至便骄,何常之有?

’当世以为雅言。

”】

44.霍王元轨临徐州,与处士刘玄平为布衣之交。

或问玄平王之所长,玄平答以无长。

人问其故,玄平曰:

“夫人有短,所以见长。

”【凤麟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