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拍中国上海.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747908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57.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航拍中国上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航拍中国上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航拍中国上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航拍中国上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航拍中国上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航拍中国上海.docx

《航拍中国上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航拍中国上海.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航拍中国上海.docx

航拍中国上海

航拍中国-上海

气象信号塔,位于外滩的南端。

19世纪末,这座信号塔通过悬挂不同的旗帜,为船舶提供气象信息。

信号塔的顶部,曾经有一个巨大的黑色铁球。

12点一到,铁球准时落下。

那一刻,人们同时按下钟表,校准时间。

20年后,外滩上的另一座大楼,装上了更先进

的计时器。

这座大钟从英国远道而来,并设置为东八区时间,也就是现在的北京时间。

那时,全球化的世界正在形成之中,上海率先采用统一的标准时间,跟上了世界的步伐。

随着上海开埠,许多金融机构涌入外滩。

这座白色穹顶的大楼,曾经入驻过一家实力雄厚的银行,源于罗马建筑美学的三段分划设计,使整栋大楼庄重而不失典雅。

这种通过稳重的建筑外观,增强储户安全感的方法,今天的银行大楼仍在使用。

这条连接外滩的道路,是上海最繁华的商业街。

租界时期,南京路只是条小土路,英国人喜欢在此遛马,人们就把它叫作马路。

从马路起步,中国人奔跑在通往近代化的道路上。

上海的第一盏电灯,第一条有轨电车线路,就诞生在南京路上。

2

接下来的旅程,将跟随河流,探寻上海最早的工业基因。

古老的工业厂房,如今辐射艺术力量。

传统的行业,正在努力成为标杆。

苏州河是古代上海通往临近城乡的主航道。

开埠前,它被叫作吴淞江。

来到上海的外国人发现,沿着这条河可以抵达苏州,于是给它取名苏州河。

苏州河的终点,有一座110岁高龄的大桥。

1907年,大桥落成。

因为不收过桥费,它被称作白渡桥。

“白”在上海话中,是免费的意思。

大桥前方的水闸,每天开合两次,调节河流水位。

水闸打开时,苏州河就汇入前方,更加开阔的黄浦江。

黄浦江从浙江发源,一路向东,穿越上海。

20世纪初,上海工业高歌猛进,人们需要更大的河流运输原料,提供水源动力。

当苏州河捉襟见肘,精明的商人,转而选中了黄浦江。

这座烟囱高耸的建筑,曾经是一座发电厂。

上海华界的第一盏电灯,就是由它点亮。

如今,电厂变身为艺术馆,老厂房的巨大空间,最适合装下当代艺术的奇思妙想。

古老的建筑被重新利用,而一些传统的行当,在岁月打磨中,重焕生机。

造船是上海的家传技艺。

100多年前,黄浦江畔,诞生了中国第一家近代造船厂。

如今,几乎所有种类的船舶,都可以在上海建造。

这艘载重量32万吨的巨型原油船,正在进行船身结构的搭建,它的造价接近8000万美元。

外高桥船厂每年产出二十多艘不同的巨型船舶。

3

这是一趟时间之旅,建筑是岁月的时钟,融入这座城市,古老的生活秩序。

辗转不同的楼宇,感受乱世中的城市胸襟,老房子看得见风景,更看得见传奇。

距离上海市区不到50公里,有一座古朴的小镇。

开埠前,以“小苏州”自居的上海,就是这样的江南水乡。

朱家角已经度过了1700年的时光。

在上海,和它年岁相当的还有一座古老的寺庙。

相传,龙华寺始建于三国时期。

唐朝年间,武则天为它捐建了第一座佛殿。

千年来,龙华寺香火不绝,它成为上海人新春祈福之地的首选。

这座城市,常以年轻的面貌示人。

实际上,它收藏着不少时光印记。

在上海的闹市区,隐藏着一座精致的江南园林。

豫园原是明代的一座私人花园,它身处喧闹繁华的都市,但园内充满了山林野趣。

豫园的热闹,在元宵节被推到极致。

生肖彩灯是灯会的主角,今年是雄鸡当道。

跟随着人群前进,前往熙熙攘攘的九曲桥。

民间传说,鬼怪只能走直线,新年到九曲桥上走一走,可以躲避鬼怪,去掉晦气。

豫园的灯会传统,从清末开始,一直延续至今。

变化的时代里,总需要一些不变的风景。

它提醒每座前行的城市,时刻不忘初心。

飞行在上海的高空,时常能看见一栋栋红色屋顶的房子整齐排列,类似于今天联排别墅的布局。

其实,这是上海的老房子。

新中国成立前,它们容纳了这座城市60%的人口。

大门以石头做门框,木头做门扇,因此得名石库门。

清末,江浙一带发生战乱,大量百姓逃往上海避难,一时间,房子成为紧俏货。

为了节省空间,房地产商引进了英国联排建筑形式。

富有的人家,可以买下一排石库门。

条件一般的,往往十几户合住在一栋里。

石库门不仅安抚了生活,也见证了历史。

1921年,13位来自全国各地的代表,在这里成立了中国共产党。

28年后,一个崭新的人民共和国在东方诞生。

老建筑在上海并不罕见,长阳路一带的摩西会堂,是上海著名的历史遗迹。

这座隐蔽的小院,常常吸引外国人驻足。

院子里的墙壁上,镌刻着一万多个名字。

这是一群曾经在上海生活过的犹太人。

摩西会堂,是当时他们的宗教活动中心。

二战时期,为了躲避纳粹迫害,3万犹太人辗转来到上海,这里是当时唯一不用入境签证的避难地。

这座雕像,定格了一个感人的瞬间,一个上海女人,为犹太女孩遮风挡雨。

一座城市,抚慰了一个民族的颠沛流离。

飞往城市的西南角,与上海的旧日时光迎面相逢。

整座影视城,目之所及,都是上海滩的经典场景。

不少有关老上海的影视剧,都在这里拍摄。

有轨电车最受青睐,流水般的剧集里,它是雷打不动的出场道具。

十几位演员,通过巧妙的调度,就能制造熙熙攘攘的上海街景。

谍战剧,少不了飞檐走壁的动作戏。

不用担心,身吊威亚,演员总能顺利脱险。

变幻的场景,迷离的江湖风情。

上海总能引发人们永不枯竭的好奇。

4

这趟旅程,我们将去触摸这座城市的金融王冠,上海的老面孔,正在追赶时代。

飞上高空,俯瞰人类创造的垂直世界。

每天清晨,第一班轮渡,搭载着人们跨越黄浦江,赶赴各自的营生。

轮渡,曾经是浦江两岸,最主要的交通方式。

1976年,黄浦江上架起了第一座大桥。

之后,大概以每三年一座桥的速度,人们不断丰富着两岸联结的节点。

越过卢浦大桥,前往上海的心脏地带,黄浦江在这里拐了一个接近90度的大弯,成就了中国的黄金弯道。

浦西的外滩,曾经是中国最富有的地区之一。

上世纪90年代,浦东的陆家嘴接过了财富的接力棒。

东方明珠,是浦东资格最老的前卫建筑。

它的本职工作,是向全上海传播电视信号。

东方明珠造价8亿元,建成时,它的高度,在全球电视塔中排行第三。

夜晚的东方明珠,变幻不同的色彩,蓝白灯光最常见,粉色一般出现在节假日。

奥运会期间,东方明珠亮起国旗红。

2015年,巴黎遭遇恐怖袭击,它则换上法国国旗色,为巴黎默哀。

色彩转换之间,东方明珠,呈现一个有态度的上海。

这座淹没于高楼之中的建筑,是中国资本市场的起点。

1990年,新中国第一家证券交易所,在上海挂牌开业。

3年后,这座资本殿堂落成。

一楼大厅,可以满足1600多位交易员同时交易。

据说,股民们蜂拥而来,没能挤进场内的股民用上了望远镜,甚至购买对讲机,用于里外联系。

金茂大厦,是陆家嘴第一栋超过400米的超高层建筑。

修长稳健的外观,酷似中国宝塔。

八角形的建筑样式,楼高88层,中国人钟爱的数字8,在设计中被反复使用。

你可能想不到将中国传统情怀,演绎得淋漓尽致的是一位来自美国的设计师。

在大楼边缘,我们发现这群挑战者正在尝试云端漫步。

他们身处的无护栏步道,距离地面340米。

可以想象,他们迈出的每一步,都是心悬一线的奇妙体验。

金茂大厦旁的环球金融中心,顶部有一个梯形洞口,人们给它取了个外号,叫作“起瓶器”。

492米高的大楼,好比一张风帆,越高就越招风。

设计师大胆地在建筑顶部,留出风洞,让风从中穿过,以此降低风力对大楼的冲击。

很快,环球金融中心的身旁,出现了一位更高的邻居,云端之上的世界,让我们重新认识,这座城市的高度。

上海中心大厦高632米,是目前中国最高的建筑。

超过50万平方米的室内空间,填满127层楼。

整栋摩天大楼,可以容纳3万人,在此工作和生活。

这是一座致力于降低能耗的高塔。

大厦顶端的风洞口,安装了270台风力发电机,用来收集高空风能,提供大厦部分照明用电。

楼顶的塔冠部分,设计了螺旋形的雨水收集系统,将雨水导入巨大的水箱,供大楼循环使用。

这块寸土寸金的土地上,每一栋大楼,都是站着的金融街。

从陆家嘴辐射上海,这座城市的金融中心,正在创造属于自己的时代。

时光倒回30年前,这里还只是一片茫茫田野。

它幸运地赶上了上海急速发展的时代契机。

浦东,成为新的造梦地。

5

摩登都市里,上演着传统的相亲,童话世界的欢乐颂正在唱响,动物王国的狂欢还在继续。

上海的新奇之旅,永无止境。

人民广场,是上海公认的城市中心,它以开阔的胸怀容纳不同的风景。

广场中央,分量十足的建筑正襟危坐。

广场边的公园,承载着两代人的人生大事。

相亲活动,在每个周末举行。

真正的主角并不上场,父母是最操心的红娘。

撑开的雨伞上面,贴着征婚者的信息,职业,身高,收入,以及择偶标准,一一列出。

每一把伞都希望自己,是最早收工的幸运儿。

向南飞行,我们迎来了一座欢腾的乐园。

在迪士尼乐园诞生的第60个年头,这座童话城堡终于来到了上海。

园区里,耸立着全球最高的迪士尼城堡,它的原型是德国的新天鹅堡。

但城堡顶端,安上了中国人最喜欢的牡丹花。

迪士尼造价340亿人民币,极致的体验感,是它俘获游客的法宝。

城堡旁的公园,借鉴了中国传统园林的设计。

尽管已经声名远播,但每到一个国家,迪士尼从不忘入乡随俗。

离迪士尼乐园不远的地方,住着来自五大洲的动物朋友,难怪人们叫它动物联合国。

首先迎接我们的是澳大利亚的国宝--袋鼠,对于飞行器的到访,袋鼠显示出极大热情。

来自非洲的狐獴,害羞又好奇,它们眼眶边上的黑色暗斑,是一副天生的太阳镜。

即便在烈日之下,它们依旧可以直视天空,保持视野清晰。

并非所有的企鹅都生活在寒冷的南极,麦哲伦企鹅就来自温带。

它们从南美洲而来,跨越半个地球,在这里安了家。

接下来,我们去看望远道而来的火烈鸟,粉色羽毛的被称为大火烈鸟。

红色羽毛的则被唤作古巴火烈鸟。

其实,红色并不是火烈鸟的本来羽色,它们从食物中摄取的色素,被分解成红色和橘色的微粒,储存在身上。

火烈鸟因此披上了一身亮丽的外衣。

动物园里,生活着庞大的熊家族,穿着黄色“V领衫”的是东南亚的马来熊,手舞足蹈的是棕熊。

这群来自不同国家的新移民,不仅和睦相处,还有着共同的爱好。

为了美食,一起爬树,一起攀车。

它们是动物园里,名副其实的“熊孩子”。

黄浦江南岸的林地里,生活着一群形似小鹿的动物,成语獐头鼠目,以它们为例,形容人相貌丑陋,神情狡猾,以貌取人并不公平。

其实獐子十分胆小,战斗力几乎为零。

它最擅长的是潜伏在树丛里,上海本地的獐子,早在100年前绝迹。

2007年,20多只獐子从外地引入上海。

如今,这支队伍壮大到了300多只。

没有人会拒绝一座永远年轻的城市,它生机蓬勃,活力四射,直教人忘记如何老去。

扬帆不一定非得远航,在上海西郊的淀山湖,帆船爱好者纷纷启程。

最普通的跑道,也能变幻花样。

这座城市的快乐,呈现出不同的色彩。

为支持的球队加油呐喊,感受草坪上激烈碰撞。

无论收获欢笑还是眼泪,上海都是我们共同的主场。

当灯光亮起,上海的魅力更加展露无遗。

每一束光的背后,都是一个故事。

两千多万人怀揣梦想,选择了这里。

人才的聚集,是城市发展的底气。

思维的激荡,资源的共享,造就这座城市真正耀眼的光芒。

6

最后的旅程,我们将感受这座城市的诗意与远方。

一座岛屿,哺育南来北往的生命,探寻新兴的科技力量,感受令人振奋的中国速度。

参观一座超级工程,见证它汇通天下的愿景。

这片静谧的土地,在飞行途中,与我们不期而遇。

崇明岛位于长江入海口,距离上海市中心仅有40多公里,长江携带着泥沙,冲积出这座海拔不足5米的岛屿。

1300年来,它从未停止生长。

直到今天,仍然以每年两百米的速度,持续向东海推进。

在岛屿的最东端,是一片河口滨海湿地。

夏天,东滩湿地,正在享受它的悠闲时光。

可一到秋末,它就成为繁忙的交通枢纽。

数万只候鸟来到这里过冬,声势浩大的迁徙中,小天鹅拥有最强的毅力。

它们从遥远的西伯利亚出发,每天的飞行距离将近1000公里。

就像我们熟悉的描述一样,它们一会儿排成个“人”字,一会儿排成个“一”字。

借助顺风飞行,巧妙地变换队形。

鸟儿在飞行中,可以省下不少力气。

看来,实用性,才是成就这种经典队形的原因。

告别小天鹅,我们继续追赶上海前行的脚步。

这栋建筑叫作飞机楼,从空中俯瞰,它名字的由来一目了然。

1932年,“一.二八”事变中,日军的飞机轰炸,让上海损失惨重,国人由此萌生飞机强国的渴望。

一年后,人们集资10万元建造了这座飞机楼,航空救国运动正是从这里起步。

向西飞行,来到中国最大的民用飞机总装制造中心。

这是中国首款自主研发的喷气式支线客机,正在进行的是最后阶段的总装。

2017年,这批飞机将交付成都航空,投入航线运营。

厂房外的C919飞机体量更大,它同样由中国自主研发制造。

此前,我们乘坐的飞机大多来自波音,空客两大公司,C919的面世即将打破垄断。

飞往城市西郊,海拔100米左右的佘山,是上海陆地上的天然最高山。

在这不起眼的高度上,科学家们在寻找超乎人类视野极限的可能。

117年前,法国人在佘山建立天文台,架起中国第一架大型天文望远镜,古老的东方,第一次将目光投向更深邃的太空。

今天,不远处的天马山脚下,亚洲最大的全可动射电望远镜正在倾听宇宙的动静。

它通过接收来自太空的无线电信号,帮助人类感知百亿光年之外的天体。

2013年,天马望远镜与北京,新疆等地的5台望远镜紧密配合,为“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指路,让它准确地降落在月球上。

飞行在东海之上,这座蜿蜒的大桥将带我们横跨大海,这是全球第二长的跨海大桥,S形的身段,让它在32公里的路程中尽可能少地受到洋流的正面冲击。

在它连接的小洋山岛屿上坐落着一个世界级集装箱大港,洋山港区附近的水域,深达16米,即便是目前全球最大的集装箱船,也能顺利靠港。

这是一艘总长约400米的超级集装箱船,它可以搭载14000个标准集装箱。

如果将这些箱子相叠,它们的高度至少是珠穆朗玛峰的3倍。

每天有45000只箱子在洋山转运,而这个港区,只是上海港口链条的一部分。

上海港的集装箱年吞吐量约占全球总量的十分之一。

俯瞰洋山港区,上海引领世界的雄心,不言而喻。

上海,因河而兴,通江贯海。

一百多年的时光,一个聚散离合的码头,变为吞吐万汇的港口。

最大胆的梦想,展望未来。

最务实的行动,拥抱现在。

这就是上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