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X市4万亩优质小麦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745899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50 大小:62.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XXXX市4万亩优质小麦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XXXX市4万亩优质小麦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XXXX市4万亩优质小麦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XXXX市4万亩优质小麦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XXXX市4万亩优质小麦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XXXX市4万亩优质小麦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XXXX市4万亩优质小麦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XX市4万亩优质小麦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5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XXXX市4万亩优质小麦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XXXX市4万亩优质小麦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概论

第一节项目提要

一、项目申报和实施单位

1、项目名称:

XXXX市4万亩优质小麦生产基地建设项目

2、项目申报单位:

XXXX市XXXX种植专业合作社

3、项目实施单位:

XXXX市XXXX种植专业合作社

XXXX市XXXX镇人民政府

XXXX市XXXX镇人民政府

4、项目实施总负责人:

XXXX(专业合作社负责人)

5、项目申报单位负责人:

XXXX(专业合作社负责人)

6、项目技术依托单位:

河南省XXXX市农业局

7、技术依托单位总负责人:

XXXX(XXXX市农业局局长)

二、项目建设地点

项目建设在XXXX市西部的XXXX镇、XXXX镇,二乡镇相连,政府所在地分别座在303省道北侧。

西与本省XXXX接壤,东与本市XXXX镇为邻,南接本市XXXX,北与XXXX隔河相望。

该区土地资源相对充足,土质受河流冲积影响,中壤质结构,土地肥沃;项目区交通方便,便于管理,符合农业生产基地的建设条件。

本项目总规划良种繁育田700亩,优质小麦生产田40000亩,总规模40700亩。

三、项目总体目标

项目在现有经营的基础上,从二0一二年开始实施,二0一四年建成,建设期三年(按生产年度),项目经济寿命期十年。

通过三年的建设,把该区建成生产、销售、服务一体化的以优质小麦生产为主要内容的现代农业体系,其总体目标是:

⑴探索农业科学技术与经济建设紧密结合的有效形式,创新农业技术示范推广机制,健全农业科技服务体系。

⑵加强以节水灌溉技术为核心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⑶引进优质、高产小麦、玉米品种组培快繁等现代农业技术改造传统农业;以700亩良种繁育田为种子供种基地,建设4万亩优小麦生产基地,并以示范作用,并向全市及周边地区辐射。

四、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及应用技术

项目的主要建设内容包括:

⑴建设700亩良种繁育基地,主要供给生产基地用种;⑵建设和完善项目区农田基础设施,打井配套、供配电设施;⑶优质小麦栽培技术推广与应用;⑷病虫害防治高新技术推广与应用;⑸小麦平衡施肥技术;⑹节水灌溉技术;⑺建设和完善4万亩优小麦生产及综合服务体系。

五、项目实施规划方案

项目分三年实施,从2012年始为开始建设起年份,第一年实施规模20700亩,为总规划面积的50.86%,其中繁育田700亩,生产大田20000亩;2013年新增规模10000亩,为总规划面积的24.57%;2014年新增规模10000亩,为总规划面积的24.57%。

三年共建良种田700亩,生产大田40000亩,统称4万亩优质小麦生产基地,实施计划表见附表一。

六、项目建设投资与资金筹措

项目建设总投资8000万元,本项目所需资金由项目单位自筹。

七、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项目总投资:

8000万元;

2、设计规模:

建设规模40000亩,繁良田700亩。

3、年销售收入:

10440万元;

4、总成本:

7936.02万元;

5、年利润总额:

2503.98万元;

6、投资利润率:

税前36.72%,税后28.89%;

7、内部收益率:

27.02%;

8、项目净现值:

7135.43万元;

9、静态投资回收期:

税前2.72年,税后3.46年;

10、动态投资回收期:

7.16年。

八、项目社会效益评价

本项目的实施才首次落实XXXX市多年提出建设优质小麦生产基地,以前尽管提出XXXX小麦商品粮基地,但从形式上,仍是以家一户的种植,处于生产的自由状态,只有文人墨客在总结汇报工作时,描绘出XXXX市商品粮基地的蓝图。

而本项目的实施,才第一次把XXXX市优质小麦生产基地建设工程引向规范化、规模化、制度化、科学化、组织专业化的科学发展轨道。

本项目直接与群众交织在一起,为群众避免了风险,增加了收入,极受群众欢迎。

项目实施规模占全市耕地面积的3.8%,通过项目的实施,将带动其它农业合作社和群众,走集约经营,现代化管理,实现规模效益的农业种植模式。

第二节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XXXX市4万亩优质小麦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依据是:

⑴XXXX市XXXX种植专业合作社《关于编制XXXX市4万亩优质小麦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委托书》;

⑵农业部《农业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规划指出: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农产品总量需求刚性增长,质量安全要求不断提高,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任务越来越重。

耕地、淡水等资源的刚性约束日益加剧,生态环境保护的压力不断加大。

农业劳动力成本迅速上涨,种子、化肥、农药等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增长明显,土地流转成本不断提高。

为此,迫切需要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步伐,强化农业科技的支撑作用,进一步提高土地产出率,大幅度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

⑶《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

建设4万亩优质小麦生产基地符合该法。

“为了支持、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组织和行为,保护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其成员的合法权益,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的有关法律规定。

⑷“两会”关于发展农业的新政策。

在今年全国两会上,一个引人注目的数字是:

预算安排三农投入5625亿元、比上年增加1307亿元,这一增长幅度历史罕见国务院日前又决定,中央财政今年再增加252.5亿元投入,并出台增加对农民的农资综合直接补贴等10项重要措施,支持农业和粮食生产这次出台的10项新措施,发出了更明确、更直接、更有力的政策信号,引导广大农民积极发展农业、地方政府高度重视农业、各行各业大力支持农业,形成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良好环境。

⑸《XXXX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在XXXX市“十二五”规划中,对于“三农”及农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提出了明确目标。

本项目是“十二五”规划的具体实施措施。

⑹《农业生产技术丛书》

⑺《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

⑻有关技术参数由项目单位负责提供;

 

第二章项目背景

第一节项目准备过程

XXXX市是河南省较大的农业县市之一,全市辖29个乡镇,745个行政村,6468个村民组,2011年全市总人口150万人,其中农业人口为128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85%;全市总土地面积1994.49平方公里,除东北部有十多平方公里的剥蚀残丘外,全是平原地貌,耕地面积159.8万亩。

自从农村实施“大包干”以来,所谓的土地承包,实质上是大块分小块,整体变个体,虽说承包后产量连年增长,但主要因素为农业的物资投入增加,不能说没有生产力受到限制的先天性问题。

由于户均地块较小,不适宜大型机械化作业,而且种植作物品种的自由化程度偏大;由于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农民从第一产业中向其它产业转移,一定程度上出现农业精耕细作低下,直接影响着农业产量的提高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面对这种情况,党和政府有着先见之明,想方设法解决农业出现的问题。

XXXX市种植专业合作社为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组织具体措施的实施,从设想到本项目建设的提出,大致经过了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

建立组织,制定发展规划

2009年,根据国家关于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方针政策,以葛学习同志发起,注册了“XXXX市XXXX种植专业合作社”,经过发展,目前注册资金350万元;合作社成立以后,在市农办的指导下,该社立足发展基点,制定发展规划,设计了在全市范围内,“以流转土地为对象,以集约经营为模式,以广大农户为基础,以综合服务为保证”的种植业基地的综合生产体系。

第二阶段:

以市场为导向,确立发展重点

2009年至2011年,“XXXX种植专业合作社”在总体设计的前提下,进行社会调查和市场预测,从而确定了发展以小麦为主产品的种植生产内容。

XXXX市早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被国家列为“全国小麦商品粮基地”,良种繁育、小麦质量、XXXX面粉等优势在全国享有盛名。

近年又被国家命名为“中国面粉城”。

该社在做出大量前期工作的前提下,提出了建设|“优质小麦生产基地”的具体发展方案。

第三阶段:

建立土地流转机制,选择项目区域

自进入2011年下半年以来,XXXX市XXXX种植专业合作社针对建设“优质小麦生产基地”的计划,就如何解决土地问题?

如何改变现有的耕作制?

如何处理农民与集约经营关系?

等一系列问题要解。

在市委、政府及项目所在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决定采用“土地流转承包,农民入社经营,收益保底增效”的方法,解决了上述问题。

项目规划区确定后,合作社与技术依托单位结合,进行了土壤监测,取得基础资料,为项目的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第四阶段:

进行项目的可行性研究,申报备案

在完成上述三个阶段的工作任务以后,该社委托我公司,进行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在经过市场预测的前提下,提出“4万亩优质小麦生产基地”的建设项目,并对建设方案进行了设计与研究;本可研提交后,将由该社向项目审批部门申请备案。

本阶段大约在八月底以前结束。

第二节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一、项目建设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和科技发展方向

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已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是这一阶段的中心任务。

“十二五”规划期间,国家把发展农业仍作为重大的战略目标之一。

随着近年来农村经济结构的变化,种植业的发展地位又显得十分重要。

以种植业为基础,以加工业为桥梁,以促进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为目标,是XXXX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在此格局条件下,种植业又是重中之重。

从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的出发点分析,要向土地要产品、要效益;从提高社会、生态效益的战略角度分析,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已由温饱型向质量型转化,安全、优质、营养丰富的农产品将会取得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本项目以优质、高效、高新技术对农业进行组装配套,建设优质农作物生产基地,将用利于将先进的技术及管理模式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解决科技与生产脱节问题,促进农业结构优化升级,既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又符合农业科技发展的方向。

二、巩固工业发展基础,实现“工农联盟”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除供给人们必要的生活面粉外,同时也是工业生产的主要原料,不论是一次加工产品,还是多层产品大都以农产品为基础。

建国以来,我国始终坚持“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的方针,实践证明是正确的。

工业离不开农业这个基础,在XXXX经济的发展中表现更为突出。

目前,XXXX工业产品的支柱行业有煤电、建材;煤炭是一次性能源,挖一点也就少一点,在煤炭资源殆尽时,电力工业也就是无源之水了;XXXX在芒山旅游区开发以来,XXXX建材工业基本失去支柱作用;一个可持续发展,而且永久性的工业支柱就是农副产品加工业。

“中国面粉城”的建设和发展充分体现了,XXXX农产品加工优势,然而这一优势是以种植业发展为前提,并不断拉长加工链条,构成XXXX工业行业支柱。

建设4万亩优质小麦生产基地,巩固和发展面粉行业的优势,从而进行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和深加工。

由此可见,项目的建设有利于巩固和发展工业行业的基础,从而促进XXXX经济的良性循环。

三、提高农产品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

本项目建设不仅仅是以提高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为工业供给原料为目的,而是在不断提高产品质量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提高农业的经济、社会和生态益。

选用先进科学技术,扩在有机肥施用量,以改善地壤结构,优化自然环境;选择优质品种,提高人们生活的安全和健康水平;通过改革耕作制度,改善生态环境,从而促进农业的综合效益水平的提升。

四、优化经济结构,促进农村经济的良性循环

通过近几年的实践足以表明:

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出路是走种植、养殖、加工深加工的道路,在加工业发展的条件下,再反过来促进种植业的发展,任何“弃农废农”的思路都是错误的。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立足农业,发展工业,带动其它行业的发展,是优化农村经济结构不可忽视的经济战略。

以本项目为例,发展4万亩优质小麦生产基地,为XXXX的面粉加工、食品加工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在种植专业合作社的经济经营条件下,农村劳动力得到重新分配和定位,一部分社员由农民变成了农工,工作稳定具体,收益有保证;一部分农民从第一产业进入第二产业,成工厂的工人;加工业发展了,农业产品的销售不再出现卖难问题,对种植业的发展产生拉动力。

种植业产量的提高,农副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反过来为农村养殖业形成驱动力;畜牧业的发展,不仅扩大了农副产品加工业的原料来源(肉食加工),同时,为种植业产生有机肥料,改良土壤,增加工壤有机构,改善土壤水、肥、气、热条件,促进种植业的发展,并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通过上述资源配置和工业、农业的发展,又可带动交通运输业、商业、服务业的发展;形成一个相互关联,相互促进的农村经济运行机制。

所以,本项目建设有利于优化农村经济结构,促进经济的良性循环。

五、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建设,提高农民经济收入水平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新形势下的战略措施,其作用是克服一家一户为单位小农经济种植模式,个体农户所不能办成的事,通过专业合作社来完成。

本项目的设想,通过土地流转承包,把项目农户捆在一条发展线上。

合作社先让农民利益保底,以承包金的形势让农民得到高于承包流转前的收入不平;然后在合作社的统一布置下,从事管理、运输、生产、加工等工作,从而增加收入。

在土地流转承包的条件下,本项目设计了一个以合作社为龙头,以配套体系(植物保护、农技推广、购销服务、科学攻关)为两翼,以基地建设为基础的农民合作社发展格局。

一方促进了农民合作社的发展,一方面提高了农民收入,有力促进小康社会事业的建设和发展。

第三节项目单位及技术依托单位的基本情况

一、项目单位的基本情况

XXXX市XXXX种植专业合作社是该项目的承办单位,该社组建于2009年,办公地点位于XXXX市XXXX镇郑店村,注册资金350万元;主要业务范围:

采购、供应成员所需的生产资料;谷物种植、组织收购、储存、运输;产销售成员生产的各类产品;引进技术、新品种、技术交流和咨询服务。

(一)组织机构及人员

XXXX市XXXX种植专业合作社自09年组建以后,健全了内设机构:

办公室、生产技术科、物资购销科、产品质检科、科技攻关科、财务科等机构,合作社各类管理人员10人,在不违反各项制度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兼职使用。

(二)规章制度

XXXX市XXXX种植专业合作社在完成组织机构建设以后,为保证合作社事业的健康发展,制定了会议制度,社员发展章程,工作制度,廉政建设制,财务管理与分配制度等规章制度。

(三)会员发展状况

目前该社在XXXX、XXXX两乡镇建设了10000亩小麦、玉米生产基地;发展社员600户,入社人员达到920人。

(四)财务状况

由于该社建立时间较短,业务开展刚刚起步。

几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呈现出逐年发展的良好趋势。

在现有生产基地的条件下,开展多种经营。

2011年销售收入2020万元,企业利润550万元,利润分配165万元,公积金55万元。

经过几年的发展,使各社员及基地群众,年人均纯收入平均每年增加230万元;农民对合作社给予高度评价:

XXXX市XXXX种专业合作社的建设和发展,是农民发展经济的带头人,是农业风险的保险公司,是集体经济组织的示范员。

二、技术依托单位的基本情况

本项目技术依托因素为“高新技术、品种的引进与繁育,高、稳、低、优产品的生产栽培管理技术,植物保护与病虫害防治技术,农业节水灌溉技术,农产品仓库技术等。

根据这些技术因素,该社以XXXX市农业局为技术依托单位。

其基本情况介绍如下:

XXXX市农业局是全市农业的行政和业务主管部门,现所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和29个乡级农业技术推广站,现有专业技术人员292人,其中高级技术职称人员26人,中级技术职称人员34人。

XXXX市农业局与河南农业大学,中国农科院建立了永久性业务往来关系,提供新品种、新技术等有关农业发展信息。

第三章项目区概况及项目保障条件

第一节项目区概况

项目区主要分布在XXXX市的南部与西南部,该区自然资源、产业优势、社会经济和人文条件为本项目实施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项目区基本概况与XXXX整体情况大同小异,现以XXXX市基本情况研究分析如下:

一、地理位置

XXXX市位于河南省的最东部,地处我国黄淮海平原腹地,豫、鲁、苏、皖四省交界处,地理坐标介于北纬33º42—34º18′,东经115º58—l16º39′,总土地面积1994.49平方公里。

是河南省靠近沿海发达地区的前沿县市。

根据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从东部沿海向西逐步推进,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步伐,XXXX市担负着承东启西的重要作用。

二、交通通讯条件

XXXX市交通条件较好,以市区为中心有八条国道、省道等二、三级公路向徐州、宿州、郑州、阜阳等地辐射,连(云港)——霍(尔果斯)国际高速公路自XXXX北部通过,泗洪至登封高速自项目区横穿东西,济祁高速在项目区东侧纵贯南北,分别交汇两东西高速公路;乡级间联网路在本市域内形成纵模交错的交通网络,构成了优越的陆路交通优势;京九铁路、陇海铁路、京沪铁路距项目区均在50公里左右,矿区铁路专用线(青町——XXXX)已经参运。

通讯业发展很快,固定、移动电话已并入国际网络,已消灭了无电话村。

三、气候条件

XXXX市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区,冬寒夏热,春暖秋爽,四季分明。

年均气温14.3℃,极端最低气温-23.4℃,极端最高气温41.5℃,年均日照时数2318小时,平均降水量824.4MM,年最大降水量1518.6MM,年最小降水量212MM,平均无霜期206天,平均相对湿度73%,平均风速3.2mm/s。

水、光、气、热为项目建设提供了有利条件。

四、水资源条件

XXXX市境内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约2.3亿立方米,浅层地下水资源量约2.4亿立方米,水资源总量4.7亿立方米,人均占有量361立方米。

全县共有流域面积1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96条,其中较大的河流有沱河、浍河、王引河、包河等流域面积均在100平方公里以上,建大型拦河闸30余座,除涝闸104座,除涝标准达到5年一遇。

项目区现有完好机井500眼,配套提水机械100套。

项目区共建成旱涝保收田面积40万亩,有效灌溉面积40万亩。

近几年来,全市人民自力更生兴修水利、打井配套,初步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排、蓄、灌、补工程体系。

以上工程的建成,大大提高了全市防洪除涝和抗旱能力,为农业生产的发展奠定了一个较为坚实的基础。

五、土地资源

项目区两乡镇大部分为平原旱地,耕地面积XXXX68000万亩,XXXX55000亩,大部分是旱涝保收田。

土壤以隋堤为界表现出南淤北砂的分布特点,南部受分水规律的影响,粘土比例较大;北部多为中壤土,经多年耕作的结果,土壤深厚,肥力较高,质地好,保水保肥能力强。

六、生产现状

近年来,项目区人民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积极调整种植业结构,大力发展高效农业,农业生产一直处于稳定增长的总体发展态势。

2011年项目两乡镇粮食总产量82425吨,棉花总产量226吨,油料总产量806吨,蔬菜、瓜类总产量2790万吨。

分比上年同期增长7.6%、1%、6.4%、1.2%;随着商品农业的不断发展,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随着粮经比例的调整,不断扩大。

从发展现代农业的角度分析其现状,其特点表现在:

传统农业的耕作制度没有彻底改变,发展不平衡,低产低效;在种植业内部规模效益低,科技含量少,品种单调,产品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七、基础设施

该项目在永商南线两侧,交通十分便利;全市已开通固定电话、移动电话1.2万门,在项目区所在地已开通1200余部,电讯快捷,信息灵通;电力网四通八达,电力充足,在项目区的各乡镇均已建成22万伏的输变电工程。

项目区由于多年的农业综合开发,基础设施较为完善,初步形成了排、蓄、灌、补农田水利工程体系。

八、项目人力技术资源

XXXX市总人口150万人,劳动力75万人,实用技术人才5.2万余人,农村劳动力中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比例达50%以上,人口素质较高。

九、财政及农民收入情况

2011年XXXX市境内财政收入71.3亿元,项目区两乡镇境内财政收入4.9亿元,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6577元,项目农民人均纯收入6540元。

十、社会经济条件

XXXX经济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的阶段,处于新旧体制交替的关键时期。

国民经济发展速度较快,人民群众生活由温饱型向富裕型过渡。

2011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207.8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3.51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5%。

社会条件对XXXX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影响:

多年来,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对XXXX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促进发展,积蓄力量,备足后劲的作用,经济发展的实力相对增强;永夏煤田的开发建设为XXXX经济发展起到了调整结构,促进发展的作用;多年来农业综合开发工程的实施,建立和完善了农业基础设施,增强了农业后劲;改革开放的政策,市场经济体系建立和完善,为XXXX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第二节 项目建设的保障条件

一、自然条件优越

XXXX市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降水、热量、光照充足,降雨季节相对集中,土层肥厚,土壤肥力好,地下水位浅,季节性河流多,为项目的建设提供了良好的灌溉条件。

二、技术力量雄厚

全市现有专业高级科技人员30人,中级科技人员200人,初级科技人员800人。

市政府每年选送一批优秀青年到河南农业大学学习先进农业技术,市农业局农业技术推广站成立了高效农业技术攻关组,指导农业生产沿着高新科技的方向发展。

三、建立项目产、供、销社会化服务体系

种植专业合作社以土地流转承包的形式进行使用,农民不存在购销因素,项目产品在内设供应部和销售部的职权内,以XXXX面粉加工企业为主体,签订常年购销合同,保证产品的正常销售。

四、健全机构 加强领导

XXXX市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该项目的建设,以农办为主体成立了项目建设领导组,农办主任领导组组长,专业合作社主要负责人任副组长,下设项目建设办公室,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兼办公室主任。

项目所在乡镇合作,广大群众参与,目标明确,责任清晰,分工合作,运行高效的项目建设运作机制。

 

第四章市场分析和产品方案设计

第一节市场分析

一、产品市场供求现状

(一)项目产品

根据项目特点,项目主要产品为小麦和玉米,小麦生产基地耕作制度为一年两熟制,夏秋各一季,夏粮产品为小麦,秋粮产品为饲料玉米。

(二)产品市场供需现状

1、小麦市场供需状况

A、供给状况

本节研究供给状况,是以本市小麦产量为重点,不去分析全国的供需趋势,其理由是XXXX是粮食作物主产区,且大多可以在本市内就地消化。

XXXX面粉加工企业的消费量,与项目产品的销售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XXXX市常年小麦播种面积150万亩,总产量在保持在65-70万吨之间,2011年全市小麦产量71万吨左右。

人们生活消费按150公斤计算,年生活消费22.5万吨;种子消费按每亩20公斤(与科学播种量有出入,这是农民实际播种量),年消费3万吨。

据此分析,每天提供商品小麦45.5万吨,商品率为64.08%,这是XXXX市每年小麦市场的供给能力。

B、需求现状与预测

本节分析产品需求预测的对象仍以本市面粉加工企为主体,其分析预测依据,根据XXXX市白粉产量,以换算小麦吞吐量。

XXXX市小麦生产消费现状

表4-1单位:

万吨

指标名称

年份

小麦面粉产量

小麦消耗量

本市小麦商品量

2006

46.03

61.38

42.69

2007

56.03

74.71

43.61

2008

72.50

96.67

44.22

2009

88.48

117.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