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技工学校农民工培训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策划书.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739499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48.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技工学校农民工培训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策划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第一技工学校农民工培训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策划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第一技工学校农民工培训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策划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第一技工学校农民工培训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策划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第一技工学校农民工培训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策划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一技工学校农民工培训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策划书.docx

《第一技工学校农民工培训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策划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技工学校农民工培训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策划书.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一技工学校农民工培训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策划书.docx

第一技工学校农民工培训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策划书

 

第一技工学校农民工培训基地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前言……………………………………………………3

第一章总论…………………………………………………5

第一节项目建设背景……………………………………5

第二节项目概况…………………………………………9

第三节问题与建议……………………………………11

第二章项目建设必要性和可行性………………………12

第一节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2

第二节项目建设的可行性……………………………15

第三章项目建设规模……………………………………17

第四章项目建设场址条件………………………………18

第一节项目建设场址现状……………………………18

第二节项目建设场址条件……………………………18

第三节场址推荐方案…………………………………22

第五章工程总体方案……………………………………24

第六章工程建设技术方案………………………………29

第七章工程节能节水措施………………………………32

第一节节能措施………………………………………32

第二节节水措施………………………………………33

第八章环境影响分析……………………………………34

第九章劳动安全卫生消防………………………………36

第十章项目组织机构及实施计划………………………38

第一节项目组织机构…………………………………38

第二节项目实施计划…………………………………38

第十一章工程招标方案…………………………………40

第十二章工程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45

第一节工程投资概算…………………………………45

第二节资金筹措………………………………………48

第十三章项目建设的社会评价…………………………49

第十四章研究结论和建议………………………………51

第一节结论………………………………………………51

第二节建议………………………………………………52

附表、附件及附图…………………………………………53

前言

A市第一技工学校是A市唯一的一所国家级重点技工学校,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综合职业培训基地。

是B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定点机构,具有三十多年的办学历史,被B省人民政府授予“B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

为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适应国家新形势发展,国务院下达了《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上述决定,B省人民政府以C政发【2006】23号作出了《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文件指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再就业的重大举措;是加快人力资源开发,提高国民素质,构建和谐B的重要途径;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实现我省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近年来,随着A市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城乡新增劳动力需要技能培训、转移就业,加之金融危机的影响,大量返乡农民工、企业下岗失业人员、城镇就业困难群体亟需进行规范的技能培训以便实现就业;与此同时,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社会对高技能复合型人才,企业对具有较高专业素质的产业工人的需求量愈来愈大。

为此,高度重视劳动者技能培训工作、进一步加快农民工培训示范基地的建设、提高A市公共就业服务水平显得十分迫切。

A市第一技工学校目前作为A市国家级培训示范基地,是A市城镇劳动者技能培训和农民工培训工作的重要支柱和平台。

A市第一技工学校创办于1978年,是A市唯一的一所国家级重点技工学校,学校由本部和三汊实训基地组成,占地166.2亩,建筑面积64375.5平方米;在校生3600多人(其中90﹪以上来自农村),现有教职工211人,其中高、中级职称的教师180余人。

随着A市第一技工学校的快速发展和承担国家各项培训任务的增加,现有硬件和软件建设水平远远不能满足当前工作开展和学校进一步发展的需要,学校现有教学用房、学生宿舍及教研用地不足的矛盾也显现出来,为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促进职业教育持续、快速、健康发展,A市第一技工学校农民工培训基地项目的建设势在必行。

为了进一步解决A市第一技工学校农民工培训基地建设项目的建设问题,我所在接受委托后,立即组织技术人员赴项目所在地进行了社会经济、工程建设条件、区域概况等多方面的调查工作,并对建设现场进行了实地踏勘,同时就本项目其他的一些相关问题充分征求了地方有关部门的意见并达成一致。

在此基础上,我所于二○○九年五月份完成了A市第一技工学校农民工培训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总论

第一节项目建设背景

一、基本概况

项目名称:

A市第一技工学校农民工培训基地建设项目

建设单位:

A市第一技工学校

法人代表:

建设性质:

新建

工程地点:

A市第一技工学校校园

二、项目业主概况

A市第一技工学校创办于1978年,1995年被批准为省部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2000年被批准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也是A市唯一的一所国家级重点技工学校,学校一校三牌(A市第一技工学校、A市西城综合高级中学、A市中等技术学校),是IS09001:

2000质量体系认证单位,是B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定点机构。

学校由本部和三汊实训基地组成,占地166.2亩,建筑面积64375.5平方米;在校生3600多人(其中90﹪以上来自农村),现有教职工211人,其中高、中级职称的教师180余人,专业教师中“双师型”教师已逾70%;有2人被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授予“金牌校长”称号,4人被授予“金牌老师”称号,1人被评为“省级优秀教师”;现开设有机电一体化、电气自动控制、计算机网络应用技术、数控技术及应用、模具设计与制造、机械加工与维修、汽车检测与维修、电工与自动控制、电子应用技术、计算机应用与维修、计算机绘图与网络技术、珠宝首饰加工与营销、电子商务与市场营销等十多个热门紧俏专业,学校实行普职融通,集中、高级技能人才的培训、技能鉴定和就业安置为一体,31年来,为社会输送实用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员近3万余名。

近年来,在A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和有关部门大力支持下,学校得到较快发展,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教学设施日趋完善,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学校先后获得“B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B省招生就业先进学校”、“B省教学科研先进学校”、“B省职业培训工作先进单位”、“B省技工教育质量管理规范学校”、“A市文明单位”、“A市花园式单位”等光荣称号,获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抗震救灾突出贡献奖”,是西部教育顾问单位。

学院位于D市卫星城市、——A市城区,与D市相距45公里,距天河机场32公里。

京广、汉渝两条铁路,107、316国道和京珠高速公路贯穿A市,交通十分便利。

三、编制依据

1、《A市第一技工学校农民工培训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委托书》A市第一技工学校

2、《A市城市总体规划》

3、《A市第一技工学校校区规划图》

A市城市规划设计院

4、《A市统计年鉴》(2007)A市统计局

5、《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A市规划局

6、《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试用版)》

国家发改委、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

7、国家现行的有关规范和标准

四、编制原则

1、A市第一技工学校农民工培训基地建设项目在A市建设总体规划指导下,以服务经济建设,促进A精神文明发展为目标,坚持“统一规划、功能齐全、经济实用、设施完善”的原则,提升学校功能,提高学校办学水平,促使精神文明建设水平又上一个新的台阶;

2、遵照市场经济规律,根据A市第一技工学校的实际需要,我所通过调查研究和技术分析,客观分析项目的现实情况,结合A市城市建设规划,工程力求布局合理、技术可靠及经济可行;

3、以A市社会经济、城区建设要求为出发点,全面规划,统筹兼顾,分期建设与整体投资效益相结合;

4、依照A市城市发展计划,贯彻节水精神,符合建设地区的需要及工程实施的可行性;

5、A市第一技工学校农民工培训基地建设项目建设中使用和推广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实现科学化管理,确保符合国家规范要求;

6、贯彻节能方针,力求取得较好的社会综合效益;

7、采用的主要标准和规范

《B省建设工程投资估算指标》

《B省建筑安装工程费用定额》C建[2003]44号文颁发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GB50021-2001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GBJ15-88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GB50003-2001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02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09-2006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02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08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

五、编制范围及编制目的

1、编制范围

本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范围为A市第一技工学校农民工培训基地建设工程。

2、编制目的

本报告编制的目的是对A市第一技工学校农民工培训基地建设项目进行技术可靠性、经济合理性及实施可能性的方案分析和论证,在此基础上选用科学合理、技术先进、造价省、运行成本低的方案,最终使得该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达到最佳统一。

 

第二节项目概况

一、项目地理位置

A市城区位于市域南部、孝南区西部,地处东经113°55',北纬30°56'。

城区西依环河,东临滚子河,南靠老环河,北接京广铁路和军用机场,城市三面环水,一面临机场和铁路,城市空间被限定在相对狭小、封闭的地域环境内。

316、107国道穿越城区。

东南至D市中心60公里;东至D天河机场36公里;西至云梦21公里、应城49公里;北至孝昌45公里;南至汉川52公里。

A市第一技工学校农民工培训基地建设项目拟选址在A市第一技工学校校园建设。

符合A市城市发展总体规划。

二、建设规模和建设目标

该项目建设规模如下:

1、拟建建筑面积为6630平方米的教学楼及建筑面积为1600平

方米的学生宿舍楼各1栋,总建筑面积:

8230平方米。

2、征教育科研用地9.32亩。

整个项目设计按照A市第一技工学校农民工培训基地建设项目建设设计方案进行总体设计,力求总体布局合理,建成一个既经济实用、又具有现代气息的综合工程。

三、主要建设条件

本项目可利用现有公路,材料运输可以充分利用现有道路直达工地。

材料运输均采用汽车运输。

拟建地位于城区,道路畅通,运输方便,场内活动空间宽阔,项目施工不会产生较大环境影响。

项目建设所需的各种建筑材料能在城区购买,且项目为框架、砖混结构,土建和安装工程可由地方施工单位承建。

四、项目投入总资金及效益情况

A市第一技工学校农民工培训基地项目总投资1536.33万元,其中工程建设投资为1443.7万元,建设期利息为92.63万元。

资金来源为:

以A市城市建设投资公司名义向国家开发银行贷款1000万元,其余部分建设单位自筹。

本项目是用于文化教育事业的一项公共工程,是事业性和公共性设施的统一体,该项目的建成,有利于满足职业教育资源的不断扩大的要求;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再就业的重大举措;是加快人力资源开发,提高国民素质,构建和谐B的重要途径;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实现我省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第三节问题与建议

一、问题

1、建设资金应尽快落实到位,以免影响建设进度;

2、项目建设应注意环境保护,不要影响周围单位或个人的工作和生活。

3、项目建设中应充分利用资源,注意节能、节水;

二、建议

1、A市第一技工学校农民工培训基地建设项目建设应单独圈定施工区,应在不影响正常办公、学习和居民生活的前提下组织施工。

2、工程建设安装完毕后,要组织验收,严把工程质量关。

3、本项目是一项公共事业工程,建议积极争取国家有关政策支持,并减免有关规费。

 

第二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第一节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一、是落实国务院、B省有关文件精神的需要

国务院2005年发布的《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决定》明确指出:

要“建立和完善遍布城乡、灵活开放的职业教育和培训网络”;2006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表决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把“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列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实现途径;B省人民政府以[C政发【2006】23号]文作出了《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文件指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再就业的重大举措;是加快人力资源开发,提高国民素质,构建和谐B的重要途径;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实现我省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2006年2月11日A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的《A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就如何提高A市职业教育发展水平指明了方向:

“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整合职业教育资源,扩大职业教育规模。

”本项目的建设是落实中央、地方有关文件精神的需要。

二、是完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必然要求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推进我国工业化、现代化的迫切需要,是促进社会就业和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也是完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必然要求。

国民经济的各行各业不但需要一大批科学家、工程师和经营管理人才,而且迫切需要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人才和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

我国人口多,劳动力多,特别是农民多,就业问题是一个不可回避而且必须解决好的大问题,需要发展职业教育,提高城乡劳动力的就业和创业能力。

因此,必须完善国民教育体系,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把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放在同等重要位置。

三、是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需要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职业教育的重点是对城乡需要就业人员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对在岗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培养高技能人才。

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

要着力抓好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合理调整教育结构,重点加强职业教育。

教育结构调整总的方向是,普及和巩固义务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无论是中等教育还是高等教育,都要扩大职业教育的规模。

二是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形成多元化办学格局。

积极办好公办职业院校,大力发展民办职业教育,充分发挥企业、行业和社会力量举办职业教育的积极性。

三是以就业为导向,提高职业院校办学水平和质量。

深化教学改革,注重学以致用,搞好以敬业和诚信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突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职业技能训练。

职业教育要面向企业,培养企业需要的人才。

四是重视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提高广大农民的职业技能和转移就业能力。

四、是落实“十一五”规划,进一步理顺职业教育管理体制的需要

“十一五”规划指出,要把发展职业教育纳入“十一五”规划,统筹安排,加大扶持力度。

国务院已决定,“十一五”期间中央财政对职业教育投入100亿元,重点用于支持实训基地建设,充实教学设备,资助贫困家庭学生接受职业教育。

要进一步理顺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形成齐抓共管的格局。

通过深化劳动人事制度改革,改变劳动用工、人才选拔中片面追求学历而轻视技能的做法,形成有利于职业教育发展和技能型人才成长的激励机制。

中央和地方财政相应了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支持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加强师资培养和培训,建立贫困学生助学制度。

全社会要大张旗鼓地宣传优秀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的劳动价值和社会贡献。

我们不仅要尊重那些有理论素养的教授、专家,也要尊重那些自己动手、实际操作,有发明创造的技术专家。

对生产一线工人取得的各种技术革新成果,凡是能产生较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都应予以重奖。

要在全社会形成有利于职业教育发展的舆论氛围,使新的求学观、择业观和成才观蔚然成风。

五、是改善学校办学条件的需要

近年来,随着农业现代化,农村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二、三产业对劳动力的需求量不断增大,素质要求越来越高。

因此,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工作引起了国家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该校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利用学习现有教育资源,积极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

目前,该校是A市唯一的一所国家级重点技工学校,是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综合职业培训基地,也是B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定点机构,被B省人民政府授予“B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

随着A市第一技工学校的快速发展和承担国家各项培训任务的增加,现有硬件和软件建设水平远远不能满足当前工作开展和学校进一步发展的需要,学校现有教学用房、学生宿舍及教研用地不足的矛盾也显现出来,为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促进职业教育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该项目的建设十分必要。

第二节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一、符合城市发展总体规划

拟选校址在“A市城市发展总体规划”中“文教功能区”内,符合A市发展规划。

二、项目的场地条件

该地域地势平坦,适宜于项目建设。

三、供电与供水

校区内已有变电台区,容量满足项目要求,可直接对项目供电;市自来水厂供水主干管从校区门前经过,并有支管引入校内,且校内自有水井,满足项目供水要求。

四、排污及环保

城区排水系统已形成,该校污水、雨水可直接排到市政设施内流走,不会滞留;生活及建筑垃圾可倾倒在指定地点有垃圾车运走;该项目为教育用房,对环境影响甚微。

五、交通条件

拟建地位于槐荫大道南侧该校校区,道路畅通,运输方便,场内活动空间宽阔,项目施工不会产生较大影响。

六、施工力量及材料供应

项目建设所需的各种建筑材料能在城区购买,土建和安装工程可由地方施工单位承建。

七、资金来源

本项目总投资1536.33万元。

资金来源为:

以A市城市建设投资公司名义向国家开发银行贷款1000万元,其余部分建设单位

自筹。

 

第三章项目建设规模

第一节项目区现状

A市第一技工学校农民工培训基地建设项目拟选址在A市槐荫大道南侧该校校区南部规划地建设。

场区地势平坦,区位优越,交通便利,便于建设。

第二节建设规模

根据国家有关设计规范、规定,按照《A市第一技工学校规划设计方案》,建设规模为:

1、新建建筑面积为6630平方米的教学楼及建筑面积为1600平

方米的学生宿舍楼各1栋,总建筑面积:

8230平方米。

2、征教育科研用地9.32亩。

本工程主要技术指标(纳入校区整体规划考虑)如下:

1、建筑占地面积:

1003.4平方米;

2、总建筑面积:

8230平方米;

其中:

教学楼(1栋)面积:

6630平方米;

学生宿舍楼(1栋)面积:

1600平方米;

3、层数:

教学楼为9层,学生宿舍楼为6层;

4、结构形式:

教学楼为框架结构、学生宿舍楼为砖混结构;

5、建筑密度:

33.33%

6、容积率:

1.67

7、绿化率:

32%

 

第四章项目建设选址

第一节项目场址现状

一、地理位置与地点

A市位于B省中北部偏东,市域北靠河南省信阳地区,东接黄冈市红安县、D市黄陂区和东西湖区,南连D市蔡甸区和仙桃市,西邻随州市、广水市、京山县和天门市。

市域南北长188公里,东西宽122公里,市域总国土面积8910平方公里,占B省国土总面积的4.8%。

全市辖三市(应城、安陆、汉川)三县(孝昌、大悟、云梦)一区(孝南区)。

A市第一技工学校农民工培训基地建设项目拟选址在槐荫大道南侧该校校区建设。

二、土地权属类别及占地

A市第一技工学校农民工培训基地建设项目建设用地属A市第一技工学校,在校区土地上建设,用地性质为教育用地。

满足本项目建设。

三、现有场地利用情况

项目地目前属A市第一技工学校规划用地,前后无障碍物。

第二节场址建设条件

一、地形、地貌、地震情况

1.地形、地貌

A城区位于汉北东部城区,系指汉江平原东北边缘,桐柏山以南的平原区,属府水水系氵不河流域的中下游左岸,区域构造上属新华夏系第二沉降带江汉一级沉降区的东北边缘地带。

该地区属山前曲流型河谷平原,地势由东向西南倾斜,地面较平坦,高程一般为24~28米,以流经区内的府河支流——氵不河河床最低,高程为16~19米,区内发育氵不水的心滩、漫滩和Ⅰ、Ⅱ级阶地,其中,Ⅰ级阶地由冲、淤积物组成,高程为21~24米;Ⅱ级阶地由冲、洪积物组成,高程为26~28米。

A市第一技工学校农民工培训基地建设项目拟选址在槐荫大道南侧该校校区建设,该地域地势平坦,适宜于项目建设。

2、地震

  根据我国主要城镇抗震设防烈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和设计地震分组,A城区属6度区。

二、工程地质与水文条件

A城区地处府氵不河冲积平原,大部分用地为环河一、二级阶地,地势平坦,北高南低,高程在23-26米(黄海高程,下同)之间,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180-300kPa。

城区最高渍水位23.06米.

A城区的位置为平原,地势平坦,北高南低,东高西低,氵不河的走向正好处于城区西,南两方位。

项目区地势平坦,利于建设。

三、气候条件

A市属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温暖湿润,光照充足。

  气温:

  多年平均气温        15.9~16.1℃

  极端最高气温        41.6℃

  极端最低气温        -13.7℃

  降雨:

  多年平均降雨量       1078.6-1196.5毫米

  最大年降雨量        1676.9毫米

  多年最小降雨量       705.3毫米

  日最大降水量        207.1毫米

  多年最大积雪深度      280毫米

  蒸发量:

  多年平均蒸发量       1394.6毫米

  年最大蒸发量        1627.9毫米

  年最小蒸发量        1175.2毫米

  风向风速:

  主导风向          北风

夏季主导风向        东南风

全年日照时数:

2020-2190小时。

无霜期:

225-227天,由北向南递增。

地下水位8-10米,常年平均水位9米。

四、城镇规划及社会环境条件

A农业基础较好,是久负盛名的鱼米之乡,已先后建成了11个国家级商品粮、优质棉、“两高一优”示范区和名特水产品、畜禽、林果生产基地,培植了A麻糖米酒、安陆银杏、汉川水产、南大市场等10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集团,A农业正在进一步向基地化、产业化方向发展。

工业初具规模。

目前已形成了汽车、盐磷化工、食品、建材建筑4大支柱产业。

在全市国民经济快速稳步发展的同时,各项社会事业也取得了较快的发展。

滚子河东部的高新产业园、南大工业园、永安货场区建设已初具规模。

京珠高速公路、316国道复线,107国道复线已建成,城市区域交通条件发生显著变化,城市向东发展引力增强,城市用地跨越滚子河向东发展。

五、交通运输条件

A交通区位优越。

京广、汉渝两条铁路,107、316国道,已经建成的京珠高速公路和正在施工的孝襄高速公路贯穿全市,省道、市县区域干线纵横其间,公路密度居全省之冠,汉江等23条江河直通长江,构成了水陆空立体交通网络。

本项目可利用现有公路,材料运输可以充分利用现有道路直达工地。

材料运输均采用汽车运输。

六、公用设施社会依托条件

A电力设施齐备。

境内有汉川120万千瓦发电厂,有220千伏变电站4座,110千伏变电站19座,35千伏变电站78座,八汊洼500千伏输变电工程建设基本完工。

A通讯设施先进。

所有县市区开通了国际国内长途直拨电话、无线寻呼以及分组交换电子信箱等业务,构成了光缆、微波、无线、程控等多种现代化通信网络。

七、防洪、防潮、排涝实施条件

项目建设地附近有城市下水道,排水方便;项目区已纳入城市总体防洪、排涝实施规划。

八、施工条件

该项目拟选在槐荫大道南侧该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