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735991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6.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科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科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科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科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科学.docx

《科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学.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科学.docx

科学

第一单元科学在我们身边

1、  爱因斯坦说过: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对观察过的事物提出“为什么,是我们解决问题、走向创新的起点。

2、  牛顿说过:

“没有大胆的猜测,就不会有伟大的发现。

”对问题进行猜想和假设,能帮助我们明确探究的目标和方向。

3、  科学就是提出问题,然后想办法解决问题的过程。

4、  科学家为了弄明白一个事物的真相和原理,就要不断的做实验,直到弄清楚为止。

5、  有了科学研究,才会发明创造,我们的生活才会不断改善。

我们身边处处有科学,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科学。

6、  列举出我们身边的科技产品和科技成果:

血压计、笔记本电脑、天文望远镜、摄像机、宇航员在太空中行走、无土栽培、风力发电、海上石油开采、磁悬浮列车、克隆羊。

7、  一名学生端坐在椅子上,双脚前放。

另一名同学用食指抵在他的额头前,不让他的身子向前倾,试一试,这位同学能站起来吗?

答:

坐在凳子上的同学无法站起来。

因为人坐着的时候,身体的重心在脊椎下方,如果想保持上身直立而从椅子上站起来,必须把身体重心移到小腿以上。

人从椅子上起立的那一瞬间,必须克服体重的巨大阻力才能站起来,在重心没有前移的情况下,人的大腿肌肉没有这么大的力量做到这一点。

因此,人好比粘到椅子上一样,无法站起来。

8、    桌上有蜡烛、火柴、瓶子、木块,隔着这些形状不同的物体吹点燃的蜡烛,能把蜡烛吹灭吗?

答:

隔着瓶子能吹灭蜡烛,隔着木块、文具盒、书本等吹不灭蜡烛。

因为隔着瓶子吹气时,因为空气流动越快,气压越低。

空气沿瓶子四周流动形成低压区,外部气体迅速流入低压区,正是这种空气流动吹灭了蜡烛。

9、    使漏斗的宽口正对着蜡烛的火焰,从漏斗的小口用力吹气。

蜡烛能被吹灭吗?

答:

用漏斗的宽口对着火焰,吹气时,火苗将斜向漏斗的宽口端,并不容易吹灭。

这是因为吹出的气体从细口到宽口时,逐渐疏散,气压减弱。

如果吹气时,用力大,也能将蜡烛熄灭。

10、使漏斗的小口正对着蜡烛的火焰,从漏斗的宽口用力吹气,蜡烛能被吹灭吗?

答:

蜡烛将很容易被吹灭。

11、把一根筷子插入装着米的杯子中,然后将筷子上提,筷子会把米和杯子提起吗?

答:

杯子和米会一起被提起来。

12、口含两根吸管,一根插到一只装有汽水的杯子里,别一根露在杯子外面,你能从吸管中喝到水吗?

答:

按照上面的方法无法喝到水。

这是因为如果我们口含两根吸管,那根露在杯子外的吸管使你的口腔无法形成“真空泵”,这样口中的压力和外面的大气压一样,当然就喝不到饮料了。

13、科学探究六个要素:

提出科学问题;进行猜想和假设;制定计划,设计实验;观察与实验,获取事实与证据;检验与评价;表达与交流。

14、植物主要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组成。

15、为什么肥皂水能吹出泡泡呢?

答:

这是因为肥皂水能形成一层肥皂膜,肥皂膜不容易破碎。

当你吹气的时候,肥皂膜就会一点一点地膨胀起来,变成肥皂泡,就像吹气球一样。

16、装发条的玩具为什么会动?

答:

由于发条有弹性,当你旋紧了玩具的发条,然后再松开时,发条就会自动地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这时,它就会带动齿轮转动,和齿轮连接的玩具也就动起来了。

17、为什么轮胎上都有凹凸不平的花纹?

答:

轮子上有花纹是为了增加轮子与地面间的摩擦力,这样车轮在路上就不会打滑,也容易刹车。

18、壁虎为什么能在墙上爬?

答:

因为壁虎的脚上有吸盘,所以能在墙上爬。

19、为什么蚂蚁不会迷路?

答:

蚂蚁是依靠天空中的景物、地面上的景物、气味认路的。

20、夏天,狗为什么张开嘴巴喘气?

答:

因为狗的汗腺在舌头上,它张开嘴巴,加速呼吸,目的在于利用排汗来散发过多的热量。

21、鱼的体色为什么绚丽多彩?

答:

鱼儿的各种装扮,有利于它们适应不同的生活环境,躲避灾难,保护自己。

22、和校园里的植物交朋友,我想采用的方法:

(1)给树挂牌,介绍它的生长特点;

(2)在植物园中插上“爱护花草”的宣传牌;(3)给植物浇水、给植物挂牌、测量植物的生长情况、观察植物的开花时间和周期。

23、举例说明,怎样保护我们周围的动物?

答:

(1)不掏鸟蛋、不毁鸟巢

(2)看到有人任意捕杀动物要加以制止,自觉宣传保护动物的法律常识(3)看到受伤的小动物,要给它治伤,治好后放归大自然。

24、汽车做成流线型是为了减小空气阻力。

第二单元我们怎么知道

1、    眼睛、耳朵、鼻子、舌头都是我们的感觉器官。

感觉器官能帮助我们分辨出物体的不同特征,如颜色、大小、气味、冷热、轻重等。

在所有的感觉器官中,眼睛从周围的世界中获得的信息最多。

2、    哪些科学仪器能帮助我们观察?

答:

医生用听诊器帮助诊断;我们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科学家用哈勃望远镜观察星空。

另外还有放大镜、潜望镜、胃镜、潜水仪等

3、  辨别物体特征时要遵循一看、二闻、三尝的观察顺序。

4、    分类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分类时,首先要确定一定的标准,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就不相同。

5、    给我们的文具分类:

(1)按“用途”分,可分为书写类文具和工具类文具;

(2)按“大小”分,可分为大型文具、中型文具和小型文具;(3)按“使用寿命”分,可分为易损型文具和耐用性文具;(4)按“材料”分,可分为金属文具、塑料文具、木头文具和复合文具;(5)按“结构”分,可分为简单文具和复杂文具;(6)按“功能”分,可分为单功能文具和多功能文具;(7)按“是否环保”分,可分为环保型文具和污染型文具;(8)按“能否回收再利用”分,可分为可回收文具和不可回收文具;(9)按“是否常用”分,可分为常用文具和不常用文具;(10)按“价格”分,可分高档文具、中档文具和低档文具。

6、    给生活垃圾分类:

(1)有害垃圾:

如废电池、废荧光灯管、水银温度计、废油漆(桶)、过期药品等。

(2)废玻璃:

如碎玻璃、废酒瓶及其他玻璃制品。

(3)可焚烧垃圾(4)餐厨垃圾:

食物残渣和废料。

(5)可回收利用垃圾:

包括易拉罐、整块玻璃、书本等。

7、    物体的冷热程度叫做温度。

温度计是测量物体温度的仪器。

测量物体的温度时,要根据被测量物体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温度计,被测物体的温度不能超过温度计的测量限度。

不同的温度计可用来测量不同物体的温度。

我们常用的温度计是摄氏温度计,它的单位是摄氏度,用“℃”来表示。

8、    温度计的使用方法(使用温度计时应注意什么?

):

(1)用手拿着温度计的上部。

(2)将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在水中,不要接触容器壁。

(3)等温度计内的液柱静止后,读出温度。

(4)读数时,温度计不能拿出水面,视线要与温度计液柱顶端相平。

9、    生活中常用的温度计有:

冰箱温度计、电子气温计、红外线耳温计、鱼缸温度计、指针式温度计、奶瓶温度计、干湿温度计、发光水温计、三角口腔温度计、内标式腋下体温计、软头防水笔式电子体温计。

10、热水降温的过程是先快后慢的。

不同结构、材料的容器保温效果不相同。

外部环境的温度可以影响热水降温的速度。

相同的环境中,水量少的降温快,水量多的降温慢。

11、加快热水降温速度的方法有:

吹一吹、用扇子扇、筷子搅、放入冷水中、两杯子倒。

12、量筒是测量液体体积的工具,一般用“毫升”作单位,用“ml”表示。

13、量筒的使用方法:

1、选用合适规格的量筒。

2、量取指定体积的液体时,应先倒入接近所需体积的液体,然后改用胶头滴管滴加。

3、应把量筒放在水平的桌面上,使眼的视线和液体凹面的最低点相平。

操作要诀是:

“量液体,筒平稳;口挨口,免外流;改滴加,至刻度;读数时,视线平;看凹处,读得准。

14、用玻璃罐头瓶制作量筒的方法:

1、在玻璃罐头瓶的外壁贴一张纸条。

2、用一个标准量筒量好100毫升的水,倒入瓶内,在纸条上画出液面的位置。

3、再用量筒向瓶内倒入400毫升水,画出500毫升的标度线。

4、将100毫升与500毫升两条标度线之间的距离等分成4份,依次划出200毫升、300毫升、400毫升标度线。

一个型号为500毫升的简易量筒就做好了。

15、我们研究不倒翁的过程在科学上被称为“解暗箱”,它是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

16、不倒翁不倒的原因是:

上轻下重,底面是半球形。

17、柳树的特点:

树皮裂开,树枝很软,树叶是船形的。

18、温度计由玻璃管、玻璃泡、刻度三部分组成。

19、生活中像不倒翁那样不容易倒的物体有:

酒瓶、花瓶、台灯、电话、地球仪。

第三单元  水的科学

1、像水、牛奶、酱油这样能流动的物体叫做液体。

像木块、橡皮这样不能流动的物体叫做固体。

2、常温常压下,水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液体。

3、自然界中哪里有水?

答案:

大海、河流、云、冰山、植物、动物、泉、地下水、人体内、土壤中

4、地球上水的分布情况:

地球上水的总量中,淡水为3%,海洋和咸水湖中的水占97%;地球上的淡水中,冰占76%,水蒸气点0.037%,河流、湖泊占0.34%,浅表地下水占12%,深层地下水占11%,其他淡水占0.623%。

5、物体在水中受到水向上托起的力,这种力就是水的浮力。

6、一般情况下,在水中上浮的物体有:

皮球、气球、泡沫、木块等;在水中下沉的物体有:

铁块、橡皮、玻璃、铜块、石块等

7、水的浮力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

救生圈、轮船、潜水艇、渔民用网捕鱼

8、下沉的物体是否受到水的浮力实验:

实验材料:

钩码、橡皮筋、尺子、水槽、水。

实验过程:

(1)把钩码挂在橡皮筋上,提起,用尺子测量橡皮筋的长。

(2)再把其放入水中,测量橡皮筋的长度。

(3)比较两次橡皮筋的长度,有什么发现?

实验现象:

同一个钩码,在水中提起比在空气中提起,橡皮筋要短。

实验结论:

下沉的物体也受到了水的浮力。

9、改变物体浮沉的方法:

(1)改变物体的形状

(2)给物体附着浮或沉的物体(3)改变液体的比重或改换不同比重的液体。

10、“捞铁牛”是运用了给物体附着浮的物体,让沉下去的物体浮起来的道理,把铁牛与大船相连利用水的浮力把铁牛捞上来的。

11、“曹冲称象”是运用了船上的大象和石头的吃水深度一样,从而断定石头的重量就是大象的重量。

12、“死海不死”是因为海水的密度比人的密度大,所以人在死海里边不会下沉。

13、鱼能自由自在的上浮和下沉是因为它的体内有鱼鳔,鱼鳔的作用是通过改变贮存气体的多少,使鱼停在不同的水层里。

14、如何让铁管浮在水面上:

把铁管两头塞住。

15、水是由许许多多的水分子组成的。

水表面的水分子紧紧靠拢在一起,有一种相互吸引的力,这就是水的表面张力。

16、生活中的表面张力:

水黾在水面上行走而不沉入水中,荷叶上的水珠,手背上抹完油后滴上一滴水的情境。

17、水能沿着有孔隙的材料上升,这种现象叫做毛细现象。

18、材料的孔隙与水爬升的高低的关系:

材料的孔隙越小,水爬升的越高。

19、生活中的毛细现象:

毛巾吸水、粉笔吸墨、用卫生纸吸洒在衣服上的油、酒精灯中的酒精能源源不断地到达灯芯顶端。

20、证明水有表面张力的实验:

实验一:

实验材料:

水、广口瓶、滴管、曲别针、抹布、托盘。

实验过程:

(1)、将广口瓶用滴管帮助装满水,直到能清晰地看到水的凸面为止。

(2)、往盛满水的杯子里放曲别针,要一枚一枚慢慢放入,仔细观察水表面的样子。

(3)、一直放到水溢出为止,记下放入曲别针的数量。

实验结论:

水的表面有张力。

实验二:

实验材料:

硬币、水槽、叉子

实验过程:

(1)、把硬币放到叉子上。

(2)、小心地把托着硬币的叉子慢慢放到水的表面,然后稍向下移动叉子,并慢慢移出。

(3)、认真观察硬币周围水的样子。

实验结论:

水的表面有张力。

21、探究毛细现象的实验:

实验材料:

一条毛巾、水槽、水

实验过程:

(1)、在水槽里倒上三分之二的水。

(2)、将毛巾搭在水槽边上,一端浸入水中,一端在水槽外,仔细观察毛巾的变化。

实验现象:

水慢慢沿毛巾向上爬升,并越过水槽上沿,从另一端滴下。

实验结论:

水能沿着像毛巾这样有缝隙的材料往上爬。

22、探究材料孔隙的大小与水爬升的高低有什么关系:

实验材料:

水槽、多根粗细不同的玻璃管、水、红墨水

实验过程:

(1)、在水槽中倒入一半水,并滴几滴红墨水,使水变浅红。

(2)、将粗细不同的玻璃管一端分别浸入水槽中,仔细观察,并做好记录。

实验现象:

水沿玻璃管爬升的高度不同,玻璃管越细水爬升的越高。

实验结论:

材料的孔隙越小,水爬升的越高。

23、农民伯伯浇过地之后,都要将地锄松,这是为什么?

答:

破坏了土壤地表的毛细现象,不能将地下水吸收上来,可以防止水分的蒸发。

24、人们在移栽植物幼苗时,为什么要带土移栽?

答:

这是为了保护植物的根毛,在毛细作用下,根毛吸收水分使植物能尽快成活。

第四单元   天气与我们的生活

1、天气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答:

天气与我们的生活关系十分密切,它对我们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有害的一面。

例如:

晴天收割庄稼,海啸带来灾难,狂风吹倒大树,大雾使飞机停飞。

能够预知近期的天气情况,可以及早地做好各种准备,充分利用有利的天气,避免和预防不利的天气对我们造成危害。

2、天气谚语是以成语或歌谣的形式在民间流传的有关天气变化的经验。

我国的天气谚语历史悠久,内容丰富。

3、天气谚语:

(1)一场春雨一场暖,一场秋雨一场寒。

(2)早晨下雨当日晴,晚上下雨到天明。

(3)南风暖,北风寒,东风潮湿西风干。

(4)天上乌云盖,大雨来得快。

(5)喜鹊枝头叫,出门晴天报。

4、我们一般从气温、降水、风向、风力、云量等方面来描述一天的天气。

5、风级歌:

0级风烟直上,1级风烟稍斜,2级风树叶响,3级风旗飘动,4级风灰尘起,5级风水起波,6级风大树摇,7级风步难行,8级风树枝断,9级风烟囱毁,10级风树根拔,11级风陆罕见,12级风浪滔天。

6、会画下列天气符号:

晴、多云、阴、小雨、中雨、大雨、暴雨、雾、冰雹、雷阵雨、霜冻、降雪、台风。

7、用雨量器测量降水量时应注意:

(1)雨量器应安置在相对开阔、不受障碍物影响的地方,并保持水平。

(2)应准确记录降水开始和结束的时间。

(3)降水结束之后,应及时读出并记录降水量。

8、风向就是风吹来的方向。

当风向仪的箭头指东时,表示此时刮的是东风。

当风向仪的箭尾指西北时,表示此时刮的是东南风。

9、雨量器的制作:

(1)找一个大饮料瓶

(2)在接近瓶颈处画出剪切线(3)沿剪切线将瓶的上部剪下做为漏斗(4)标出刻度。

10、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雨量器的国家。

11、风向仪的主要构成部分:

风向杆、箭头、箭尾、支架、可旋转的配件。

12、制作风向仪的过程:

(1)制作风向杆

(2)制作箭头、箭尾(3)将箭头、箭尾插入风向杆中固定(4)用钉子将风向杆安装在支架上,使其可以自由旋转。

13、我们这里冬季常刮西北风。

14、用风向仪观测风向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答:

放在空旷、开阔处,保证风向仪能自由随风旋转。

第五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1、像空气这样能在空中向四面八方流动的物体叫做气体。

2、空气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气体。

我们的周围到处都有空气。

空气点据空间。

3、空气不是一种单纯的气体,它是由多种气体混合而成的。

其中支持燃烧的气体是氧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21%;剩下的主要是氮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78%;此外,还有少量的二氧化碳、水蒸气等。

4、为什么说空气与人的关系密不可分?

答案:

(1)空气中的氧气能供给人、动物呼吸,是维持生命不可缺少的气体。

抢救病人时、潜水时、消防员救火时、飞行员在高空中飞行时、宇航员在太空行走时,都必须用到氧气。

(2)由于空气中的氧气能支持燃烧,所以物体在纯氧中燃烧非常剧烈,可以产生很高的温度,这在生产中有很大的用途。

5、举例说明氧气在生产中有什么用途?

答:

由于空气中的氧气能支持燃烧,所以物体在纯氧中燃烧非常剧烈,可以产生很高的温度,这在生产中有很大的用途。

例如:

在车间里、工地上,经常可以看到用气焊的方法焊接金属;炼钢时,把氧气吹进炼钢炉,可以提高炉内的温度,使钢炼得又快又好;现代火箭装有液态的氧,在火箭的燃料燃烧时能产生很高的温度,猛烈的喷出气体,推动火箭在没有氧气的宇宙空间气行。

6、人类的哪些活动影响了空气的质量?

答案:

工业污染、生活炉灶与采暖锅炉污染、交通运输工具的污染等

7、怎样预防和治理空气污染,保持空气的清新?

答:

(1)工业合理布局,废气要经过处理才能排放

(2)区域采暖和集中供热(3)减少交通废气的污染(4)改变燃料构成,开发和利用新能源。

(5)植树造林。

(6)注意搞好环境卫生,不乱倒垃圾,不随地吐痰,不在公共场合吸烟。

8、我们能为净化空气做些什么?

答案:

(1)、扫地前先洒水,以免产生灰尘;

(2)、房间、教室要经常开窗通气;(3)、植树绿化,净化空气;(4)、不随地吐痰;(5)、不乱扔垃圾、纸屑、果皮等;(6)、让工厂对排出的污染物进行净化处理;(7)、大力宣传《环境保护法》。

(8)爱护花草树木,遇到破坏花草树木的行为要制止。

(9)爱护环境卫生。

9、实验证明空气占据空间:

(一)

实验材料:

水槽(内装水,水面没过杯子)、1个玻璃杯、几张干燥的废纸、1块毛巾。

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真切感受到空气无处不在。

实验过程:

(1)、取一个杯子,将纸团成一团,放入杯子底部,塞紧。

(2)、将杯子口部向下,竖直放入水中,直至水没过杯底。

(3)、将杯子从水中竖直提出来,用毛巾擦掉杯口的水。

将纸从杯中取出,观察。

发现:

纸并没有湿。

(4)、再次将有干燥纸团的杯子竖直放入水中,在水中慢慢倾斜,直至水进入杯子,引导学生观察现象:

有气泡冒出。

(5)、将杯子提出水面,取出纸团观察。

发现:

纸湿了。

实验结论:

只有让杯子里的空气出来,水才能进入。

说明空气占据空间。

(二)

实验材料:

1个饮料瓶,1个气球

实验过程:

(1)、将气球套在饮料瓶口上,发现气球是瘪的。

(2)、用力捏饮料瓶,会发现气球鼓起来。

实验结论:

瓶子里有空气。

瓶子里的空气跑到了气球里,瓶子瘪了,气球了鼓了起来。

(三)

实验材料:

水槽(内装水),气球,饮为瓶,锥子。

实验过程:

(1)、用锥子在饮为瓶底部扎几个洞。

(2)、将气球套在饮料瓶口上,之后放入水槽中,手用力往下按。

实验现象:

水从瓶下面的孔流进瓶里,气球鼓了。

实验结论:

瓶子里面有空气。

瓶外的大气压和水压使水流进瓶里,把瓶中一部分空气压入气球。

10、空气从一个杯子倒进另一个杯子的实验

实验材料:

水适量,透明玻璃杯2个

实验过程:

(1)、将一个杯子装满水,另一个杯子空着(里面已充满空气)。

(2)、将空杯子倒立扣在有水杯子的上面,使2个杯子口口相对。

(3)、将2个杯子一体地旋转180度,使原来的两个杯子的位置颠倒过程。

实验结论:

空气从一个杯子倒进了另一个杯子。

11、空气有重量吗

实验材料:

气球两个、天平

实验方法:

(1)、向两个气球中吹气,使两个气球同样大小,并扎紧。

(2)、把气球分别放到天平两端,使天平保持平衡。

(3)、将其中一个放气,发现天平不再平衡。

实验结论:

空气有重量。

12、验证空气成分的实验

实验材料:

蜡烛、去掉底的塑料饮料瓶、培养皿、红色水、火柴

实验过程:

(1)、在三个培养皿内分别粘好三支一样长的蜡烛,倒入同样多的红色水,并分别点燃蜡烛。

(2)、把一大一小两个饮料瓶分别同时罩到两支燃烧着的蜡烛上,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

用小饮料瓶罩住的蜡烛先熄灭,用大饮料瓶罩住的蜡烛后熄灭,完全暴露在空气中的那支蜡烛没有熄灭。

蜡烛熄灭后,瓶内的水上升了一小截。

)(3)、往培养皿内倒入红色水,使水面略高于瓶内的水面。

(4)、拧开瓶盖,把点燃的火柴迅速插入饮料瓶内,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

火柴立即熄灭

实验结论:

燃烧只消耗了一部分空气,瓶内还有空气,但剩下的气体不支持燃烧。

13、调查我们周围空气污染的情况

调查目的:

掌握调查我们周围空气污染的方法,了解空气污染的状况,认识空气污染的危害。

调查准备:

调查空气污染的记录表、笔、手表

调查步骤:

(1)、调查学校或居住地周围:

有多少烟囱?

冒出的烟是什么颜色的?

有难闻的气味吗?

(2)、看一看,公路两边绿化带的植物叶子上有灰尘吗?

轻轻地把一株植物叶子上的灰尘收集下来,积累一周后,称一称,有多重?

(3)、数一数,学校附近的公路上,10分钟内大约过多少车辆?

看一看,车辆过后,路边有灰尘扬起吗?

闻一闻,有难闻的气味吗?

你还能发现什么?

(4)、做好调查记录。

调查结论:

我们周围的空气被污染了。

14、把带胶塞的漏斗拧紧在瓶口上,朝漏斗里倒水,水能流进瓶子里吗?

为什么?

答:

不能。

因为瓶子里的空间被空气点据着,胶塞封住了瓶口,空气出不来,所以漏斗里的水就流不进去。

 

2006-200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调研

小学三年级科学试题

一、公正小包公:

(10分)

1、量筒是测量液体体积的工具,一般用毫升作单位。

(    )

2、课堂上用的各种测量仪器只能购买,不能自己制作。

(    )

3、水的浮力大小与水的深浅有关系。

(    )

4、测量水温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可以接触杯子底或壁。

(    )

5、空气不是一种单纯的气体。

(    )

6、在观察水的过程中,应先尝,再用手触摸。

(    )

7、水是地球上分布最广的物质,人类可以随便使用。

(    )

8、在啤酒瓶前吹不灭它后面的蜡烛。

(    )

9、空气不仅存在于我们周围的空间,还存在于各种物体和人体的内部。

(    )

10、树叶能吸附空气中的灰尘,所以植树造林有利于空气的净化。

(    )

二、选择直通车:

(20分)

1、空气中能支持燃烧的气体是(    )

(1)氧气

(2)氮气(3)二氧化碳

2、用眼睛观察,水是没有颜色、(    )的。

(1)透明

(2)没有气味(3)没有味道

3、(    )一生积累了大量的气象资料。

(1)陈景润

(2)张衡(3)竺可桢

4、“树根拔”的风级是(    )

(1)7级

(2)5级(3)10级

5、“死海不死”的原因是(    )

(1)水的杂质过多

(2)水的浮力大(3)天气原因

6、当红旗向北飘时,说明当时刮的是(    )风。

当烟向西北方向飘时,说明当时刮的是(    )。

(1)东南风

(2)北风(3)南风

7、用粉笔吸纸上的墨水应用的是(    )。

(1)水的浮力

(2)毛细现象(3)水的表面张力

8、测量温度时,视线要(    )温度计液柱顶端。

(1)高于

(2)相平于(3)低于

9、下列行为,(    )不利于净化空气。

(1)教室内经常开窗换气

(2)不随地吐痰(3)打扫卫生时尘土飞扬

10、小船的形状制成两头窄、中间宽的原因是(    )

(1)为了美观

(2)增大载重量(3)减小水的阻力

三、亲身体验(16分)

1、画一画:

(画出相应的天气符号,欢迎你的创新图样出现,加油!

12分)

(1)雾       

(2)小雨       (3)降雪       

(4)台风       (5)冰雹        (6)多云         

2、同学们一定搜集了许多关于天气变化的民间谚语吧!

请写出几句吧。

(至少三句,4分)

四、知识广角(25分)

1、听到天气预报有雨的消息,上学前应做什么准备?

2、在陆地上我们很难举起的物体,为什么在水里却很容易的举起?

3、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像不倒翁那样不容易倒?

把它写出来或画出来。

4、要使热水温度降得快一些,你有什么好办法?

(不少于3个)

5、你能让沉在水底的橡皮泥浮起来吗?

五、走进科学(12分)

1、恶劣天气给我们的生活造成了哪些不便?

请举出3个以上的例子来说明。

2、在我们的生活中,毛细现象有广泛的应用,请你举出4个实例。

3、人在生产和维持生命的许多方面用到了氧气,请你各举出两个例子。

六、智慧小博士(6分)

在五个杯子中分别装有同样多的水、酒精、酱油、白糖水、白醋。

怎样利用我们的感官把它们分辨出来?

写请步骤。

七、我来做实验(5分)

1、请你设计一个实验,证明水具有表面张力。

(写出实验设计即可。

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