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内文言文必修34.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735781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6.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内文言文必修34.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课内文言文必修34.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课内文言文必修34.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课内文言文必修34.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课内文言文必修34.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课内文言文必修34.docx

《课内文言文必修3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内文言文必修34.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课内文言文必修34.docx

课内文言文必修34

高三文言文专项训练之三-----文言实词过关检测(三)

1、危乎高哉!

(危:

2、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当:

横绝:

3、以手抚膺坐长叹。

(坐)

4、但见飞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但:

5、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依绝壁。

(去:

盈:

6、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胡为:

7、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当:

8、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

(左迁:

9、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信手:

续续:

10、银瓶乍破水浆崩,铁骑突出刀枪鸣

(乍,突出:

11、暮去朝来颜色故。

(颜色:

故:

12、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

(却:

转:

13、河内凶,则移民于河东

(凶:

于:

14、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

(胜:

15、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谨:

申:

16、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假:

致:

17、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水:

绝:

18、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兴:

焉:

19、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无以:

20、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锲:

21、蚓无爪牙之力,筋骨之强。

(之:

22、外连横而斗诸侯。

(斗:

23、蒙故业,因遗策。

蒙:

因:

24、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肥饶之地。

(爱:

之:

25、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

(属:

谋:

26、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扣关而攻秦。

(扣:

27、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

(烈:

策:

28、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

(乃:

却:

29、赢粮而景从。

(赢:

30、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所以:

31、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孰:

32、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庸,;知:

33、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是故:

34、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乃:

其:

)、

 

高三文言文专项训练之三-----文言实词过关检测(四))

35、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遗:

愿:

请:

易:

36、赵王与大将军廉颇诸大臣谋:

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徒:

;见:

37、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均:

;宁:

;负:

38、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

(示:

;美人:

;左右,)

39、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

“璧有瑕,请指示(王。

40、相如因持璧却立。

(因:

;却:

41、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偿城恐不可得。

(负:

;以:

42、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

43、且以一壁之故,逆强秦之欢。

(故:

;逆:

;)

44、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也。

(必:

;急:

;俱:

45、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实不可得,乃谓秦王曰。

(度:

特:

46、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

47、今(以)秦之强而先割十五都予赵,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

48、(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49、其后秦(伐)赵,(拔)石城。

50、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

51、(且)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

52、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53、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

54、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55、既至匈奴,置币遗单于。

56、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

57、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太使令。

58、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

59、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

高中语文必修四文言文知识点复习归纳

《廉颇蔺相如列传》知识点复习归纳

一、掌握下列文言词

1、宦者令:

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宦官的头目)

2、舍人:

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门客)

3、和氏璧:

得楚和氏璧(楚国人卞和发现的一块宝玉,经雕琢成的璧)

4、遗(wèi):

使人遗赵王书(送给)

5、即:

即患秦兵之来(则,就)

6、斧质:

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古代一种腰斩的刑具)

7、宜:

宜可使(应该)

8、曲:

曲在赵(理亏)

9、均:

均之二策(权衡、比较)

10、必:

王必无人(倘若,假如)

11、奏:

相如奉璧奏秦王(呈献,进献)

12、却:

相如因持璧却立(退后)

13、修敬:

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整饰礼仪表示敬意)

14、倨(jū):

礼节甚倨(傲慢)

15、谢:

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道歉)

16、有司:

召有司案图(官吏的通称)

17、决:

决负约不偿城(必定)

18、径道:

从径道亡(便道,小路)

19、间:

间至赵矣(名作状,从小路)

20、拔:

其后秦伐赵,拔石城(攻下)

21、靡:

左右皆靡(退却)

22、怿(yì):

于是秦王不怿(高兴,喜悦)

23、已而:

已而相如出(过了些时候)

24、望:

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远远看见)

25、高义:

徒慕君之高义也(高尚的品德)

26、孰与:

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比……怎么样)

27、驽:

相如虽驽(劣马,引申为愚劣,无能)

二、出自本文的成语

完璧归赵怒发冲冠负荆请罪刎颈之交

三、通假字

1、不:

可予不(通“否”)

3、案:

召有司案图(通“按”,审察、察看)

4、孰:

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通“熟”,仔细)

四、一词多义

1、于:

①君幸于赵王(介词,被)

②故燕王欲结于君(连词,同)

2、负:

①宁许以负秦曲(使……担负,使……承担)

②秦贪,负其强(凭借,倚仗)

③决负约不偿城(违背)

④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辜负,对不起)

⑤廉颇闻之,肉袒负荆(背着)

3、以:

①传以示美人及左右(连词,连接两个动词,给)

②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介词,因为)

③以勇气闻于诸侯(介词,凭借)

④愿以十五城请易璧(介词,拿,用)

⑤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连词,相当于“而”)

4、见:

①徒见欺(介词,被,受)

②大王见臣列观(动词,接见)

5、舍:

①舍相如广成传舍(名作动,安置住宿)

②舍相如广成传舍(传舍:

招待宾客的馆舍)

6、因:

①不如因而厚遇之(由此,趁此)

②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通过、经由)

7、顾:

①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回头)

②顾吾念之(只不过)

③顾野有麦场(《狼》)(四面看)

④念父母,顾妻子(《报任安书》)(顾惜,怜惜)

⑤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为学》)(反而)

8.幸:

①而君幸于赵王(宠幸)

②大王亦幸赦臣(幸好)

③则幸得脱(侥幸)

9、引:

①引赵使者蔺相如(动,延请)

②左右或欲引相如去(动,拉)

③相如引车避匿(动,掉转)

④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动,拉开弓)

五、词类活用

1、负:

宁许以负秦曲(使……担负,使……承担)

2、完:

臣请完璧归赵(使……完好无缺)

3、前:

乃前曰(名作动,上前)

4、舍:

舍相如广成传舍(名作动,安置住宿)

5、间(jiàn):

间至赵矣(名作状,从小路)

6、廷:

卒廷见相如(名作状,在朝堂上)

7、毕、归:

毕礼而归之(使……完毕、使……回去)

8、刃:

左右欲刃相如(名作动,杀)

9、西:

相如奉西入秦(名作状,向西)

10、严:

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形作动,尊敬)

11、急:

大王必欲急臣(形容词使动,使……急,逼迫)

12、衣(yì):

乃使其从者衣褐(名作动,穿上)

13、先、后:

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先,以……为后)

14、破:

秦王恐其破璧(使……破碎)

15、交:

为刎颈之交(动作名,朋友)

16、宽:

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形作动,宽待)17、使:

秦王使使者告赵王(前一个使,动词,派遣)

18、闻:

以勇气闻于诸侯(使……听闻)

六、古今异义的词

1、指示:

古义:

指给人看(请指示王)

今义:

上对下的说明

2、约束:

古义:

条约(未尝有坚明约束者)

今义:

**使不超出范围

3、得罪:

古义:

得到惩处(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

今义:

冒犯

4、明年:

古义:

第二年(明年复攻赵)

今义:

“今年”的下一年

5、前进:

古义:

上前进献(于是相如前进缶)

今义:

向前行进

6、宣言:

古义:

扬言((廉颇)宣言曰)

今义:

宣告

7、鄙贱:

古义:

地位低下,见识浅薄(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今义:

鄙卑下贱

七、句式归纳

1、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判断句)

2、蔺相如者,赵人也。

(判断句)

3、求人可使报秦者。

(定语后置。

=求可使报秦之人)

4、君幸于赵王。

(状语后置。

=君于赵王幸)

5、今君乃亡(于)赵走(于)燕。

(省略句)

6、均之二策,宁许(之)以负秦曲。

(省略句)

7、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

(判断句)

8、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被动句)

9、得罪于大王(状语后置。

=于大王得罪)

10、不如因(之)而厚遇之。

(省略句)

11、使不辱于诸侯。

(状语后置。

=使不于诸侯辱)

12、请奉盆缶(于)秦王。

(状语后置。

=请于秦王奉盆缶)

13、遂与秦王会(于)渑池。

(省略句)

苏武传.知识点总结

1.字注音

 ①稍迁至栘中厩(jiù)监;

 ②数(shuò)通使相窥(kuī)观;

③汉天子,我丈人行(háng)也;

④既至匈奴,置币遗(wèi)单于;

 ⑤后随浞野侯没(mò)胡中;

⑥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yānzhī)归汉;

⑦置煴(yūn)火,覆武其上;

⑧拥众数万,马畜(chù)弥山;

⑨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dī);

 2.通假字

①不顾恩义,畔主背亲畔:

通“叛”,背叛。

②与旃毛并咽之旃:

通“毡”,毛织品。

③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去:

通“弆(jǔ)”,收藏。

④空自苦亡人之地亡:

通“无”,没有。

 ⑤信义安所见乎见:

通“现”,显现。

⑥法令亡常亡:

通“无”,没有。

 ⑦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亡:

通“无”,没有。

⑧武父子亡功德亡:

通“无”,没有。

 ⑨因泣下沾衿,与武决去衿:

通“襟”,衣襟。

决:

通“诀”,诀别。

 ⑩前以降及物故以:

通“已”,已经。

3.古今异义

1.汉亦留之以相当古义:

抵押。

今义:

正在(某时某地)。

 2.皆为陛下所成就古义:

提拔。

今义:

业绩。

 3.我丈人行也。

古义:

老人,长辈。

今义:

岳父。

4.欲因此时降武。

古义:

趁这时。

今义:

相当于所以。

5.独有女弟二人古义:

妹妹。

今义:

姐姐(妹妹)和弟弟。

6.且陛下春秋高古义:

年纪。

今义:

春秋战国时期或指季节。

7.武等实在古义:

确实存在。

今义:

诚实、老实。

 8.稍迁至栘中厩监古义:

渐渐。

今义:

稍微。

9.既至匈奴,置币遗单于古义:

送给。

今义:

丢失、落下。

10.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古义:

正当、适逢。

今义:

聚会、集合。

11.此必及我古义:

牵连今义:

常作连词“和”用

12.会论虞常古义:

判罪今义:

常作议论

13.以货物与常古义:

财物今义:

指供出售的物品

14.卧起操持古义:

为操和持,两个词,“拿着“的意思今义:

料理,办理/筹划

4.词类活用

①意动用法

单于壮其节壮: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壮。

诚甘乐之乐: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乐。

 ②使动用法

(1)欲因此时降武降:

使动用法,使……投降。

(2)空以身膏草野膏:

使动用法,使……肥沃。

(3)反欲斗两主斗:

使动用法,使……争斗。

(4)单于愈益欲降之降:

使动用法,使……投降。

(5)何久自苦如此苦:

使动用法,使……受苦。

(6)王必欲降武降:

使动用法,使……投降。

③名词活用

(1)天雨雪雨:

名词做动词,下。

(2)羝乳乃得归乳:

名词做动词,生子。

(3)杖汉节牧羊杖:

名词做动词,拄着。

(4)武能网纺缴,檠弓弩网、檠:

名词做动词,结网、用檠矫正弓弩。

(5)惠等哭,舆归营舆:

(6)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上:

名词做状语,向上。

(7)绝不饮食饮食:

名词做动词,给他吃的、喝的。

5.一词多义

①使

(1)数通使相窥观使:

使者。

(2)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汉者第一个“使”:

出使。

(3)单于使使晓武第一个“使”:

派,第二个“使”:

使者。

 ②语

(1)以状语武语:

告诉。

(2)如惠语以让匈奴语:

说的话。

 ③引

(1)虞常果引张胜引:

招供。

(2)引佩刀自刺引:

拔。

  ④食

  

(1)绝不饮食食:

给他吃的。

  

(2)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食:

吃。

  (3)廪食不至食:

粮食。

  (4)给其衣食食:

食物。

  ⑤发

  

(1)方欲发使送武等发:

打发。

  

(2)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发:

发动。

  (3)恐前语发发:

被揭发。

  5.特殊句式

  ①倒置句

  

(1)送匈奴使留在汉者。

定语后置句,正常语序“送留在者汉匈奴使”。

  

(2)为降虏于蛮夷。

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于蛮夷为降虏”。

  (3)何以汝为见。

宾语前置句和介宾倒置句,正常语序“以何见汝为”

  (4)子卿尚复谁为乎。

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子卿尚复为谁乎”。

  (5)何以复加。

介宾倒置句,正常语序“以何复加”。

  ②判断句

  

(1)缑王者,昆邪王姊子也。

  

(2)非汉所望也。

 (3)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③被动句

  

(1)见犯乃死,重负国

  

(2)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

  (3)皆为陛下所成就

  (4)缑王等皆死,虞常得生

张衡传知识点

1.通假字

(1)员径八尺(“员”通“圆”)

(2)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禽”通“擒”)

﹙3﹚傍行八道(“傍”通“旁”)

(4)形似酒尊(“尊”通“樽”)

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古今义:

(1)常从容淡静

古:

言行举止适度得体

今:

不慌不忙,沉着镇定。

(2)举孝廉不行

古:

不去赴任

今:

不可以。

(3)公车特征拜郎中

古:

特地征召

今:

可以作为人或事物特点的征象标志

(4)覆盖周密无际

古:

四周严密

今:

周到细致

(5)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

古:

方向

今:

相对的或并列的几个人或事物中的一部分

(6)衡下车,治威严

古:

官吏初到任

今:

从车上下来

3.词类活用

(1)妙尽璇玑之正。

(正,形容词活用为名词,道理)

(2)大将军邓骘奇其才(奇,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与众不同)

(3)又多豪右(多,形容词活用作动词,多有)

4.翻译下列句子并总结句式特点:

(1)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状语后置)

(2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宾语前置)

(3)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省略句)

(4)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被动句)

(二)一词多义

①观太学(观摩学习)

②大王见臣列观(宫廷中高大华丽的楼台)

③此岳阳楼之大观也(景像)

④玄都观里桃千树(道士庙)

⑤启窗而观(看)

①因入京师,观太学(于是)

②蒙故业,因遗策(沿袭)

③因其势而利导之(顺着)

④因宾客至蔺相如门前谢罪

(通过、经由)

⑥衡乃拟班固《两都》《二京赋》,因以讽谏(凭借)

⑦因击沛公于坐,杀之。

(趁机)

①精思傅会三年乃成。

(才)

②遂乃研核阴阳(就)

③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竟、却)

④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乃重修岳阳楼(于是,就)

⑤尔其勿忘乃父之志。

(你的)

⑥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竟然)

⑦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是)

⑧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

(于是,就)

①其牙机巧制(制作,构造)

②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制服,控制)

②吴起……赵奢之伦制其兵

(统率,指挥)

④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规模)

属zhǔ

①平原君使者冠盖相属于魏(连接)

②衡少善属文(连缀)

③属予作文以记之(嘱咐)

④举酒属客(劝人喝酒)

shǔ

⑤名属教坊第一部(属于)

⑥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掌管)

⑦吾属今为之虏矣(辈)

⑧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类)

善:

①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好的)

②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善行)

③安帝雅闻衡善术学。

(擅长)

④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

(交好)

⑤不如因善遇之。

(好好地)

⑥善刀而藏之。

(通“缮”,擦拭)

(二)学生点评、互相补充、完善梳理内容,然后师生共同评价、补充。

(三).你认为本文中还有哪些重要词语?

请梳理归纳出来,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自我梳理。

(四).巩固训练,针对本课复习的重点实虚词,以练习的形式进行巩固。

选择题

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一项是()

A.公车特征拜郎中特征:

特地征召B.安帝雅闻衡善术学雅:

素常

C.衡乃拟班固《两都》《二京赋》拟:

模仿D.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居:

居住

答案:

D剖析:

D项中“居”指担任。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衡乃拟班固《两都》《二京赋》,因以讽谏因驮黄檗人往

B.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C.精思傅会,十年乃成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D.以精铜铸成不赂者以赂者丧

参考答案:

A

3.与“大将军邓骘奇其才”中“奇”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乃使其从者衣褐B.吾得兄事之

C.且庸人尚羞之D.宁许以负秦曲

答案:

C剖析:

C项中的“羞”与例句用法相同,为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意思与现代汉语基本相同的一项是()

A.举孝廉不行B.言甚详明

C.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D.衡下车,治威严

答案:

B剖析:

B项详明指详尽明了,与现代汉语相同。

5.从句式结构看,不同于其他三句的是()

A.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力算

B.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C.未之有也

D.果地震陇西

答案:

C剖析:

C项是宾语前置,而其他三项均为状语后置。

翻译句子(板演):

6.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译文:

永元年间,被推荐为孝廉,(他)却不去应荐,多次被公府征召,(他)也没有去就任。

——“举”、“辟”为被动用法,“不行”、“不就”省略主语“他”,即张衡。

“连辟公府”是“连辟于公府”,省略“于”。

7.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译文:

大将军邓骘认为他才能奇特,累次召请(他),(他)没有应召。

——“奇”,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省略“召”的宾语和“不应”的主语(即兼语)“其”。

8.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译文:

用篆字山、龟、鸟、兽等图案雕饰。

——状语后置。

9.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译文:

自从有书典记录以来,不曾有过这样的事。

——“所记”,“所”+动词、组成名词性结构。

“未之有”即“未有之”,否定句代词宾语前置。

方法技巧归纳:

1.要做好文言语句翻译,首先要注意把握文言文翻译原则——信(忠实原文)、达(文意通达流畅)、雅(语言富有文采)。

尤其要注意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2.还需要熟练掌握一些常见的翻译技巧——留、换、补、删、调、贯。

留,即保留原词。

指凡朝代、年号、人名、地名、官职等专有名词,皆保留不动;换,即改换词语顺序。

将单音词换成现代汉语双音词,将词类活用词换成活用后的词,将通假字换成本字,凡该换的,一律换之;补,即增补词语。

补出古代简练说法所省略或隐含的内容,特别是对省略句;删,即删略词语。

指删去那些无意义或没有必要译出的虚词;调,即调整句式。

指把文言句中特殊句式按现代汉语要求调整过来;贯,即修饰句子。

指文句中带修辞意味的说法,用典举例的地方,根据上下文灵活、贯通地译出。

人教版语文必修三古文知识梳理备课资料(人教版高一必修三)

发布时间:

2016-6-1编辑:

互联网手机版

一:

通假字

1所守或匪亲匪通非,不是(蜀道难)

2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颁通斑,斑白,头发花白(寡人之于国)

3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涂通途,道路(寡人之于国)

4则无望民之多余邻国也无通毋,不要(寡人之于国)

5輮以为轮輮通煣,使弯曲(劝学)

6虽有槁暴有通又,再次(劝学)

7君子生非异也生通性,资质,天赋(劝学)

8合从缔交从同纵,合纵,六国联合对付秦国的策略(过秦论)

9赢粮而景从景通影,影子(过秦论)

10百有余年矣有通又,用在整数和零数之间(过秦论)

11陈利兵而谁何何通呵,大声呵斥(过秦论)

12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受通授,传授(师说)

13或师焉,或不焉不通否,指不从师学习(师说)

二:

特殊句式

蜀道难:

1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介宾结构后置)

2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宾语前置)

3但见悲鸟号古木(省略)

4雄飞雌从饶林间(省略)

5有闻子规啼夜月(省略)

寡人之于国

1是亦走也(也,表判断)

2非我也,岁也(非也,表否定判断)

3未之有也(宾语前置)

4则无望民之多余邻国也(介宾结构后置)

5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介宾结构后置)

6申之以孝悌之义(介宾结构后置)

劝学

1君子生非异也(也,表判断,非也,表否定判)

2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介宾结构后置)

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几(介宾结构后置)

4善假于物也(介宾结构后置)

5蚓无爪牙之力,筋骨之强(定语后置)

过秦论

1为天下笑者(被动句)

2陈利兵而谁何(宾语前置)

3威震四海(省略)

4身死人手(省略)

5委名下吏(省略)

师说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也,表判断)

2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也,表判断)

3句读知不知,或之不解(宾语前置)

4耻学于师(介宾结构后置)

5师不必贤于弟子(介宾结构后置)

三:

词类活用

蜀道难

1猿猱欲度愁攀援(为动用法)

2使人听此凋朱颜(使动用法)

3砯崖转石万壑雷(使动用法)

4侧身西望昌咨嗟(名词作状语)

5问君西游何时还(名词作状语)

琵琶行

1商人重利轻别离(形容词作动词)

寡人之于国也

1然而不王者(名词作动词)

2七十者衣帛食肉(名词作动词)

3树之以桑(名词作动词)

4王无罪岁(名词作动词)

5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名词作动词)

6填然鼓之(名词作动词)

7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动词作名词)

8谨庠序之教(形容词作动词)

劝学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名词作状语)

2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名词作状语)

3假舟楫者,非能水也(名词作动词)

4木直中绳,輮以为轮(使动用法)

5用心一也(数词作形容词)

过秦论

1序八州而朝同列(名词作动词)

2履至尊而制六合(名词作动词)

3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名词作动词)

4天下云集响应(名词作状语)

5赢粮而景从(名词作状语)

6吞二周而亡诸侯(使动用法)

7却匈奴七百余里(使动用法)

8士不敢弯弓而抱怨(使动用法)

师说

1吾师道也(名词作动词)

2其下圣人也亦远矣(名词作动词)

3师道之不传久矣(名词作动词)

4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形容词作名词)

5吾从而师之(意动用法)

6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意动用法)

7而耻学于师(意动用法)

8不耻相师(意动用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