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市商河县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735513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91.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济南市商河县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山东省济南市商河县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山东省济南市商河县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山东省济南市商河县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山东省济南市商河县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省济南市商河县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

《山东省济南市商河县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济南市商河县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山东省济南市商河县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

山东省济南市商河县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

2017-2018学年山东省济南市商河县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共24小题,每小题0分,满分0分)

1.2016杭州G20峰会的精彩文艺演出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音乐喷泉B.焰火表演C.舞台升降D.灯光表演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反之,则是物理变化。

考点: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2.“低碳”是一种生活习惯,是一种自然而然的去节约身边各种资源的习惯,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生活”理念的是(  )

A.教科书循环使用

B.尽量避免使用一次性餐具

C.夏天为了更凉快,把室内空调温度设置到很低

D.提倡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骑自行车或步行等出行方式

【答案】C

3.用分子的知识解释下列现象,正确的是(  )

A.缉毒犬能根据气味发现毒品,是由于分子不断运动

B.铁丝在空气中不燃烧而在氧气中能燃烧,说明空气和氧气中的氧分子化学性质不同

C.变瘪的乒乓球放人热水中能鼓起来,是由于分子受热体积变大

D.降温能使水结成冰,是因为在低温下水分子静止不动

【答案】A

【解析】A、缉毒犬能根据气味发现毒品,是由于分子不断运动,故解释正确;

B、铁丝在空气中不燃烧而在氧气中能燃烧,是因为氧气的浓度不同造成的,氧分子的性质是相同的.故解释不正确;

C、变瘪的乒乓球放人热水中能鼓起来,是由于分子受热分子间隔变大,分子体积不变.故解释不正确.

D、降温能使水结成冰,是因为在低温下水分子间隔发生改变,分子还在运动.故解释不正确.故选A.

4.济南市2017年11月20日空气质量报告:

老城区空气污染指数为64,空气质量级别为Ⅱ级,空气质量状况为良,空气首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属于可燃物

B.减少燃煤的使用,有有效地减少可吸入颗粒物的排放

C.空气质量报告中所列的空气质量级别越大,空气质量越好

D.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气体在空气中含量增多会造成空气污染

【答案】B

【解析】A、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具有助燃性,不能做可燃物;错误;B、减少燃煤的使用,可减少二氧化硫、可吸入颗粒物等的排放,所以可有效地减少可吸入颗粒物的排放;正确;C、空气质量报告中所列的空气质量级别越大,空气主要污染物可吸入颗粒物、氮氧化物(NOX)和二氧化硫(SO2)的含量就越高,空气质量越差。

错误;D、二氧化碳无毒,含量过多会引起温室效应,但是没有列入空气污染物监测范围,错误。

故选B。

点睛:

二氧化碳对环境有危害,但不是空气污染物。

5.市场上有“加碘食盐”、“高钙牛奶”、“含氟牙膏”等商品,这里的“碘、钙、氟”指的是(  )

A.单质B.元素C.分子D.原子

【答案】B

【解析】加碘食盐、高钙牛奶、含氟牙膏等中的碘、钙、氟不能以单质、分子、原子形式存在,而是指元素。

故选B。

6.在空气中含量较多且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气体是(  )

A.氧气B.二氧化碳C.氮气D.水蒸气

【答案】C

【解析】空气中含量较多且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气体是C.氮气。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性质。

7.加入足量水,能形成溶液的是(  )

A.蔗糖B.牛奶C.果粒橙D.豆浆

【答案】A

【解析】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在溶液中物质以分子或离子等微观粒子的的形式相互混合,因没有阻挡光线的微粒,所以溶液都是澄清透明的。

蔗糖和水能形成均一稳定的的混合物,是溶液。

牛奶、果粒橙、豆浆和水能形成的混合物,不是均一稳定的。

不是溶液。

选A

8.锗是重要的半导体材料。

在元素周期表中,锗元素的信息如图所示,对图中信息解释不正确的是(  )

A.原子序数为32B.元素名称为锗

C.元素符号为GeD.相对原子质量为32

【答案】D

【解析】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

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可知原子序数为32,故A说法正确;

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可知元素名称为锗,故B说法正确;

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可知元素符号为Ge,故C说法正确;

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可知相对原子质量为72.64,故D说法正确。

故选D。

点睛:

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的元素信息进行分析解题的能力。

9.下列各微粒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阳离子的是(  )

A.AB.BC.CD.D

【答案】C

【解析】同一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原子序数;在阳离子中:

质子数>核外电子;在阴离子中:

质子数<核外电子;选C

10.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安全,下列实验操作安全的是(  )

A.为了快捷可直接把pH试纸放入待测液测溶液的pH

B.点燃氢气前先检验其纯度

C.给试管内液体加热时试管口对着人

D.将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

【答案】B

【解析】A、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酸碱度时,不能将pH试纸放入待测液中蘸取,污染试剂,实验操作不安全;B、氢气具有可燃性,为防止氢气与空气混合点燃时可能发生爆炸,点燃氢气前先检验其纯度,实验操作安全;C、给试管内液体加热时试管口不能对着人,否则液体沸腾时喷出会伤人,实验操作不安全;D、闻气体的气味时,应用手在瓶口轻轻的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子中,不能将鼻子凑到集气瓶口去闻气体的气味,实验操作不安全。

故选D。

11.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AB.BC.CD.D

【答案】C

【解析】A、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图中操作错误;B、禁止用酒精灯去引燃另一酒精灯,图中操作错误;C、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

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图中操作正确;D、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操作错误。

故选C。

12.将下列固体分别放入水中,溶液温度明显降低的是(  )

A.硝酸铵B.生石灰C.烧碱D.食盐

【答案】A

【解析】A.硝酸铵溶于水温度降低;B.生石灰即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C.烧碱即氢氧化钠,溶于水温度升高;D.食盐溶于水温度不变。

选A

13.2016年4月15日是我国首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煤矿的矿井要加强通风,防止发生爆炸

B.森林发生火灾,可用砍断树木形成隔离带

C.厨房天然气泄露,可打开抽油烟机排气

D.进入久未开启的地窖,要做灯火实验

【答案】C

【解析】A、煤矿中含有可燃性气体和粉尘,要加强通风,防止发生爆炸,正确;B、森林发生火灾,可用砍断树木形成隔离带,原理是清除可燃物,正确;C、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具有可燃性,打开抽油烟机排气可能会发生爆炸,错误;D、久未开启的地窖可能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可做灯火实验来检查二氧化碳的浓度,正确。

故选C。

14.铜与稀硝酸反应可产生一种气体X,方程式为3Cu+8HNO3═3Cu(NO3)2+2X↑+4H2O,则X的化学式是(  )

A.H2OB.NOC.CuD.N2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

由质量守恒定律:

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Cu+8HNO3═3Cu(NO3)2+2X↑+4H2O,反应前铜、氢、氮、氧原子个数分别为3、8、8、24,反应后的生成物中铜、氢、氮、氧原子个数分别为3、8、6、22,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2X分子中含有2个氮原子和2个氧原子,则每个X分子由1个氮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NO.故选:

B

考点:

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视频

15.某两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说明:

一种小球代表一种元素的原子)

A.图中的反应物都是化合物B.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C.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D.该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答案】B

【解析】A、图中的反应物“

”是由同种原子构成的,属于单质,“

”是由不同种原子构成的属于化合物,图中的反应物有单质,不全是化合物,错误;B、该反应是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化合物的反应,故属于置换反应,正确;C、反应物和生成物中都有单质存在,不属于复分解反应,错误;D、该反应前后原子的个数相等,原子的种类不变,符合质量守恒定律,错误。

故选B。

点睛:

单质是由同种原子构成的,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原子构成的。

16.二氧化硫是造成酸雨的主要成分之一,二氧化硫排放到空气中溶于水生成亚硫酸(H2SO3),其中亚硫酸中硫元素(S)的化合价为(  )

A.+2B.﹣2C.+4D.+6

【答案】C

【解析】亚硫酸(H2SO3),其中亚硫酸中硫元素(S)的化合价为∶﹙+1﹚×2+x+﹙-2﹚×3=0,x=+4.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根据化学式判断某元素化合价。

17.下列物质性质与其用途的对应关系不合理的是(  )

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用于干燥氧气

B.盐酸能与铁反应,用于除铁锈

C.干冰升华吸热,所以可用于人工降雨

D.氢氧化钙溶液呈碱性,用于改良酸性废水

【答案】B

【解析】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不能与氧气反应,可用于干燥氧气,正确;B、盐酸能与氧化铁反应,用于除铁锈,错误;C、冰升华吸热,能使周围的温度降低,可用于人工降雨,正确;D、氢氧化钙溶液呈碱性,用于改良酸性废水,正确。

故选B。

18.大多数作物适宜在中性或接近中性的土壤中生长.经测定某土壤的pH为5.5,为使其更适宜植物生长,应在土壤中施加适量的(  )

A.氢氧化钠B.熟石灰C.食盐D.盐酸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

经测定某土壤的pH为5.5,为使其更适宜植物生长,应在土壤中施加适量的熟石灰,将酸性中和。

故选B.

考点:

中和反应

19.按酸、碱、盐、氧化物的顺序排列的一组物质是(  )

A.H2SO4、Na2CO3、NaCl、CuOB.H2O、Ca(OH)2、HCl、Na2SO4

C.H2SO4、NaOH、Na2CO3、Fe2O3D.NaOH、H2CO3、NaCl、CO2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

A.H2SO4、Na2CO3、NaCl、CuO中Na2CO3是盐,所以不对;B.H2O、Ca(OH)2、HCl、Na2SO4中H2O是氧化物,所以不对;C.H2SO4、NaOH、Na2CO3、Fe2O3中是按酸、碱、盐、氧化物的顺序排列的,所以选C;D.NaOH、H2CO3、NaCl、CO2中NaOH是碱,所以不对。

故选C。

考点:

酸、碱、盐、氧化物的判断

20.下列有关利用海水的利用中:

①海水“晒盐”;②海水“制碱”;③海水淡化;④从海水中提取镁,其中主要利用了化学变化的是(  )

A.全部是B.只有②C.只有②④D.①②③

【答案】C

【解析】①海水“晒盐”;③海水淡化等过程中都没有新物质生成,都属于物理变化;②海水“制碱”;④从海水中提取镁等过程中都有新物质生成,都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C。

点睛:

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21.欲除去氯化钙溶液中含有的少量盐酸,在不用指示剂的条件下,应加入的试剂是(  )

A.石灰石粉末B.生石灰C.石灰水D.纯碱

【答案】A

..................

考点:

除杂质。

22.下列试剂中,能把KOH溶液、稀硫酸、CaCl2溶液一次鉴别出来的是(  )

A.KCl溶液B.K2CO3溶液C.NaNO3溶液D.稀盐酸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酸、碱、盐的鉴别。

根据所加试剂的在氢氧化钾、硫酸、氯化钙中的不同的反应现象进行鉴别。

A、KCl溶液分别加入三种溶液中,都不会发生反应,都没有现象,所以没法鉴别;

B、K2CO3溶液分别加入三种溶液中,与KOH溶液不反应,没有现象,与稀硫酸反应有气泡产生,与CaCl2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三种现象不同可以鉴别出来;

C、NaNO3溶液分别加入三种溶液中,都不会发生反应,都没有现象,所以没法鉴别;

D、稀盐酸只与KOH溶液反应但没有明显的现象,与稀硫酸、CaCl2溶液不会发生化学反应,所以无法将其区分开来。

故选B

点评:

在鉴别物质时,所加的试剂要与被鉴别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并出现不同的现象才能选用。

23.如图表示M、N两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根据图示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M、N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将t1℃时M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

C.在t1℃时,M、N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二者相等

D.将t2℃时M、N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1℃,两溶液中均析出晶体

【答案】C

【解析】A、由题目中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M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N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错误;B、由溶解度曲线可知M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根据题目中的要求,升温后溶液中没有晶体析出,变为不饱和溶液,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不变,错误;C、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

溶质质量分数=

×100%,经查阅t1℃时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所以两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也相等,正确;D、由题目中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M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N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所以降温后,M溶液中有晶体析出,而N溶液中无晶体析出,错误。

故选C。

点睛:

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与溶解度的关系是:

溶质质量分数=

×100%。

24.X、Y、Z三种金属中,只有Z能与稀硫酸反应,当把Y放入X的盐溶液时,Y表面有X析出,则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

A.X>Y>ZB.Z>X>YC.Y>Z>XD.Z>Y>X

【答案】D

【解析】由于三种金属只有金属Z可以和稀硫酸反应产生气泡,说明金属Z的化学性质最活泼;把Y放入X盐溶液中,在Y表面有X析出,说明Y的金属活动性比X强,故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关系是Z>Y>X.故选:

D.

【点评】本题从置换反应能否发生角度考查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并考查总结问题的能力.

二、填空题

25.选择H、O、C、Ca、Na、Cu六种元素中的适当元素,组成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将化学式填写在空格中:

(1)一种可燃性的气体单质_____

(2)一种酸_____;

(3)一种难溶的碱_____;

(4)一种可溶性的盐_____。

【答案】

(1).H2;

(2).H2CO3;(3).Cu(OH)2;(4).Na2CO3或NaHCO3

【解析】本题考查了常见物质的性质和化学式的书写。

(1)氢气是一种可燃性的气体单质,其化学式是H2;

(2)酸是指在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根据提供的元素碳酸符合要求,其化学式为:

H2CO3;

(3)碱是指在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根据提供的元素,氢氧化铜属于碱,难溶于水,其化学式为:

Cu(OH)2。

(4)盐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根据提供的元素可知一种可溶性盐是碳酸钠或碳酸氢钠,其化学式为:

Na2CO3或NaHCO3。

26.请沿用科学家认识事物的方式认识“水”.

①从分类角度:

蒸馏水_____(填“是”或“不是”)氧化物;

②从微观角度:

构成水的微粒是_____(填名称);

③从变化角度:

自来水厂净水过程中用到活性炭,其作用是_____.净水过程中常用液氯(Cl2)作消毒剂,液氯注入水后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

在上述反应前后,存在形态没有发生改变的元素是_____.

④从应用角度:

生理盐水的溶剂为_____;

⑤从环保角度:

提倡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不合理的做法是_____.

A.淘米水浇花

B.使用节水龙头

C.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

D.实验后的废液直接倒入下水道.

【答案】

(1).是;

(2).水分子;(3).吸附;(4).H、O;(5).水;(6).D.

【解析】①从分类角度:

蒸馏水属于氧化物;②从微观角度:

构成水的微粒是水分子;③从变化角度: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氢元素和氧元素在反应前后都是以化合物形态存在。

④从应用角度:

溶液中如果有水,水是溶剂;⑤A.淘米水浇花,是节约用水,正确;B.使用节水龙头,是节约用水,正确;C.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是保护水资源,正确;D.实验后的废液直接倒入下水道,污染环境,错误。

故选D。

27.某校同学开展了如下“溶液酸碱性的检验”的实验活动:

(1)把自制的紫色紫薯汁按图1所示分别滴加到试管中,观察到的现象如下表所示:

溶液

白醋

盐酸

食盐水

草木灰水

石灰水

加入紫薯汁后的颜色

红色

红色

紫色

绿色

绿色

①图1中存放紫薯汁的仪器名称_____;

②据上表推测,紫薯汁能做酸碱指示剂,遇到稀硫酸溶液可能显示的颜色是_____,该汁液______(填“能”或“不能”)做酸碱指示剂.

(2)用pH试纸测定图1中部分溶液的酸碱度:

草木灰水pH>7,属于_____(填“酸性”、“中性”或“碱性”)溶液,白醋pH_____(填“>”、”<”或”=”)7.

(3)图2是三位同学分别测定土壤酸碱度的操作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_____(填“A”、“B”或“C”,下同),可能导致所测溶液pH数值发生改变的错误操作是_____.

【答案】

(1).滴瓶;

(2).红色;(3).能;(4).碱性;(5).<;(6).B;(7).C.

【解析】本题考查了溶液的酸碱性测定,溶液的酸碱度测定,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

(1)①根据实验室常用仪器可知:

存放紫薯汁的仪器名称是滴瓶;

②上表推测,紫薯汁遇到稀硫酸溶液可能显示的颜色是红色,紫薯汁在酸碱溶液中显示不同颜色,可以作为酸碱指示剂;

(2)用pH试纸测定图1中部分溶液的酸碱度:

草木灰水pH>7,属于碱性溶液;白醋pH<7;

(3)正确的pH试纸的使用方法是取待测液少许,滴在pH试纸进行检验,故答案为:

B;把pH试纸润湿会使溶液被稀释导致数值不准确,A直接放入待测液中会使溶液被污染,故答案为C。

28.如图是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用滴加方式反应时,溶液pH随滴入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

(1)氢氧化钠和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的pH_____7(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该反应的实质是_____。

(2)根据曲线判断,该反应是将_____(填“氢氧化钠溶液”或“盐酸”,下同)滴入_______中,理由是_____。

(3)当滴入溶液的体积为15mL时,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为_____(写化学式),若在此溶液中滴入石蕊试液,溶液显_____色。

【答案】

(1).等于;

(2).H++OH﹣=H2O;(3).盐酸 ;(4).氢氧化钠 ;(5).溶液的pH逐渐增大;(6).NaOH、NaCl ;(7).蓝 。

【解析】本题是利用酸碱中和反应结合图像知识来考查,难度不大,考查的知识面较广,要求在理解中和反应的基础上,能对反应的程度结合溶液的pH进行分析。

(1)氢氧化钠和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呈中性,pH=7;中和反应的实质是酸中的氢离子与碱中的氢氧根离子结合成水分子(或H++OH﹣=H2O);

(2)根据曲线判断,向盐酸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理由是:

溶液的pH逐渐增大;

(3)盐酸和氢氧化钠的反应原理是:

HCl+NaOH=NaCl+H2O,滴入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为15mL时,氢氧化钠过量,pH>7,溶液为碱性,所以是部分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所得溶液中的溶质化学式为:

NaOH、NaCl。

若在此溶液中滴入石蕊试液,溶液显蓝色。

29.烧水的铝壶中常结有一层水垢(水垢的主要成分是CaCO3和Mg(OH)2),用适量的稀盐酸可以除去它,Mg(OH)2和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若盐酸的用量过多,一段时间后会看到_____现象,会导致铝壶损坏,原因是_____(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答案】

(1).Mg(OH)2+2HCl═MgCl2+2H2O,CaCO3+2HCl=CaCl2+H2O+CO2↑;

(2).有气泡产生;(3).2Al+6HCl═2AlCl3+3H2↑。

【解析】本题考查了酸的化学性质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氢氧化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Mg(OH)2+2HCl═MgCl2+2H2O;

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

CaCO3+2HCl=CaCl2+H2O+CO2↑;

若盐酸的用量过多,一段时间后会看到有气泡产生现象会损坏铝壶,原因是:

铝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氢气,化学方程式为:

2Al+6HCl═2AlCl3+3H2↑。

点睛:

首先根据反应原理找出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然后根据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步骤,依据质量守恒定律进行书写。

30.请用下列实验装置完成气体的制取及性质实验。

①仪器a的名称_____,b的名称_____。

②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混合制氧气,为了得到平稳的氧气流,应该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当产生的氧气从D的左边导管通入时,很快看到G中导管口有气泡冒出;D中白磷始终没有燃烧的原因是_____;E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

③实验过程中,F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G中溶液由紫色变红色,G中颜色变化的原因是_____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④用H装置可以收集剩余气体,H装置收集气体的依据是_____。

【答案】

(1).酒精灯;

(2).长颈漏斗;(3).B(4).2H2O2

2H2O+O2↑(5).温度没有达到白磷的着火点(6).稀盐酸液面下降,有溶液流入F装置;(7).CaCO3+2HCl=CaCl2+H2O+CO2↑;(8).CO2+H2O=H2CO3;(9).气体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

【解析】

(1).酒精灯

(2).长颈漏斗(3).分液漏斗可控制液体的滴加速率,进而控制反应速率,得到平稳的氧气流。

(4).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的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反应方程式为:

2H2O2MnO22H2O+O2↑(5).燃烧需要同时具备的三个条件:

物质有可燃性、温度达可燃物的着火点、与氧气充分接触;D中白磷始终没有燃烧的原因是温度没有达到白磷的着火点;(6).D中磷燃烧放出大量热,使DE中压强增大,将稀盐酸压入E中,所以D中液面下降,有溶液流入F装置(7).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

CaCO3+2HCl==CaCl2+H2O+CO2↑(8).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9).气体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三、计算题(共2小题,满分0分)

3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