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关注社区居住环境.docx
《第3课关注社区居住环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3课关注社区居住环境.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3课关注社区居住环境
《居住环境》
居住环境是每个国家关心的头等大事。
几乎每个人都本能地向往一个风景宜人的居住环境,在过去,山清水秀、林木茂密就是好的风水环境的指标。
居住环境是提高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经济、文化和社会等社会活动的一个重要支撑.然而,改善居住环境质量也一直在增加能源消耗和废气污染。
居住生活场所的建设是人类社会有史以来的基本生存活动。
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中取得发展,在改造客观环境的活动过程中也改造了人类本身。
第Ⅰ篇居住环境总论
第1章居住环境概论
1.1居住环境的概念
1.2居住环境的理念
1.3居住环境的5项基本理念和指标
1.4关于居住环境指标
参考文献
第2章安全性的评价
2.1居住环境的安全性
2.2日常安全性评价
2.3灾害安全性评价
参考文献
第3章保健性的评价
3.1居住环境的保健性
3.2影响健康的环境因素
3.3居住环境对人类健康的影响评价指标的考察方法
3.4大气污染对健康的影响
3.5水对健康的影响
3.6土壤污染对健康的影响
3.7电磁波及放射线对健康的影响
3.8日照和光线对健康的影响
3.9温度及湿度对健康的影响
3.10其他影响健康的因素
3.11健康指标的综合
参考文献
第4章便利性的评价
4.1居住环境的便利性
4.2便利性的评价
4.3便利性与其他4项基本理念的关系
4.4便利性的展望
参考文献
第5章舒适性的评价
5.1居住环境的舒适性
5.2生活环境舒适性的描述方法
5.3环境的范围和舒适性的评价
参考文献
第6章可持续性的评价
6.1居住环境的可持续性
6.2可持续性的重要性
6.3可持续性的内容
6.4经济可持续性的评价方法
6.5环境可持续性的评价方法
6.6社会可持续性的评价方法
6.7可持续性的综合评价方法
参考文献
第Ⅱ篇居住环境评价方法
第7章居住环境的经济评价
7.1居住环境的经济评价
7.2关于改善居住环境的效益的定义
7.3居住环境价值的种类
7.4居住环境价值的评价方法
7.5可持续性的评价指标
参考文献
第8章居住环境的指标及其整合
8.1以实体指标进行评价
8.2以实体指标表现居住环境及其整合
8.3根据心理评价评价居住环境及实现指标的整合
8.4实体指标与心理评价
8.5指标形式的含义以及整合的手法
参考文献
第9章居住环境标准的设定与合意的形成
9.1设定居住环境标准的方法
9.2通过成本和收益分析设定居住环境标准的方法
9.3达成合意的理论
9.4通过合意设定居住环境的标准
参考文献
第Ⅲ篇居住环境整备政策
第10章地区分区论与居住环境指标
10.1居住环境的表现手法与区分的方法
10.2地区分区的原型
10.320世纪70年代后期关于居住环境整备政策的讨论和1978年地区分区的意义
10.4居住环境整备政策的推广与地区分区
10.5地区分区论的现实意义与课题
参考文献
第11章居住环境整备的各项制度
11.1居住环境整备制度与居住环境指标
11.2"住宅建设五年计划"中的居住环境指标及其水准
11.3关于居住环境指标的改进
11.4今后的课题
参考文献
第12章居住环境指标与居住环境整备政策
12.1引言
12.2地区总体规划与运用居住环境指标评价政策的方法
12.3社区指针计划
12.4环境评价
12.5实例的特征及积极运用居住环境指标的意义
社区环境
所谓社区环境是相对于作为社区主体的社区居民而言的,它是社区主体赖以生存及社区活动得以产生的自然条件、社会条件、人文条件和经济条件的总和。
它可理解为承载社区主体赖以生存及社会活动得以产生的各种条件的空间场所的总和,它属于物质空间的范畴。
折叠含义
从考察的角度和范围不同,我们可以将社区环境分为广义的社区环境和狭义的社区环境。
广义的社区环境:
也可以称之为一般意义上的社区环境,即把社区作为主体,研究社区的外部环境状况对社区的影响。
狭义的社区环境:
也可以称之为特殊意义上的社区环境,即把居住在某一特定社区的居民作为主体,研究社区范围内一切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环境因素对社区的影响。
折叠分类
根据社区环境考察的角度和范围的不同,社区环境分为广义的社区环境和狭义的社区环境。
那么,在广义的社区环境和狭义的社区环境下,社区环境还可以继续进行相应的分类。
从广义和狭义的社区环境来看,我们都可以把社区环境分为:
自然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文化环境/人文环境。
自然环境
从广义的社区环境来看,构成社区自然环境的基本要素包括气候、地形、地貌、水文、土壤和动植物。
从狭义的社区环境来看,自然环境主要是指社区的区位、规划的范围、社区内的绿化、净化和美化状况。
经济环境/社会环境
从广义的社区环境来看,社区的经济环境主要包括生产力发展水平、社会经济体制、技术经济条件、制度和国民经济结构等因素。
从狭义的社区环境来看,社会环境主要是指社区的生活环境、消费状况和治安状况。
文化环境/人文环境
从广义的社区环境来看,影响社区存在与发展的各种非经济因素,构成了社区的文化环境。
这些文化环境包括社会的性质与制度、行政体制的变动、传统的道德观念与风俗习惯。
从狭义的社区环境来看,人文环境主要是指社区的文化环境、生活习惯和人际关系状况。
折叠构成要素
社区环境既包括基础设施等"硬件"环境,也包含人际关系等"软件"环境。
根据一些学者对社区环境要素所作的各种解释,我们可以把社区环境的要素归纳为以下六个方面。
社区环境的空间要素
社区环境的空间要素主要表现在主客观要素方面。
主观要素指社区自身建设方面,如社区的整体建筑风格,社区居民的休闲娱乐空间的大小,马路的宽窄,卫星接收范围,网络速度的快慢以及停车位的多少等。
客观要素之社区所处的地理空间环境,如社区是否依山傍水,交通是否便利,子女求学是否容易等。
居住生活环境要素
居住生活环境要素主要从六个方面对城市生活空间有影响:
1.居住条件对城市生活空间和居民生活质量的影响;
2.居住生活单元、居住小区和居住区环境对城市生活空间以及城市社区空间持续发展的影响;
3.公共绿地和转用绿地对城市生活空间以及净化空气的影响;
4.娱乐设施和卫生保健对城市生活空间质量的影响;
5.社区氛围对城市生活空间质量的影响;
6.居住生活环境要素协调持续发展对城市社区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社区自然生态环境要素
社区由于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会呈现出不同的生态环境,比如空气质量、气候条件、日照时间、绿地范围以及饮用水质等,这些因素构成了社区环境的生态要素。
社会环境要素研究
基础设施环境要素主要包括供水、供电、供气、供热、道路、通信等硬件设施,不仅影响城市生活空间的规模,而且直接影响城市生活空间的质量。
社区人际环境要素
社区人际环境要素指社区人文环境要素和社区交际环境要素。
社区的人文环境要素表现为社区居民的整体文化层次和社区经常性的文化娱乐活动。
社区的交际环境要素除了相关的自然生态环境要素外,还包括出行设施、通信、互联网、文化设施、集会场所、文化活动等。
社区环境的管理要素
社区环境的管理要素在主体上包括各类组织,这些组织有的属于党的组织,有的属于政权组织,有的是群众自治组织和宗教组织。
在管理的客体上涉及诸如卫生、交通、电力、居民的人身和财产安全管理等社区物业管理,也包括社区的管理机制、管理模式以及管理人员的素质等方面。
《社区景观,为生活而设计》
2018年2月,《地产线》杂志第24期孙虎
孙虎先生就当下的社区景观以及当代中国景观趋势深度剖析,他认为,景观是生活的载体。
当代的社区景观,应当是在人文主义精神的作用下,以人为本、关注人的生活与精神需求,通过景观环境的塑造来影响参与者或使用者的心态和行为模式,引导人们对社区景观的需求向更高层次发展,引导人们的生活走向更为良性和积极的未来。
设计是否有趋势?
设计是不是一种应时而动的潮流?
设计有没有2017和2018的区别?
……
12月的淡入,意味着总结与反思,线上线下燃起各种对话与研讨的热潮。
趋势,是出现频次最高的关键词。
设计行业,也不例外,“2018年的设计趋势”“后新中式的设计走向”“当代中国景观趋势”……不一而足,纷繁之中既是对专业的求知若渴,更是对未来不可控的惶恐与求解。
原本坚定的信念,在这样熙熙攘攘之中似乎有些“树欲静而风不止”的尴尬,更有着被动摇的危险。
自我反思与自我批评,便显得尤为重要。
疲劳与套路
在年底的各种场合里,常见行业媒体的身影。
在一次闲谈中,有媒体人表示自己运营的微信平台在下半年呈现出了明显的疲态,直接表现为阅读量和粉丝活跃度的下滑。
在座的其他几位媒体人也表示了同样的困境。
对此,大家有一个普遍的共识是,微信正在形成受众疲劳。
而我,则有不同的看法。
大众对微信产生疲劳的说法,并非客观,毕竟微信依旧是当下中国人即时通讯的主要工具,遑论对其疲劳。
但疲劳的客观现象确实存在,只是疲劳的对象并非微信这个平台本身,而是借由这个平台公众号所传达出的信息,或者深层次而言是信息所承载的内容。
我自己关注了很多设计行业微信公众号,无论是媒体的还是企业的。
这些平台内容曾经是我碎片时间的大部分,但这里有一个时间限定,那就是2017年上半年以及往前更早的追溯。
但是,后来慢慢失去了打开与阅读的兴致。
原因即在于,疲劳。
信息疲劳,更是审美疲劳--无需阅读,就可以想象这些项目的大概,最开始是起于各种新中式的“撞脸”式同质化,包括后来跳而未出的现代简约的同质化……
前不久在微信里看到一个开发商发的朋友圈内容,大体意思是用九张来自分别不同项目的节点图片,重构了一个新的项目。
虽然讽刺,却不无深刻的反映了最为真实的当下:
由于创新疲劳,而陷入了套路式设计的泥淖中。
创新疲劳,审美疲劳,信息/内容疲劳……这才是受众疲劳的真实线索。
溯游而上,我们才发现问题的症结在于设计本身的创新疲劳,以及形成的套路式设计。
如何去解决?
这与设计师的关注点,息息相关。
赋魅与赋能
大约在2017年7月份的时候,在海口城市发展论坛上,我曾提出建议:
社区景观设计应当尽快从“视觉山水”转到“共享山水”。
与其说是建议,不如说是自己一直以来的反思和实践。
新中式的爆发,让景观设计的焦点从西方的新古典转到了本土的“新古典”上。
前者是对于外人生搬硬套的山寨,后者是对本土自信的无限放大……却殊途同归的走上同质化的路子。
这种同质化共同表现在,抄袭的、僵化的、元素堆砌的、不自然的设计呈现。
进一步值得反思的是:
为什么会出现上述两种设计现象?
“师夷长技”的新古典,真的出于别人的先进之处?
回归本土的新中式,确乎出于自觉的文化自信?
个人为,这不过是设计的赋魅所需罢了。
从根本上而言,当下的住宅产品被过多的放大“消费品”的特性,居住本质正在消隐于幕后而被广泛忽视,致使相关的设计行为也早已陷入一场与营销等量齐观的怪区。
为了让营销更为高效的实现,开发商需要更为迷人的、梦幻的甚至是神圣的“奇观”赋予给住宅产品,而景观则“恰如其分”地在这场游戏里被赋予了执行导演的角色。
这个“奇观”正是马克斯·韦伯“祛魅”理论里的“魅”,他将历史的发展看作是“正在离开令人深深陶醉的过去而走向一个让人不再抱幻想的未来”--一个将逐步剥离自然界的神奇属性及其意义能力的旅程。
据此,美国社会学家乔治·瑞泽尔则提出现代消费需要也正在走上一个重新赋魅的过程。
在《赋魅于一个祛魅的世界》一书中,瑞泽尔将“奇观”定为一场戏剧性的展示,是重新赋魅的关键。
满眼望去,当下多数的社区景观正在扮演着“奇观”的角色,承担着为住宅消费品赋魅的作用,“狂热消费和具有魅惑力的消费圣殿(具有迷人的、梦幻的甚至是神圣表征的消费工具)是导致大衰退的重要原因,高消费以及华丽的消费场所依然存在,建造更大、更好和更为奇观的消费圣殿将持续上演,而且在未来数年里,世界上再没有其他的地方会比中国更多的上演这一竞赛。
”
出于“赋魅”的需求,设计需要一个具有神秘性的赋予内容。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以物理距离为营造神秘内容的氛围,形成了他者文化下的西方“新古典”蔚然成风。
而这两年始于“新中式”爆发的东方设计风潮,则是以时间距离为营造神秘内容的氛围,着眼于本土文化的“中而新”。
尤为严峻的是,在这样一个出于“赋魅”需求而引致的设计风潮,只是停留于表面的一“瞥”,过于专注于形式的效仿和学习,忽略设计本质的空间与生活方式的揣摩和营造,姑且称之为“视觉山水”。
片面追求于视觉效果,导致整体设计的单薄,自然会引起审美疲劳,及之下的信息疲劳、内容疲劳。
而出于视觉效果的片面追求,早已脱离设计师的专业追求和理想情怀,怪圈之下的设计师早已不再有创新的驱动,一种疲态正在蔓延。
△新光御景山花园,珠海
所以,我的主张是,虽然社区景观的设计现状有其现实的合理性和进步性,但不能止步于此,应尽快扭转设计的关注点。
我们更期望见到的是,真正关注空间营造,真正关注当下,真正关注居住本身,真正关注生活需求。
因此,社区景观需要一场从“赋魅”到“赋能”的转型。
“赋能”的字面解,就是为某个主体赋予能力和能量。
作为发源于积极心理学中的术语,赋能强调的通过言行、态度、环境等改变给予他人正能量。
而设计的“赋能”,即在于通过设计,赋予空间能量,使其产生与人互动的可能性,并将可能性转化成空间活力,以及生活方式的诗意和美好。
赋能所要解决的,是当下设计的创新疲劳、套路式设计及流于形式的景观现状。
同时,赋能更是解决当下社区景观困境的重要手段。
面对邻里趋于淡漠、人与自然愈见遥远、社区空间乏味平淡无活力等社区问题,景观依然乏力。
社区与人文
从上述分析可见,重新审视社区景观和居者之间的关系,将是从赋魅转向赋能的切入点。
过去的一段时间里,开发商与设计者大多倾心力于景观实体的营造,而忽略居者及其生活才是构成社区景观的主体以及特征元素。
显然,缺乏对使用者行为及精神需求进行考虑的景观设计难以取得居者在生活现实和理想上的共鸣,自然无法保持长久的生命活力。
那么,关键的问题是,社区景观的生命活力是什么?
社区景观赋能的“源”是什么?
关于答案,我们早已经过研究而取得共识,只是人们的大多数选择了漠视,或者是有意的回避。
在1977年由世界范围内诸多知名规划师和设计师签署的《马丘比宪章》中,就曾清晰地指出,“我们深信人的相互作用和交往是城市存在的基本依据,城市规划和住房设计必须反映这一基本现实。
近代建筑的主要问题已不再是纯体积的视觉表演,而是创造人们能生活的空间。
要强调的已不再是外壳而是内容,不再是孤立的建立,不管它有多美、多讲究。
”
人文主义精神,构成了《马丘比宪章》比《雅典宪章》的进步之处,而这亦将是当代设计背后的社会精神与核心价值。
也正是借由人文主义精神的思路,雅各布斯的在专业之外另辟蹊径地看到“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进一步的提出了自己的主张:
保持小尺度的街区和街道上的各种小店铺,用以增加街道生活中人们相互见面的机会,从而增强街道的安全感;她论述老社区是安全的,因为邻里有着正常的交往,对社区有着强烈的认同;她指出交通拥堵不是汽车多而引起的,而是城市规划将许多区域生硬地隔离开来,让人们不得不依赖汽车……在雅各布斯的视角下,我们置换到中国当下的社区景观,我们会惊奇的发现,上述的问题并没有任何例外,正恰如其然地在这里蔓延滋生。
当我们正在热衷着生态设计、文化设计……
当我们正在关怀自然的启蒙、文化的重拾……
这一切的中心点,却应该是人文设计。
没有关心与尊重人这个主体本身,我们难以苟同或者无法相信能有真正的尊重自然、关心文化。
△新光御景山花园,珠海
这一点,才是社区的本质需求。
据了解,社区(Community)概念出现于19世纪末的美国,人们意识到“人-人”交往活动对于住区建设的重要意义,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鼓励“人”的活动,以培养和谐、融洽的居住共同体。
经过一个世纪的社会发展,和一系列新问题的产生,人作为居住主体及其之下的设计价值并未产生动摇,却在此基础之上形成了更高层次的关注与诉求,即在人与人交往的“人-人”居住共同体之外,还有了针对“人-生命”生物群落思想下的生命共同体建设意识。
所以,当代的社区景观,应当是在人文主义精神的作用下,以人为本、关注人的生活与精神需求,通过景观环境的塑造来影响参与者或使用者的心态和行为模式,引导人们对社区景观的需求向更高层次发展,引导人们的生活走向更为良性和积极的未来。
空间与活力
如何实现空间的“赋能”?
社区如何在设计的助力下成为美好生活的空间载体?
……
制造持续性的活动,是空间产生赋能的关键性因素。
“人们的户外生活不仅仅是步行交通、娱乐性的或社会性的活动,而是包括整个系列的活动。
他们的共同作用使得城市和居住区的公共空间变得富于生气与活力。
”杨盖尔在《交往与空间》中指出,户外生活即系列的活动是空间活力的根本。
因此,我们在设计实践中提出如下的几个具体措施:
空间分级体系,确定空间交往主体的亲密尺度、社会距离,及匹配的活动类型。
庭院等私人住宅空间(完全私密性)-宅间等住宅组团中的空间(半公共性)-社区公园等住宅公共空间(公共性)-沿街商业等城市界面(完全公共性)建立起有一系列户外空间的社区景观,在社区的不同尺度上形成不同类型的景观类型,有助于居民之间形成更好的交流和了解。
同时,不同类型的景观空间之间应该是交叉的、流动的过渡,而非孤立的、界限生硬的。
比如,草坪休息区必须有良好的视线通道,与儿童设施场地进行沟通,一方面是大人对于儿童的视线安全,另一方面也是及其草坪区儿童参与到游戏的有效视线刺激。
△新光御景山花园,珠海
空间的安全性、均好性和系统性。
安全性,没有外力侵扰的空间组合,消减畏难心理,关注老幼弱势群体的心理需求等。
系统性,即要求不同层次空间的有机组合和交互渗透;均好性,不同区位的居民,都能就近使用面积相近且优美读相似的景观。
安全性是达成空间活力的基础,而均好性则保证了社区主体平等且有效的整合进社区空间,利用空间层次的递进,最终达成整体性活力的形成。
△设计草图_新光御景山,珠海
△项目鸟瞰-新光御景山花园,珠海
空间功能的综合性、多元交互式设计。
不应当把社区当作一系列的功能分区组成部分拼在一起来考虑,而必须努力去创造一个综合的、多功能的环境。
比如,全龄化儿童设计的目的,即在于不同年龄之间的互动与带动,以及与老年活动的交叉是考虑日常里的具体情形,即儿童多由爷爷奶奶照拂。
空间交往主体的多元性,肌理设计的生态性、文化/艺术性。
社区并非单纯指“人-人”构成的居住共同体,还有生物群落形成的“人-植物/动物”构成的生命共同体;以及更高需求的人与文化、艺术的交流。
因此,空间应有更高的追求,即山水机理和文化共鸣、艺术审美等。
探索景观的趋势,根本是在反思景观的本质是什么?
这不仅是当前阶段里许多被认为是视觉盛宴问题的解决路径,更是实现景观题中之意的根本办法。
我想,一切的问题,终究要回归到生活本身。
景观,是空间的艺术,更是关于生活的空间创新。
我们需要考量的是如何以空间实现生活的诗意和创新,以人为本的空间营造方式将是未来设计回归初心的最明确的指导。
创新一个喝水的物体,总比创新一个杯子来的更为本质,也更为容易。
直指本质的有的放矢,才是设计的创新密码。
套路与疲劳,不过是浅尝辄止和缘木求鱼的必然结果。
设计师要真正融入生活,体验生活,才能真正以设计引导生活,赋能空间。
真正做设计的人是温暖的,有人性支撑的。
社区归属感
社区归属感是指社区居民把自己归入某一地域人群集合体的心理状态,对中国其他社区居民归属感的一些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影响居民社区归属感最重要的因素是社会关系,其次是对社区环境的满意程度及社区活动的参与程度,而居民居住年限的影响则不明显。
简介
社区居民把自己归入某一地域人群集合体的心理状态。
这种心理既有对自己社区身份的确认,也带有个体的感情色彩,包括对社区的投入、喜爱和依恋。
有的社会学家认为,社区归属感是社区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详细介绍
西方社会学者在研究社区居民归属感时发现,居民在社区内的社会关系越好,对社区环境的满意程度越高,在社区内居住的时间越长,参与社区的活动越多,对社区的归属感也就越强;人口密度低的社区的居民比人口密度高的社区的居民,社区归属感相对较强。
而对华人社区的研究结果表明,它与西方社区有所不同。
在香港,对居民社区归属感影响最大的因素是对社区环境的满意程度。
居民的居住年限、社会关系和参与社区活动的多寡,与居民的社区归属感关系不大。
对中国其他社区居民归属感的一些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影响居民社区归属感最重要的因素是社会关系,其次是对社区环境的满意程度及社区活动的参与程度,而居民居住年限的影响则不明显。
社区归属感的研究,是对社区发展的基础性研究,它有助于社区制定各种发展策略与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