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专题卷Word含答案文言文阅读2.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719817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244.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专题卷Word含答案文言文阅读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专题卷Word含答案文言文阅读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专题卷Word含答案文言文阅读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专题卷Word含答案文言文阅读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专题卷Word含答案文言文阅读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专题卷Word含答案文言文阅读2.docx

《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专题卷Word含答案文言文阅读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专题卷Word含答案文言文阅读2.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专题卷Word含答案文言文阅读2.docx

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专题卷Word含答案文言文阅读2

2017届高三二轮复习专题卷文言文阅读

十一、(2017届河北沧州一中高三10月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于敏中,字叔子,江苏金坛人。

乾隆三年一甲一名进士,授翰林院修撰。

以文翰受高宗知,直懋勤殿,敕书华严、楞严两经。

累迁侍讲,典山西乡试,督山东、浙江学政。

十五年,直上书房。

累迁内阁学士。

十八年,复督山东学政。

擢兵部侍郎。

二十一年,丁本生父忧,归宗持服。

逾年,起署刑部侍郎。

二十三年,嗣父枋殁,回籍治丧。

未几,丁本生母忧,未以上闻。

御史朱嵇疏劾敏中“两次亲丧,蒙混为一,恝然①赴官”。

并言:

“部臣与疆臣异,不宜夺情任事。

”诏原之。

二十五年,命为军机大臣。

敏中敏捷过人,承旨得上意。

三十年,擢户部尚书。

子齐贤,乡试未中试。

诏以敏中久直内廷,仅一子年已及壮,加恩依尚书品级予荫生。

又以敏中正室前卒,特封其妾张为淑人。

三十八年,晋文华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如故。

时下诏征遗书,安徽学政朱筠请开局搜辑永乐大典中古书。

大学士刘统勋谓非政要,欲寝其议。

敏中善筠奏,与统勋力争,于是命敏中为正总裁,主其事。

敏中为军机大臣久,颇接外吏,通声气。

三十九年,内监高云从漏泄朱批道府记载,下廷臣鞫治。

云从言敏中尝向询问记载,及云从买地涉讼,尝乞敏中嘱托府尹蒋赐。

“内廷诸臣与内监交涉,一言及私,即当据实奏闻。

朕方嘉其持正,重治若辈之罪,岂肯转咎奏参者?

于敏中侍朕左右有年,岂尚不知朕而为此隐忍耶?

于敏中日蒙召对,朕何所不言?

何至转向内监探询消息?

自川省用兵以来,敏中承旨有劳。

大功告竣,朕欲如张廷玉例,领以世职。

今事垂成,敏中乃有此事,是其福泽有限,不能受朕深恩,宁不痛自愧悔?

免其治罪,严加议处。

”部议革职,诏从宽留任。

四十一年,金川平,诏嘉其劳勚,过失可原,仍列功臣,给一等轻车都尉,世袭罔替。

四十四年,病喘,遣医视,赐人参。

卒优诏赐恤祭葬如例祀贤良祠谥文襄。

(选自《清史稿·于敏中传》有删节)

【注】恝(jiá)然:

淡然,无动于衷;不在意的样子。

4.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卒/优诏赐恤/祭葬如例/祀贤良祠/谥文襄

B.卒优/诏赐恤/祭葬如例/祀贤良祠/谥文襄

C.卒/优诏赐/恤祭葬如例/祀贤良/祠谥文襄

D.卒优/诏赐恤祭/葬如例/祀贤良祠/谥文襄

5.对下列句子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一甲一名进士也就是俗称的“状元”。

中国古代科举考试制度,殿试一甲第一名称为状元,一甲第二、第三名分别称为榜眼和探花。

B.翰林院修撰也就是翰林院的属官,职责是主管编修国史,记载皇帝言行起居,进讲经史,以及草拟有关典礼文件。

C.丁本生父忧意思是于敏中的生父病重将终。

D.古代帝王、诸侯、卿大夫、高官大臣等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一种称号以褒贬善恶,称为谥或谥号。

“文襄”是朝廷赐予于敏中的谥号。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于敏中在乾隆三年的时候考取了进士,他因为才华被清高宗知晓,朝廷曾经下诏书让他抄写华严、楞严两部佛经。

B.于敏中因为嗣父去世回到家乡治丧,不久他亲生母亲又去世了,但是于敏中并没有上报给朝廷,他受到了御史朱嵇的弹劾。

C.于敏中的儿子乡试没有考中,朝廷认为于敏中为官清廉,特意赐予他的儿子荫生的身份,并且加封于敏中的妾张氏为淑人。

D.于敏中聪明过人,逢迎旨意特别符合皇帝的心意。

他长久的担任军机大臣,和朝外的官吏们有很多的接触,也受到过皇帝的处罚。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大学士刘统勋谓非政要,欲寝其议。

敏中善筠奏,与统勋力争,于是命敏中为正总裁,主其事。

(5分)

(2)今事垂成,敏中乃有此事,是其福泽有限,不能受朕深恩,宁不痛自愧悔?

(5分)

【答案】

4.A

5.C

6.C

7.

(1)大学士刘统勋认为这不是施政要领(政治上重要的事),想要暂时搁置他的提议。

于敏中认为朱筠的奏议很好,和刘统勋全力(尽力、极力)争论,于是(朝廷)任命于敏中担任正总裁,主管这件事。

(2)现在大事将要完成,于敏中竟然有这样的事情,这是你福泽有限,不能接受我的深厚的恩情,难道不自己感到痛苦羞愧后悔吗?

【解析】

4.

【考点定位】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能力层级为理解B。

【名师点睛】给文言文断句时要注意发语词,句末语气词和谓语的确定。

一般情况下,发语词前、句末语气词后要停顿,并列成分之间也须要停顿。

分析谓语,谓语如果是形容词,谓语后可停顿。

如果是动词,宾语后可以停顿。

同时还要注意结构上的对称,省略、对偶、反复等修辞。

特别注意“曰”“乎”“于”“而”“之”“也”“矣”“焉”“耳”“则”这些关键词。

5.

试题分析:

回答此类题目,必须熟记文学名著的主要内容,区分文学常识的概念,仔细察看题干中的修饰限制成分。

C项,“丁本生父忧意思是于敏中的生父病重将终”有误;其中“忧”是去世。

【考点定位】识记文学常识。

能力层级为识记A。

【技巧点拨】备考时要积累名著、名篇作者、时代、国别、文学形象、作品主题等文学常识。

解答此道题目,需要逐项审读,按照自己积累的有关知识,判断相关内容,是否正确;要注意各项表述中有关作品同作者、年代是否一致。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

一、人的称谓;二、古代职官;三、天文历法;四、古代地理;五、科举制度;六、风俗礼仪;七、饮食器用;八、音乐文娱;九、文史典籍;十、目录辞书;十一古代军制。

6.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这道题目是概括归纳文章内容。

解答此类题的方法是:

①抓住题干,读全读准。

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

所谓读全,就是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谓读准,就是要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

只有对题干作全面、准确的分析理解,才能准确地答题。

②放回原文,查对正误。

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

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

比如本题,选项C对应的句子是“子齐贤,乡试未中试。

诏以敏中久直内廷,仅一子年已及壮,加恩依尚书品级予荫生”,其中并无“为官清廉”这一说法。

7.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

第一句中,政要,古今异义词,翻译出施政要领等意思;寝,搁置;善,意动用法,认为……好;主,主管,主持。

第二句中,垂,将要,接近;乃,竟然;是,这或翻译出判断句式;宁,难道。

【考点定位】翻译文中的句子。

能力层级为理解B。

【技巧点拨】本题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

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

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

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参考译文:

于敏中,字叔子,江苏金坛人。

乾隆三年一甲一名进士,授翰林院修撰阅读答案于敏中,字叔子,是江苏金坛人。

乾隆三年一甲第一名进士,被授予翰林院修撰的官职。

因为文章才华被清高宗知晓(了解),在懋勤殿当值,朝廷下诏让他抄写华严、楞严两部佛经。

多次升迁做官到侍讲,主管山西的乡试,监督山东、浙江的学政。

乾隆十五年,于敏中在上书房当值。

多次升迁做到内阁学士。

乾隆十八年,他又去督查山东的学政。

被提升做兵部侍郎。

乾隆二十一年,为亲生父亲守孝,回归自己本宗守孝。

过了一年,被征召做刑部侍郎。

乾隆二十三年,过继的父亲于枋去世,他回家治丧。

不久,于敏中的亲生母亲去世,他没有上报给朝廷。

御史朱嵇上疏弹劾于敏中“两次的亲人丧事,他蒙骗混为一谈,毫不在意地去做官”并且说“朝廷的大臣和地方的官员不同,不应该夺情让他们做官”。

皇帝下诏原谅了他。

乾隆二十五年,于敏中被任命做军机大臣。

于敏中聪明过人,逢迎旨意特别符合皇帝的心意。

乾隆三十年,他被提拔做户部尚书。

于敏中的儿子于齐贤,参加乡试没有考中。

朝廷下诏因为于敏中长时间在内廷当值,仅有一子年龄已经到了壮年,特别加恩按照尚书的品级授予他荫生的身份。

又因为于敏中的正室之前已经去世,特别加封他的妾张氏为淑人。

乾隆三十八年,于敏中晋升做文华殿的大学士,还像以前一样兼任户部尚书。

当时朝廷下诏书征求散失的书籍,安徽学政朱筠请求开局搜求永乐大典中的古代书籍。

大学士刘统勋认为这不是政治要务,想要暂时搁置他的提议。

于敏中认为朱筠的奏议很好,和刘统勋极力争论,于是朝廷任命于敏中担任正总裁,主管这件事。

于敏中作为军机大臣很长时间,和朝外的官吏接触很多,通报消息。

乾隆三十九年,太监高云从泄露朱批的道府记载,被交给大臣审问治罪。

高云从说于敏中曾经向他询问过记载的内容,等到高云从买地涉及到诉讼的时候,他曾经请求于敏中嘱托府尹蒋赐棨。

皇帝当面诘问于敏中,于敏中承认了罪过。

皇帝下诏书深切地责问他说:

“内廷的大臣和太监有交涉,有一句话说到私人的事情,立即应当据实上奏使皇帝听闻。

我正要嘉奖公正的人,重重地治你们这些人的罪过,怎么肯转而责怪那些参奏的人呢?

于敏中你在我的身边服侍有很多年了,难道还不知道我为了这个原因隐忍着吗?

于敏中你每天都被我召对,我什么话不和你说?

怎么还至于转而向太监去探查询问消息?

自从川省用兵打仗以来,你于敏中做事有功劳。

大功告成的时候,我想要像张廷玉那样的例子,让你领受世代的职位。

现在大事就要成就,于敏中竟然有这样的事情,这是你的福泽有限,不能领受我的深厚的恩德,难道还不自己感到痛苦羞愧后悔吗?

免于治理你的罪过,交给部里严格的议罪。

”部里商议是革职,皇帝下诏从宽处理,留任。

乾隆四十一年,金川被平定,朝廷下诏嘉奖于敏中的辛劳,过失可以原谅,仍然让他在功臣之中,赐予他一等轻车都尉的官职,世袭罔替。

乾隆四十四年,于敏中得了喘病,朝廷派遣医生看视,赐给他人参。

于敏中死后。

朝廷特意下诏书体恤,按照惯例拜祭安葬,在贤良祠祭祀,谥号叫文襄。

十二、(2017届河北定州中学高三上周练(10.16))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17分)

圬者王承福传

韩愈

圬①之为技,贱且劳者也。

有业之,其色若自得者。

听其言,约而尽。

问之,王其姓。

承福其名。

世为京兆长安农夫。

天宝之乱,发人为兵。

持弓矢十叁年,有官勋,弃之来归。

丧其土田,手镘②衣食,余叁十年。

舍于市之主人,而归其屋食之当焉。

视时屋食之贵贱,而上下其圬之佣以偿之;有余,则以与道路之废疾饿者焉。

又曰:

“粟,稼而生者也;若布与帛,必蚕绩而后成者也;其他所以养生之具,皆待人力而后完也;吾皆赖之。

然人不可遍为,宜乎各致其能以相生也。

故君者,理我所以生者也;而百官者,承君之化者也。

任有大小,惟其所能,若器皿焉。

食焉而怠其事,必有天殃,故吾不敢一日舍镘以嬉。

夫镘易能,可力焉,又诚有功;取其直,虽劳无愧,吾心安焉。

夫力易强而有功也;心难强而有智也。

用力者使于人,用心者使人,亦其宜也。

吾特择其易为无愧者取焉。

“嘻!

吾操镘以入富贵之家有年矣。

有一至者焉,又往过之,则为墟矣;有再至、叁至者焉,而往过之,则为墟矣。

问之其邻,或曰:

“噫!

刑戮也。

”或曰:

“身既死,而其子孙不能有也。

”或曰:

“死而归之官也。

”吾以是观之,非所谓食焉怠其事,而得天殃者邪?

非强心以智而不足,不择其才之称否而冒之者邪?

非多行可愧,知其不可而强为之者邪?

将富贵难守,薄功而厚飨之者邪?

抑丰悴有时,一去一来而不可常者邪?

吾之心悯焉,是故择其力之可能者行焉。

乐富贵而悲贫贱,我岂异于人哉?

又曰:

“功大者,其所以自奉也博。

妻与子,皆养于我者也;吾能薄而功小,不有之可也。

又吾所谓劳力者,若立吾家而力不足,则心又劳也。

”一身而二任焉,虽圣者不可为也。

愈始闻而惑之,又从而思之,盖所谓“独善其身”者也。

然吾有讥焉谓其自为也过多其为人也过少其学杨朱之道者邪杨之道不肯拔我一毛而利天下。

而夫人以有家为劳心,不肯一动其心以蓄其妻子,其肯劳其心以为人乎哉?

虽然,其贤于世者之患不得之,而患失之者,以济其生之欲,贪邪而亡道以丧其身者,其亦远矣!

又其言,有可以警余者,故余为之传而自鉴焉。

注:

①圬:

(wū)粉刷墙壁。

技:

手艺,技能②镘(màn):

镘子,粉刷墙壁的工具。

10.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有业之业:

职业

B.舍于市之主人舍:

寄居

C.知其不可而强为之者强:

勉力

D.余为之传而自鉴焉鉴:

照(镜子)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横线的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皆待人力而后完也蟹六跪而二螯

B.有一至者焉,又往过之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C.用力者使于人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D.其肯劳其心以为人乎哉?

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12.下列对原文内容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泥瓦匠王承福认为用力者使于人,自己不做官而做低贱辛苦的泥瓦匠是应该的。

B.泥瓦匠王承福认为那些富贵人家富不过二代三代是因为对自己的能力没有正确的评价。

C.泥瓦匠王承福认为一个人只能尽自己的能力做好一件事,劳心又劳力是圣人也做不到的。

D.韩愈认为王承福虽然做到了独善其身,但一毛不拔,不利天下。

13.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3分)

然吾有讥焉谓其自为也过多其为人也过少其学杨朱之道者邪杨之道不肯拔我一毛而利天下。

1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然人不可遍为,宜乎各致其能以相生也(2分)

(2)其贤于世者之患不得之,而患失之者,以济其生之欲,贪邪而亡道以丧其身者,其亦远矣!

(3分)

【答案】

10.A

11.D

12.D

13.然吾有讥焉/谓其自为也过多/其为人也过少/其学杨朱之道者邪/杨之道/不肯拔我一毛而利天下

14.

(1)但是人不可能做所有的事,个人尽自己的能力来(相互协作以)求得生存也就是应该的(合适的)了。

(2)他比当世那些患得患失,来满足自己的欲望,贪婪无道最终丧命的人高明得多了!

【解析】

10.

试题分析:

“业”,“以……为业”。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能力层级为理解B。

【名师点睛】文言实词的考核一直是文言文阅读重点考核的内容,课标卷近几年有加大难得的趋势,考的词语一般在课本中没有出现,要求学生根据文意进行推断,答题时注意分析词语前后搭配是否得当,此题“业”解释为“职业”明显和后文无法搭配。

还要注意文言文中常常出现以今释古的现象。

同时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

11.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能力层级为理解B。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文言虚词的辨析的此题,注意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重点记忆考纲规定的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还要重点记忆课本中的经典例句。

命题的方式基本是一句课本中,依据文本中的,如果课本的不熟悉根本无法作答。

答题时首先明确课本的虚词的含义,然后把课本中的带入到文本中的句子当中,看手法通顺,即所谓的代入法。

如此题C项“于”介词,译为“比”,把“比”带到前面的句子中,显然不通顺,前面的“于”是“被”的意思,可见用法不同。

12.

试题分析:

“但一毛不拔,不利天下”错误,原文“杨之道不肯拔我一毛”。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是文言文必考的题目,错误选项的设置多以人物、事件、时间、地点的错位为重点,有时会在一些词语的翻译上命题,因对词语翻译错误而出现误判,有时还涉及到文章写作手法的分析。

内容的角度答题时注意分析选项涉及到的上下文,注意核实这些情节,手法上注意手法是否正确,效果分析是否合理。

如此题选项D“但一毛不拔,不利天下”错误,原文“杨之道不肯拔我一毛”。

13.

试题分析:

注意“焉”“邪”的标志和“”“其自为也过多”“其为人也过少”的并列结构。

【考点定位】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能力层级为理解B。

【名师点睛】文言断句的题目,注意一些常见的标志性的虚词,注意结构的对称,这是基础,一般考核较少,大多集中在人称的转换和在句中充当的成分,还要注意一个事件不要强行断开,不然句子就会支离破碎,相反两个事件句子再短,也要断开。

选择题答题时注意选项的对比,然后结合文意进行分析。

此题注意“焉”“邪”的标志和“”“其自为也过多”“其为人也过少”的并列结构。

14.

试题分析:

重点词语:

“然”“遍为”“宜”“致”“患”。

【考点定位】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能力层级为理解B。

【名师点睛】文言翻译是文言文考的必考的内容,翻译注意直译,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

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如此题中的“然”“遍为”“宜”“致”“患”等实词,同时注意一些特殊的文言现象,如词类的活用和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的翻译,如

(1)中的主谓倒置句和

(2)中的介宾短语后置句的翻译。

还要注意翻译完之后一定要注意对句子进行必要的整理,使句意通顺。

【参考译文】

粉刷墙壁作为一种手艺,是卑贱而且辛苦的。

有个人以这作为职业,样子却好像自在满意。

听他讲的话,言词简明。

意思却很透彻。

问他,他说姓王,承福是他的名。

祖祖辈辈是长安的农民。

天宝年间发生安史之乱,抽调百姓当兵,他也被征入伍,手持弓箭战斗了十三年,有官家授给他的勋级,但他却放弃官勋回到家乡来。

由于丧失了田地,就靠拿着馒子维持生活过了三十多年。

他寄居在街上的屋主家里,并付给屋主相当的房租、伙食费。

根据当时房租、伙食费的高低,来增减他粉刷墙壁的工价,归还给主人。

有钱剩,就拿去给流落在道路上的残废、贫病、饥饿的人。

他又说:

“粮食,是人们种植才长出来的。

至于布匹丝绸,一定要靠养蚕、纺织才能制成。

其他用来维持生活的物品,都是人们劳动之后才完备的,我都离不开它们。

但是人们不可能样样都亲手去制造,最合适的做法是各人尽他的能力,相互协作来求得生存。

所以,国君的责任是治理我们,使我们能够生存,而各种官吏的责任则是秉承国君的旨意来教化百姓。

责任有大有小,只有各尽自己的能力去做,好像器皿的大小虽然不一,但是各有各的用途。

如果光吃饭不做事,一定会有天降的灾祸。

所以我一天也不敢丢下我泥馒子去游戏嬉戏。

粉刷墙壁是比较容易掌握的技能,可以努力做好,又确实有成效,还能取得应有的报酬,虽然辛苦,却问心无愧,因此我心里十分坦然。

力气容易用劲使出来,并且取得成效,脑子却难以勉强使它获得聪明。

这样,干体力活的人被人役使,用脑力的人役使人,也是应该的。

我只是选择那种容易做而又问心无愧的活来取得报酬哩!

“唉!

我拿着镘子到富贵人家干活有许多年了。

有的人家我只去过一次,再从那里经过,当年的房屋已经成为废墟了。

有的我曾去过两次,三次,后来经过那里,也成为废墟了。

向他们邻居打听,有的说:

‘唉!

他们家主人被判刑杀掉了。

’有的说:

‘原主人已经死了,他们的子孙不能守住遗产。

’也有的说:

‘人死了,财产都充公了。

’我从这些情况来看,不正是光吃饭不做事遭到了天降的灾祸吗?

不正是勉强自己去干才智达不到的事,不选择与他的才能相称的事却要去充数据高位的结果吗?

不正是多做了亏心事,明知不行,却勉强去做的结果吗?

也可能是富贵难以保住,少贡献却多享受造成的结果吧!

也许是富贵贫贱都有一定的时运,一来一去,不能经常保有吧?

我的心怜悯这些人,所以选择力所能及的事情去干。

喜爱富贵,悲伤贫贱,我难道与一般人不同吗?

他还说:

“贡献大的人,他用来供养自己的东西多,妻室儿女都能由自己养活。

我能力小,贡献少,没有妻室儿女是可以的。

再则我是个干体力活的人,如果成家而能力不足以养活妻室儿女,那么也够操心的了。

一个人既要劳力,又要劳心,即使是圣人也不能做到啊!

我听了他的话,起初还很疑惑不解,再进一步思考,觉得他这个人大概是个贤人,是那种所谓独善其身的人吧。

但是我对他还是有些批评,觉得他为自己打算得太多,为别人打算太少,这难道是学了杨朱的学说吗?

杨朱之学,是不肯拔自己一根毫毛去有利於天下,而王承福把有家当作劳心费力的事,不肯操点心来养活妻子儿女,难道会肯操劳心智为其他的人吗!

但尽管如此,王承福比起世上那些一心唯恐得不到富贵,得到後又害怕失去的人,比那些为了满足生活上的欲望,以致贪婪奸邪无道以致丧命的人,又好上太多了。

而且他的话对我多有警醒之处,所以我替他立传,用来作为自己的借鉴。

十三、(2017届河南顶级名校高三10月月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庞籍,字醇之,单州成武人。

及进士第。

知州夏竦以为有宰相器。

预修《天圣编敕》,擢群牧判官,因转封言:

“旧制不以国马假臣下,重武备也。

今日圣断乃异于昔,臣窃惑焉。

若是,则清强者沮矣。

”久之,出知秀州,召为殿中侍御史,章献太后遗诰:

章惠太后议军国事。

籍请下阁门,取垂帘仪制尽燔之。

又奏:

“陛下躬亲万机用人宜辨邪正防朋党擢进近列愿采公论毋令出于执政。

”孔道辅谓人曰:

“言事官多观望宰相意,独庞醇之,天子御史也。

”为开封府判官,尚美人遣内侍称教旨免工人市租。

籍言:

“祖宗以来,未有美人称教旨下府者,当杖内侍。

”诏有司:

“自今宫中传命,毋得辄受。

”数劾范讽罪,讽善李迪

,皆寝不报,反坐言宫禁事不得实,以祠部员外郎罢为广南东路转运使。

又言范讽事有不尽如奏,讽坐贬,籍亦降太常博士。

寻复官,徙福建转运使。

自元昊陷金明、承平,破五龙川,边民焚掠殆尽,籍至,稍葺治之。

戍兵十万无壁垒,皆散处城中,畏籍,莫敢犯法。

使部将狄青将万余人,筑招安砦于谷旁,数募民耕种,收粟以赡军。

元昊遣李文贵赍野利旺荣书来送款,籍曰:

“此诈也。

”乃屯兵青涧城。

后数月,果大寇定川,籍召文贵开谕之,遣去。

既而元昊又以旺荣书来,会帝厌兵,因招怀之,遣籍报书,使呼旺荣为太尉。

籍曰:

“太尉三公,非陪臣所得称,使旺荣当之,则元昊不得臣矣。

今其书自称‘宁令’或‘谟宁令’,皆其官名也,于义无嫌。

”朝廷从之。

仁宗不豫,籍尝密疏,请择宗室之贤者为皇子,其言甚切。

徙定州,召还京师,上章告老,寻以太子太保致仕,封颍国公。

薨,年七十六。

时仁宗不豫,废朝、临奠皆不果,第遣使吊赙其家。

赠司空,加侍中,谥庄敏。

(节选自《宋史·庞籍传》)

【注】

李迪:

人名。

4.对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组是()(3分)

A.陛下躬亲/万机用人/宜辨邪正/防朋党/擢进近/列愿采公论/毋令出于执政

B.陛下躬亲万机/用人宜辨邪/正防朋党/擢进近/列愿采公论/毋令出于执政

C.陛下躬亲万机/用人宜辨邪正/防朋党/擢进近列/愿采公论/毋令出于执政

D.陛下躬亲/万机用/人宜辨邪正/防朋党/擢进近列/愿采公论/毋令出于执政

5.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判官”,古代设置的一种属官,宋代于各州府沿置,选派京官充任称签书判官厅公事。

B.“致仕”,指的是古代官员正常退休,源于周代,汉以后形成制度。

C.“薨”,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死去。

D.文中的“不豫”是指不事先预备。

例如《礼记·中庸》:

“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庞籍不畏权贵。

庞籍升任开封府判官时,力阻章惠太后垂帘听政,烧掉垂帘礼仪制度,面对后宫干政,要求杖打内侍,拒绝听从命令。

B.庞籍长于吏事。

仁宗执政初期,庞籍劝谏仁宗使用人才应当辨明奸邪和正直,防止朋党,提拔亲近大臣,要听取众大臣的意见,不要只听信于执政大臣。

C.庞籍治军有方。

庞籍为解决数万士兵军用物资问题,招募百姓就地耕种,以供军粮,戍兵纪律严明,虽分散驻扎在城中,却无一人犯法违禁。

D.庞籍足智多谋。

庞籍识破了元昊的外交手段,断定李文贵带着野利旺荣的书信投诚是欺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