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现代科技园区项目可行性策划书.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702533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50.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竹现代科技园区项目可行性策划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竹现代科技园区项目可行性策划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竹现代科技园区项目可行性策划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竹现代科技园区项目可行性策划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竹现代科技园区项目可行性策划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竹现代科技园区项目可行性策划书.docx

《竹现代科技园区项目可行性策划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竹现代科技园区项目可行性策划书.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竹现代科技园区项目可行性策划书.docx

竹现代科技园区项目可行性策划书

 

******毛竹现代科技园区

第一章园区建设背景及意义

1园区规划背景

1.1安吉竹产业发展成绩斐然

安吉是中国著名的竹子之乡,是浙江十个重点林区县之一。

竹产业历来是安吉的支柱产业。

90年代以来,安吉的竹产业取得了迅速发展,现有毛竹蓄积量1.7亿株,年产商品竹2700万株。

竹加工业蓬勃发展,拥有1600余家竹加工企业,形成了范潭、孝丰东山等一批工业园区和竹业城,国际竹艺商贸城等贸易平台和物流流通平台;涌现了一批市级农业龙头企业、省级林业重点龙头企业、省级农业骨干龙头规模企业,年消耗毛竹材和加工业产值2007年分别突破了1.5亿株、85亿元大关。

以竹为主题或背景题材的生态旅游业已形成年产值超20亿元的大产业,而竹子对旅游业的贡献率在50%以上。

近年来,安吉开展了一系列国内和国际范围的竹产业考察与培训,至今已有30余期各类国际竹类培训班、近50个国家1000多人在安吉接受竹业培训,扩大和提高了安吉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2008年安吉竹产业产值达90多亿元,为财政年增加收入1.5亿元,为农民每年增收20亿元,促进了农村社会稳定和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

1.2毛竹现代科技园区示范带动效应显著

安吉毛竹现代科技园区建于1998年底,2003年进行改扩建,总建设面积15.1万亩,建设范围包括山川乡山川村、马家弄村、北弄村和高家塘村,天荒坪镇东坞里村、港口等村,递铺镇霞泉村、碧门等22个村以及灵峰林场港口林区。

园区建设以浙江林学院为技术依托,开展分类经营和定向培育、竹林结构动态调整、测土施肥和配方施肥、水分管理等技术的研究与推广。

通过园区的建设,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带动了区域竹产业的快速提升。

据资料统计,园区笋用林平均每亩度产竹材1580kg,竹笋690kg(冬鞭笋175kg),平均度产值达3525元/亩;笋竹两用林平均每亩度产竹材2021kg,竹笋430kg(冬鞭笋122kg),平均度产值达2919元/亩。

园区建设已为当地农民增收12192万元。

同时,园区的建成已成为安吉竹业对外交流的窗口。

园区年接待参观考察人员达1万余人次,为全省乃至全国的高效竹林基地建设做出了较好的示范。

1.3竹林生态问题得到广泛关注

随着安吉竹产业规模的迅速扩大,引发的生态问题也引发越来越多的关注。

竹林效益的提升,带动竹林面积的迅速扩展,毛竹纯林化趋势越来越严重,可能导致区域对森林生物多样性的大量损失;竹林培育中不合理的垦复和施肥,导致竹林水土流失问题的产生,竹林涵养水源、水土保持等功能下降,病虫害危害频率增加;另外,传统竹产业企业规模较小,产品科技含量较低,原料利用率低下。

据统计,全省毛竹竹材利用率平均仅为15%。

原料的低利用率造成资源的大量浪费,加工废弃物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时有发生。

这些生态问题和风险不仅严重威胁到安吉竹产业发展的可持续性,也对安吉的这张“竹名片”产生不良影响;

2园区建设目的和意义

2.1建设目的

毛竹现代科技园区是适应林业现代化发展需求下的新型产物。

以现代科技园区的规划建设为契机,发挥地区的竹林资源优势,通过科技的示范带动,推进竹业经营水平的提高,促进园区内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协调发展;同时,通过毛竹现代科技园区的建设,以园区为载体,示范拉动区域竹产业的整体提升;另外,园区还是一张产业发展的窗口,可以集中展示区域竹产业发展的现状,以此为依托,带动区域内其他行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2.2建设意义

随着我国农业经济的不断发展,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农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依赖区域优势的发挥和产业专业化水平的提高。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区域经济的成长必须依赖自身优势的经济条件,培育起有优势的产业,并依靠优势产业的扩张互补,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

农业科技园区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型模式,园区的建设就在于发挥比较优势,发展特色经济。

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过程中,将现代农业的新技术、品种、设施等进行示范、推广,通过成果研究发展和转化,达到优化农业结构、合理配置农业生产要素,提高农业生产率和经济效益的目的。

农业科技园区是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带动农民增收、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加速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手段。

竹子是一种可持续利用的森林资源,发展竹产业,不但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而且有利于培育和壮大农村经济,调整农村经济结构,拓展农村经济发展空间,促进民主管理和乡风文明建设,对带动农民致富、提高农村生活质量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安吉以竹业为特色,通过建设竹子现代示范园区走出一条以园区为载体,以资源为依托,以科技为动力,以市场为导向,全面发展竹产业的新路子。

对带动山区林业经济发展,加快国家林业现代化进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都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章规划总则

1指导思想与发展定位

1.1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十七大”精神,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的要求,以提升竹林综合效益为目的,通过资金、科技和人力的投入,推动竹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发展由外延式增长向内涵式转变,达到竹产业的全面升级。

1.2发展定位

1.2.1总体定位

以推动竹产业综合效益提升为第一要务,通过科技、资金与人力的投入,打造园区成为浙皖边境科技竹业示范基地、特色文化旅游基地、生态文明建设与教育基地,使园区成为区域内环境最美、生态最优、综合效益最好的农业现代科技园区。

1.2.2具体定位

(1)浙皖边境科技竹业示范基地

通过引进竹业科技的集成与应用,挖掘竹林增产潜力,提升竹林经济效益;与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开发竹子新产品,挖掘竹业新经济增长点;应用生态科技工程,保护园区生态环境,促进园区经营的可持续发展。

并充分利用园区特殊的地理位置,开展科技宣传,强化科技兴竹理念、弘扬科技文化、促进科技的传播,将园区建成为浙皖边境科技竹业示范基地。

(2)浙皖边境特色文化旅游基地

充分利用园区特有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挖掘园区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开发以特色文化鉴赏为主题的竹林观光旅游。

集中展示园区独具特色的关隘文化、民俗文化、科技文化和生态文化。

引进旅游开发企业,强化旅游开发资金投入,打造浙皖边境特色文化旅游基地。

(3)浙皖边境生态文明建设示范教育基地

充分利用唐舍村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生态村建设成果,传播森林生态功能科普知识,介绍农村生态工程的建设意义,展示唐舍村生态村创建成果。

积极倡导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生活理念,引导全社会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价值观,打造成为浙皖边境生态文明建设示范教育基地。

2、基本原则与依据

2.1基本原则

2.1.1坚持生态优先,经济、生态、社会效益协同发展的原则

优良的生态环境,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竹产业得以发展的基础,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经济效益是竹产业发展的中心,为竹业的持续发展提供物质保障;社会效益是园区建设的目的,提高园区经济和生态效益,最终都是为了提高广大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

坚持生态优先,实现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的协同发展,这是建设毛竹现代科技园区的首要准则。

近年来,传统竹林培育中造成一系列生态问题出现,导致竹林生态效益下降,可持续发展受到威胁。

因此,在园区建设过程中,要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装备和手段,依靠科研开发和新技术新成果的应用提高竹林生产力,在获得较高的经济利益同时,最大化保护生态环境,从而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

2.1.2坚持科技进步推进产业发展和生态提升的原则

科技进步是促进产业发展与升级的第一要素。

传统技术提升竹产业效益的空间越来越小,而且还引发严重的生态问题,只有依靠科技,开发竹子新产品,产生竹业新的增长点;通过科技应用,挖掘竹林生产潜力,推动竹产业稳定持续发展。

同时,科技进步也是推进生态提升的关键因素。

其内涵包括三个方面。

首先,科技进步能提高竹产品科技含量和竹产业科技水平,增加区域经济实力,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物质基础;另一方面,通过增加科技投入,促进区域竹产业从资源浪费型向节约型、外延型向内涵式增长转变,带动产业结构升级,从而为生态环境保护减少压力;同时,生态科技发展也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保障。

2.1.3坚持突出区域特色与发挥资源环境优势的原则

要坚持突出区域特色,创新发展思路,发挥比较优势,努力把杭垓毛竹现代科技园区打造成为浙皖边境科技竹业的典型示范。

园区位于浙皖边境,是出入浙皖之要道,区域特色显著。

依靠特殊的地理位置,充分利用园区内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竹业资源,结合科技园区的建设,大力发展边境文化、民俗文化、科技文化及生态文化旅游产业,把看不见的生态资源和文化资源转化为经济效益。

2.1.4坚持统筹规划、突出重点、量力而行、分步实施的原则

园区的建设要与镇、县国民经济与社会中长期发展规划相衔接,深入研究,科学规划,分期推进、逐步实施。

根据园区经济与竹农素质条件,突出优先建设项目和工程,形成具有特色的生态科技园区发展道路。

2.1.5坚持发动全社会参与,共建和谐生态园区的原则

充分发挥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公众全社会的积极性,形成全社会参与竹业发展的新机制。

政府通过加大竹业投入,强化监管,发挥引导和服务职能,为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公共服务,着力营造浓厚的生态建设工作氛围,共建和谐生态园区。

3园区建设目标、范围及年限

3.1园区建设目标

以市场为导向,竹子生产、技术创新为特色,依靠科技,拓展产业链,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建立科技经济一体化的支撑体系;加速技术发展与集成,促进成果转化,提高竹林整体经营水平;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产经营条件,使园区建设成技术先进、生产条件优良、经营管理现代化,经济效益、社会和生态效益显著的农业现代园区,最终达到园区规模化、设施现代化、生产标准化、经营产业化、环境生态化、效益最优化的项目建设目标,形成以现代园区为龙头,高效竹林基地为骨干,集设施型、科技型、龙头型和社会化服务于一体的现代竹产业发展新格局。

3.2园区建设范围

园区位于安吉县西部的杭垓镇唐舍村,建设遵循一区多园的建设思路,区分核心示范区与辐射区。

核心示范区主要位于浙皖交界处的唐舍关省道两侧,总规划面积共1100亩;辐射区位于核心示范区周边的毛竹林地,包括枫树岗、馒头山、天力坞、乐岭、施家山、谷坑坞等区域竹林,规划面积9000亩;园区总面积10100亩。

3.3园区建设年限及进度安排

3.3.1建设年限

本项目建设期限为3年,即2010~2012年。

3.3.2进度安排

具体见表1。

表1******毛竹现代科技园区建设年度实施计划

时间

工程内容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项目规划设计

道路系统完善

水分灌溉系统建设

科技管理中心

植被缓冲带建设工程

生物多样性恢复工程

生态河道整治工程

生态观光农业建设工程

竹林休闲旅游开发建设工程

唐舍关遗址改造

生态文化广场建设

园区管理体系建设

验收与综合评价

第三章建设条件

1自然与经济状况

1.1自然环境条件

1.1.1地理位置

园区位于安吉县西部的杭垓镇唐舍村,杭垓镇西与安徽宁国市、广德县毗邻,东面是安吉县孝丰镇,东南与安吉县报福镇、章村镇接壤,向来被称为“安吉西大门”。

距离省会杭州97公里,湖州106公里,上海261公里。

现域面积266.56平方公里,辖27个行政村,人口共计35000余人。

是安吉县辖区面积第二、人口第四的大镇。

11省道穿境而过与安徽宁国市相接,与杭州、上海、湖州、苏州、无锡、南京等地的交通联系非常便利。

唐舍行政村位于杭垓镇的西南部,东邻桐杭村,南与章村乡接壤,西与安徽县宁国交界,北与姚村村连接,是浙江省的西大门。

其村的唐舍关与分龙关、董岭关、苦岭关并称浙皖四大关隘,历来为出入浙皖之要道。

11省道穿村而过,其南端就是唐舍村的“唐舍关”,过关即入宁国的荷花村(参看园区区位图)。

1.1.2地形地貌特征

杭垓镇地处天目山主峰龙王山余脉,山脉大多数呈西南-东北走向,大多海拔为200至600米。

其中最高峰八角尖,海拔838.7米。

部分由花岗岩发育而成的山峰,山势较为险要。

山地大部分为山地红壤,土层以中、厚层为主,山坡平缓,冲积土层较深厚。

土质疏松,其中,轻壤质为主,富含有机质。

唐舍村整体地势呈西南高,东北低,村东北有笔架山、狮子山等山峰,西南为丘陵平地。

1.1.3气候特征

杭垓镇地处欧亚大陆东部的中低纬度地带,属于北亚热带季风气候,总体特征为:

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四季分明。

春季来得早,夏季有高温,秋寒早来到,冬天多严寒。

区域内起伏高差大,山地垂直气候明显,平均气温为13-16℃。

年平均降雨日为166天,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627.4mm。

平均降雪日为32天,平均无霜期为208天。

山谷风强烈,地形雨较多,森林小气候现象明显。

1.2自然资源及开发利用状况

杭垓镇境内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都十分丰富。

西苕溪贯穿全境,全镇有10~100万立方米水库8座,1~10万立方米水库18座,库容量达176.87万立方米;山塘472处,总蓄水量为36.5057万立方米;堰坝177处;7座小水电站。

西苕溪的两条支流交汇于杭垓村的黄金坝,并继续向东北蜿蜒流经镇中心区域,流到缫舍乡和村注入赋石水库尾部。

杭垓镇境内针叶林阔叶林混生,有国家级生态公益林19.2万亩,为安吉县之最,森林生态系统保护良好。

有毛竹林15.4万亩,为全县最多。

小竹林3.3万亩,灌木林4.26万亩,木材蓄积量10万立方米,植被覆盖率超过80%以上。

有近千种树种,国家珍稀种类有银杏,水杉、黄山松等观赏树种;也有花梨、山茶、青梅、桃树、板栗和布郎李的种植已形成较大规模,并有野生山核桃林广泛分布;山顶有山地草甸及高山蔬菜等,野生石朵广泛分布。

此外,海拔700米以上为杂灌林,以硬阔或针叶林为主。

唐舍村全村土地总面积17097亩,有耕地面积990余亩、山地面积15000余亩,其中竹林面积10000余亩,是典型的以竹子为主要经济资源的村落。

1.3社会经济状况

杭垓为安吉县的一个行政镇,是湖州市有名的竹木制品专业镇。

同时也是两省三县的农副产品集散中心,属山区生态型经济强镇。

2008年杭垓镇工业产值6.8亿元,实现利税6500万元;财政总收入192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000元。

全镇共有规模以上企业22家,规模以上工业产值2.9亿元,占全镇工业产值的34%。

共有15个产品通过省、市级新产品评定;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态势良好,拥有无公害农产品6个,有机农产品3个,特色效益农业基地7个。

杭垓环境优美,是第五批“全国环境优美镇”,具有很好的旅游发展潜力,但目前旅游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

在“十五”期间成功引进了总投资3.2亿元的梅海农业生态观光园项目,规划面积8000亩,已完成了景区道路基础建设;与上海翔龙文化传播发展有限公司合作开发文岱陡崖拓展训练基地;与杭州市西湖区翠苑街道缔结友好共建单位,并组织杭州社区居民开展乡村游活动。

在“十五”期间已全部实现村村通公路,11省道已于2007年年底通车,大大减少长江三角洲客源地游客驱车抵达杭垓观光、旅游、度假的时间。

唐舍村目前有8个自然村,19个村民小组,466户,总人口1653人,现有劳动力1200多人。

唐舍村以竹资源培育及竹加工为主要经济支柱,拥有竹林10000余亩,度产冬笋5-10万斤,春笋500-600万斤,竹材120万根。

村中共有较大企业9家,主要以生产竹木制品为主,2008年工业产值3200万元。

2008年村人均收入11093元,在杭垓镇中排名第一。

2园区竹产业现状

2.1园区竹林培育现状及评价

园区共拥有竹林面积10000余亩,绝大多数为毛竹林,红壳竹及其他小竹200亩。

土层深厚,土壤肥沃,适宜毛竹生长,当前毛竹平均立竹度274株/亩,平均胸径为9cm。

度产冬笋5-10万斤,春笋500-600万斤,竹材120万根,平均亩产值2300元/度。

冬笋品质优良,古为贡品,目前为名牌笋产品“黄埔源”的主要产地。

竹林普遍应用的培育技术有:

竹山清理、施肥及勾稍等。

施肥多为穴施,肥料总类以复合肥为主,施肥时间为小年的8-10月。

建有竹山道路20km,已覆盖全部竹林,竹林灌溉水池3个,但部分水池老化,有待修整。

唐舍村年竹笋及竹材一产培育收入占总人均收入中58%,竹林是农民收入的最重要来源。

唐舍村具有较悠久的竹林培育历史,出产的冬鞭笋皮薄、肉质鲜美,历史上曾作贡品运送北京。

近十几年来安吉对竹林培育技术的广泛深入推广,唐舍村村民整体具备较好竹林培育经验,在竹林勾稍,施肥管理,竹山清理等技术措施上均有一定的技术积累,这些为竹林培育新技术的应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但当前唐舍村竹林培育技术上仍存在明显不足,具体表现在竹林生态高效经营技术普及度不高,竹林经营过程中生态保护观念不强。

长期以来对竹林的强烈干扰导致竹林的生态效益下降,环境风险加大。

如:

当地竹林施肥缺乏科学性氮肥施用量过大,导致当前竹林土壤氮素累积,面源污染风险加大;竹林地被植物的大量砍伐和除草剂的使用导致水土流失风险增加;而毛竹纯林的扩展减少了区域森林生物多样性,竹林抗病虫害等风险能力变差,生态效益下降。

目前,随着生态保护观念的逐渐普及,竹农的生态意识明显增强,生态林业的工程及技术正在逐步实施。

2.2园区竹加工产业现状及评价

唐舍村全村共有较大企业9家,主要以生产竹木制品为主,年工业产值3200万元。

其中竹制品8家,包括竹工艺品企业3家,竹拉丝企业1家,竹扫埽厂4家,竹凉席厂1家,另有木制品加工企业1家。

目前加工企业产值为3200万元,发展迅速,这成为带动竹林培育发展的有力动力。

唐舍村地理位置优越,交通运输发达。

11省道穿过整个村子,大大减少了竹成品的输出成本;另外,由于处于浙皖交界,可为安徽省竹原料的快速输入提供便利,这也为为竹加工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资源保障。

但园区企业规模较小且数量较少。

部分企业工艺落后,竹原材料利用率较低,产品科技含量不高,附加值低,市场竞争能力、抗御风险能力差。

另外,园区企业分散,集中度不高。

部分小型加工厂与农居点混杂,不仅使周边居民受到一定程度的噪声和粉尘污染,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2.3园区竹子旅游业发展现状与评价

园区具有丰富的竹林资源,万亩竹海郁郁葱葱,具备以竹为主题旅游开发的天然条件。

另外,唐舍关为浙皖四大关隘之一,狮子山、笔架山威武雄壮,石门、石柱气势磅礴,具有较好的关隘文化挖掘潜力;扇形梯田层层叠叠,壮丽秀美,林中丘地如小岛缀湖,秀美异常;山水相依,天地共融,是休闲观光的好去处;园区冬笋笋味优美,山区农副产品众多,可为游客提供良好的味觉体验。

另外,11省道贯通后,交通十分便利,长三角游客到达本村仅需3小时,也为休闲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但目前,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严重不足,资源开发程度较低,景点独特性也不高。

鉴于目前杭垓镇与唐舍村现状,园区的竹林旅游产业还处于待开发的初级阶段。

第四章建设方案和规划设计

1科技竹林培育基地建设方案

1.1布局方案及规模

根据园区所在地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科技状况,对园区进行布局。

园区总规划面积10100亩,包括了唐舍村所有的竹林地(参看园区竹林分布图)。

其中核心区面积1100亩,位于浙皖交界处的唐舍关省道两侧坡度较缓的竹林中;辐射区面积9000亩,包括枫树岗、馒头山、天力坞、乐岭、施家山、谷坑坞等区域竹林(参看园区总体布局图)。

在园区内全面实施竹林分类经营和定向培育(见表2)。

通过各层次的建设,开展技术示范与推广,确保园区辐射功能的实现。

核心区作为笋用林培育示范基地,分为冬笋型笋用林示范区、三笋型笋用林示范区和冬鞭笋型笋用林示范区及旅游管理综合开发区(参看园区核心区布局图)。

冬笋型笋用林示范区位于唐舍关省道对面所在竹林区域,面积440亩,建有水池等基础设施,用于冬笋型笋用林培育示范基地。

三笋型笋用林示范区位于唐舍关所在竹林区域,面积240亩,土层深厚、水源充足,可用于冬笋、鞭笋、春笋三笋型笋用林培育示范基地。

冬鞭笋型笋用林示范区位于枫树岗所在的竹林区域,面积280亩,坡度平缓,土壤肥沃,可用于冬鞭笋型笋用林核心培育基地。

竹林复合种养核心区位于长龙坞南面临近主干道的竹林区域,面积100亩,用于竹林复合种养基地。

旅游管理综合开发区位于三笋型笋用林示范区与11省道中部区域,面积40亩。

该区域坡度平缓,当前植被为杂灌及小竹,与唐舍关相连,可用于园区科技管理中心用地和休闲旅游综合开发建设用地。

辐射区分为笋材两用林培育基地、材用林培育基地和水土保持林培育基地。

笋材两用林培育基地位于施家山、乐岭、馒头山所在的坡度较缓竹林区域,面积2700亩,用于笋材两用林培育基地。

水土保持林培育基地位于长龙坞至双溪口的公路两旁竹林区域,面积1800亩,用于水土保持林培育基地。

材用林培育基地其他乐岭、谷坑坞等坡度较大的竹林区域,面积4500亩,用于材用林培育基地。

详细布局参见园区总体区划图。

表2 笋竹培育基地分类经营空间布局一览表

区 划

经营类型

空间布局

面积(亩)

面积(亩)

核心区

三笋型笋用林示范基地

唐舍关西南部竹林

240

1100

冬鞭笋型笋用林示范基地

枫树岗南部竹林

280

冬笋型笋用林示范基地

鹧鸪山以南,11省道以北竹林

440

竹林复合种养示范基地

长龙坞东北部竹林

100

旅游管理综合开发区

三笋型笋用林示范基地与11省道之间

40

辐射区

笋材两用林培育基地

施家山、乐岭、馒头山等

2700

9000

材用林培育基地

谷坑坞、乐岭等

4500

水土保持林培育基地

长龙坞、双溪口等

1800

总 面 积

10100

1.2竹林培育科技发展规划

在园区全面开展分类经营和定向培育。

根据不同的自然条件和经营目的,利用先进科技手段,组合并集成应用先进高效生态竹林培育技术和环境保护技术,加快竹林培育从资源粗放利用型向利用兼保护型转变;强化科技研发,依靠科技进步促进竹林生产力的提高和生态功能的提升,使园区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得到协调发展。

1.2.1竹林培育科技发展规划

在土壤肥沃、坡度平缓和水源充足的区域,可发展高效笋用林。

全面实施测土配方施肥、竹林结构调整、水分定量管理技术,病虫害物理生物防治技术等,深入挖掘竹林增产潜力,全面提升竹林效益。

在不适于发展高效笋用林区域,全面实施生态经营技术,这包括减量施肥技术、免耕轻耕技术、混交竹林培育技术等,在取得稳定的经济效益最大化保护环境免受破坏。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竹材和竹笋采收会带走大量养分,如果不进行施肥,会造成竹林土壤肥力下降,土壤质量恶化;但肥料的过量施用又会导致土壤养分累积,面源污染风险增加。

因此,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能有效地减少竹林生态风险,促进竹林生态效益的增加。

竹林结构调整受林分经营水平的影响,特别是土壤管理和水肥管理条件影响,作为笋用林,其竹林结构构成并非一成不变。

经营集约度较高,竹林密度可增加,年龄结构更趋向年轻化。

一般笋用竹林密度以140-180株/667m2为宜,平均胸径9cm以上,年龄结构一般为1度:

2度:

3度=1:

1:

1较佳,保留少量4度竹,主要用于填补竹林中的林窗。

立竹结构的形成是通过留笋成竹和合理采伐完成的。

留笋成竹主要技术为:

①保留适当的密度:

一般较上一大年留养新竹数量增加30%,最大数量不超过65株/667m2。

②留养的时间:

在发笋盛期留养。

把做好的竹签或标记物带到竹林,在要留的笋旁边插一根竹签作标志,留足够的数量后,其余的笋全部采收。

③留养粗壮竹笋,分布要均匀,空地里要早留,多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