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教学答疑.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700230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49.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下册教学答疑.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一年级下册教学答疑.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一年级下册教学答疑.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一年级下册教学答疑.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一年级下册教学答疑.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一年级下册教学答疑.docx

《一年级下册教学答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下册教学答疑.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一年级下册教学答疑.docx

一年级下册教学答疑

一年级下册

一、主题:

怎样处理“开会啦”和“跳伞表演”的教学内容?

“开会啦”和“跳伞比赛”侧重于通过具体情境和实际操作,体会“比较两个数量的多少”可以用减法计算,丰富对减法意义的认识。

用减法解决问题时会涉及两种数量关系:

一种是从总数中去掉部分;另一种是比较两个数量的多少。

前面学生学习的减法都是从总体中去掉部分求剩余部分,也就是根据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来解决减法的问题,“开会啦”是第一次学习比较意义下的减法,“跳伞表演”则是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比较两个数的多少可以用减法计算,丰富对减法意义的认识。

此前,学生在一年级上册学习10以内数的认识的时候,在“快乐的午餐”和“动物乐园”中已经积累了用一一对应的方法进行比较的经验,但那时的比较,还是建立在实物对应的基础上,是直观的观察与比较。

所以,在“开会啦”和“跳伞表演”的教材设计中,也是先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再借助学生已有的活动经验,把实物抽象成图形,用已学的一一对应的方法进行比较,再列式解决问题。

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观察情境图,说一说图中的信息,然后请同学自己提出问题。

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借助已有的用图形表示实物的经验,思考怎样摆或者画才能清楚地看出谁多、谁少,多多少或少多少,体会一一对应的比较方法。

可以通过两种方法帮助学生理解:

一是用一一对应的方法;二是建立与加法的联系。

如“开会啦”这节课,教学时,有的学生可能说,椅子的数量比人数少4,看图就能看出来;有的学生可能说,多的减少的就是缺的。

这是,教师可以请学生做模拟表演,11个学生,只有7把椅子,请7个同学没人拿1把椅子坐下,剩下4人没有椅子,当然就缺4把椅子,这样就把比多少的问题转化成了学生熟悉的“从总数中去掉部分”的数量关系的问题。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列算式并计算,这个过程也可以让学生说一说算式中每个数都代表的意义,说出这样列式的理由。

如果有学生会说7把再添上几把就够11人坐了,因此列式“7+()=11”,那么教师也要给予肯定。

建立比较意义下减法的概念是需要过程的,学习初期要允许学生这样列式。

随着学习的进一步深入,学生会慢慢过渡到用减法计算。

二、主题:

怎样通过观察物体的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材在第二单元的教学中安排了丰富的观察物体的活动,目的是通过这些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在观察活动中,可能有教师认为实物观察的课堂组织难度较大、占用时间长,为了提高效率,可以直接进行图片观察。

但实际上,空间观念的形成仅靠教师的讲解和图例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学生具有丰富的感性认识和亲身的实践体验。

教材主要设计和安排了两类层次与水平不同的观察活动。

一是实物观察,主要是对一个实物的观察,让学生亲身经历“观察实物—直观感知—形成表象—想象判断”的过程,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换句话说,通过观察实物的实践,获得不同方向(或站在相对物体的不同位置)观察物体可能看到不同形状的直接经验。

二是间接观察物体,如教材中“观察大象”——图中的小猴与小猫分别从两个不同的方向观察同一头大象,学生通过观察这幅图来辨别它们各自看到的大象是什么形状。

这种间接观察物体的活动,学生经历的是“观察实物图—空间想象判断—形成表象—观察实物验证”的过程。

实物观察是“看图观察”的基础,“看图观察”是实物观察的发展,因此教材在问题串的设计上都是让学生经历从实物观察到“看图观察”的过程,以此帮助学生积累观察物体的经验,发展他们的空间观念。

需要提醒的是,教师要尽量为学生提供可观察、易交流的物体,比如,被观察物体不宜太小,物体的各个部位要简明并具有显著特征。

观察时,还要注意物体不要放得太高,和学生的视线最好在同一水平线上。

三、主题:

在第三单元“生活中的数”中,教材设计了“数花生”“数一数”“数豆子”三节课让学生经历数的过程,每节课的目标有什么不同?

“数豆子”一课为什么要先估一估?

数数是认识数的基础。

数学家华罗庚曾经说过:

数来源于数(shu)。

教材特别重视“数数”的活动设计。

在本单元学习前,学生已经学习了20以内的数,对于十进位值制有了初步的了解,但由于认识的数只是限于20以内,因此,还没有充足的按“群”计数尤其是以“十”为计数单位的经验积累。

此外,在生活中很多学生可能会数100以内的数,但未必真正理解100以内数的意义,而且在数数的过程中往往会产生遗漏和重复。

“数花生”一课,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充分经历数100以内数的过程,感知一百有多少。

在数数的过程中,教材通过三个层层递进的问题串设计,启发学生用多种方法数数:

一个一个数,两个两个数,五个五个数,十个十个数,当学生从最开始的习惯于一个一个数,到能够多个多个数的时候,这就是按群计数的经验的积累,有利于学生进一步感知一百,发展数感,并为将来学习乘法做好孕伏与铺垫。

“数一数”一课是借助小棒和小方块等模型展开数数活动,感知数的结构,体会计数单位“一”“十”“百”的意义和它们之间的关系,体会“满十进1”。

“数豆子”一课一是经历用计数器表示数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数位的意义,会认、读、写100以内的数;二是进一步积累数数和估数的经验。

教材通过抓豆子引入估数活动,让学生估一估一把豆子有多少粒,然后让学生数数验证估数结果。

在这里,估计豆子的粒数是引入活动,重点在于引出下面的拨数、写数等活动。

估数活动有助于激发学生数数、写数的兴趣,渗透估计的策略,发展学生估计的意识。

具体操作时,教师可以根据当地情况选择不同种类的豆子来数,比如,可以用黄豆、蚕豆、芸豆等。

由于豆子的大小不同,学生一把可以抓起的豆子多少也会不同,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来引导学生估计豆子的数量。

活动时也很容易出现豆子撒落地上学生忙着捡豆的情况,为了避免这一现象,建议教师可以为每个小组准备一碗豆,豆不要装得太满,碗下面可以再放一个比较大的纸盒,这样学生抓不住的豆子一般会落到纸盒内,方便捡起来。

三节课都在借助数数帮助学生积累认识数的经验,发展数感。

四、主题:

在“小小养殖场”中,怎样结合具体情境帮助学生把握数的大小关系、发展数感?

教材通过养殖场这一生活情境,使学生体会数量之间的大小关系,理解“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这一内容帮助学生发展数感,在学会对客观事物进行定性描述的基础上逐步发展到定量刻画。

数量间的相对大小关系没有绝对的标准,需要结合具体情境进行描述。

例如,在34,85,200三个数中,85就比34多一些;但是如果三个数换为34,40,85,就可以说85比34多得多了。

对于用语言描述几个数之间的相对大小关系时,结论是相对的,只要不出现逻辑上的混乱,比如,“85比40大一些,85比34大得多”即可。

教学时,可以结合教材中的三个问题,逐步帮助学生体会和描述数的相对大小关系。

问题1“说一说,谁多?

谁少”,一方面帮助学生理解“多得多”“多一些”这些词的意义;另一方面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体会相对大小关系。

问题2“18,26,90,97四个数中,有一个是兔子的只数,猜一猜”,通过这个猜数活动,既培养了推理能力,又渗透了逼近的数学思想。

问题3“想一想,羊可能有多少只”,直观感受“差不多”的意义,体会数的相对大小关系。

五、主题:

如何把握教材第32页“做个百数表”的学习目标?

探索百数表中隐含的规律,需要如何把握?

是否要让每个学生都理解所有的发现?

借助百数表可以帮助学生整体认识百以内数之间的关系。

教学中,建议教师首先带领学生一起进行几组“发现”,之后再放手让学生自己进行“发现”活动,在自己“发现”的基础上,组织小组或全班交流。

在带领学生“发现”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多角度、有序地对百数表进行观察。

比如,可以引导学生横着看前后数字之间有什么关系,学生可能会说在每一行中后一个数比前一个数多1,或者前一个数比后一个数少1;引导学生竖着看上下数字之间有什么关系,学生可能会说在每列中都是下一行比上一行多10,上一行比下一行少10;引导学生观察右起第一列,学生可能会说在这一列中,下一行十位上的数都比上一行多十位上的数多1,上下两个数差10,这些列上的数都是整十数……

这节课的设计是希望教师能够充分认识到百数表的价值,并能创造性地使用。

在探索百数表中排列规律时加深理解数的意义。

需要注意的是,教学时不需要让每个学生都理解所有的发现,而是在通过探索和交流中,使学生都有各自的领悟即可。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鼓励学生在方格纸上制作百数表,用彩笔涂出其中的奥秘,贴在教室的墙上,供大家欣赏交流。

六、主题:

第四单元“ 有趣的图形”的编排特点是什么?

本单元教材在编排上力图体现以下特点。

1.设计从立体图形中得到平面图形的活动,帮助学生体会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之间的联系

在生活中,我们见到的平面图形都是依附在立体图形之上的,没有独立存在的平面图形。

在一年级上册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对立体图形有了一定的感知,因此,教科书将立体图形作为认识平面图形的重要认知基础,精心设计了通过“立体图形中得到平面图形”的操作活动,即引入了平面图形的学习,又使学生体会到“面在体上”,帮助学生体会从立体到平面的转换,进而体会体、面之间的关系。

2.以动手操作为主线,积累图形认识的活动经验

平面图形是比较抽象的,需要借助操作活动帮助学生直观感知。

同时,对平面图形的认识不是一步到位的,而是需要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逐步体会。

为此,无论是平面图形的引入,还是对平面图形的进一步认识,教材都设计了大量的操作活动,以使学生在操作中逐步加深对平面图形的认识,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发展空间观念。

在“认识图形”和三个“动手做”的活动中,教材为学生创设了操作、思考和想象的空间。

通过描、折、剪、拼、欣赏和设计,让学生亲身经历抽象出平面图形和对图形进行简单分解和组合的过程,帮助学生进一步感受图形的特点,感受图形与图形之间的联系,为以后学习轴对称和面积等内容积累活动经验。

七、主题:

“认识图形”中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等的目标如何把握?

如何与二年级下册做区分?

平行四边形没有学习平行怎么样处理?

儿童的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过程,在不同的年龄段对同一内容的理解也不尽相同。

教材在一年级下册和二年级下册都安排了平面图形的认识,是希望延长学生的学习周期,使学生逐步加深对平面图形的理解。

一年级下册平面图形的认识,这里的直观认识即直接给出图形,结合一些操作活动,让学生知道像这样的图形就是长方形或正方形,学生能辨认即可。

如让学生将立体图形中的平面图形通过“描、印”等活动“留”在纸上,在对立体图形认识的基础上,体会“面在体上”。

这里的“直观”都是建立在活动的基础上,不要求对长方形、正方形等图形的特征做描述。

如果学生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比如“三角形尖尖的,圆形圆圆的”进行描述,值得肯定和鼓励,但不做统一要求。

二年级下册平面图形的认识是在直观认识的基础上,要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体会长、正方形的特征,如长方形对着的边相等,长方形的每个角都是直角。

在二年级下册,教材也将进一步的借助操作活动,引导学生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边和角进行认识。

对于平行四边形的认识,如同一年级下册认识长正方形一样,只是直观认识,即通过操作活动直接告知,然后让学生辨认像这样的图形是平行四边形。

这里的直观包括从实物中抽象出平行四边形的过程,体会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的联系与区别。

并不要求学生理解平行的概念,对平行四边形特征的认识应该在第二学段学习。

八、主题:

如何进行“整理与复习”的教学?

本套教材“整理与复习”由四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是“我学到了什么”,这一栏目是让学生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回顾和整理。

第二部分是“我的成长足迹”,鼓励学生回顾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与进步,是学生自我评价的一种方式。

教师平时也可以指导学生制作成长记录袋,把自己认为优秀的作业或作品、数学日记等收录在成长记录袋中,在“整理与复习”课上进行交流。

第三部分是“我提出的问题”,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和学习后提出问题,包括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特别是引发的新的要思考的问题。

第四部分是“巩固应用”,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所学知识,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在上述四部分中,教师要特别重视前三个部分的教学,鼓励学生进行反思。

具体教学建议,请参见一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P114~117内容。

九、主题:

在第五单元“拔萝卜”的教学内容中,如何处理算法多样化与竖式教学之间的关系?

算法多样化在数学课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主要表现在:

第一,它体现了对课程目标的全面认识。

第二,有益于学生对数学的理解。

学生能够而且应该“发明”自己的计算策略,这种“发明”对他们的数学理解是很有帮助的。

第三,有助于教师对学生的观察。

学生使用的策略也向教师显示了他们的思考方式和思维水平,这使得教师有机会反思并改进自己的教学。

第四,通过各种算法的交流,借助直观模型还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竖式。

“拔萝卜”这以内容第一次出现竖式,在正式学习竖式前学生已经有基础能够口算整十数加整十数、一位数加一位数、两位数加整十数。

所以,教材先提出问题“一共拔了多少个萝卜”,让学生把两位数加两位数转化成以前学习过的知识,借助小棒和计数器模型帮助学生理解计算的道理,这也是为学习竖式做准备。

 

老师可以将这些方法进行沟通,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竖式的道理。

比如,教学竖式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顾刚才的计算方法,并对照计数器的拨珠子的过程用竖式记录下来,从而理解“数位要对齐”。

教师还可以提出一些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例如,竖式的计算与上面那种口算的方法相同。

由于竖式是把计算的过程按一定程序记录下来的,所以重要的是理解两位数的位置结构。

竖式在这里是第一次出现,教师需要在此对竖式做适当的介绍。

除了上面提到的沟通模型、口算和竖式的联系,帮助学生理解算理以外,教师对竖式的书写格式也要进行必要的指导。

此外,熟练掌握竖式也离不开必要的练习。

十、主题:

如何进行教材第71页“摘苹果”中的估算教学?

估算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学习内容,其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估算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第二,有利于人们事先把握运算结果的范围,并为判断计算器、口算、笔算结果是否合理提供了工具。

第三,估算是发展学生数感的重要渠道,有利于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小学阶段估算学习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估算意识的培养,二是运用适当的方法解决问题。

这是教材中第一次出现估算的内容,目的是通过估算箱子能否装的下,帮助学生体会估算的必要性与价值。

对“估一估,这个箱子装得下吗”这一问题,可以先让学生想一想怎样判断这个箱子能否装下,学生可能会说需要估一估或算一算,在此基础上请学生先估计。

 

学生可能会有两种估计的方法,一是把两个数中的一个数看成整十数:

(1)把17估成20,38不变,20+38=58,58<60。

(2)把38估成40,17不变,40+17=57,57<60。

二是把两个数都看成整十数:

把17估成20,把38估成40,20+40=6060=60。

不管怎样,结合这个箱子能不能装下的具体情况,都需要往大了估。

因此,只要学

生都是往大了估,估完合起来不超过60就说明装得下,说明学生用到的方法都是合理的。

同时,还要问问学生往小了估行不行,举例说说为什么往小了估就很难说明是否装得下。

教师还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不用精确计算是否也能解决”的问题,以使学生体会估算的价值。

在估算教学中,机械地去记住几种估算方法是无法形成估算意识的,也难以发展估算能力。

所以,在估算教学中,应当多增加一些估算活动来增强学生的体验,积累学生的经验。

教学中,教师还要鼓励学生说出自己估算的方法,只要能解释清楚问题,教师就要给予肯定。

需要指出的是,对于估算的结果,不要求学生用“≈”来表达,也不要求用程式化的语言进行笔答,学生只要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清楚即可。

十一、主题:

如何提高100以内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技能?

掌握100以内数的加减法的基本计算技能是重要的,它将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为促进学生形成基本计算技能,加强练习是必要的,但练习要注意科学性,教师不要人为地过高要求难度和速度。

在100以内数的加减法教学中,为落实好学习目标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加强学生对100以内数的加减法算理的理解

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从操作、直观模型、生活经验等多个角度理解“数位对齐、满十进一、借1后以一当十”的道理,并通过交流引导学生将操作、直观模型与数的运算建立联系,以促进学生反思,进而建构对百以内加减法算理的理解。

另外在理解算理过程中,实际的操作是非常重要的。

学生对算理的理解,不能仅仅是说说而已,教学时还应适当配合直观教具,通过实际的操作活动,为学生正确理解算理提供实际支撑。

当然,操作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可以先说后摆,先摆后说、边摆边说。

2。

把握计算速度和准确度的要求

100以内数的加减法要求学生每分能计算3~4题;100以内数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只要求学生能正确计算出得数即可,没有速度要求。

教师要根据这个标准合理安排练习,不能对速度和准确度做过高要求。

3.设计有效、形式多样的练习

练习的呈现方式要多种多样,而且要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激发学生的兴趣。

这就需要教师精心地准备练习。

(1)有针对性地设计练习。

在学生理解算理的基础上,要通过一定的练习,帮助学生熟悉百以内加减法的方法。

特别是找到本班学生容易出错的题目,进行针对性的练习。

(2)练习形式要多样。

既可以设计单纯计算的题目,也可以设计一些对比性练习、改错练习、趣味游戏、探索活动、解决问题等。

(3)合理地安排练习阶段。

对于新学习的内容要及时练,及时反馈,因为遗忘是先快后慢的;注意集中练习与分散练习相结合,在后面单元的学习中,教师也需要适当地穿插前面单元有关的练习。

十二、其他问题

1.主题:

教材第3页第2题“圈一圈,算一算”学生有许多种圈法可以吗?

 

教材第3页第2题圈一圈,算一算,通过圈实物图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算理。

课堂上学生的“多样化”方法是合理的,也是值得肯定的。

学生从1个1个的圈,到3个3个的圈也是一种进步。

学生经历这样的过程不正是为后续的学习连减奠定基础吗?

教师还可以进一步的引导学生,同学们想了这么多的方法,是不是都可以得到结果?

他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你喜欢哪种方法?

教学中遇到这样的问题,要先鼓励学生的想法,保持学生乐于探索的精神,再进一步加以引导。

2.主题:

教材第3页第5题,学生列式8+9=17可以吗?

 

对于这一现象,教师在处理时首先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思路。

通过同学间的交流,既可以让每个学生听取各种不同的思考方法,教师也能从中分辨学生的思考过程是否合理,以便及时纠错。

如果各种方式最终都能解决这个问题,学生也能清晰地表达出自己的结果,说明思考的角度不一样但都达到了解决问题的目的,都是有价值的。

比如,在这道题目中,8+9=17的算式,其价值表现在它是一种顺向的思维,和以后利用方程来解决问题的思路是一致的,它跟17-9=8进行比较的话,也说明了学生理解了加减法的互逆关系。

所以,教学中教师也要善于捕捉每一种方法的价值和它们之间的联系。

为了更清晰地表示结果,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能把自己的思考过程用较为明显的方法显示出来。

如,对于算式17-8=9,学生是知道拿走8个,还剩下9个,所以说这个算式也应该算对,由于一年级学生解答此类题时,不要求他们写答句,所以在这道题目中,可以引导学生在8的下面画一条横线(或也可以用括号)。

3.主题:

进位加法表的第一排有结果而退位减法表第一排却没有,教材为什么这样安排?

一年级上册教材第87页一年级下册教材第17页

教材在学完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和减法的基础上设计了“做个加法表”和“做个减法表”的内容。

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复习、巩固20以内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体验、经历独立思考并将这些算式进行有序整理的过程。

逐步发展学生发现和探索规律的能力。

一年级下册教材第17页的减法表,教材没有提供算式的得数主要出于以下两点考虑。

一是学生在一年级上册的时候经过了10以内的加法表和减法表的整理以及20以内的进位加法表的整理,有了一定的学习经验。

二是学生在整理减法表时的方法就更加丰富了,可以通过被减数和减数的排列规律,还可以通过计算的得数来找到减法表的规律。

4.主题:

教材第33页第4题百数表出现别的填法对不对?

教材第33页的“想一想,填一填”中,有些学生这样填写,是否也是正确的?

94

84

74

95

85

75

96

86

76

 

关于百数表后面安排的习题,是让学生在理解百数表的规律的基础上进行的。

在课堂上如果有学生没有按照百数表的规律来填,那么首先要了解这些学生是没弄懂题目的要求还是不理解百数表的规律,或是有自己的“创意”。

作为教师,我们既要读懂教材又要读懂学生。

学生的这种填写应该给予肯定,因为填写的这些数字之间是存在着一定的规律的。

但是,在鼓励学生的基础上,还要提示如果按照百数表的规律应该怎么填。

5.主题:

教材第90页第1题,学生将车身看作一个大长方形可以吗?

 

像本题一样,教材设计了一些由基本图形组合成的图案,让学生数一数其中的个数。

学生在数图形的过程中,一是能够根据图形的特点,辨别不同的图形。

二是在数的过程中逐步形成有序观察的好习惯,同时可以让学生初步体会通过数一数可以获得相应的数据。

由于学生刚刚认识平面图形,所以教材在给出图案时不考虑叠加的图形,也不要求学生数出叠加或拼成后的图形。

但是学生如果自己发现两个正方形拼成的是长方形等这样的特点是值得鼓励的,但现阶段不必对学生做这样的要求和引导。

6.主题:

竖式书写过程中,进位1应该写在哪个位置?

教材在一年级下册第一次安排了加减法的竖式。

竖式是把计算的过程按照一定的程序记录下来,竖式书写时要注意相同数位对齐。

有些教师在教学时,往往将竖式单纯的当作知识技能,让学生加以训练。

其实,让学生理解为什么要相同数位的数相加,明白所加的数是几个一还是几个十,为什么要写在这个位置上才更为重要。

在加法竖式计算中进位的“1”是记录学生头脑计算过程的符号,书写的位置、写与不写都不是主要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