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文言文翻译总汇.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698480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48.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文言文翻译总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初中文言文翻译总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初中文言文翻译总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初中文言文翻译总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初中文言文翻译总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文言文翻译总汇.docx

《初中文言文翻译总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文言文翻译总汇.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中文言文翻译总汇.docx

初中文言文翻译总汇

初中文言文翻译总汇

七(上)

5童趣

我回想自己在年幼的时候,能睁大眼睛直视太阳,连最细微的事物也看得到,看见细小的事物,一定要仔细观察它的纹理,所以时常有超出事物本身的乐趣。

夏夜里,蚊群发出雷鸣似的叫声,我心里把它们比作群鹤在空中飞舞,心里这么一想,眼前果真就出现了成千上百只白鹤;抬头看它们,连脖子也变得僵硬了。

我又在白色帐子里留了几只蚊子,慢慢地用烟喷它们,使它们冲着烟边飞边叫,构成一幅青云白鹤图,果真像鹤群在青云边上发出叫声一样,我感到安适愉快,连声叫好。

我常在土墙高低不平的地方,在花台杂草丛生的地方,蹲下身子,使身子跟花台一般高,聚精会神仔细看,把丛草当作树林,把虫蚁当作野兽,把土块凸出部分当成丘陵,低陷部分当成山沟,我便凭着假想在这个境界中游览,愉快而又满足。

有一天,我看见两只小虫在草间相斗,观察它们,兴趣正浓厚,忽然有个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原来是一只癞虾蟆,舌头一吐,两只小虫全被它吃掉。

我年纪很小,正看得出神,不禁呀的一声惊叫起来。

待到神智平定,捉住癞虾蟆,鞭打了它几十下,把它赶到别的院子去。

10《论语》十则

1.孔子说:

“学习了(知识),然后时常地复习它,不也很愉快吗?

有朋友从远方来,不也快乐吗?

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不也是君子吗?

2.曾子说:

“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

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

跟朋友往来是不是诚实呢?

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复习过呢?

3.孔子说:

“温习学过的知识,可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就可以凭借这点当老师了。

4.孔子说:

“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会有害。

5.孔子说:

“由,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

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是聪明的。

6.孔子说:

“见到贤人就向他学习,希望能和他看齐。

看见不贤的人要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

7.孔子说:

“几个人一同走路,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看到自己也有)他们那些短处就要改正。

8.曾子说:

“士人不可以不刚强、勇毅,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路程又很遥远。

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

到死为止,不也很遥远吗?

9.孔子说:

“到了寒冷的冬天,这之后才知道松柏树是最后落叶的。

10.子贡问道:

“有没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

”孔子说:

“大概就是‘恕’了!

自己所讨厌的事情,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

20山市

奂山的“山市”,是淄川县八景中的一景,但经常是多年看不见一次。

(有一天)孙禹年公子跟他的同业朋友在楼上喝酒,忽然看见山头有一座孤零零的宝塔耸立起来,高高地直插青天,(大家)你看我,我看你,又惊奇又疑惑,心想近处并没有佛寺啊。

不久,(又)看见几十座宫殿,瓦是碧绿的,屋脊高高翘起,这才明白原来是(出现)“山市”了。

没多久,又出现了高高低低的城墙,连绵六七里,竟然像一座城市了。

其中有的像楼,有的像厅堂,有的像街巷,都清晰地出现在眼前,数也数不清。

忽然刮起大风,烟尘弥漫,全城的景象变得模糊不清了。

过了一会儿,大风停止,天空晴朗,先前的景象都没有了,只有一座高楼,上与天接,(每层)有五间房,窗户都大开,都有五处明亮的地方,那是楼外的天空。

一层一层地指着数上去,楼层越高,亮点就越小;数到第八层,亮点才有星星那么小;再往上就昏暗得看不分明,不能数清它的层次了。

楼上的人们来往匆匆,有的靠着(栏杆),有的站着,形态不一。

过了一会儿,楼渐渐低矮下来,可以看见楼顶了;又渐渐变得跟平常的楼房一样;又渐渐变成高高的平房;突然又缩成拳头一般大小,(再缩)成为豆粒一般大小,终于什么都看不见了。

我又听说,有早起赶路的人,看到山上有人家、集市和店铺,跟世上的情形没有区别,所以又叫它“鬼市”。

25《世说新语》两则

《咏雪》:

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会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讲解诗文。

不久,雪下得紧了,太傅高兴地说:

“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

”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

“在空中撒盐差不多可以相比。

”他哥哥的女儿道韫说:

“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

”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

道韫就是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跟一位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是中午。

过了中午,朋友没到,太丘不再等候就走了。

太丘走后,朋友才到。

元方那年七岁,正在门外玩。

友人便问元方:

“你爸爸在吗?

”元方答道:

“等你很久你都没到,他已经走了。

”友人就发怒了:

“真不是人啊!

跟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我走了。

”元方说:

“您跟我爸爸约定的时间是中午,中午不到,就是不讲信用;对人家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失礼。

”友人很惭愧,下车拉他,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家门。

_

30寓言四则

1.《智子疑邻》

宋国有个富人,天下大雨,墙毁坏了。

他儿子说:

“不修补,一定会有盗贼进来。

”他邻居家的老人也这样说。

晚上果然丢失了大量财物,这家人认为他的儿子很聪明,却怀疑邻居家的老人。

2.《塞翁失马》

靠近长城一带有一个精通术数的人。

(一天)他家的马不知什么缘故逃到胡人那边,人们都来安慰他,那个老人说:

“这怎么就不是福气呢?

”过了几个月,他的马带领着一群胡人的骏马回来了。

人们都去祝贺他,那个老人说:

“这怎么就不是祸害呢?

”家里有很多好马,他儿子喜欢骑马,(有一天)从马上摔下来,摔断了大腿。

人们都来安慰他,那个老人说:

“这怎么就不是福气呢?

”过了一年,胡人大举进攻,攻入长城,壮年男子都拿起弓箭去打仗。

靠近长城一带的人,战死的有十分之九。

这个人只因为腿瘸的缘故父子得以保全生命。

七(下)

5伤仲永

金溪平民方仲永,世代耕田为业。

仲永长到五岁,不曾认识笔、墨、纸、砚,(有一天)忽然哭着要这些东西。

父亲对此感到诧异,从邻居家借来给他,(仲永)当即写了四句诗,并且题上自己的名字。

这首诗以赡养父母、团结同宗族的人为内容,传给全乡的秀才观赏它。

从此,指定物品让他作诗,(他能)立刻完成,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看的地方。

同县的人对此感到惊奇,渐渐地请他的父亲去做客,有的人还花钱求仲永题诗。

他的父亲认为这样有利可图,每天拉着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

我听说这件事很久了。

明道年间,我随先父回到家乡,在舅舅家里见到他,他十二三岁了。

让(他)作诗,写的诗不能与从前的名声相当。

又过了七年,(我)从扬州回来,再次到舅舅家问起他,回答说:

“他才能完全消失,如同常人了。

王先生说:

仲永的通达聪慧是先天得到的。

他的天资比一般有才能的人高得多。

他最终成为普通人,是因为他后天所受的教育没有达到要求。

像他那样天生聪明,如此有才能的人,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尚且要成为普通人;现在那些不是天生聪明,本来就普通的人,又不接受后天教育,能够成为普通人就为止了吗?

_

15孙权劝学

当初,孙权对吕蒙说:

“你现在当权管事了,不可以不学习!

”吕蒙用军中事务多来推托。

孙权说:

“我难道想要你研究经书当博士吗!

只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你说事务多,谁比得上我事务多呢?

我经常读书,自己认为大有好处。

”吕蒙于是开始学习。

到了鲁肃来到寻阳的时候,鲁肃和吕蒙论议,十分惊奇地说:

“以你现在的才干、谋略来看,你不再是原来那个吴下阿蒙了!

”吕蒙说:

“士别三日,就要重新另眼相看,长兄认清事物太晚了啊!

”鲁肃于是叩拜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就分别了。

20口技

京城里有一个善于表演口技的人。

一天,正赶上有一家大摆酒席请客,在客厅的东北角安放了一个八尺宽的围幕,表演口技的人坐在围幕中,里面只有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把扇子、一块醒木罢了。

客人们围绕而坐。

一会儿,只听见围幕里醒木一拍,全场静悄悄的,没有敢大声说话的。

远远地听到深巷里有狗叫声,就有一个妇人被惊醒,打哈欠,伸懒腰,她丈夫说着梦话。

不久小孩子醒了,大哭。

丈夫也被吵醒。

妇人拍着孩子,给他喂奶,孩子含着乳头啼哭,妇人一面拍着孩子,一面轻声哼唱哄他睡觉。

又一个大孩子也醒了,唠叨着说个不停。

正在这时,妇人手拍孩子的声音,口中哼唱的声音,小孩子含着乳头啼哭的声音,大孩子刚刚醒来的声音,丈夫呵斥大孩子的声音,同时都响了起来,各种妙处都具备。

全场客人没有不伸长脖子,偏着头看,微笑着,默默地赞叹,认为妙极了!

不久,丈夫的鼾声响起,妇人拍孩子的声音也渐渐地拍一会儿停一会儿。

隐隐听到老鼠活动的声音,盆器翻倒倾斜的声音,妇人梦中咳嗽的声音。

客人心情稍微放松了些,身子渐渐坐正了。

忽然有一个人大喊:

“起火了!

”丈夫起身大叫,妻子也起身大叫,两个孩子一齐哭。

不久,成百上千的人大喊,成百上千的小孩儿哭,成百上千的狗叫。

其中夹着劈里啪啦房屋倒塌的声音,烈火燃烧发出的爆烈声,呼呼的风声,千百种声音一齐响了起来;又夹杂着成百上千人的求救声,众人拉塌燃烧着的房屋时一齐用力的呼喊声,抢夺物件的声音,泼水的声音。

应有尽有。

即使人有上百只手,手上有上百个指头,也不能指明其中的任何一种声音;即使人有上百张嘴,嘴有上百条舌头,也不能说出其中一个地方。

在这种情况下,客人们没有一个不吓得变了脸色,离开座位,扬起袖子,露出手臂,两腿打哆嗦,几乎都想争先逃跑。

忽然醒木拍了一下,各种声响全都消失。

撤掉围幕一看里面,只有一个人、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把扇子、一块醒木罢了。

25短文两篇

1.《夸父逐日》

夸父和太阳赛跑,一直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他口渴了,想要喝水,就到黄河、渭水喝水。

黄河、渭水的水不够,又向北方到大湖喝水。

还没赶到大湖,就在半路因口渴而死。

他遗弃的手杖,化成桃林。

2.《共工》

从前,共工和颛顼争做天帝,愤怒地撞不周山。

支撑天的柱子折了,系挂地的绳子断了。

天向西北倾斜,所以日月星辰都向那移动,地的东南角塌陷了,所以江湖流水泥沙都向那流去。

30狼

一个屠户天晚回家,担子里的肉已经卖完了,只剩下骨头。

路上遇到两只狼,紧跟着走了很远。

屠户害怕了,拿骨头扔给它。

一只狼得到骨头停下了,另一只狼仍然跟从。

屠户又拿起骨头扔给狼,后得到骨头的狼停下了,可是先得到骨头的那只狼又跟上来。

骨头已经扔完了,但是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

屠户很困窘,恐怕前后一起受到狼的攻击。

看见野地里有一个打麦场,场主人在打麦场里堆积了柴草,覆盖成小山似的。

屠户于是奔过去倚靠在柴草堆下面,放下担子拿起屠刀。

两只狼都不敢上前,瞪眼朝着屠户。

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

过了一会儿,那只狼的眼睛似乎闭上了,神情很悠闲。

屠户突然跳起,用刀劈狼的脑袋,又连砍几刀杀死狼。

屠户正想要走,转到柴草堆后面一看,只见另一只狼在柴草堆里打洞,想要钻过去来攻击屠户的后面。

狼的身子已经钻进一半,只露着屁股和尾巴。

屠户从后面砍断了狼的后腿,也把狼杀死。

这才明白前面的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来诱惑敌人的。

狼也太狡猾了,可是一会儿两只狼都被砍死,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呢?

只是增加笑料罢了。

八(上)

21桃花源记

晋太元年间,武陵有个人以捕鱼为生。

他顺着溪水行船,忘了路的远近。

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生长在溪的两岸,长达几百步,中间没有别的树,花草鲜嫩美丽,落花繁多。

渔人对此感到很诧异,又往前走,想走到林子的尽头。

桃林在溪水的发源地就到头了,便出现一座山,山上有个小口,隐隐约约好像有光。

渔人就下了船,从洞口进去。

起初,很狭窄,仅容一人通过。

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宽阔明亮。

土地平坦宽广,房屋整齐,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桑树、竹林之类。

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鸡鸣狗叫之声可以互相听到。

田野里人们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男女的穿着全像桃源外的人。

老人和小孩都安适愉快。

(村人)看见渔人,竟然非常惊讶,问他从哪儿来的。

渔人详细地回答他,(有人)就邀请他到自己家里,摆酒杀鸡做饭来招待他。

村里人听说有这么一个人,都来打听消息。

他们自己说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领着妻子儿女和乡邻们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于是跟外面的人断绝了来往。

(他们)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要说魏、晋了。

这个人一一向他们详细地说出所听到的事。

他们都感叹惋惜。

其余的人各自又邀请他到自己家,都拿出酒饭招待他。

渔人停留了几天,告辞离开。

这里的人告诉他说:

“不值得向外边的人说啊!

(渔人)出来以后,找到他的船,就顺着旧路回去,处处做了标记。

到了郡城,拜见太守,说了这件事。

太守立即派人跟随他去,寻找以前所做的记号,最终迷失了方向,再也找不到路了。

南阳人刘子骥是个志向高洁的隐士,听到这件事后,高兴地计划前往,没有实现。

不久,他因病去世。

此后就再也没有探寻桃花源的人了。

22短文两篇

1.《陋室铭》

山不一定要高,有仙人就成了名山;水不一定要深,有龙就成为灵异的水了。

这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

说说笑笑的是博学的人,来来往往的没有没有学问的人。

可以弹奏素朴的琴,浏览佛经。

没有(嘈杂的)音乐使耳朵烦乱,没有(成堆的)公文使身体劳累。

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玄亭。

孔子说:

有什么简陋的呢?

2.《爱莲说》

水上、地上各种草木的花,可爱的很多。

晋朝陶渊明只喜爱菊花。

自唐朝以来,世人大多喜爱牡丹。

我惟独喜爱莲花──从淤泥里生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在清水里洗涤过,却不显得妖媚;(它的茎)内空外直,不生枝蔓,不长枝节;香气远播,更加清香;笔直地洁净地立在那里,可以远远地观赏却不能玩弄啊。

我认为,菊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是花中的君子。

唉!

对于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

对于莲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

对于牡丹的喜爱,人该是很多了!

23核舟记

明朝有个手艺奇妙精巧的人叫王叔远,能够用直径一寸木头,雕刻出宫殿、器具、人物,以至飞鸟、走兽、树木、石头,全都是按照材料原来的形状刻成各种事物的形象。

各有各的神情姿态。

(他)曾经送给我一个用果核雕成的小船,刻的应当是苏轼游赤壁的情景。

小船从船头到船尾长约八分多一点儿,大约有两个黄米粒那么高。

中间高起而宽敞的部分是船舱,用箬竹叶做的船篷覆盖着它。

旁边开有小窗,左右各四扇,一共八扇。

推开窗户来看,雕刻着花纹的栏杆左右相对。

关上它,就见右边刻着“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边刻着“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用石青涂在刻字的凹处。

船头坐着三个人:

中间(戴着)高高的帽子、(长着)浓密胡子的人是苏东坡,佛印坐在右边,黄鲁直坐在左边。

苏东坡、黄鲁直共同看着一幅书画卷。

东坡的右手拿着画卷的右端,左手抚着鲁直的后背。

鲁直左手拿着画卷的左端,右手指着画卷,好像在说什么似的。

东坡露出右脚,鲁直露出左脚,各自略微侧转身子,他们互相靠近的两膝,各自隐藏在画卷下边的衣褶里。

佛印极像弥勒佛,敞胸露怀,抬头仰望,神情跟苏、黄不相类似。

(他)平放着右膝,弯着右臂支撑在船上,并竖起他的左膝,左臂挂着念珠靠在左膝上──念珠可以清清楚楚地数出来。

船尾横放着一支船桨。

船桨的左右各有一个船工。

在右边的船工梳着椎形发髻,仰着脸,左手靠着一根横木,右手扳着右脚趾头,好像大声喊叫的样子。

在左边的船工右手拿着蒲葵扇,左手抚着火炉,炉上有个壶,那个人的眼睛正看着(茶炉),神色平静,好像在听茶水烧开了没有的样子。

那只船的顶部较平,就在上面刻着作者的题款名字,文字是“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字迹)像蚊子的脚一样细小,笔画清楚明白,它的颜色是黑的。

还刻着一个篆字图章,文字是“初平山人”,它的颜色是红的。

总计全船,刻了五个人,八扇窗;刻了竹篷、船桨、炉子、茶壶、手卷、念珠各一件;对联、题名和篆文,刻的字共三十四个。

可是计算它的长度竟然不满一寸。

原来是挑选长而窄的桃核刻成的。

啊,技艺也真神奇啊!

24大道之行也

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共有的,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

所以人们不只奉养自己的父母,不只抚育自己的子女,让老年人能终其天年,中年人能为社会效力,幼童能顺利成长,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而无父的人、老而无子的人、残疾人都能得到供养。

男子有职务,女子有归宿。

对于财货,人们憎恨把它扔在地上的行为,却不一定要自己私藏,人们都愿意为公众之事竭尽全力,却不一定为自己谋私利。

因此,奸邪之事不会发生,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发生,所以大门不用关闭了,这就叫做“大同”社会。

26三峡

在三峡七百里当中,两岸都是相连的高山,没有中断的地方。

重重的悬崖,排排的峭壁,遮蔽了天空太阳。

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看不见太阳和月亮。

到了夏天江水涨漫上山丘的时候,上行和下行的船都被阻断,有时皇帝的命令要急速传达,这时早上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

这中间相距一千二百里,即使骑着飞奔的马,驾着疾风,也不认为它快。

春、冬之季,白色的急流,碧绿的深潭,回旋的清波,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

在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在山峰之间,常有悬泉瀑布急流冲荡。

水清,树荣,山高,草盛,的确有很多趣味。

每到天刚晴或下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

经常有高处的猿猴拉长声音鸣叫,接连不断,凄凉怪异。

空旷的山谷传来猿啼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

所以渔人唱道: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27短文两篇

1.《答谢中书书》

山川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赞叹的啊。

高高的山峰耸入云端,清澈的溪流可以看见水底。

两岸石壁色彩斑斓,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丛,四季都有。

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猿、鸟的叫声此起彼伏;太阳快要落山了,潜游在水中的鱼争相跳出水面。

这里实在是人间天堂。

自从康乐以来,不再有能够欣赏这种奇丽景色的人了。

2.《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我脱了衣服,打算睡觉,这时月光照进门里,,我高兴地起来走到户外。

想到没有可以交谈取乐的人,于是到承天寺找张怀民。

张怀民也还没有睡觉,(于是)我们一起在庭院中散步。

月光照在院中,像水一般澄澈,水中纵横交错的藻荇,原来是竹柏的影子。

哪一夜没有月光?

哪里没有竹柏?

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清闲的人罢了。

28观潮

钱塘江大潮,是天下的雄伟景象啊。

从农历(八月)十六日到十八日是最盛大的。

当潮远远地从浙江入海口涌起的时候,几乎像一条银白色的线;不久潮水越来越近,就像玉城雪岭一般连天涌来,声音大得像雷霆,震撼天地,激扬喷射,吞没宇宙,冲荡太阳,来势极其雄伟豪壮。

杨万里的诗中说的“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就是指这样的景象啊。

每年京尹来到浙江亭校阅水军,几百条战船分列两岸;不久演习五阵的阵势,忽而疾驶,忽而腾起,忽而分,忽而合,极尽种种变化,同时在水面上有骑马、舞旗、举枪、挥刀的人,好像踩在平地上。

忽然黄烟四起,人和物一点儿也看不见了,传来水爆轰鸣,声音如同山塌了一样。

烟雾消散,水面平静,就一条船的踪影也没有了,只剩下被火烧毁的“敌船”,随着波浪流走了。

几百个善于泅水的吴地健儿,都披散着头发,身上画着花纹,手里拿着十幅大彩旗,争先鼓足勇气逆流迎潮而上,(他们的身影)在万仞高的巨浪中浮沉,翻腾着身子变换尽各种姿态,可是旗尾一点也没沾湿,凭借这种(表演)来显示他们(高超)的技能。

江岸上下十多里的地方,满眼都是华丽的服饰,车马堵满了路,吃喝百货都比平时加倍的高。

租用看棚的人非常多,中间即使是一席之地的空地也不容有。

29湖心亭看雪

崇祯五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

接连下了三天的大雪,湖中行人、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

这天初更以后了,我撑着一条小船,穿着毛皮衣服、带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看雪。

冰花一片弥漫,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全白了。

湖上的影子,只有一道长堤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粒人影罢了。

到了亭上,看见有两个人铺好了毡子,相对而坐,一个童子正把酒炉里的酒烧得滚沸。

(他们)看见我,非常高兴地说:

“在湖中哪能还有您这样的人呢!

”拉着我一同饮酒。

我尽力饮了三大杯,然后(和他们)道别。

问他们的姓氏,得知他们是金陵人,在此地客居。

等到下了船,船夫嘟哝说:

“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您一样痴的人呢!

八(下)

21与朱元思书

风和烟都消散了,天和山是一样的颜色。

我乘船随着江流飘荡,时而偏东,时而偏西。

从富阳到桐庐一百来里,奇山异水,天下独一无二。

水都是青白色,千丈深也能看到底,游鱼和细小的石子也可以看到底,毫无障碍。

湍急的江流比箭还快,惊涛骇浪势若奔马。

两岸的高山上,都生长着使人看了有寒意的树。

山峦凭借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仿佛都在争着向高处和远处伸展,笔直向上,直插云天。

形成无数山峰。

泉水冲击着岩石,泠泠地发出响声;美丽的鸟儿互相和鸣,鸣声嘤嘤,和谐动听。

蝉不停地叫,猿不断地啼。

极力追求名利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就会平息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治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流连忘返。

横斜的树枝在上边遮蔽着,即使在白天,也像黄昏时那样昏暗,稀疏的枝条互相掩映,有时能见到阳光。

22五柳先生传

先生不知道是哪里人,也不知道他的姓名和表字。

住宅旁边有五棵柳树,就以此为号。

他安静很少说话,不羡慕荣华利禄。

喜欢读书,不在一字一句上的解释上过分深究,每当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就高兴得忘了吃饭。

他天性爱喝酒,家里穷不能经常喝到酒。

亲戚朋友知道他这种情况,有时摆了酒叫他来喝。

他去喝酒就喝个尽兴,希望一定喝醉。

喝醉后就回去,竟然不会舍不得离开。

简陋的居室里空空荡荡,遮不住风和阳光。

粗布短衣上打了补丁,饭篮子和瓢里经常是空的,可他安然自若。

经常写文章来消遣时光,稍微显示自己的志趣。

他不介意得失,凭借这样过完自己的一生。

赞曰:

黔娄的妻子曾说:

“不为贫贱而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做官。

”这话大概说的是五柳先生一类的人吧?

一边喝酒一边作诗,为自己抱定的志向而感到快乐。

大概是无怀氏时的百姓,或者是葛天氏时的百姓吧?

23马说

世上有了伯乐,这之后才有千里马。

千里马经常有,可是伯乐不常有。

因此,即使有名贵的马也只能在仆役的手下受到屈辱,跟普通的马一同死在槽枥之间,不以千里马著称。

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或许能吃下一石粮食,喂马的人不知道它能日行千里来喂养它。

这样的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能力,吃不饱,力气不足,才能和美好的素质不能表现在外面,尚且想要和普通的马一样也不可能,怎么要求它能日行千里呢?

鞭策马,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喂养它不能竭尽它的才能,它叫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拿着鞭子面对它说:

“天下没有千里马!

”唉!

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

大概他们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啊!

24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我小时就爱好读书。

家里穷,没有办法得到书来看,常常向有书的人家去借,亲手用笔抄写,计算着日子归还。

天气很冷,砚台里的墨水结成坚冰,手指不能屈伸,也不放松读书。

抄完了,跑着去送书,不敢稍稍超过约定的期限。

因此,人们大多把书借给我,我于是能够博览群书。

成年以后,更加仰慕圣贤的学说,又担心没有学问渊博的老师、名人和我交往。

曾经跑到百里外,拿着经书向当地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请教。

前辈道德声望高,门人弟子挤满了他的屋子,他不曾把言辞放委婉些,把脸色放温和些。

我站在旁边侍候,提出疑难,询问道理,弯下身子,侧着耳朵请教;有时遇到他训斥,我的表情更加恭顺,礼节更加周到,不敢说一句话来回答;等到他高兴了,就又向他请教。

所以我虽然笨,但终于能够有所收获。

当我从师求学的时候,背着书箱,拖着鞋子,行走在深山大谷里,深冬刮着猛烈的寒风,大雪深达几尺,脚上的皮肤冻裂了却不知道。

到了学舍,四肢僵硬不能动弹,服侍的人拿来热水给我洗手洗脚,用被子给我盖上,很久才暖和。

住在旅店里,主人每天给我两顿饭吃,没有新鲜肥美的东西可以享用。

跟我住在一起的同学,都穿着华丽的衣服,戴着红缨珠宝装饰的帽子,腰佩白玉环,左边佩着刀,右边挂着香袋,光彩照人像神仙一样。

我却穿着破旧的衣服,生活在他们中间,毫无羡慕的意思,因为心中有足以快乐的事,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人。

我求学时的勤奋和艰苦大概就像这样。

26小石潭记

从小土丘向西走一百二十步,隔着竹林,听到水声,好像人身上佩带的珮环相碰发出的声音,心情对此感到高兴。

砍倒竹子,开辟道路,向下看见一个小潭,水格外清凉。

潭以整块石头为底,靠近岸边,石底向上弯曲露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