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版九年级上学期月考化学试题A卷模拟.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695330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42.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版九年级上学期月考化学试题A卷模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人教版版九年级上学期月考化学试题A卷模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人教版版九年级上学期月考化学试题A卷模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人教版版九年级上学期月考化学试题A卷模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人教版版九年级上学期月考化学试题A卷模拟.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版九年级上学期月考化学试题A卷模拟.docx

《人教版版九年级上学期月考化学试题A卷模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版九年级上学期月考化学试题A卷模拟.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版九年级上学期月考化学试题A卷模拟.docx

人教版版九年级上学期月考化学试题A卷模拟

人教版2020版九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A卷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称取食盐

B.

稀释浓硫酸

C.

测定溶液pH值

D.

固体药品取用

2.在加油站应悬挂的警示标志是()

A.

B.

C.

D.

3.点燃下列混合气体可能会引起爆炸的是()

A.一氧化碳和氮气

B.二氧化碳和氧气

C.天然气和空气

D.氢气和天然气

4.下列过程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铁锅生锈

B.粮食酿酒

C.食物腐败

D.白醋挥发

5.下列关于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的总结,正确的是()

A.CO、CO2组成中都含有碳元素和氧元素,故它们的化学性质是相似的

B.He、Ne、Ar等稀有气体的原子具有相对稳定结构,故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都是稀有气体的原子

C.C、CO、H2都能与氧化铜反应,故它们都有氧化性

D.甲烷、乙醇完全燃烧都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故它们的组成中都含有C、H两种元素

6.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

下列物质的用途和性质不一致的是()

序号

物质

性质

用途

A

氮气

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

可用作食品的保护气

B

二氧化碳

能与水发生反应

灭火

C

氧气

可供给呼吸

医疗上用于抢救病人

D

一氧化碳

可以燃烧

用做燃料

A.A

B.B

C.C

D.D

7.成语、诗词话科学——对下列诗句所描述的现象中包含化学内容的解释,你认为错误的是

 

成 语或诗词

用 化学知识解释

A.

唐代李白诗句“风吹柳花满店香”

生活中常见的一种分子运动

B.

唐代张九龄诗句“松叶堪为酒,春来酿几多?

清香的美酒来自于粮食缓慢氧化

C.

明代于谦诗句“粉身碎骨浑不怕”

描述的是物理变化过程

D.

成语“百炼成钢”

通过反复锤炼,减少铁合金中碳元素的含量

A.A

B.B

C.C

D.D

8.将一定量的铜粉和锌粉加入到氯化亚铁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无色滤液和滤渣,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一定会产生气泡

B.滤液中一定没有氯化铜

C.滤渣中一定含三种金属

D.滤液的质量一定大于原氯化亚铁溶液的质量

9.某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B.反应前后两种元素的化合价都有改变

C.该反应的生成物既有单质又有化合物

D.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没变

10.下列各种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A.氢气作燃料

B.氢氧化钠作干燥剂

C.氧气用于气焊

D.铁粉用作食品保鲜吸氧剂

11.小李牙痛就医后,医生给他开了肿痛安胶囊和罗红霉素片,查阅资料后得知罗红霉素片的主要成分罗红霉素的化学式为

.下列关于罗红霉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罗红霉素由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组成

B.罗红霉素由碳原子、氢原子、氮原子、氧原子构成

C.罗红霉素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D.一个罗红霉素分子中共含134个原子

12.娄底是一座美丽的宜居城市,到处鸟语花香。

能闻到花的香味,说明

A.分子可以再分

B.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C.分子在不断运动

D.分子之间有间隔

13.把一定质量的a、b、c、d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物质

a

b

c

d

反应前的质量(g)

6.4

3.2

2.8

4.0

反应后的质量(g)

5.2

X

2.8

7.6

A.a和d是反应物

B.c一定是催化剂

C.X=2.4g

D.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14.下列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

分类

A

石油、煤、氢气

化石燃料

B

C60、He、汞

单质

C

纯碱、烧碱、Mg(OH)2

D

KClO3、Fe3O4、水

氧化物

A.A

B.B

C.C

D.D

15.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实验操作的是

A.水的电解

B.向NaOH溶液中不断加水稀释

C.向足量的铁粉和锌粉中分别加入相同质量分数等质量的稀硫酸

D.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和氯化钡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稀硫酸

16.造成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的主要原因是()

A.人和动物的呼吸作用增加

B.海水中蓝藻等生物的过度生长

C.大量燃烧矿物燃料

D.冰箱中制冷剂“氟里昂”的泄漏

17.下列有关物质的组成或分类说法正确的是

A.水属于单质

B.氯酸钾、氯化钾均由氯元素和钾元素组成

C.清新的空气属于纯净物

D.氧化铁、四氧化三铁均由铁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具有相同质子数的微粒属于同一种元素

B.相同元素的原子原子核一定相同

C.一种元素变成另一种元素,一定变化的质子

D.化学变化的过程中元素的种类一定变化

二、多选题

19.学习科学知识可以用来辨别“真”、“伪”,通过分析下列叙述属于“真”的是

A.为延长灯泡的使用寿命,可在灯泡中充入氮气

B.绿色食品是不含任何化学物质的食品

C.某气体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该气体可能是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化学性质极不活泼,不能与任何物质发生反应

20.对于构成物质的分子、原子和离子的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构成分子的原子能保持该物质的化学性质

B.两种原子的质量之比等于它们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

C.原子得失电子变成离子后,元素的种类发生变化

D.分子是由原子构成,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

三、填空题

21.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回答:

H

 

 

 

 

 

 

 

F

 

Na

 

Si

 

 

(1)①处和③处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

(2)②处元素的原子序数为_____,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

(3)④处元素的原子易_____(填“得”或“失”)电子,形成的离子符号为_____。

(4)南昌大学研发的“硅衬底高光效

基蓝色发光二极管技术”获得2015年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

根据下图(Ga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以及原子结构示意图)判断Ga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_____周期,其化学性质与上述表中_____(填表中序号)相似,理由是_____;推断

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价。

22.我市清流县温泉地质公园的天芳悦潭温泉水中富含氡、锂、重碳酸盐及硅酸盐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成分。

请回答:

(1)从物质分类看,温泉水属于______________。

(2)检验温泉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选用的物质是_________。

(3)温泉水中的“氡”“锂”等指的是_______(填“元素”“原子”或“分子”)。

(4)从微观角度分析,鲜花池附近能闻到阵阵花香的原因是________。

(5)t℃时,配制该温泉中的某重碳酸盐饱和溶液,所用该重碳酸盐和水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①t℃时该重碳酸盐的溶解度为_________g;

②b、c两点所表示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b____c(填“>”“=”或“<”)。

③将b点溶液变成c点溶液的方法是_________。

23.用恰当的化学符号表示:

①2个镁原子_________②3个二氧化碳分子_________ 

③4个硫酸根离子__________④氦气_________

⑤2个铵根_________⑥氯化铝中铝元素显正三价_________ 

⑦氧离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____

24.如图是物质与其构成粒子之间的关系图,读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1)金属铁是由______构成的,硫酸铜是由______构成的。

(均选填“原子”“分子”或“离子”)

(2)原子得到或失去电子后形成离子。

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①当

______时,该粒子是原子。

②当

时,该粒子是______(选填“原子”“阳离子”或“阴离子”),其符号为______。

25.请回答下列与金属有关的问题。

(1)铁制品锈蚀,实际上是铁跟空气中的_____发生了化学反应;

(2)将一定量的Fe、Cu放入

溶液中,待反应完全后过滤。

向滤渣中加入少量盐酸产生气泡,则滤渣中一定有_____;

(3)金属钠能和水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

此反应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_____;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反应。

26.有些化学变化可用“A+B→C+D”的式子来表示.

(1)在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中,可用上式表示的是_____反应和_____反应.

(2)在上式中,若B为稀硫酸,D为H2,则A的选择应满足的条件是_____.

(3)在上式中,若B为稀硫酸,D为H2O,则A可能是酸、碱、盐、氧化物中的_____.

四、实验题

27.回答下列问题:

(1)不考虑外界因素影响,在相同高度,同时松开两手中如右图a、b两袋相同体积的气体,先着地的是____袋,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2)写出实验室制取O2的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你写的制O2原理应选用下图的发生装置_________(填序号),通常情况下,你收集O2选用的一种方法是_____,该方法所需最合适的导气管是________(填序号)。

五、科学探究题

28.为探究催化剂对双氧水(H2O2)分解的催化效果,某研究小组做了如下实验:

实验一:

图中的实验能否证明MnO2是双氧水分解反应的催化剂?

并说明理由______。

数据记录表

1%H2O2溶液(mL)

50

50

50

加入MnO2的质量(g)

0.1

0.2

0.4

测量40秒末得到O2体积(mL)

 

 

 

实验二:

从上面表格的设计可以看出,该实验的目的是______。

实验三:

学习了催化剂知识后,某化学探究小组开始了“寻找新的催化剂”研究性实 验:

(提出问题)氧化铁能否作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催化剂?

如果能,其催化效果如何?

(实验探究)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I.分别量取5mL5%过氧化氢溶液放入A、B两支试管中,向A试管中加入 ag 氧化铁粉末,并分别在A、B两支试管中插入带火星木条,观察现象。

A试管中产生气泡,带火星木条复燃,B试管中无明显现象

II.待A试管中没有现象发生时,重新加入过氧化氢溶液,并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如此反复多次试验,观察现象。

试管中均产生气泡,带火星木条均复燃

III.将实验II中的剩余物小心过滤,并将所得滤渣进行洗涤、干燥、称量,所得固体质量仍为ag.

 

IV分别量取5mL5%过氧化氢溶液放入C、D两支试管中,向C试管中加入ag氧化铁粉末,向D试管中加入ag二氧化锰粉末,观察现象。

 

(实验结论)

(1)A中产生的气体是______;

(2)实验II.III证明:

氧化铁的______和______在反应前后均没有发生变化,可以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3)写出氧化铁催化过氧化氢分解的文字表达式______。

(实验评价)

(4)实验设计IV的目的是______;

(5)若实验IV观察到D试管中产生气泡的速 率更快,由此你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______。

六、科普阅读题

29.植物能轻易地利用阳光,将足够的材料转变为富含能量的分子。

受树叶里的一种化学反应的启发,科学家们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将自然界中植物利用阳光将水、二氧化碳转化成氧气和碳水化合物类燃料的过程,构建了一个安全、高效的人工光合作用系统,统称为“人工树叶”

人工树叶可以自主呼吸,像普通树叶那样工作,能利用太阳能和催化剂产生化学反应,将水转化成氢气和氧气。

研究表明,相对于普通树叶,它的“工作”效率提高了49%,需要的却仅仅是一点阳光、水和二氧化碳。

其原理是利用蚕丝纤维的稳定性,从普通植物中提取出叶绿体浸入蚕丝材料中,最终可获得一片完全能够自主呼吸的树叶。

它更轻,低耗能,并且生成氧气的效率却更高。

除此之外,“人工树叶”能够截获阳光中的能力,并转化为可用来驱动起床发动机的液体燃料。

利用这种新型叶子中使用了一种酶,在与二氧化碳结合中可形成异丙醇(C3H8O),异丙醇可作为燃料使用。

人工树叶不仅可以用来制作灯具,照明的同时释放氧气,还可以挂上墙壁,用它做电视墙,家中就是一个天然的氧吧!

建筑物的幕墙,可以作为外部空气的过滤器,人们在建筑物内呼吸到的是完全新鲜的氧气。

这种神奇的新材料可以给执行长时间太空使命的宇航员提供稳定的氧气来源,甚至帮助人类依据新的星球。

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材料可知,水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对比普通树叶,人造树叶的优点是_______

(3)C3H8O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

(4)该装置被称为“人工树叶”的主要原因是____。

A.它外形像树叶

B.它模拟了植物的光合作用

(5)人造树叶的用途有哪些(至少写出两条)_______、_______

七、综合题

30.气体压力传感器可用于检测密闭体系内的气压变化,并以数字、曲线等多种形式形象地显示出来。

下图1为空气含量测定的实验装置。

连接好实验装置,将压力传感器接入电脑并打开,点燃燃烧匙内的足量的红磷并塞入集气瓶。

集气瓶内气压—时间关系如图2所示

(1)图像中CD段气压变化的原因是①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像中AB段气压不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导致DE段气压变化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1中集气瓶内空气为224mL,其中氧气的质量为0.064g,要将氧气完全消耗,理论上至少需要红磷多少克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二、多选题

1、

2、

三、填空题

1、

2、

3、

4、

5、

6、

四、实验题

1、

五、科学探究题

1、

六、科普阅读题

1、

七、综合题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