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课黔之驴.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683577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43 大小:62.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21课黔之驴.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第21课黔之驴.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第21课黔之驴.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第21课黔之驴.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第21课黔之驴.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21课黔之驴.docx

《第21课黔之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1课黔之驴.docx(4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21课黔之驴.docx

第21课黔之驴

第21课黔之驴

教学目标:

1、掌握本文有关文言字词的用法,能口译全文。

2、分析驴、虎两个寓言形象的特点,学习细致逼真的心理、动作描写。

3、引导学生理解本文的寓意。

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本文有关文言字词的用法,引导学生通过分析老虎的心理、动作描写来分析老虎认识驴的过程。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介绍作家作品

柳宗元(773-819):

字子厚,唐代河东人,故世称“柳河东”。

二十一岁登进士第,三十一岁为监察御史里行。

顺宗即位,王叔文等执政,他参加了王叔文的集团,被任命威礼部员外郎。

这是他和王叔文,刘禹锡等积极从事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的革新,如罢宫市、免进奉、擢用忠良、贬谪赃官等,做了不少有利于人民的大事,王叔文执政不到七个月,因遭宦官和旧官僚联合反攻而失败。

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十年后被改为柳州刺史。

宪宗元和十四年,死于柳州,年四十七岁。

柳宗元的散文和韩愈齐名,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著有《柳河东集》。

《黔之驴》是他被贬为永州刺史后所作。

是著名讽刺小品《三戒》(另有《临江之麋》、《永某氏之鼠》)中的一篇。

讽刺了当时腐败的政治和社会,讽刺了封建剥削阶级丑恶的人情事态。

三、整体感知课文

1、点名学生试读

2、正音

黔(qián)好事者(hào)窥(kuī)慭慭然(yìn)骇(hài)遁(dùn)噬(shì)搏(bó)狎(xiá)跳踉(liáng)口阚(hǎn)

3、全班齐读

四、疏通字词

1、置疑

2、字词训练

五、朗读课文并复述大意

 

第二课时

六、课文分析

1、问:

课文对驴进行了那些描写?

 明确:

体态:

庞然大物;声音:

鸣;动作:

蹄。

传神地写出了驴在“庞然大物”的形体掩盖下的平庸技能。

2、问:

是分析驴的形象特点?

明确:

庞然大物,善于怪叫,蹄踢,装腔作势,借以骇人,是一个虚有其表,实际无能的家伙。

3、问:

课文对虎进行了那些描写?

明确:

心理描写有:

以为神;慭慭然,莫相知;以为且噬己,甚恐;觉无异能者;终不敢缚;技止此耳。

动作描写有:

蔽林间窥之;远遁;往来视之,进出前后;荡倚冲冒;跳踉大断其喉;尽其肉。

4、问:

由这些心理描写、和动作描写,可看出老虎认识驴经历了一个怎样的过程?

表现了老虎怎样的性格?

食驴的动作有表现了老虎怎样的性格?

明确:

在没有弄清对方底细之前,存有戒惧之心,他反应迅速、行动灵活、谨慎小心、善于观察、反复试探,在弄清驴的底细后,大胆果断地攻击对方的要害,立即至敌于死命,是一个机智、勇敢的形象。

5、理解本文的寓意

明确:

A、讽刺了那些表面强大,实际无能的外强中干的人。

B、貌似强大的东西并不可怕,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就一定能战而胜之。

七、材料

“吾恒恶世之人,不知推己之本,而乘物以逞,或依势以干非其类,出技以怒强,窃时以肆暴,然卒迨于祸。

有客谈麋、驴、鼠三物,似其类,作三戒。

——《三戒》序

本文省略的结尾部分:

“噫!

形之庞而类有德,声之宏而类有能。

向不出其技,虎虽猛,疑畏卒不敢取;今若是焉,悲夫。

八、作业

写一篇读后感,把你的感受写下来

九、板书

驴  虎

形态:

庞然大物--------------以为神

声音:

鸣--------------甚怒

动作:

踢--------------喜(技至此耳)

第22课陋室铭

一、教学目标

1、了解“铭”的特点,体会本文语言优美、音调铿锵的特点。

2、掌握常用文言实词虚词,能正确翻译全文。

3、学习本文托物言志的写法。

4、理解作者不慕荣利、保持高尚节操的愿望和不求闻达、安贫乐道的情趣。

5、背诵、仿写。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掌握常用文言实词虚词,能正确翻译全文。

2、学习本文托物言志的手法,

难点:

1、理解作者不慕荣利、保持高尚节操的愿望和不求闻达、安贫乐道的情趣。

2、体会本文语言优美,音调铿锵的特点。

三、教学方法:

朗读法、自学点拨法

四、教学时数:

两课时

五、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情景导入

在中国的诸多文化遗迹当中,有很多帝王将相的宫府宅邸,它们或者以豪华气派让人惊叹不已,或者以设计精巧让人流连忘返。

但有一处居所,它既小且陋,却因主人的一篇铭文而传颂千载。

这就是唐代刘禹锡的“陋室”。

(二)简介作者

刘禹锡(772—842),唐代诗人、哲学家,字梦得。

洛阳人,唐德宗贞元九年擢进士第,授监察御史。

唐顺宗时,热心赞助王叔文的政治革新,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失败后,被贬为朗州司马,以后又任连州、朗州、和州等州刺史。

后因裴度力荐,任太子宾客,加检校礼部尚书,和柳宗元交谊很深。

著有《刘宾客集》(一称《刘梦得文集》),这篇《陋室铭》是他被贬为和州刺史时在任上写的。

(多媒体显示)

(三)解说题目、简介“铭”

“陋室”,简陋的屋子。

铭:

古代铸或刻在器物、碑碣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记述事实、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发展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要押韵,常用排比、对偶句,又讲究句式整齐,叫做“铭”,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

常见的铭有:

座右铭、墓志铭。

韩愈说:

“文章合为时而作,歌诗合为事而作。

”这篇文章也不例外,此文并非作者自命清高、孤芳自赏,而是愤世嫉俗之作。

(背景简介略)

(四)初读课文

1、欣赏课文录音。

2、洪亮、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去掉标点)

3、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陋室铭(lòu)德馨(xīn)鸿儒(rú)调(tiǎo)素琴案牍(dú)

(五)译读课文

1、对照注释,理解文意。

(提醒学生要注意的词、句翻译)

2、理解加点词词义

3、辨析词义

4、翻译全文(略)。

(六)再读课文(在理解课文意思的基础上读课文):

要求:

注意节奏、语调与感情,读出韵味。

1、自己在书上画出朗读停顿(多媒体展示),先小声自读,再请同学朗读。

2、找出本文的对偶句,注意句式特点(整齐、上口,骈句,结构相似,字数相同)

讨论明确: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3、朗读课文,体会本文语言的特点。

明确:

本文都用短句,句式整齐,骈散结合,通篇协韵,音调和谐,节奏明快,读起来琅琅上口,充满了音乐美。

4、本文是一篇铭文,是一篇骈文,本文字数相同、意思相对的两个相接的句子,叫做骈句。

骈句不仅讲究对偶,而且讲究声律。

本文中的押韵就是讲究声律的表现之一。

骈文押韵使人加深了印象;同时便于吟诵和记忆,有声调和节奏之美,朗读课文,找出本文的韵脚,并说出押的是什么韵。

(多媒体展示)

明确:

名、灵、馨、青、丁、经、形、亭押“ing”韵。

5、粗读课文,说说同学们对“陋室”总的印象如何?

明确:

陋室不陋。

6、陋室为何不陋?

用文中的话回答(文章点题句是什么)。

明确: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主旨。

7、课文中最关键的是哪两个字(统领全文的词语是哪个词)?

明确:

德馨。

8、作者是一开篇就写自己“德馨”的吗?

他是怎样引出“德馨”的呢?

明确:

前两句以山水引出陋室,从而写到“惟吾德馨”。

9、前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其作用是什么?

文中的“仙”和“龙”比喻什么样的人?

明确:

对偶、类比起兴。

以虚衬实,以山水引出陋室。

品德高尚的人。

10、简介比兴手法(赋、比、兴,古诗文常用表现手法。

“赋者,敷也,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

”“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

”“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朱熹《诗集传》)赋即是直接铺陈叙述;比是比喻,有明喻、隐喻之分;兴即起兴,有引起联想,烘托渲染气氛的作用。

兴,一般用于一首诗的开头,“以引起所咏之词”,常含有联想、象征、寄寓、烘托、渲染等意味。

11、文章起笔写山水似乎与陋室不相干,为什么要这样写?

明确:

古代传说中,山中有神仙,这山就是名山;水中有蛟龙,这水就是灵水。

作者在这里运用类比起兴的手法,意在说明既然山之名不在于高而在于仙,水之灵不在于深而在于龙,那么室之陋与不陋,就不在于它是否豪华富贵,而在主人的德行是否高尚了。

文章先用山水起笔,暗暗施墨,徐徐点题,如水流直下,水到渠成,十分自然地写出陋室不陋的原因,即后文的“德馨”。

(七)品读课文:

1、作者“德馨”表现在何处?

怎样表现的?

(用文中的话回答)

明确:

“苔痕上阶绿”至“无案牍之劳形”五句。

(分析:

德在何处:

中国文人中“君子”所秉持的道德修养和人格精神。

馨在哪里:

不慕荣利、保持高尚节操的愿望;不求闻达、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

运用比兴手法。

2、到这里来的人多吗?

从哪里可以看出?

明确:

不多。

“苔……青”。

3、到陋室来的都是些什么人?

明确:

鸿儒。

4、作者为什么要写自己的朋友是些什么人呢?

写鸿儒是为了说明什么?

明确:

写自己的朋友是博学之士、高雅之人,以“交往高雅脱俗”显示自己的“德馨”。

5、朋友走了之后他干些什么呢?

明确:

调素琴,阅金经。

讲述:

这里既有正面的描写,又有反面的描写;既有实写,又有虚写。

正面描写的句子是:

调素琴,阅金经,这是写实,表现了从容、恬淡的生活。

反面描写的句子是: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这是虚写,表现了对世俗生活的厌弃。

6、可以看出室主人的志趣如何?

明确:

高雅(景、友、趣)。

(八)悟读课文:

1、作者明明在颂自己的陋室,为什么又写“诸葛庐”、“子云亭”?

明确:

以“庐”、“亭”比“陋室”,以“诸葛”“子云”自比,这是作者向深处开拓主题。

采用类比,用历史上诸葛亮和杨子云的名室同自己的陋室相比,暗示他们居住的本也是陋室,只因主人的才德而名扬天下,只要我继续修身养性,我的陋室也将被后人称道,我本人也会和诸葛亮、杨子云那样被后人景仰。

2、以古代圣贤自比的句子是什么?

作者自比“诸葛”、“子云”的目的何在?

明确: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表明作者想从政治上和文学上都干出一番事业。

3、由此可以看出作者是个什么样的人?

明确:

有远大抱负的人。

4、文章以孔子的话作结有什么作用?

照应了哪一句?

明确:

再次证明陋室不陋<有德者居之,则陋室不陋>,从而表明自己超凡脱俗的胸襟,同时又照应了“惟吾德馨”一句,以古代圣贤自比。

照应“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5、全文画龙点睛的句子是什么?

由此看来最后一句在表意上是“蛇足”还是更进一层?

明确:

孔子云:

何陋之有。

更进一层,是“德馨”的深化,把个“陋”字彻底翻了过来,达到“不陋”的最完美的境界,这是全文的点睛之笔,突出表明了作者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九)赏读课文:

1、本文的题目是《陋室铭》,那么这陋室在作者眼中到底陋不陋呢?

请从文中找出表明作者看法的语句。

讨论明确:

陋室不陋“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何陋之有”

2、本文又是从哪几个方面具体来论述陋室不陋的?

讨论明确:

从三个方面来具体论述陋室不陋,即:

(1)从自然环境的清幽宁静,不染浮华。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2)从交往人物的不俗。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3)从生活情趣的高雅: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总之,作者描写室中之景、室中之人、室中之事,目的都在于表明“惟吾德馨”,抒发了作者高雅自适的生活情趣,暗示陋室不陋,这也就为下文“何陋之有”的结论提供了事实依据。

3、“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这句话反映了作者的交友情况。

有人认为这种交友的习惯轻视劳动人民,是不足取的。

你的看法如何?

请说说你的看法。

讨论明确:

这是一道开放性的题目,可以赞同也可以反对,注意以理服人。

当然,从这句话可以看出士人重视“无友不如己者”的儒家交友之道,反映了作者孤芳自赏、清高孤傲的思想倾向。

4、“鸿儒”可换成“群儒”吗?

“金经”可换为“五经”吗?

讨论明确:

“鸿儒”不可换成“群儒”,因“群儒”无大之义,显得太多了。

“金经”也不可换为“五经”,因作者当时受贬,思想上有些消沉,想从佛经上找到某种寄托,“阅金经”正是作者当时感情的折射。

5、作者明明是称赞他自己的“陋室”,为什么要在文中提到“南阳诸葛庐”和“西蜀子云亭”?

讨论明确:

以“诸葛庐”“子云亭”作类比,反映了作者以古代圣贤自况的思想境界,暗示陋室不陋。

6、作者又引用孔子“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这句话的后半句作为铭文的结尾有何作用?

讨论明确:

作者只引用孔子“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这句话的后半句,略去了前半句,而语意却在全句。

言外之意是说:

“自己就是君子,品德高尚,安贫乐道,所住的陋室也就不陋了。

以孔子的话作为结尾,有画龙点睛、总结全文之妙,与篇首的“惟吾德馨”遥相呼应,有力地表现了作者甘居陋室,不以为陋的高尚情操。

托物言志:

“托物言志”是指借助某事某物,阐发道理或寄托、传达作者的某种感情、抱负和志趣的一种写作手法。

8、课文名为《陋室铭》,为何结尾是“孔子云:

何陋之有”,这是否矛盾?

明确:

不矛盾。

题目中的“陋”是书房的形陋,而结尾处的“陋”是鄙俗的意思,指只要室中人品德高尚,房屋就不简陋,紧扣前文“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即这虽是陋室,但作为主人的我品德高尚,就不感到简陋了。

中心意思:

这篇铭文通过赞美简陋的居室,表达了作者不慕荣利,不求闻达、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

(板书:

不慕荣利,不求闻达、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

(十)拓展延伸

对于作者在文中所表露出的生活态度,请分别以历史和现实的眼光来作客观的评价。

六、布置作业

3、读先生美文,写我辈心声。

附录一:

板书设计

陋室铭(刘禹锡)

山——仙名水——龙灵

陋室(托物)——景色清幽交往之雅生活之雅

不陋(言志)——德馨

不慕荣利不求闻达高洁傲岸安贫乐道雅致澹泊、豁达乐观……

 

第23课爱莲说

一、教学目标:

1、朗读、背诵课文,体味骈散结合的语言之美,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并把握词、语句,疏通文意。

2、学习本文托物言志的写法,掌握衬托的手法及其作用。

3、理解莲花高洁的品质和表达的感情,引导学生保持坚贞正直操守的价值取向,培养“出淤泥而不染”的良好的道德品质。

二、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理解莲花的高洁品格,学习本文托物言志和衬托的手法。

三、教学难点:

理解文章的主旨。

四、教学用具:

多媒体

五、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六、教学课时:

两课时

七、教学步骤与内容:

(一)情景导入:

1.引导学生欣赏以“荷花”为题材的画面,创设教学情境。

(可展示实物,也可制作课件配以诗文、音乐)

2.导入语: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性格、爱好及兴趣,对自然界的花草树木的喜好也各不相同。

有的人爱青松,因为它不畏严寒,“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有人喜欢梅花,因为它傲然开放,与雪争艳。

同学们,你们见过莲花吗?

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大屏幕,欣赏一组莲花图片:

妙笔生花、一枝独秀、独擎烛照红装、世人皆睡我独醒、小荷才露尖尖角、梦、沉鱼落雁……荷花也称莲花,它一直是中国画家们喜爱的绘画题材,综观历史,有不少的文人墨客将莲作为描写的对象。

(二)介绍作者和题目含义:

1、周敦颐(1017--1073),宋代道洲(现在湖南省道县)人,字茂叔,北宋哲学家,师佛从道,创立了宋代“理学”,可以说是宋明理学的开山祖。

因他世居道县濂溪,后居庐山莲花峰前,峰下有溪,也命名为濂溪,学者就称他为濂溪先生。

周敦颐一生酷爱雅丽端庄、清幽玉洁的莲花。

任职南康郡(今江西星子县)时,他还在自己著书讲学的濂溪书院内建造了一座“爱莲堂”,而且曾率属下在府署东侧开辟一四十余丈宽的莲池(后被称为“爱莲池”),池中建“赏莲池”,南北曲桥连岸。

夏秋之交,莲花盛开,清香扑鼻。

作者讲学研读之余,常漫步于堂前赏莲自吟,触景生情,写下《爱莲说》,借花述志。

2、题目含义:

莲花又称荷花、芙蓉。

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人描绘过它,赞美过它,并把它当作高洁脱俗品格的象征,借以表达自己的志向。

《爱莲说》就是一篇脍炙人口、经世不衰的赞莲佳作。

“爱”表现了作者的感情,全文共八句,“爱”字出现了七次,“爱”是全文的主线,以爱串起全篇。

“莲”是这篇文章写作的主体。

“说”在这里指什么?

“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属议论文的范畴,既可以说明事物,也可以用来记叙、抒情,偏重于议论。

含义:

“谈谈爱莲花的道理”或“说说喜爱莲花的道理”。

作者爱莲花有什么道理呢?

先请听录音,注意听准字音,以及句子的语气语调。

听了一遍后我们初步了解到在本文中作者是借写莲来抒发感情并说明道理的,这就是托物言志的写法。

学习这类文章,一要理解所托之物的含义;二要理解作者怎样托物,如何言志。

这两点正是我们学习这篇课文的目标。

下面请同学们齐读一遍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三)朗读课文,理解文意:

学习方法指导:

(文言文学习五步阅读法:

大声朗读明确字音→仔细阅读理通文意→分析阅读体会形象→讲解阅读品味意境→背诵阅读加深理解)

1、在朗读的过程中具体要注意:

(1)文言文的读法与现代文有点不同,文言文要读出韵味来,因此要读得慢些读得舒缓些,对有些词语更要舒缓些:

如: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之”字,既使上下语气贯通,又使全句语气舒缓,富有节奏。

相同的还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体会一下。

(2)还要读出抑扬顿挫来。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读起来,要一顿一挫,一抑一扬,读出节奏和韵味来。

“出……不染,濯……不妖”,“染”和“妖”一扬一抑,体会一下。

四字句一般“二二”结构,五字句一般“二一二”结构。

(3)文中还有些排比句,读的时候语气应逐渐加强,层层推进,读出气势来。

请一位同学来读一下第二段的排比句。

(4)有些字词在诵读时,语气可以适当延长些,如第l段中的三个“而”。

第2段中的三个“也”,叹词“噫”,语气助词“矣”等。

我们掌握了朗读的方法之后,再齐读一遍课文,这一遍要读出韵味来。

2、听读课文录音,注意字音。

生听读——散读——正音(处理讲义、播放幻灯)——齐读。

颐(yí)蕃(fán)淤(yū)泥涟(lián)亵(xiè)濯(zhuó)逸(yì)噫(yī)鲜(xiǎn)有闻

3、默读全文疏通文意。

(学法指导方法:

先重申翻译要求:

(1)尽量译出每一个字;

(2)补出省略成分;(3)通畅,准确。

学生默读——自己翻译(处理讲义)——同桌交流——教师提问)

4、补充解释:

爱莲说(一种文体)可爱者甚蕃(结构助词,与前面词“可爱”构成名词性结构。

相当“可爱的<花>”。

)(很)(多)自李唐来(唐朝)出淤泥而不染(连词,表转折,却)(沾染)濯清涟而不妖(洗涤)(清水)(连词,表转折,却)(美丽而不端重)不蔓不枝(长蔓)(长枝)香远益清(更)亭亭净植:

(耸立的样子)(树立)而不可亵玩焉(连词表转折,却)(亲近而不庄重)(助词,可不译)予谓菊(认为)花之隐逸者也(隐士) 君子(品德高尚的人)噫(唉) 陶后鲜有闻(少)同予者何人(我)宜乎众矣(应当)(多)

之:

水陆军木之花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结构助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有舒缓语气的作用)

5、译文:

6、教师重点讲学生难懂两个文言句式:

(1)“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判断句,翻译时加“是”字。

其下面的“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两句与此相同。

(2)“菊之爱”,宾语前置,译为“爱菊”。

“莲之爱”、“牡丹之爱”与此相同。

“何罪之有”、“惟利是图”也与此相同。

(四)研讨课文,进一步理解本文思想和艺术。

1、作者把莲花比作什么?

哪些语句具体描写了莲?

表现了莲的哪些品质?

学生在练习本上画两朵盛开的莲花,将答案填写在上面。

明确:

比作君子。

具体描写:

环境——出淤泥而不染;生活习性——濯清涟而不妖;体态——中通外直,不蔓不枝、亭亭净植;气味——香远益清;气质——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表现品质:

不与世俗同流合污(高洁)——纯真自然无媚态(质朴、庄重)——通达、正直——不攀附权贵——美名远扬(芳香)——独立高洁(清高)——令人肃然起敬

2、小结:

这些描写,句句写莲,而又句句喻人。

不但写出了莲花美丽的外表、芬芳的气质,而且对她那高洁的品德、美好的情操、正派的风度,作了惟妙惟肖、尽善尽美的描绘,充分表达了作者对莲花的赞美之情。

这也正是作者爱莲的原因。

3、“我”爱莲花什么呢?

(以原文回答)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4、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的形象有什么象征意义?

明确:

主要象征在污浊的社会洁身自好,保持正直坚贞的节操。

5、找出课文中的原句,体会作者对三种花各持什么态度?

明确: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有德者——鲜惋惜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君子者——无赞美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趋利者——众讽刺

6、课文写了莲,还写了哪几种花?

分别比作什么?

文章题为爱莲说,为什么还要写其他花呢?

这有什么作用?

明确:

还写了菊和牡丹。

这三种花分别比作君子、隐逸者、富贵者。

作者采用了衬托手法,其中,爱菊是正衬,爱牡丹是反衬,这样,更能突出莲的君子的品格。

7、衬托手法:

为了使某一事物更突出,用另一事物作对照和比较。

衬托手法可分为正面衬托和反面衬托。

陶渊明爱菊——鲜(正衬)

世人爱牡丹——众(反衬)

予独爱莲——无(突出)

补充说明:

作者以物喻人,抒情言志。

这三种人分别代表了三种处世的态度。

君子是品德高尚的人,指处在污浊的环境却保持自身的高洁,不随流俗,不受沾染。

(不慕名利,洁身自好)

隐逸者指隐居的人。

这种人的特点是志向高洁,但逃避现实,隐居起来。

(志向高洁,隐居避世)

富贵者呢?

因为牡丹花十分浓艳,从唐朝起就成为富贵人家的宠物。

牡丹的价钱很贵,但富贵人竞相购之,把它比作富贵者很恰当。

这种人的特点是追求富贵、追求名利。

(贪慕荣华,追名逐利)

8、衬托手法的作用:

(1)分析“菊”的衬托作用。

①谁爱菊花?

陶渊明是个什么样的人?

明确:

作者写陶渊明独爱菊。

他是一位“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不愿意与统治阶级同流合污的品德高尚的人,写他独爱菊正是赞颂他不苟同于世俗的高洁品质。

②根据课文回答,陶渊明爱不爱除菊花以外的花?

为什么?

答案:

不爱,他“独爱菊”。

因为菊花不畏严寒,傲霜斗雪,品格高洁。

菊花又是花中的隐士,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超凡脱俗,这符合陶渊明的处世态度。

教师补充:

晋代的陶渊明(365—427)“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说明了他宁可隐居,不与统治者合作的生活态度(避世,隐居,做隐士等)。

他一生经历了三个时期,29岁以前主要是读书,29至41岁他是一会儿出来做官,一会又要归隐,是仕隐反复的时期。

大家知道,古代读书人,学而优则仕,仕是什么,就是做官。

据说,陶渊明在彭泽当县令的时候,有一次上级来检查工作,他的下级的书吏们就说,你赶紧把衣服穿好了帽子戴好了再去迎接吧。

而陶渊明却长叹一声说:

“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

”于是就把冠印一丢,走了。

他就这样一个人。

在41岁以后,他便远离尘世,在一偏远山村过起了隐居生活。

他在很多诗作中表达了自己归隐的志向。

如“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就显示出他不愿流于世俗。

陶渊明一生很爱两样东西,一是美酒,二就是菊花。

他在诗中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