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学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680917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9.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力学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力学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力学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力学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力学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力学教学设计.docx

《力学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力学教学设计.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力学教学设计.docx

力学教学设计

力学教学设计

第1篇:

《爱的力学》教学设计

《爱的力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掌握词语的读音、词义;熟练掌握“惊恐万分、惊慌失措、安然无恙”等动词的意思与用法。

2、过程与方法:

学习课文,运用想象,读懂课文内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课文含义,感受作者想表达的意图;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话题交际。

教学重点

要求学生熟练的掌握词语的意思,并能熟练的写出词语;能够用词语进行简单的造句。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掌握词语的读音与词义,并用词语造句。

力学:

(1)研究物体机械运动规律及其应用的学科。

(2)努力学习。

学术界:

有系统的、较专门的学问界。

物体:

由物质构成的、占有一定空间的个体。

痴呆:

(1)举止呆滞,不活泼。

(2)傻。

垂直:

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这两条直线就相互垂直。

架:

①架子。

②支撑;支起。

③招架。

④绑架。

⑤搀扶。

⑥殴打或争吵的事。

⑦量词。

用于有支柱的或有机械的东西。

锤:

①古代兵器,柄的上头有一个金属圆球。

②像锤的东西。

③锤子。

下肢:

人体的一部分,包括大腿、小腿、脚。

绷带:

包扎伤口或患处用的纱布袋。

石膏:

无机化合物,透明或半透明结晶体,白色、淡黄色、粉红色或灰色。

妻子:

男女两人结婚后,女子是男子的妻子。

抢救:

在紧急危险的情况下迅速救护。

坠落:

落;掉。

二、词语例释。

清醒

清楚,明白;(神志)由昏迷恢复正常。

情形的时候

清醒地认识到

头脑清醒

清醒过来

例:

(1)早晨起床时,我的头脑特别清醒.

(2)他终于清醒过来了。

三、句子学习提示。

你站在高楼下面接孩子真是太危险了,万一.......。

例:

(1)你别横穿马路,万一被撞车了怎么办?

(2)万一我有事,你就代我去吧。

四、话题交际。

话题:

父亲。

联系文中父亲对女儿的爱,从平凡的小事说说,你的父母是怎样关心、爱护你的。

第二课时

一、听写词语

力学、学术界、物体、痴呆、垂直、下肢、绷带、石膏、妻子、抢救、坠落、显著、脑子、先天、模仿、中弹、落体、箭步、惊恐万分、惊慌失措、安然无恙。

二、课文学习提示

一位研究力学的专家提醒他的学生们注意,千万别幻想能稳稳地接住从高空掉下来的东西。

可当他的女儿从楼顶掉下来时,他却毫不犹豫地冲过去接女儿的身体。

难道他就不知道后果吗?

是什么力量让他这么做的呢?

请阅读课文,从文中体会父爱的伟大。

三、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注生字的音。

四、学生自读课文并分段。

五、分段指导学生学习课文。

第一段:

(1)从高空掉落的东西,即使是一粒小小的石子,你也别想稳稳接住。

第二段:

(2-7)他女儿从楼顶跳下来,他不顾自己的安慰接住了自己的孩子。

第三段:

(8)点明主题:

在亲情里边,只有爱,没有力学。

六、总结全文主要内容。

第三课时

一、掌握下列词语的读音与词义

青春:

①青年时期。

②指青年人的年龄。

歌曲:

供人歌唱的作品,是诗歌和音乐的结合。

天使:

①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宗教指神的使者。

②皇帝的使者。

搜救:

搜索救助。

降临:

来到。

二、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注生字的音。

三、学生自读课文,并分段。

四、指导学生分段学习课文。

第一段:

(1)袁老师准备给孩子们上课,可是却突如其来的地震了。

第二段:

(2-14)地震中袁老师救下了一个个她教的孩子,而她却永远的离开了那些孩子。

五、总结全文主要内容。

作业:

抄写词语。

第四课时

一、听写词语

力学、学术界、物体、痴呆、垂直、下肢、绷带、石膏、妻子、抢救、坠落、显著、脑子、先天、模仿、中弹、落体、箭步、惊恐万分、惊慌失措、安然无恙、清醒、青春、歌曲、天使、搜救、降临、全然。

二、表达练习

1、新疆的一些地方也发生过地震、洪水或雪灾。

说说你们了解的情况。

关于地震你还了解多少?

2、说一说生活中让你感动的故事。

三、完成拓展阅读。

1、教师范读,学生根据老师读的注生字的音。

2、学生自己读。

塔什谱什卡小学教师艾塔吉·苏里坦

2021年4月1日

第2篇:

初中物理力学教学设计

初中物理《力》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知道力的概念和力的单位。

2.知道力的三要素,能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网上浏览和生活经验感受力的作用效果。

2.了解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能解释有关现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情感态度价值观:

1.在观察体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2.从力的三要素表示的事例中认识科学方法的价值。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认识力的作用效果;会画力的示意图。

教学难点: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教学方法:

问题引领探究启发合作探究教学评价:

自评互评师评教具准备:

小车、磁铁、钢球、铁钉、弹簧、钢尺、橡皮泥、气球、鸡蛋、橡皮筋等

教学过程设计:

(一)情景导入

游戏引入:

在讲课之前同学们做一个掰腕的游戏,看看谁的力气大。

我们为胜利的同学鼓掌。

失败的同学也不要气馁,学了今天的知识后,老师相信,你一定能够反败为胜。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力学世界。

学生同桌一组,进行游戏。

(二)探究新知

一、力的作用效果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a、由静止变为运;b、由运动变为静止;c、运动的方向和快慢发生改变。

11.请同学们打开网站,阅读学习目标。

哪位同学给大家读一下。

2.请同学们浏览网站上《助学园地》栏目,并对你喜欢的内容用自己的话,描述其反应的物理现象。

3.想想做做:

请学生实验桌上提供的器材:

小车、磁铁、钢球大头针、弹簧、橡皮泥、气球、乒乓球、钢尺等,对某个物体施力,看力作用在物体上可产生哪些效果?

指导学生完成实验学生自由回答归纳总结力的作用效果

学生实验:

1}.用力拉弹簧,弯钢尺,压气球。

观察现象。

2}.用力推小车,磁铁靠近大头针或小钢球,观察运动情况。

根据实验,让学生体验并试述力的作用效果培养学生根据物理现象总结物理规律的能力。

并拉弹簧、压皮球等实践活动做一做,使学生亲身体会力的存在。

并由此引出

二、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用符号F表示。

2.力的单位:

牛顿——N引导学生分析问题:

1}.在力的作用过程中,有几个物体。

2}.如果一个物体是受力物体,一个物体是施力物体,你认为哪个是受力物体,

通过学生直观实验,进行理性分析,解决抽象问题。

为了纪念著名名的英国物理学家牛顿,我们把力的单位叫做牛顿,简称“牛”,用字母“N”来表示。

理解1N的含义.

三、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1.过渡语:

我们知道了力的作用效果,那么又有哪些因素影响力的作用效果呢?

请同学们猜想一下。

2.老师有选择的板书总结:

我们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

3设疑:

那么,我们身边又有哪些例子是力的三要素不同,其作用效果就不同呢?

4.前后呼应:

在上课前,老师说在掰腕游戏中失败的同学,也能反败为胜,你现在有办法了吗?

我们再试一下。

学生讨论猜想。

学生浏览后,思考回答:

学生举例学生再次游戏,体验作用点不同,作用效果不同

四、力的示意图

用一个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

2线段的长短表示力大小;

箭头表示力方向,线段起点和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

1、教师指导:

强化作示意图方法

2、学生板演作力的示意图是力学的重点,在这里由学生自主搜索,并结合了一些实物分析,然后进行训练。

五、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1.过渡语:

刚才学了这么多的知识是不是很紧张呀、我们一起听首歌轻松一下,会唱的同学,大家一起唱。

2.设疑:

同学们在拍手(跺脚)时有什么感觉

3.提问:

根据你们的感受我们能得到一个什么样的结论?

4.提出问题:

生活中有哪些类似的例子呢?

回答:

一个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力时,也同时受到后者对他的作用力。

也就是说“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学生讨论、交流学生回答使学生在玩中学习物理,使课堂气氛达到高潮。

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物理。

(三)交流小结本节课你有什么体会?

本节课你最感兴趣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检测一下我们掌握了本节课的知识了没有。

学生自由回答和指定回答相结合练习题难易程度不同,适合不同层次的学生。

既让a\\\\B类学生吃饱,也让C类学生吃好。

(四)作业布置动手动脑学物理?

(五)板书设计第七章第一节力

一、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二、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三、力的三要素和力的示意图

力的三要素:

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四、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第3篇:

力学C课程教学设计.

材料力学C课程教学设计

一、基本描述

课程名称:

材料力学C

课程英文译名:

MechanicsofMaterialsC课程学时:

64适用专业:

汽车学院,热能专业

材料学院,所有专业开课教研室:

机械学院力学系课程类型:

学科基础必修课

课程要求:

必修课开课时间:

第四学期

先修课程:

工程图学、金属工艺学、理论力学C教

材:

《材料力学》

聂毓琴

孟广伟主编

机械工业出版社,2021

主要参考书:

1.《材料力学》刘鸿文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三版,19922.《MechnicsofMaterials》S.TimoshemkeJ.Gere.

VanNostrandReinholdCompangy,19783.《材料力学》范钦珊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4.《材料力学》初日德,聂毓琴主编

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5.《材料力学》

陈塑寰

聂毓琴

孟广伟编著

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二、课程的性质、研究对象及任务

材料力学课程是一门用以培养学生在机械设计中有关力学方面设计计算能力的技术基础课。

在教学过程中要综合运用先修课程中所学到的有关知识与技能,结合各种实践教学环节,进行机械工程技术人员所需的基本训练,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有关专业课程和日后从事机械设计工作打下基础,因此材料力学课程在汽车学院热能专业和材料学院的所有专业的教学计划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是高等工科院校中一门主干课程。

本课程主要研究工程结构中构件的承载能力问题,即研究构件的受力—变形—破坏的规律,确定其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设计计算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

1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

1.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好经济与安全的矛盾,具备创新精神;

2.全面系统地了解构件的受力变形、破坏的规律;

3.掌握有关构件设计计算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

4.能将一般构件抽象出力学简图,进行外力分析、内力分析、应力分析、应变分析,应力~应变分析;

5.掌握材料的力学性能试验的原理和方法,具有进行试验研究的初步能力;

6.在满足强度、强度、稳定性的前提下,以最经济的代价为构件选择适宜的材料,设计合理的截面形状和尺寸,为设计提供计算依据;7.了解材料力学的新理论,新方法及发展趋向。

三、教材的选择和分析

目前,国内、外有关材料力学的教材很多,其中较有代表性的名著有:

铁摩辛柯与盖尔合著的材料力学、刘鸿文主编的材料力学、单辉祖编著的材料力学、孙训方等编材料力学、苏翼林主编材料力学,范钦珊主编的材料力学为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我校曾选用过苏翼林、刘鸿文的教材。

另自行编著了两套材料力学教材,各种教材都具有不同的特点。

下面对选用的主要参考书和教材进行分析。

1.刘鸿文主编的《材料力学》教材:

这本教材的第一版是1979年浙江大学等九院校合编的《材料力学》。

现已出至第三版,最近第四版修订工作已经完成,列入了“面向21世纪系列教程”高教出版社出版计划。

内容包括“教学基本要求”提到的全部传统内容,各章都有相当的深度、广度和权威性,文字严谨、精练、风格统一,是本学科教师应很好钻研的一本好书。

但作为学生用教材,由于教材内容涉及面太宽,有四章部分节次都超出教学大纲的要求,故有相当篇幅不讲,利用率受影响,另外有些陈旧的算法没有更新,想必这些在新版本中得到满意。

2.铁摩辛柯与盖尔于1972年合著的《材料力学》是铁摩辛柯1930年第一版,1941年第二版,1955年第三版《材料力学》基础上的新著。

该书集中反映了60年代在力学上取得的一些伟大成果。

该书编排系统以及阐述具有深入浅出等特点,是一本很好的参考书。

但随着科技的发展,已进

2入信息时代,对新的教材思想、新的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探讨,更要结合我国实际。

3.范钦珊主编的《材料力学》是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该书内容新、体系新,引入新材料,新方法,与传统的材料力学相比,体系变化大,梯度大,是当今国内最新的好参考书。

4.初日德、聂毓琴主编的《材料力学》是原吉林工业大学力学系的一批老教师在退离教学第一线时留下的一份财富。

这批老教师总结多年从事材料力学教学的经验,根据材料力学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结合机械类各专业教学的需要而编写的。

该书对传统的材料力学内容作了精简、调整和充实。

增加了实验分析的内容和一些新方法,新理论,为了加强对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各章都增加了部分分析思考题。

5.为了适应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要求,充分反映了我校材料力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成果和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由陈塑寰、聂毓琴、孟广伟编著的《材料力学》,于2000年12月由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该书作为教材,力求做到吸取当今国内、外材料力学的精华,从教学实际出发,既注重理论教学,有紧密联系工程实际,对基本理论、基本概念阐述的简洁明了,例题、习题绝大部分取自工程实际,特别的结合工程实际和基本理论、基本概念设置了分析思考题。

结合当今科技发展的新成果,着重于工程应用,强化工程意识,做到全书结构严谨,实用性强。

四、本课程各章的主要内容与基本要求,重点与难点、学时分配

第一章绪论(2h)

材料力学的任务、主要研究对象、研究方法、截面法、内力、应力,变性和应变的概念。

基本变形。

基本要求:

对材料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分析方法有明确的认识。

明确本门课要干什么,怎样干,如何学好本门课。

重点:

本课程的性质、特点和研究方法。

难点:

关于刚体与变形体的简化模型。

第二章轴向拉伸和压缩(6h)

拉(压)杆的内力、应力和变形,单向虎克定律,材料拉、压时的力

3学性质,拉(压)杆的强度条件,拉(压)静不定,应力集中的概念。

基本要求:

1)具有将一般杆类零件简化为力学简图的初步能力。

2)能对受拉(压)杆件进行外力分析,内力计算,内力图的画法,应力计算,公式的推导与横截面上应力的分布规律。

3)掌握材料在拉(压)时的力学性质,了解材料力学实验的基本方法。

对塑性材料和脆性材料的性质有所认识。

4)掌握工作应力、极限应力、许用应力与安全系数的概念。

应用拉(压)杆的强度条件解决工程中的三类问题。

5)掌握拉(压)虎克定律,对拉(压)杆进行变形的计算。

6)了解弹性变形能的概念。

7)拉(压)静不定的解法。

8)了解应力集中的概念。

重点:

1)拉(压)杆的外力、内力、应力、变形计算,虎克定律2)材料的力学性质

3)拉(压)杆的强度条件

难点:

1)拉(压)静不定变形协调方程的建立。

2)变性能的性质(特点)。

3)应力集中的概念,圣维南原理。

第三章扭转和剪切(4h)

扭转的外力、内力、内力图。

圆轴扭转的应力和变形,剪切虎克定律,剪应力互等定理,剪切和挤压的实用计算。

基本要求:

1)掌握对轴类零件的外力矩计算,内力计算,内力图的作法。

2)纯剪切概念,剪切虎克定律,剪应力互等定理,圆轴扭转时的应力和变形公式的推导与计算,扭转轴的强度条件和刚度条件的建立与应用。

3)掌握剪切与挤压实用计算的方法。

重点:

1)剪切虎克定律,剪应力互等定理。

2)圆轴扭转时应力公式的推导和计算,横截面上应力的分布规律。

3)变形的计算公式,圆轴的扭转时强度条件和刚度条件的建立和应用。

难点:

1)圆轴扭转时横截面上剪应力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4

第四章弯曲内力(4h)

平面弯曲梁的内力、内力图

基本要求:

1)能用简便方法列出剪力方程,弯矩方程。

画内力图。

2)能根据q、Q、M间的微积分关系,用简便方法画剪力图和弯矩图。

3)简单平面刚架的弯矩图的画法。

重点:

1)直梁的内力方程和内力图。

2)常见直梁和简单平面刚架的弯矩图。

难点:

1)刚架的内力图。

附录Ⅰ平面图形的几何性质(1h)

静矩,惯性矩,惯性半径,惯性积,极惯性矩,主轴,形心主轴,形心主惯性矩,平行移轴公式。

基本内容:

1)静矩,惯性矩,惯性半径,惯性积,极惯性矩的定义。

2)矩形,圆形截面惯性矩,惯性半径的计算,圆形截面极惯性矩的计算。

3)常见截面形心主轴的确定。

4)正确应用平行移轴公式。

重点:

1)常见截面极惯性矩,惯性半径计算。

2)形心主惯性轴的确定。

难点:

1)平面图形几何性质的定义。

2)形心主惯性轴的确定。

第五章弯曲强度(4h)

梁平面弯曲时的正应力,剪应力。

弯曲正应力强度条件,弯曲剪应力强度条件。

基本要求:

1)了解纯弯曲时梁横截面上正应力公式的推导过程,应力分布规律,横力弯曲时,横截面上正应力计算,弯曲正应力强度条件。

2)了解横力弯曲时横截面上剪应力公式的推导过程,应力分布规律,弯曲剪应力强度条件。

5

3)掌握提高弯曲强度的一些主要措施。

重点:

1)弯曲正应力公式,弯曲剪应力公式中符号的意义。

2)会应用弯曲正应力强度条件。

难点:

1)脆性材料的弯曲强度计算。

2)弯曲剪应力公式的推导过程。

第六章弯曲变形(4h)

挠曲线的微分方程,用积分法和叠加法求梁的变形。

基本要求:

1)能列写出挠曲线的微分方程。

2)能写出确定全部积分常数的条件。

3)能画出挠曲线的大致形状。

4)能根据已知变形(学会查表),求相应的变形。

5)掌握提高弯曲刚度的一些主要措施。

重点:

1)挠曲线的微分方程的列写,主要是正确写出各段的弯矩方程。

2)知分几段、出现多少积分常数,能写出确定积分常数的支座条件、连续条件、光滑条件。

难点:

1)挠曲线的微分方程的推导过程。

2)确定积分常数的条件。

第七章应力及应变分析强度理论(6h)

平面应力状态下的应力和应变分析,三向应力状态下的最大应力。

广义虎克定律。

常用强度理论。

基本要求:

1)能正确地从受力构件中取出原始单元体。

2)能用解析法和图解法确定二向应力状态下的主应力。

3)单元体最大剪应力的确定。

4)了解广义虎克定律。

5)对强度理论有明确地认识,掌握常用强度理论的相当应力,并能将其应用于组合变形下构件的强度计算。

重点:

1)一点出应力状态的概念。

2)主应力的计算,单元体最大剪应力的确定。

难点:

61)原始单元体的确定。

2)极值剪应力与最大剪应力的区别与联系。

3)强度理论建立的依据。

第八章组合变形构件的强度计算(4h)

组合变形的类型,解决的方法和步骤,组合变形下构件的强度计算。

基本要求:

1)能根据外力的受力特点,判定组合变形的类型。

2)掌握解决组合变形构件强度计算的方法和步骤。

3)能根据危险点的应力状态,应用强度理论解决组合变形下构件的强度计算。

重点:

1)组合变形构件危险截面,危险点的确定。

2)根据危险点的应力状态及材料的性质,正确的选用强度理论。

难点:

1)复杂受力构件危险点应力状态的确定。

2)强度理论的正确选用。

第九章实验应力分析(2h)

电测实验应力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应力的测定。

基本要求:

1)明确电测法的基本原理,电阻应变仪的工作原理。

2)掌握测量电桥的接法。

3)主应力方向已知时的应力测定。

4)主应力方向未知时的应力测定。

重点:

1)对于电测实验应力分析的基本原理的认识。

2)电测实验应力分析测量电桥的接法。

难点:

1)布片方案的选择。

2)测量电桥的接法。

第十章能量法(4h)

变形能的计算,用能量法计算位移。

基本要求:

1)能计算各种变形下杆件的变形能。

2)对能量法的有关原理有正确的认识。

3)熟练的掌握一种计算位移的能量方法。

重点:

1)计算莫尔积分的图形互乘法。

7

难点:

1)能量法的基本原理。

第十一章静不定结构(4h)

力法解静不定的基本步骤,正则方程。

基本要求:

1)能正确判定出静不定的次数。

2)掌握力法解静不定的基本步骤。

3)用力法正则方程求解静不定结构。

重点:

1)正确的判定出静不定的次数。

2)选取适当的静不定基。

3)建立变形协调方程。

难点:

1)复杂结构静不定次数的判定。

2)变形协调方程的建立。

第十二章动载荷(2h)

动、静载荷的异同,应用动静法、能量法计算动应力,动变形。

基本要求:

1)掌握动载荷与静载荷的异同。

2)能应用动静法计算等加速直线运动。

3)掌握用能量法解决冲击问题的基本公式。

4)了解提高构件抗冲击能力的一些措施。

重点:

1)冲击时动荷系数的计算。

难点:

1)冲击问题动荷系数的推导过程。

第十三章交变应力(4h)

交变应力与疲劳破坏,材料持久极限及其测定,构件的持久极限及其影响因素,持久极限曲线,构件疲劳强度计算,提高构件疲劳强度的主要措施。

基本要求:

1)掌握交变应力参数计算。

2)疲劳破坏的特点与原因分析。

3)材料的持久极限及其测定。

4)构件的持久极限及影响因素。

5)持久极限曲线(疲劳限图)的绘制。

6)构件的疲劳强度计算。

8

7)掌握提高构件疲劳强度的主要措施。

重点:

1)交变应力的参数计算。

2)疲劳破坏的原因分析。

3)影响构件持久极限的主要因素。

4)对称循环下构件的疲劳强度计算。

难点:

1)持久极限曲线的绘制。

第十四章压杆稳定(4h)

稳定性的概念,轴向受压杆的临界力与临界应力,压杆稳定性的计算。

基本内容:

1)弹性平衡稳定性的概念。

2)细长压杆临界力的欧拉方程。

3)杆端不同约束的影响,长度系数。

4)压杆的柔度计算。

5)欧拉公式的适用范围。

6)经验公式,临界应力总图。

7)压杆的稳定计算。

8)提高压杆稳定性的措施。

重点:

1)压杆的柔度计算。

2)不同柔度压杆的临界力计算。

3)压杆的稳定计算。

难点:

1)稳定性的概念。

2)欧拉公式的推导过程。

3)稳定计算公式的选择。

五教学环节

1课堂讲授(64h)

任课教师必须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认真备课,熟练掌握本课程的基本内容。

2)以学生为中心,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主观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准确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课堂学习气氛活跃。

3)讲课的思路要清晰,要有问题的提出,解决问题的已知条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