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斑鸠店中学届九年级物理上学期.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673907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221.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斑鸠店中学届九年级物理上学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斑鸠店中学届九年级物理上学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斑鸠店中学届九年级物理上学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斑鸠店中学届九年级物理上学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斑鸠店中学届九年级物理上学期.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斑鸠店中学届九年级物理上学期.docx

《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斑鸠店中学届九年级物理上学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斑鸠店中学届九年级物理上学期.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斑鸠店中学届九年级物理上学期.docx

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斑鸠店中学届九年级物理上学期

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斑鸠店中学2016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共22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44分)

1.新型防菌“纳米纸”是由微颗粒(1﹣50nm)制备得到,在“纳米纸”的表面细菌无法停留且油水不沾,与此现象有关的判断正确的是(  )

A.油与“纳米纸”分子间有斥力没有引力

B.组成“纳米纸”的分子间没有间隙

C.油分子间引力使纸面上的油汇集成小油珠

D.“纳米纸”可阻止细菌分子无规则运动

 

2.如图所示,两表面磨平的铅块紧密接触后可吊起台灯,这说明(  )

A.分子间存在斥力B.分子间存在引力

C.分子间存在间隙D.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3.我国的民谚、俗语和诗词中往往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在下列的几条民谚、俗语和诗词中,能够用分子动理论来解释的是(  )

A.潭清疑水浅B.坐井观天,所见甚少

C.墙内开花墙外香D.余音绕粱,三日不绝

 

4.小文在厨房做饭的过程中,有以下分析其中正确的是(  )

A.放一点盐,汤就有了咸味,说明分子只在液体中运动

B.菜做好起锅时,清香扑鼻,说明分子只在高温下运动

C.米饭的内能增加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实现

D.米饭的内能增加是通过做功的方式实现

 

5.南极是世界上最冷的地方,常年平均气温是﹣25℃.一天,甲、乙两个游客之间发生了一次有趣的对话,他们的部分说法如下,其中正确的是(  )

A.甲说:

我们这里太冷了,冰山肯定没有内能了

B.乙说:

分子在不停地做热运动,所以冰山也有内能

C.甲说:

我们嘴里呼出的“白汽”是水蒸气吸热液化形成的

D.乙说:

热量由空气传给了水蒸气形成的“白汽”

 

6.下列实例中,通过做功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冬天两手相互摩擦,手感到暖和

B.用热水给袋装牛奶加热

C.柏油马路被阳光晒热

D.金属小勺在热汤中放一段时间后会烫手

 

7.《舌尖上的中国2》聚焦于普通人的家常菜,让海内外观众领略了中华饮食之美.如图所示,通过煎、炒、蒸、拌烹调的四种美食中所包含的物理知识,认识正确的是(  )

A.煎:

煎锅一般用铁制造,主要是利用了铁的比热容大

B.炒:

主要是通过做功的方式使藜蒿和腊肉的内能增加

C.蒸:

是通过热传递和高温水蒸气液化放热,使榆钱饭蒸熟

D.拌:

香葱和豆腐要拌着才能入味,说明分子没有做无规则运动

 

8.关于温度、内能、热量和做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的内能增加,一定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

B.0℃的冰块没内能

C.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D.物体放出热量时,温度一定降低

 

9.如图是某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过程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4时刻物体内能为零B.t2、t3时刻物体内能相等

C.t2时刻物体内能比t3小D.t1时刻物体分子动能比t2大

 

10.在烈日当空的海边玩耍,海滩上的沙子热得烫脚,而海水却凉凉的.主要是因为(  )

A.海水的密度大B.海水的比热容大

C.沙子的密度大D.沙子的比热容大

 

11.水有比热容大的特点,如图所示的现象没有利用这一特点的是(  )

A.

海边的昼夜温差小

B.

空调房间里放盐水可以增加湿度

C.

冬天暖气设备用热水供暖

D.

用水冷却汽车发动机

 

12.由Q=cm(t﹣t0)得c=

,关于同一种物质的比热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质量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减小一半

B.若质量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增大一倍

C.比热容与物体质量多少、温度变化大小、吸热或放热的多少都无关

D.若吸收的热量增大一倍,比热容增大一倍

 

13.质量相等、初温相同的水和煤油,分别用两个相同的电加热器加热(不计热损失),加热过程中温度变化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甲的比热容大,是水B.甲的比热容大,是煤油

C.乙的比热容大,是水D.乙的比热容大,是煤油

 

14.根据表中几种物质的比热容,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物质

比热容[J/(kg•℃)]

物质

比热容[J/(kg•℃)]

水银

0.14×103

沙石

0.92×103

4.2×103

2.1×103

A.制作体温计常用水银做介质,原因之一是水银的比热容小

B.北方楼房中的暖气用水做介质,利用了水的比热容大的特性

C.由于水比沙石的比热容大,所以内陆地区的昼夜温差比沿海地区大

D.由于水比冰的比热容大,所以冷却食品时0℃的水比0℃的冰效果好

 

15.下列有关热机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热机工作的过程是将燃料燃烧获得的内能转化成机械能的过程

B.为了防止热机过热,通常用水来降温,是利用水的比热容大的特性

C.可以采用增大热机功率的方法来增大热机的效率

D.热机的大量使用会造成环境污染

 

16.“可燃冰”是由天然气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的结晶物质.我国近期在南海海底发现了“可燃冰”.如图所示,燃烧lm3可燃冰释放出的能量与燃烧164m3天然气释放的能量相当,由此可判断“可燃冰”(  )

A.具有较大的热量B.具有很高的热值

C.只有燃烧时才有内能D.未点燃时只具有化学能

 

17.我们知道:

多数汽油机是由吸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冲程的不断循环来连续工作的.关于压缩冲程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将废气排出缸外B.完成对外做功

C.吸进汽油和空气的混合物D.压缩燃料和空气的混合物

 

18.如图所示,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壁玻璃筒里放一小团硝化棉,用力把活塞迅速下压,棉花就会立即燃烧.根据该实验现象,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棉花燃烧过程是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B.活塞下压过程中,气体的内能减小

C.气体容易被压缩,是因为气体分子间距离较小

D.活塞下压过程的能量转化形式与热机做功冲程能量转化相同

 

19.如图所示是四冲程汽油机的一个工作循环示意图,其中属于利用机械能转化内能冲程的是(  )

A.

B.

C.

D.

 

20.关于燃料的热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燃料的热值与燃料的燃烧情况有关

B.容易燃烧的燃料的热值一定大

C.煤的热值比干木柴的大,煤燃烧放出的热量比干木柴放出的热量多

D.0.5kg煤油和1.5kg煤油的热值一样大

 

21.某机器的能量流向图如图所示,据此推测该机器可能是(  )

A.热机B.电动机C.发电机D.电热水器

 

22.如图所示的装置是流行于我国民间玩具式的走马灯,如果点燃走马灯中的蜡烛时,燃烧产生的高温气体将向上运动,运动的热空气便推动纸风车和固定在转轴上的纸马转动.下列几种现象中与这种走马灯工作原理相同的是(  )

A.煤炭的燃烧B.电风扇通电转动

C.放烟花时,礼花腾空而起D.植物进行光合作用

 

 

二、填空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5分)

23.泡方便面时,调料包很难被撕开,说明分子间存在      力.倒入开水后,过一会儿闻到香辣是由于分子在不停的做      .

 

24.如图所示是一个“简易冰箱”,水通过毛巾从铁片上面的水盆渗透到下面的水盆中,毛巾上的水会      (填物态变化的名称)吸热使箱内的温度降低,这是通过      (选填“做功”或“热传递”)来改变物体的内能的.

 

25.将一个底部封闭的薄壁金属管固定在支架上,管中装一些酒精,然后用塞子塞紧管口.

把一根橡皮条缠在管子上并迅速来回拉动,很快会观察到塞子被酒精蒸气顶出(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问题:

采用哪种方式使金属管壁的温度升高的?

回答:

      .

(2)针对图片,请从物态变化角度提出一个问题并回答

问题:

      ?

回答:

      .

 

26.冬天,同学们喜欢用暖水袋取暖,这是通过      的方式使手的内能增加;一杯质量为2kg的水,初温为25℃的水,吸热后温度升高了50℃,所吸收的热量为      J(已知水的比热容C水=4.2×103J(kg•℃)).

 

27.柴油机是工农业生产中常用的热机,已知某型号柴油机的效率是30%,在柴油机内完全燃烧2kg柴油能放热      J,这些热通过该柴油机的转化能对外做有用功      J.(柴油的热值为3.3×107J/kg)

 

 

三、实验与探究题(共3小题,满分24分)

28.

图甲所示的实验现象说明      .

图乙所示的实验现象说明      .

图丙所示的实验现象说明      .

 

29.为了比较水和煤油的吸热能力,江涛用两个相同的装置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应加入初温相同、      相同的水和煤油;

(2)实验中搅拌器的作用是:

使液体      ;选用相同酒精灯加热的目的是:

使水和煤油在相同时间内      ;

(3)实验中发现煤油的温度比水的温度升高得      (选填“快”或“慢”),这表明      吸热本领更强.

 

30.小王学习燃料的热值之后,自己设计一个实验来探究酒精和碎纸片的热值大小.

(1)实验装置如图甲、乙所示,你认为图中横杆、温度计、铁圈、燃具四个器件的安装顺序是      (由下而上/由上而下).

(2)为保证实验结论的可靠,以及方便比较,小王同学在实验中应让酒精和碎纸片的质量、两烧杯中水的质量、以及两个烧杯都应保持      .

(3)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燃料

加热前水温℃

燃料燃尽时水温℃

燃料的热值J•kg﹣1

酒精

15

35

2.4×106

碎纸片

15

25

根据表中数据,计算出碎纸片的热值是      J•Kg﹣1.

(4)通过实验得到的燃料热值与实际相比是偏      (选填“大”或“小”),你认为出现这样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

 

 

四、计算题(共2小题,满分17分)

31.有一根烧红的铁钉,质量是2g,放出920J的热量后,温度降低到20℃,求铁钉的初温.[c铁=0.46×103J/(kg•℃)].

 

32.水壶里装有2kg、20℃的水,用天然气炉具将其加热至沸腾,已知天然气的热值为8×107J/m3,大气压强为1标准大气压,c水=4.2×103J/(kg•℃),求:

(1)烧开这壶水,水需要吸收多少热量?

(2)若烧开这壶水消耗的天然气是0.021m3,则天然气炉具的效率是多少?

 

 

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斑鸠店中学2016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22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44分)

1.新型防菌“纳米纸”是由微颗粒(1﹣50nm)制备得到,在“纳米纸”的表面细菌无法停留且油水不沾,与此现象有关的判断正确的是(  )

A.油与“纳米纸”分子间有斥力没有引力

B.组成“纳米纸”的分子间没有间隙

C.油分子间引力使纸面上的油汇集成小油珠

D.“纳米纸”可阻止细菌分子无规则运动

【考点】分子间的作用力.

【专题】分子热运动、内能.

【分析】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之间有空隙,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

【解答】解:

A、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故A错误;

B、任何分子之间都有空隙,“纳米纸”只是空隙较小,故B错误;

C、因为分子间有引力,所以靠得很近的两滴油能自动结合成一滴,故C正确;

D、一切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纳米纸”不能阻止细菌分子无规则运动,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用一个新型的实际特例考查了学生对分子动理论的理解,分子动理论在任何时候都是成立的,不要受问题变化的影响.

 

2.如图所示,两表面磨平的铅块紧密接触后可吊起台灯,这说明(  )

A.分子间存在斥力B.分子间存在引力

C.分子间存在间隙D.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考点】分子间的作用力.

【专题】分子热运动、内能.

【分析】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

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分子间存在间隙.

【解答】解:

两表面磨平的铅块紧密接触后,由于铅块分子之间存在引力,使两个铅块连成了一个整体,所以可以让台灯悬挂在下边.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分子动理论的内容,属于识记性内容,比较简单.

 

3.我国的民谚、俗语和诗词中往往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在下列的几条民谚、俗语和诗词中,能够用分子动理论来解释的是(  )

A.潭清疑水浅B.坐井观天,所见甚少

C.墙内开花墙外香D.余音绕粱,三日不绝

【考点】分子的热运动.

【专题】分子热运动、内能.

【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

分子动理论的基本知识:

(1)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2)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力;

(3)分子间有空隙.

【解答】解:

A、“潭清疑水浅”是由于光的折射,不符合题意;

B、“坐井观天,所见甚少”是光沿直线传播,不符合题意;

C、“墙内开花墙外香”是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符合题意;

D、“余音绕梁,三日不绝”是回音,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本题是一道综合题,是考查学生对民谚、俗语和诗词中往往蕴含的物理知识的理解.是2016届中考的热点.

 

4.小文在厨房做饭的过程中,有以下分析其中正确的是(  )

A.放一点盐,汤就有了咸味,说明分子只在液体中运动

B.菜做好起锅时,清香扑鼻,说明分子只在高温下运动

C.米饭的内能增加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实现

D.米饭的内能增加是通过做功的方式实现

【考点】物体内能的改变;分子的热运动;扩散现象.

【专题】分子热运动、内能.

【分析】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做功是能量的转化,热传递是能量的转移;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温度越高,运动越剧烈.

【解答】解:

A、放一点盐,汤就有了咸味,说明分子在运动,但不能说明分子只在液体中运动,故A错误;

B、菜做好起锅时,清香扑鼻,是因为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而不能说明分子只在高温下运动,故B错误;

CD、做饭时热量发生了传递,米饭的内能增加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实现,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我们对分子无规则运动的理解以及改变物体内能方式的理解,属热学的基础题.

 

5.南极是世界上最冷的地方,常年平均气温是﹣25℃.一天,甲、乙两个游客之间发生了一次有趣的对话,他们的部分说法如下,其中正确的是(  )

A.甲说:

我们这里太冷了,冰山肯定没有内能了

B.乙说:

分子在不停地做热运动,所以冰山也有内能

C.甲说:

我们嘴里呼出的“白汽”是水蒸气吸热液化形成的

D.乙说:

热量由空气传给了水蒸气形成的“白汽”

【考点】内能的概念;液化及液化现象.

【专题】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分子热运动、内能.

【分析】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一切物体都有内能.

物体由气态变为液态的现象叫液化;液化过程中要放出热量.

【解答】解:

一切物体都有内能.所以A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B选项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嘴里呼出的“白汽”是由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组成的;气体液化过程中要放出热量,热量由水蒸气传给了空气液化形成的“白汽”.所以CD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此题综合考查了内能的概念和物态变化的液化现象,是一道基础性题目.

 

6.下列实例中,通过做功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冬天两手相互摩擦,手感到暖和

B.用热水给袋装牛奶加热

C.柏油马路被阳光晒热

D.金属小勺在热汤中放一段时间后会烫手

【考点】做功改变物体内能.

【专题】分子热运动、内能.

【分析】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两种:

做功和热传递,热传递过程是能量的转移过程,而做功过程是能量的转化过程.

【解答】解:

A、冬天两手相互摩擦,手感到暖和,属摩擦做功,是通过做功的方法改变手的内能,故A正确;

B、用热水给袋装牛奶加热,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牛奶的内能,故B错误;

C、柏油马路被阳光晒热,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故C错误;

D、金属小勺在热汤中放一段时间后会烫手,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要知道做功和热传递虽然都能改变物体内能,但热传递是内能的转移,而做功是内能与机械能的转化,两者的实质不一样.

 

7.《舌尖上的中国2》聚焦于普通人的家常菜,让海内外观众领略了中华饮食之美.如图所示,通过煎、炒、蒸、拌烹调的四种美食中所包含的物理知识,认识正确的是(  )

A.煎:

煎锅一般用铁制造,主要是利用了铁的比热容大

B.炒:

主要是通过做功的方式使藜蒿和腊肉的内能增加

C.蒸:

是通过热传递和高温水蒸气液化放热,使榆钱饭蒸熟

D.拌:

香葱和豆腐要拌着才能入味,说明分子没有做无规则运动

【考点】物体内能的改变;液化及液化现象;物质的基本属性;分子的运动.

【专题】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分子热运动、内能.

【分析】

(1)金属的物质,一般都具有良好的导热性;

(2)改变物体内能有做功和热传递两种方式,做功是能量的转化过程,热传递是能量的转移过程;

(3)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液化,液化放热;

(4)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解答】解:

A、煎锅一般用铁制造,主要是利用铁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炒主要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使藜蒿和腊肉的内能增加,该选项说不正确;

C、蒸是通过热传递和高温水蒸气液化放热,使榆钱饭蒸熟,该选项说法正确;

D、香葱和豆腐要拌着才能入味,说明了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以中华美食为背景考查相关的物理知识,注重了物理和生活的联系,是2016届中考的热点.

 

8.关于温度、内能、热量和做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的内能增加,一定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

B.0℃的冰块没内能

C.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D.物体放出热量时,温度一定降低

【考点】温度、热量与内能的关系.

【专题】热和能.

【分析】

(1)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内能的大小跟质量、温度、状态有关;

(2)物体的内能发生变化,可能表现在物体的温度变化,也可能是状态的变化;

(3)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

做功和热传递.

【解答】解:

A、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有:

做功和热传递;物体温度升高可能是对它做功,也可能时热传递,故A说法错误;

B、一切物体都有内能,0℃的冰块具有内能,故B说法错误;

C、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

做功和热传递,所以C说法正确;

D、物体放热时,温度不一定下降,比如:

晶体在凝固过程中虽然继续放热,但温度是不变的;故D说法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是一道热学综合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内能及改变物体内能方法的理解,是中招的热点,热学的难点.

 

9.如图是某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过程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4时刻物体内能为零B.t2、t3时刻物体内能相等

C.t2时刻物体内能比t3小D.t1时刻物体分子动能比t2大

【考点】熔化和凝固的温度—时间图象.

【专题】图像综合题.

【分析】

(1)首先掌握晶体在凝固过程中的特点:

在凝固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但不断放热,凝固过程中的温度叫做凝固点;

(2)晶体在凝固前处于液态,凝固过程处于固液共存态,凝固完后处于固态;

(3)晶体在凝固过程中,虽然温度保持不变,但不断放热,内能减小;

(4)任何物质的分子总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所以内能不可能为零.

【解答】解:

(1)t4时刻物体温度为零,但其分子仍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所以具有内能,故A错误;

(2)t2时刻物体内能与t3时刻的温度相同,但是从t2时刻到t3时刻,物体要放出热量,因此t2时刻物体内能比t3时大,故B、C错误;

(3)t1时刻温度比t2时刻温度高,所以t1时刻物体分子动能比t2时大,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此题考查了晶体在凝固过程中的特点及图象的分析,同时考查了对内能的理解及分子运动与温度的关系.

 

10.在烈日当空的海边玩耍,海滩上的沙子热得烫脚,而海水却凉凉的.主要是因为(  )

A.海水的密度大B.海水的比热容大

C.沙子的密度大D.沙子的比热容大

【考点】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

【专题】比热容、热机、热值.

【分析】在常见物质中,水的比热容是最大的,因此,在相同条件下水吸收的热量较多,而在吸收相同热量时,水升温则较慢.

【解答】解:

海水比沙子的比热容大,因此,相同质量的海水和沙子,在吸收相同的热量时,沙子温度高,海水温度低,故B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深入理解比热容的概念,才能正确判断并做出合理的解释.

 

11.水有比热容大的特点,如图所示的现象没有利用这一特点的是(  )

A.

海边的昼夜温差小

B.

空调房间里放盐水可以增加湿度

C.

冬天暖气设备用热水供暖

D.

用水冷却汽车发动机

【考点】水的比热容的特点及应用.

【专题】应用题;比热容、热机、热值.

【分析】水的比热容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升高或降低相同的温度,水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多;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热量,水升高或降低的温度少.

【解答】解:

A、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降低相同的温度,水放出的热量多,所以沿海地区早晚温差小,A不符合题意;

B、空调房间里放盐水可以增加湿度,是利用水比较容易蒸发,故和水的比热容无关,故B符合题意;

C、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降低相同的温度,水放出的热量多,所以北方的冬天,利用热水来供暖,C不符合题意;

D、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升高相同的温度,水吸收的热量多,所以用水来冷却汽车发动机,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水的比热容大的特点的应用,应用所学知识,解释了实际问题,体现了新课标的要求,属于2016届中考热点问题.

 

12.由Q=cm(t﹣t0)得c=

,关于同一种物质的比热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质量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减小一半

B.若质量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增大一倍

C.比热容与物体质量多少、温度变化大小、吸热或放热的多少都无关

D.若吸收的热量增大一倍,比热容增大一倍

【考点】比热容的概念.

【专题】比热容、热机、热值.

【分析】比热容是物质的本质特性,它不会随物质吸收的热量,质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解答】解:

比热容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在状态和物质种类一定时,比热容大小与物体吸放热、温度变化大小、质量多少都没有关系.故ABD不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比热容概念的理解.需要清楚的是c=

是比热容的计算式,而不是决定式.

 

13.质量相等、初温相同的水和煤油,分别用两个相同的电加热器加热(不计热损失),加热过程中温度变化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甲的比热容大,是水B.甲的比热容大,是煤油

C.乙的比热容大,是水D.乙的比热容大,是煤油

【考点】水的比热容的特点及应用.

【专题】压轴题;比热容、热机、热值.

【分析】如图所示,可以采用控制变量法分析,具体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