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讲座.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671311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9.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讲座.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讲座.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讲座.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讲座.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讲座.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讲座.docx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讲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讲座.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讲座.docx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讲座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讲座

(2009年10月)

同学们:

我们的孩子和学生最常见的问题那就是马虎,什么是马虎?

不认真是马虎!

为什么不认真?

因为注意力不集中呀,不一心一意呀。

马虎即然是习惯那就可以养成不马虎的习惯。

我们可以要求学生必须养成作题或作业后检查的习惯,在学校如此在家也必须如此。

自己先检查然后老师家长再检查有错时不告诉他具体错哪了。

划定范围让他自己的再查。

另外在学习时不能让孩子有分心的因素。

由其在家别把水果呀小食品呀放他旁边。

别开电视,小声说话别有事没事地问一句饿吗?

渴吗?

难吗?

心理学上说一个习惯的养成最少要六天。

可这个习惯可能需要很长时间。

除此之外马虎的孩子通常注意力是不集中的。

这表现在上课时有时不注意听讲,常做小动作,老走神。

注意力有专门的训练方法如果大有有兴趣我就说说我知道的。

一、听觉集中训练法:

闭上眼睛,用心来听闹钟的滴嗒声,并要求他伴随着这种声音默念“嘀嗒。

嘀嗒。

”要求:

环境安静,可以是一两个孩子。

也可以是全班或小组。

每天五次每次两分钟左右,坚持六天。

二、视觉想象训练:

要求环境安静,闭目静坐,先在头脑中想象出一个黑点,再想象由这个点向右无限延长的黑线。

每天练习三次。

每次五分钟。

隔两天后再想象,由黑点起无限旋转的螺旋线形。

疗程为7天。

然后减少量坚持2周。

(巩固)

怎样克服“走神儿”的毛病。

1、自我提示法:

找几张小卡片,上面写专心听讲、不要走神、等放在平时常看得见的地证词如文具合时书桌上,家里的写字台上墙上等这样无论上课听讲还是回家做作业都可以提醒自己别走神。

2、记录法:

准备一个小本,专门用来记录走神儿的内容。

比如,今天数学课中你想昨天的足球赛来着,那就要在本上记录:

数学课足球赛约2分钟。

这样记录几天后认真看一遍会发现自己胡思乱想的东西多无聊,浪费了多少时间。

想信用不过多久本上的记录会越来越少的

3、自我奖惩法:

就是在每次写作业或复习功课之前。

先给自己定个时间表,从几点几分到几点几分完成什么内容。

如果在规定时间完成了学习计划,并且始终专心致志的。

那么就奖励一下自己:

看会儿电视或听一段音乐;相反,如果由于分神而使计划落空,那你就该毫不留情地惩罚自己做不愿做的事,如干家务或跑楼梯等。

这样长此以往就会为了奖励避免惩罚而渐渐养成集中注意力的好习惯了

这是几个训练注意力的方法。

如果有兴趣可以试一下,试时别忘了告诉我。

我还想检验一下行不行呢。

二、如何克服心理障碍:

1、学会建立理性的价值观念

(1)了解人的基本心理需求及期望。

(2)增加对价值的察觉:

理解价值如何影响人的抉择和行为。

(3)学习多侧面、多角度地看待学习和生活。

2.学会建立良好的自我观念

(1)增进自我体察:

自我观察并认知有哪些心理需求和感受;学习描述自我感受;认识思想、感受与反应之间的关系。

(2)学会自我接纳:

以己为荣;认知自己的优、缺点。

(3)建立积极的自我概念:

发展自信心和自身能力,成为独立的、信任自己的人;提高与周围人交往的自信心;坚持自我努力,体验成功的喜悦。

(4)增强自我监控:

敢于自我肯定,善于自我激励;对他人对自己的认识态度反应适度;能反省自己的不足,并以积极的态度处之。

3.学会建立和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

(1)了解人的交往心理需求。

(2)熟悉与人沟通的技巧:

学会运用同情心;学习非语言沟通技巧:

眼神接触、表情、体姿、声调、手势。

学习语言沟通技巧:

了解交往中开诚布公和相互信任的重要性;选择适当时机谈论感情问题;谈论感情问题时懂得倾听和发问;勇于表达,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立场,不卑不亢;不轻易责怪他人;面对批评做适当的反应,避免消极的影响;能区别某人的真正言行与你、对他言行的反应或判断是否相同。

(3)学会处理人际冲突:

学习如何作不失理智的争辩;学会互惠互利的协商技巧。

(4)学习与人合作:

懂得合作的重要性;知道何时挺身出来带头,何时追随别人;学会正确地分析和对待自己的情绪变化。

4.学会提高调控情绪的能力

(l)了解体察情绪的多样性情绪自觉:

对自己情绪的认识和辨别,倾听内在的自我对话。

(2)学习分析不同情绪状态的前因后果情绪监察:

留意是否有自我贬抑的消极信息,了解情绪的真正原因。

(3)学习情绪状态下的控制和疏导方法情绪管理:

延迟满足;衡量情绪的强度,克制冲动,减轻压力。

(4)学习分析情绪与行为的差距情绪决策:

了解别人的观点;了解哪些行为是可以被接受的,恰如其分地表达情绪;对人生抱有积极的态度。

5.学会增强耐挫能力

增强耐挫意识。

认识到遭遇挫折是正常的。

学会耐挫方法。

学习接受和适应遭到的反对和不成功;学会给予和接受有益的批评;学会响应指示和接受社会生活中的种种限制。

 

心理健康教育讲座

——孩子你为何如此含羞

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最主要的便是人的心理健康,因而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更要重点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

小学生的天生素质如何发展,有赖于他的周围环境,而其心理怎样发展,则取决于他的生活过程。

一般来说,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与遗传、营养、家庭环境、学校教育、社会环境以及学生心理的自我强度等方面有着密切的联系。

为了更好的认识孩子心理承受能力差给家庭和社会带来的不幸,了解孩子的心理疾患及其形成的原因,并认识培养心理承受能力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培养自身心理承受能力的兴趣与自觉性,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及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我们学校开展了研究学生心理的课题,专门对那些家庭不够健全的孩子进行系列的跟踪、调查研究、个别辅导,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下面是我辅导的一个的案例:

案例:

舒莹斌是个特害羞又内向的四年级学生,说话的声音像蚂蚁叫,走路时总是低着头,干什么事情也总是畏畏缩缩的。

因为他是在父母两地分居的情况下成长的,基本上由爸爸一人拉扯长大,自然,爸爸是个男人―粗心,平时对他不怎么管,做错一点事情就是责骂为主,,日复一日,就养成了他不爱说话、也不爱与人交往的性格,还很自悲。

对于这种受轻视的孩子,心理上自然会很自悲,如果不及时的对他进行引导的话,也许会有让我们意想不到的不良后果。

一、了解家庭情况。

通过家访,了解他爸爸在家对她的照顾、教育情况,并从他爸爸的谈话中了解孩子平时的行为习惯,性格特点。

二、观察在校行为。

来到学校,观察她的一举一动,以便对她实施有效的辅导方案。

刚开始,他不爱与我交流,总是用点头摇头来回答我,后来我发现,其实他在与很多同学一些玩时还是挺活泼的,因此,我经常利用大课间的时间召集很多同学一起和他游戏。

渐渐地,他变得爱说话了。

后来我又发现,每次其它同学在我身边和我说话时,他也爱凑过来听,只是不发言,其实他也想融进同学们中,只是有时不好意思罢了,于是,我又经常在课间和孩子们一起谈日常生活他们都感兴趣的话题。

时间一长,他不再那么内向,和同学们的交流也广了。

随着他与同学们相处时间的增多,发现他自信了许多。

一年多的有针对性的辅导,他知道了小学生通过正常交往,一方面可获得友谊与爱,得到同伴的接纳、尊重、理解和赞许,从中体验到存在的价值和生活的乐趣,同时亦可学会更好地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关心和帮助他人,学会与人合作。

这不仅有利于增长知识,增长才干,也有利于身心健康。

现在,舒莹斌已上五年级了,现在的他见到人总是能主动打招呼,说起话来大方,和班上的大部分同学都成了好朋友,看到开朗的他,我就像看到了他那无比健康的心理。

孩子是祖国的花朵,是祖国的未来,是要在不久的将来为我们祖国成就大业的可塑之材,作为教育工作的我们,一定要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不让我们的任何一个孩子生活得不开心。

 

心理健康教育讲座

——解冻心灵

主讲:

曾玉琼(2009年6月)

班上频频发生失物疑案,同学们的学习用品和零用钱经常不翼而飞,究竟被谁在暗中拿走了?

花季小女孩为何以偷拿别人的东西为乐?

是物质需要得不到满足,还是扭曲心理作怪?

让我们一起来经历一段走过心灵阴霾的心旅历程……

案例:

基本情况:

心心,女,11岁,小学四年级学生。

家庭情况:

1、父亲在公安局工作,母亲在保险公司工作,家庭条件非常好,物质方面的需要都能得到满足。

2、母亲对孩子的关心和教育比较多,但方法存在问题,对待孩子的态度比较粗暴,说服引导少,经常打骂孩子,埋怨孩子笨。

3、父亲对孩子比较溺爱,母亲管教的时候,父亲总是护着。

4、父亲节约意识比较强,在这方面对孩子的影响比较多。

个性特征:

1、极端厌学。

上课什么也不学,玩东西,啃手指,左右乱转,要么去招惹别人,要么只管自己做小动作。

2、学习成绩差。

除了英语以外,其他学科全部不及格,学习成绩一塌糊涂。

3、不愿完成作业。

只写英语作业,其他学科作业全不完成,数学是不会,语文不愿写。

4、没有朋友,同学们都不愿跟她玩,谁也不愿跟她坐同桌。

5、严重缺乏自信。

和她对视,眼神总是飘忽不定,似乎总有什么事情怕你知道,感觉她的心灵被蒙上了阴影,结成了冰,任凭阳光多么强烈,也别想照进来。

6、情绪变化无常。

时而特别兴奋,大声尖叫,时而郁郁寡欢,独自一个人呆在角落里。

7、行为懒散,做事拖拉。

写字很慢,但比较认真。

8、经常拿同学的东西,如:

笔、本子、钱等。

如果是在地上捡到的东西,就偷偷地据为己有。

9、经常用偷拿到的钱买很多东西,送给别人,希望有人能喜欢她,跟她玩。

10、英语成绩非常好,每次考试不是满分,也很优秀。

11、对自己的学习用品或其他物品特别珍惜,很少弄丢或损坏,如果丢了她会到处找,找不到会很伤心。

以上是对孩子的一些了解,孩子的自身的缺点和出现的问题很多,在诸多的缺点和问题中,以偷拿别人的东西尤为突出,这也是引发众多问题的根源。

但也不乏优点的存在,如:

英语成绩特别优秀,写字认真,爱惜物品等。

每当面对这个孩子的时候,我总是想:

如果这样发展下去,她的将来会是什么样子?

教师的爱心和责任感都告诉我,这个孩子需要帮助。

我决定从“偷拿东西”这个根源入手,揭开孩子心头上那层阴暗的面纱……

一、了解背景,分析成因

经过和心心妈妈及以前教过她的老师交流,了解到一些情况:

1、小学一、二年级时她就经常从学校拿一些小东西回家,如:

橡皮、铅笔、粉笔豆。

当时父母也对此教育过她,后来就没有太在意。

2、一、二年级时,学习成绩不太好,经常被老师留下补课,学习兴趣不

3、三年级时,由于特殊原因心心所在的班级连续换了好几个老师,她的学习成绩更差了,后来干脆伸腿不干了,据说她当时是被“枪毙”了(老师不管了)。

我看过她三年级数学书和快乐园,上面全是空白。

4、心心的父母对孩子的要求不高,功课回家辅导得也少,如果遇到孩子有不会做的地方,家长的态度很粗暴,经常打骂孩子,埋怨孩子笨,让孩子的自尊心受到了极大的伤害,以至于产生了严重的逆反心理。

妈妈让她做什么,她偏不做,让她往东,她偏朝西,对她表示关心的时候,孩子却漠然视之,理解不了家长的良苦用心,家长和孩子之间形成了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

综合她的行为表现,做出了一些分析:

1、由于学习成绩差,在学校她担心同学们瞧不起她,感到孤立无助,缺乏自信,不敢跟同学们交流,一个朋友也没有。

因为心思不用在学习上,就总是琢磨着怎样才能偷拿别人的东西,慢慢愈演愈烈。

2、在家里跟家长不沟通,感到妈妈对她的爱护是多余的,父亲的溺爱,也是她形成一些不良行为习惯的上的主要原因。

3、家长和老师不闻不问,或批评责骂他,不仅没有消除这种不健康的心理,反增强这种心理的发展。

时间一常,对她成长产生更多不良影响。

4、由于做了错事,害怕身边的人知道,担心被拆穿,所以心情总是很郁闷。

当发现没有被发现时,又特别兴奋,滋长了下次犯错误的心理。

当问她为什么要偷拿别人的东西,是妈妈不给你买吗?

她的回答很让我吃惊:

妈妈给我买,但用着别人的东西,我心里特别舒服、开心。

问她知不知道这样做不对时,她说:

知道,但控制不了自己,看见了就想拿。

害怕吗?

她禁不住哭了:

怕,怕极了?

小小女孩的心里,竟有这么多不为人知的痛苦与矛盾。

二、共同商讨,摆脱心理困扰。

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共同努力,帮助打开孩子的心结。

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改善父母与孩子的紧张关系,努力成为孩子的朋友。

这样在家里,父母就能协助老师做好课后辅助的工作。

心心不良的行为习惯的形成和她的家庭教育有很大的关系,因此,我建议心心妈妈多跟孩子沟通和交流,如:

每天都争取和孩子聊天,可以拉近彼此的距离,让孩子感受到最关心自己的人还是父母。

因为这个孩子比较厌学,刚开始聊的内容尽量不要谈学习,就随便聊,孩子想说什么,就跟她聊什么,等过一段时间,父母跟孩子的关系缓和了,再慢慢往学习上靠,问问今天学的什么,在学校有什么开心的事,老师有没有表扬等。

孩子哪怕有点滴进步,家长一定要抓紧时机狠狠的表扬她,让她品尝成功的甜头,增强进步的信心和动力。

2、架起沟通的桥梁,用爱关心,用信任理解,使其恢复自信。

最初我们沟通时,心心并不诚实,经常编造一些幼稚的谎言,想欺骗我,蒙混过关。

当谎话一次次被拆穿,老师仍然不言放弃时,孩子心头的冰开始融化了。

随着时光的推移,赢得了她的信任,从经常找她谈话过渡到她会主动跟我交流,有时分享快乐,也有时倾诉苦恼。

她开始愿意听取老师的建议,并努力的配合。

例如,她问老师自己心里特别想改掉以前的坏毛病,但有时就是控制不住自己,该怎么办?

老师告诉她,要想改掉坏习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坚强的毅力,更需要坚持,老师对你很有信心。

还教给她一种心理战术,以后再控制不住自己时,就把它当成一次考验,看看你能不能战胜自己,顺利过关,每战胜自己一次,就在心里表扬自己一次。

她笑着点头,表示接受。

以后老师隔三差五就悄悄的问她,怎么样?

笑容告诉大家她成功了。

3、打造机会,增进和同学之间的沟通。

特意在班队会上为心心打造了一次和同学沟通的良机,(提前让心心妈妈准备好了很多笔),首先她诚心诚意的向同学们道歉,并保证以后努力改掉拿别人东西的坏习惯,请同学们帮助和监督。

接着心心将神秘礼物送给同学们,(礼物就是那些以前被偷拿走的笔,)当心心把礼物一一送还到同学们手中,说对不起,请原谅的时候,有的同学不好意思,有的同学惊呆了,还有的落泪了,他们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和耳朵,这个曾经为同学们讨厌、老师头痛的心心能做出如此的举动,真的很意外。

我也备受感动,就趁热打铁,真诚的呼吁全班同学都来帮助她,让同学们明白了“错误难以改变,但可贵的是知错能改”的道理,希望心心以后能有更好的表现。

有几个热心的同学提出愿意和她交朋友,帮助她学习,真是求之不得!

相信这些同学一定能以好的行为习惯影响她,让她慢慢走出心灵的阴影地带。

4、咨询心理专家,寻求科学的心理疏导方法,对症下药。

在我和心心妈妈双方共同努力帮助孩子的同时,我们也担心判断失误或方法不对头,怕适得其反。

于是,我们联系了市立医院的心理专家,进行咨询。

当我们把孩子的种种表现反映给心理医生后,初步被诊断为“儿童行为障碍”,而且从现在孩子的各种表现来看,所患的心理疾病比较严重。

通过咨询,我们对这种疾病有了更多地了解,原来心理治疗不是单方面的,虽然出现问题行为的是孩子,但是父母的心理也有需要调适和改变的地方。

有些家长带孩子来,认为只要孩子改变就好,不认为自己的教养方式需要调整,通常这种的治疗效果有限,孩子或许治疗期间有些进步,但治疗关系结束后,没几个月就复发的机会很大。

最好的方式,是父母和老师积极参与治疗的过程,同时把在医院所学到的行为改变技巧,和心理调适的方法,在家里、学校实行看看,若做起来有问题,下次来医院时,再和治疗师好好的讨论。

等到方法学习得差不多了,孩子的情况进步到令人满意时,便可暂时中止治疗关系,或拉长治疗期间。

行为障碍的孩子,虽然难以处理,但是耐心地配合治疗,总是有慢慢改善的机会。

有了心理医生的指导,我们对治疗充满了希望。

5、帮助孩子正确认识自我。

心心对自己没有正确的认识。

由于成绩差,所以对自己的评价太低,以为所有的人都不喜欢自己,心里产生孤立,缺乏自信。

孩子对自己的评价太低或太高都是很危险的。

怎样才能帮助孩子正确认识自己呢?

首先对孩子表示信任和喜欢,告诉孩子老师不会因为你的学习成绩差就不喜欢你,老师非常愿意帮助你。

其次,把孩子的优点罗列一下,让孩子看到原来自己不是一无是处。

如:

英语特别优秀,说明你很聪明,其他学科只要努力学习,一定会赶上其他同学的。

第三,生活中和学习上需要什么东西,跟家长讲明,家长一定会满足你,不能再拿别人的东西。

6、努力提高学习成绩,培养学习兴趣,摆脱厌学情绪。

学习上严格要求,如:

上课时,多提醒她认真听讲,鼓励她大胆回答问题,用眼神肯定她的做法,抓住她英语成绩特别优秀这一点大力表扬等,都有助于学习兴趣的提高。

课余时间帮她补课,慢慢的她在学习上尝到了甜头,有了干劲,期中考试之前制定目标时,心心定的目标是:

数学60分,这对她来说可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期中考试成绩出来,她考了67分,达到并超出了目标,真是令人欣喜!

全班同学、老师和家长都为她高兴。

她又有了一个新的目标:

80分,而且在为达到目标不断努力。

四、初步结果:

1、孩子与家长的关系明显改善。

现在的心心和她妈妈,那才叫一个亲,母女俩别提多开心了。

妈妈告诉我孩子经常念叨一句话:

要是没遇到孙老师,我会是什么样子?

2、在配合心理医生治疗的过程中,心心也有几次反复的现象。

在孩子又犯错误的时候,我们没有责备孩子,有的只是理解和信任,给孩子不断鼓劲加油,反复周期不断在加长,让孩子对自己更有信心。

3、学习兴趣明显提高,每天都能按完成作业,新学的知识掌握的也不错。

最近,心心正忙着向目标冲刺呢,再也没有时间去想怎样才能趁人不备偷拿别人的东西了……

五、从此案例中引发的几点思考:

1、心理问题别当作品德问题来看待。

在班主任工作中,我们往往注视着学生学习成绩的高低,品德的优劣,而忽略了对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尤其甚少注意到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甚至把心理问题当作品德问题来看待,把解决思想问题的方法来解决心理问题。

这样做,将使班主任工作的实际效果大打折扣,也培养不出学生对学习与生活的健康和积极的态度。

2、以对学生终身发展高度负责的态度来重视心理健康教育。

有很多小孩子看见自己喜欢的东西就悄悄地拿走,在他们的内心的用意是很单纯的,他们没有社会上的道德观的约束,自己想做就做了,对于这样的孩子,如果加以正确的引导,孩子会慢慢认识到这种做法是不好的,逐渐改掉不良习惯,但如果我们疏忽大意,就可能出现意想不到的恶果,甚至诱发各种心理障碍乃至心理疾病,给孩子造成无法弥补的遗憾。

在社会发展日趋多元化的今天,人们也受到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扰,现实的严重性,我们不能等闲视之。

我们要以对学生终身发展高度负责的精神来重视其心理教育,每一位班主任都应该明确自己是学生的心理顾问及心理保健医生这一特殊角色,应及时发现他们的心理问题,利用班集体的优势和特点,向学生进行心理教育,满足其心理需求,使他们的生活、学习有目标,充满希望,增强承受各种心理压力和处理各种心理危机的能力,提高心理素质,以迎接未来社会的严峻挑战。

3、面对问题,除了倾注爱心,高度负责以外,还要持有一种研究的心态.我们今天怎样做教师?

一言以蔽之:

面对孩子出现的问题,光有良好的师德是不够的,光激情燃烧是不行的,还要有真正的专业水平,科学的思维方式。

 

心理健康教育讲座

——请伸出友爱的手

主讲:

张伟清(2009年11月)

一、问题情景

课间休息,同学们有的准备下节课的学习用品,有的去操场玩了,有的聚在一起交谈,小S机灵地蹦到一位矮个子男生的课桌边,随手拿起他桌上的铅笔盒,大声嚷嚷:

“投篮啦!

谁来接?

”另一位男生一听来劲了,摆开接球的架势,应声道:

“快,这儿!

”转眼间铅笔盒已经接到了手上。

那位矮个子男生由于先天身体上的缺陷,脚有点儿跛,哪有能力夺回那只在两个机灵鬼之间传来传去的铅笔盒啊!

急得他眼泪直流。

看到自己恶作剧的“成果”,小S却哈哈大笑,还“哦哦”地起哄。

小S是全校知名的“捣蛋王”,最拿手的就是如上所说的恶作剧?

?

藏东西、欺负弱小同学、女生跳皮筋时插上一脚……几乎所有能折腾人的歪点子都能想到,每天换着法儿来使。

一句话,简直就是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上。

同学们避而远之,任课老师见了就头痛。

二、分析诊断

孩子们犯点错误是在所难免的,只要教师耐心细致地加以引导,一定能改正过来的。

但事情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

一开始几天还显得比较“规矩”,可是没过一个星期,就出现了开始的那一幕,于是天天有学生报告小S的种种恶作剧。

和他谈过话,说过理,可每次都是以“虚心接受,坚决不该”告终。

看来,这些不良的行为早已根深蒂固了,想要彻底根除,非一朝一夕所能办到。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并多次与家长交流后,初步找到了造成小S这些行为的原因,主要有一下三个方面:

1.教育因素:

由于小S调皮好动,学习马虎,所以成绩向来不佳,老师和同学们都不喜欢他,经常把他冷落在一边。

老师处理他的行为没有从根本上着手,而是一味地指责和说服,起不到特殊的教育效果。

2.性格因素:

小S性格外向,又有强烈的表现欲,希望自己能得到大家的认可。

但是由于长时间处于被冷落的状态,他就用恶作剧这种方式来引起同学和老师的注意。

3.家庭因素:

父母亲在市里开了一家销售手机的店,每天早出晚归双休日和节假日更是忙得不可开交。

小S从小就由爷爷奶奶照顾。

农村老人在教育观念上有所偏颇,平时不但不制止孙子调皮捣蛋的行为,反而视作是机灵、不吃亏的表现。

三、矫正过程。

找到了“病因”,就可以“对症下药”了。

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以上一些原因,我制定了一套循序渐进、刚柔相济、情理并用的方案,并着手实施。

第一步:

改变认知。

用自己胡作非为的方式以引起同学老师的关注,这是一种明显的逆反心理。

小学生年龄小,对自己的行为缺乏正确的认知心理。

我决定以此为切入点对他进行心理疏导:

师:

同学们喜欢你吗?

生:

不喜欢。

师:

你知道大家为什么不喜欢你吗?

生:

因为我学习成绩不好。

师:

你希望大家和你一起玩吗?

生:

希望。

但是他们都不理我。

师:

那你有没有想过怎样才能使大伙儿接受你,乐意和你在一起呢!

生:

(默默不语)

师:

其实你是个既聪明又机灵的男孩,就是太调皮了,大家是不会喜欢一个经常欺负他人的男孩的。

如果是你,你愿意吗?

要想让别人接受你,首先要自己友好地对待他人。

你说对吗?

生:

(点点头)

师:

老师相信你一定会用自己的机智勇敢为同学们做好事,为班级争光的。

生(点点头)

通过诚恳的交谈,让小S进行了换位思考,并晓之以理,转变了原有的认知意识。

第二步:

转移注意。

要想彻底改善小S的行为,简单的说理教育显得那样苍白无力。

威为了防止小S故伎重演,促进他自觉地形成良好的心理素养和行为,采用转移注意的方法,让他为班级倒垃圾,擦黑板;为老师整理作业本,去文印室拿材料。

这样不但满足了他强烈的表现欲,也使他时时有事做,少了捣蛋的机会。

第三步:

班队活动巧设“计“。

不良行为的矫正,光靠外界的提醒和压力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

只有内心受到情感的强烈震撼才能做到“标本兼治”。

在一次班队活动中,老师巧妙地设计了一个环节,让小S的心灵受到了友爱的洗礼。

活动课上,老师请同学们吃水果,作为班级上个月获得“文明班”的奖励。

在学生上讲台拿水果的时候,故意派小S去办公室帮我取一本书,他欣然同意了。

正当小S回到教室时,水果却没了。

他一下愣了,傻傻地站在那儿。

这时班上的一位女同学主动把自己的香蕉让给了他,接着又有许多同学争着把自己的水果和小S一起分享。

小S被同学们深深的友谊包围着,眼里分明流露出从未有过的感动。

课后,让学生每人写一篇日记。

在小S的日记中这样写道:

是同学们给了我友谊和爱心。

老师,请您相信,我一定会伸出友爱的手,去帮助那些有困难的人!

在不知不觉中,小S已不再是同学们痛恨的捣蛋鬼了,他成了班上的劳动委员,学习成绩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