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树栽培学各论讲稿2.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666998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140 大小:176.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果树栽培学各论讲稿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0页
果树栽培学各论讲稿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0页
果树栽培学各论讲稿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0页
果树栽培学各论讲稿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0页
果树栽培学各论讲稿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果树栽培学各论讲稿2.docx

《果树栽培学各论讲稿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果树栽培学各论讲稿2.docx(14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果树栽培学各论讲稿2.docx

果树栽培学各论讲稿2

《果树栽培学各论》讲稿

第一章概论

一、果树的含义

果树主要指能生产人类食用的果实、种子及衍生物的木本或多年生草本植物。

果树栽培学是果树学的一个分支,通常包括种类、品种和从育苗、建园直至采收各个生产环节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术。

果树栽培是一们应用技术科学。

二、果树栽培学科的特点

(一)种类多

(二)生产周期长

(三)集约经营

(四)产品利用主要是鲜食和加工

三、果树生产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果树生产是我国农业经济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发展果树生产,对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出口创汇,繁荣农村和市场经济有着十分重要意义。

◆农业产值约14,000亿元,果树业产值约1,000亿元。

1、果实及其加工品的营养价值高

◆一般果品含糖量可达12%~15%,并含有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维生素、有机酸及其人体所必须的营养物质,对人体健康有重要作用。

◆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果品在食物中所占的比例将明显增加。

◆食用果品对医疗疾病,促进人体健康是非常有利的。

◆世界各国都认识到水果是人们营养保健的必需晶,按营养学计算,人均水果年消费量应在75kg以上。

◆必须生产足量优质果品,以满足人民生活需要。

2、果品可制成多种加工品

◆果品除鲜食外,可制成多种加工品,如果干、果脯、果酱、果冻、蜜饯、果汁、罐头等,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

◆果品是重要出口物质,可以换取外汇,促进了经济建设。

3、美化绿化

◆充分合理利用山地、丘陵、河滩及城郊栽植果树。

◆既可获取果实、收到经济效益。

◆又可绿化祖国、美化环境、防风固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改造自然、保持生态平衡。

4、经济效益高

◆果树适应较强,见效快,收益高。

◆在技术、人才、资金不足,基础设施较差的广大农村,果树生产仍然是农民脱贫致富的一条重要途径。

◆各地出现很多果树专业户、专业村庄。

四、我国果树栽培的历史和现状

◆我国是果树起源最早、种类最多的国家之一,栽培历史悠久。

◆早在《诗经》中即有桃、梅、李等多种果树的记载。

《史记》和(博物志》(公元2~3世纪)述说汉代由中亚引入葡萄、石榴等。

◆这些都极大地丰富了我国果树的种类与资源。

我们的祖先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对果树分类、品种选育、繁殖方法、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及自然灾害预防、加工利用等均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有许多专门论述。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近20年以来,我国果树生产蓬勃发展,果树栽培面积迅猛增长,到2000年末,全国水果面积达640万公顷,苹果、梨、柑橘栽培面积均居世界首位。

果树栽培面积和产量形势喜人。

◆果树科研也取得了丰硕成果。

发现了不少优良地方品种、砧木。

新选育的品种和类型:

苹果160个,梨70个,桃100多个,葡萄60多个。

◆栽培技术方面提出了苹果、柑橘等主要果树高产、稳产、优质综合技术规程,通过推广,创造了相当大的经济效益。

◆我国果树生产和科研成就显著,但也存在很多问题。

◆一些果园管理租放、土壤肥力低下、树形紊乱,树势衰弱、品种混杂、果实产量低、果实品质差、病虫危害严重、基础设施落后、栽培经营者专业水平低等。

◆尤其突出的是,近几年普通水果市场疲软、卖果难、价格低等有待解决。

五、果树栽培发展趋势和前景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迫切要求质优量多的果品,尤其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国内外水果市场向我们提出更高的标准和更严格的要求。

◆果树生产及科研必须大力发展和提高。

1、树种品种区域化

各地实施名牌战略,形成区域化。

各市、县及乡根据自己地区的气候、市场等特点,发挥优势,发展适宜的树种和品种。

区域化具有明显的地方特色。

2、品种良种化

所选择的品种要早果、丰产、适应性强、抗病虫、果大齐整、形正、色艳、风味佳、品质优,要突出名、优、奇、特。

3、矮密化

矮密化是今后栽植果树的趋势,不仅限于苹果,很多树种都可以通过一些措施实现矮化和密植。

以发挥其结果早、单位面积产量高、品质好,方便管理和品种更新换代快等特点。

4、设施化

建造日光温室、塑料大棚等,选择适宜品种,通过科学栽培,促使果实提前或延后成熟,以创造较高的经济效益。

5、管理集约化

实行优良品种配套技术,应用先进技术对果园进行精细管理,以获取单位面积的最佳效益。

集约栽培是果树生产从传统农业走向企业化生产,实行系列生产的重要一步。

6、操作机械化

果园的劳动作业如改土、施肥、灌水、修剪,喷药、采收、分级、包装、运输等尽可能实现机械化,这样可减轻体力劳动强度,降低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7、改良土壤

采取一切有效措施提高果园土壤肥力,包括改良土壤、科学施肥、合理灌水等。

8、灌溉节水化

逐步由过去的地表漫灌、沟灌改为通过管道进行喷灌、微喷灌、滴灌及渗灌。

通过节水灌溉和保水措施,缓解水资源不足,实现科学用水。

9、生产绿色果品

◆生产无公害果实或绿色食品,病虫害防治上,尽量减少使用化学农药或不使用化学农药,也包括不施化肥或少施化肥。

◆大力开展生物防治和性激素等方面的防治研究,减少空气和水污染,土壤只施用有机肥料,配合树上果实套袋,以生产安全无毒的果品。

◆目前,在我国农村各地,果业生产蓬勃兴旺,方兴未艾。

◆中国的水果面积、产量已居世界首位,近20年的增长速度是世界罕见的,已成为水果大国。

◆既有严峻挑战,亦有无限生机。

发展果树生产,可绿化大地,脱贫致富,发展经济,满足人民生活需求。

◆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于一体,是长远大计,其发展前景广阔,大有作为。

六、我省大宗果树的种类

◆我省气候温和,雨量适中,适合多种果树的生长和栽培(特产果树种类也较多。

◆其中有一些已在省内外形成较高的知名度),在发展地方经济中已起到重要的作用。

◆如:

砀山酥梨、淮北红富士苹果、安农水蜜桃、大粒鲜食葡萄、长江以南的柑橘。

已形成三大果品生产基地:

淮北地区、江淮地区、皖南地区。

第二章葡萄

一、经济意义

◆葡萄是世界性的果品。

◆在世界果树中,产量及面积居于第二位。

◆我国和我省位于第三位。

◆果实是重要的加工品

Ø除鲜果食用外,主要用于造酒;

Ø可制成葡萄汁;

Ø可制成葡萄干和罐头等加工品。

◆葡萄是重要的保健品

Ø葡萄不仅味美可口,而且营养价值较高。

Ø成熟的浆果中,除含有70%—85%水分外,还含有被人体吸收利用的含有的葡萄糖和果糖、有机酸以及矿物质(铁、钙等)和各种维生素。

Ø常饮食葡萄及其制品可预防和治疗神经衰弱、胃痛腹胀、心血管疾病。

◆葡萄发展前景广阔

Ø适应性较强;

Ø进入结果期早,寿命长;

Ø产量高,经济效益高;

Ø较耐贮藏;

Ø可用作美化绿化;

Ø葡萄栽培与酿酒事业,在我国和我省有着广阔的发展前途。

二、国内外栽培历史

◆栽培葡萄的历史悠久

Ø里海、黑海和地中海沿岸国家是欧洲种葡萄的原产地。

Ø世界葡萄栽培和酿酒最古老的中心地区。

Ø据古生物学家的研究,在新生代第三纪地层内,已有了葡萄的叶片和种子化石遗迹。

Ø葡萄作为人类栽培果树的历史,至少已有四五千年了。

Ø可查的史证,是在公元前2500年古埃及的古墓壁画上,有描绘人们收获葡萄和酿制葡萄酒的图画。

◆据史料记载:

我国使臣张骞出使西域,从大宛(今塔什干地区)带回葡萄栽种。

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以后,葡萄通过“丝绸之路”从南疆进玉门关,过河西走廊传入内地。

◆在漫长的历史年代中,葡萄在我国流传很广,在大江南北遍地开花结果。

三、葡萄栽培现状

◆葡萄栽培已遍布全球五大洲,从40℃的热带到-40℃的寒带,都有栽培葡萄的分布。

◆全世界葡萄栽培面积接近900万hm,年产超过6000万t,居世界水果产量第二位。

◆中国葡萄分别占世界总面积和总产量的5.3%和7.3%。

按全国13亿人口人均葡萄占有量计算,级仅有3.4kg,而意大利人均190kg,法国和美国人均170kg以上。

◆我国著名的葡萄产区有新疆吐鲁番、山东、河北、辽宁、河南、山西、陕西等地。

◆近年来南方各省(浙江、安徽、江苏等)葡萄生产发展速度也很快。

◆大粒鲜食葡萄遍布于全省,主要在长江以北地区。

长江以南地区栽培较少。

◆酿酒葡萄集中在萧县、砀山。

◆葡萄设施栽培主要在淮北地区,江淮地区栽培较少。

◆南方地区目前推广葡萄避雨栽培。

◆近十年来,葡萄发展速度很快,但也存在明显的不足。

Ø品种结构较单一。

Ø管理技术水平较低,果实色泽和品质较差。

Ø浆果采收后的包装、运输、贮藏、加工跟不上市场要求。

◆目前世界葡萄年产量的80%以上用于酿造葡萄酒,12%用于鲜食,5%用于加工葡萄干,其余用于制汁、制罐等。

◆我国葡萄产量的85-90%用于鲜食,我省葡萄产量的95%左右用于鲜食,5%左右用于酿酒。

◆我国与国际市场相差甚远。

◆栽培发展趋势

Ø市场对有核品种的需求趋势为大粒、优质、色美的品种(红色、兰色、金黄色);

Ø优质无核品种将有大发展(大粒、无核);

Ø葡萄品种结构将有重大变化;

 目前中熟品种约占90%,上市集中,售价较低,早熟和晚熟品种只占10%左右。

将来葡萄品种的结构将出现早、中、晚熟品种搭配合理的局面。

其中早熟品种将占10%~15%,中熟品种将下降到60%~70%,晚熟品种将达15%~30%。

◆酿造加工品种将有一个大发展

Ø随着人民生活水平及健康意识的提高及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酿造加工业将上一个新台阶。

Ø人们也将逐步习惯喝酒度低、营养价值高的葡萄酒,酿造加工品种的发展势在必行。

◆栽培新技术将逐步得到普及

Ø人们对葡萄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

Ø葡萄栽培新技术如密植丰产新技术、有核品种无核化技术、提早着色和提高品质技术、果穗整形技术等将逐步在生产上得到普及应用,并将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葡萄设施栽培将迅速发展

Ø设施内由于葡萄生长不受自然气候限制,可人为创造小气候,提早或延迟果实采收,解决淡季鲜果供应。

Ø可进行多层次立体栽培,因此经济效益极高。

四、主要种类和优良品种

◆葡萄在植物分类上属于葡萄科葡萄属。

◆葡萄属约有70个种,分布在我国的约有35个种,其中用于栽培的约有20多个种用来生产果实或作为砧木,其他均处于野生状态,无栽培及食用价值。

◆葡萄属的各个种按照地理分布和生态特点,一般划分为三大种群:

欧亚种群、北美种群和东亚种群。

另外还有一个杂交种群。

(一)葡萄的主要种类

1、欧亚种群

◆本种群仅存在一个种,即欧洲种或欧亚种。

实际上本种不单发源于欧洲,也发源于亚洲。

卷须间隔着生。

世界许多著名鲜食和加工品种均属本种。

◆欧洲种的特点是:

果实品质好,风味纯正。

抗寒性较差,对真菌性病害抵抗能力弱。

◆该种适于在气候比较温暖、阳光充足和较干燥的地区栽培。

◆本种中的品种,按起源又可分为三个地理品种群。

Ø东方品种群起源于西亚。

果粒大或中大,肉质脆,少香味。

抗旱力强,但抗寒、抗湿、抗病性弱。

Ø西欧品种群起源于德国、意大利、西班牙等西欧国家。

果粒小或中大,多汁。

抗寒及抗病性较东方品种群略强。

Ø黑海品种群起源于黑海沿岸及巴尔干半岛各国。

果粒中大,多汁。

抗寒、抗病性较东方品种群强,但抗旱力较弱。

2、东亚种群

◆本种群有40多个种,原产于我国的有10多种,其中主要的有:

Ø山葡萄原产于我国东北及华北地区。

果粒小,多用作酿酒或酿酒加色剂,也可作为抗寒、抗病育种材料。

Ø刺葡萄分布于我国华中、华南各地。

果实可生食或酿酒。

3、北美种群

◆本种群约有28个种,原产于北美大西洋沿岸。

卷须连续着生。

有经济价值的主要有:

Ø美洲葡萄原产于加拿大南部及美国东北部。

本种果实具有浓厚的麝香味(狐香味、草莓香味),抗寒、抗病、耐湿。

Ø河岸葡萄原产于北美东部。

可作抗寒、抗病、抗根瘤蚜砧木品种的育种材料。

Ø沙地葡萄原产于美国中南部。

果实小,品质差,无食用价值。

可作抗旱、抗病、抗根瘤蚜砧木品种的育种材料。

4、杂交种群

◆该种群是葡萄种间进行杂交培育成的杂交后代。

如欧洲种和美洲种的杂交后代称欧美杂种,欧洲种和山葡萄的杂交后代称欧山杂种。

◆其中欧美杂种在葡萄品种中占有相当的数量,这些品种显著的特点是:

浆果具有美洲种的草莓香味,具良好的抗病性、抗寒性、抗潮湿性和丰产性。

这些特性使欧美杂种能在较大的地区种植。

◆目前在我国、日本和东南亚地区,欧美杂种已成为当地的主栽品种。

它主要用作鲜食和制汁,但品质普遍赶不上欧洲葡萄。

(二)葡萄品种的分类

  全世界栽培葡萄约有1.4万多个,其中在资源圃中保存或在栽培上应用的有7000-8000个,这些品种主要来源于欧洲种、美洲种及欧美杂种。

 1、按有效积温和生长日数分类

◆一个地区一年内≥10C的天数的温度总和,即为该地区的年有效积温,生长日数是指葡萄从萌芽至果实成熟所需的天数。

按有效积温和生长日数常把葡萄品种分为五类。

 2、按用途分类

◆可分为鲜食品种、酿酒品种、制于品种、制汁品种、制罐品种、砧木品种等。

实际上类与类之间很难截然分开,往往可以兼用。

(三)我国栽培的无核鲜食葡萄品种

 1、金星无核(Venusseedless)

◆欧美杂种,美国阿肯色州农业试验站培育,1977年发表。

沈阳农业大学1983年从美国引进,1994年通过品种审(认)定。

◆果粒近圆形,平均粒重4.4g,经葡萄膨大剂处理后果粒重可达7~8g,果皮蓝黑色,含糖量15%,品质中上,较耐运输。

◆该品种能适应高温多湿的气候。

在安徽地区8月上中旬成熟。

是一个适应性强的优良的早熟无核品种。

2、无核白鸡心(Centenial seedless)

◆欧亚种,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欧姆教授培育,1981年发表。

沈阳农业大学1983年从美国引进,1994年通过品种审(认)定。

◆果粒长卵形、略呈鸡心形,黄绿色,平均粒重6g左右,在无核品种中属罕见的大粒品种,经赤霉素或膨大剂处理后,粒重可达10g以上。

果皮薄,不裂果,果肉硬脆,品质佳。

耐运输。

◆该品种在安徽地区8月上旬成熟。

它是一个极有发展前途的早熟、大粒、优质、丰产的无核品种。

3、无核早红

◆欧美杂交种,系河北昌黎用郑州早红与巨峰杂交培育的三倍体无核品种。

◆果粒重4.5g。

经赤霉素药剂处理后,单粒重可达9.7g。

果粒着生中等紧密,果皮为粉红色或紫红色,果粒着色均匀一致,色泽鲜艳。

◆在安徽7月中旬成熟。

在温室中6月上中旬即可成熟上市,属早熟品种。

4、夏黑

◆欧美杂交种。

日本培育。

◆果穗多为圆锥形,平均穗重415g,果穗大小整齐。

◆果粒着生紧密或极紧密。

果粒近圆形,平均粒重3.5g,膨大后果粒加倍。

紫黑色至蓝黑色,果皮厚而脆,无涩味,果粉厚,果肉硬脆,无肉囊。

味浓甜,有浓郁的草莓香味。

◆无核,无小粒、青粒,含可溶性固形物18%%,品质优。

挂果时间长,耐贮运。

树势强健,抗病力强。

中早熟,7月中旬成熟。

(三)主要优良有核鲜食品种

1、京亚

◆欧美杂种,四倍体,北京植物园从黑奥林实生苗中选育的新品种,1992年通过品种审定。

◆果粒短椭圆形,平均粒重9克。

果皮紫黑色,果肉较软,汁多味酸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3%~14%,品质中上等。

◆安徽7月上旬成熟。

抗病性强,早果丰产性好。

不脱粒,耐运输,是优良的特早熟品种。

应注意适当延迟采收,可增加糖度,减低酸度。

较适宜保护地栽培。

2、维多利亚

◆欧亚种,罗马尼亚培育。

◆果穗圆锥形或圆柱形,平均穗重630g。

果粒长椭圆形,平均粒重9.5g。

◆果皮黄绿色,中等厚,果肉硬而脆,果皮与果肉易分离,味甜适口,无香味,含可溶性固性物16%,品质优。

◆7月下旬果实成熟。

3、金手指

◆欧美杂交种,日本培育。

◆果穗中等大,长圆锥形,平均穗重445g。

◆果粒长椭圆形至长形,略弯曲,成弓状,黄白色,平均粒重8g,疏花疏果后平均粒重10g。

果粉厚,擦掉果粉呈亮黄色。

果皮中等厚,韧性强,可剥离。

果肉硬,较耐贮运。

含可溶性固型18%,品质优。

◆7月下旬果实成熟。

4、醉金香

◆欧美杂交种,是辽宁省大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选育而成。

◆果穗中等大,长圆锥形,平均穗重455g。

果粒椭圆形,金黄色,平均粒重10g。

果皮中等厚,韧性强,不裂果,可剥离。

果肉硬,有浓郁桂花香味,耐贮运。

含可溶性固型18%,品质优。

◆成熟期早,挂树期长,7月下旬果实成熟。

5、巨玫瑰

◆欧美杂交种,四倍体。

是辽宁省大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选育而成。

◆果穗大,圆锥形,平均穗重514g。

果粒椭圆形,平均粒重9g,最大15g,果粒整齐,果皮紫红色,果粉中等,肉软多汁,无肉囊,甜酸适口,具有浓郁纯正的玫瑰香风味,含可溶性固形物19%,品质佳;

◆抗性好,坐果好,不易脱粒,耐运输,耐高温高湿,适应性广。

◆8月下旬果实成熟,是中熟品种。

6、巨峰

◆欧美杂交种,大粒康拜尔×森田尼(Centenial),四倍体中熟品种,原产日本,在我国南北已进行广泛的栽培。

◆果粒近圆形,紫黑色,肉质肥厚,汁多味甜而清香,平均重9克,品质上。

◆浆果在我省8月初成熟。

本品种适应性强,抗病、丰产,但果穗上果粒稀疏,落花落果较严重。

7、藤稔(Fujiminori)

◆欧美杂交种,四倍体,日本神奈川县青木一直以井川682与先锋杂交育成,1985年注册登记。

1986年辽宁省首次引入我国,并迅速发展到浙江、江苏、安徽、河北等省。

◆果粒特大,平均粒重15~18g,经严格疏粒、疏穗后,最大果粒可达39~50g,俗称乒乓葡萄。

果皮紫红至紫黑色,皮薄肉厚,不易脱粒,味甜,品质中上。

◆中熟品种,安徽地区8月初果实成熟。

抗病力强。

8、美人指

◆为欧亚种。

原产日本。

我国1994年从日本引进。

◆果粒长椭圆形,先端紫红色,基部稍淡,如美女手指。

平均粒重10克,果穗大,圆锥形。

果肉脆甜,品质上等。

◆果实8月下旬成熟。

五、生物学特性

(一)葡萄的器官及其功能特性

◆一株葡萄可分为地上部和地下部两大部分。

地上部包括主干、主蔓、结果枝组、结果枝、营养枝、芽、叶、花、果穗、浆果和种子。

地下部即根系。

1、根系

◆根系的组成和功能

   葡萄植株的地下部分统称为根系,由骨干根和幼根组成。

葡萄的根富于肉质,能贮藏大量的有机和无机营养物质,还能合成多种氨基酸和激素类物质。

◆根系的分布

   葡萄是深根性果树。

在安徽合肥,由于降雨较多,又为粘盘黄棕壤,地表25厘米以下即为粘盘层,葡萄吸收根多分布于地表以下15~40厘米范围内。

就多数情况来说,葡萄根系分布于地表以下20~80厘米范围内。

◆根系的生长特性

Ø在环境适合时,葡萄根可周年生长,但由于气候条件的限制,当土温低于1O℃或超过28℃时即停止生长,春季气温上升,当土温在8~1O℃时开始活动,其生长最适土温为21~24℃。

Ø葡萄在春季萌芽期根压大,加上葡萄根和茎组织中导管大,故地上部新剪口容易出现大量伤流。

因此,应避免在伤流期进行修剪或造成伤口。

2、枝蔓特点

◆葡萄的枝条又称为蔓,由于着生部位、性质不同,与其他果树一样,可分为主干、主蔓(枝)、侧蔓(副主枝)、结果母枝、结果枝、营养枝等。

◆从地面发出的单一树干称为主干。

由主干上发出的一级分枝称主蔓。

如果植株从地面发出的枝蔓多于1个,习惯上均称之为主蔓,栽培上则称为无主干多主蔓树形。

主蔓上的多年生分枝称为侧蔓。

◆带有叶片的当年生枝称为新梢。

着生花序的新梢称为结果枝,不具花序的新梢称为营养枝。

◆由结果枝和生长枝组成的一组枝条称为结果枝组。

◆新梢自当年秋季落叶后至来年春季萌芽前称为一年生枝,并有相当一部分可称为结果母枝,因为它们的节上带有花芽,次年可抽生结果枝结果。

◆新梢节部稍膨大,节上着生叶片。

叶腋内着生芽眼,叶片的对面着生卷须或果穗。

◆葡萄的新梢不形成顶芽,只要气温适宜,可一直生长到晚秋。

一般需通过摘心、肥水管理控制新梢生长。

◆葡萄的茎细而长,髓部大,组织较疏松。

新梢上着生叶片的部位为节,节部稍膨大,节上着生芽和叶片,节内有横隔膜。

◆葡萄的节有贮藏养分和加强枝条牢固性的作用。

两个节之间为节间,节间长短与品种和树势有关。

节上叶片对面着生卷须或花序。

3、芽的特点

◆葡萄的芽有3种,即冬芽、夏芽和隐芽。

它们着生在叶腋和多年生枝蔓内,都属于混合芽。

(1)冬芽

◆冬芽从新枝蔓生长后开始分化,直到第二年发芽前完成分化,分化时间长。

芽外有鳞片、茸毛保护,适应冬季寒冷。

◆每一节冬芽的分化时间和分化质量不同,以中部芽较好

◆冬芽并不是单纯的一个芽,而是几个芽的复合体。

◆冬芽内位于中央而又最大的一个芽称主芽,其周有3~8个大小不等的副芽。

副芽的构造与主芽相同,只是发育时间较晚、程度较浅,一般有2~3个发育较好,有萌发的可能。

◆通常只是主芽萌发生长,副芽不萌发。

◆树势壮旺的品种或芽眼,副芽和主芽可同时萌发,即从一个芽眼中出现2~3个新梢。

◆栽培上一般只保留1个发育最好的,其余的抹除。

◆冬芽在当年一般不能萌发,于次年春萌发,但在受到强刺激后(如重摘心、药剂处理等),也可在生长季节被迫抽枝(也称冬芽二次梢)开花结果,必要时可利用这种习性增加当年产量,延迟成熟期及采收期。

(2)夏芽

◆葡萄的主梢延伸生长的同时,叶腋中分化冬芽,在冬芽的旁边也分化夏芽。

夏芽为无鳞片的裸芽,当年分化,当年萌发生长。

◆冬芽主梢上抽出的夏芽副梢叫一次副梢,一次副梢上的夏芽又抽生二次副梢。

依次为三次副梢。

◆夏芽也可形成花芽,因此可利用夏芽副梢结二次果。

 

◆加强管理,培养副梢,可利用它扩大树冠,加速成形,提早结果。

(3)隐芽

◆未萌发的冬芽或冬芽中的副芽,常常潜伏下来而形成隐芽。

◆隐芽寿命长,重剪可刺激萌发。

◆栽培管理中可利用隐芽更新枝蔓,复壮树势。

4、叶及其生长

◆葡萄的叶为单叶互生、掌状,由叶柄和叶片组成。

叶片的形状变化较大,可分为肾形、心脏形、近圆形三类。

一般有5个裂片,也有3裂和7裂的,还有的是全缘无裂片。

◆裂片之间的缺口为裂刻,裂刻有深有浅。

着生叶柄处的裂刻为叶柄洼。

叶柄洼的形状变化很大,有闭合形、拱形、开张形等。

◆葡萄叶片边缘一般有锯齿,叶片正、反面有的生有茸毛,有的无茸毛。

◆上述裂片多少、裂刻深浅、叶柄洼的形状、锯齿大小、茸毛多少是识别和记载葡萄品种的重要标志和特征。

5、花序、果穗、卷须

(1)花序

◆葡萄花序在新梢上的着生情况因葡萄种类不同而略有差异。

◆欧亚种葡萄的第一花序通常着生在新梢的第4或第5节上,一般一个新梢一连着生2个花序,也有一个新梢只着生1个花序的。

◆美洲种葡萄的第一花序通常着生在新梢的第3或第4节上,一个新梢上的花序数多在3个以上。

◆欧美杂交种葡萄花序着生情况则近于二者之间。

◆葡萄的花序为圆锥花序,由花穗梗、花穗轴、花梗及花朵组成。

花序从着生果枝处到穗梗节的分支,有的不带小花,而为一卷须,有的带有小花而成为副穗。

副穗有无和大小,因品种而异。

◆一个花序的花朵数因葡萄的种类、品种、环境条件及栽培技术之不同而有差异。

一般有200~1500朵。

◆花形小,绝大多数品种具有两性花,通过自花授粉可以结果。

◆雌能花 除有发育正常的雌蕊外,虽然也有雄蕊,但花丝比柱头短或向外弯曲,花粉无发芽能力,表现雄性不育,如黑鸡心等品种和野生种的部分植株,必须配置授粉品种才能结实。

◆雄花 在花朵中仅有雄蕊而无雌蕊或雌蕊不完全,不能结实。

此类花仅见于野生种,如山葡萄、刺葡萄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