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的认识评课稿.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664517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2.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倍的认识评课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倍的认识评课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倍的认识评课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倍的认识评课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倍的认识评课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倍的认识评课稿.docx

《倍的认识评课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倍的认识评课稿.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倍的认识评课稿.docx

倍的认识评课稿

《倍的认识》评课

咸水沽第三小学郭冠宇

第一次听吴老师的课,用六个字总结,那就是沉稳、扎实、高效。

下面我就对这节课亮点和不足,发表一些自己的看法。

如有不到之处,还请见谅!

亮点:

1、习惯养成有成效。

也许是出于一个班主任的敏感,从孩子们一进到阶梯教室,我就开始观察他们,虽然刚刚深入三年级,但孩子们安静、有序。

坐到座位上后,整理好自己的学具。

然后开始进行成语接龙,经了解,这是双港小学的特色,让我耳目一新,孩子们在积累成语的同时,也为语文学习添砖加瓦。

在学生单独完成小卷的时候,老师不忘提醒一句写字姿势,全班的姿势很标准,我想这应该是平时训练的结果,靠一时的装是装不来的。

孩子们回答问题声音洪亮,充满自信,可见,吴老师在平时的班级管理中是很用心的。

2、学生有一定的数学素养

上课伊始,老师针对粉花和黄花提问:

你们观察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你能说出它们有什么数量关系吗?

学生的回答有:

粉花比黄花少2朵;黄花比粉花多两朵;粉花和黄花一共有6朵;黄花的朵数是粉花的2倍。

学生能用数学的思维来思考问题,能用完成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路,可见老师在平时一定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这也是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的。

3、在设计上考虑到了学生的认知规律

将简单的问题复杂化。

对于谁是谁的几倍,不是一个难理解的知识,但是学生在实际运动的时候就会找不准一倍数和几倍数,老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采取“引导”的方式,指名回答,帮忙指正,学生一个比一个说的好,再通过同桌互练,直到大家都能掌握。

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当学生都能准确地说出两个量的倍数关系时,老师再带领学生总结方法,吸取精髓。

4、练习层层递进有层次。

这堂课中的练习很多,充分体现出了精讲多练,并且从基础到提高,顾忌到了每个层次的学生。

不足:

老师的教态得体大方,但是我感觉这堂课缺乏激情,虽然我们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不像语文那样富有感情,不像英语那样富有激情,但是对于刚刚进入三年级的孩子来说,课堂气氛的活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老师可以增加一些爬山式或闯关式再或者竞赛式的方式到练习环节中,对于学生的评价的方式再多样一些,那么这堂课就更加完美了。

篇二:

倍的认识评课材料

倍的认识评课材料

秦先娥

汤晓华主评:

秦老师执教的“倍的认识”一课是学生接触“倍”的概念的起始课,目的是要求学生初步建立倍的概念,主要是要求学生初步感知倍的概念。

“倍的认识”是二年级数学教学重点、难点之一。

“倍”的概念比较抽象,在教学中,吴老师没有给学生“倍”的概念定义,而是通过大量的感性材料和通过自己观察思考,动手操作、比较,从而得出两数之间的数量关系,体验、明白“一个数的几倍”的具体意义,逐步建立“倍”这一概念。

秦老师在本节内容的教学中,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和思维特点,结合课改的新理念,突出了以下几点教学特色:

一、创设生动的学习情境,激励自主学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进学生探究新知的动力。

根据低年级学生年龄特点,秦老师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情境——小兔子参加森林运动会,全课以富有童趣的“森林运动会”为主线设计教学过程,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诱导学生积极思维,并主动参和数学活动。

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通过观察、操作、比较,从而得出两数之间的倍数关系,体验、明白“一个数的几倍”的具体意义,逐步建立“倍”这一概念。

使教学活动更具有趣味性、探索性和开放性。

二、在动态变化的情境中体验“倍”

本节课的一个突出特点是让学生在动态变化的情境中来加深对“倍”的理解,首先是通过小兔子吃掉了萝卜情境,在萝卜的增减过程中使学生体会到倍的意义,通过两题的比较中,使学生感悟到一个数量是另一个数量的几倍,不仅和比较的量相关,还和被比的量有关,从而真正理解了“倍”的含义。

三、注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整个数学活动都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只是引导者、合作者。

本节课的教学,很好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既能独立自主地学习数学知识,又能合理地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

在初步形成“倍”的概念时,让学生通过认真看、动手画、积极说,使学生的

脑海里产生初步的表象,再引导学生通过小组的合作探究,找出知识的共同特征,从而初步形成了“倍”的概念。

四、注重练习的有效反馈

每逢学生做完一道练习,秦老师总是有针对性地展示两个及以上学生的作业进行对比分析,听取学生的评价,交流几个学生不同做法的优、缺点,并说说好,好在哪里?

不好,为什么不好?

使学生在比较中体会到画倍数关系的注意点,知道怎样画会画得又对又能清楚看出两个数量间的倍数关系,然后让小朋友把不好的改改。

秦老师注重反馈,有效地引领学生分析作业,提升了学生的课堂练习质量。

其他老师一致同意汤老师的意见,中肯,实在篇三:

《倍的认识》总评课

充分感知自主建构

——《倍的认识》总评课

二年级第一学期第二单元的《倍的认识》是一堂概念课。

众所周知,数学概

念是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学生认识、判断、理解和解决问题的基础。

然而数学概念比较抽象。

有些教师在教学时教法比较机械单一,往往就“概念教概念”,所以学习数学概念时,学生常常体验枯燥之苦,经受乏味之困!

在团队的协作研究中,我们试图打开一条摸得到的教学之路。

一、旧知过渡,建立“倍”的表象。

首先明确——倍是比出来的关系。

倍的概念相对比较抽象,其实质是指两个数量进行比较的一种“新”关系。

“新”是相对于先学生所具备的“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的学习基础。

的另一基础是一年级学习的“加倍”。

本课中,创设的情境,引导学生旧知迁移,自主产生“倍”的意识。

师操作,在黑板上贴3个白棋,5个黑棋。

师:

请你们仔细观察,黑棋的个数和白棋有怎样的关系吗?

生:

白棋比黑棋少2个。

生:

黑棋比白棋多2个。

师:

刚才许多同学们都提到了黑棋和白棋之间“多和少”的关系.

(师操作:

在黑板上再增加1个黑棋)那现在呢?

生1:

黑棋比白棋多3个。

师:

数量变化了,有没有其它方法来介绍它们的关系.

生:

黑棋的个数是白棋的加倍。

谁来帮着大家复习一下加倍的知识,就用白棋黑棋举例子。

师:

今天我们就进一步来研究这个”倍”的关系。

当学生用差比的方法对白棋和黑棋进行比较后,教师及时引导学生用“加倍”

的方法说一说关系,自主萌生出“倍”的意识。

这样的设计说明魏老师始终把学生放在主体的地位,让学生成为知识的创造者,而不是接纳者。

“大家评”的声音——

从“加倍”引入,拉近了新知识和旧知识的距离,学生更容易理解,体现了教材的前

后联系。

——评价者姓名:

钱文超

二、借助“份数”,突破“倍”的难点。

在教学中,突破“a个b就是b的a倍”这一难点是个头痛的问题。

在本课

中魏老师把“a个b”比作是一个压缩包,最好的解决方法就是解压缩。

解压缩之后得到的是什么呢——

把a个△看做一份,○有这样的b份,所以○就是△的b倍。

本课中适时地引入“1份”和“几份”的中介概念,从而有效降低理解难度。

生:

黑棋是白棋的2倍。

师:

2倍——虽然大多数小朋友还没有学过倍的知识,但是你们能感受到他说的

2倍吗?

(根据学生回答适时板书:

2个3把几个看作1份,有这样的几份?

把3个

看做一份,有这样的2份)

2个3就是有2份这样的3个。

师:

现在白棋的个数和黑棋的个数之间的倍数关系,明白了吗?

自己看着图,轻

声说说看。

师:

谁来试试?

师:

原来2个3就是3的2倍。

“倍的认识”的句式比较复杂,教学中教师巧妙地引入了“1份”和“几份”的中介概念,直观地把“几倍”和“几个几”联系起来。

学生通过摆一摆,圈一圈,说一说等实践活动,充分感知和体验,初步建立“倍”的表象,感知“倍”的概念。

“大家评”的声音——

魏老师执教的“倍的认识”一课是学生接触“倍”的概念的起始课,目的是要求学生

初步建立倍的概念,主要是要求学生初步感知倍的概念。

“倍的认识”是二年级数学教学重点、难点之一。

“倍”的概念比较抽象,在教学中,魏老师没有给学生“倍”的概念定义,而是通过大量的感性材料和通过自己观察思考,动手操作、比较,从而得出两数之间的数量关系,体验、明白“一个数的几倍”的具体意义,逐步建立“倍”这一概念。

——评价者

姓名:

潘艳

三、丰富变式,深化“倍”的概念,。

本课中用概念教学的相关理论——加强变式,突出本质。

⑴改变几倍数,及时类化,形成概念。

师:

3个白棋为一份,(师黑板上贴3个白棋)你摆的黑棋的个数是白棋的4倍.

(师手势4)

(生独立摆黑棋)

师:

放了几个3,为什么放了4个?

生:

4个3。

师:

原来4个3就是,3的4倍。

(板书:

4个3就是3的4倍)

师:

还是这3个白棋,要让黑棋的个数是白棋的3倍,在头脑里先想一想该摆一摆。

好了吗?

摆摆看——

师:

要摆3份呢!

我怎么一转身你们就摆好了?

生:

拿掉1份。

师:

原来3个3就是3的3倍。

⑵改变一倍数,凸显本质,强化概念。

师:

现在还是要摆出黑棋的个数是白棋的3倍,(停顿后再继续说)(慢动作)现

在拿掉一个白棋。

开始!

师:

小朋友们真会思考,说说你们是怎么想,怎样摆的。

生:

我把2个白棋看成一份,黑棋就有这样的4份。

所以我摆了8个黑棋。

师:

谁听懂了?

师:

他的方法里有一个关键词,你们听出来了吗?

为什么要强调“每一份”呢?

(解释和结论要从学生的嘴巴里出来,教师适时点板书“这样的”、“把2个

看做一份”。

师:

原来标准变了,黑棋数每一份也在变换。

师:

(仔细端详板书,表示质疑,编指边问:

诶~为什么黑棋都是6个,但和白

棋之间的倍数关系却不一样呢?

)(同桌两人说悄悄话。

师:

哦——原来每一份的标准不一样。

我明白了,当白棋3个为一份时,黑棋数

是白棋的2倍;当白棋2个为一份时,黑棋数是白棋的3倍。

(边指边说:

看来“把…看做一份”这个标准很重要)

(现在白棋的个数是黑棋的3倍,一目了然是吧!

那)师移动黑板上的第

二幅图.

师:

现在黑棋的个数还是白棋的3倍吗?

生:

是。

(为什么呀?

)(关键回答:

3个2或把…………,3份,点到即可)(师移动)

师:

现在呢?

(为什么呀?

)(关键回答:

3个2或把…………,3份,点到即可)师:

在生活中有许多物体不会排得整整齐齐让我们一眼就能发现它们的倍数关系。

但是没关系,我们有会观察的眼睛,会思考的脑袋,就能发现它们的倍数关系。

师:

(师拿掉4个黑棋)现在黑棋的个数是白棋的几倍?

生:

一倍。

师:

原来2个白棋为一份,黑棋有这样的2份,就是2倍。

黑棋有这样的3份,

就是3倍。

黑棋有这样的5份,就是5倍。

也就是黑棋有这样的几份,就是

几倍。

同一种素材进行多种变式,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提高对“倍”认识的清晰度。

“倍”的概念要抓住三个数量:

a和b,a和b之间的倍数关系。

只要a或b变化,a和b之间的数量关系就要随之改变。

学生初步理解“倍”的汉以后,教师通过白棋和黑棋的各种变化,把握“倍”概念的内在本质。

一是改变倍数。

“白棋数量不变,3倍怎么摆?

4倍呢?

1倍呢?

”二是改变一倍数。

“每一份的标准不一样。

当白棋3个为一份时,黑棋数是白棋的2倍;当白棋2个为一份时,黑棋数是白棋的3倍。

”三是改变几倍数“魏老师拍了10下手,是小明的2倍,小丽的1倍〃〃〃〃〃〃说一说他们分别是拍了多少下?

”通过这些

环节,学生在变化的情境中及时把握“倍”的本质,丰富“倍”知识的表象,深

化“倍”认识。

“大家评”的声音——老师重视学生思维条理性的培养,让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体会和掌握倍的认识,设计的练习也在巩固学生对倍的进一步认识的基础上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教师设计了拍手,用倍的知识说话等环节,让学生从熟悉的生活实际中感受数学知识的应用,从而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让学生获得大量的感性认识之后深化对倍的理解,同时也体现了让学生在独

立操作中,自我经历、感受、体验知识的构建过程。

——评价者姓名:

陆珏卉概念是枯燥的、乏味的,但却是重要的。

如果我们能让一个概念变得丰满,变得多彩,让它能从书的平面描述中凸现出来,那么孩子们掌握概念的过程便也会变得立体、多维,他们的学习过程也就变得积极、主动,而这不正是我们数学学习所需要的吗?

徐向颖数学名师工作室

吴晓文执笔整理

2014年10月27日篇四:

倍的认识评课稿

倍的认识评课稿

“倍的认识”一课是学生接触“倍”的概念的起始课,目的是要求学生初步建立倍的概念,主要是要求学生初步感知倍的概念,让学生理解倍是指两个量之间的数量关系。

“倍的认识”是三年级数学教学重点、难点之一,它的概念比较抽象。

林荔香教师在教学过程的设计上体现了层次性和坡度性,通过拍手游戏进行引入,复习了几个几、求几个几可以用表内乘法计算,为今天学习的新知识做了铺垫。

接着通过看一看、说一说、圈一圈等活动初步认识倍的概念,并进一步拓展学生认识几倍、知道标准量不变、比较量改变,倍数也改变,无形中渗透了正比例的思想。

再通过改变萝卜的数量,在变化中加深对倍的概念的理解。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出现一些改进的地方:

1、没有揭示今天的课题。

2、由于时间的不充足,后面的环节有些赶。

在火眼金睛环节,学生还没思考,就进行下一环节,应先让学生先思考,再数一数,整理清楚后,再发言。

以及其中的两个小环节忘记表达。

高华群教师在该教学中通过课前的小游戏,活跃课堂氛围,提高学生接下去的学习兴趣;以及通过圈一圈、摆一摆摆等游戏,直观形象地了该节课的内容,同时易于学生接受,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

由例题开始,要学生摆图,学生边摆边想边说,初步感知“倍”的含义。

接着做第一层次的练习让学生充分观察图,讲数理;再做第二层次画图(第一行有5根小棒,第二行是第一行的4倍,让学生画小棒)加深对“倍”的含义理解;除了巩固知识外,还加强数理的表述,看图找倍数关系,起到巩固知识,反馈检查,灵活运用的作用。

整个教学过程,老师始终抓住把什么当作1份,有几个这样的1份,就是这样的几倍这个数理来帮助学生建立“1倍数”的概念。

这样的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过程,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通过不断改变所比较的两个数的数量,在丰富的活动中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倍的含义;并且及时的表扬孩子,并让孩子及时地纠正自己的错误。

在练习环节,通过设计有层次的练习,深化孩子对倍的认识,同时培养了孩子爱动脑的好习惯;跳绳的练习让学生初步感知线段表示倍的关系,为解决问题做下铺垫。

但是在最

后的动物重量的倍数关系的习题稍难些,孩子的接受情况不乐观。

郑耿霞教师语言自然、体态大方,开头的拥抱游戏调动学生的学习氛围,提高学习兴趣,同时在讲解每份数的变化时可以适当地通过实物图圈一圈、动手摆一摆,在图上直观地显示出几份,感知标准量不变、比较量改变,倍数也改变,她的直接描述过于抽象,不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

在练习设计,杂乱地水果图这一环节中可先引导学生先整理各种水果的数量,再进行比较,让学生加深对对本课知识的理解。

曾倩教师在教学时,通过水果图注意进行倍的渗透,“倍”的概念的感知和理解都从图形入手,使抽出的概念直观化、形象化、简单化,从看图到画图再到摆脱直观,在现实的情境中,利用等分的经验进行苹果和梨两种数量之间的比较,抓住了“倍”的形成过程,沟通了“倍”和“份”之间的联系;在规律性的表述中,感悟“倍”和“份”的关系,知道有几份就是有几倍。

接着通过看图说一说,画一画等练习来加深对“倍”的理解,体现了循序渐进的要求,但也存在一些不足:

1、由于课上时间的不充足,教师的语速加快不易于学生理解。

2、在讲解练习时例如:

水果排列规律这题时,教师的讲解不够有条理。

篇五:

倍的认识评课稿

《倍的认识》的评课

“倍”的概念是一个起始概念。

这一概念知识的生长点是乘法的意义,有关倍数的三类应用题、分数、百分数的应用题,都和“倍”的概念有很密切的联系,但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很难会遇上有关于“倍”的问题。

所以“倍”概念的建立是至关重要的也是很抽象的。

一、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因此,吴老师在理解教材的基础上,制定了切合实际的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重点、难点把握准确。

在教学过程的设计上体现了层次性和坡度性,由例题开始,要学生画图,学生边画边想边说,初步感知“倍”的含义。

通过把2个草莓看作1份,6个苹果有这样的3份,我们就说苹果个数是草莓的3倍,从而引出3个2就是2的3倍。

然后再增加2个苹果,让学生完整地说谁是谁的几倍,再增加2个依然让学生说。

最后增加1个草莓,问现在的倍数关系,学生自然地就去圈一圈,画一画,然后找出倍数关系。

然后让学生充分画图,讲数理。

通过圈一圈、画一画、填一填,加深对“倍”的含义理解,除了巩固知识外,还加强数理的表述。

拓展练习是看图找倍数关系,起到巩固知识,反馈检查,灵活运用的作用。

整个教学过程,吴老师始终抓住把什么当作1份,有几个这样的1份,就是这样的几倍这个数理来帮助学生建立“1倍数”的概念。

这样的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过程,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科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在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方面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在教学中,数学知识是一条明线,得到数学教师的重视,数学思想方法是一条暗线,容易被教师所忽视。

但数学思想方法渗透比交待知识更重要,因为这是数学的精髓和灵魂。

教给学生思考方法、学习方法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为学生未来发展服务,让学生在脑海里留下数学意识,长期下去,学生将终身受用。

数学思想方法包括:

集合思想,符号化思想,转化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函数思想、化归思想、统计思想、极限思想、分类思想等。

在这节课里,体现了教师在教学的同时,注意进行数形结合思想的渗透,“倍”的概念的感知和理解都

从图形入手,使抽象的概念直观化、形象化、简单化,从摆图到看图再到摆脱直观,用数字说出倍数关系的过程和练习都反映出数形结合思想的渗透。

不管是在摆苹果是草莓的2倍,还是在摆12个圆形是三角形的几倍的练习时,无时无刻都渗透了函数的思想。

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数学思想的熏陶。

数学思想方法在整个小学阶段很多教学内容都可以渗透,如在分数、百分数应用题进行对应思想的渗透;在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圆等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进行转化思想的渗透等,我们很多数学教师都是这样做的。

其实数学思想方法都呈隐蔽式的,教师有意无意都在渗透,提高意识后,选择适当时机进行渗透,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提供机会,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

三、重视操作活动,发挥主体作用

教师能创造机会,让学生多种感官参和学习,把学生推到主体地位,让学生获得丰富感性认识,使抽象知识具体化、形象化。

由新课开始,学生和电脑一齐画图,带着把2个草莓看作1份,苹果有这样的几份,应怎样分的问题去操作,接着再画这样的1份,画完后说苹果的个数是草莓的几倍,再通过几个层次的摆和说,让学生感知和理解“倍”的含义。

整个操作过程层次分明,通过摆一摆,说一说,画一画等,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参和学习过程,不是为操作而操作,而是把操作、理解概念、表述数理有机地结合起来。

让学生看自己摆的图来说数理,降低了数理表述的难度。

通过操作,让学生既学得高兴又充分理解知识,形象直观地建立1“倍数”概念,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观察能力和操作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