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进生的个性特征4篇.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660302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后进生的个性特征4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后进生的个性特征4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后进生的个性特征4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后进生的个性特征4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后进生的个性特征4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后进生的个性特征4篇.docx

《后进生的个性特征4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后进生的个性特征4篇.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后进生的个性特征4篇.docx

后进生的个性特征4篇

后进生的个性特征4篇

后进生的个性特征第1篇

五种差生类型的个性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分析如下:

1.迟钝型差生mdash;mdash;个性温和、思维迟钝、不善言辞、健忘。

具体特点:

反应慢、不灵活,学习能力与理解能力及抽象思考能力差;怯懦、无主见、依赖性强;思想较简单,经常表现出幼稚、天真、粗鲁、笨拙;沉默寡言、情绪不易外露;过分懒惰,缺乏上进心,一般偏内向。

这类差生所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智能上的不足,并由此带来适应行为障碍。

其中有少部分属遗传因素造成的智力缺陷。

大部分是由于小学学习和家庭教育的多种原因,使得他们在小学阶段就存在持续的学习困难,造成知识障碍积累,基本学习技能匮乏,而导致智力发展跟不上正常要求,从而也影响了他们的德、智、体各方面的正常发展。

2.偏激型差生mdash;mdash;个性刚强、好动、暴躁、易怒、好胜心强。

具体特点:

怀疑、刚愎、固执己见,通常自以为是、自视甚高;较武断、冲动、激进;而且急躁易怒、缺乏自制力;自私、无责任感。

心理偏不健康。

这类差生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思想狭隘,偏激。

感情易冲动,自我控制能力差。

在自负的外表里潜藏着较重的自卑心理;并容易产生逆反心理。

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环境的不良影响,尤其是家庭的不良教化与不良环境。

这类差生大多属品德不良,如果教育不及时,很容易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3.顽皮型差生mdash;mdash;个性刚强、好动、固执、敢于冒险。

具体特点:

冒险敢为,少有顾忌。

好强固执、独立积极。

轻松兴奋、随遇而安。

倾向于独立,果断、露锋芒、有气魄,好表现自己,有攻击性倾向。

所以容易轻浮、不踏实,并缺乏上进心和持久力。

这类差生的主要问题是自尊心特别低。

顽皮、不思上进。

而且纪律观念淡薄,作风散漫,随意性很强,无远大理想和抱负,意志薄弱。

大多属行为不良。

这种差生一般都具有侥幸心理、逆反心理、惰性心理,甚至会出现自卑心理,自认为无可救药,低人一等,破罐子破摔。

如果教育不当,可能会出现道德行为偏轨,如打架、破坏公物、逃学、抽烟、偷窃、赌博、诈骗等违法乱纪的行为。

4.孤癖型差生mdash;mdash;个性孤癖、沉默寡言、自尊心强。

具体特点:

对人冷漠、孤独、寡言、行动拘谨,较消极,不热情,阴沉忧郁,有过份的自我意识;但这种类型的人一般办事较认真、踏实、言行一致,情绪较稳定、自制力强。

自尊心特别强。

属于典型的内向性格。

这类差生的主要问题是内心的封闭性及过度的自尊心,教师很难掌握他们的内心活动。

如果教师批评不当和教育的分寸掌握不好,容易损伤他们的自尊心,产生更加消极并带有反抗性质的情感mdash;mdash;自卑感,这是自尊心的另一种极端表现形式。

这些差生的形成,除少部分是先天因素外,大多数都是后天影响造成的。

如父母离异,父母早亡,家庭经济条件差等。

5.敏感型差生mdash;mdash;个性脆弱,患得患失、多愁善感,情绪变化无常。

具体特点:

过分焦虑、比较敏感,容易消沉、悲观,常表现畏怯退缩、缺乏自信心,有强烈的自卑感。

而且多疑,情绪波动大、易生烦恼。

经常心神不定,焦躁不安,缺乏耐心,而又不能控制自己。

大多数心理不健康。

这类差生的主要问题是自卑感很严重,而且感情脆弱、过度焦虑,耐挫能力差。

他们不能正确地评价自己和看待事物,常有患得患失之感。

从而影响他们的学习状态和心理的正常发展。

大多属个性不良。

这类差生如果不能适时正确地加以引导,容易产生心理障碍、重者引起心理疾病。

后进生的个性特征第2篇

后进生是指在教育的主导影响下形成的一部分特殊学生,即在品德和学业两方面都比较差的学生.转化后进生是学校教育不能回避的重要工作,掌握后进生的心理特点,采取适当的教育方法,教育好每一个学生,是教育工作者应尽的职责。

与一般学生相比,后进生由于缺点错误突出,其心理特征具有明显的消极性,一般表现有四:

其一,有好胜逞能心理。

后进生同样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和承认,只因自身品德和学业的现实表现,使他们的期望无法实现。

因而,这种好胜心就以一种扭曲的形式表现出来,他们尤其讨厌被当众批评,吃软不吃硬,越压越不服。

其二,有逆反心理。

后进生常以批评的眼光看待周围事物,常常自以为是。

因此,对老师的管理和批评教育有较强的逆反心理,甚至正确的管理和批评教育也会引起他们的对立情绪。

其三,有疑惧心理。

后进生由于思想品德和学生成绩低下,其心中有一种受到外界环境排斥的感觉,他们企求人们理解甚至原谅他们,而实际上得到的却是与其主观愿望截然相反的待遇。

人们如果对他们采取疏远、回避、警惕的态度,他们就会用粗暴无礼的行为来顶撞,或以言行反抗,或以出走来要挟。

有时凭空臆测,怀疑其他同学背后捣鬼,特别怀疑老师对自己不怀好意,一句普通的话,却可能认为跟自己过意不去。

老师的教导,他们往往当耳边风。

其四,有矛盾心理。

后进生心理上一般存在这样几对矛盾。

一是强烈的自尊心而得不到尊重的矛盾。

自尊之心,人皆有之。

但后进生常常得不到人们的尊重,同学嗤之以鼻,老师视为包袱,久而久之,产生自卑感。

二是要求上进而意志薄弱的矛盾,后进生并非人人悲观消极,他们也有向上决心。

但上进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它需要坚强的意志作基础,而后进生恰恰缺乏这种坚强的意志,所以一旦遇到困难与挫折,他们又容易心灰意懒,悲观消沉。

三是要求爱而得不到温暖的矛盾。

后进生渴望得到老师的爱,但由于不思进取,得到的常常是批评和惩罚,这便与其要求爱抚的心理发生矛盾。

四是逞能好胜而得不到荣誉的矛盾。

逞能好胜是青少年的共同心理,后进生也同样希望自己各方面超过别人,得到人们的尊重和赞扬,但由于他们不能严于律己,尤其对学习不感兴趣,不思进取,因而被老师打入冷宫。

他们学习上难以满足好胜之心,于是转移兴趣,另辟蹊径,释放其过剩精力,显示自己的才华,达到心理的平衡。

后进生的个性特征第3篇

班主任工作的对象是活生生的学生,他们个性不同、习惯不一,这就需要班主任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与他们交流思想、沟通情感。

几年来的班主任工作使我体会到:

正确运用心理学理论,能有效地开展各项工作,尤其在转化后进生方面,更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那么,后进生的心理有哪些特点呢?

在转化后进生的工作中我们又该采取哪些对策?

担任班主任几年来,我通过对学生的观察、谈心和仔细研究,发现后进生中真正智力差的只有个别,大部分学生是因为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积极性欠缺,行为、学习习惯较差等原因造成的,而导致这些原因的症结所在,往往是因为他们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

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

表现之一:

以自我为中心,一切总是从自我出发,好表现自己,好支配和指责他人,而忽视他人的需要和存在,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

表现之二:

自卑和忧郁,这些学生在失败后自我评价低,缺乏自信心,看看别人什么都行而自己却一切都不行。

于是,引起情绪不稳定或忧郁,有时以伤害他人的言语和破坏性的行为来发泄自己心中的不快。

表现之三:

挫折承受力差,意志薄弱,稍微遇到一点困难或挫折,就会动摇或失去信心,一批评就泄气,不能勇往直前,甚至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

于是,他们就会采取逃避、退缩的态度,久而久之,惰性逐渐抑制了上进心。

针对以上总结的后进生的心理问题,我采取了对症下药的针对性策略:

用赏识催化积极表现。

中学生一般都有很强的自我表现欲。

美国激进大师威廉康顿曾说:

自我表现的人会傲视一切地迎接挑战,人类有此种心理,若好好运用实不失为一种优良的创造催化剂。

然而,如果不能正确认识和引导,它会助长诸如自以为是、以自我为中心等不良心理的滋生。

对于后进生,教师若能充分利用他们自我表现欲强的心理,加以积极引导,及时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采取优点激励法,使他们感到我能行、我会进步。

这样,就可弹拨他们心灵深处的情弦,使他们的内心爆发出积极的感情,从而产生奋发向上的内在动力。

我班的陆凯同学,学习上不努力,成绩很差,而且满口脏话,令教师忧虑,同学生厌。

我曾多次找他谈心,但收效甚微。

在一次大扫除活动中,我意外发现他劳动特别积极,不怕脏,不怕累。

于是,在班会课上公开表扬他,并安排他负责管理班级自行车工作。

课后我又及时找他谈心,进一步鼓励他发扬优点、努力改正缺点。

经过一段时间,他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具有了积极的进取心和学习自觉性。

尤其在自行车管理上尽心尽责、一丝不苟,赢得老师、同学的好评。

赏识只是一种形式,其实质是对人格尊严的一种维护。

适时地表扬,在育人工作中是有独特魅力的,尤其对后进生而言,更是开启他们心灵的钥匙。

用尊重启发自我认识。

每个人都是有自尊心的,后进生也不例外。

对后进生应给予更多的关心、爱护、尊重他们的人格,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决不能采取冷漠和歧视的态度,更不能蛮横训斥、惩罚。

动辄训人、惩罚往往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不但于事无补,反而事与愿违,适得其反。

只有当他们自我认识、自我觉悟,才能从心底里痛改前非、积极向上。

具体做法是:

一方面尊重后进生的人格,给他们留面子;另一方面宽容后进生的缺点,给他们留后路。

我班的范晶晶同学,是单亲家庭,父亲长年在外挣钱,靠年迈的爷爷、奶奶照料,生活十分艰苦。

学习上较懒散,行为上自由散漫,上学期冬天经常迟到。

尽管我反复教育和提醒,但毫不奏效,他依然我行我素,几乎天天迟到。

我没有横加指责、公开训斥、严厉处罚。

而是不厌其烦地找他谈心,帮助他想方设法地避免迟到。

金诚所至,金石为开,他终于认识到自身的不足,诚恳地向我表明了决心,从此与迟到绝缘。

初中生已萌生了成人意识,很要面子,班主任要以尊重和宽容去呵护和关怀。

让一个人觉得自己是受人尊重的,他就会自尊自重。

用真诚促进心理认同。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

学生对于老师的教育,只有从心底里感到老师的话是对的,也就是说只有取得了心理认同,才能接受并改正。

依据心理学原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应遵循真诚的信条。

因此,班主任要用真诚换得与学生的沟通,在此基础上,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促使他们产生心理认同,从而自觉迷途知返、改过自新。

我班的喻涛同学,曾一度与同学关系紧张,言语伤人,甚至动手动脚,而且得理不饶人,得寸进尺。

而每次同学指责他的不是,他却总是恶人先告状,专说别人的不是。

同样的情形重复了几次,我感到很纳闷;他为什么会这样?

后来我从侧面了解到他的父母离异,继母对他不闻不问,他得不到母爱,呈现不健康心理。

于是,我决定用真诚来接近他、感化他。

接下来,我有意识地关心他的学习和生活,问寒问暖。

一次,他精神不振地伏在桌上,我走过去询问,得知他肚子疼得厉害,主动提出送他去医院。

他摇头拒绝了,但我能读到他眼睛里流露出的感激之情。

终于,我的真诚感动了他,他变得喜欢与老师接近了,言语、行为变得规范了。

于是,我不失时机地教育他做一个文明守纪的中学生,他欣然应允。

从此,一个崭新的他展现在了同学和老师面前。

从热爱学生的真诚愿望出发,动之以情,深于父母,晓之以理,细如雨丝,一定能更好地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

通向孩子心灵之路的并不是肥沃的田野。

在这片肥沃的土地上要获得丰收,需要辛勤耕耘,加强田间管理,更需要温暖的阳光、湿润的雨露。

只有教师的爱化为阳光、化作雨露,才能滋润出一批批破土而出的幼苗。

对后进生,班主任更要倾注爱心,以尊重、赏识唤起他们的进取心,以真诚、宽容激发他们的上进心,努力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引导他们力争上游、健康成长。

后进生的个性特征第4篇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但要真正做到这一点却是很难的,说难,并不是难在面向普通学生,更不是难在面向优秀学生,而是难在面向我们通常所说的后进生。

笔者认为,要真正实施素质教育必须认识后进生问题、解决后进生问题,而在后进生问题上非常值得重视的,或者说非常值得共同探讨的是mdash;mdash;

1.什么样的学生被人们称为后进生;

2.后进生的心理有哪些特征;

3.后进生心理形成的原因,特别是学校教育的原因是什么;

4.针对后进生的心理问题,学校教育有哪些对策。

后进生是怎样的学生

我们面对这样一种现实,即我们的教育对象中存在着一批被人们(教师、家长、社会上其他人士)称作为后进生的学生,对后进生这一概念持不同看法的人很多,由于大家对这类学生看的角度、认识的程度不尽相同,表达的方式不尽相同,所以有着许多不同称法:

差生、后进生、学业不良学生、学习困难学生、难教儿童、其才能未被开发的人(吕型伟语),还可以举出很多的说法,不一而足。

这些说法当中,后进生最直截了当,也见诸报端、文件。

对于这些称呼,我们可以再作讨论,但客观事实是在学校教育中存在着这样一部分学生mdash;mdash;

他们智力基本正常,具有一定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和注意力;有正常的心理活动,有各自的需要、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

但是,他们的学习成绩不良,其中有一部分还伴有反社会化行为倾向,如思想意识不健康,行为上有旷课逃学、称王称霸、打架偷窃等违纪、违法问题,为了区别于一般学业不良的后进生,习惯上把这一部分学生称作双差生。

那么一所学校里到底有多少后进生呢?

由于各所学校情况不同,对后进生的理解也不尽相同,有很大的主观性:

因此,后进生的人数难以作一种精确的统计,但一般认为学业不良的后进生在初中学生中占的比例为10%-20%,双差生约占2%左右。

不管怎样,可以这样认为,后进生是普遍存在的,这个事实一直在困扰着教师、家长和学生本人,使得教师和家长焦虑不安,特别引起教育工作者关注的是,一些后进生厌学、恐学,其中有一部分向着弃学发展,极少数还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当然违法犯罪的青少年学生中也有学业良好的,但所占比例极小),至于联想到他们作为后进生的经历,会在他们心灵上留下什么创伤,会对他们今后的人生产生什么影响时,则更令人不安。

应该说,对这一类学生的教育、转化工作一直是普通中小学德育工作、教学工作的难点,也是教育工作者平时比较重视的一项工作。

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却出现这样一种现象:

一些教师并没有放弃对他们的教育,在他们身上也花费了很多精力,然而往往事倍功半。

问题出在哪里呢?

据笔者长期观察了解,在对后进生的教育过程中,存在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对这些学生缺少科学的分析,其中包括对他们的成长经历、所处环境、生理心理特征进行分析,而是统称他们为坏学生、蹩脚学生、差生,在教育中大呼窿、一刀切,未能在教育中很好地遵循因材施教和注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的原则。

打一个比方,就像一个医生给病人看病,不问病史、不看病情、不找病因,光知道这是病人就开药方,这样不能取得好的治疗效果(甚至没病看出病来)是很自然的了。

后进生是一个复杂的概念,每个后进生都有自己特殊的个性,都有着各自的特点,一般可粗略地把他们分为智力型和非智力型两种。

从对无锡市工读学校学生分析来看,IQ值在80以下的智力型后进生约占20%,这类学生记忆力差,不善于观察、想象,缺乏有意注意力,学习容易疲劳,思维速度慢,他们在学习上花的时间和精力较其他学生多,但成绩却远远不如别人,而大部分后进生属非智力型后进生,他们并不笨(笔者曾对一所初中的十名校级后进生作过分析,其中有九人智商IQ值在90以上,有四人达到110-120),他们高起兴来,或者在某种压力下,能表现出他们较高的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力水平,但他们对学习却不感兴趣,有的懒惰,有的自卑,有的凭高兴、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有的与教师对立、横竖横,这些学生人数虽然不多,但是对班集体,对他人影响极大。

这一类后进生如不加以控制、转化,必然为学校的规范和纪律所不容,很有可能进一步发展到旷课、逃学、弃学,甚至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后进生的心理特征分析

后进生的特征并不是用一个差能简单概括的,我们一般所说的双差生,除了学业不良之外,在行为上还存在着反社会化倾向和越轨行为,对这类学生的心理特点可以这样作些分析:

⒈意志薄弱,缺乏自制能力,他们也想搞好学习,但缺乏持久性,对于学习上感兴趣的内容能表现得异常活跃,而对学习起来困难较大的抽象、枯燥的知识便提不起精神来,这类学生的具体表现为:

贪玩,玩时精力旺盛(看武打录像可以看个通宵),学习怕动脑筋,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特别是缺乏持久的有意注意。

他们感情脆弱,容易冲动,头脑一发热,什么后果都不考虑,常常是下决心痛改前非,不久又故态复萌(因此常被一些教师认为是欺骗老师)。

⒉重感情,渴望友谊和抚爱,尤其看重和老师的交情,但又对老师敬而远之,畏而疏之。

由于他们常给老师、班级带来麻烦,因此他们心理上也常有压抑感和苦闷感。

他们常把江湖义气当友谊,他们为帮助朋友,不惜违纪,不考虑自己的利害得失,如果那个老师对他好,他一定不会忘记。

由于他们重感情而又往往得不到老师、家长的关心,因此常为了寻求心理补偿,而产生不良结交,走上违纪、违法的道路。

⒊有强烈的甚至扭曲的自尊需要,爱表现自己,爱出风头,抖威风,他们有时为了表现自己而不惜欺侮同学,顶撞老师,公然违纪。

自尊的另一面是自卑,自卑的学生实质上自尊心特别强而且性格内向,他们有的可能是学习一开始时掉了队,日积月累,积重难返,丧失了信心,有的可能是由于一两次考试失败,甚至只是在课堂上回答问题时遭到嘲笑、奚落,形成心理创伤,产生了自卫心理,自卫心理使他们对学习产生恐惧心理,为了防止再度出错,避免别人的嘲讽,便常保持沉默,来保护自己的尊严,进取热情锐减,长此以往,愈加自卑。

⒋有强烈的逆反心理。

他们的问题主要出在情感上,这类学生智力一般不错,也有一定的学习能力,就是存心不好好学,非常任性,有时横竖横,老师让这样,他偏要那样,学习成绩时好时坏,时起时落,最终落伍。

实践中我们常看到这类学生并不是对每门功课,对每个老师都是这样。

造成学生在学习上的逆反心理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教师的教育方法不当或教育中的不公正,这使学生产生意义障碍,形成了逆反心理,他们对老师有了意见后,想用不好好学来报复老师,也就是学生经常讲的:

你这样对我,我就不好好学你教的课。

后进生所具有的这些心理特点无论如何是我们寻找预防和转化后进生的对策时必须加以考虑的。

当我们作出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一切为了学生的承诺时,更需要我们来帮助、关心、爱护这一类学生,更需要我们透过他们的行为来研究他们的心理,采取科学的教育对策,更有效地实施教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