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理综选择题专项训练12.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65625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03.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理综选择题专项训练1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高考理综选择题专项训练1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高考理综选择题专项训练1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高考理综选择题专项训练1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高考理综选择题专项训练1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理综选择题专项训练12.docx

《高考理综选择题专项训练1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理综选择题专项训练12.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理综选择题专项训练12.docx

高考理综选择题专项训练12

2018年高考理综选择题专项训练(12)

 

一、选择题:

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与细胞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蓝藻细胞的能量来源于其线粒体有氧呼吸过程

B.细胞膜两侧的离子浓度差是通过协助扩散实现的

C.分泌蛋白先经过高尔基体再经过内质网分泌到细胞外

D.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

【答案】D

【解析】蓝藻细胞没有线粒体,A错误;主动运输机制保证活细胞按照生命活动的需要,主动选择吸收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排出代谢废物和对细胞有害的物质,因此细胞膜两侧的离子浓度差是通过主动运输实现的,B错误;分泌蛋白先经过内质网的加工、再经过高尔基体的进一步修饰加工分泌到细胞外,C错误;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D正确。

2.研究发现,直肠癌患者体内存在癌细胞和肿瘤干细胞。

用姜黄素治疗,会引起癌细胞内BAX等凋亡蛋白的表达,诱发癌细胞凋亡:

肿瘤干细胞因膜上具有高水平的ABCG2蛋白,能有效排出姜黄素,因此不会凋亡,而是增殖分化形成癌细胞。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肿瘤干细胞的增殖与分化过程都需要消耗ATP

B.编码BAX蛋白和ABCG2蛋白的基因都属于原癌基因

C.肿瘤干细胞与癌细胞中基因的执行情况不完全相同

D.用ABCG2抑制剂与姜黄素联合治疗,可促进肿瘤干细胞凋亡

【答案】B

【解析】肿瘤干细胞的增殖与分化过程涉及DNA和蛋白质的合成,都需要消耗ATP,A项正确;原癌基因调控细胞正常的细胞周期,控制细胞分裂和生长过程,编码BAX蛋白和ABCG2蛋白的基因调控细胞的凋亡,不属于原癌基因,B项错误;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肿瘤干细胞与癌细胞中基因的执行情况不完全相同,C项正确;ABCG2抑制剂可抑制细胞排出姜黄素,和姜黄素作用相同,均可促进肿瘤干细胞凋亡,D项正确。

3.下列关于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A.赫尔希和蔡斯实验离心后的沉淀物中留下的是T2噬菌体颗粒

B.T2噬菌体可侵染R型肺炎双球菌并在其中复制和增殖

C.艾弗里实验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D.赫尔希和蔡斯实验不能直接用35S和32P的培养基标记噬菌体

4.下图为某卵原细胞产生的次级卵母细胞的相关染色体及基因组成,假设未发生基因突变,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卵原细胞的基因型可能有2种

B.图示细胞分裂后期含2个染色体组

C.该细胞产生的子细胞受精后,形成的受精卵基因型不可能是AABb

D.若卵原细胞的基因型为AaBb,则该卵原细胞产生的极体为AB、Ab和aB

【答案】D

【解析】据图分析,图中姐妹染色单体上的B、b基因可能是B突变为b,也可能是b突变为B,也可能是交叉互换产生的,因此卵原细胞的基因型可能有2种,A正确;图示细胞中含有1个染色体组,其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含有2个染色体组,B正确;该细胞产生的子细胞受精后,形成的受精卵基因型中肯定含有a,因此不可能是AABb,C正确;若卵原细胞的基因型为AaBb,则该卵原细胞产生的极体为AB、Ab和aB,也可能AB、Ab和ab,D错误。

5.如图表示某种生物学效应与相关变量之间的关系。

对图中曲线所反映的生物学过程或特点的分析,正确的是

A.若该曲线表示种群的增长速率与时间的关系,则种群在b~c时期属于衰退型

B.若该曲线表示池塘水体中某重金属污染物含量随时间的变化,表明池塘生态系统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C.若该曲线表示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促进茎生长的影响,则c点时茎不能生长

D.若X和Y分别表示某环境中两个不同的生物种群,则该曲线显示X和Y为捕食关系

【答案】B

【解析】若该曲线表示种群的增长速率与时间的关系,种群在b~c时期增长速率下降,但种群数量仍在增长,属于增长型,A项错误;若该曲线表示池塘水体中某重金属污染物含量随时间的变化,重金属污染物含量先增加后减少,表明池塘生态系统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B项正确;若该曲线表示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促进茎生长的影响,c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不促进茎的生长,但茎能够生长,C项错误;若X和Y分别表示某环境中两个不同的生物种群,最终Y被淘汰,则该曲线显示X和Y为竞争关系,D项错误。

6.下列关于神经细胞生物电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A.将电位计的两电极置于神经纤维膜的外侧,给予一适宜刺激后可测出动作电位的大小

B.将离体的神经纤维置于适宜的生理盐溶液,适当增加溶液的KCl浓度其静息电位的绝对值增大

C.将离体的神经纤维置于适宜的生理盐溶液,适当增加溶液的NaCl浓度其动作电位的峰值增大

D.神经纤维膜上动作电位的峰值会随刺激强度的增大而增大,随传导距离的增大而减小

【答案】C

【解析】测定动作电位应该把电位计的两电极分别放在细胞膜内侧和外侧,观察有无电势差,若表现为外负内正即是动作电位,A项错误;神经细胞膜主要对钾离子有通透性,造成钾离子外流,使膜外阳离子浓度高于膜内,这是静息电位形成的原因,适当增加溶液的KCl浓度,使细胞膜内外K+浓度差变小,造成钾离子外流的数量减少,使得静息电位的绝对值变小,B项错误;发生动作电位时,细胞膜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大,Na+内流,膜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适当增加溶液的NaCl浓度,使得膜内外Na+浓度差增大,Na+内流增多,动作电位的峰值增大,C项正确;兴奋的传导具有“全或无”和“不衰减”的特点,前者指在神经元细胞膜上任意一点施加的阈刺激与任何强度的阈上刺激引起的动作电位水平是相同的,后者指在细胞膜上任意一点产生动作电位,那整个细胞膜都会经历一次完全相同的动作电位,也即神经纤维膜上动作电位的峰值不受刺激强度和传导距离的影响,D项错误。

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蛋白质进入人体后水解成多种氨基酸

B.绿色化学要求从源头上消除或减少生产活动对环境的污染

C.燃煤中加入CaO可以减少酸雨的形成及温室气体的排放

D.生活用品尼龙绳主要是由合成纤维制造的

【答案】C

【解析】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氨基酸,故A正确;绿色化学的核心是从源头上消除或减少生产活动对环境的污染,故B正确;燃煤中加入CaO可以减少SO2的排放,不能减少CO2气体的排放,故C错误;尼龙属于合成纤维,故D正确。

8.下列现象或事实能够用相同的原理解释的是

A.NaOH、FeSO4在空气中放置变质

B.氯水、AgI密封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

C.乙烯使溴水和酸性KMnO4溶液褪色

D.常温下浓硝酸不能溶解Al和Au(金)

9.有机物W在工业上常用作溶剂和香料,其合成方法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W互为同系物

B.M、N、W均能发生加成反应和取代反应

C.W能发生皂化反应

D.M的二氯代物有8种

【答案】B

【解析】A、N含有官能力为羧基,属于羧酸类,W含有官能团为酯基,属于酯类,不是同系物,选项A错误;B、M、N、W三种有机物结构中均含有苯环,均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M能够与溴、铁作催化剂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溴苯,N能与醇发生酯化反应,W能在酸性或碱性环境下发生水解反应,选项B正确;C、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在碱性环境下水解为皂化反应,W不属于高级脂肪酸甘油酯,能够与碱反应,但不是皂化反应,选项C错误;D、M的二氯代物有:

环上有2个氯、1个甲基,这样的有机物有6种,环上有一个CHCl2,只有1种,环上有1个氯、1个CH2Cl,这样的有机物有3种,共计有10种,选项D错误。

答案选B。

10.下列实验操作、现象、结论均正确的是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A

将过氧化钠投入滴有酚酞试液的水中

溶液最终为红色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碱性物质

B

向Ba(NO3)2溶液中通入SO2气体

产生白色沉淀

SO2具有还原性

C

向FeCl3溶液中加入Cu,振荡

溶液颜色由棕黄色一蓝绿色一蓝色

Cu与FeCl3发生了置换反应

D

室温时用酸度计分别测量等浓度的NaA、NaB溶液

pH(NaB)

酸性:

HA>HB

【答案】B

【解析】将过量的过氧化钠投入滴有酚酞试液的水中,反应中生成NaOH,溶液显碱性,溶液先变红色,但Na2O2有强氧化性,有漂白性,最终溶液变为无色,A错误;向Ba(NO3)2溶液中通入SO2气体,在酸性条件下,硝酸能够把SO2气体氧化为硫酸根离子,硫酸根离子与钡离子反应产生硫酸钡白色沉淀,体现了SO2气体的还原性,B正确;铁离子具有强氧化性,能够把金属铜氧化为铜离子,铁离子被还原为亚铁离子,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不是置换反应,C错误;形成盐的酸根离子对应的酸越弱,盐水解能力越强,由于pH(NaB)

HA

点睛:

二氧化硫气体通入氯化钡溶液中,弱酸不能制备强酸,所以不发生反应;SO2气体通入Ba(NO3)2溶液中,有白色沉淀硫酸钡生成,因为硝酸根离子在酸性条件下,把二氧化硫氧化为硫酸根离子所致。

11.最近浙江大学成功研制出具有较高能量密度的新型铝一石墨烯(Cn)电池(如图)。

该电池分别以铝、石墨烯为电极,放电时,电池中导电离子的种类不变。

已知能量密度=电池容量(J)÷负极质量(g)。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放电时,Cn(石墨烯)为负极

B.放电时,Al2Cl7-在负极转化为AlCl4-

C.充电时,阳极反应为4Al2Cl7-+3e-=Al+7AlCl4-

D.以轻金属为负极有利于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

【答案】D

点睛:

本题考查学生二次电池的工作原理以及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知识,侧重学生的分析能力的考查,属于综合知识的考查,注意把握电极的判断方法和电极方程式的书写。

放电时铝为负极,被氧化生成Al2Cl7-,负极反应:

方程式为Al+7AlCl4--3e-═4Al2Cl7-,其逆过程就是充电时的阴极反应Al2Cl7-+3e-=Al+7AlCl4-;正极反应为3Cn[AlCl4]+3e-=3Cn+3AlCl4-,其逆过程就是充电时的阳极反应:

Cn+AlCl4--e-═Cn[AlCl4],以此解答该题。

12.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Y和Z位于同一主族。

m、n、p均为由这些元素组成的二元化合物,甲、乙、丙为其中三种元素对应的单质,丙为淡黄色固体,易溶在XZ2中,n是一种二元弱酸。

上述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反应条件省略)。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

W<X<YB.非金属性:

Y>Z>X

C.Y与Z组成的化合物一定有漂白性D.W与X组成的化合物中只有极性键

【答案】B

【解析】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Y和Z位于同一主族。

m、n、p均为由这些元素组成的二元化合物,甲、乙、丙为其中三种元素对应的单质,丙为淡黄色固体,则丙为硫的单质,硫易溶在二硫化碳中,则X为C元素、Z为S元素、Y为O元素;n是一种二元弱酸,则n为硫化氢、W为H元素。

A.原子半径:

H<O<C,A不正确;B.非金属性:

O>S>C,B正确;C.O与S组成的化合物不一定有漂白性,如二氧化硫有、三氧化硫没有,C不正确;D.H与C组成的化合物中不一定只有极性键,如乙烷分子中既有极性键,又有非极性键,D不正确。

本题选B。

13.常温下,用0.100mol/L的AgNO3溶液滴定50.0mL,0.0500mol/LKCl溶液,以K2CrO4为指示剂,测得溶液中pCl=-lgc(Cl-)、pAg=-lgc(Ag+)随加入AgNO3的体积变化如图所示,已知溶液中离子浓度小于等于1.0×10-5mol/L则沉淀完全,Ksp(Ag2CrO4)=2.0×10-12,Ksp(Ag2SO4)=1.4×10-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gCl的沉淀溶解平衡常数Ksp数量级为10-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