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资料分析全攻略+题例分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641739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23.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务员资料分析全攻略+题例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公务员资料分析全攻略+题例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公务员资料分析全攻略+题例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公务员资料分析全攻略+题例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公务员资料分析全攻略+题例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公务员资料分析全攻略+题例分析.docx

《公务员资料分析全攻略+题例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务员资料分析全攻略+题例分析.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公务员资料分析全攻略+题例分析.docx

公务员资料分析全攻略+题例分析

资料分析全攻略

  资料分析测验主要考察应试者对各种资料(主要是统计资料,包括图表和文字资料)进行准确理解与分析综合的能力。

资料分析测验的基本方式是:

首先提供一组资料,或是一段文字,在资料之后有几个问题,要求考生根据资料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计算、处理,然后,从问题后面的四个备选答案中找出正确答案。

 资料分析主要是对文字资料、统计表、统计图(条形统计图、圆形统计图、曲线图、网状图)等资料进行量化的比较和分析,这种类型的题目主要考察应试者对各种资料分析比较和量化处理的能力。

需要提醒应试者注意的是,做这类题目的直接依据是试题提供的资料,切记不要脱离资料本身所提供的信息,不要凭自己个人的经验或非试题提供的同类信息作出判断,否则会严重影响考试成绩。

  第一节文字资料分析(较难)

  一、文字资料分析测验的解题技巧

  

(一)文字资料分析测验的考试内容

  文字资料分析题是用陈述的方式将一系列相关信息罗列出来,要求考生对所提的问题进行解答,主要考查应试者对一段文字中的数据性、统计性资料进行综合分析与加工的能力。

  文字资料分析题是资料分析测验中较难、较复杂的部分,因为它不像统计图像那样具有直观形象、一目了然等特点,其数据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因为众多数据都隐藏包容在一段陈述中,需要应试者从中将需要的数据逐一找出,并将相关的数据串起来。

这就要求应试者具备较强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而准确地把握字里行间包含的各种数量关系及其逻辑关系,并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才能得出准确的答案。

通常要小心的是文字中的细节、伏笔,有些文字陷阱会误导应试者做出错误的选择。

  

(二)、文字资料分析测验的解题方法与技巧

  在所有的资料分析题中,文字资料题是最不易处理的一种。

在遇到这类题时,切忌一上来就找数据。

因为这种题是一种叙述,叙述就有语意,有语意就可能让人误解。

如果一上来就直奔数据,而对材料陈述的内容不屑一顾的话,很可能背离材料的本意和要求,造成失误。

  做文字资料分析题,在拿到题目之后,首先要将题目通读一遍,用大脑分析哪些是重要的,哪些是次要的,然后仔细看一下后面的问题,与自己原先想的印证一下,接下来再有针对性的认真读一遍材料,最后,开始答题。

这样做,一方面,可以准确地把握材料;另一方面,对材料中的各项数据及其各自的作用有了一个明确的认识。

  有些人可能不喜欢做那些统计表的问题,面对大堆的数据觉得无从下手,而以为文字资料非常容易,这种想法常会导致在文字资料题上丢分。

前面就已经说过,在资料分析中,最难的一类就是综合性的判断,统计表分析题只涉及对数字的比较和处理,虽说复杂点,却相对比较容易得分;而文字资料题却加上了对语意的把握和理解,也就是说,它比统计表又多了一个环节。

这对那些急躁而又轻视文字资料的考生来说,确实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二、文字资料分析测验典型例题分析

  [例题1]

  请根据下面的文字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从垂直高度来看,世界人口分布的不平衡性十分明显。

海拔200米以下的陆地面积占27.8%,而居住在这一高度内的人口比重却占到56.2%,200米—500米高度的陆地面积占全部陆地的29.5%,而居住在这一高度内的人口为24%,500米—1000米高度的陆地占总面积的19%,人口占11.6%。

也就是说,世界人口90%以上是居住在海拔1000米以下的比较低平的地区。

尽管目前世界上最高的永久性居民已达海拔5000米的高度(南美洲的安第斯山区和我国西藏),最高城市也达到海拔3976米(波利维亚的波托西)。

  1.居住在海拔200米—500米这一高度内的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是:

  A.56.2%B.27.8%C.24%D.29.5

  2.人口密度最大的是在哪一个高度的陆地上?

  A.0—200米B.200米—500米C.500米—1000米D.1000米以上

  3.居住在1000米以上高度的人口比重是多少?

  A.10%B.8.2%C.11.6%D.9.3%

  4.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城市是哪一个?

  A.我国的拉萨B.南美洲的安第斯C.波利维亚的波托西D.日本的广岛

  5.海拔200米以上的陆地面积占总面积的比重为多大?

  A.56.2%B.27.8%C.72.2%D.29.5%

  [答案解析]

  本题的正确答案为1.C;2.A;3.B;4.C;5.C。

  第1题,这个问题纯粹是从材料中找原始的数据,比较容易。

需要注意的是,本题问的是人口,而不是地域面积;在供选择的项中,就有面积的数据,千万注意,不要选错。

  第2题,该题的难度比第1题稍进了一点,但它也只不过需要首先找出四个高度段的有关人口密度的数据,再加以比较而已,只是绝不能将这些数据混淆了,以免出错。

  第3题,简单计算一下即可得到正确答案是B。

  第4题,材料中并没有明确地罗列出来,只不过是用一种补充说明的方式点出。

而且,材料中也给出了两个最高,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迷惑作用,所以,必须审慎地领会题意,以免陷入出题者所设陷阱,造成失分。

  第5题,只要找出200米以下的陆地面积在总面积中所占比重,再用“1”去减就可以得到正确答案是C。

  [例题2]

  请根据下面的文字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某年,我国乡镇企业职工达到9545.46万人,分别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23.8%和全国劳动力总数的17.6%;乡镇企业总产值达到6495.66亿元,分别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53.8%和全国社会总产值的24%。

其中,乡镇工业产值达到4592.38亿元,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7.6%;乡镇企业直接和间接出口创汇80.2亿美元,占全国出口创汇总额的16.9%。

该年乡镇企业税金为310.29亿元,仅占国家财政总收入的12%。

但是在国家财政新增长的部分中所占比重却明显地增大。

从10年前至该年,10年间乡镇企业税金增加288.29亿元,占国家财政收入增加额的19.7%。

同期乡镇企业税金平均每月增长30.3%,相当于国家财政总收入平均每年增长8.7%的3.48倍。

  1.该年我国乡镇企业职工占全国劳动力总数的比重比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比重低多少?

  A.23.8%B.17.6%C.6.2%D.6.3%

  2.该年我国乡镇企业总产值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多少?

  A.1/2弱B.1/2强C.1/4弱D.1/4强

  3.10年前我国乡镇企业税金为:

  A.310.29亿元B.288.29亿元C.32亿元D.22亿元

  4.从10年前至该年,我国财政总收入平均每年增长:

  A.12%B.19.7%C.30.3%D.8.7%

  5.该年,我国乡镇工业产值为:

  A.9545.46亿元B.6495.66亿元C.4592.38亿元D.310.29亿元

  [答案解析]

  本题的正确答案为1.C;2.B;3.D;4.D;5.C。

  第1题,首先在题中找出我国乡镇企业职工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比重为23.8%,占全国劳动力的比重为17.6%,根据题中要求,两个数字相减就可以了,这是比较容易的一种问题,考察的是考生获取有效数据的能力。

  第2题,我们在题中很容易就可以找出,乡镇企业总产值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比重为53.8%。

然后我们对照问题,很容易地就会得出答案为B。

  第3题,它要求的不是材料中的原始数据,而是对材料中几个相关数据的处理。

首先,我们可以在材料中找出该年乡镇企业税金为310.29亿元,然后,继续往下读,我们就可以发现,下面有这样一段话“十年间乡镇企业税金增加288.29亿元”,综合这两个数据,我们就可以得出,10年前我国乡镇企业税金为22亿元,即选D。

  第4题,它的答案就在材料中,材料最后一句明确地给出“国家财政总收入平均每年增长8.7%”。

答案很明显,应该选D。

  第5题,需要一个提取数据的过程,只是有关乡镇企业产值的数据有两个,一个是乡镇企业总产值达到6495.66亿元,另一个是乡镇工业产值达到4592.38亿元,需要在看清题目的前提下作出正确选择。

第二节统计图分析

  一、统计图分析测验的解题技巧

  

(一)、统计图的种类与组成

  统计图是运用几何图形或具体事物形象来表示现象之间数量关系的图形。

它具有直观形象、通俗易懂、便于比较等显著特点,在资料的统计分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统计图的种类有条形图、圆形图、曲线图等,它们各自具有自身的特点和功用。

条形图是资料分析能力中最常用的图形,按照排列方式的不同,可分为纵式条形图和横式条形图;按照分析作用的不同,可分为条形比较图和条形结构图。

圆形图是以圆形面积或以圆形面积大小来表示统计指标数值大小的图形,常用的圆形图有圆形面积图和圆形结构图。

曲线图是利用曲线的升降起伏来反映现象的数量变动情况及其结构变化趋势的图形,又称线图。

常用的曲线图有动态曲线图、相关曲线图、计划执行曲线图和次数分配曲线图。

  统计图通常由图题、图轴、标目、图形、图注等所组成。

  1、图题是统计图的名称,又称标题,位于图下正中处;

  2、图轴是指在直角坐标上作图的纵横两轴,分别称为纵坐标和横坐标;

  3、标目是指在纵横两轴上表示间距刻度的各种单位名称;

  4、图形是指用来说明图中代表不同事物的图形线条或颜色的含义;

  5、图注是指图形或其局部,或其中某一点需要借助文字数字加以补充说明的内容。

  

(二)、统计图分析测验的解题方法与技巧

  统计图与统计表及文字资料不同,它的数据蕴含在形象的图形之中,需要考生对图形进行一定的分析之后,才能得到所需的数字资料。

有些统计图比较简单,一目了然,但近年考题趋难,出现了一题多图现象,这要求考生认真细致一些。

解答统计图分析题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首先应读懂图。

统计图分析试题是以图中反映的信息为依据,看不懂资料,也就失去答题的前提条件。

因此,应当把图中内容的阅读和理解作为正确答题的首要条件。

  2、读图时,最好带着题中的问题去读,注意摘取与试题有关的重要信息。

这样一方面有利于对资料的理解,另一方面也可减少答题时重复看图的时间。

  3、适当采用“排除法”解决问题。

统计图分析题的备选答案,通常有一两项是迷惑性不强或极易排除的,往往通过图中反映出的定性结论就可以排除;在进行计算时,往往通过比较数值大小、位数等可排除迷惑选项。

  4、注意统计图中的统计单位。

  二、统计图分析测验典型例题分析

  

(一)、条形统计图分析

  [例题1]

  下图是1998-2002年各年年底我国某市人口数示意图(单位:

千人)

  请根据上图回答1-3题:

  1.1999-2002年中人口增长最多的一年是()。

  A.1999B.2000C.2001D.2002

  2.1999-2002年中人口增长最少的一年是()。

  A.1999B.2000C.2001D.2002

  3.截止到2000年底,该市人口数为()。

  A.37689.9人B.9508.4人

  C.37689900人D.9508000人

  [答案解析]

  本题的正确答案为1.D;2.C;3.D。

  该题可以通过简单计算来求解,通过比较相邻两年间人口数字差可知:

人口增长最多的一年是2002年,人口增长最少的一年是2001年。

因为统计图中统计单位是“千”,因此我们可以直接得知2000年底该市人口总数为9508000人。

  

(二)、圆形统计图分析

  [例题1]

  根据下图回答1—5题。

  1.该地粮食作物中始终占主导地位的是()。

  A.玉米B.谷子C.小麦D.大豆

  2.该地1992年与1976年相比,新增加的粮食作物是()。

  A.玉米,大豆B.谷子,小麦C.高粱,谷子D.大豆,高粱

  3.与1976年相比,该地1992年小麦构成比重下降多少?

()

  A.4.8B.4.8%C.3.8D.3.8个百分点

  4.1992年,该地构成比重相同的粮食作物是()。

  A.大豆,玉米B.谷子,小麦C.大豆,高粱D.小麦,玉米

  5.1976年,该地谷子所占比重为()。

  A.21.4%B.14.3%C.10.5%D.64.3%

  [答案解析]

  本题的正确答案为1.A;2.D;3.D;4.B;5.A。

  第1题,在各种格式的扇形中,空白应是最惹人注目的,因此我们可以一眼就看到空白扇形的面积最大,稍一看数据即可得到本题答案为A。

  第2题,需要仔细比较这两个图形,经过观察,对照图标,我们可以知道,新增的是大豆和高粱,即答案选D。

  第3题,需要对同一项目在不同时期的数据进行量化处理,首先要找出小麦的图标,然后在两个平面图的相应部分找出数据,进行相差处理即可,需要注意的是,3.8和3.8%是完全不同的,绝不能相互替代,在做题的时候需要注意。

  第4题,只需在第二个图形中进行比较即可,只要不将各种粮食作物的图标搞混弄错,应该很容易就得出本题答案为谷子和小麦,答案选B。

  第5题,该题有两个要求,第一,找出需要的是哪一个平面图;第二,根据谷子的图标在相应的平面图中找出答案。

这类题主要考查的是细心,只要稍微仔细一点,是很容易做好的。

  [例题2]

  根据下图回答l-5题:

  1.该企业职工中,哪种文化程度占的比重最多?

()

  A.大学B.高中C.中专D.初中

  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该企业大学文化程度的职工占1/4

  B.该企业职工中,中专生与初中生之和多于高中生

  C.该企业职工中没有文盲

  D.以上说法都对

  3.在该企业职工中,哪两种文化程度的人数相等?

()

  A.大学和中专B.大学和高中C.中专和初中D.高中和初中

  4.若该企业有职工1000人,那么小学文凭的职工有多少?

()

  A.3B.30C.300D.不能确定

  5.该企业职工中,有大学文凭的人比高中文凭的人少多少?

()

  A.5人D.7人C.7%D.5%

  [答案解析]

  本题的正确答案为1.B;2.D;3.C;4.B;5.C。

  第1题,要求比较五个扇形面积的大小。

因为相差并不是很悬殊,因此不能单靠对扇形面积的观察就作判断,需要借助扇形中所标的数据来进行比较。

经比较,很容易地就得出高中生所占比例最大。

  第2题,是一个判断分析题,需要在通读完四个选项后,才能作出正确的选择。

  第3题,是寻找两个面积相同的扇形,去除一个面积最大的,再去除一个面积最小的,剩下的三个无法用肉眼判断具体哪两个相同,因此,再参照各自的数据,很自然的就会得出中专生与初中生的人数相等。

  第4题,1000×3%=30,故答案为B。

  第5题,32%-25%=7%,答案为C。

  (三)、曲线图分析

  [例题1]

  根据下面的曲线图回答1-5题:

  1.销售量下降最多的月份是()。

  A.3月B.6月C.7月D.9月

  2.销售量最高与最低的差是多少万公斤?

()

  A.200B.300C.400D.450

  3.销售量在增大最多的月份里增长了多少万公斤?

()

  A.50B.100C.150D.200

  4.销售量增加的月份数与销售量减少的月份数之比为()。

  A.1:

1B.1:

2C.2:

1D.1:

6

  5.最低销售量为多少万公斤?

()

  A.200B.250C.300D.350

  [答案解析]

  本题的正确答案为1.B;2.C;3.C;4.A;5.B。

  第1题,求销售量下降最多的月份,在这一题中,许多原本仅是坐标的数据也将被用到,通过观察可以得知,必须从3月份开始一直比较到11月份,在这期间,有需要的话,还要进行数据的运算,在6组的结果出来之后,接下来进行的是将这6组数据进行综合的比较,比较后就可以直接得出答案。

  第2题,是对两个极值求差。

首先,通过观察可以很容易的得到峰值为650万公斤,然后根据曲线的走向,结合给出的数据,可以得出最低值为250万公斤,两者相差400万公斤,选出答案C。

  第3题,提了两个要求,一是需要你找出在哪个月份中销量增长最多,二是需要你把这个增加量求出来。

因此,先观察1—3月份的曲线变化,因为主要的上升趋势是在这一段上,通过观察和数字比较我们发现,在2月份,销量上升了一个半格,而1月份和3月份都只上升了一个格,所以我们的研究对象就是2月份的数据。

然后将2月份的曲线左右两端相差,即得到我们需要的答案。

  第4题,将曲线两种不同的发展趋势加以区分,然后分别数一下上升趋势的月份和下降趋势的月份各有多少个,然后相比,要注意的是,增加的月份数在前面,减少的月份数在后面,一旦搞混,这道题也就容易出错。

  第5题,只需稍加比较,就可以得到本题答案为B,千万不要被曲线一开始的发展趋势所迷惑而误选C。

  [例题2]

  根据下面的统计图,回答1—5题:

  1.该省人口出生率最高是()。

  A.1965年B.1970年C.1975年D.1980年

  2.该省人口处于负增长的年份是()。

  A.1965年B.1948~1956年C.1945年D.1970年

  3.该省人口出生率在哪一段时间处于增加状态?

()

  A.1955~1970年B.1960~1970年C.1970-1980年D.1960~1980年

  4.据该省1995年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减去死亡率),增长了11万人,则1955年该省有人口()。

  A.2千万人B.3千万人C.4千万人D.5千万人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从1960年起,该省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一直处于上升之中

  B.从1960年起,该省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一直处于下降之中

  C.从1980年以后,该省的人口死亡率一直处于下降之中

  D.从1980年以后,该省的人口死亡率一直处于上升之中

  [答案解析]

  本题的正确答案为1.B;2.B;3.A;4.A;5.C。

  第1题,本题问的是出生率最高的年份而不是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年份,因此,必须首先看明白题意。

该图没有具体的数据,又牵涉到两条曲线的比较,所以需靠肉眼去进行直觉的判断,还要结合答案选项进行认真分析。

经过仔细比较和观察,可以发现出生率曲线在1970年的横坐标上达到最高,以后逐年降低,因此答案选B。

  第2题,需要找出人口处于负增长的年份,要使人口处于负增长,必须在这一年中人口死亡率大于出生率,也就是说在该图中,虚线必须在某一个特定横坐标的位置高于实线的位置。

经过仔细观察,我们发现,在1950—1955年这一段上,及其两边各一小段,虚线的位置是高于实线的,再结合答案选项,很容易选出本题正确答案为B。

  第3题,要求观察实线在四个阶段上的走势,比较和观察得出在哪一个时间段上实线一直呈上升趋势,因为只牵涉到一条曲线,因此这是比较容易的,只要稍一观察,就可以选出本题答案为A。

  第4题,出现了数据运算,需要首先找出横坐标为1995的两条曲线各自的位置,它们的数值已经给出,自然增长率的求法是用出生率减去死亡率,因此本题中的自然增长率就是所给出的两个数据相差的绝对值,具体做法是11÷(12.5‰0-7‰)=2000(万人),所以选A。

  第5题,是判断分析题,我们需要对这两条曲线的走势及相互间的比较作一个全面的认识,然后在四个答案选项中,一个一个地对照和排除,直到最终选出正确的答案为C。

  (四)、网状图分析

  [例题1]

  根据下面的统计图,回答1-5题:

  图示是某省城市、郊区、农村各类学校的分布情况。

A代表大学,B代表中专学校,C代表师范学校,D代表普通中学,E代表职业中学,F代表小学,G代表私立学校。

  1.农村分布率最高的是()。

  A.小学B.普通中学,C.师范学校D.私立中学

  2.在农村分布率最低的是()。

  A.私立中学B.职业中学C.中专学校D.大学

  3.师范学校在城市的分布率,与普通中学在城市的分布率之比为()。

  A.1:

2B.1:

3C.1:

4D.1:

5

  4.哪一类学校在城市、郊区、农村的分布率基本相同?

()

  A.师范学校B.普通中学C.小学D.职业中学

  5.下面叙述不正确的是()。

  A.私立学校和大学在城市的分配率相同

  B.在农村分布率相同的是师范学校和普通中学

  C.在郊区分布率相同的有大学、职业中学和普通中学

  D.师范学校在郊区和农村分布比城市少

  [答案解析]

  本题的正确答案为1.A;2.D;3.B;4.C;5.D。

  本题是一道典型的网状图形题,它将城市、农村与郊区构成一种三角位置关系,而将7种学校放置其中。

尤其是代表小学的F,其位置与另外6个相比,具有不规则性,在解题的过程中,一旦涉及分布率,一定要慎重对待F。

  第1题,要求农村分布率最高的是哪种学校。

首先,观察图形,农村100%居于最上方的顶角,通过比较我们很容易就会发现,F距最上端的顶角最近,也就是说,F在农村的分布率最大,结合题外的说明,我们知道,F代表的是小学,因此答案选A。

  第2题,问的是在农村分布率最低的要素,在图上很容易找出A符合要求,它代表大学,对照答案选项,可知D为正确答案。

  第3题,本题需要求两个分布率,师范学校在城市的分布率在图中是C,因为七等分,所以在城市的分布率为1/7,同理可以得出普通中学在城市的分布率为3/7,两者相比得到本题答案为B。

  第4题,纯粹是个观察题,因为F位置特殊,我们首先便注意到它,经过观察,发现F基本上位于大三角形的中心,因此选出F代表的小学。

  第5题,是比较复杂一点的判断分析题。

通过观察对比可知D项的叙述是不正确的,从图中可以看出C代表的师范学校在郊区的分布率是最高的。

  

第三节统计表分析

  一、统计表分析测验的解题技巧

  

(一)、统计表的内容与基本格式

  统计表是指把获得的数字资料,经过汇总整理后,按一定的顺序填列在一定的表格之内的表格。

任何一种统计表,都是统计表格与统计数字的结合体。

统计表是系统提供资料和积累资料的重要形式。

  根据统计表的构成情况,统计表分为简单表、分组表和复合表三类。

统计表具有简明扼要、条理清晰提纲挈领等优点。

统计表的基本格式如下:

国民收入分配结构的国际比较单位:

总标目←国家

工人所得

个体业主所得

财产所得←纵标目

横标目→英国

70

9

21←数字

美国

69

12

19

法国

59

29

12

德国

60

22

18

  从外形看,一个统计表至少由标题、标目、线条和数字四部分构成。

  1、标题是表的名称,用以概括地表列全部统计资料的内容;

  2、标目说明表内数字的含义,标目包括横标目和纵标目,用来表示表中被研究对象的主要特征;

  3、线条是指表的边框、顶线和底线;

  4、数字是表内统计指标数值。

在数字格中,若出现“……”符号时,表示暂缺或省略不计;若出现“——”符号时,则表示该格不应有数字。

  

(二)、统计表分析测验的解题方法与技巧

  统计表具有一目了然、条理清楚的优点,答题时首先要看清标题、纵标目、横标目以及注释,了解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