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市经济学论文 大城市好还是小城市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640741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745.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诚市经济学论文 大城市好还是小城市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诚市经济学论文 大城市好还是小城市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诚市经济学论文 大城市好还是小城市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诚市经济学论文 大城市好还是小城市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诚市经济学论文 大城市好还是小城市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诚市经济学论文 大城市好还是小城市好.docx

《诚市经济学论文 大城市好还是小城市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诚市经济学论文 大城市好还是小城市好.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诚市经济学论文 大城市好还是小城市好.docx

诚市经济学论文大城市好还是小城市好

[城市经济学课程论文]

——大城市好还是小城市好

目录:

 

【摘要】本文前两部分具体分析大城市和小城市的优势和劣势:

大城市经济发展快、基础设施完善、就业机会多,但同时有人口拥挤、环境恶化和交通堵塞等大城市病。

小城市更具有文化特色、环境较好、竞争压力小但同时有着基础设施不完善、教育水平低等诸多问题。

第三部分提出了文章的结论,即城市规模可以过大但不能过小。

【关键词】城市规模规模经济大城市病基础设施就业机会交通环境

1、大城市状况分析

1.1大城市的定义及特点

大城市一般指市区非农业人口在50万到100万之间的城市。

大城市一般经济较为发达,人口较为集中,是某一或大或小区域范围内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大部分大城市在分布上具有以下同样的特点:

(1)靠近大海。

靠近大海的地方为发展为大城市打好了基础,对外地的交涉和运输,有着很大的优势。

(2)靠近江河湖泊。

靠近大江大河及湖泊的城市的发展总是那么略高一筹。

(3)地处平原或平地。

比起丘陵山川,在平地上建设楼房和设施更为简单。

(4)有丰富的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越为丰富,那么得以存活的指数就越高。

1.2大城市的优势

1.2.1经济发展优势

大城市规模经济优势强。

具有极强的集聚和扩散功能。

英国著名城市理论家埃比尼泽·霍华德曾以“磁力”理论来阐释城市的集聚与扩散功能。

他认为,一座城市就象一个巨大的“磁场”,它通过“磁力线”向外放射出强磁力,吸引着周围众多的人、财、物。

这些人、财、物一旦被吸引到城市里来,便会被“磁化”,从而与城市里原来的人、财、物一起放射出更强烈的磁力。

这不但为现代化、专业化生产协作与联合提供了有利环境,也为有效利用土地资源、金融资本、人力资本、自然资源、信息资源和公共服务设施等奠定了基础。

在一定程度内,城市的规模越大,规模经济的效益也越高。

(规模经济理论最优经济规模)

从产业层面来看:

城市越大,集聚程度越高,规模经济的效应越明显,企业可以从中分享要素投入品、劳动力储备、技能匹配和知识溢出效应,提高了劳动生产力,企业的生产成本降低。

从个人层面来看:

大城市的高生活成本形成的自选择机制使得优秀的人才愿意选择大城市工作和生活,而这种人力资本的积累会带来就业机会的增加和收入的提高,反过来又吸引了更多的优秀人才。

同时,由于人力资本的外部性,一个人的优秀不仅能使自己的收入提高,而且能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互相影响,从而提高别人的收入。

另外,随着科技的发展,更多的职业与知识、信息、技术相关,而这些职业更需要在与人的交流中产生效益。

此外,低技能劳动者所获得的人力资本外部性比高技能劳动者更高。

案例1:

天津通信产业园

落于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内的天津通信产业园是国内最大、最完整的手机及其零部件产业群。

天津通信产业园的规模化经济一直处于全国前列,同时,始终占居天津市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的三分之一的经济总量,成为拉动天津经济发展的主要增长点。

规模经济带动了规模效益,天津通信产业园的经济效益和投资回报率均居全国前列。

规模化和效益化拉动了行业投资的速度。

目前,国家(天津)通信产业园已有5家手机制造企业,分别是摩托罗拉、三星通信、三洋通信、大霸电子和京瓷,基本形成了目前国内最大、最完整的手机及其零部件产业群,产业规模化特点更加突出,效益优势更加明显。

 

随着天津移动通信产业集群的形成,带动了配套产业日趋完善。

在天津,为摩托罗拉、三星通信配套的企业已达到200多家,形成了以三星、松下、罗姆为代表的全国最大的片式阻容元件生产基地;以摩托罗拉、中芯国际为代表的集成电路生产基地;以力神、蓝天三洋为代表的绿色能源生产基地;以西迪斯、通用为代表的器件生产基地;以亚光耐普罗为代表的注塑生产基地等配套集群。

每年在天津开发区召开的国内手机配套会,使天津成为世界手机配套供应商的集散地。

案例2:

纽约现代服务业集群发展:

曼哈顿模式

曼哈顿是纽约市的中心区,总面积57.91平方公里,占纽约市总面积的7%,人口150万人。

目前曼哈顿的经济增长量占纽约市总经济增长量的82%,曼哈顿地产估价约占纽约市地产估价总额的53%。

曼哈顿中央商务区形成于20世纪70年代,80—90年代达到鼎盛。

主要分布在曼哈顿岛上的老城、中城。

老城的华尔街CBD金融区,集中了大银行、保险公司、交易所及上百家大公司总部和几十万就业人口,是世界上就业密度最高的地区。

中城是豪华居住区,帝国大厦、克莱斯勒大厦、洛克菲勒中心等著名建筑都坐落于此,许多非赢利的办公机构(如研究部门、专业团体、政府机构等)都集中在中城。

相关的专职事务所(如房地产、广告业等),以及商业服务业也迅速聚集发展起来。

纽约市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有效地提高了服务产品的供给能力,也刺激了面向全球的市场需求,从而诱导了曼哈顿金融商务服务业集群的形成。

就业人口向金融服务业及相关产业集中,反过来又推动着金融服务业不断发展,从而吸引了更多的金融服务消费企业在曼哈顿集聚。

1.2.2基础设施完善

大城市的便利主要体现在多样性上。

大城市拥有众多的人口,而人们的兴趣、品味、需求和偏好是丰富多彩、千奇百怪的。

在大城市消费者可以购买到任何在小城市购买到的产品,也可以购买到在小城市购买不到的产品,这就意味着,即使你有再小众的需求,大城市都能满足。

无论是大城市还是小城市,本地区生产的一些产品在这些城市都可以买到,而一些地方性产品只有在大城市才能获得。

如果产品的人均需求量与生产该产品的规模经济没有显著的相关性,那么它将导致大城市产生足够大的需求量,以支撑生产该产品的企业的发展。

例如:

脑外科的需求量与规模经济没有明显的相关性,因此脑外科手术只能在大城市进行。

大城市工业品价格低于小城市,其原因一是小城市运距长、运费高,二是小城市缺乏竞争,许多产品是独家经营,消费者别无选择。

小城市靠近农村,初级产品价格应该比大城市便宜,但事实并非如此。

案例3:

把大城市昆明与边陲小城芒市的一些老百姓常买常吃的“大路菜”做了一番对比,发现多数品种的蔬菜昆明比芒市便宜得多。

云南芒市三棵树超市(单位:

元/kg)

白萝卜

0.8

2.0

窝笋

1.8

3.6

韭菜

2.5

7.0

洋葱

2.8

4.00

大蒜

12.8

14.00

生姜

13.2

8.00

青尖椒

2.1

6.00

土豆

3.4

4.00

茄子

2.1

3.00

四季豆

4.9

3.00

西红柿

2.9

3.00

小白菜

1.3

3.00

调查发现,除了四季豆和生姜两项外,其他所有品种芒市都高于昆明,如果拿昆明跟北京比较,又会发现,北京的东西比昆明更便宜。

大城市蔬菜供应一般是基地化、规模化的,其交易成本很低。

大卡车停在田边地头,成批装车运到超市,批发价和运输成本都是很低的。

而小城市的蔬菜供应一般是周边的农民用农用车拉进城里,甚至用挑子挑到集市上出售,由于市场规模小,小城市周边很难形成规模化生产基地,虽然运距不长,但小批量货物的交易成本并不低。

大城市便利性同样体现在交通方式的多样性上,城市人口达到一定规模,地铁等大型交通设施会使交通更便利。

从大城市交通出行研究的一般角度出发,大城市居民出行方式又可以分为四种,即步行出行、自行车(人力和电动)出行、公交出行和私家车出行。

我国大城市客运交通系统组成中可能的主要出行方式结构如图所示。

(我国大城市客运交通出行方式结构图)

无论是交通出行还是医疗建设、教育设施,还是娱乐与休闲信息交流,大城市无不以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丰裕了个人奋斗过程中的物质储备,同时,更以其特有的开放包容的气度给予了思想观念的萌生与成长的温床让丰富的城市资源物尽其用,让灵动的创新情感各尽其能。

1.2.3就业机会多

大城市创造就业机会多、就业潜力大。

纵观各国的人口流动,人们多首选大城市,是因为大城市经济效益高,就业容量较大,具有从政、工、商、科技、教育、信息、交通、城市基础建设和社会交流等多种就业和选择。

由于历史原因,中国的社会资源较长时期集中于“一线城市”。

那里有最好的大学、便利的交通、先进的医疗设施。

如处于长江入海口的上海,坐拥长江三角洲经济腹地,浓郁的国际化大都市氛围,汇聚了国内外优秀的人才,也为上海跻身亚洲乃至世界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奠定了基础。

大城市企业多,服务机构多,大城市人员密集,市场发达,适于创业,大城市资金密集,人才济济,适于在竞争中提高自己,发展空间大。

大城市能够为大学生提供良好的创业环境和广阔的创业空间。

在北京、上海等经济发达城市,拥有良好的法制环境、健全的基础设施和完善的产业链结构,兼有众多的高等院校不断地输出高水准的人才,因此云集了众多的企事业单位,同时产生了大量的人才需求。

随着时代的发展,当今社会对专业化的要求越来越高,分工也越来越精细,所以它的运作需要多个行业的配合。

解放日报社会调查中心联合数字100市场研究公司曾展开过专项调查,“机会多”是受访者的首选,其后依次为:

可以开阔视野和实现自己的事业理想。

在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高端人才中,对上海等大城市机会多的认同感更为强烈;而女性比男性更加喜欢上海、北京、广州等大城市。

大城市发展规模大,行业齐全,企业多,丰富的岗位空间给求职者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

待遇高。

相比之下,大城市的企业其基本工资明显高于中小城市,福利待遇、社会保障等方面相对完善。

空间大。

大城市的企业组织架构完整,升职机会公平,管理规范,重视人才的培养,能够提供给人才展示才能的机会,给人才更大的发展空间。

进步快。

大城市走在经济发展的前沿,接触先进的技术、管理经验,紧跟时代步伐。

1.2.4技术和人才优势明显

大城市的技术和人才优势十分明显,此二者是优化经济结构和投入产出比的重要因素。

诺贝尔奖金获得者西蒙·库兹涅茨根据统计资料,对14个国家近50年经济增长进行分析得出的结论是,在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增长构成中,25%归因于生产资源投入量的增长,70%归因于投入生产要素生产效率的提高。

经济增长和技术、人才之间构成了这样的逻辑关系:

经济增长主要靠生产效益的提高而不是资源投入的数量增加,而生产效率的提高又来自技术的不断进步,而技术进步又依赖于人才、资金、信息等要素。

而这些要素,绝大部分都会聚在大城市,或者说它们是大城市天然的优势。

大城市给毕业生提供了良好的再教育环境。

一般来说,大学教育只是一种基础性的教育,它侧重于培养大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提升大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而工作所需要的专业技能和行业性知识更多的是通过再学习来获取。

所以,再教育的环境直接影响到大学生以后的成长和自我增值。

而大城市集中了众多优秀的高端人才,最先接触到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知识,能够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这能让大学生不断地接触新鲜的事物,学习到更丰富的知识。

另外,大城市里的企业能为大学生员工提供更多的系统培训和学习机会,同时也会给他们带来一定的工作压力,而这种压力必然成为员工自我提升的动力,从而促使毕业生全面提高自身能力与综合素质。

1.3大城市的劣势

大城市病指的是由于城市人口、工业、交通运输过度集中而造成的种种弊病。

表现为人口膨胀、交通拥挤、住房困难、环境恶化、资源紧张等“症状”。

它给生活在城市的人们带来了烦恼和不便,也对城市的运行产生了一些影响,所以被人们形象地称之为“城市病”。

1.3.1人口膨胀

特大型城市通常对人口具有强大的集聚作用,在人口快速集聚的过程中,一旦城市建设和管理跟不上迅速增长的需求,导致各类城市基础设施的供给滞后于城市人口的增长,就会引发一系列的矛盾,出现环境污染、就业困难、治安恶化等城市病。

例如,19世纪末前后,英国城市人口急剧膨胀,造成住房短缺,贫民窟比比皆是;公共卫生设施奇缺,空气及水源污染严重,环境恶劣;就业竞争激烈,工人处境艰难;犯罪率居高不下等等。

又如拉美地区,在20世纪中叶进入工业化发展阶段后,城市人口迅速集聚,城市化水平。

世界各大城市人口数量及面积

名称

面积

(平方千米)

人口

(万人)

年份

上海

6340.5

2347.5

2011

北京

16410.54

2018.6

2011

广州

7434.4

1270.0

2010

纽约

1214.4

约1940

2010

巴黎

14518.3

1206.7

2009

伦敦

1577.3

751.24

2006

莫斯科

1081

1200.26

2007

 

1.3.2交通拥堵

交通问题一直是大城市的首要问题。

迅速推进的城市化以及大城市人口的急剧膨胀使得城市交通需求与交通供给的矛盾日益突出,主要表现为交通拥挤以及由此带来的污染、安全等一系列问题。

在伦敦,由于市中心区域集中了政府机关、法院以及大量的企业、金融机构和娱乐场所,并有超过100万个就业岗位,每天在高峰时段有超过100万人口和40000辆机动车/小时进出中心城区,造成该区域严重的交通拥挤,区域内平均车速只有14.3公里/小时,成为全英国最为拥挤的区域。

在巴黎,上世纪60年代,由于采取了“适应小汽车发展”的政策,结果私人小汽车与日俱增,导致市区交通严重阻塞,1973年环城快速路开通后不久就出现了持续性的拥挤。

在曼谷,由于车速过慢,整个城市就像一个停车场,甚至出现过3个月内有900名孕妇因堵车被迫在轿车中分娩的情况。

(各大城市的交通拥堵状况)

1.3.3环境恶化

近百年来,以全球变暖为主要特征,全球的气候与环境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水资源短缺、生态系统退化、土壤侵蚀加剧、生物多样化锐减、臭氧层耗损、大气化学成分改变等。

环境污染使得城市从传统公共健康问题(如水源性疾病、营养不良、医疗服务缺乏等)转向现代的健康危机,包括工业和交通造成的空气污染、噪音、震动、精神压力导致的疾病等。

环境污染对城市经济的影响是很大的,世界银行曾对此做出过估算,认为由于污染造成的健康成本和生产力的损失大约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1%到5%。

案例4:

2012年6月,广州社情民意研究中心在全国范围随机抽样5000位城镇受访者进行电话访问,了解民众对生态环境的安全感受、对环境污染程度及污染伤害程度的评价。

直辖、省会市等大城市居民表示本地环境有污染的比例最高,达63%。

认为污染“严重”、“比较严重”的合计比例也明显高出,为54%,比地级市多了11个百分点。

大城市居民中,表示近一年因污染而有不适的比例多出其他类型城市8个百分点左右,为25%;这些受访者中认为污染伤害严重的比例也显高,达50%

(环境污染大城市居民认为最严重)

(污染伤害面大城市最广,且程度最重)

2、小城市状况分析

2.1小城市的定义及特点

中小城市是指市区非农业人口五十万以下的城市。

小城市是指市区和近郊区非农业人口不满二十万的城市。

中小城市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中的作用日益突出,中小城市已成为我国城市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小城市是我国行政区体系中重要的战略节点,在改革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尤其是中小城市数量众多,幅员辽阔,聚集了庞大的人口、资源、产业、环境等发展要素,其发展方式的转变和发展质量的提升对于我国加快推进现代进程有着全局性、决定性的重大意义。

2.2小城市的优势

2.2.1竞争压力小

相对于大城市的人才济济,正在迅速成长的小城市视才如宝,不断地向人才抛出橄榄枝。

在这里有才华者更易脱颖而出,做出成绩。

(1)人才重视度高。

城市的发展靠企业,企业的发展靠人才。

正处在经济上升期的小城市比任何时候都重视人才。

小城市为人才提供了非常好的就业机会和施展才华的舞台。

(2)竞争相对较小。

近期英才网联—就业研究中心针对不同城市就业率最高的三个行业的人才供需比例做了统计,北京、上海、广东等大城市岗位供需比远远高于正在迅速成长的小城市,呈现出就业压力大,竞争性强的趋势,而正在快速发展的城市则彰显就业率高,发展机遇多的特点。

(3)晋升空间较大。

小城市人才相对短缺,有才华的求职者在这里鹤立鸡群,迅速发展,晋升机会较多。

(4)优惠政策颇多。

近年来,政府为了鼓励人才到中小城市就业,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和优惠政策,为高素质人才到中小城市就业创造了有利条件。

除此之外,小城市生活成本小,发展稳定,压力相对较小。

2.2.2文化特色优势

第一,文化特色是小城市建设的灵魂,具有持久的生命力。

台湾彰化市的鹿港镇、山西的平遥、湖南的凤凰古城、浙江的乌镇、江苏的周庄、天津的杨柳青和山东桓台的新城镇、周村的旱码头、台儿庄古城等等,这些城镇之所以有影响有魅力,能够成为文化名城、名镇,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因为它们都有各自独特的文化,形成了自己的文化品牌和持久魅力。

第二,文化特色是小城镇居民的精神家园,具有极强的亲和力。

欧洲有四分之三的人口生活在城镇,像德国的海德堡、慕尼黑,英国的约克、温莎,奥地利的因斯布鲁克,瑞士的达沃斯,法国的科玛、依云等名城名镇,都以独特的文化展现了独特魅力和吸引力。

第三,文化特色是小城镇的个性品质,具有特殊的竞争力。

从科学发展角度看,文化特色在转变城镇经济发展方式、提升城镇经济社会发展质量和城镇居民生活质量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文化特色越来越成为影响一个城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案例5:

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会近日在香港发布了“2013中国城市分类优势排行榜”榜单,泸州凭借独具特色的美酒文化荣获“中国十佳特色文化竞争力城市”称号,酒城又多了一张亮丽的城市名片。

特色文化竞争力是《GN中国文化竞争力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由包括活力指数、包容性指数、影响力指数、独特性指数在内的4项一级指标、26项二级指标、57项三级指标组成。

2.2.3自然环境优势

中小城市的生活环境较好,汽车的数量不及大城市,因此尾气的排放量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控制,对空气造成的污染也较轻,空气质量适中,同时交通压力也不大。

而大城市却不然,比如北京,每天的早、晚高峰都会导致主干道车行缓慢甚至频频拥堵,而公交车也常常是人满为患。

同时,北京的汽车数量也一直在增加,尽管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限购措施,但汽车尾气的排放量依旧不容小觑。

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等机构发布的《中国城市空气质量管理绩效评估》显示,经济发展高的城市,空气质量普遍较差。

46.02%的居民对城市空气质量状况不满。

评估结果显示,空气质量好的城市中,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城市所占比例大;空气质量差的城市里,工业城市、采暖城市所占比例大;空气质量极差的城市中,采暖城市、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城市所占比例大。

2010年暴露于空气质量差状况下的人口最多,所占比重达57.99%,空气质量整体处于差的水平。

2005~2010年,暴露于空气质量好、差状况下的人口比例均呈下降趋势,极差状况下的人口比例呈上升趋势,表明空气质量水平整体恶化。

2.3小城市的劣势

2.3.1基础设施不完善

小城市基础设施仍然比较薄弱,承载居民发展和生活的能力低,规划与建设的整体水平不高。

小城市建设和管理水平比较低,法律法规不完善,缺少必要的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

脏,乱,散,差和私建乱建问题较严重。

就公共健身设施来看:

中小城市社区基础设施不完善,使得在为社区居民提供保健服务、教育服务、环境与文化娱乐服务、老年人服务、残疾服务等方面的服务开展较难,比如没有老年人活动室老年人服务就很难得以长期有效的开展,光靠老年人自组织的活动服务很难持续。

2.3.2教育水平低

从国家的整个教育资源分配来看,高校的招生指标都是优先考虑本市的学生,一个城市的高校数量多,其本地化招生的学生指标就多,高校数量越多,本市学生上学的机会将会越大。

一般而言,大城市的高校数量都是要多于中小城市的。

从公立教育的角度来看,现在很多好的师范院校都集中在大中城市,而且这些师范院校的毕业生毕业之后首先会选择大城市进行就业,无疑好的教师资源就首先留在了大中城市。

从市场化培训机构来看,他们一般都会从大中城市产生,慢慢向二三线城市渗透。

其理由就像学而思那样,因为大城市中不仅有丰富的教师资源,而且学生的家长也有足够的经济实力来消费这些培训服务。

而这些培训机构大都都是为了培训学生们的考试技巧,本身又提高了学生们进入好的公立学校的几率。

从素质教育的角度来看,大城市的孩子有更多的资源来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拿博物馆来说,无论从博物馆的数量,还是博物馆的质量,大城市要远胜于小城市。

同样,对于新鲜事物,或者国内外的最新信息,大城市的孩子要远比小城市的孩子有这种机会来接触。

2.3.3就业机会少

一般而言,大城市的工作机会比中小城市要多得多。

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行业齐全,二是企业众多。

有一些行业在一线城市可能已经相当成熟,在中小城市却还没有起步。

就同一个行业的企业数量而言,一线城市往往也处于明显的优势。

就拿房地产来说,北京现有房地产开发商近4000家,其中真正有开发实力的有近500家。

而成都的1000余家房地产开发商中,能正常进行开发活动的不足百家。

很多人都认为在大城市求职需要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同等能力水平的人在中小城市往往能够获得更高的事业起点,这恐怕是一个想当然的思想误区。

大城市虽然汇聚了大批来自全国各地的求职者,但因为用人单位提供的职位非常多,求职者找到合适工作的概率反而更高一些。

3、总结:

城市规模可以过大但不能太小

城市规模不能太小,因为此规模不是一个稳定的均衡。

由于市场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劳动生产率的提升,而在逐渐衰落的城市,其劳动生产率也将下降,由此使得迁移行为产生一种自我强化效应。

城市规模可以过大,这是因为该城市规模是一个稳定的均衡。

城市规模的缩小将会提高劳动生产率,而城市规模的扩张则会降低劳动生产率,因为此时的迁移行为会产生自我调节效应。

麦肯锡全球研究院指出,将中国现有的城市化模式转化为优先发展“超大城市”的模式将增加人均产量,提高能效,帮助缓解耕地不足带来的影响。

麦肯锡称,快速城市化是中国过去20年间高速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并且在未来20年间依然将起到这一作用。

他还在一份报告中指出,如果采取更集中的城市化发展方式,中国还能获得更加巨大的经济利益。

通过推行更加严格的土地获得政策,并且对当地管理部门提供刺激因素,国家可以鼓励做大15个超大城市,每个城市平均人口2500万。

他认为“超大城市”较之小城市能够更好地应对挑战,因为大城市的能源生产能力比小城市要高20%,公共交通更加有效率,空气污染和水污染更容易得到控制,耕地流失率也可以限制在8%以内。

大城市在吸引外来投资方面具有小城市不可比拟的优势。

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外来投资成为一个国家实现经济快速增长和完成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组成。

以市场原则在全球范围流动的投资,对选择投资地点具有多方面的要求,除去人工和土地租金这样的硬件条件外,投资地的交通条件、工业基础、区域性商贸市场规模、对外联系渠道、生活环境素质等因素。

无不在考察范围之列。

而所有这些条件,小城市都无法和大城市相比,所以我们说,虽然大城市安排一个人就业投入相对比小城市高,但它具有的投资引力比小城市更高。

我国大中城市仍有相当大的发展空间。

虽然截止目前,我国已有70%以上的工业、80%以上的第三产业和90%以上的高新技术产业都集中在城市,但与世界其他各国横向比较我们可以发现,我国大中城市拓展就业的空间仍很大,如日本,仅东京一地的GDP,就占了全国的18.6%,而在英国,伦敦的GDP在全国的比值是17%,在南韩,汉城的GDP在全国占26%左右。

而我国如北京、上海这样的特大型城市,其GDP才在全国分别占到2.5%和4.6%。

这意味着,我国城市尚具有相当大的产业规模空间。

我国城市化应重点突出大城市带动作用。

在我国城市化的道路选择上,之所以有“小城镇发展”和“中心城市拉动”两种争论,究其实质,主要还是在于对我国户籍制度的不同理解,我国长期实行的城乡分割的户籍管理,使城乡的居民形成了不同的利益主体。

应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