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中考物理真题含答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636268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6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中考物理真题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北京市中考物理真题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北京市中考物理真题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北京市中考物理真题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北京市中考物理真题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京市中考物理真题含答案.docx

《北京市中考物理真题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中考物理真题含答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京市中考物理真题含答案.docx

北京市中考物理真题含答案

2021年北京市中考真题物理试卷

姓名_____________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考场号_____________座位号_____________

考生须知

1.本试卷共8页,共两部分,共26题,满分70分。

考试时间70分钟。

2.在试卷和草稿纸上准确填写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作图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5.考试结束,将本试卷、答题卡和草稿纸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共24分,每题2分)

1.作为国际通用测量语言的国际单位制,极大地方便了国际交流。

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

A.千克B.牛顿C.焦耳D.瓦特

2.下列四种用电器中,利用电流热效应工作的是

A.电冰箱B.电视机C.电脑D.电热水壶

3.图1所示的四种用品中,通常情况下属于导体的是

4.图2所示的四个实例中,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5图3所示的四个实例中,为了增大压强的是

6.图4所示的四种工具中,正常使用时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7.下列四个实例中,能够使蒸发加快的是

A.将水果放在低温冷藏柜中

B.将新鲜的蔬菜封装在保鲜袋中

C.给播种后的农田覆盖地膜

D.将新采摘的辣椒摊开晾晒在阳光下

8.电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不正确用电也会带来很大的危害,甚至会危及生命。

安全用电是每一位公民的必备素养。

下列做法中不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

A.在家庭电路中安装保险丝或空气开关

B.在未断开电源开关的情况下更换灯泡

C.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

D.及时更换达到使用寿命的插座、导线和家用电器

9.在体育课上,小康用胳膊将排球向上垫起后,排球上升过程中运动得越来越慢。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排球在脱离胳膊后能继续上升,是由于排球所受的重力小于排球的惯性

B.排球在脱离胳膊后的上升过程中,受到方向向上的力

C.排球在脱离胳膊后的上升过程中,重力势能逐渐减小

D.排球在脱离胳膊后的上升过程中,动能逐渐减小

10.在探究通电螺线管的磁场特点时,通电螺线管在某状态下的两个实验现象如5所示,其中小磁针(黑色一端为N极)静止时的指向情况如图5甲所示。

铁屑静止时的分布情况如图5乙所示。

图6中能正确用磁感线描述这两个实验现象的是

11.甲、乙两支完全相同的试管,分别装有质量相等的液体。

甲试管内液体的密度为ρ甲,乙试管内液体的密度为ρ乙。

将两支试管放置在同一水平桌面上,甲试管竖直,乙试管倾斜,静止时,两试管内液体相平,液面距离桌面的高度为h,如图7所示,液体对甲、乙两试管底的压强分别为p甲和p乙,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ρ甲<ρ乙.p甲

C.ρ甲>ρ乙.p甲>p乙D.ρ甲>ρ乙.p甲=p乙

12.测量工具为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而成功制作测量工其需要科技人员的创造性劳动,小慧通过自制密度计。

体验动手与动脑相结合的劳动过程。

她在粗细均匀的木棒一端缠绕一些细铜丝制成简易密度计(未标刻度)。

该密度计放在水和酒精中时均竖直漂浮,露出液面的长度用L表示(如图8所示),已知酒精的密度为0.8g/cm3,水的密度为1.0g/cm3为了给简易密度计标刻度,小慧将该密度计放入酒精中,密度计静止时L为6cm,她在密度计上距顶端6cm处标记刻度线,该刻度线对应的密度值为1.0g/cm3。

利用上述数据,可计算出该密度计上对应密度值为1.25g/cm3的刻度线到密度计顶端的距离为

A.9.2cmB.9.6cmC.10cmD.10.4cm

二、多项选择题(下到与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符合题意的选项均多于一个。

共6分,每题2分。

每题选项全选对的得2分,选对或不全的得1分,有错选的不得分)

13.勤思考、爱交流的小琴对电磁的知识进行了总结,并与小文进行交流,小文认为小琴总结的结论有的正确,有的错误。

小琴总结的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导体中的负电荷在做定向移动时一定产生磁场

B.改变磁场的方向。

通电导线在磁场中的受力方向就发生改变

C.闭合回路的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就产生感应电流

D.指南针在地磁场中静止时,指南针的N板受到地磁场的作用力

14.如图9所示,用滑轮组提升所受重力为900N的物体A,滑轮组绳子自由端在拉力F作用下竖直匀速移动了12m,同时物体A被竖直匀速提升了4m,用时40s,滑轮组的额外功是400J,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动滑轮所受的重力为100N

B.物体A上升的速度是0.3m/s

C.拉力F的功率是100W

D.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90%

15.如图10所示,质量一定的木块放在由同种材料制成的粗糙程度均匀的水平桌面上。

木块在水平拉力F作用下从A点由静止开始运动,运动得越来越快;当木块到达B点时,撤去拉力F,木块持续滑动,运动得越来越慢,最后停在C点。

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木块在AB段所受的摩擦力等于在BC段所受的摩擦力

B.木块在BC段运动得越来越慢,是由于木块受到的摩擦力越来越大

C.木块在BC段运动得越来越慢,是由于木块的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机械能逐渐减小

D.木块在AB段运动得越来越快,木块的机械能越来越大,机械能没有转化为内能

第二部分

三、实验探究题(共28分,16、17题各2分,18、20题各3分,19、21题各4分,22、23题各5分)

16如图11所示,铅笔的长度为____________cm。

17.如图12所示,体温计的示数为________________℃

18.小丽在中国科技馆“会发电的衣服”的展台区,进行了如下探究实装:

用脚踩动踏步机踏板,带动发电纤维抖动,LED灯被点亮;增大踩动踏板的速度,发现被点亮的LED灯的数目增多。

请你根据小丽的实验步骤及现象。

写出她所探究的问题:

___________。

19.小敏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量金属块的密度。

她在调节天平时,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右侧,如图13甲所示,为使天平横梁水平平衡,她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__移动。

天平平衡后,用天平测出金属块的质量为27g。

然后,小敏将金属块用细线系好放进盛有50ml水的量筒中,量筒中的水面升高到如图13乙所示的位置,则金属块的体积为________cm3。

该金属块的密度为_________g/cm3,根据下表中数据可判斯组成该金属块的物质可能是__________。

物质

密度/(kg·m-3)

10.5×103

8.5×103

7.9×103

2.7×103

 

20.在探究水沸腾过程中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特点时,小宇应通过观察__________判断水是否沸腾。

待水沸腾后,小宇测量并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请你根据表中的数据归纳出实验结论:

________。

加热时间/min

0

0.5

1

1.5

2

2.5

3

温度/℃

99

99

99

99

99

99

99

21.在“重阳节”到来之际,小航送给奶奶一个放大镜,奶奶借助这个放大镜能够细致欣赏邮票上的图案,如图14所示。

此时奶奶看到的是一个__________、放大的虚像。

为了模拟上述现象,小航利用一个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蜡烛和光具座等器材进行实验。

他先将蜡烛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线处,如图15所示,接下来他应将凸透镜放置在光具座上的A、B、C三点中的_________点处,然后再从透镜的_________(选填“左”或“右”)侧用眼睛观察蜡烛烛焰的像。

该像_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用光屏承接到。

22.小圆想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之间的关系,他利用干电池、电流表、电压表、多个阻值不同且已知的定值电阻、开关及导线,设计了如图16所示的电路。

实验中,他将定值电阻R接入电路中,读出相应的电流表的示数并观察电压表的示数,记录实验数据。

将R换为不同阻值的另一个电阻后,小圆观察到电压表的示数增大了。

小圆意识到自己的实验设计不能实现探究目的。

(1)请你写出小圆的实验设计不能实现探究目的的原因:

__________;

(2)请你画出能够实现探究目的的电路图(可以添加适当的实验器材);

(3)依据你设计的电路图,针对小圆不能实现探究目的的原因,写出操作的方法。

 

23.小梦在初三总复习时认识到,水吸收的热量可以定量测量了,于是她想重新设计一个实验证明,水吸收热量的多少与水升高的温度有关。

图17是小梦已经设计好的电路,其中保温杯中装有质量一定的水、阻值为5Ω的电阻丝R和数字温度计的测温探头,请利用该电路及秒表,帮助小梦完成实验设计。

请你写出主要实验步骤,画出实验数据记录表。

四、科普阅读题(共4分)

请阅读《华夏之光—圭表》并回答24题

华夏之光——圭表

我国古代的天文观测一直居于世界领先地位,天文学家们发明了许多先进的天文观测仪器,其中圭表就是典型的代表。

圭表(如图18所示)包括圭和表两部分,正南北方向平放的尺,叫作圭,直立在平地上的标竿或石柱、叫作表,圭和表相互垂直。

战国以前的天文学家已丝能够利用水面来校正圭,使其水平,使用铅垂线来校正表,使其与圭相互垂直。

依据圭表正午时表影长度的变化,就能推算出二十四节气,依据表影长短的周期性变化,就能确定一回归年的天数,由于日光散射和漫反射的影响,早期圭表的表影边缘模糊不清,影响了测量表影长度的精度。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元代天文学家郭守敬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科学方法,对圭表进行了一系列政进与创新。

他将表的高度增加,并且在表顶加一根架空的横梁,使表高变为传统表高的五倍。

这样,测量时,把传统的确定表影端的位置变为确定梁影中心的位置、提高了测量影长的精度。

郭守敬又利用小孔成像的原理,发明了景符,利用景符可以在圭面上形成太阳和梁的清晰像(如图19所示),这样就可以精确的测量表的影长了。

这些措施成功解决了圭表发明以来,测影时“虚景之中考求真实”的困难。

以圭表为代表的我国古代的科技成果,像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闪耀着智慧的光芒,激励着我们攀登新的科技高峰。

24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我国古代天文学家保证圭和表相互垂直的措施,并解释为什么这种措施可以保证圭和表是相互垂直的。

(2)郭守敬的改进与创新措施解决了早期圭表的什么问题?

(3)除了圭表,请你再列举一个我国古代天文观测仪器。

 

五、计算题(共8分,25、26题各4分)

25.图20所示的是某款家用电热器的简化电路,R1、R2为阻值一定的电热丝。

该电热器接入电压恒为220V的电路中。

电热器高温档的功率为990W,低温档的功率为110W。

求:

(1)低温档时通过电路的电流;

(2)电热丝R2的阻值。

 

26.为了说明分子之间有引力,小明在实验室用两个紧压在一起的铅柱做实验,如图21所示,铅柱A和铅柱B所受的重力均为2N,两个铅柱接触面的面积为3cm2,当悬挂重物所受的重力为20N时,两个铅柱没有被拉开。

于是,小明认为这个实验说明了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小华观测到该实验室的大气压为1×105Pa,于是她认为两个铅柱之所以没被拉开,是因为大气压的作用。

请你利用所学知识和上述数据,判断小明做的铅柱实验能否说明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请写出计算、推理过程和结论。

 

2021年北京市中考真题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共24分,每小题2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A

D

A

D

A

B

D

B

D

C

C

B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符合题意的选项均多于一个。

共6分,每小题2分。

每小题选项全选对的得2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错选的不得分)

题号

13

14

15

答案

AD

CD

AC

16.8.50cm

17.36.5℃

18.LED灯点亮的数目和踩动踏板的速度有关吗?

19.

(1)左

(2)10(3)2.7(4)铝

20.

(1)水面是否有大量的冒气泡产生

(2)水沸腾时,继续吸热,温度不变

21.

(1)正立

(2)C(3)左(3)不能

22.

(1)没有保持电阻两端电压不变

(2)如图:

(3)①开关断开,将滑动变阻器调至最大处,

调零,按电路图连接电路

②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到适当位置,读

示数,U、I和R记录表格

③断开开关,更换不同的定值电阻,将滑动变阻器调至阻值最大处,闭合开关,调节划片P,使

仍为U,记录I、R。

④仿照步骤③再做四次实验,把I和R记录表格中。

23.①用温度计测出水初温t0记录表格

②闭开关计时2min钟后,测水温t记录表格

③断开开关,把水冷却到t0时,闭合开关,计时4min钟,测水温t记录表格

④根据t=t-t0求出水升高的温度记录表中

t0/℃

t0/℃

△t0/℃

加热/min

24.

(1)用水面来矫正圭,使其水平,利用重垂线来矫正表,使其与圭相互垂直。

因为重垂线是利用重力方向的竖直向下作用的,竖直向下与水平面互相垂直。

(2)把传统的确定表影端的位置变为两侧影中心位置,提高了测量影长的精确度

(3)日晷浑天仪水运仪等

25.

(1)当S1闭合,S2断开时,如图所示

低温挡只有R1工作

(2)当S1,S2都闭合时,如图所示

高温档R1R2共同工作

P2=P总-P1=990W-110W=880W由P2=U2/R2可知

R2=U2/P2=(220V)2/880W=55Ω

26.以B为对象受力分析如右图

①F气=P气S=1x105Pax3x10-4m2=30N

②GB+G物=2N+20N=22N

③因为F气>GB+G物;仅靠大气压也能使铅块无法被拉开,所以小明的实验无法证明分子间存在引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