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审计职业特点.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636176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0.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章 审计职业特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第1章 审计职业特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第1章 审计职业特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第1章 审计职业特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第1章 审计职业特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1章 审计职业特点.docx

《第1章 审计职业特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章 审计职业特点.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1章 审计职业特点.docx

第1章审计职业特点

第一编审计环境

第一章注册会计师审计职业特点

主要内容:

1.了解注册会计师审计的起源和发展

 2.理解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含义

3.理解审计方法

第一节注册会计师审计的起源与发展

一、西方注册会计师审计的起源与发展

(一)注册会计师审计的起源

1、起源于:

16世纪的意大利

2、客观因素(客观条件):

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

3、代表组织:

1581年创立的威尼斯会计协会

(二)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确定

1、注册会计师职业形成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是:

英国

2、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催产剂”是:

1721年英国的“南海公司事件(theSouth-Seacompanyevent)”

3、宣告独立会计师—注册会计师诞生的标志是:

英国议会聘请会计师查尔斯•斯耐尔(CharlesSnell)以“会计师”名义对“南海公司”进行审计并出具的“查账报告书”。

4、注册会计师职业诞生的标志是:

1853年苏格兰爱丁堡创立的第一个注册会计师专业团体——爱丁堡会计师协会。

5、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形成时期:

1844年——20世纪初

(三)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发展

1、经历三个阶段:

阶段1—英式:

1844年到20世纪初,英国式的注册会计师审计----详细审计。

阶段2—美式:

20世纪初,美国式的注册会计师审计----资产负债表审计。

阶段3:

30年代到40年代,国际化审计——财务报表审计。

2、注册会计师审计从形成到发展经历了详细审计阶段、资产负债表审计阶段、财务报表审计阶段。

起源和发展

时期

代表地区

审计方法

审计目的

详细审计阶段

1844年到20世纪初

英国

详查(以账项为基础)

查错防弊,保护企业资产的安全和完整。

资产负债表审计阶段

20世纪20-30年代

美国

①详查;

②开始用抽样审计

①查错防弊;

②判断信用状况

财务报表审计阶段

20世纪-40年代至今

审计国际化

抽样(内控测试),进入到制度基础审计,最后进入到风险导向审计

鉴证

附:

简介

(1)英国注册会计师审计:

①审计的目的是查错防弊,保护企业资产的安全和完整;

②审计的方法是对会计账目进行详细审计;

③审计报告使用人主要为企业股东等。

(2)美国式注册会计师审计:

①资产负债表审计:

银行要求借款人提供经注册会计师审计的资产负债表,以充分了解借款人的偿债能力;同时借款人则希望通过支付较低的审计费用取得银行的信任,于是资产负债表审计就发展起来了。

②利润表审计:

从1929年到l933年:

美国注册会计师审计的重点已从保护债权人为目的的资产负债表审计,转向以保护投资者为目的的利润表审计。

3、国际会计师事务所:

(1)跨国界: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经济发达国家通过各种渠道推动本国的企业向海外拓展,跨国公司得到空前发展。

国际资本的流动带动了注册会计师职业的跨国界发展,形成了一批国际会计师事务所。

(3)“四大”:

时至今日,尚有“四大”国际会计师事务所,即普华永道(PricewaterhouseCoopers)、安永(Ernst&Young)、毕马威(KPMG)和德勤(DeloitteToucheTohmatsu)。

总结:

意大利(起源)→英国(确立)→美国(壮大)

二、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的起源与发展

(一)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的起源

1、第一部注册会计师法规:

《会计师暂行章程》

1918年9月,颁布了我国第一部注册会计师法规——《会计师暂行章程》,并于同年批准著名会计学家谢霖先生为中国的第一位注册会计师,谢霖先生创办的中国第一家会计师事务所——正则会计师事务所也获准成立。

2、中国第一位注册会计师:

谢霖

3、中国第一家会计师事务所:

正则会计师事务所

4、潘序伦与立信会计师事务所:

此后,又逐步批准了一批注册会计师,建立了一批会计师事务所,包括潘序伦先生创办的“潘序伦会计师事务所”(后改称“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等。

至l947年,全国已拥有注册会计师2619人,并建立了一批会计师事务所。

(二)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发展

1、《注册会计师条例》

1986年7月3日,国务院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条例》;

2、中注协:

l988年11月15日,财政部借鉴国际惯例成立了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随后各地方相继组建省级注册会计师协会;

3、《注册会计师法》

1993年10月31日,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以下简称《注册会计师法》),自1994年1月1日起实施。

总结:

章程→条例→法

4、CPA行业的快速发展:

在国家法律、法规的规范下,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1)不断拓展服务领域

注册会计师行业从最初主要为“三资”企业提供查账、资本验证等服务,发展到为所有企业提供财务报表审计业务,执业范围得到进一步扩展和延伸。

(2)不断加强人才培养

自1991年设立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以来,迄今已经成功举办了20次考试

(3)不断深化执业标准建设

(4)不断完善监督制度建设

(5)不断推动事务所健康发展

(6)不断密切国际合作——加入:

①CAPA——亚太会计师联合会

②IFAC——国际会计师联合会

③IAASB——国际审计与鉴证准则理事会

 第二节 注册会计师审计的性质

一、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含义(理解)

(一)AAA——AStatementofBasicAuditingConcepts:

1、定义:

审计是一个系统化过程,即通过客观地获取和评价有关经济活动与经济事项认定的证据,以证实这些认定与既定标准的符合程度,并将结果传达给有关使用者。

2、内容体现—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

第一,系统化的过程。

系统化意味着审计人员在制定审计计划、实施审计程序、获取审计证据和形成审计结论时需要整体考虑,以实现审计目标。

第二,客观地获取和评价证据。

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需要获取和评价相关证据,以支持关于认定是否符合既定标准的判断。

在这一过程中,审计人员需要具有客观性,不偏不倚。

第三,有关经济活动与事项的认定。

财务报表审计的对象包含一套财务报表中的管理层认定,这些认定是由作为财务报表编制者的管理层做出的。

第四,认定与既定标准的符合程度。

审计工作的主要目的是对与被审计经济活动及经济事项有关的认定形成审计意见,审计意见应当具体说明认定与标准的符合程度。

第五,将结果传达给有关使用者。

(二)ObjectivesofFinancialReportingbyBusinessEnterprises

1、美国财务会计概念公告第1号《企业财务报告的目标》

2、审计作用:

(1)提高资源配置的有效性

(2)提高信息的可靠性或可信度

(3)保证市场效率

二、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种类

(一)服务领域

1、审计

2、审阅

3、其他鉴证业务

4、相关服务

(二)注册会计师的核心业务—审计业务

(三)审计服务分类(审计按目的和内容不同分为):

1、财务报表审计

是指注册会计师通过执行审计工作,对财务报表是否按照适用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编制发表审计意见。

2、经营审计

是指注册会计师为了评价被审计单位经营活动的效率和效果,而对其经营程序和方法进行的审计。

3、合规性审计

是指注册会计师确定被审计单位是否遵循了特定的法律、法规、程序或规则,或者是否遵守将影响经营或报告的合同的要求。

总结:

(特定法、合同)

三、财务报表审计方法的演进(审计方法)

(一)Accountingnumber-basedauditapproach

1、帐项基础审计(详式审计)

2、目的:

防止和发现错误与舞弊;

3、方法:

对会计凭证和帐簿进行详细检查。

(二)system-basedauditapproach

1、制度基础审计(内控+抽样)

2、目的:

鉴证会计报表的合法性、公允性;

3、方法:

在评价内部控制基础上的抽样。

  职业界认识到设计合理并且执行有效的内部控制可以保证财务报表的可靠性,防止重大错误和舞弊的发生。

(三)risk-orientedauditapproach

1、风险导向审计(风险评估)

2、目的:

鉴证会计报表的合法性、公允性;

3、方法:

审计风险模型,通过风险评估,将审计资源分配到最容易导致报表重大错、漏报的领域。

四、补充:

 

(一)注意:

风险导向审计的思路:

识别、评估和应对。

  审计风险,是指会计报表存在重大错误或漏报,而注册会计师审计后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固有风险是指假定不存在相关内部控制时,某一账户或交易类别单独或连同其他账户、交易类别产生重大错误或漏报的可能性。

控制风险是指某一账户或交易类别单独或连同其他账户、交易类别产生错误或漏报,而未能被内部控制防止、发现或纠正的可能性;来源北京安通学校

  检查风险是指某一账户或交易类别单独或连同其他账户、交易类别产生重大错误或漏报,而未能被实质性测试发现的可能性。

  优点:

从理论上解决了制度基础审计方法的缺陷,要求将审计资源分配到评估固有风险、测试内部控制和实施实质性程序。

  通过修订审计的风险模型,拓展审计证据的内涵,强调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包括内部控制,以充分识别和评估财务报表层次的重大错误风险,针对评估的重大错误风险设计和实施控制测试和实质性程序。

(二)总结:

审计方法的对比

项目

优点

缺点

账项基础审计方法

有利于发现原始凭证和数据的造假。

审计方法简单,审计成本高,审计资源平均分配,不适应大型企业的审计。

制度基础审计方法

审计抽样有了理论基础,审计成本降低,审计资源集中在内部控制存在缺陷的环节。

没有考虑被审计单位存在的固有风险,仅以内部控制测试为基础,很难将审计风险降至可接受水平。

风险导向审计方法

从理论上解决了制度基础审计方法的缺陷,要求将审计资源分配到最易发生错报的地方。

固有风险的评估主观性较强,且不容易评估。

  

(三)练习

例题1风险导向审计就是注册会计师通过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进行测试,将审计资源分配到可能导致会计报表可能存在重大错报的领域。

()

例题2(多选):

注册会计师审计发展到资产负债表审计时期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审计的对象由会计账目扩大到资产负债表

B.审计抽样方法得到广泛应用

C.审计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资产负债表数据的审查判断企业信用状况

D.审计报告使用人除企业股东外,更突出债权人

 

例题3(单选):

注册会计师审计在市场经济中的特殊作用是( )。

A.防止错误与舞弊的发生

B.提高企业财务信息的可靠性和可信性

C.正确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D.帮助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例题4(单选):

1918年9月,北洋政府批准著名会计学家谢霖先生为中国的第一位注册会计师,谢霖先生创办的( )是中国第一家会计师事务所。

A.立信会计师事务所(潘序伦)

B.北京会计师事务所

C.上海会计师事务所(新中国)

D.正则会计师事务所(谢霖)

  

例题5(多选):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注册会计师审计的主要特点是( )。

A.审计的主要目的是查错防弊,保护企业资产的安全和完整

B.审计对象是以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为中心的全部财务报表及相关财务资料

C.以控制测试为基础使用抽样审计

D.审计报告使用人是股东和债权人

例题6(多选):

注册会计师进行财务报表审计时,是对财务报表是否按照( )编制发表审计意见

A.企业财务通则

B.企业会计准则

C.相关会计制度

D.金融企业财务规则

  

例题7(多选):

影响被审计单位固有风险的因素包括( )。

A.管理人员的品行和能力

B.行业所处环境

C.业务性质

D.容易遭受损失或被挪用的资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