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学校学年度同步练习 1.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635200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217.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xxx学校学年度同步练习 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xxx学校学年度同步练习 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xxx学校学年度同步练习 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xxx学校学年度同步练习 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xxx学校学年度同步练习 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xxx学校学年度同步练习 1.docx

《xxx学校学年度同步练习 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x学校学年度同步练习 1.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xxx学校学年度同步练习 1.docx

xxx学校学年度同步练习1

xxx学校2015-2016学年度6月同步练习

第I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

得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39道小题,每小题0分,共0分)

1.如右图所示,集气瓶内充满某混合气体,置于光亮处,将滴管内的水挤入集气瓶后,烧杯中的水会进入集气瓶,集气瓶内气体是

①CO、O2②C12、CH4③NO2、O2④N2、H2

A.①②B.②④C.②③D.③④

2.

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泡沫灭火器中用的是苏打和硫酸铝

B.通过干馏可将煤中含有的苯、甲苯等物质分离出来

C.地沟油通过水解反应可得到车用汽油

D.家庭用洁厕灵与“84消毒液”不能同时使用

3.

分子式为C8H8的某芳香烃,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也能与溴水反应.该芳香烃在一定条件下与H2完全加成,其生成物的一氯代物的种类有(  )

A.5种B.6种C.7种D.8种

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棉花、羊毛及合成纤维完全燃烧都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B.淀粉、油脂、蛋白质都能发生水解反应,都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C.蛋白质遇饱和硫酸铵溶液产生的沉淀能重新溶于水

D.苯和乙烯都能使溴水褪色,均与溴发生加成反应

5.

下列有关生活中的化学,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食用植物油的主要成分是高级不饱和脂肪酸甘油酯

B.福尔马林可制备标本是利用了使蛋白质变性的性质

C.棉花和蚕丝的主要成分都是纤维素

D.银氨溶液可以用于区分麦芽糖和蔗糖

6.

下列关于各物质的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  )

A.四氯化碳的电子式:

B.丙烷分子的比例模型:

C.环己烷的结构简式:

D.乙酸的分子式:

CH3COOH

7.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苯与浓硝酸、浓硫酸共热并保持55~60℃反应生成硝基苯

B.苯乙烯在合适条件下催化加氢可生成乙基环己烷

C.乙烯和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生成1,2﹣二溴乙烷

D.甲苯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主要生成2,4﹣二氯甲苯

8.

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淀粉和纤维素均为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B.饮用矿泉水瓶的主要成分是聚氯乙烯

C.凡含有食品添加剂的食物均不可食用

D.大米煮成粥后,淀粉就变成了葡萄糖

9.

下列关于有机物结构、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石油的分馏和煤的干馏都是化学变化

B.分子式为C3H7C1的有机物有三种同分异构体

C.甲烷、苯、乙醇、乙酸和乙酸乙酯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发生取代反应

D.向蛋白质溶液中加入浓的Na2SO4或CuSO4溶液均可使蛋白质盐析而分离提纯

10.下列措施不合理的是

A.久置不用的刀具涂抹凡士林后放于干燥处

B.医用洒精的浓度越大,其杀菌效果越好

C.高温下用焦炭还原SiO2制取粗硅

D.用FeS做沉淀剂,除去废水中的Cu2+和Hg2+

11.下列有关常见有机物说法正确的是

A.乙烯、苯、纤维素均属于烃类化合物

B.戊烷有三种同分异构体

C.石油的分馏、裂化均属于化学变化

D.油脂、聚氯乙烯均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12.

化学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医用酒精是用淀粉类植物发酵经蒸馏制成,浓度通常是75%

B.福尔马林可浸制标本,利用了其使蛋白质变性的性质

C.“海水淡化”可以解决“淡水供应危机”,向海水中加入净水剂明矾可以使海水淡化

D.绚丽缤纷的烟花中添加了含钾、钠、钙、铜等金属元素的化合物

13.

下列观点中,你不赞同的是

A.淀粉没有甜味,因此不属于糖类

B.肥皂水可以区别硬水和软水

C.生铁和钢都是铁的合金

D.钢筋混凝土是复合材料

14.

据最新报道,科学家发现了如下反应:

O2+PtF6=O2(PtF6),已知O2(PtF6)为离子化合物,其中Pt为+5价,对于此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此反应中,每生成lmolO2(PtF6),则转移1mol电子

B.在此反应中,O2是氧化剂,PtF6是还原剂

C.O2(PtF6)中氧元素的化合价是+1价

D.O2(PtF6)中仅存在离子键不存在共价键

15.

下列表示物质结果的化学用语或模型图正确的是()

A.次氯酸电子式:

B.核内有8个中子的碳原子:

C.CO2的比例模型:

D.纯碱的化学式:

Na2CO3

16.

高铁电池是新型可充电电池,与普通高能电池相比,该电池放电时能长时间保持稳定的电压.高铁电池放电的化学方程式为:

3Zn+2K2FeO4+8H2O=3Zn(OH)2+2Fe(OH)3+4KOH.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该反应实现了化学能向电能的转化

B.放电过程中锌元素的化合价降低

C.高铁电池能减少汞等重金属污染

D.放电过程中溶液的pH逐渐升高

17.对下列化学用语的理解和描述均正确的是

A.电子式

可以表示羟基.也可以表示氢氧根离子

B.填充模型

可以表示二氧化碳分子,也可以表示水分子

C.原子结构示意图

可以表示12C,也可以表示14C

D.结构示意图为

的阴离子都不能破坏水的电离平衡

18.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任何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变化

B.放热反应的反应速率总是大于吸热反应的反应速率

C.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离子键,可能含有共价键

D.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的区别就是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是否完全电离

19.

下列有关阳离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①阳离子都是由一个金属原子失去电子而形成的 ②非金属原子不能形成阳离子 ③阳离子的电子排布一定与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相同 ④阳离子的价态不会大于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⑤阳离子都是稳定结构,不会再失去电子

A.①④B.②④

C.①②③D.①②③④⑤

20.下列物质中,其水溶液能导电,溶于水时化学键被破坏,且该物质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

 

A.

Cl2

B.

SO2

C.

NaOH

D.

C2H5OH

21.下列对“化学反应速率”的理解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速率表示的是化学反应进行的限度

B.化学反应速率可以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量来表示

C.对于任何化学反应来说,反应速率越快,反应现象就越明显

D.化学反应速率可以是正值,也可以是负值

22.下列过程中,共价键被破坏的是()

①碘升华②溴蒸气被木炭吸附③酒精溶于水④HCl气体溶于水⑤冰融化⑥NH4Cl受热“升华”⑦氢氧化钠熔化⑧(NH4)2SO4溶于水

A.①②④⑥⑦B.④⑥C.①④⑤⑧D.①②④⑤⑥⑦

23.对于100mL1mol/L盐酸与铁片的反应,采取下列措施:

①升高温度;②改用100mL3mol/L盐酸;③多用300mL1mol/L盐酸;④用等量铁粉代替铁片;⑤改用98%的硫酸。

其中能使反应速率加快的是()

A.①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⑤

24..常温下,0.2mol·L-1的盐酸30mL分别与下列Na2CO3溶液混合,再加水稀释到100mL,其中最初产生CO2的速率最快的是

A.20mL0.3mol·L-1Na2CO3B.10mL0.4mol·L-1Na2CO3

C.25mL0.4mol·L-1Na2CO3D.15mL0.5mol·L-1Na2CO3

25.对化学反应:

A(g)+3B(g)===2C(g)+2D(g)来说,下列四种不同情况下的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

A.υ(A)=0.005mol/(L·s)

B.υ(B)=0.6mol/(L·min)

C.υ(C)=0.5mol/(L·min)

D.υ(D)=0.45mol/(L·min)

26.下列变化过程中,共价键被破坏的是()

A.烧碱溶于水B.二氧化碳变成干冰

C.氯化氢气体遇到氨气产生白烟D.碘溶于酒精

27.下列过程中,共价键被破坏的是

A.碘升华B.溴蒸气被木炭吸附C.蔗糖溶于水D.氯化氢气体溶于水

28.下列变化中共价键被破坏的是

A.干冰(CO2)升华B.氯化钠的的熔化C.氯化氢的溶解D.水的气化

29.下列措施能够使化学反应速率加快的是()

A.降低压强B.降低温度C.使用催化剂D.减小固体反应物面积

30.一定量的盐酸跟过量锌粉反应时,为了减缓反应速率但又不影响生成

的总量,可采取的措施是()

A.加入少量

固体B.加入少量

固体

C.加入少量

固体D.加入少量

固体

31.在2A(g)+B(g)

3C(g)+4D(g)的反应中,下列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大的是()A、VA=0.5mol/(L·min)B、VB=0.3mol/(L·min)

C、VC=0.8mol/(L·min)D、VD=1mol/(L·min)

32.下列各组物质中,化学键的类型相同的是(  )ks5u

A.CaCl2和Na2S  B.Na2O和Na2O2C.N2和NeD.HCl和NaOH

33.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共价化合物内部可能有极性键和非极性键

B.原子或离子间相互的吸引力叫化学键

C.非金属元素间只能形成共价键

D.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的原子间只形成离子键

34.氯化钠是日常生活中人们常用的调味品.下列性质可以证明氯化钠中一定存在离子键的是(  )ks5u

A.具有较高的熔点  B.熔融状态下能导电

C.水溶液能导电D.常温下能溶于水

35.对于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化学反应:

2SO2(g)+O2(g)

2SO3(g),改变下列条件,可以提高反应物中活化分子百分数的是(  ) 

 ①增大压强 ②升高温度 ③加入催化剂 ④减小反应物浓度

A.①②   B. ①④  C.①②③   D.②③

36.下列关于化学键的说法正确的是

A.构成单质分子的微粒一定含有共价键

B.全部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C.非极性键只存在于双原子单质分子中

D.不同元素组成的多原子分子里的化学键一定都是极性键

37..下列有关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用铁片和稀流酸反应制氢气时,可改用98%的浓流酸加快生成氢气速率

B.100mL2mol·L–1的盐酸跟锌片反应,加入适量的氯化钠溶液,反应速率不变

C.SO2的催化氧化是一个放热反应,所以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减慢

D.汽车尾气中NO和CO可以缓慢反应生成N2和CO2,减小压强反应速率减慢

38.在四个不同的容器中,分别进行不同条件下的合成氨反应

N2(g)+3H2(g)

2NH3(g)。

在相同时间内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v(H2)=0.1mol/(L·s)B.v(N2)=0.1mol/(L·s)

C.v(N2)=0.2mol/(L·s)D.v(NH3)=0.3mol/(L·s)

39.在2A+B=3C+4D反应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v(A)=0.5mol·L—1·s—1B、v(B)=0.3mol·L—1·s—1

C、v(C)=0.8mol·L—1·s—1D、v(D)=1mol·L—1·s—1

第II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

得分

二、填空题(本题共23道小题,每小题0分,共0分)

40.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能改善我们的生活;请从“A.氧气B.氮气C.生石灰D.熟石灰E.食醋F.聚乙烯G.不锈钢”中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字母).

(1)常用作袋装食品干燥剂的是;

(2)厨房调味品中pH小于7的是;

(3)可用于制造刀具的物质是;

(4)抢救危重病人常用的物质是;

(5)可以制成食品包装袋的是.

41.(14分

42.(16分)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很多,某校化学小组用实验的方法进行探究。

实验一:

他们只利用Cu、Fe、Mg和不同浓度的硫酸(0.5mol·L-1、2mol·L-1、18.4mol·L-1)设计实验方案来研究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

甲同学的实验报告如下表:

实验步骤

现象

结论

①分别取等体积的2mol·L-1的硫酸于试管中

反应速率Mg>Fe,Cu不反应

金属的性质越活泼,反应速率越快

②____________

反应物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1)甲同学表中实验步骤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同学的实验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要得出正确的实验结论,还需控制的实验条件是____________。

乙同学为了更精确地研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定量实验。

(2)

(3)乙同学在实验中应该测定的数据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乙同学完成该实验应选用的实验药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实验中不选用某浓度的硫酸,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二:

已知2KMnO4+5H2C2O4+3H2SO4===K2SO4+2MnSO4+8H2O+10CO2↑,在高锰酸钾酸性溶液和草酸溶液反应时,发现开始一段时间,反应速率较慢,溶液褪色不明显;但不久突然褪色,反应速率明显加快。

(5)针对上述实验现象,丙同学认为KMnO4与H2C2O4反应放热,导致溶液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

从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看,你猜想还可能是______________的影响。

(6)若用实验证明你的猜想,除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草酸溶液外,还需要选择的试剂最合理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硫酸钾       B.硫酸锰

C.二氯化锰          D.水

43.在密闭容器中将NO2加热到某温度时,进行如下的反应:

2NO2

2NO+O2,反应5分钟后达平衡,测得平衡时各组分的浓度分别为:

c(NO2)=0.06mol/L,c(NO)=0.24mol/L。

试求:

(1)NO2的转化率为多少?

(2)反应前后的压强比为多少?

(3)计算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

(4)在这5分钟内,用O2来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是多少?

44.(9分)

45.向某密闭容器中加入0.15mol/LA、0.05mol/LC和一定量的B三种气体。

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各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如下图中甲图所示[t0时c(B)未画出,t1时增大到0.05mol/L]。

乙图为t2时刻后改变反应条件,平衡体系中正、逆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1)若t4时改变的条件为减小压强,则B的起始物质的量浓度为mol/L。

(2)若t5时改变的条件是升温,此时v(正)>v(逆),此反应正反应为(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3)若t1=15s,则t0~t1阶段以C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v(C)=

mol/L·s。

t3时改变的某一反应条件可能是(选填序号)。

a.使用催化剂b.增大压强c.增大反应物浓度d.降低产物浓度

(4)若A的物质的量减少0.02mol时,容器与外界的热交换总量为akJ,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46.某学生为了探究锌与盐酸反应过程中的速率变化,他在100mL稀盐酸中加入足量的锌粉,用排水集气法收集反应放出的氢气,实验记录如下(累计值):

时间(min)

1

2

3

4

5

氢气体积(mL)

50

120

232

290

310

(1)哪一时间段(指0~1、1~2、2~3、3~4、4~5min)反应速率最大。

哪一段时段的反应速率最小,

(2)如果反应太激烈,为了减缓反应速率而又不减少产生氢气的量,他在盐酸中分别加入等体积的下列溶液:

A.蒸馏水B.NaCl溶液C.Na2CO3溶液D.CuSO4溶液你认为可行的是(填编号)。

(3)求2~3分钟时间段以盐酸的浓度变化来表示的该反应速率

47.下列有关苯与乙烯的比较中,正确的是()

A.分子中所有原子都在同一平面上

B.都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

C.都能与溴水反应使溴水褪色

D.等物质的量的苯与乙烯完全燃烧时,乙烯耗氧量多

48.(8分)为了研究MnO2与双氧水(H2O2)的反应速率,某学生加少许的MnO2粉末于50mL密度为1.1g∙cm-3的双氧水溶液中,通过实验测定:

在标准状况下放出气体的体积和时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请依图回答下列问题:

ks5u

(1)实验时放出气体的总体积为 ___  ;

(2)放出一半气体所需要的时间为  ___ ;

(3)ABCD四点化学反应速率的由快到慢顺序为___________;

(4)在5min后,收集到的气体体积不再增加,原因是      。

49.(11分)

(1)已知Na2S2O3+H2SO4=Na2SO4+S↓+SO2+H2O。

甲同学通过测定该反应发生时溶液变浑浊的时间,研究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设计实验如下(所取溶液体积均为10mL):

实验编号

实验温度/℃

c(Na2S2O3)/mol·L-1

c(H2SO4)/mol·L-1

25

0.1

0.1

25

0.2

0.1

25

0.1

0.2

50

0.2

0.1

50

0.1

0.1

其他条件不变时:

探究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应选择  (填实验编号);

探究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应选择      (填实验编号);

若同时选择①②③溶液变浑浊的时间,探究     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2)已知Na2S2O3溶液与Cl2反应时,1molNa2S2O3转移8mol电子。

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甲同学设计如下实验流程探究Na2S2O3的化学性质。

(Ⅰ)甲同学设计实验流程的目的是证明Na2S2O3溶液具有碱性和    性。

(Ⅱ)加入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B的离子方程式是   。

(Ⅲ)乙同学认为应将上述流程中②③所加试剂顺序颠倒,你认为甲、乙两同学的设计更合理的是  (填“甲”或“乙”),理由是      。

50.(6分)下表是稀硫酸与某金属反应的实验数据:

实验序号

金属

质量/g

金属状态

c(H2SO4)

/mol·L-1

V(H2SO4)/mL

溶液温度/℃

金属消失的时间/s

反应前

反应后

1

0.10

0.5

50

20

34

500

2

0.10

粉末

0.5

50

20

35

50

3

0.10

0.7

50

20

36

250

4

0.10

0.8

50

20

35

200

5

0.10

粉末

0.8

50

20

36

25

6

0.10

1.0

50

20

35

125

7

0.10

1.0

50

35

50

50

8

0.10

1.1

50

20

34

100

9

0.10

1.1

50

30

44

40

分析上述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4和5表明,对反应速率有影响,,反应速率越快,能表明同一规律的实验还有(填实验序号);

(2)仅表明反应物浓度对反应速率产生影响的实验有(填实验序号);

(3)本实验中影响反应速率的其他因素还有,其实验序号是;

51.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化学反应:

CO2(g)+H2(g)

CO(g)+H2O(g),

其化学平衡常数K和温度t的关系如下表:

t℃

700

800

830

1000

1200

K

0.6

0.9

1.0

1.7

2.6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

(2)该反应为反应(选填吸热、放热)。

(3)能判断该反应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

(a)容器中压强不变(b)混合气体中c(CO)不变

(c)v正(H2)=v逆(H2O)(d)c(CO2)=c(CO)

(4)某温度下,平衡浓度符合下式:

c(CO2)·c(H2)=c(CO)·c(H2O),试判断此时的温度为℃。

52.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H2和1molI2,压强为p(Pa),并在一定温度下使其发生反应:

H2(g)+I2(g)

2HI(g);ΔH<0。

(1)保持容器容积不变,向其中加入1molH2,反应速率     (填“加快”、“降低”、“不变”,下同)。

(2)保持容器容积不变,向其中加入1molN2,反应速率          。

(3)保持容器内气体压强不变,向其中加入1molH2和1molI2(g),反应速率            。

53.对于2X(g)

Y(g)的体系,在压强一定时,平衡体系中Y的质量分数w(Y)随温度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实线上的任何一点为对应温度下的平衡状态)。

(1)该反应的正反应方向是一个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2)A、B、C、D、E各状态中,υ正<υ逆的是。

(3)维持t1不变,E→A所需时间为x,维持t2不变,D→C所需时间为y,则xy(填“<、>或=”)。

54.某学生用0.1×10×25㎜3,质量分数≥99.5%的铝片和酸反应制取H2,实验现象见下表:

1min

2min

5min

15min

20min

3mol/LHCl

少量气泡

较多气泡

大量气泡

反应剧烈

铝片耗尽

1.5mol/LH2SO4

均无明显现象(只有少量气泡)

(1)写出铝片与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反应1—15min内,铝与盐酸的反应速率逐渐加快,其原因是。

(3)根据铝片与盐酸和硫酸反应现象的差异,深入思考,可作出如下猜想:

猜想一:

猜想二:

55.某实验小组以H2O2分解为例,研究浓度、催化剂、溶液酸碱性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在常温下按照如下方案完成实验。

实验编号

反应物

催化剂

10mL2%H2O2溶液

10mL5%H2O2溶液

10mL5%H2O2溶液

1mL0.1mol·L-1FeCl3溶液

10mL5%H2O2溶液+少量HCl溶液

1mL0.1mol·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