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数学经验交流材料.docx
《小学三年级数学经验交流材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三年级数学经验交流材料.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三年级数学经验交流材料
小学三年级数学经验交流材料
篇一: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经验交流材料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经验交流材料
关于数学教学的本质问题,探索式教学是指在教师引导下,师生共同参与,全方位展示数学思维过程的一种教学模式,主要包括揭示概念及思想方法的概括形成过程,暴露数学问题的提出过程,解决方案的制定选择过程以及探索数学结论的发现、论证过程。
探索式教学是现代教学理论指导下的一种教学模式。
一、重视背景介绍,通过概括形成概念、法则
教学中每一个概念的产生,每一个法则的规定都有丰富的知识背景,舍弃这些背景,直接抛给学生一连串的概念和法则是传统教学模式中司空见惯的做法,这种做法常常使学生感到茫然,丢掉了培养学生概括能力的极好机会。
探索式教学就是要克服这种弊端,还概念和法则形成过程与学生。
如方程的概念教学,传统的方法是给出方程的定义,然后给出若干式子让学生判别哪些是方程。
探索式教学的做法是,先给出若干式子,然后让学生观察,找出其中的一些共同特点,如一部分式子是等式,一部分式子是代数式,在等式中又有一部分是含有未知数的,这样我们就把这一种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类似的例子可以举出许多,这里不再多说。
二、提供开放问题,通过探索发现定理、结论
数学中的每一个定理结论都是前人经过艰苦的探索发现的。
即使是一个一般的命题,一个猜想,其提出的过程也凝聚了数学家的智慧。
传统的做法往往是给出现成的结论,然后照搬现成的证明。
这样做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地位,学生总是心存疑虑:
这个定理是怎么来的?
这个证法是如何想到的?
探索式教学就是要改变这种学习的被动局面,消除学生心理上的疑虑,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去参与探索,尝试发现,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创设问题情景,通过研究制定解决方案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问题解决”的能力是数学能力的集中体现。
传统
做法往往是淡化“问题意识”,教者奉献该学生的是一些经过处理的规律问题和现成的漂亮解法,舍去了对问题的加工处理过程,也舍去了制定解决方案的艰辛历程,学生听起来似乎显得轻松,但数学的能力却未能得到应有的提高。
探索式教学则是要强化“问题意识”,充分展现对问题加工处理过程和解决方案的制定过程,既磨练了学生的意志品质,又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造就民主气氛,通过比较优化解题方法
在数学中,一个问题有多种解法是十分普遍的,传统的做法通常是将那些教者认为最佳的方法介绍给学生,害怕学生走弯路浪费时间。
然而这些最佳的方法往往不是垂手可得的,学生有时很难想到,甚至无法想到。
学生在赞叹教师“妙笔生辉”的同时又感到一丝无奈。
探索式教学则要求尽量改变这种状况,一方面要打破权威,造就民主的课堂气氛,充分倾听学生的意见,哪怕走点“弯路”,吃点“苦头”;另一方面,则引导学生各抒己见,评判各方面之优劣,最后选出大家公认的最佳解决问题的方法。
五、增加发散机会,通过交流,实行群体效应
数学中除了“一题多解”以外,还有“一题多变”、“一法多用”、“一图多画”等多种发散机会。
探索式教学十分重视为学生增加发散机会,提供广阔的思考空间和参与场所,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因素,展示他们的思维过程,并通过交流,集中群体的智慧,实现课堂教学的“群英会”、“大合唱”。
六、注意回顾反思,通过总结提炼数学思想
探索式教学要求充分暴露知识的发生过程,其中包括数学思想的提炼概括过程。
数学思想总是蕴藏在各种具体的数学知识、数学方法之中,它是知识的结晶,是高度概括的数学理论。
数学思想不仅对学生系统地掌握和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具有指导意义,也对学生形成正确的数学观念大有好处。
探
索式教学通过对学生知识的回顾、反思,对所有方法的概括、提炼,挖掘出其中的数学思想,并用数学思想指导数学教学实践。
探索式教学体现了数学教学的本质,为培养学生的数学观念、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形成良好的思维品德,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篇二:
小学三年级数学经验交流材料
篇一: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经验交流材料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经验交流材料
关于数学教学的本质问题,探索式教学是指在教师引导下,师生共同参与,全方位展示数学思维过程的一种教学模式,主要包括揭示概念及思想方法的概括形成过程,暴露数学问题的提出过程,解决方案的制定选择过程以及探索数学结论的发现、论证过程。
探索式教学是现代教学理论指导下的一种教学模式。
一、重视背景介绍,通过概括形成概念、法则
教学中每一个概念的产生,每一个法则的规定都有丰富的知识背景,舍弃这些背景,直接抛给学生一连串的概念和法则是传统教学模式中司空见惯的做法,这种做法常常使学生感到茫然,丢掉了培养学生概括能力的极好机会。
探索式教学就是要克服这种弊端,还概念和法则形成过程与学生。
如方程的概念教学,传统的方法是给出方程的定义,然后给出若干式子让学生判别哪些是方程。
探索式教学的做法是,先给出若干式子,然后让学生观察,找出其中的一些共同特点,如一部分式子是等式,一部分式子是代数式,在等式中又有一部分是含有未知数的,这样我们就把这一种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类似的例子可以举出许多,这里不再多说。
二、提供开放问题,通过探索发现定理、结论
数学中的每一个定理结论都是前人经过艰苦的探索发现的。
即使是一个一般的命题,一个猜想,其提出的过程也凝聚了数学家的智慧。
传统的做法往往是给出现成的结论,然后照搬现成的证明。
这样做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地位,学生总是心存疑虑:
这个定理是怎么来的?
这个证法是如何想到的?
探索式教学就是要改变这种学习的被动局面,消除学生心理上的疑虑,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去参与探索,尝试发现,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创设问题情景,通过研究制定解决方案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问题解决”的能力是数学能力的集中体现。
传统做法往往是淡化“问题意识”,教者奉献该学生的是一些经过处理的规律问题和现成的漂亮解法,舍去了对问题的加工处理过程,也舍去了制定解决方案的艰辛历程,学生听起来似乎显得轻松,但数学的能力却未能得到应有的提高。
探索式教学则是要强化“问题意识”,充分展现对问题加工处理过程和解决方案的制定过程,既磨练了学生的意志品质,又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造就民主气氛,通过比较优化解题方法
在数学中,一个问题有多种解法是十分普遍的,传统的做法通常是将那些教者认为最佳的方法介绍给学生,害怕学生走弯路浪费时间。
然而这些最佳的方法往往不是垂手可得的,学生有时很难想到,甚至无法想到。
学生在赞叹教师“妙笔生辉”的同时又感到一丝无奈。
探索式教学则要求尽量改变这种状况,一方面要打破权威,造就民主的课堂气氛,充分倾听学生的意见,哪怕走点“弯路”,吃点“苦头”;另一方面,则引导学生各抒己见,评判各方面之优劣,最后选出大家公认的最佳解决问题的方法。
五、增加发散机会,通过交流,实行群体效应
数学中除了“一题多解”以外,还有“一题多变”、“一法多用”、“一图多画”等多种发散机会。
探索式教学十分重视为学生增加发散机会,提供广阔的思考空间和参与场所,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因素,展示他们的思维过程,并通过交流,集中群体的智慧,实现课堂教学的“群英会”、“大合唱”。
六、注意回顾反思,通过总结提炼数学思想
探索式教学要求充分暴露知识的发生过程,其中包括数学思想的提炼概括过程。
数学思想总是蕴藏在各种具体的数学知识、数学方法之中,它是知识的结晶,是高度概括的数学理论。
数学思想不仅对学生系统地掌握和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具有指导意义,也对学生形成正确的数学观念大有好处。
探索式教学通过对学生知识的回顾、反思,对所有方法的概括、
提炼,挖掘出其中的数学思想,并用数学思想指导数学教学实践。
探索式教学体现了数学教学的本质,为培养学生的数学观念、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形成良好的思维品德,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篇二:
三年级数学教学经验交流材料
三年级数学教学经验交流材料
韩爱丽
这学期,本班现有的学生37名,同学相互之间学习及纪律情况参差不齐,会自然而然的产生一系列的问题,需要提高优生的自主和自觉学习的能力,使其影响并提高中等生的学习成绩,帮助差生取得适当进步。
让差生在教师的辅导和优生的帮助下,逐步提高学习成绩,并培养较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并逐步提高纪律意识和思想道德水平,形成良好的自身素质。
在课堂教学中,我坚持抓好基础知识,抓好基本技能,以重要教学知识、重要数学公式、定理、基本例子为主进行教学,使学生能逐步形成系统的数学思想与方法和掌握数学的基本解法,为学生扎下扎实的基础。
全面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转变观念、认真学习、发展智力、陶冶品质,使学生活起来。
在学生中形成“赶、帮、超”浓厚的学习氛围,是每个学生都能健康的成长。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力求每一个学生学习不断进步,能力不断提高。
三年级的学生,从学习情况、知识技能掌握情况以及日常行为规范情况来看,大部分同学学习积极性高,学习目的明确,上课认真,动手能力强,各科作业能按时按量完成,且质量较好,自我要求严格,特别是班干部能起到较好的模范作用。
但同时,仍然有部分学生学习不够认真,纪律、生活方面比较懒散,自我控制力不强,根据实际情况,培优工作要有全局观念,抓好数学培优补差工作,实行分层教学,教学基础差的学生要从最基本的知识点补起,鼓励他们对学习数学的信心,采取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启发式教学便要他学为他要学,使他们能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对于数学基础较好的学生,鼓励他们力争高分,有针对性的选取一些思考题,让他们去分析和解决,使得他们“吃得饱”,提高他们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甚至要从严要求,规范他们解答数学问题的步骤。
在平时的教学中要以中间层次的学生为主,兼顾两头。
这样下去数学的整体成绩才能有提高。
采取的具体措施如下:
1、以平时的作业为基础,加强学习方法的辅导。
2、利用适当时间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文明教育、纪律教育。
3、实行以点带面来全面提高,使学生观念进行转变。
4、让优生讲述自己的学习方法,进行经验交流。
5、课堂上创造机会,用优生学习思维方法来影响差生。
充分发挥优生的表率作用来影响差生,改变差生,在学生中形成“赶、帮、超”的浓厚学习氛围。
6、差生进行多鼓励、少批评、多谈心,进行心理沟通,提高他们的自我判断与控制能力。
7、激励机制,多给点差生表现的机会,让他们树立起学习的信心和勇气,克服自卑的心理。
8、必要时与家长联系,共同来解决差生各方面存在的问题。
篇三: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经验交流材料
小学三年级上期数学教学经验交流材料
数学教学应当有意识、有计划地设计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体会数学与现实社会的联系,加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不断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结合有关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如何进行初步的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对简单的问题进行判断、推理、逐步学会有条理、有根据地思考问题,同时注意培养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
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能撇开事物的具体形象,抽取事物的本质属性,从而获取新的知识。
在这几年的时间里我得到了一些
教训,认识到自己有很多不足,并且对小学教学工作有了一些体会。
一、设计生活实际、引导学生积极探究
这种教学设计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对新的知识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的作用,从而挖掘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习惯和探索问题的能力。
1、在教学中既要根据自己的实际,又要联系学生实际,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
注重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又把数学与生活实际联在一起,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使教学设计具有形象性,给学生极大的吸引,抓住了学生认识的特点,形成开放式的教学模式,达到预先教学的效果。
2、给学生充分的思维空间,做到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结合,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合理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推动学生活动意识。
3、利用合理地提问与讨论发挥课堂的群体作用,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达成独立、主动地学习、积极配合教师共同达成目标。
二、积极提问,贯穿课堂始终
1、充分挖掘教材,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作为铺垫。
2、重视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结合,充分发挥和利用学生的智慧能力,积极调动学生主动、积极地探究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3、在教学中提出质疑,让学生通过检验,发展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寻找问题,主动获取新的知识。
4、教学中应创设符合学生逻辑思维方式的问题情境,遵循创造学习的规律使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分析、比较、综合。
总之,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展。
教师要转变思想,更新教育观念,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与学生平等对话,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教师要走出演讲者的角色,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激励者、引导者、协调者和合作者。
教师在学生的学习讨论交流过程中,只给予学生恰当的引导与帮助。
要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和应用过程来获取知识,发展能力。
篇三:
三年级数学质量分析经验交流发言稿
三年级数学质量分析经验交流发言稿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今天有幸坐在这里和大家共同交流,我感到非常荣幸,感谢领导和老师们给我这样一次机会。
同时我内心也十分忐忑,因为在这次数学质量调研中,学生的成绩并不是十分理想,从中反映出自己教学中很多不足。
全班共有44人,44人参考,班级均分92.73,优秀人数31人,优秀率70.45%,及格率100%。
我知道在座的很多老师,班级成绩比我们班好很多,你们平时比我付出更多的辛勤劳动,比我有更为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理论,今天我的发言只是班门弄斧。
因此以下我只是谈谈自己平时教学中的一些做法和感悟,不能称之为经验,算是和各位老师们的探讨与交流。
一、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争取家长的大力支持。
石桥小学是农村的一所片校,大家都知道农村家长文化素质偏低,他们很少对孩子进行成才教育、成人教育、理想教育、人生观教育,一切皆由其“自我发展”。
即使有一部分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能有出息,能够出人头地,但是他们要么不知道怎样引导孩子,要么迫于生计常年在外打工,对孩子的学习、教育等鞭长莫及。
我的这个班是我从一年级就开始带上来的。
在新生入学前,我就向幼儿园老师做过了解,大班当时两个班有大几十个学生,在入学前,就有一部分家庭条件稍好一点,家长重视一点的转到镇中心小学或城区了,剩下的也有五十大几个学生,这三年每学期都会转走几个学习优秀的学生,这样,就造成了学生整体素质不佳。
现如今我班44个学生中,
只有六个父母在孩子身边,其余都是父母双双外出谋生的留守儿童,这些父母大多一年才回来一次,有的回来后对孩子的学习不闻不问,有的见成绩不佳,就算总账,对孩子进行打骂。
既然教这个年级,如何加强家长联系,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升数学教学质量,成了摆在眼前的一个问题。
首先我留下了所有在外打工家长的联系方式:
QQ号,手机号等,对发现的异常情况,及时与他们进行联系沟通,要求他们常打电话回家与孩子交流,给孩子关爱,协助他们共同解决孩子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
其次通过家长会,还有家长接送孩子的机会要求家长积极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比如给他们单独作业的地方等。
教给他们在家培养孩子良好学习习惯的方法。
针对爷爷奶奶岁数大,不识字,没有办法辅导孩子学习的情况,我给所有的家长都布置了一项作业,就是每天看着孩子作业。
我就想你不会写,不会辅导,但是你可以看着孩子写作业啊,孩子写的正确与否你可以不管,但是,你要陪孩子做作业。
家长的这项作业完成了,孩子的作业也就完成了。
最后对于个别自己不学、家长不管,成绩行为习惯特差的学生,我则利用放学后的时间进行辅导,就这样我争取不让一个学生掉队。
二、严格计算教学,夯实数学基础
这三年以来,在一二年级我主要抓口算和计算基础教学,进入三年级以后主要抓数学应用能力的培养。
大家都知道计算是帮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
计算的好坏也影响到中高年级数学的学习。
刚接一年级这个班时,了解到这个班学生有好多学生连数数都不会,我更加不敢
掉以轻心,扎扎实实地进行2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练习教学,一个一个的过关。
我校学生中午基本都在学校就餐,我就利用中午时间对跟不上的同学进行一一辅导。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学生的口算及20以内的加减法学好了,这就为后来的笔算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直到现在,我所教的班级学生仍然保持这种良好的习惯,每天由学生轮流出10题口算题,5题笔算题,在专门的计算本子上完成。
所以,在一二年级每次的质量调研中我班的均分都达到97分多,我觉得这样的成绩是与学生良好的计算基础分不开的。
三、注重对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培养
兴趣是学好数学的前提。
首先是鼓励、帮助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我经常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
”平时教学中,无论学生是哪种类型的,只要发现有一点长处,我就及时加以表扬,好的学生夸着学,学困生捧着学,中等生赶着学。
其次,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灵活地调动学生的兴趣。
数学学科比较抽象,怎样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也很重要。
如在教“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时,我以讲台、文具盒等学生周围熟知的物体面为教具,说出它们的长、宽并比较说出各种长宽中哪两个量相乘能求出上下、左右、前后六个面中每个面的
面积,为以后的学习表面积打下基础;然后根据知识点,让学生编一些生活中的小例子,加以巩固,这样,把数学形象化、生活化,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便于学生对重点知识的掌握。
四、平时工作中注重抓学困生。
学困生本来基础就差,加上接受能力又不那么好,想对他们采取“跳一跳、摘果子”的方法很难,也不现实。
学困生的现状不是一日就可以改变的,在他们面前贪不了心,但是,我坚决不放弃。
首先抓好他们的基础知识,平时计算训练时抓正确率。
考试时,计算占一定的比例,这样计算分让他们少失分;其次这些学生往往当堂课的知识点不能及时掌握,针对这种情况,作业是要盯,要多指导一些方法,有时要反复强调,总之,让学困生有一分光发一份热,这样做或多或少会提高班级的整体水平。
四、注重课堂作业,当堂完成并反馈
平时的教学中,注重课堂作业独立完成,这要涉及的作业的时间和作业量,一般根据作业量调整作业时间,对学生作业分层要求,对课堂作业中基本题,要求人人完成,而对后面的提高题、课后训练题,对学困生不作要求。
这样除了极个别学生,一般的学生作业都能当堂完成,并在完成的基础上力争当堂反馈,这样便于对做错的学生及时修正,学习有障碍的得到及时的辅导或点拨。
课堂作业与当堂反馈,避免了学生抄袭作业的现象。
除此之外,抓好学生的学风,也是重要的环节,学生只有心静才能学好。
五、扎实训练,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课堂是“减负增效”的主战场。
教师应该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这是大家的共识。
我觉得“增效”还体现在课堂对学困生的关爱和帮助上,这部分学生常常跟不上老师讲课的节奏,游离于课堂之外。
如果这部分学生能够不断的提高和成长,那么课堂教学
效益自然也会提高的。
课堂上,我喜欢找声音最低,胆子最小的发言,我就爱找不举手的发言。
这部分学生是我重点关注的对象。
我班有个朱玉萱同学,以前上课从不举手,课堂上他不是做小动作就是在发呆。
我就经常找他回答问题。
不断的进行表扬和激励,就这样他越来越自信,发言也越来越大胆了,现在,他已经成了班上发言最积极的学生之一。
全班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也大大提高了。
我认为扎实训练和减轻学生负担,二者并不矛盾。
每天我都会用几分钟时间把易错的习题摘抄下来,一周下来把这些易错题作为星期天的作业。
单元结束,重复这样的工作。
这样到学期结束,所有易错的题目基本无需用过多的时间进行复习。
学生对基本的题目也掌握了。
以上只是我个人的一些浅见和做法,和在座同仁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不当之处希望大家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