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解剖生理学的复习资料.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611302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7.9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体解剖生理学的复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人体解剖生理学的复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人体解剖生理学的复习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人体解剖生理学的复习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人体解剖生理学的复习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体解剖生理学的复习资料.docx

《人体解剖生理学的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体解剖生理学的复习资料.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体解剖生理学的复习资料.docx

人体解剖生理学的复习资料

《人体解剖生理学》

考试复习资料

绪论

一、名词解释

  1、神经调节:

指通过神经系统的活动,对生物体各组织、器官、系统所进行的调节。

2、体液调节:

机体某些细胞合成并分泌的特殊的化学物质(激素、细胞因子、组胺、组织细胞的代谢产物),经体液运输到达靶器官,调节生命活动。

类型:

全身体液调节、局部体液调节、神经内分泌调节。

3、自身调节:

环境变化时,器官、组织、细胞不依赖神经或体液调节而产生的适应性反应。

4、负反馈:

反馈信息使控制中枢的活动向相反方向变化即减弱控制中枢的活动。

5、激素:

由内分泌腺或内分泌细胞分泌的高效生物活性物质,在体内作为信使传递信息,对机体生理过程起调节作用的物质称为激素。

6、内环境:

由血浆、组织液、淋巴液和脑脊液等构成的机体细胞直接接触和生活的环境(细胞外液)。

  7、稳态:

内环境的各项物理、化学因素保持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状态称为稳态。

  

8、反射:

指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做出的规律性反应。

二、简答题

1、人体生理机能的调节方式?

  

(1)神经调节:

指通过神经系统的活动,对机体各组织、器官、系统的调节。

是体内主要的调节方式。

特点是迅速、精确、作用部位局限、作用时间短暂。

  

(2)体液调节:

机体某些细胞合成并分泌的特殊的化学物质(激素、细胞因子、组胺、组织细胞的代谢产物),经体液运输到达靶器官,调节生命活动。

对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和自身稳态的维持起重要作用。

特点是作用缓慢、持久而广泛。

(3)自身调节:

环境变化时,器官、组织、细胞不依赖神经或体液调节而产生的适应性反应。

实例:

毛细血管前括约肌舒缩调节微循环的血流量。

特点是范围小、作用弱,局部调控。

2、简述负反馈及正反馈和它们的生理意义?

答:

负反馈:

反馈信息使控制中枢的活动向相反方向变化即减弱控制中枢的活动。

意义:

机体通过负反馈调节维持内环境的稳态。

正反馈:

反馈信息不断加强控制中枢的活动,直至某一生理过程完成。

意义:

加速体内生理过程完成。

三、画图题

 

冠状轴、矢状轴、垂直轴、

冠状面(额状面)、矢状面(纵切面)、水平面(横切面)

1冠状轴与冠状面:

左右平伸与地面平行的轴称冠状轴。

延冠状轴所做的将人体分前后两部分的切面称冠状面,也称为额状面。

2矢状轴与矢状面:

前后平伸与地面平行的轴称矢状轴。

延矢状轴所指的将人体分为左右两部分切面称矢状面,也称为纵切面。

3垂直轴与水平面:

通过人体自上而下与地面垂直的轴称垂直轴,与上述两切面垂直,将身体分为上下两部分的切面称水平面。

也称为横切面。

第一章人体的基本结构与功能

一、名词解释

  1、液态镶嵌模型:

膜是以液态的脂质双分子层为基架,其间镶嵌着许多具有不同结构和功能的蛋白质。

  2、被动转运:

是指物质或离子顺着浓度梯度或电位梯度通过细胞膜的扩散过程,其特点是不需要细胞提供能量。

包括单纯扩散和易化扩散。

3、主动转运:

通过细胞的某种耗能过程,使得物质逆着电化学梯度透过细胞膜的转运方式。

主动转运包括原发性的主动转运和继发性的主动转运。

(1)原发性主动转运(Primaryactivetransport)

如:

Na+-K+泵的机制及其生理意义:

当膜内出现较多Na+,膜外出现较多的K+时,ATP与Na+-K+泵结合→膜内侧Na+与Na+-K+泵结合,ATP酶激活→ATP水解,泵磷酸化→泵构型改变,Na+结合位点转向胞外→泵与离子亲和力改变,将Na+释放到膜外,膜外K+与Na+-K+泵结合→泵去磷酸化,泵构象恢复,K+结合的部位转向膜内侧,将K+释放到膜内。

生理意义:

①维持细胞的渗透性,保持细胞的体积。

②维持低Na+高K+的细胞内环境,维持细胞的静息电位和许多代谢反应所需要的高K+环境,形成和保持细胞内外Na+、K+不均衡分布及建立一种势能储备。

③为某些物质的继发性主动转运提供势能差。

原发性主动转运特点:

①直接消耗ATP水解产生的能量。

②需要细胞膜上特殊蛋白质(泵)的协助。

Tips:

静息电位(膜内外电位差增大,称为超极化、静息电位正常情况下是钾离子外流(外正内负),去极化时顺浓度梯度通过易化扩散使钠离子内流,然后用钠钾泵换回来(膜内出现较多Na+,膜外出现较多的K+时),为了维持膜内外电位差,需要消耗ATP,并且是逆浓度梯度转运。

复极化时通过易化扩散使钾离子外流

只有钠钾泵要能量,因为此时是主动转运,而去极化和复极化均无需能量,此时是被动转运里的易化扩散.

(2)继发性主动转运(Secondaryactivetransport)

实例:

小肠粘膜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和氨基酸;肾小管上皮细胞重吸收葡萄糖和氨基酸[利用储存在Na+浓度梯度中的能量,Na+浓度梯度的维持则靠Na+-K+泵的持续活动(消耗能量)]

继发性主动转运特点:

①转运过程中不直接消耗ATP水解的能量,依靠储存在离子浓度梯度中的能量完成转运。

②转运物逆浓度梯度;同向转运体(膜蛋白)参与。

4、易化扩散:

不溶于脂质或难溶于脂质(水溶性)的小分子或离子在膜上特殊蛋白质的协助下进行的顺浓度梯度和电位梯度(电-化学梯度)的转运。

㈠由载体介导的易化扩散(载体转运)

①除消化道上皮细胞和肾小管上皮细胞外,全身组织细胞对葡萄糖和氨基酸的摄取。

②消化道上皮细胞内和肾小管上皮细胞内的葡萄糖与氨基酸向细胞间隙的转运。

进来就是继发性主动转运

㈡由通道介导的易化扩散(通道扩散)

①电压门控通道:

启、闭取决于膜两侧电压差,如神经纤维或肌细胞膜上的Na+通道、K+通道和Ca2+通道等。

②化学门控通道:

启、闭取决于膜两侧化学信息,如分布在突触后膜、肌细胞终板膜和某些腺细胞膜上的N型乙酰胆碱门控通道。

③机械门控通道:

启、闭取决于机械牵拉刺激,如皮肤触压觉和内耳毛细胞的机械门控通道。

  

5、单纯扩散:

小分子的脂溶性物质顺浓度差由质膜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所进行的跨细胞膜的转运。

不需要消耗能量和载体蛋白的协助。

6、胞饮和胞吐:

大分子物质或固态、液态的物质团块进、出细胞的方式。

7、细胞信号转导:

遗传信息以及身体内外环境变化的各种刺激信号通过作用于细胞的特殊结构(受体),通过一系列复杂的反应,实现对细胞功能活动调控的过程。

8、受体(receptor):

位于靶细胞膜上或胞内,能特异识别与结合生物活性分子(配体),进而引起靶细胞生物学效应的分子。

9、配体(ligand):

能与受体呈特异性结合的生物活性分子。

10、组织、器官、系统:

由许多结构和功能上有密切联系和相似的细胞通过细胞连接、细胞间质结合在一起形成的结构称为组织。

由几种不同类型的组织联合形成的,具有一定的形态特征和一定生理机能的结构称为器官。

一些在机能上有密切联系的器官,联合起来完成一定的生理机能即称为系统。

11、神经纤维:

由神经元的轴突和长的树突及包绕它的神经胶质细胞构成的纤维状结构。

12、第二信使:

是指CAMP,在胞内产生的非蛋白类小分子,通过其浓度变化(增加或者减少)应答胞外信号与细胞表面受体的结合,调节胞内酶的活性和非酶蛋白的活性,从而在细胞信号转导途径中行使携带和放大信号的功能。

作用方式:

第二信使的作用方式一般有两种:

①直接作用。

如Ca能直接与骨骼肌的肌钙蛋白结合引起肌肉收缩;②间接作用。

这是主要的方式,第二信使通过活化蛋白激酶,诱导一系列蛋白质磷酸化,最后引起细胞效应。

13、Na+-K+泵:

又叫钠泵或钠钾ATP酶,是能催化ATP水解释放能量,并介导钠离子和钾离子主动转运的跨膜蛋白质。

14、横管:

人与哺乳动物骨骼肌纤维的I带与A带交界处,肌膜向肌浆凹陷形成一些管状结构,管的长轴与肌原纤维垂直,并相互融合在每条肌原纤维表面,称横管。

15、肌质网:

使画面内质网特化而成的微管网络结构,包绕在肌原纤维的周围,管的长度与肌原纤维平行,故又称为纵管。

纵管分支吻合成网,并在靠近横管处融合膨大成囊状,称终池。

终池内储存大量的Ca2,横管与其两侧的终池有机能上的联系,合称三联体。

终池膜上有有Ca2通道,当横管的冲动传递到终池后,终池Ca2通道开放,Ca2由终池扩散进入肌浆可引起粗,细肌丝相对滑动,表现为肌肉收缩。

二、简答题

1、简述G蛋白耦联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过程?

答:

胞外激动信号与G蛋白偶联受体结合后导致受体构象改变,受体与G蛋白受体结合形成复合体,G蛋白的α亚基构象改变,结合GTP活化.α亚基解离,胞内活化腺苷酸环化酶(AC),AC可利用ATP生成cAMP.cAMP与依赖cAMP的蛋白激酶(PKA)的调节亚基和催化亚基分离,活化催化亚基.催化亚基将代谢途径中的一些靶蛋白中的丝氨酸或苏氨酸残基磷酸化,将其激活或钝化.被磷酸化的靶蛋白往往是调节酶或重要功能蛋白,因而可以介导细胞外信号,调节细胞反应.

P174以细胞膜受体介导的激素作用机制—第二信使学说

①激素是第一信使,它可与靶细胞膜上具有立体构型的特异性受体结合;②激素与受体结合,引起受体空间构型的变化,它是有着特殊结构的跨膜蛋白,能吧信号传递到细胞而激活G蛋白,活化的G蛋白,激活细胞内的腺苷酸环化酶;在Mg2+离子存在的情况下,腺苷酸环化酶使ATP转变为CAMP,细胞内的CAMP浓度增高,因其信号的进一步传递,因而cAMP是作为细胞内传递信息的第二信使;④高浓度的cAMP使无活性的蛋白激酶(PKA)激活。

激活的PKA通过一系列的细胞内因子传递,催化细胞内多种蛋白质发生磷酸化反应,从而引起靶细胞与其相适应的生理生化功能。

2、比较载体转运与通道转运物质功能的异同?

  答:

(1)相同点:

A、顺电化学梯度转运;B、靠膜蛋白质协助。

  

(2)不同点:

A、载体的高度特异性,通道的相对特异性;

  B、载体有饱和现象,通道无;

C、载体有竞争性抑制,通道无。

三:

画图题

1、单层柱状上皮模式图

2、多级神经元模式图

 

第二、三章运动系统以及外皮系统

第四章神经肌肉生理  

一、名词解释

  1、兴奋性与兴奋:

生物组织和细胞受刺激后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称为兴奋性,产生动作电位的过程称为兴奋。

  2、刺激与阈刺激:

能引起机体发生反应的内外环境条件的变化称为刺激。

能引起细胞产生动作电位的最小刺激称为阈刺激。

  3、静息电位与动作电位:

安静状态下,存在于细胞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差称为静息电位。

细胞在受到刺激时,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发生一次短暂的、可逆的、可扩布的电位波动,称为动作电位。

  4、阈电位:

当膜电位去极化达到某一临界值时,膜上的Na﹢通道大量开放,Na﹢大量快速内流而产生动作电位,膜电位的这个临界值称为阈电位。

  5、去极化和超极化、复极化:

膜两侧电位向膜内负值减少的方向变化称去极化。

细胞膜内的电位向负值加大的方向变化称超极化。

膜内向着静息电位方向恢复的过程称为复极化。

  6、局部电位(局部兴奋):

阈下刺激导致钠离子通道少量开放,膜发生轻微去极化。

7、“全或无”现象:

指动作电位一经产生,就达到它的最大值(全),其幅度绝不会因为刺激强度的变化而变化;阈下刺激时,动作电位是不产生的(无)。

8、兴奋-收缩偶联:

把肌细胞膜的电兴奋与肌细胞内部的机械收缩活动连接起来的这个中介过程。

9、神经-肌肉接头(Neuromuscularjunction):

神经末梢与肌纤维之间的一种特殊形式的突触。

10、终板电位:

在接头前膜所释放的ACh的作用下在接头后膜产生的去极化型膜电位变化。

12、突触前抑制:

由于突触前膜活动的改变(兴奋性递质释放减少)而导致的突触传递被抑制的现象。

13、突触后抑制:

突触后抑制是由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引起并在突触后膜上产生的一种抑制。

突触后抑制可分为:

①传入侧支性抑制;②回返性抑制。

二、简答题

1、静息电位产生的机制?

答:

产生机制:

①与静息状态下膜内外离子的不均衡分布有关

②与静息状态下膜内K+的跨膜转运有关,K+平衡电位是静息电位产生的主要因素

③Na+-K+泵在维持细胞的静息电位中发挥重要作用

④Na+的少量扩散

2、动作电位的产生机制及其特点?

答:

产生机制:

①动作电位产生的机制与静息电位相似,都与细胞膜的通透性及离子转运有关。

②去极化和反极化—Na+的平衡电位(超射值与Na+平衡电位接近)

③刺激使细胞膜上的Na+通道迅速开放,Na+顺浓度梯度内流,直到达到其平衡电位

④复极化:

去极化达峰电位水平,Na+通道失活,K+通道开放,K+顺浓度差外流,膜内正电位水平迅速下降→0→负电位。

⑤Na+-K+泵活动使膜电位恢复到静息电位水平。

特点:

①一个连续的膜电位变化过程,包括去极化、反极化、复极化三个阶段。

②具有“全或无”特征。

③在同一细胞上能作无衰减式传导

3、化学性突触传递的过程?

答:

①突触前神经元兴奋传到神经末梢,使突触前膜去极化②突触前膜上电压门控式Ca2+通道开放,胞外Ca2+进入胞内。

降低轴浆粘度,促进突触小泡位移,促进突触小泡和前膜接触、融合;③神经递质释放;④递质与受体结合,突触后膜上某些离子(Na+、Cl-)通道开放,跨膜转运;⑤产生突触后电位;⑥神经递质作用的终止。

4、兴奋由神经向肌肉传递的过程?

答:

神经末梢兴奋(AP)—接头前膜去极化,Ca2+进入突触小体—突触囊泡移向接头前膜并与前膜融合—接头前膜释放乙酰胆碱(ACh)—Ach以出胞方式穿过接头间隙到达后膜—ACh与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导致突触后膜Na+和K+,尤其是Na+的内流—接头后膜产生去极化的EPP(终板电位)—EPP通过局部电流作用于邻近的一般肌膜使其产生AP—ACh被AChE降解失活。

5、肌肉收缩耦联过程?

答:

横桥的ATP酶作用,形成横桥-ADP-Pi复合物,横桥垂直细肌丝,此时,原肌球蛋白覆盖在肌动蛋白上,阻碍肌动蛋白与横桥的联系——肌浆中[Ca2+]↑,肌钙蛋白结合Ca2+,变构,使原肌球蛋白构象改变,暴露肌动蛋白与横桥的结合位点,二者结合——横桥构象改变,横桥向M线45°摆动,牵引细肌丝向M线移动(利用横桥ATP酶分解ATP的能量),同时ADP和Pi与横桥解离——横桥结合ATP,与肌动蛋白的亲和力下降,与肌动蛋白解离,之后横桥水解ATP,形成横桥-ADP-Pi复合物。

6、神经信号引起骨骼肌收缩的主要生理事件?

答:

①神经纤维AP引起接头前膜去极化,胞外Ca2+入胞

②在Ca2+作用下,突触小泡与接头后膜融合,释放ACH

③ACH与接头后膜ACH受体结合,介导Na+内流,产生EPP

④EPP通过局部电流作用于邻近的一般肌膜产生AP

⑤肌膜AP沿横小管传入肌内膜系统,引起终池释放Ca2+

⑥与细肌丝肌钙蛋白结合,使粗肌丝横桥与细肌丝肌动蛋结合,肌丝滑行,肌肉收缩

 

第五章神经系统

  一、名词解释

  1、灰质和白质:

在中枢神经系统内(1分),神经元胞体和树突在一起,在新鲜的标本上,色泽灰暗,称为灰质。

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神经纤维集中的部位,因含类脂质,颜色发亮,故称白质。

  2、神经核和神经节:

在脑和脊髓中,除皮质(大脑和小脑表层的灰质)外的其他部位,结构相似、功能相同的神经元胞体及其树突集中成灰质团块,称神经核。

在周围神经系统中,结构相似、功能相同的神经元胞体集中的部位称神经节。

  3、纤维束:

在白质中,起止、行程和功能基本相同的神经纤维集合在一起,称为纤维束。

  4、神经递质:

突触传递过程中,起传递信息作用的化学物质称为神经递质。

  5、突触延搁:

神经冲动由突触前末梢传递给突触后神经元,必须经历:

递质的释放、扩散及其作用于后膜引起EPSP,总和后才使突触后神经元产生动作电位,这种传递需较长时间的特性即为突触延搁。

  6、兴奋性突触后电位:

是指由突触前膜释放兴奋性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后,引起突触后膜产生的局部去极化电位

  7、抑制性突触后电位:

是指由突触前膜释放抑制性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后,引起突触后膜产生的局部超极化电位。

  8、突触后抑制:

是指由抑制性中间神经元末梢释放抑制性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产生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突触后神经元因超极化而兴奋性降低所引起的抑制过程。

  9、传入侧支性抑制:

传入纤维进入中枢后,一方面通过突触联系兴奋某一中枢神经元;另一方面通过侧支兴奋一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在通过后者的活动抑制另一中枢神经元。

  10、回返性抑制:

中枢神经元兴奋时,传出冲动沿轴突外传,同时又经轴突侧支兴奋另一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后者释放抑制性递质,反过来抑制原先发生兴奋的神经元及同一中枢的其他神经元。

  11、脑干网状结构:

在脑干中央的广泛区域,神经纤维交织成网,其间散布大小不等的神经核团,称脑干网状结构。

  12、内囊:

指位于丘脑、尾状核与豆状核之间上下投射的纤维束。

  13、基底神经核:

为大脑半球基底部的灰质核团,包括尾状核、豆状核、杏仁体等。

14、感受器的适应:

刺激持续不变作用于感受器,传入神经冲动减少或消失的现象。

15、特异性投射系统:

感觉冲动沿特定的感觉传导通路传送到大脑皮质的特定部位进而产生特定感觉的传导通路。

产生特定感觉和激发大脑皮质发出传出冲动。

16、非特异性投射系统:

从脑干网状结构投射到丘脑弥散性投射核的纤维,经换元后投射到大脑皮质的广泛区域,不具有点对点投射特征的投射系统,维持皮层的觉醒状态。

  17、运动单位:

脊髓前角一个α运动神经元与其轴突末梢分支所支配的所有骨骼肌纤维构成的基本功能单位。

  18、去大脑僵直:

在动物中脑上下丘之间切断脑干,动物立即出现四肢伸直、头尾昂起、脊柱挺硬等肌紧张增强的现象

  19、脊休克:

指人和动物在脊髓与高位中枢离断后,脊髓的反射暂时丧失的现象。

主要表现为:

肌张力下降甚至消失,血管扩张,血压下降,发汗反射消失,粪、尿储留。

20、菱形窝:

为第四脑室,呈菱形凹陷。

它是由延髓上部背面和脑桥背面共同构成。

  

21、锥体系和锥体外系:

支配骨骼肌随意运动的主要下行传导通路称为锥体外系,是指锥体系以外协调骨骼肌运动的下行传导通路。

  22、胼胝体:

连接左右两侧大脑半球的横行神经纤维束,是大脑半球中最大的联合纤维。

  23、学习和记忆:

学习指人和运动依赖于经验来改变自身行为以适应环境的神经活动过程。

记忆则是学习到的信息贮存和读出的神经活动过程。

  24、强化:

把无关刺激与非条件刺激在时间上相结合。

25、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

第一信号系统是指指对第一信号发生反应的皮层功能系统,为人和动物共有的。

第二信号系统是指对第二信号发生反应的皮层功能系统,为人类所特有的,是区别于动物的主要特征。

26、髓质:

大脑和小脑的白质被皮质包绕,位于深方,称为髓质

27、牵张反射:

有神经支配的骨骼肌,在受到外力牵拉使其伸长时,引起受牵拉的同一肌肉收缩或产生张力的反射活动。

牵张反射分为位相性牵张反射(跟腱反射、膝跳反射,肱二头肌腱反射,临床上检查神经系统的功能状态)和紧张性牵张反射(肌紧张,维持各种姿势)

28、反牵张反射:

当牵张反射时,肌肉主动收缩力量增大时,腱器官兴奋,并通过抑制性中间神经元使被牵拉的肌肉舒张的反射活动

29、屈肌反射:

当肢体皮肤受到伤害刺激时,受刺激一侧肢体的屈肌收缩、伸肌舒张,使肢体屈曲的反射。

30、对侧伸肌反射:

如果受到伤害性刺激较强时,则受刺激一侧肢体屈曲的同时,对侧肢体出现伸直的反射活动。

 二、简答题

  1、简述躯干和四肢深感觉传导通路。

  答:

第一级神经元胞体位于脊神经节,周围突分布于肌肉、肌腱、关节等处的本体感受器上,中枢突由后根出入脊髓后组成薄、楔束,沿后索上行至延髓,第二级神经元胞体位于延髓薄束核、楔束核,换元后组成内侧丘系交叉至对侧(内侧丘系)继续上行至丘脑,在丘脑更换神经元(第三级神经元)后投射到大脑皮层。

   17、简述躯干和四肢浅感觉传导通路。

  

(1)三级神经元的位置:

脊神经节、脊髓后角固有核、背侧丘脑腹后外侧核

  

(2)脊髓交叉;

  (3)经内囊投射到大脑皮层中央后回体表感觉区;

2、简述小脑的分叶与功能。

  答:

①、绒球小结叶(古小脑):

与身体平衡有关。

  ②、前叶(旧小脑):

与调节肌紧张有关。

  ③、后叶(新小脑):

协调随意运动。

 3、下丘脑有哪些功能?

答:

(1)内分泌中心。

  

(2)调节内脏活动的较高级中枢。

如:

体温调节、摄食、生殖、水盐代谢等。

  (3)参与情绪行为的调节。

4、简述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性?

  答:

(1)适宜刺激:

一种感受器通常只对某种特定形式的能量变化最敏感。

  

(2)换能作用:

感受器能把作用于它们的各种形式的刺激能量转换为传入神经的动作电位。

  (3)适应现象:

当刺激作用于感受器时,虽然刺激仍持续作用,但其感觉传入神经纤维上的动作电位频率已开始逐渐下降的现象称为感受器的适应。

  (4)编码作用:

即感受器把外界刺激转换为神经动作电位时,不仅发生了能量形式的转换,而且把刺激所包含的环境变化的信息,也转移到了动作电位的序列之中。

  5、内脏运动神经的机能特点?

  

(1)双重支配:

交感和副交感,作用相互拮抗。

  

(2)具有紧张性:

静息条件下,自主神经经常有冲动发放至效应器官,使效应器官处于持久活动状态。

  (3)有外周抑制现象。

  (4)受效应器所处功能状态的影响。

  (5)主要功能是维持机体的稳态。

  6、何谓牵张反射?

有哪些类型?

  骨骼肌受到外力牵拉而伸长时,通过支配的神经可反射性引起受牵拉的肌肉收缩,此反射称之牵张反射。

  牵张反射分为腱反射和肌紧张两种类型:

  

(1)腱反射:

是指快速牵拉肌腱引起的牵张反射。

  

(2)肌紧张:

是由缓慢牵拉肌腱引起的牵张反射。

  7、突触传递的特点。

  突触传递特点:

  A、单向传递;

  B、易疲劳;

  C、有突触延搁现象;

  D、易受内环境变化的影响;

  E、有总和现象:

时间总和、空间总和。

  8、大脑皮质体表感觉代表区的投射特点?

  投射特点:

(1)交叉投射,即一侧体表感觉冲动向皮质投射,但头面部躯体感觉的投射是双侧性的;

  

(2)倒置安排,上肢代表区在中央后回的中间部,下肢代表区在其上方,而头面部在底部。

但头面部代表区内部的安排是正立的;

(3)面积差异,躯体各部分投射区面积的大小与躯体各部分实际面积的大小不成比例,而和相应的体表感受器数量以及传导这些感受器冲动的纤维数量有关。

  

9、大脑皮层运动区的特征?

  

(1)、一侧大脑皮层运动区主要控制对侧的肢体运动;

  

(2)、具有精细的技能定位;

  (3)、运动愈精细复杂的躯体的代表区也愈大;

  (4)、电刺激使个别肌肉收缩,不发生肌群的协同性收缩运动。

  10、简述特异性和非特异性投射系统。

  答:

特异性投射系统:

各种特殊感觉传导通道,通过丘脑感觉接替核换神经元后,投射到大脑皮层的特定感觉区,具有点对点的投射关系,引起特定的该觉。

  非特异性投射系统:

特异性投射系统的第二级神经元的部分纤维或侧支进入脑干网状结构,然后进一步弥散性投射到大脑皮层的广泛区域没有专一感觉传导功能,因而不能引起特殊的感觉,与觉醒状态的维持有关。

  11、简述胆碱能神经纤维的分布?

  

(1)交感神经的节前纤维。

  

(2)副交感神经的节前纤维。

  (3)全部副交感神经的节后纤维。

  (4)所有的运动神经。

  (5)极少数交感纤维的节后纤维。

  12、脊休克是如何产生的?

有哪些主要表现?

  

(1)脊髓突然横断失去与高位中枢的联系,断面以下脊髓暂时丧失反射活动能力进入无反应状态,这种现象称为脊休克。

  

(2)表现为:

脊休克时断面下所有反射均暂时消失,发汗、排尿、排便无法完成,同时骨髓肌由于失去支配神经的紧张性作用而表现紧张性降低,血管的紧张性也降低,血压下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