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安花园住宅小区设计.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608424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41.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民安花园住宅小区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民安花园住宅小区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民安花园住宅小区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民安花园住宅小区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民安花园住宅小区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民安花园住宅小区设计.docx

《民安花园住宅小区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民安花园住宅小区设计.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民安花园住宅小区设计.docx

民安花园住宅小区设计

监利县民安花园住宅小区

初步设计说明

第一章设计总说明

1.1基地位置及概况

监利县城区西南部,东侧为长江监利航道管理处及居住区,北临建设大道,南侧为居民区,西侧为县面粉厂。

总建筑面积107740.03平方米,其中住宅建筑面积101068.07平方米,商业建筑面积5716.45平方米,配套公建建筑面积955.51平方米。

地下室建筑面积16027.88平方米。

总户数1000户。

基地北临建设大道、东侧为民主大道,红线宽度都为20米。

规划地块呈不规则梯形,总用地面积28314平方米。

地块原为县米厂和监利农佳农贸有限公司,地块内现状建筑规划予以全部拆除,拆除面积为25016平方米。

1.2建设项目工程组成

1)监利县民安花园住宅小区

1、1#、2#、3#、4#楼为沿街高层住宅(一、二层为商业网点)。

2、5#、6#、7#、8#楼为小区内高层住宅。

地下室为一层地下汽车库及自行车车库。

1.3建设项目初步设计规模

1)工程名称:

监利县民安花园住宅小区

1、工程名称:

监利县民安花园住宅小区1#楼

建筑面积11555.39平方米。

北面临建设大道,一、二层为商业网点,三~二十三层为住宅,住宅为南面入户。

2、工程名称:

监利县民安花园住宅小区2#楼

建筑面积10286.57平方米。

北面临建设大道,一、二层为商业网点,三~二十三层为住宅,住宅为南面入户。

3、工程名称:

监利县民安花园住宅小区3#楼

建筑面积为10280.47平方米。

北面临建设大道,一、二层为商业网点,三~二十三层为住宅,住宅为南面入户。

4、工程名称:

监利县民安花园住宅小区4#楼

建筑面积11203.45平方米。

北面临建设大道,一、二层为商业网点,三~二十三层为住宅,住宅为南面入户。

5、工程名称:

监利县民安花园住宅小区5#楼

建筑面积24032.45平方米。

位于小区内部,一层为架空层及管理用房,二~三十二层为住宅,住宅为北面入户。

6、工程名称:

监利县民安花园住宅小区6~8#楼

建筑面积分别为13329.86、13329.86、13329.86平方米。

位于小区内部,一~三十二层为住宅,住宅为北面入户。

2)工程名称:

监利县民安花园住宅小区地下室

建筑面积16027.88平方米。

地下为汽车库及自行车车库。

1.4建设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序号

项目

指标

1

规划总用地面积:

28314.00㎡

2

总建筑面积

107740.03㎡

其中

住宅建筑面积

100991.19㎡

配套商业建筑面积

5716.47㎡

配套公建建筑面积

1032.39㎡

3

建筑基底面积

5838.75㎡

4

地下停车库(含人防)

16027.88㎡

5

容积率

3.80

6

建筑密度

20.62%

7

绿地率

35.76%

8

规划居住户数

1000户

9

规划居住人数

3200人(以3.2人/户计)

10

机动车位

361辆

11

非机动车位

1439辆

第二章总平面设计

2.1规划设计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3、《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2002年版)

4、《荆州市城市总体规划》

5、《住宅设计规范》

6、国家、湖北省、荆州市有关的法律、规范和条例。

7、规划意见书

2.2规划设计原则

1、以荆州市城市总体规划为指导,根据居住小区规划设计要求,协调规划区相关内外部环境条件,合理确定功能布局与开发规模。

2、作为荆州市新世纪的还建住房小区建设工程,规划设计应具有超前性和先导性,面向21世纪,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强调小区的个性化、独创性。

3、贯彻“以人为本”、“尊重自然”与“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以建设生态型居住空间环境为规划目标,满足住宅的居住性、舒适性、安全性、耐久性、可持续性和经济性。

创造一个布局合理、功能齐备、节能、交通便捷和环境优美的现代保还建住房小区。

4、规划设计贯彻生态原则、文化原则和效益原则,力求塑造一个具有优雅环境和文化内涵,体现经济效益,个性鲜明的花园式生活居住空间。

5、住宅小区建设应注重以科技为先导,同时适应土地开发与建设实际的有效结合。

有利于起步与滚动发展,正确处理规划中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超前性与操作性之间的关系。

2.3规划结构

本规划以人为中心,以整体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三者统一为基准点,着意刻画优质的生态环境,营造居住、休闲两相宜的小区环境,为居民塑造都市中自然优美、舒适便捷、卫生安全、高效和谐的居住地。

整体布局——“中心式”

1.1“中心”

由建筑的变化、错落,围合出一个中心广场,使小区的景观达到均好性,同时方便各组团的住户到广场上休闲娱乐,以提高小区的生活品质,创造一个宜人的和有特色的居住生活社区。

2.4道路交通规划

1、整个小区交通系统以便捷、安全、舒适为设计宗旨。

道路分为车行道路和宅前小路。

车行道路路面宽6米,宅前小路路面宽4米。

宅前小路灵活处理,与小区环境有机结合,成为组织庭院绿地的骨架。

小区设置1个人行主入口和2个车行次入口。

2、静态交通规划也是本次规划设计的重要方面,为了适应小汽车数量的日益增长及用户的方便,充分考虑停车场的安排。

规划中机动车停车采用地面停车和地下停车相结合的方式,其中地上停车位为262辆,主要沿商业前面布置和车行道边布置,地下停车417辆,结合小区的立体景观在小区里均匀分布。

2.5竖向规划

本片区道路竖向及场地设计,以尽量减少土方填挖方量、方便地面排水为原则,结合现状和规划道路的高程,对规划地块进行竖向高程设计。

2.6绿化景观

结合建筑布局与空间,将小区中心绿地与宅间绿地相结合,使之成为统一的整体,为居住者提供良好的户外休闲与交往环境。

创造生动活泼的户外休闲空间,沿着绿带设置多个景观小品和空间节点。

在整体绿化布局上,致力于将绿化带的自由灵动与住宅公建的围合有机融合,共同营造有独创性的环境风格。

2.7配套设施规划

依据小区的人口规模,结合小区周边的配套设施,对小区的公共设施进行配套组织,在居住小区内安排有社区办公,物业管理……等相应配套公建。

与小区人口规模相适应,内容齐全,为小区住户服务。

按照服务半径不大于70米的要求在小区内部布置垃圾收集点,封闭式收集,方便住户的同时不影响小区的整体环境。

第三章建筑设计

3.1设计依据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2002年版);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2010;

《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2012;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2011;

《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2005;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50016-2006;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

《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100-98;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2009年版)―房屋建筑部分》;

《商店建筑设计规范》(JGJ48-88);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湖北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42/301-2005)

业主提供的该地块的电子版地形图(1:

1000);

3.2平面布局

小区建筑物包括临街商业、高层住宅、配套公建等,布局简洁大气而富有变化,南面设置了观景大阳台,并有效地组织自然通风,营造舒畅、卫生、自然的居所。

每户均保证有良好的景观,出入口考虑无障碍设计。

3.3户型设计

在每户的户型设计中,我们考虑到还迁户的不同需求和户型面积要求,在各类房型的布置中,做到多方位的周全考虑。

首先,内部分区做到居寝分离、洁污分离;其次,每户均有最大可能的朝南面;第三,各户都能尽情享用组团内以及周边环境的绿化和景致;第四,户内的内部空间设计从居、寝、活动、读书等方面考虑也极其丰富。

总之,整个户型平面设计处处以人为本。

建筑间距大,日照充足。

自然采光好,无暗房,自然通风优良,避免对视干扰。

设置部分凸窗,落地门窗,使房、厅通透明亮,扩大景观视野,既使住户能更好地欣赏小区内的美景,也大大地丰富立面造型。

3.4立面造型及形象设计

1)建筑形式:

点式及板式:

每栋建筑沿内部道路线性展开,强调建筑单一体量的完整性。

2)建筑风格:

针对小区的品质和其定位,建筑设计追求简约的现代风格,强调体块与色块的变化,形成清新典雅的立面造型。

3)建筑色彩:

色调以暖色系为主,建筑主体以象牙白为主色调,中间穿插浅咖啡色色块,力求营造一种简洁干净的立面效果。

第四章结构设计

4.1设计依据

4.1.1《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

4.1.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4.1.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4.1.4《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

4.1.5《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4.1.6《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4.1.7《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9)

4.1.8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的规定(建设部2008年版)。

4.2建筑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和安全等级

结构的安全等级

二级

地基基础设计等级

甲级

设计使用年限

50年

地下室防水等级

P6

抗震设防类别

丙类

4.3自然条件

4.3.1风雪荷载

基本风压

地面粗糙度

基本雪压

Wo=0.35kN/m2

B类

So=0.40kN/m2

4.3.2抗震设防的有关参数

抗震设防烈度

设计基本

地震加速度值

设计地震分组

建筑场地类别

6度

0.05g

第一组

Ⅱ类场地

4.4抗震设防及荷载

4.4.1荷载

屋面及楼面均布活荷载标准值

序号

荷载类别

标准值

(kN/m2)

序号

荷载类别

标准值

(kN/m2)

1

不上人屋面

0.5

5

卫生间

2.5

2

上人屋面

2.0

6

疏散楼梯

3.5

3

厨房,餐厅

2.0

7

阳台

2.5

4

电梯机房

7.0

8

消防前室

3.5

4.4.2抗震设防

1)地震影响、场地和地基基础

a)选择建筑场地时,应根据工程需要,掌握地震活动情况和工程地质的有关资料,作出综合评价。

当无法避开不利地形时,应采取适当的抗震措施。

b)当建筑场地为І类场地时,除丁类建筑外,可按原烈度降低一度采取抗震构造措施,地震作用仍按烈度计算,但荆州市为六度地震设防区,构造措施不能降低。

2)抗震结构体系,应符合防震缝要求

  a)具有明确的计算简图和合理的地震作用传递途径。

  c)避免因部分结构或构件破坏,而导致整个体系丧失抗震能力或对重力的承载能力。

  d)具备必要的强度、良好的变形能力和耗能能力。

  e)对可能出现的薄弱部位,采取措施提高抗震能力。

f)本工程设计横向、纵向均为对称布置,具有较强的抗震效果。

4.5结构选型

4.5.1结构形式

1#~8#楼,均为剪力墙结构。

商业部分及地下室为:

框架-剪力墙结构。

4.5.2基础选型

本拟建工程项目基础,采用旋挖钻孔灌注桩和YFZ预应力实心方桩基础,以第五层细砂层为持力层.

4.5.3结构分析

本工程项目使用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PK.PMCAD工程部编制的结构分析程序-《多层及高层建筑结构空间有限元分析与设计软件SATWE》(2010版)进行结构分析。

分析中考虑楼板开洞的影响,上部结构作为一个整体,上部结构的嵌固点位于地下室顶板;地震作用和风荷载按两个主轴方向作用,同时考虑5%的偶然偏心地震作用下的扭转影响。

4.6主要建筑材料材质和强度等级

4.6.1混凝土

1)钢筋混凝土墙、框架梁及现浇楼板混凝土强度等级采用C40、C35、C30;填充墙圈梁、构造柱混凝土强度等级C25。

2)框架填充墙:

外围护墙、内部隔墙均采用200厚加气混凝土,Ma7.5砌筑砂浆。

3)普通框架梁截面尺寸b×h=200mm×400~600mm;墙截面尺寸b=200;现浇板厚度100~120mm。

4)混凝土耐久性分类

处于二a类环境部分:

地基基础、外墙、有覆土的地下部分、其它和土壤直接接触的构件、水池、集水坑;

其余部分处于一类环境。

4.6.2钢材钢筋

6≤直径≤25,HRB400钢

4.6.3焊条

HRB400钢筋焊接:

E50系列

4.7有关建议及先进技术应用说明

4.7.1本工程项目结构设计,力图以人为本、精益求精,努力实现建筑功能的完美需求,创造技术先进、美观大方、经济合理的精品工程。

4.7.2本拟建工程项目初步设计的构件截面尺寸,在施工图设计时,可按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第五章给水排水设计

5.1设计依据

5.1.1甲方提交的设计委托书、设计要求和提供的有关资料。

5.1.2国家现行的设计规范、规程。

1)《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2009年版

2)《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

3)《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011年版

4)《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

5)《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

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

5.1.3本项目建筑、结构、电气和总图等专业提供的作业条件图和设计资料。

5.2工程概况

本工程项目为监利县民安花园住宅小区。

5.3设计范围

1)室内生活给水、排水、空调冷凝水排放系统;

2)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室内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及建筑灭火器配置。

5.4设计用水量

1)生活用水量

住宅部分生活用水量标准:

150L/人.日;总户数1000户;最大日用水量:

262m³/d;最大时用水量:

27.29m³/d,平均时用水量:

10.92m³/d。

根据甲方提供建设地点市政管网水压为0.30MPa,故本建筑冷水给水系统分三个区。

地下室、1~5层(住宅或商铺)为低区,利用市政压力直接供给;6~17层为中区,18~32层为高区,中区、高区生活用水分别靠设置在地下层生活水泵房的各自独立的变频泵组加压供水。

其中3~14层、18~29层均减压供水,保证所有入户管静压均小于0.20MPa。

2)消防用水量

用水名称

用水量标准

一次灭火时间

一次灭火用水量

室外消火栓系统

30L/S

2h

216m3

室内消火栓系统

40L/S

2h

288m3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30L/S

1h

108m3

5.5水源及室外给排水设计

5.5.1水源

5.5水源及室外给排水设计

5.5.1水源

生活用水。

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资料,位于本场地南侧已有DN200自来水管,供水压力约0.30Mpa。

从管网不同管段接两根DN150mm给水引入管,在场地内形成生活、消防合用环网。

5.5.2室外给水设计

1)室外消防用水量为30L/s。

2)室外采用生活用水与消防用水合用管道系统。

其间距不超过120m,距道路边不大于2.0m,距建筑物外墙不小于5.0m。

3)室外消防采用低压制给水系统,由市政自来水直接供水,发生火灾时,由防车从现场室外消火栓取水经加压进行灭火,或经消防水泵接合器供室内消防灭火用水。

5.5.3室外排水设计

1)本工程生活用污水和废水,经处理后可排入排水主管道。

2)本工程采用室外雨、污分流的排水体制,室外污废水、雨水分别排入不同的排水管道。

3)室外设砖砌排水检查井。

4)室外道路边,每隔一定间距设平箅式雨水口,收集道路雨水,本工程屋面雨水汇集后,排往建筑东侧及北侧的雨水管道。

5.5.4管材及连接方式

1)室外生活给水采用PE管;室外排水管采用UPVC双壁波纹管,橡胶圈接口,并按产品要求设管道基础及垫层。

2)给水阀门井及排水检查井,全部采用砖砌,车行道上的检查井盖,采用重型球墨铸铁井盖,井圈需加强;人行道及绿地的检查井盖,可采用轻型。

3)消防管线:

DN150及以下者采用热镀锌钢管,丝口连接。

大于DN150者采用热镀锌无缝钢管。

采用法兰连接或卡箍连接。

5.6建筑给排水设计

5.6.1生活给水

本工程建筑生活供水,由城区市政给水管网供水,供水压力为0.30Mpa。

引入管的管径为DN150。

5.6.2生活污水

本工程项目室内生活污量,按生活用水量的90%计算。

采用室内污废合流的排水体制,卫生间底层污、废水单独排往室外检查井。

5.6.3雨水

屋面雨水采用重力流排放系统,经屋面雨水斗收集后,统一排往室外散水坡及暗沟,再排入雨水检查井。

1)暴雨强度公式:

q=885〔1+1.58(lgP+0.66)〕(L/s·104m2)

(t+6.37)0.604

2)设计参数:

a)设计降雨历时:

t=5min

b)设计重现期:

P=5a;安全溢流口设计重现期:

P=50a

c)屋面径流系数:

Ψ=0.9

5.6.4空调冷凝水

本拟新建项目,室内设置分体式空调,冷凝水统一排往室外明沟。

5.6.5管材

室内生活给水支管,采用PP-R给水塑料管,热熔连接;立管采用钢塑复合管,专用管件连接;污废水、雨水、空调冷凝水等采用UPVC排水管,承插胶水粘接。

5.7室内消防系统设计

5.7.1根据规范要求,本工程设置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

5.7.2根据规范要求,本工程地下室设置室内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1)该建筑地下室按中危险Ⅱ级设计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火灾延续时间按1小时计。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由屋顶水箱(与消火栓共用)+自动气压供水装置+自喷泵供水。

2)自喷系统各分区的喷头数量分区,各区喷头数不超过800个,供水压力不超过350KPa。

3)喷水系统按中危险级(Ⅱ)要求设计,设计喷水强度8L/min.m2,作用面积160m2,最不利点喷头工作压力100KPa。

5.7.3建筑灭火器配置

在各主要出入口、楼梯间、走道、设备用房等处,每处设2具3kg手提式ABC干粉灭火器。

5.7.4管材

消防管道采用热镀锌钢管,管径小于等于DN100处丝接,管径大于DN100处法兰接。

管道除锈后刷防锈漆两遍,露明部分再刷银粉两遍。

屋顶水箱间内管道采用40mm厚带铝箔的超细玻璃棉板保温。

管道、管件及阀门的工作压力为1.0MPa。

5.8节水措施

5.8.1选用节水型卫生洁具及配水件

1)标准卫生间坐便器,采用容积为6L的冲洗水箱。

2)公共卫生间,采用感应式水嘴和感应式小便器冲洗阀。

5.8.2空调、冷却用水经冷却后,循环使用,可循环利用率约98﹪。

5.8.3绿化用水,采用微喷滴灌方式浇洒,并设置单独用水计量装置。

5.8.4水池、水箱溢流水均,设报警装置,防止进水管阀门故障时,水池、水箱长时间溢流排水。

5.8.5给水系统采用竖向分区方式控制方式,最不利用水器具处的静水压,不超过0.45MPa。

5.9环境保护措施

5.9.1给水支管的水流速度,采用措施不超过1.0m/s,并在直线管段设置胀缩振动传递。

5.9.2生活给水泵防噪隔振

1)泵组采用隔振基础;

2)水泵进水管、出水管设置可曲挠橡胶接头和弹性吊、支架,减少噪音及振动传递。

3)水泵出水管止回阀,采用静音式止回阀,减少噪音和防止水锤。

4)本工程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城区污水管道,防止对城污水管道造成淤塞。

5)空调机凝结水排水,设置独立排水系统,排至排水建筑散水坡及暗沟,以防其它排水管道的有污染气体串入室内。

5.10卫生防疫措施

5.10.1生活给水城市管网直接供水,不设屋顶生活饮用水箱,防止二次污染水质。

5.10.2本工程总水表之后,设管道倒流防止器,防止红线内给水管网之水倒流污染擦城区市政给水。

5.10.3公共卫生间内的蹲式大便器,采用脚踏开关冲洗阀,防止人手接触,避免产生疾病的交叉感染。

5.10.4室内污水排水管道系统,设置专用通气管,改善排水水力条件,保持卫生间的空气通透条件。

5.10.5室内地面所用排水地漏的水封,高度不小于50mm。

第六章电气设计说明

6.1设计依据:

6.1.1相关专业提供给本专业的工程设计资料

6.1.2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部门认定的工程设计资料,建设单位的设计任务书及设计要求。

6.1.3设计所执行的主要法规和所采用的主要标准:

1)、《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

2)、《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2011;

3)、《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13;

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

5)、《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

6)、《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2005;

7)、《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2011;

8)、《住宅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242-2011;

9)、《商店建筑设计规范》JGJ48-88;

10)、《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2012;

11)、《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11-2007;

12)、《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内光纤到户通信设施工程设计规范》GB50846-2012;

13)、《出入口控制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96-2007;

14)、《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200-94;

15)、《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

16)、《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12;

17)、《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2013;

6.2设计范围:

本设计包括以下内容:

6.2.1照明系统;

6.2.2防雷;

6.2.3接地及安全措施;

6.2.4多功能访客对讲系统;

6.2.5通信系统;

6.2.6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6.2.7漏电火灾报警系统。

6.3变配电及应急电源系统:

6.3.1负荷等级及负荷容量

1)、一级负荷:

消火栓泵、喷淋泵、排烟兼排风风机、正压风机、排烟风机、增压泵、应急(疏散)照明、消防电梯、消防排水泵、防火卷帘等消防设备用电,计算机系统用电、安防系统用电、客梯电源等设备用电。

负荷容量约为1000KW。

2)、三级负荷:

其它电力负荷。

负荷容量约为3650KW。

6.3.2供电电源:

1)、本工程所有住宅电源由室外配电房供电,由电力部门进行专业二次设计。

2)、本工程地上设一座专变配电房引来两路10KV,为该小区的一级负荷供电。

6.3.3工程供电、设备选型及安装敷设方式

1)、配电箱、控制箱在强电间、电管井等处均为明装,分配电箱(厚度小于120)可采用暗装(剪力墙上除外)。

地下室所有电气设备应选用防潮性能好的定型产品,根据需要加设温、湿度自动控制器。

本工程所选择的断路器均具有隔离功能.。

2)、除注明外,箱、柜安装高度:

600mm以下,底边距地1.5m;600mm~800mm高,底边距地1.2m;800mm~1000mm高,底边距地1.0m;1000mm~1200mm高,底边距地0.8m;1200mm以上,为落地式安装,下设

1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