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复习提纲.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600221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88.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心理学》复习提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教育心理学》复习提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教育心理学》复习提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教育心理学》复习提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教育心理学》复习提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心理学》复习提纲.docx

《《教育心理学》复习提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心理学》复习提纲.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育心理学》复习提纲.docx

《教育心理学》复习提纲

《教育心理学》复习提纲

《教育心理学》复习提纲

第一章 绪论

一、什么是心理学

(一)心理学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二)心理学是研究和运用行为规律的科学

二、心理学的学科分支

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一)什么是教育心理学

    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四、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

从学科范畴看,教育心理学既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应用心理学的一种),又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

   从学科作用看,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应用性兼备的学科,并以应用为主。

(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教育心理学的具体研究内容,是围绕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这一相互作用过程而展开的。

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这一相互作用的过程是一个系统的过程。

    

1、学习与教学的要素

(1)学生 

(2)教师

(3)教学内容 (4)教学媒体

(5)教学环境

1908年,由房东岳译,日本小原又一著的《教育实用心理学》是我国出现的第一本有关教育心理学的著作。

1924年,廖世承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

以后潘菽等人还陆续编写过一些教科书。

直到1949年以前,多数是译述西方的,少有创见。

   2、建国后我国教育心理学的发展

1980年出版的潘菽主编的《教育心理学》。

以后相继出版了许多教育心理学教材和著作,同时,许多专家、学者结合我国教育实际开展了大量的实验研究,教育心理学空前繁荣。

目前,我国的教育心理学发展较快,新的研究成果不断涌现,并逐渐形成自己的特色。

  第二章 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一、心理发展概述

 

(一)心理发展概述

 1、心理发展的概念

   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胚胎期到出生,一直到死亡的过程中所发生的有次序的心理变化过程。

(广义)

  心理发展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狭义的心理发展一般指个体的心理从不成熟到成熟的整个成长过程。

(儿童心理学中的发展概念)

2、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

(1)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

   ①连续性表现在:

   第一,心理发展的前后阶段具有内在的必然联系,先前的发展是后来发展的基础,而后来的发展是先前发展的必然结果。

第二,心理发展进入高一级水平后,原先的发展水平并不是简单地消亡了,而是被高一级水平所包容和整合。

 

 ②心理发展的阶段性:

  心理的发展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逐步积累、逐步过渡的过程。

 在量变期间,心理发展表现出相对的稳定,而当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时,便引起心理的质变。

  不同的质构成了不同的发展阶段,表现为心理发展的阶段性。

人的心理发展的阶段划分:

0至3岁--婴儿期

3至6岁--幼儿期(学前教育阶段)

6、7至12、13岁--童年期(小学)

11、12至14、15岁--少年期(初中)

14、15至17、18岁--青年初期(高中)

17、18至35岁----成年初期

35至60岁--成年中期(中年期)

60岁后---成年晚期(老年期)

(2)发展的方向性与顺序性

①心理的发展总是从低级向高级,从简单向复杂,从不完善向完善发展,发展的总趋势是向上的。

②心理发展的具体过程具有不可逆性

(3)发展的不平衡性

 不平衡性表现在:

1、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发展具有不同的速度

例如:

儿童在一岁前和青春期的心理发展最快。

2、不同的心理过程,具有不同的发展速度

 不同系统在发展速度、起始时间、达到的成熟水平不同;同一机能系统在发展的不同时期(年龄阶段)有不同的发展速率。

(4)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通常,一个身心正常的儿童,其心理的发展总是符合发展的总趋势的。

但在发展速度、发展的优势领域和发展的最终水平上,每一个儿童又都表现出自身的特点,形成了个别差异性。

3、影响心理发展的基本因素

影响人的发展的主要因素有:

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

遗传因素是指那些与遗传基因相联系的生物有机体内在的生理成熟。

环境因素是指影响生物有机体的所有的后天的外部因素。

  

(1)遗传决定论

   英国遗传学家高尔顿(F.Galton)坚持以遗传的观点来解释个体差异。

   他认为遗传在发展中起决定作用,儿童的心理与品性早在生殖细胞的基因中就已经决定

了,发展只是这些内在因素的自然展开,环境和教育只起引发作用。

观点:

儿童的心理发展完全由遗传基因所决定,其过程是遗传素质的自我发展与暴露的过程。

代表人物:

  高尔顿:

遗传与天才(名人家谱调查)

  霍尔:

"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

 格塞尔:

成熟势力说(双生子爬楼梯实验)

评价:

片面强调遗传,忽视后天环境的作用。

(2)环境决定论

观点:

认为儿童的发展完全由环境决定。

代表人物:

洛克:

"白板说"

华生:

评价:

片面强调环境的作用

(3)二因素论

观点:

认为心理发展是由遗传和环境两个因素共同决定

代表人物:

斯腾:

心理发展是内在素质和外在环境合并发展的结果。

评价:

机械,只是将遗传和环境简单地结合在一起,未看到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是一种折中调和。

(4)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遗传素质是心理发展的自然前提,环境和教育则在心理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遗传素质是心理发展的自然前提。

   没有正常的遗传素质,会影响人的心理的正常发展,如天生的无脑畸形儿,不可能有正常人的思维;聋哑人无法培养成歌唱家;盲人不可能成为画家等等。

   我们认为儿童有了这种遗传因素、可能性,还需要有一定的社会生活条件,包括教育与训练、儿童本身的实践活动和主观努力,才能使之变为现实。

这就涉及到环境和教育条件的问题了。

没有正常的社会环境,人的心理不能得到正常的发展,尤其是人的高级心理机能的发展,需要语言的帮助,需要利用符号这一工具,这要通过一定发展阶段的学习才能完成。

17世纪捷克著名的教育家夸美纽斯曾经指出:

"人只有凭借教育才能成其为人。

"也就是说,离开了教育(广义的教育),即使是人类生下来的婴儿也成不了真正的人。

   前面已经论及教育在一定意义上对儿童心理发展起决定作用。

但是教育毕竟不等于发展,教育不能解决发展中的一切问题,它对于心理发展不是万能的。

教育应该根据儿童已有的发展水平来促进发展。

二、童年期心理发展

   童年期的范围是6、7-12、13岁,属于小学阶段,亦称学龄初期。

在这个阶段,他们的思维将完成从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的质变。

同时。

他们在同伴交往过程中自我意识也在不断发展。

(一)童年期的认知发展

1、童年期认知发展的总体特点:

具体运算阶段

根据皮亚杰的理论,7-12岁的儿童处于具体运算阶段。

具体运算阶段的思维发展的特点:

  

(1)守恒性和可逆性

   具体运算阶段儿童认知发展的最重要表现是获得了可逆性和守恒性的概念。

 守恒是指对事物的认识不受无关属性的干扰。

  可逆性指能够对一种运算进行反向的运算。

(2)类别体系化(类群集,类包含问题)

类别体系化指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开始认识到稳定的类别层级关系。

(3)序列关系认知(关系群集)

序列关系认知指处于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对排序问题的认识。

他们能够按照大小递增或递减规律对一组事物排出次序。

思维活动还不能超越具体事物

2、童年期各个认知成分的发展:

信息加工的角度

(1)注意的发展

 ①注意广度的发展

   注意广度又称注意范围,是指一个人在同一时间内能够清楚地把握的对象的数量。

   小学低年级儿童的注意范围很窄。

研究发现,小学二年级学生的视觉注意广度一般低于4个点;小学五年级学生的注意广度为5~6个点。

一般成年人的注意广度是8-9个点,而初中一年级学生的注意广度就为7点,也就是说在初中时,注意广度已达到成人。

②注意稳定性的发展

 注意稳定性也称为注意的持久性,是指注意在一定时间内相对稳定地保持在对象上。

小学儿童注意稳定性随年龄增长而提高:

2~3岁婴儿能集中注意10分钟左右;5~7岁15分钟左右;7~10岁20分钟左右;

10~12岁25分钟左右;12岁以上30分钟。

③注意选择性的发展

注意选择性指根据任务要求把注意维持在目标上,而不受无关事物的干扰。

9-11岁是儿童抑制分心物的技能发展最迅速的时期。

④注意的转移

   注意的转移是指根据活动任务的要求,主动地把注意力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

(1)幼儿的注意转移能力差,年龄越小,注意转移越慢。

(2)小学低年级学生注意转移的能力还不强,他们还不善于把注意从一种学习活动转移到另一种学习活动上。

(3)小学中、高年级以后,学生的注意转移能力逐渐地发展起来。

小学生注意转移的快慢和难易,主要取决于对先后两种注意对象的兴趣。

(2)记忆的发展

   ①记忆容量的发展

   记忆广度已经与成人水平接近

②记忆形式的发展

有意识记>无意识记(小学阶段);意义记忆>机械记忆(逐渐);

抽象记忆>形象记忆(增长速度)

③记忆策略的发展

在需要复述策略的任务中,10%的5岁儿童有复述行为,60%的7岁儿童有复述行为,85%的10岁儿童有复述行为,说明小学生对复述策略的使用越来越稳定。

归类:

简单联想归类→功能关系归类→按概念进行分类

(3)概念的掌握

心理学的研究发现,儿童掌握概念的类型可以概括为四个不同水平,共8种。

①"不能理解"和"原词造句",表示儿童对某些概念还缺乏理解或只是形式的、笼统的掌握。

②"直观特征"和"具体实例",是指儿童从具体客体或其可以直接感知的外部特征去掌握概念。

③"重要属性"和"实际功用"反映了儿童能够从客体非直觉的内在属性以及人与事物或事物与事物之间的关系等方面来认识客体。

④"种属关系"和"正确定义"则说明儿童已能认识事物的本质属性,并能应用完整的定义形式掌握概念。

(二)童年期的社会性发展

 1、自我意识的发展

(1)自我评价的独立性日益增长

一般来说,小学低年级儿童的自我评价主要依附于教师、父母的评价,他们总是重复别人对自己的评价。

从小学三、四年级开始,他们开始学会将自己的行为与别人的行为进行对照,当教师和父母的评价不公正时,会引起他们的反感,甚至是"抗议"。

他们开始意识到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人说的话不一定都是对的。

但总体来说,其自我评价还是会受到教师的态度的影响。

  

(2)自我评价的全面性日益提高

从小学三、四年级开始,儿童评价自己的行为时能同时列举自己的优点和缺点。

从小学高年级直至初中,这时的儿童能将自己的行为和行为动机联系起来,分析自己的个性品质,过渡到对自己个性进行综合评价。

 (3)自我评价的稳定性越来越高

2、亲子关系的发展

儿童入学后,亲子关系发生了三点变化:

(1)交往时间的变化

  研究发现5-12岁儿童的父母比学前儿童的父母在教导儿童,为儿童阅读、与儿童谈话,与儿童做游戏的交往时间少了一半。

(2)父母对儿童的控制力量

  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父母对儿童的控制力量减弱。

  6岁以前,父母替儿童做出决定,6-12岁在父母的监督引导下做出决定,12岁以后儿童更多的是自己做出决定。

(3)交往内容的变化

小学儿童的父母更多关注孩子学业和品德。

如辅导学习、检查作业,与孩子讨论学校里发生的事情,讨论日常行为举止的适当性等。

3、同伴关系的发展

(1)同伴交往中儿童的人气特点

受欢迎的儿童;受排斥的儿童;受忽视的儿童

(2)儿童伙伴集团的形成

依从性集合关系期(一年级):

依从教师;  

平行性集合关系期(二三四年级):

团伙

整合性集合关系期(五六年级):

依从伙伴

三、青少年心理发展

(一)青少年时期的界定

"青少年"一词来源于拉丁文Adolescenre,指的是个体从童年向成年发展的过渡时期,由于性成熟是这个阶段发展的主要特点,因而通常又被称为青春期(Thepubertystage)。

目前,国际上比较流行的是把青少年定为从11、12岁到17、18岁的一段年龄时期。

又可划分为:

①少年期:

十一二岁至十四五岁(初中阶段);②青年初期:

十四五岁至十七八岁(高中阶段)。

(二)青少年学生的生理特征

1、神经系统和皮质机能的发展

 

(1)神经系统的发展--主要体现在脑重、脑皮质结构的发育

(2)皮质机能的发展

2、身体形态的发育

主要表现在身高、体重、胸围等方面:

(1)大约10-16岁之间是各项指标增长最快的时期

(2)存在生理发育性别间的双交叉现象

(3)外形性别化

3、性成熟

(1)性的成熟

意味着第一性征的发育成熟及第二性征的出现。

第二性征是指在青春发育期表现出的身体形态上的性别特征,也称副特征。

如男生喉结突出,嗓音变粗且低沉,长出胡须、腋毛、胸毛、体毛,夜间梦遗;女生乳房发育隆起,阴毛、腋毛长出,皮下脂肪增厚,出现月经现象等。

第二性征是相对第一性征而言的,第一性征是指生殖器(男性的睾丸、阴茎、阴囊等,女性的卵巢、子宫等)的特征。

第二性征是性发育的外部表现。

第二性征的出现,有人形象地称之为青少年的"第二次诞生"。

 

(2)在性成熟方面存在着时代差异和性别差异

(三)青少年学生的心理特点(初中生)

初中学生(11、12至14-15岁),在身心发展上处于由儿童向青年初期过渡。

与小学时期相比,在许多方面不仅有量的变化,而且有质的不同。

这是一个急剧变化、丰富多彩的阶段。

心理处于半幼稚、半成熟状态,是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矛盾突出的时期。

从生理上讲,这个时期是生长的"第二次高峰"。

这个时期的心理特征:

1、认识能力的特点

①感知觉的能力增强了,特别是知觉的有意性和目的性提高了

②注意力比较稳定和集中

课堂注意力能保持的最佳时间:

            小学生:

10-15分钟

            中学生:

15-20分钟

            大学生:

30-60分钟

③记忆有了显著的发展,主要依靠意义记忆

④抽象逻辑思维日益占主导地位

2、情感、意志的特点

①初中生富有朝气,热情活泼,在感情上丰富强烈,常易激发冲动,情感上的两极性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得十分明显。

两极性:

情绪表现常两极波动,易动感情,充满激情和热情,取得成绩或遇到高兴事就欢呼雀跃,一遇到失败和挫折就又极易愤怒或抑郁 。

②初中学生好交往,有强烈的友谊需求。

③由于春青期的到来,性生理的逐步成熟,在初中生心理上发生使他们自己也感到惊奇的变化。

3、个性特点

①自我意识加强,"成人感"突出。

②萌生理想,但他们的理想带有很多幻想色彩。

③初中是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时期,个性处于"动荡"之中,极不稳定。

总的说,初中学生具有半成熟、半幼稚,半成人、半儿童的特点,处于身心发展的突变时期。

少年期身心发育的突出特点就是矛盾。

他们处于智力发展的最佳时期,具有两极分化的可能,向上可以冒尖成才,出类拔萃,向下,亦可能越轨犯罪,误入歧路。

(四)青少年学生的心理特点(高中生或青年初期)

1、是指14、15岁~17、18岁年龄阶段的个体。

2、是个体在生理、心理、社会化向成人接近的时期。

3、主要特点:

(1)性意识的发展特点。

第一,身心发展不平衡。

一方面有了成人感,渴望得到承认,但另一方面,乃然有很多幼稚和偏激行为。

第二,异性交往的明朗化。

一方面非常注重自己的穿着打扮,另一方面,非常关心他人和自己的内在素质。

(2)自我意识的发展特点。

第一,独立意向增强,反抗成分逐渐减少。

第二,自我意识分化。

第三,关心自我成长。

第四,自信心增强。

第五,客观自我评价。

第六,道德意识高度发展。

(3)世界观的发展特点。

对世界有了全面而深刻的认识,逐渐学会了用科学的方法分析问题。

(4)兴趣和理想的发展特点。

第一,兴趣多指向事物的内部规律和深层次的理论,兴趣范围相对变窄,学科兴趣出现分化。

第二,理想开始形成和确立,但大多数学生的理想还不成熟和稳定,缺乏现实性,遇到困难比较容易退缩。

 四、个别差异与因材施教

(一)智力差异

     学生的智力差异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智力水平的差异、智力类型的差异和智力表现早晚的差异

1、智力水平的差异

(1)智力测验与智力的分布

    智力反映了一个人的聪明程度,而且这种聪明程度可以通过智力测验所测定的分数(智商)来衡量。

智商(IQ)(IntelligenceQuotient)的概念,

以智力年龄(MentalAge,简称MA)与实际年龄(ChronologicalAge,简称CA)的比率来表示智力测量结果。

计算公式为:

  智商(IQ)﹦智力年龄(MA)÷实际年龄(CA)×100

智力测验的结果是智商,智商是个体的智力年龄与实际年龄的比率,即"比率智商",为避免出现小数,将商数乘以100。

现今大多数智力测验都沿用了智商这个概念。

(2)智力超常儿童及其特征

超常儿童是指儿童的智力发展显著地超过同年龄常态儿童的水平,或具有某方面突出发展的特殊才能,能创造性地完成某种或多种活动的儿童。

   超常儿童的心理结构,不仅应该包括优异的智力与创造力,还应包括良好的个性倾向和人格特质。

3.低常儿童及其特征

低常儿童是指智力发展明显低于同龄儿童平均水平,并有适应性行为障碍的儿童。

第一,智商明显低下。

一般把智商在70以下的儿童确定为低常儿童。

第二,社会适应不良。

低常儿童往往对周围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感到不适应,不能从事简单劳动,生活自理能力很差,在学校学习跟不上等。

第三,问题发生早。

低常儿童的智力问题一般在发育阶段就有所表现,他们可以在1岁就出现,到3岁、5岁、9岁以及12岁时之间明显。

(二)智力表现的早晚差异

人与人之间在智力表现上,存在着早晚差异。

1、智力的早期表现

能力的早期表现在音乐、绘画等领域中最为常见。

2、智力的晚期表现

   3、中年成才

中年是成才和创造发明的最佳年龄,因为中年时期,人兼备了丰富的基础知识和实际经验,精力充沛,这是人生的黄金时期。

二、认知方式的差异

认知方式又叫认知风格,指个体习惯性的加工信息的方式。

认知方式无好坏之分,教师不必去改变儿童的认知方式,但要根据儿童不同学习方式,采用不同教育方法。

最常见的认知方式分类是:

场依存型-场独立型,冲动型-沉思型,同时型-继时型。

(一)场依存型-场独立型

对两种不同认知方式的应用与评价:

1、两者之间都没有好、坏之分。

2、认知方式通过训练可以改变。

如有人通过艺术、音乐和体育训练,有效提高了儿童的场独立性水平。

3、教学方式与认知方式相匹配时,产生更好的效果。

认知风格与因材施教:

 萨拉科(Saracho,1980)的研究:

1、场独立教师--场独立学生(匹配);

2、场独立教师--场依存学生

3、场依存教师--场独立学生;

4、场依存教师--场依存学生(匹配)

(二)冲动型-沉思型

冲动型:

反应快,但精确性差。

使用整体性策略,当学习任务要求作整体解释时,成绩较好。

沉思型:

反应慢,但精确性高。

使用细节性策略,在需要对细节进行分析时,他们的学习成绩较好。

                      

启示:

冲动型-沉思型的认知方式差异的形成与教养方式有关系,这意味着着冲动型-沉思型认知方式是可以训练的。

(三)同时型-继时型

继时型:

左脑优势的个体表现出继时型的加工风格,解决问题时,一步一步地分析问题,每一个步骤只考虑一种假设,提出的假设在时间上有明显的前后顺序,第一种假设成立后再检验第二个假设,解决问题的过程象链条一样,一环扣一环,直到找到问题的答案。

同时型:

右脑优势的个体表现出同时型的加工风格,在解决问题时,同时考虑多种假设,并兼顾解决问题的多种可能性。

   第三章  知识的表征与学习的信息加工过程

一、知识及知识的表征

(一)认知心理学的知识观

有关知识分类的问题,一直是心理学的核心问题之一。

J.R.安德森等人认为,学校学习的知识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陈述性知识,另一类是程序性知识(也称产生式知识)。

   陈述性知识:

关于"是什么"的知识,包括各种事实、概念、原理和理论等。

程序性知识:

关于"如何做"的知识,包括如何完成各种活动的技能。

(二)知识的表征

   知识的表征:

指知识或信息在人脑中记忆和储存的方式

   1、陈述性知识的表征

   陈述性知识是以命题和命题网络来表征的。

  

(1)命题

   命题是陈述性知识的最小单元。

一个命题大致与头脑中的一个观念相当。

命题=论题+关系

一个命题可以有多个论题,但只有一个关系。

◆命题的抽象性质

    实验表明,人是用命题而非句子将言语信息贮存下来的。

也就是说,人们一般只记住观念,而不去记住交流观念时所用的具体词句。

  

(2)命题网络

   贮存在人的长时记忆中的信息单位,并非孤立地存放,围绕某一主题的若干命题会发生相互联系。

 这种联系,构成了人推理和解决问题的基础。

   命题网络:

   所有组成单位都是命题,用结点表示信息的基本单位,用连线或箭头表示命题中的论题及关系。

2、程序性知识的表征

程序性知识是以产生式和产生式系统来表征的

产生式:

"条件+行动",即在某一条件下会产生某一动作的规则。

产生式的2个组成部分:

If(如果)+Then(那么)

If(如果):

规定了要执行行动所必须满足的条件。

Then(那么):

列出了在符合上述条件时将要执行或激活的行动。

二、学习的信息加工过程

 根据认知心理学的观点,学习就是一个信息加工的过程

(一)感觉记忆及有关的认知加工过程

1、感觉记忆

感觉记忆:

当刺激物停止作用以后,感觉并不立刻消失,在一个很短的时间内保持它的印象,这种在感觉基础上产生的只储存瞬间的记忆,就是感觉性记忆,又称为瞬间记忆。

感觉记忆的特点:

(1)未加工的;

(2)容量无限的;(3)迅速消退的

2、有关的认知加工过程--注意

定义:

注意是对刺激的有意识关注,是将心理活动指向并集中到某些刺激。

范围:

有限

作用:

只有受到注意的信息才得到下一步的加工。

3、有关的认知加工过程--选择性知觉

定义:

使受到注意的部分信息获得意义的过程。

作用:

是信息能否从感觉记忆进入到工作记忆的关键环节。

(二)工作记忆及有关的认知加工过程

1、工作记忆

工作记忆:

是第二个信息贮存库,其中保留着的是个体正在有意识地思考着、使用着或工作着的信息。

工作记忆的特点:

(1)有限的:

贮存在工作记忆中的信息为7±2个单元。

(2)短时的:

工作记忆储存的信息如果未被复诵,大约10秒后消退。

(3)激活的:

工作记忆的功能是心理加工的场所,有些人认为它是一种内部的"记事本"或黑板。

★提高工作记忆容量的方法:

(1)组块  

(2)自动化

2、有关的认知加工过程--复述

复述:

在工作记忆中重现信息。

3、有关的认知加工过程--组织

组织:

对要记忆的新信息,按照项目之间的相似性或者项目之间的关系归类,并形成一定的结构模式的过程。

(三)长时记忆及有关的认知加工过程

1、长时记忆:

是一个长期的信息贮存库。

来自工作记忆的信息,经过复述、精致和组织后,都进入到长时记忆中贮存。

长时记忆的特点:

(1)长时间的;

(2)容量无限的;(3)未激活的

2、有关的认知加工过程--提取

定义:

积极地从长时记忆中检索信息,将信息激活并转换到工作记忆中使用的过程。

   第五章 问题解决与创造性

一、问题解决

一)问题的心理学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