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昆明市黄冈实验学校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598362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85.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省昆明市黄冈实验学校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云南省昆明市黄冈实验学校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云南省昆明市黄冈实验学校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云南省昆明市黄冈实验学校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云南省昆明市黄冈实验学校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云南省昆明市黄冈实验学校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docx

《云南省昆明市黄冈实验学校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省昆明市黄冈实验学校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云南省昆明市黄冈实验学校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docx

云南省昆明市黄冈实验学校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

云南省昆明市黄冈实验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1、春节是我国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每当春节临近,什么困难都阻挡不住游子回家过年和祭拜祖先的步伐。

与这种习俗和精神信仰有关的制度是

A.分封制B.宗法制C.礼乐制D.中央集权制

2、毛泽东评论秦朝历史时说:

“百代都行秦政制。

”这个“制”指的是()

A.宗法制B.世袭制C.分封制D.中央集权制

3、

下列选官制度的标准按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世官制(夏商周)→军功授爵制(秦朝)→察举制(汉朝)→九品中正制(魏晋南北朝)→科举制(隋唐宋)

A.血缘→军功→考试成绩→品行才学→门第声望

B.功绩→血缘→考试成绩→品行才学→门第声望

C.血缘→军功→门第声

望→品行才学→考试成绩

D.血缘→军功→品行才学→门第声望→考试成绩

4、黑格尔说:

“中国人除了皇帝一人外都不知道自己是自由的,古希腊人有一部分人知道自己是自由的”。

对这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古代中国和古希腊代表两种不同文明B.古代中国实行君主专制制度

C.古希腊人的一部分是指雅典全体居民D.古希腊部分城邦实行民主制度

5、在德意志帝国宪法中规定:

“国王可以任免宰相和其他官吏,可以创制法律,可以随时召开和解散议会。

”这反映出该宪法具有()

A.军国主义色彩B.专制主义色彩C.民主主义色彩D.民族主义色彩

6、有人认为:

美国的“三权分立”并不是什么神秘的东西,它和中国的儿童游戏“剪刀、石头、布”是同一原理,即一物降一物。

你认为此种说法()

A.正确,讲出了三权分立的实质B.不妥,三种权利的关系不是简单的单向制约

C.贴切,道出了三种权利之间的关系D.不妥,三种权利的关系应该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7、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转折性意义的会议不包括()

A.中共八大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遵义会议D.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8、歌曲是一个时代的缩影,“歌能证史”,以下都是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传唱甚广的歌曲,按反映的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十送红军》:

一送(里格)红军,(介支个)下了山,秋雨(里格)绵绵,(介支个)秋风寒

②《国民革命歌》:

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努力国民革命,努力国民革命,齐奋斗,齐奋斗

③《解放区的天》:

解放区的

天是晴朗的天,解放区的人民好喜欢

④《毕业歌》:

同学们,大家起来,担负起天下的兴亡!

听吧,满耳是大众的嗟伤!

看吧,一年年国土的沦丧!

A.②①④③B.②①③④C.①②④③D.①③②④

9、“这种制度,从根本上克服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两党制或多党制互相攻讦、互相倾轧的弊病,能够保证集中领导与广泛民主、充满活力与富有效率的有机统一。

我们要继续坚持和完善这个制度……”。

“这个制度”是指中国的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基层民主制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0、如今,世界各国的领导人对中国访问越来越重视,大国领袖希望通过访华使自己在全球性问题上的政策得到中国的支持,使双边关系更加稳定;中小国家领导人也希望通过对中国的访问提高自己的影响。

这些都是因为()

A.国际合作越来越密

切B.中国掌握了世界领导权

C.各国的政治态度日渐趋同

D.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11、时至今日,莫斯科广场上的苏联红旗早已降下20余年,但每年11月6日都会有大量市民在广场上集会游行以纪念十月革命。

从历史的眼光看,俄罗斯人民怀念十月革命的最大理由是()

A.它的成功证明了列宁主义的正确性B.它以建立无产阶级政权为斗争目标

C.它开创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新局面D.它为俄国社会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道路

12、“划分欧洲势力范围的最后一幕,在1961年8月13日凌晨上演。

一一在柏林的苏联占领区和另三个西方国家占领区之间,立起铁丝网,隔离起来,另外还围绕整个柏林修盖起围墙。

围墙两边的家庭从此各自一方。

”上述材料所反映的时代背景是

A.十月革命B.二战爆发C.苏联解体D.美苏“冷战”

13、1971年10月25日,美国驻联合国代表布什说:

“这是联合国历史上的转折点,反西方国家在美国威信动摇时第一次击败了美国。

”布什这段话所针对的历史事件是

A.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B.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中日邦交正常化D.美国在《日内瓦协议》上签字

14、香港的确没有变:

驾驶汽车依然右舵左行;每到周三晚上和周六下午,人们依然

会涌入马场。

香港的确又发生了变化:

一些关注政治的市民有了被街坊们选为立法会议员的可能

,而这样的事情在港英时期根本无从发生。

这里的变与不变

A.体现了香港居民生活方式的多元化B.说明香港回归没有对民众产生深刻地影响

C.说明“一国两制”得到很好的实施D.反映了回归前后香港社会制度的根本变化

15、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动,推动各种国际交流和合作。

中国开展这些外交活动最主要的目的是

A.为现代化建设创造有利的环境

B.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C.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D.挑战美苏两极格局

16、1992年,海峡两岸达成的“九二共识”的核心内容是

A.“独立自主”方针B.“依法治国”方针

C.“港人治港”原则D.“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17、“是谁带来远古的呼唤,是谁留下千年的祈盼;难道说还有无言的歌,还是那久久不能忘怀的眷恋......呀啦索,那可是青藏高原。

”歌手韩红的一曲《青藏高原》唱响全国,下列哪些事件给西藏地区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①七届二中全会的召开②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③1965年西藏自治区的成立④改革开放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

18、1950年,法国提出欧洲应该超越国家的藩篱联合起来。

这一提议得到联邦德国等国家的支持,但英国等一些国家反对成立超国家的机构,只有法、德、意等六国实现了联合。

六国率先实现联合的根本原因是

A.经济联系加强B.历史关系密切C.社会制度相同

D.文化传统相似

19、20世纪70年代,日本在某些国际事务中向美国说“不”。

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背景是

A.美苏两极格局即将解体B.日本受到不结盟运动影响

C.日本经济发展实力增强D.中日之间实现邦交正常化

20、《法制日报》在谈到某部宪法修改时说:

把“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一章置于“国家机构”一章之前,意在表明国家权力来源于人民的委托和授予。

称之为中国在新时期治国安邦总章程。

这部宪法应该是()

A.《共同纲领》B.1954年宪法C.1982年宪法D.1999年宪法

21、某个区域合作组织提供了一种大小国家共同倡导、安全先行、互利协作为特征的新型区域合作模式。

该组织是

A.华沙条约组织B.亚太经合组织C.北大西洋

公约组织D.上海合作组织

22、1977年高考,有一个考生在作文中,以优美的文字、犀利的笔触,直接抨击“文化大革命”,引起评卷人员的极大争议,在给满分还是给零分问题上“官司”一直打到教育部和邓小平那里。

这说明

A.解放思想成为十分紧迫的任务B.改革初期人们的认识存在差异

C.过度的拨乱反正引起思想混乱D.教育和考试必须坚持政治原则

23、列宁称马克思、恩格斯是“19世纪人类三个最先进国家中三种主要思潮的继承人和天才的完善者”。

这里“三个最先进国家”指的是()

A.英、法、美B.英、美、德C.法、美、德D.英、法、德

24、巴黎公社是在法国战败情势下的城市自治,在社会主义运动中有很高的地位,马克思将其视为第一个无产阶级性质的政权。

今天很多法国人对这一事件还是肯定的,他们肯定的是

A.爱国主义精神和民主尝试B.暴力夺取政权的斗争形式

C.国际无产阶级斗争大团结D.无产阶级专政的伟大尝试

25、“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党和人民深刻地认识到,要保护人民民主,避免社会动荡,就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

为此,提出了“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制建设方针,这一方针的提出是在

A.中共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中共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D.中共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26、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崩溃。

欧盟成立,俄罗斯走出低谷,“东方巨龙”腾飞,不结盟运动组织不断壮大……结合以上史实,我们可以判断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基本特征是

A.大国力量保持均衡B.群雄并起

C.“一超多强”多极化趋势加强D.军事政治集团不断涌现

27、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中国外交的“定海神针”,靠这根“神针”,我们成功地处理了和社会主义国家、民族独立国家、西方发达国家等方方面面的关系。

下列关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说法正确的有

①它于中苏建交时首次提出②它是中国外交的基本原则

③它适用于不同社会制度国家之间的交往④它在国

际上产生着越来越大的影响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8、197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宣布了和平统一祖国的方针。

从下面两图的转变,说明

A.海峡两岸都支持和平统一祖国B.解决台湾问题的时机已经成熟

C.中国政府统一台湾的策略发生了变化D.中国政府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29、看似随心所欲的漫画,通常可以用戏谑的笔法和语言生动形象地表现重大历史题材。

下图是一幅关于美国“马歇尔计划”的漫画——《来吧,小鱼!

》,山姆大叔召唤小鱼过来的目的有

A.援助欧洲发展B.扶持资本主义

C.遏制苏联势力D.建立北约组织

30、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确立了不尽相同的政体,有的是君主立宪政体,有的是民主共和政体。

即便如此,这两种政体在不同的国家也具有明显不同的特点。

之所以出现如此的多样性,最主要的原因是

A.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程度不同B.各国所接受的传统文化的影响不同

C.各国的具体国情差异较大D.各国民众对民主制度的认知程度不同

二、综合题

31、(13分)阅读下列材料:

近代史上,列强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和船坚炮利的军事优势,屡屡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逼签条约,严重践踏了中国的国家主权,使中华民族陷入生死存亡的危机之中。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全国人大十届二次会议期间,温家宝总理在答记者问时,引用了清末诗人丘逢甲的诗词《春愁》: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

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材料二】于右任是参加辛亥革命的国民党元老。

在1962年1月24日病重时在台湾写下《望大陆诗》: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

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

故乡不可见兮,永

远不忘。

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

【材料三】我们中国人民,半个世纪以来受尽了日本帝国主义的欺凌……现在这个万恶的敌人,已被中、苏、美、英的联合力量所打倒了。

……这的确是我中华民族百年来未有的大事,值得全国同胞的热烈庆祝。

————1945年9月5日《解放日报》社论《庆祝抗战最后胜利》

【材料四】1972年9月日本内阁总理大臣访问中国,并在北京发表联合声明,宣布两国结束不正常状态;中国放弃对日本的战争赔款要求;中国政府重申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日本政府表示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宣布即日起建立外交关系.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这首诗写于哪一年?

(1分)请分析战争中交战双方的态度(2分)及其最终结果(1分)

(2)我国中央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政策是什么?

(1分)基本原则又是什么?

(1分)

(3)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回答:

中日建交的直接背景是什么?

(2分)中日的建交有什么历史意义?

(4分)你认为当今制约中日关系的核心问题是什么?

(1分)

32、(11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厄内斯特·梅在1984年的一篇论文中说:

二次大战后,美苏两国注定会成为对手……1945年以后两国关系不可能出现任何缓解……传统、观念、感情、习俗各方面都刺激着敌对状态的出现,两国均没有足够力量避免这种冲突。

——艾伦·布林克利《美国史》

材料二到五十年代中期,美苏经过实施一系列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敌对政策和措施,终于酿成拥有不同的政治制度、经济体系、军事组织和地缘政治版图的两大集团的全面对峙,两极格局最终形成并相对固定下来。

——牛军《冷战的起源与两极格局的形成》

材料三冷战并非只是美苏之间的对抗;而是由形形色色的冲突对抗组成的,至少有四个:

工业国家之间的冲突对抗;世界的商业中心与提供市场与原料国家之间的冲突对抗;……但由于苏联分裂成许多独立的小国所产生的民族与经济问题仍给世界安全带来威胁,因此冷战仍在继续。

——沃尔特·拉菲博尔《冷战结束了吗?

材料四二十一世纪全球将出现“大国群体体系”:

美国支配下的北美、一体化的欧洲、日本和中国居突出地位的东亚、印度称雄的南亚、横跨北非和中东的穆斯林新月形地带,其中,北美、欧洲、东亚三大群体将起决定性作用。

——程广中汪徐和《两霸争雄:

美苏冷战后及后冷战时代》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为什么说美苏注定会成为对手?

(2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是怎样对待对手的。

(1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从二次大战后到五十年代中期,国际格局发生了怎样的演变?

(1分)六七十年代,又有什么新变化?

(1分)

(3)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瓦解。

材料三的作者为什么说冷战仍在继续?

(3分)据材料四,分析个别大国还能在世界上建立霸权吗?

(1分)请说明理由。

(1分)

(4)综合上述材料,冷战时期的国际关系给予我们怎样的启示?

(1分)

33、(16分)国家的外交事务既是一国政治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内政的延续,也是其综合国力的体现。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中国采取了两种建交方式,一是对苏联和东欧国家(除了南斯拉夫)采取承认即是建交的方式,二是对资本主义国家采取先谈判后建交的方式,“你对我好,我也对你好;你对我不好,我也对你不好”。

关于对待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态度,1949年12月,毛泽东针对缅甸要求与新中国建交的问题指出,要先谈判后建交,认为这是“完全必要的,对一切资本主义国家都应如此”。

——任晓伟《新中国建立后毛泽东对国际政治的认识演进和中国外交战略的调整》

材料二:

材料三:

20世纪90年代后期,中国外交已经出现一些转型迹象,而且越来越明显。

其核心是由普通外交转变为大国外交,由弱势外交转变为强势外交,由消极被动外交转变为积极主动外交。

——刘胜湘《中国外交的周期性、波动性和趋势性与外交转型》

材料四: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新中国初期外交的基本方针及建交方式的特点。

(2分)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四幅图片分别反映的新中国外交成就及其影响。

(8分)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指出新时期中国外交“转型”的时代背景。

(2分)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概括新时期中国的外交特点。

(4分)

参考答案

1-5BDDCB

6-10BAADD11-15DDBCA

16-20DBACC21-25DADAB26-30CDCCC

31、

(1)1896年。

(1分)日本:

蓄谋已久、中国:

战求和。

(2分)结果:

中国惨败被迫签定《马

关条约》割让台湾。

(1分)

(2)基

本政策:

一国两制、基本原则:

一个中国(2分)

(3)直接背景:

中美关系的改善。

(2分)建交意义:

结束了长期对抗

,翻开了睦邻友好新篇章,符合双方的利益,有利于亚洲和世界的和平。

(4分)

制约问题:

日本对于历史问题的态度(否认南京大屠杀)(1分)

32、

(1)原因:

①意识形态差异(社会制度不同、文化习俗差异);②力量相当。

(2分)

对待:

实行冷战,遏制苏联(或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北约组织)(1

分)

(2)演变:

两国对峙到两极格局形成(1分)

变化:

两极格

局开始动摇,多极化趋势开始出现。

(1分)

(3)原因:

①工业国家之间的

冲突对抗;②世界的商业中心与提供市场与原料国家之间的冲突对;③苏联解体后,民族冲突与经济问题仍给世界安全带来威胁。

(3分)

建立:

不能。

(1分)

理由:

已经形成多个力量中心,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

(1分)

(4)启示:

在尊重和理解基础上,和平解决国家之间利益冲突(充分发挥联合国作用,建立世界安全机制)(1分)

33、

(1)基本方针:

一边倒;特点:

强调意识形态或国家制度。

(2分)

(2)外交成就及其影响:

图1:

确认并倡导了“和平

共处五项原则”,标志新中国外交政策走向成熟;图2:

周恩来提出了“求同存异”方针,增进了各国人民间友好合作的精神;图3: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图4:

签订和发表《中美联合公告》,标志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8分)

(3)背景:

改革开放的

深化;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2分)

特点:

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积极参与地区

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推进新型区域合作;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