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八年级化学 42氧气 练习题文档资料.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596120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31.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鲁教版八年级化学 42氧气 练习题文档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鲁教版八年级化学 42氧气 练习题文档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鲁教版八年级化学 42氧气 练习题文档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鲁教版八年级化学 42氧气 练习题文档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鲁教版八年级化学 42氧气 练习题文档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鲁教版八年级化学 42氧气 练习题文档资料.docx

《鲁教版八年级化学 42氧气 练习题文档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鲁教版八年级化学 42氧气 练习题文档资料.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鲁教版八年级化学 42氧气 练习题文档资料.docx

鲁教版八年级化学42氧气练习题文档资料

鲁教版八年级化学4.2氧气练习题

要练说,先练胆。

说话胆小是幼儿语言发展的障碍。

不少幼儿当众说话时显得胆怯:

有的结巴重复,面红耳赤;有的声音极低,自讲自听;有的低头不语,扯衣服,扭身子。

总之,说话时外部表现不自然。

我抓住练胆这个关键,面向全体,偏向差生。

一是和幼儿建立和谐的语言交流关系。

每当和幼儿讲话时,我总是笑脸相迎,声音亲切,动作亲昵,消除幼儿畏惧心理,让他能主动的、无拘无束地和我交谈。

二是注重培养幼儿敢于当众说话的习惯。

或在课堂教学中,改变过去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取消了先举手后发言的约束,多采取自由讨论和谈话的形式,给每个幼儿较多的当众说话的机会,培养幼儿爱说话敢说话的兴趣,对一些说话有困难的幼儿,我总是认真地耐心地听,热情地帮助和鼓励他把话说完、说好,增强其说话的勇气和把话说好的信心。

三是要提明确的说话要求,在说话训练中不断提高,我要求每个幼儿在说话时要仪态大方,口齿清楚,声音响亮,学会用眼神。

对说得好的幼儿,即使是某一方面,我都抓住教育,提出表扬,并要其他幼儿模仿。

长期坚持,不断训练,幼儿说话胆量也在不断提高。

一、单选题

一般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

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

“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

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

《韩非子》也有云:

“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

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教师”,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

1.下图所示装置可用于实验室制取某些气体,并能随开随用,随关随停。

下表中所选用的药品及制取的气体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要练说,得练听。

听是说的前提,听得准确,才有条件正确模仿,才能不断地掌握高一级水平的语言。

我在教学中,注意听说结合,训练幼儿听的能力,课堂上,我特别重视教师的语言,我对幼儿说话,注意声音清楚,高低起伏,抑扬有致,富有吸引力,这样能引起幼儿的注意。

当我发现有的幼儿不专心听别人发言时,就随时表扬那些静听的幼儿,或是让他重复别人说过的内容,抓住教育时机,要求他们专心听,用心记。

平时我还通过各种趣味活动,培养幼儿边听边记,边听边想,边听边说的能力,如听词对词,听词句说意思,听句子辩正误,听故事讲述故事,听谜语猜谜底,听智力故事,动脑筋,出主意,听儿歌上句,接儿歌下句等,这样幼儿学得生动活泼,轻松愉快,既训练了听的能力,强化了记忆,又发展了思维,为说打下了基础。

A. A                                           

B. B                                           

C. C                                           

D. D

“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

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

《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

”;《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

”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

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

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

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

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

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

2.白酒塑化剂风波再次引发食品安全领域的“地震”.塑化剂的化学式为C24H38O4,对人体血液系统会造成损害.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要练说,得练听。

听是说的前提,听得准确,才有条件正确模仿,才能不断地掌握高一级水平的语言。

我在教学中,注意听说结合,训练幼儿听的能力,课堂上,我特别重视教师的语言,我对幼儿说话,注意声音清楚,高低起伏,抑扬有致,富有吸引力,这样能引起幼儿的注意。

当我发现有的幼儿不专心听别人发言时,就随时表扬那些静听的幼儿,或是让他重复别人说过的内容,抓住教育时机,要求他们专心听,用心记。

平时我还通过各种趣味活动,培养幼儿边听边记,边听边想,边听边说的能力,如听词对词,听词句说意思,听句子辩正误,听故事讲述故事,听谜语猜谜底,听智力故事,动脑筋,出主意,听儿歌上句,接儿歌下句等,这样幼儿学得生动活泼,轻松愉快,既训练了听的能力,强化了记忆,又发展了思维,为说打下了基础。

A. 塑化剂是一种氧化物                                    B. 塑化剂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

19:

2

C. 塑化剂由66个原子构成                                D. 塑化剂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73.8%

3.如图所示的装置,其中收集氧气时可选用(   )

A. ①和②                                

B. ②和③                                

C. ①和④                                

D. ①和⑤

4.下列有关物质燃烧现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火星四射,生成红色固体

B. 硫粉在空气中燃烧:

产生淡蓝色火焰,生成一种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 木炭在空气中燃烧:

发出白光,生成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D.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

发出白光,生成大量的白色烟雾

5.对于如图所示四个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图甲中停止加热时,先移出导气管再熄灭酒精灯

B. 图乙中天平不平衡,说明该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C. 图丙中玻璃管中的粉末由红棕色逐渐变黑

D. 图丁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目的是防止由于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体飞溅

6.实验室用KClO3制氧气并回收MnO2和KCl,下列操作不规范的是(  )

A. 用装置甲收集氧气

B. 用装置乙溶解完全反应后的固体

C. 用装置丙分离MnO2和KCl溶液

D. 用装置丁蒸干分离后的溶液得KCl晶体

7.(2019•应城市一模)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用pH试纸测得未知溶液的酸碱度时,应将pH试纸预先用水湿润

B.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O2,在实验结束时应先停止加热,再将导管移出水面

C. 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慢注入盛有水的烧杯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D. 在粗盐提纯实验中,蒸发溶剂时,待水全部蒸干后,再停止加热

8.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下列推理中正确的是(  )

A. 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因此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B. 中和反应一定有盐生成,则有盐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C. 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因此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D. 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因此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9.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有如下操作步骤:

①加热,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装药品,④用排水集气法收集,⑤从水槽中取出导气管,⑥熄灭酒精灯,⑦连接仪器。

其中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

A. ①⑦③②⑤④⑥             

B. ⑦②③①④⑤⑥             

C. ⑤⑦③②①④⑥             

D. ⑦③①②④⑥⑤

10.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X、Y、Z、Q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表,则关于此反应认识正确的是(  )

物质

X

Y

Z

Q

反应前质量/g

20

2

1

37

反应后质量/g

未测

32

1

12

A. 物质Y一定是单质                                                

B. 反应后物质X的质量为5g

C. 反应中Y、Q的质量比为6:

5                              

D. 物质Z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11.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化学反应前后,化学性质都不变                         

B. 催化剂可以提高某些化学反应的速率

C. 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不变                      

D. 任何化学反应都需要催化剂

12.如图所示,过氧化氢(H2O2)在催化剂二氧化锰的作用下,迅速分解放出大量氧气。

下列现象正确的是(    )

 

A. 气球胀大,红墨水左移                                       

B. 气球缩小,红墨水右移

C. 气球胀大,红墨水右移                                       

D. 气球缩小,红墨水左移

13.常温下,碘与镁化合时速率很慢。

若滴入几滴水,则反应剧烈且形成美丽的紫色烟,此时水的作用是()

A. 反应物                               B. 氧化剂                               C. 催化剂                              D. 还原剂

二、填空题

14.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时常用的装置:

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所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填符号),并写出化学方程式________用E装置收集氧气,判断氧气已集满的现象是________。

15.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①生成黑色固体的化合反应。

________

②生成大量白烟的反应________

③两种固体制取氧气________

④硫在空气中燃烧________

16.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下列装置进行O2、CO2的实验室制法和有关性质的研究.

(1)写出下列编号仪器的名称: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

(2)甲同学要用KMnO4固体来制取O2,应选用上图中的________ 装置(填编号),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当O2收集满并取出集气瓶后,停止该实验的正确操作步骤是先________ .人类生存离不开氧气,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________ .

(3)下列化学变化中,氧气不作为反应物的是________ 

①天然气燃烧  ②缓慢氧化  ③光合作用   ④钢铁生锈

(4)乙同学用浓盐酸和大理石在B装置中反应,制取CO2并检验其有关性质,观察到烧杯中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对这一变化的合理解释是________ (填序号);

A.产生的CO2直接使石蕊试液变红式

B.产生的CO2与水反应生成H2CO3使石蕊试液变红

C.挥发出的氯化氢溶于水使石蕊试液变红

(5)丙同学用C装置制取了一瓶无色无味的气体(纯净物),你推测该气体可能是________ ,试用最简便的方法证实你的推测________ .

17.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是________,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________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________ .

18.写出下列各实验中先要进行的一项:

A.________ ,B.________ ,C.________ .

A.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①将导管伸入倒置于水槽中的集气瓶;②加热.

B.探究某可燃物的组成,应将其燃烧产物依次通过:

①澄清石灰水;②无水硫酸铜.

C.稀释浓硫酸时,烧杯中应依次加入:

①水;②浓硫酸.

19.请从氢气、氧化钙、氢氧化钙、硫酸四种物质中,选择适当的物质,按要求写出物质的化学式:

(1)一种单质________ ;               

(2)一种氧化物________;(3)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一种碱________ ;(4)用于除锈的一种酸________ 。

三、实验探究题

20.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根据实验室提供的仪器和药品,在老师的指导下从如图中选择装置进行了氧气的制备实验.

(1)写出仪器名称:

a________,b________;

(2)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故可以采用________装置收集(填字母序号,下同);因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故可以选用________装置收集;

(3)实验室要用二氧化锰与过氧化氢制取氧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若要收集一瓶较纯净的氧气,选择的收集装置是________,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

(4)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为了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该装置还必须作出的一项改正是________,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

(5)该实验中有很多注意事项,如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加热之前要先预热…请你另外写一条注意事项:

________;

(6)李明同学称取一定质量的KMnO4固体放入大试管中,将温度控制在250℃加热制取O2,实验结束时,李明同学发现用排水法收集到的O2大于理论产量,针对这一现象,同学们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猜想】

猜想I:

反应生成的MnO2分解放出O2;

猜想Ⅱ:

反应生成的K2MnO4分解放出O2;

猜想Ⅲ:

反应生成的K2MnO4和MnO2分解都放出O2.

【实验验证】同学们分成两组,分别进行下列实验:

第一组同学取一定质量的MnO2,在250℃条件下加热一段时间,冷却后测得MnO2的质量不变,则猜想________错误.

第二组同学取K2MnO4在250℃条件下加热,用排水法收集到了氧气,则猜想________正确.

(7)【拓展延伸】实验发现,KClO3固体加热制取O2的反应速率很慢.但如果将KMnO4固体与KClO3固体混合加热,则KClO3的分解速率大大加快.请说明KMnO4在KClO3的分解反应中是否作催化剂,为什么?

________.

21.根据图1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图中标有①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_.

(2)小明同学想以氯酸钾和二氧化锰为原料制取一瓶干燥的氧气,他选择了C装置,你帮他选择的收集装置是________(填装置标号,下同),写出该方法制氧气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检验该气体已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小华同学要以高锰酸钾为原料制取氧气,她也选用了C装置,她需要对该装置进行改进的地方是________,有关反应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

(3)在2019年江苏省中学化学创新实验调演中,李彬老师设计了“氢氧焰”的实验,装置如图2所示:

B中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利用气体发生装置制取并储存两种纯净气体于气球中,A瓶中硫酸铜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A瓶中产生气体的反应属于________(基本反应类型),通过玻璃活塞K1、K2分别有序空气氧气和氢气的流量,先后进行如下操作:

①关闭K2,打开K1,通入氧气、将带火星的木条置于三通管口处,观察到________,说明氧气具有助燃性,将燃着的木条移开,管口处无火焰.

①关闭K1,打开K2,通入氢气,将燃着的木条置于三通管口处,管口处有火焰,移去燃着的木条,氢气安静地燃烧,说明氢气具有可燃性,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把铁片放在火焰上一段时间,铁片呈红热状;打开K1,通入氧气,铁片迅速熔断被切割,由此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22.小明同学欲通过实验证明“二氧化锰是氯酸钾受热分解的催化剂”这一命题.他设计并完成了下表所示的探究实验:

(1)完成下列表格: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或总结

各步骤结论

总结

实验一

将氯酸钾加热至熔化,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木条复燃

氯酸钾受热要分解产生氧气,但是________.

二氧化锰是氯酸钾受热分解的催化剂

实验二

加热二氧化锰,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木条不复燃

二氧化锰受热不产生氧气.

实验三

________

木条迅速复燃

二氧化锰能加快氯酸钾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

(2)在小明的探究实验中,实验一和实验二起的作用是________;

(3)小英同学认为仅由上述实验还不能完全得出表内“总结”,她补充设计了两个方面的探究实验,最终完成了对“命题”的实验证明.第一方面的实验操作中包含了两次称量,其目的是:

________;

第二方面的实验是要________.

四、综合题

23.如图是实验室常用的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仪器a的名称________.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实验室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用上述装置组装实验室制取和收集二氧化碳的一组仪器组合是________.(填装置代号字母)

(3)实验室制取氢气的若用F进行排空气法收集氢气,则气体应从________口进入(填a或c).

(4)若某同学用C装置收集一瓶较纯净氧气,当观察到________时开始收集.

(5)若用B装置作为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还需进行的改进是在酒精灯上加一个金属网罩,其作用是________.

24.根据问题填空:

(1)请用数字和化学符号表示

①3个亚铁离子________

②氯化铝中氯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

③氢氧化镁________

(2)下图为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请据此回答

①n=________

②该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________周期

③该元素的化学性质与下列________化学性质最相似(  )

A、氧元素      B、钠元素   C、氯元素     D、硫元素

在化学反应中,该原子容易___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而变成________(填化学符号,用A表示该元素符号).

(3)根据图回答问题

上列图型中,

属于单质的是________

属于化合物的是________

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_

可能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

25.如图是云云绘制的几种物质的分子模型图:

(1)仿照上图,请你绘制出一个氢分子的分子模型________.

(2)君君认为A图中的物质属于氧化物,请分析她的理论依据是________.

(3)小童发现图中的几种物质存在转化关系.请用符号表达式表示出该转化关系________.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C

2.【答案】D

3.【答案】D

4.【答案】B

5.【答案】B

6.【答案】D

7.【答案】C

8.【答案】A

9.【答案】B

10.【答案】C

11.【答案】D

12.【答案】D

13.【答案】C

二、填空题

14.【答案】B;2H2O2

2H2O+O2↑;气泡从集气瓶口往外冒(符合题意即可)

15.【答案】铁+氧气

四氧化三铁;红磷+氧气

五氧化二磷;氯酸钾

氯化钾+氧气;硫+氧气

二氧化硫

16.【答案】烧杯;锥形瓶;A    ;2KMnO4

K2MnO4+MnO2+O2↑;把导管移出水面   ;熄灭酒精灯     ;③;BC;二氧化碳  ;在集气瓶内倒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若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则说明是二氧化碳       (或氧气  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入集气瓶中,若木条复燃,则说明是氧气.)

17.【答案】氧气;二氧化碳;氮气

18.【答案】②;②;①

19.【答案】H2;CaO;Ca(OH)2;H2SO4

三、实验探究题

20.【答案】

(1)试管;集气瓶

(2)E;C

(3)B;E;过氧化氢

水+氧气

(4)A;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高锰酸钾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5)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

(6)I;II

(7)高锰酸钾不是催化剂.因为高锰酸钾在反应后的质量和性质发生了变化

21.【答案】

(1)试管

(2)A;装置气密性检测;E;浓硫酸;a

(3)催化;分解反应;带火星的木条复燃;2H2+O2

2H2O;氧气浓度越高,燃烧越剧烈(合理即可)

22.【答案】

(1)时间较长、温度较高;将MnO2与KClO3的混合物加热,伸入带火星的木条;2KClO3

2KCl+3O2↑请你帮小明同学填写上表中未填完的空格;

(2)对比(或比照等)

(3)比较MnO2在KClO3分解前后的质量;验证从反应后的剩余物中分离出的物质是否能加快KClO3的分解

四、综合题

23.【答案】

(1)锥形瓶

(2)CaCO3+2HCl=CaCl2+H2O+CO2↑;CO2+Ca(OH)2=CaCO3↓+H2O;AD

(3)c

(4)当导管口有连续均匀气泡冒出

(5)聚集火焰,提高温度

24.【答案】

(1)3Fe2+;

 ;Mg(OH)2

(2)8;四;C;得到;A-(Br-)

(3)C;AD;B;D

25.【答案】

(1)

(2)该物质含有两种元素,其中一种是氧元素

(3)2H2O2=2H2O+O2↑(不加催化剂不扣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