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胰岛素的人工合成①与中国生物化学.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595733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49.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牛胰岛素的人工合成①与中国生物化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牛胰岛素的人工合成①与中国生物化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牛胰岛素的人工合成①与中国生物化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牛胰岛素的人工合成①与中国生物化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牛胰岛素的人工合成①与中国生物化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牛胰岛素的人工合成①与中国生物化学.docx

《牛胰岛素的人工合成①与中国生物化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牛胰岛素的人工合成①与中国生物化学.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牛胰岛素的人工合成①与中国生物化学.docx

牛胰岛素的人工合成①与中国生物化学

第09章、中国放射化学和核化学

半个世纪以来,放射化学在中国萌芽、生根、发展,并取得巨大成就。

1934年,玛丽·居里夫人的第一位中国学生郑大章在法国求学15年之后,回到了祖国。

他从巴黎大学镭学研究所的居里实验室带回来了放射化学。

当时,国立北平研究院物理研究所所长严济慈聘请郑大章参加筹建该院镭学研究所[在北京东皇城根(即现在科学出版社社址)],开展放射化学研究工作。

随同郑大章工作的学生先后有曹友德、杨承宗、李鉷及侯灏4人。

郑大章是镤化学专家,经过1年多的筹备,工作迅速开展。

主要放射物质有镭-226(共59毫居里)、镭-228(约1毫居里)及来自刚果的沥青铀矿石(约10千克),主要设备有各种静电计、石英压电发生器、不同类型的电离室、自制的α闪烁和盖格计数装置,以及一座磁场强度为6000高斯的电磁铁等。

在此基础上,郑大章及其助手发表了一系列镤的定量提取及其载体元素化学的文章。

当时,人们对锕系元素和铀镭系之间有无关系并不十分清楚。

郑大章测定了沥青铀矿石中镤对铀的放射比例,从而论证了锕系对铀镭系的放射性分支的比值。

为了在国内寻找镭矿石以供研究,郑大章等以捷克的育新斯泰铀矿附近温泉水中含异常高浓度的氡为借鉴,在我国各地广集温泉水,并测定其中氡的浓度。

国外在60年代也曾采用这种方法(称为水法)来寻找镭矿,并取得实际效果。

中国最早研究核化学的是卢嘉锡。

1937—1939年,他在英国与S.Sugden教授首先在热原子化学中使用添加剂,发现了添加剂的清除效应,从而提出了一种著名的浓集卤素放射性核素的方法,为定量地研究同位素交换动力学创造条件。

由于日本侵略中国,1936年镭学研究所不得不迁到上海。

1938年郑大章带着重病转移到上海继续进行放射化学研究,他和杨承宗从大量铀盐中分离制得很强的UX1+2(234Th+234Pa)β放射源,发现β射线的吸收系数随放射源周围物质的性质而改变,由此成为背散射法鉴别不同支持物质及其厚度的原理。

抗日战争期间进行科学研究的条件更为困难,郑大章为此奔波,心力交瘁,1941年终因心脏病突发,在苏州不幸逝世。

吴征铠1938年曾对铀酰盐的红外及拉曼光谱学进行了研究。

1949年10月前最后完成的放射化学研究是在巴黎居里实验室。

杨承宗对离子交换法进行了研究并应用于化学性质极为相近的放射性核素之间或与其载体元素的分离。

不久,此法因在稀硫酸溶液中可浓集低浓度的铀而得到广泛的应用。

1950年,中国科学院成立近代物理研究所。

杨承宗在所内开展了放射化学研究工作。

从1953年起,近代物理研究所更名为物理研究所。

到1954年,放射化学组的各级人员已增加到12名,承担试制高纯铀、石墨和重水任务。

在地质和化工等部门的配合下,放射化学组从事含铀矿物的分析、提取和制备重要铀化合物的研究。

与此相关,还进行了一些天然放射性元素如镭、氡、钋和镤的初步放射化学研究。

另外,对电解水的同位素分离效应、超纯石墨的制备进行了探索,制定了有关材料中杂质的分析方法,建立了轻元素同位素的分析设备。

1955年秋,放射化学组研究人员增加到42名,引进了一些放射性核素,开始推广其应用。

1958年建成了由苏联援建的研究用重水反应堆和回旋加速器,1958年8月首次生产出24Na、32P、60Co等放射性核素,为全国开展放射性核素的应用准备了良好条件。

同年,由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放射化学组等组建成原子能研究所,包括了北京地区的两个研究基地。

从1956年起,研究人员有大幅度的增加,相继有肖伦、冯锡章、刘静宜和刘允斌等参加了放射化学方面的研究工作。

与此同时,中国还选派了相当数量的科技人员到苏联的科研和生产部门从事核化学和放射化学的研究工作。

从1958年起,原子能研究所先后举办8期同位素应用讲习班,共培养了500多名应用核技术人员。

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中国核科学技术发展迅速。

第二机械工业部(现核工业部)和其他部门都相应地建立了与核科学技术有关的研究所。

其中,北京铀矿选冶研究所、北京铀矿地质研究所、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冶金工业部有色金属研究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原子能研究所等单位都开展了放射化学及放射性核素的分析及其应用工作。

与此同时,从原子能研究所调出了一批科研人员建设两个新的核科学研究所。

一个是中国科学院上海原子核研究所,该所以研究核技术应用为主;另一个是中国科学院兰州近代物理研究所,该所以研究中、低能核物理为主。

1960年,为了发展中国的核科学研究,一批其他方面的专家转而从事放射化学、化工方面的工作,其中有姜圣阶、曹本熹、吴征铠、汪德熙、陈国珍、王金堂等。

此外,中国科学院的有关研究所也应国家紧急需要开展了大量的有关核化学和放射化学的研究,并做出了显著贡献。

1964年10月14日中国原子弹首次爆炸试验成功,1967年6月17日又爆炸成功了一枚氢弹。

这两次震惊世界的成就是全国各方面力量大力协作完成的。

其中,中国的核化学与放射化学工作者也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十年动乱,核化学与放射化学遭到了很大摧残。

许多大专院校的放射化学专业被迫停止招生,一些研究单位的放射化学研究工作被迫放慢、停止或遭彻底破坏。

1978年以后,各方面的工作逐步走上正轨。

中国各地区都有从事核化学与放射化学工作的研究机构,许多高等学校设有这方面的专业。

1979年4月,在中国化学会工作会议期间,成立了中国化学会核化学与放射化学专业委员会,由杨承宗任主任,吴征铠、汪德熙任副主任,并制定了《放射化学学科规划(草案)》,创办了《核化学与放射化学》、《核技术》等刊物。

特别要说明的是,中国放射化学家、核化学家、核化工专家为“两弹”的研制成功做出了卓越的成就,这是因为在核工业中要生产供铀同位素分离用的六氟化铀;在反应堆中实现铀-238转化为钚-239的核反应过程;对辐照过的反应堆元件进行化学处理,分离提纯钚;将铀和钚的化合物冶炼成金属并加工制造成原子弹和氢弹的核装药部件;生产氢弹用的热核材料金属锂、氚和氚化锂。

这些涉及到化工、冶金、核物理、放射化学、辐射化学、反应堆工程、热工水力学、材料学、精密机械加工、自动控制、远距离操作技术、超微量分析技术、辐射防护、临界安全、特种建筑技术等等众多学科和技术领域。

当时中国在以上学科和技术领域方面基础薄弱,有些甚至还是空白,而国际上对核工业生产的各个环节的技术又严加保密。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的放射化学家、核化学家和核化工专家起了开拓者和奠基者的作用。

杨承宗

放射化学家。

1911年9月5日生于江苏省吴江县。

1932年毕业于上海大同大学,后在暨南大学任教。

1934—1946年,在北平研究院镭学研究所从事放射化学研究工作。

1947—1951年,在法国巴黎大学镭学研究所随约里奥-居里从事放射化学研究,获博士学位。

杨承宗1951年10月回国后,任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1953年改名为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放射化学研究室和放射性同位素及射线应用研究室主任。

1958年起,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放射化学和辐射化学系系主任。

1961—1969年,兼任第二机械工业部北京铀矿选冶研究所副所长。

1970—1983年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副校长,1980年兼任安徽省合肥联合大学校长。

1979年起,任中国化学会核化学与放射化学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核学会核化学与放射化学学会理事长、安徽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席。

杨承宗长期从事放射化学方面的研究与教学工作,最主要是从事放射化学及其测量的研究。

他曾从大量钾盐中分离制备很强的UX1+2β放射源,发现β射线的吸收系数随放射源周围物质的量及原子序数而改变(即背散射法)。

后来他从事铀的化学纯化和分析制备、天然放射性元素及人工放射性同位素的分析制备、放射性活化分析、辐射化学以及放射性同位素应用等众多的学科研究。

杨承宗在天然放射性元素的分离、分析方法及其应用方面有许多重要论著。

例如,他的《关于β射线的散射现象》著作成为研究β射线的散射现象及其应用的基础文献。

他在国内外的期刊上发表重要论文20余篇。

他为中国核科学技术的发展培养了大批专业人才。

肖伦

见图:

肖伦

放射化学家。

1911年12月5日生。

四川省郫县人。

1939年毕业于昆明西南联合大学(简称昆明西南联大)化学系。

1939—1940年,在西南联大当研究生。

1947年留学美国,1951年获伊利诺伊大学博士学位。

他在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加速器上以γ射线轰击水银得到放射性金-201,被认为是中国第一个成功的“炼金师”。

1955年回国后,肖伦任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兼北京大学教授。

1958年起历任中国科学院原子能研究所、第二机械工业部401所室主任、研究员。

现任核工业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核学会常务理事、原子能农学会副理事长。

肖伦长期以来从事放射化学、放射性同位素的研究工作。

在美国工作期间曾发现了钽-183、钽-185和钨-185等新的放射性同位素,对核科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是中国人工放射性同位素事业的奠基人。

1980年11月肖伦被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曹本熹

见图:

曹本熹

化学工程学家和核化工专家。

1915年2月22日生于上海,1983年12月25日卒于北京。

1938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化学系,留校任教。

1946年在英国伦敦帝国学院化工系研究院获博士学位。

同年回国后任清华大学副教授。

1948年筹建清华大学化工系。

1949年起,历任清华大学化工系教授、系主任。

曹本熹一生主要从事化工教育、核化工的研究和领导工作。

50年代初,曾在清华大学化工系负责军用油料的全部化验工作,并在1952年把化工系培养重心转向石油,为创建中国第一所石油学院(北京石油学院)奠定了基础,后任该学院教务长(1953年)和副院长(1957年)。

1963年曹本熹调往核工业部工作,参与了铀化工转化过程、热核材料生产、核燃料后处理和放射性废料处理等重大试验和工程项目的领导工作,为确保核燃料化工生产装置的顺利投产,按期制出国家急需的合格军工产品,并在某些生产技术上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做出了重大贡献。

1980年11月曹本熹被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曹本熹逝世后,夫人魏娱之根据他生前愿望,献出了他们数十年的积蓄,并把曹本熹的遗体捐献给医疗单位。

姜圣阶

见图:

姜圣阶

核化工专家。

1915年11月14日生于黑龙江省林甸,1992年12月28日在重庆病故。

姜圣阶出身贫寒,1926年在家乡读完小学后考入可供食宿的省立第一师范学校。

数学老师缑寿侪见他天资聪明,学习勤奋,在去天津河北工学院任教时把他也带到了天津。

他考入天津河北工学院预科,靠缑老师每月资助他几块银元,以及自己在一所中学里教代数所得的微薄收入维持生活。

1年后考入河北工学院机电工程系。

入学不久即发生“九·一八”事变,姜圣阶与家人断了联系,处境更为窘迫,但他学习更加勤奋,1946年毕业,获得工学学士学位。

毕业后受聘于永利公司南京永利宁厂。

入厂不久,姜圣阶即以其突出的工作能力受到在该厂工作的英国工程师们的赞赏,由此引起厂长侯德榜先生的注意,而侯德榜的爱国和敬业精神也对姜圣阶的人生道路产生深刻的影响。

1937年南京永利宁厂被日寇侵占,姜圣阶随侯德榜入川,在乐山五通桥筹建永利川厂,侯德榜在这段时间里发明了侯氏联合制碱法,姜圣阶是助手之一。

后来侯德榜撰写《制碱工学》,其中的机械篇是由姜圣阶协助编纂整理的。

1945年10月,姜圣阶返南京任南京永利宁厂关键部门——高压合成车间主任兼主任工程师。

1947年姜圣阶被选派去美国纽约参加水利湘厂的设计,年底考入美国哥伦比亚研究生院,师从芬奇(J.W.Finch)教授攻读化学工程,3年后获科学硕士学位。

1950年6月搭上当时开往中国大陆的最后一艘挪威货轮,带上他几乎全部积蓄购置的2000余册图书资料离开美国。

9月回到祖国,初任天津大学教授。

不久,遵从侯德榜建议,调任南京永利宁厂副厂长兼总工程师,从事化肥生产。

姜圣阶后来还担任南京化学工业公司研究设计院院长兼总工程师、公司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

1962年冬,周恩来总理接见姜圣阶,委派他到第二机械工业部酒泉原子能联合企业担任第一副厂长兼总工程师。

十年动乱期间,联合企业其他12位正副厂长都被罢官,姜圣阶艰苦地支撑局面,自动担负起该基地的基建、生产和生活的全部领导责任,及时研制出合格的原子弹和氢弹核部件,为保证两弹爆炸成功做出了极重要的贡献。

姜圣阶在1963—1975年任404厂副厂长和总工程师期间,领导和组织了六氟化铀厂的设计,该成果获国家科学大会奖。

他还成功地领导和组织了中国第一个大型反应堆的设计、建造和运行,并对核燃料后处理生产工艺过程和冷凝工序进行重大改革,把核燃料后处理萃取法,从三循环改为二循环,使中国的核燃料后处理水平跻身于世界先进行列。

他还是将后处理沉淀法改为萃取法的倡议人之一,其成果获国家科学大会奖。

由于对核武器关键核部件的研制做出贡献,他是获原子弹技术突破与武器化国家进步特等奖7人之一。

在α相钚的提炼技术与研制中,他是获国家发明二等奖的7人之一。

1976—1977年姜圣阶任第二机械工业部核燃料局负责人,1977—1982年任第二机械工业部副部长,后又任核工业部科技委员会主任和中国核学会理事长等职。

1991年11月姜圣阶被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姜圣阶还是和平开发核能、发展核电事业的积极倡导者和实践者。

他经常指导秦山核电站及其配套核燃料循环的研制和建设。

在推动核科技在国民经济各个领域的应用、培养造就我国核科技人才、促进国际核能合作等方面,他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此,他曾荣获法国总统颁发的荣誉军团骑士勋章。

他为建立中国的核安全管理体系做了许多开创性工作。

汪德熙

见图:

汪德熙

放射化工学家。

祖籍江苏省灌云县。

1913年9月21日生于北京。

193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化学系,1935—1937年在该系读研究生,在著名化学家张大煜指导下,曾发表“关于农业纤维素原料用两步法制高韧性纸浆”和“有机物电解还原”等论文。

1938—1941年先后在北京中国大学、昆明西南联大任教。

1941年赴麻省理工学院化工系读研究生,还进行用连续电解法将葡萄糖还原为甘油代用品辛六醇的研究,1946年获博士学位。

1947—1960年,汪德熙曾先后在南开大学和天津大学任教授。

作为一名优秀的高分子化学家,他研制成功用邻苯三酚和糠醛合成热固性塑料和不饱和聚酯,并用来制成玻璃钢小汽车壳体,属国际首创。

他在不饱和聚酯塑料方面完成了多篇论文。

1960年汪德熙调到中国原子能研究所后,历任副所长和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中国原子能研究院副院长。

他领导和组织了一系列国防科研项目,如核燃料后处理萃取工艺、原子弹引爆装置的制备、核试验用钋-210及其各种放射源的研制、氚的提取生产工艺、核试验当量的燃耗测定、核工业产品中的铀和钚及杂质的分析鉴定方法的研究等。

他曾力排众议,主张废弃原沉淀法生产军用钚-239的工艺路线,改用萃取法,使后处理厂节省投资3.6亿元,而且可连续操作。

1980年11月汪德熙被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汪德熙还是一位循循善诱的教育家,除在科研单位核燃循环及有关分离技术方面带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外,还在高校研究生部从事教育工作20多年,如今已桃李满天下。

吴征铠

见图:

吴征铠

物理化学家和放射化学家。

1913年8月8日生于上海。

祖籍扬州。

吴征铠的兄弟吴征鉴、吴征镒都是我国著名的科学家。

吴征铠1934年毕业于金陵大学化学系。

1936年考取中英庚款公费,在英国剑桥大学物理化学研究所著名分子光谱学家萨瑟兰(Sutherland)教授指导下从事红外和喇曼光谱研究。

1939年吴征铠回到祖国。

历任湖南大学、浙江大学教授。

1952—1960年任复旦大学教授、化学系系主任,对复旦大学化学系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做出了卓越贡献。

1960—1964年任中国科学院原子能研究所研究员,从事放射化学和核科学技术研究。

1964—1972年任第二机械工业部605研究所副所长兼第二机械工业部二局总工程师。

1972—1978年任原子能研究所副所长,负责化学方面工作。

1978年以后任第二机械工业部科技局总工程师。

现任核工业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常委、教授。

1980年11月吴征铠被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吴征铠还是复旦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和上海原子核研究所兼职研究员。

他热心学会工作,曾长期担任中国化学会、中国核学会和中国光学学会的常务理事。

现任中国光谱学会理事长。

吴征铠是中国最早从事红外光谱的研究者之一。

他在英国剑桥大学留学期间,曾测定了四氯化碳的喇曼光谱精细结构,并用氯原子的同位素放射解释了所得的光谱,从而消除了前人对四氯化碳分子具有正四面体结构的怀疑。

此外,他在铀酰化合物的红外和喇曼光谱方面的研究属于开创性工作。

例如在液氮温区条件下研究固态HCe3分子的红外喇曼光谱,以及对PH3和AsH3分子进行红外光谱测定,这些结果至今仍经常被国内外书刊所引用。

1939年他回国后,虽然分子光谱的实验研究工作受到当时条件的限制,但在40年代他仍从事有关分子力常数与核间距之间关系的理论研究。

50年代他曾协助中国科学院有机化学研究所和复旦大学筹建红外光谱实验室,为中国培养了新一代的分子光谱学专家。

80年代他开始在复旦大学指导研究生进行相干反斯托克喇曼光谱和低温基体隔离傅里叶红外光谱的研究。

他是我国分子光谱研究的重要开拓者之一。

为发展中国原子能事业,吴征铠于1959年在复旦大学负责筹建原子能系,并开始进行铀同位素分离技术研究。

1960年他被调到第二机械工业部,领导从事扩散法分离铀同位素的研究。

1961年在解决六氟化铀生产工艺中的技术困难时,他提出改造关键设备的建议,使六氟化铀的生产逐步形成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工艺路线。

同时,他还负责指导气体扩散法分离铀同位素的核心部件分离膜的研制,曾对制备分离膜用的超细金属粉末的生产路线和分离膜的性能测试等方面提出有效的技术方案,这对中国研制第一代性质优良的分离膜起了重要作用。

为此他和合作者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科学技术重大贡献奖,1985年荣获国家科委发明一等奖。

1964年冬他担任扩散机鉴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负责国产机的鉴定,为我国气体扩散厂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1976年,他曾主持并参加了原子能研究所用镅-241为原料生产100居里的锔-242的研究工作,及时保证了中国核武器研制工作的需要。

吴征铠从40年代开始从事大学教育,他的学生遍及海内外。

吴征铠的学术思想极为活跃,讲课富有启发性。

他说话幽默,待人谦和,是一位受人尊敬的导师。

汪家鼎

见图:

汪家鼎

化学工程学家。

1919年10月18日生。

四川重庆人。

1941年毕业于昆明西南联大化工系,同年留校任教。

1944年赴美留学,就读于麻省理工学院化工系,研究流态化技术,获硕士学位。

汪家鼎1946年回国,历任重庆大学和南开大学副教授,1951年晋升为教授。

1952年院系调整后,调到天津大学化工系任系副主任。

1957年调到清华大学任教,并筹建核化学工程有关的专业,历任工程物理系和工程化学系教授、系副主任、系主任。

1957—1966年,汪家鼎专门从事核化学工程与工艺的研究和开发工作,领导并参与核燃料后处理工艺与设备的研究与开发,组织领导了后处理工艺的探索性研究工作,内容包括铀、钚和若干重要裂变产物左磷酸三丁酯——硝酸溶液体系中的萃取化学与工艺条件;溶剂的选择、预处理、净化方法和萃取流程中的辐射化学机理和辐射稳定性;以及脉冲萃取柱和澄清槽的试验、设计和应用。

其研究成果对我国核燃料后处理工艺由沉淀法改为萃取法的选择起了重要促进作用。

组织并领导清华大学工程系师生与有关研究院所和核工业部合作,为自力更生发展中国核化工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汪家鼎曾任中国核学会常务理事和《核化学与放射化学》副主编。

1981年汪家鼎被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王方定

见图:

王方定

放射化学家。

1928年生。

四川自贡人。

1953年毕业于四川化工学院化学工程系。

1991年被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现任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王方定自1958年起开始参加有关核方面的研究。

60年代初,他带领课题小组在简陋的工棚里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高水平地完成了原子弹点火用中子源的研制。

1964年由于核方面研制工作的需要,他毅然告别产假中的妻子、刚出世的女儿和不到两岁的儿子,奔赴青海高原,参加并组织了多次核试验参数的测试。

对原子弹、氢弹试验,他分别建立了几种不同原理的放化测试法,并提供了可靠数据。

他测量了235U、239Pu、8Li、3H等在爆炸中的贡献,算出裂变当量和聚变当量;测量了爆炸中总的中子数、裂变或聚变当量;测量了Np、Pu、Am、Cm等核素产额,了解核反应结果;建立快速气体取样系统和快速测量方法、最快报告出地下试验结果等。

他在核试验的放化领域中做出了重大贡献。

十年动乱期间,王方定虽身陷囹圄,遭到极不公正的对待,但对原子能事业忠心耿耿,1973年重又投入新的研究工作。

1979年他调到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后转向放射化学的基础研究,指导自发裂变过程引起的化学反应及电荷分布研究,同时兼任核工业研究生部教授和博士研究生导师,积极培养人才。

王方定曾以第一发明人获国家发明二等奖和三等奖各1项,以主要参加者名义获国家发明三等奖四等奖各1项。

曾被评为核工业部劳动模范。

王方定说:

“我是一个平凡的人,幸运的是1953年我参加了我国原子能科研工作。

从那以后,我和千万个从事原子能事业的同志一起,经历了我国核工业从无到有的发展过程。

今天,我国已经具备了全面核工业体系,建立了有限核武装力量。

看到自己在这个伟大的成就中,也曾经做出过一点微薄的贡献,是十分高兴的,我也为此感到自豪……”

从王方定的话语中,我们可以得出一句话,“贡献就是幸福。

吴季兰

见图:

吴季兰

辐射化学家。

1928年5月17日出生。

浙江余姚人。

现任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教授、放射化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导师、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国家科委同位素组成员、卫生部辐照食品卫生安全性评价专家组副组长、国际原子能机构辐射化学和辐射加工工艺新趋势和发展顾问组成员等。

还历任中国核学会理事、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会副理事长、国际辐射研究学会会员、核工业部原子能机构顾问、放射化学与放射化工教材编审委员会主任、中国同位素学会副理事长等。

吴季兰1950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化学系,后留校任助教、讲师,1955年调到北京大学物理研究室任讲师,1957—1959年赴苏联列宁格勒大学和莫斯科大学从事放射化学、辐射化学研究。

回国后历任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辐射化学教研室主任、副教授、教授、系副主任,西北核技术研究所兼职教授。

吴季兰擅长有机化学、放射化学和辐射化学,曾讲授有机化学、原子核物理导论、辐射化学、化学动力学等课程。

他在以下领域进行了创造性的研究,取得了重要成果。

对辐射化学动力学与能量传递动力学的研究。

他以寻找合适的化学探针来区分活性粒子,并研究其反应性能;综合脉冲辐解和分析终产物所得动力学数据,以探求辐解反应机制。

其中在CCl4、KCN水溶液、乙醇等的辐解机理和磷酸三丁酯一烷烃体系能量传递研究中,都取得了显著成果,受到国际同行关注。

对食品辐射化学开展了系统的研究。

他提出了辐射化学在制定辐照食品卫生安全标准中的作用,并建议开展国际合作,以解决辐照食品检测、分析方法,促进辐照食品商业化。

其主要论点和方法已为有关部门和国家科委六五、七五、八五有关攻关课题所接受,这将有助于提高辐照食品的卫生安全性,从而促进其推广。

为此,他受邀参加FAO/IAEA辐照食品分析检测方法(ADMIT)协调研究计划,并与德国Max-Planck研究所辐射化学教授长期合作研究。

进行了中草药主要成分模式的辐射化学研究。

他总结了中草药主要成分辐解规律和抑制辐解的方法,以确保中草药辐射灭菌时的安全性。

还深入研究了用辐射化学方法测定黄酮类代表物(黄岑甙)结构中的活性部位和修饰其结构的方法。

较早开展了辐射工艺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研究。

如生物活性物质的固定化。

通过对生命起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其它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