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方开挖与基坑支护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358314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55.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土方开挖与基坑支护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土方开挖与基坑支护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土方开挖与基坑支护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土方开挖与基坑支护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土方开挖与基坑支护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土方开挖与基坑支护施工方案.docx

《土方开挖与基坑支护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方开挖与基坑支护施工方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土方开挖与基坑支护施工方案.docx

土方开挖与基坑支护施工方案

xxx校区(第五中学)建设工程

 

土方开挖与

基坑支护施工方案

 

xxx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201年月

 

土方开挖与基坑支护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1、xxx校区(第五中学)建设工程位于xxx县xxx镇,项目由xxx县教育局筹建,xxx县城乡规划设计院设计,xxx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承建。

xxx校区(第五中学)建设工程总建筑面积3974.23m2。

2.基坑及土方开挖概况:

本工程±0.000标高相当于绝对标高16.05,现有场地整平标高约7.60m,基坑开挖到地下室底板垫层底的深度为3.4m。

3.场地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概况:

根据核工业赣州工程勘察院提供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基坑开挖范围场地土自上而下依次为:

①素填土;厚约0.5~9.9米;②粉质粘土层,厚约0.8~2.5m;③全风化泥质粉砂岩层,厚约1.00~2.70m;

强风化泥质粉砂岩层,厚约0.5~4.3米;本场地地下水位较浅,地下潜水稳定水位埋深为3.5~4.7米,遇雨季水位有可能升高,因此基坑施工须采取降、止、排水措施。

在基坑内设置集水井,导水管、导水沟等构成明排系统,经由排洪渠排泄,同时在基坑外采取截水、堵水、导流等措施,防止地表水进入基坑。

4.基坑支护结构:

本工程基坑侧壁安全等级为二级,基坑有效期限自土方开挖起两个月。

本基坑支护主要采用支护锚管、组合支护形式。

二、工程地质情况

勘察场地位于xxx县月亮湾新区南二路北侧,场地原为山坡、旱地及稻田,局部为鱼塘、果园,现场地经过机械整平,地势平坦。

地面高程为172.93~179.78m,地貌属于湘江I级阶地,交通便利。

根据《核工业赣州工程勘察院》提供的地质报告显示,拟建场地在勘探深度范围内的地层第四系人工填土层、冲程层及白垩系基岩。

现将各岩土层特征描述如下:

1、第四系填土层:

素填土①:

杂色、紫红色,松散,稍湿,以回填中风化块石夹少量粘土为主,该层在场地范围内大部分分布,厚度变化大,揭露厚度为0.5~9.9m。

2、第四系冲积层:

粉质粘土②:

灰黄色,可塑状,湿,以粉、粘粒为主,该层主要分布在场地北侧及南侧部分区域,揭露厚度为0.8~2.5m。

3、白垩系基岩:

全风化泥质粉砂岩⑤:

紫红色,原岩结构已完全被破坏,岩芯呈硬塑土柱状,可干钻,浸水易软化。

盖层在场地范围内局部分布,揭露层厚1.00~2.7m。

层顶埋深2.5~9.7米,层顶标高163.79~173.85米。

强风化泥质粉砂岩⑥:

紫红色,岩石结构大部破坏,风化裂隙发育,裂隙面被铁锰质氧化物浸染,呈黑色。

极破碎,属极软岩,岩体质量基本等级为V级。

该层在场地范围内大部分分布,厚度变化较大,揭露层厚0.5~4.3m。

层顶埋深0.00~11.3米。

中风化泥质粉砂岩⑦:

紫红色,粉砂质结构,中厚层结构,裂隙发育一般,岩芯柱状为主,局部块状,节长10-45cm,水浸易软化、崩解,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IV级,全场分布,未揭穿,揭露厚度7.4~16.3m,层顶埋深0.00米,层顶标高176.86~176.28米。

三、基坑支护型式和编制依据

(一)、基坑支护型式:

本工程采用土钉墙支护结构,支护锚管设置两排,排拒1500mm,上排锚管长度9m,水平间距1000mm,下排锚管长度12m,水平间距1200mm,下排锚管距离坑底450mm,;两排锚管与坡面形成夹角25°,锚管内开孔注浆;边坡坡面采用80mm厚C20细石砼锚喷,内配Ф6.5@250钢筋网,边坡坡度1:

1.2。

(二)、编制依据:

1、天玺湾二期11#、13#、15#楼基坑支护图纸、总平面图、桩基平面图、地下室底板平面图;

2、核工业赣州工程勘察院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3、《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13);

4、《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

5、《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

6、《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

7、《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12);

四、施工部署

施工总体原则是:

提前准备,科学安排,严格管理,精心施工,交叉流水,加快进度;确保质量,争创一流。

具体部署如下:

(一)、项目组织机构的组成

具体施工管理人员表

姓名

职务

职称

职责

项目经理

工程师

工程总负责

土建施工员

助工

负责土建现场施工

土建质检员

工程师

负责土建质检工作

安全员

助工

安全检查、教育

材料员

高级工程师

材料管理

预算员

工程师

造价员资格证书

(二)、施工准备工作

1、三通一平

三通一平:

平整作业场地和临设场地,场地施工道路硬化,接通电源、水源。

2、技术准备

(1)、根据施工图、地质报告、有关文件,在开工前完成基坑支护设计、施工方案的编制和会审工作。

(2)、由技术负责人负责对技术、施工等有关人员进行详细的设计交底和施工方案交底;由施工员向作业人员进行施工技术交底,使每一个作业人员都能了解本基坑支护工程的特点、难点、重点及工艺流程和施工方法,确保基坑支护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3)、及时准备工程中涉及到的有关试验。

(4)、由建设单位确定专业的基坑监测单位。

3、材料、机械准备

(1)、根据材料计划,落实主要材料的货源,保证按计划及时供应。

(2)、主要机具:

名称

单位

数量

规格

用途

反铲挖掘机

4

PC240

挖土方

反铲挖掘机

4

PC180

挖土方

自卸汽车

15

10T

运土方

碘钨灯

8

1KW

照明

镝灯

3

3.5KW

照明

潜水泵

6

JQB-2-10

抽水

砼喷射机

2

Z-5

喷锚支护

菜油打桩机

2

CH-20

木桩支护

钢筋加工机械

1

钢筋加工

电焊机

1

AX-300

钢筋焊接

(3)、我司拟进2台200KW发电机组进行自备发电,以满足现场施工用电需求。

4、劳力准备

组织专业的劳务施工班组,安排足够的劳动力。

拟配备的劳动力计划详见表1

表1劳动力计划表

序号

工种名称

人数

备注

1

钢筋工

80人

2

模板工

15人

3

电工

3人

4

电焊工

8人

5

测量工

3人

6

机修工

4人

7

挖土普工

30人

8

喷锚工

10人

9

木桩打设工

6人

10

挖掘机司机

6人

11

土方车驾驶员

15人

(三)、基坑支护及土方开挖施工顺序:

1、平整场地;

2、表层土开挖至3.4m,并凿去围护桩桩头至设计标高;

3、支护锚管施工;

4、注浆强度达到80﹪设计强度后,进行下层土层开挖;

5、开挖至底板底设计标高后,浇注砼垫层,周边垫层紧抵围护桩边排水沟;

6、四桩承台以下及地梁土方人工挖至设计深度,其余挖机挖完承台土方后浇注承台及底板砼;

7、当地下室楼板施工完毕,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进行土方回填,土方回填与地下室外墙施工时配合建筑防水施工。

五、主要施工方法及工艺流程

(一)支护锚管施工

1.工艺流程

(1)土层锚杆施工工艺流程:

场地平整→挖第一层土→做坡顶防渗层→清坡→成孔→放锚杆→压力注浆→绑扎坡面钢筋→焊锚头→喷坡面混凝土→养护→挖第二层土→做坡顶防渗层→清坡→……(同第一层后续工艺)。

(2)喷射混凝土面层施工工艺流程:

立面平整→绑扎钢筋网片→干配混凝土料→依次打开电、风、水开关→进行喷射混凝土作业→混凝土面层养护

2.操作工艺:

(1)分层分段施工

由于喷锚支护是下开挖后支护,所以要保持边坡在施工中的稳定性,必须控制边坡土方开挖的层高与开挖段长度,即喷锚支护的分层分段施工。

(2)锚管施工

1)支护锚管

本工程支护锚管采用D=48,t=3mm焊接钢管,骨架钢筋采用Φ16。

端部采用圆锥形扩大头形状,锥底部直径不小于Φ80,锚管的管壁须设置出浆孔眼,在管周沿长度方向每隔15cm呈120°开设1个孔,直径8~10mm,靠近锚头1.5m不设孔眼。

锚管的连接应采用对接焊接,并在接头处拼焊不少于3根Φ16的加强筋。

锚管采用强力压入或锚管机击入支护土层中。

达到设计长度后,及时进行注浆。

2)注浆:

锚管注浆前,要用清水清洗管体,直到管内流出清水为止。

本工程采用低压多次注浆工艺,灌注水泥净浆(掺水泥用量0.05%三乙醇胺早强剂,水灰比0.4),注浆压力不小于0.3Mpa。

待排气管停止排气且注浆压力达到设计要求并稳压3分钟时,或孔口溢出浆液时,方可停止注浆。

(3)铺设钢筋网

水泥浆灌注密实后铺设钢筋网。

本工程钢筋网网距为Φ6.5@250×250mm,钢筋网的搭接采用绑扎,左右段的搭接长度≥20d,上下段的搭接长度应大于200mm。

当搭接长度不能满足要求时,应用点焊加强,边壁上的钢筋网网顶应延伸至地表面,水平包顶长度分别为1m。

在喷射混凝土前,面层内的钢筋网片牢固固定在边坡壁上并符合规定的保护层厚度的要求。

钢筋网片可用插入土中的钢筋固定,在混凝土喷射时应不出现移动。

(4)喷射混凝土

钢筋网铺设符合设计要求,并做好隐蔽验收后,喷射混凝土至设计厚度80mm。

在喷射混凝土前应清除土方坡面虚土。

喷射细石混凝土的配合比为水泥:

砂子:

石子=1:

2:

2,细骨料用中粗砂,粗骨料用粒径为5~10mm的卵石,混凝土等级不低于C20,水灰比为0.4,并掺入3%~5%的早强剂,采用潮式喷射工艺。

喷射砼应分段进行,同一分段内喷射顺序应自下而上,一次喷射厚度不宜小于40mm。

喷射混凝土终凝后2h应浇水养护,保持混凝土面湿润,养护期不少于5~7天。

(二)、土方开挖

1、施工程序:

土方开挖分两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

第一层土方开挖(土方开挖至地下室底板面-4.5米处);

第二阶段:

第二层土方开挖(挖至基坑底设计标高)。

(1)、第一阶段:

第一层土方开挖,根据地下室底板后浇带位置,本工程地下室施工分为12个区,分两大片区开挖。

分段均衡进行开挖。

每段开挖长度不大于15m,淤泥质填土及淤泥层开挖长度不大于6m,且应间隔开挖。

土方分层开挖,每次土方开挖深度不超过1m,土方边坡坡度1:

0.5,坡面可采用砂浆抹面(厚40mm)。

第一阶段土方开挖至3.4m,开挖土方量约80000m3,计划投入4台大型挖土机进行作业,50天施工完成。

根据地形和交通条件,以反铲挖土机开挖、水平盘运至坑外自卸汽车内,再由自卸汽车外运、运距17公里,人工开挖配合,塔吊吊运、装,自卸汽车外运相结合方法进行开挖。

1.施工顺序:

场地整平至-1.5m→整体放坡开挖至基底3.4m→机械分段分层开挖至设计标高→人工开挖修边整平→承台底垫层→基坑底排水沟及集水井施工→基坑顶截水沟及集水井施工.

2.开挖路线:

挖土机以倒退行驶的方法进行开挖,自卸汽车配置在挖土机的两侧装运土,总体由六幢主楼区域先进行开挖。

3.开挖土方技术要求

(1)土方应尽量避免在雨季施工。

(2)土方开挖应以桩为本,确保桩身完好。

(3)为避免挖掘机因开挖形成坡度造成土体对工程桩的挤压,桩身周围的土方采用人工开挖,以保证工程桩的安全。

(4)机械开挖阶段时,土方随挖随运;土方不得堆载在边坡3M范围内。

(5)接近开挖标高应预留300mm厚度,待封底时分段边人工开挖边及时封底。

(6)开挖过程应作好排水、疏水和截水,查清土层水源源头,做好有效堵水,如遇流泥、流沙等现象可适当设置刚板桩,并在其中设置挡土板。

(7)修帮和清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